登陆注册
1882000000003

第3章 于无声处听春雷(1976~1978)(1)

2008年,北京、上海的许多剧场都贴有这样一张海报:

一部话剧,可以引起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的关注;一部话剧,可以驱使全国2700多个剧团同时上演;一部话剧,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的重大变革;一部话剧,可以吸引数千万人踊跃观看……

有这样的话剧吗?

有!这就是30年前轰动全国的话剧—《于无声处》。

在中国当代戏剧史中,《于无声处》被看做一个不可复制的传奇。

1978年9月,这部以天安门事件为题材、由业余话剧队表演的《于无声处》第一次演出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随后,此剧奇迹般的在全国广为流传,有2700多个剧团同时排演该剧,数千万人通过报纸、电视和剧场,阅读和观看了这部话剧。

在“文革”过后的阴霾中,剧中“人民不会永远沉默”的呐喊似惊雷乍响,表达出人民群众正义的呼声,宣泄出压抑多年的全民情感,不经意间直接参与了一个时代的转折进程。当年《文汇报》全文发表剧本时在按语中说,《于无声处》“说了亿万人民心里要说的话,表达了亿万人民内心深处的强烈感情”。1978年11月16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其标题就是《人民的愿望,人民的力量》。

这部被看做“新时期话剧发轫之作”的《于无声处》即使在今天看来,它所闪现的人性光芒仍然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于无声处》之所以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是因为它表达的是人们捍卫哭泣的权利以及评价英雄的权利。

那么,这个时代是如何开始的呢?

粉碎“四人帮”:人民不会永远沉默

2008年8月20日,这一天北京奥运会已经进入尾声,中国位居本届奥运会金牌榜首位已经没有悬念。正当中国总共能拿多少枚金牌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时,新华社的一则不足百字的消息也在这一天进入人们的视野: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华国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8月20日12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华国锋,今天很多80后的年轻人听到这个名字也许会备感陌生。然而回溯改革开放的原点,我们就会发现,在揭开这个时代序幕的历史正剧中,这位当年55岁、操着一口山西方言的老人却担当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在离我们最近的百年历史中,很少有哪个时代是在中国人发自内心的喜悦中开始的。以至于我们后来讲述中国30年改革开放历史的时候,总是习惯于从1976年10月21日那个整个民族都为之震撼的历史场面开始。那一天,首都150万人走上街头。在游行队伍中,人们载歌载舞,尽情释放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兴奋。就在这一年的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果断措施,将江青和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等人隔离审查,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几天后,这个消息传到了全国,整个中国为之沸腾。

10月21日后,一连几天,整个中国都沉浸在喜庆祥和的气氛中,在中国的各大城市,都有上百万人走上街头。在20世纪70年代,参加各种游行集会对中国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没有哪一次游行像1976年10月21日的游行那样,给人们留下如此深刻的记忆。

在上海游行的队伍中,一名叫宗福先的青年工人被眼前兴高采烈的人群打动,他的脑海里突然跳出了一句话:人民不会永远沉默!

回家后,29岁的宗福先依然心境难平,正在参加业余写作培训班的他,决定以此为题材写一部话剧。两年后,这部以天安门事件为题材,由上海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队表演的《于无声处》第一次演出,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场观众持续不断地鼓掌,迟迟不肯离去。

时隔30年,已届花甲之年的宗福先回忆起来,依然心生感慨。当媒体问他,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为什么他会成为最早呐喊的那个人时,宗福先用历史的眼光分析说:“这或许是一种偶然。许多偶然叠在一块儿,成就了这么一件事情。我们的戏没有那么好。第一,从艺术质量上没有那么高;第二,它也没那么大的作用。造成那么大的轰动,是历史使然,就是中国历史走到那一步,就要有这么个事件发生,要有个戏点这么一炮。正好我们在这个时候出来,就轮到我们,或者说我们中了头彩。”

这一天,《解放军报》发表了郭沫若填的一首词《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随即被《人民日报》等报刊迅速转载。

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还有精生白骨,自比则天武后,铁帚扫而光……

10年“文革”走进了历史,一个大动乱的年代结束了。这一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动。

举国上下的狂欢,似乎在几天后的10月24日达到了高潮。这一天天安门广场举行了100万人参加的庆祝大会。下午3点,在《大海航行靠舵手》圣歌般的乐曲声中,身穿军装的华国锋和叶剑英登上天安门城楼,这是华国锋第一次以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身份出现在人们面前。面对天安门广场上的百万军民,一个领袖在这个时候往往会向广场上的人群挥手致意、含笑鼓掌,就像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曾经做的那样。然而对于突然成为中央领导人的华国锋来说,如此盛大的集会来得太突然了。他习惯性地双手抱拳,对着广场上的人群连连作揖。

华国锋作揖的那个动作“虽然符合中国民风,也有传统之美,但毕竟不能登大雅之堂”。情急之下,新华社摄影记者杜修贤只好跑到华国锋面前小声说:“华主席,您挥挥手,向群众致意。”华国锋明白了摄影师的意图,立即挥手向广场上的群众致意,杜修贤迅速地抓住了这个瞬间。这张面带微笑、高高挥起右手的照片就像10年前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检阅红卫兵的照片一样,成为华国锋的典型形象流传全国。

这张照片也给了诗人贺敬之灵感,这一年,他创作了长诗《中国的十月》:

一九七六年,伟大进军的十月,看天安门上,华主席在向我们招手,听《国际歌》声,在全球响彻……

这一天,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吴德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

“华国锋同志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选定的接班人。1976年4月,毛主席亲自提议华国锋同志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4月30日,毛主席又给华国锋同志亲笔写了‘你办事,我放心’,表达了毛主席对华国锋同志的无限信任。

“斗争的实践证明,毛主席生前的决策是何等英明。毛主席的事业后继有人,我们党又有了自己的领袖华国锋主席。”

从这一天起,黑体印刷的“毛主席的最新最高指示”“你办事,我放心”就出现在全国报纸上。华国锋的标准像开始和毛泽东的画像并列悬挂,他的宣传画醒目地出现在公共场合,上面写着毛泽东的题字:“你办事,我放心”。

一首名叫《交城山》的歌曲像《东方红》一样,开始在全国流行:

交城的山,交城的水,交城出了个华政委……

10月31日,《人民日报》转载了《解放军报》编辑部的文章《华国锋同志是我们党当之无愧的领袖》。文章说:“华国锋同志不愧为把毛主席的事业推向前进的掌舵人,不愧为毛主席缔造的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

从此以后,华国锋成为“英明领袖”。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说:“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再次有自己的英明领袖而感到无限自豪。”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要求人们:

“我们要响应以华国锋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号召,继续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巩固和发展‘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积极支持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虽然“四人帮”从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消失了,但是整个社会在巨大的惯性作用下,继续在原有的轨道上运转。

春耕前的大辩论

粉碎“四人帮”的游行在全国持续了好几天。当时,在天津歌舞剧院工作的词作家韩伟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参加了游行。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单位食堂已经准备好了饭菜,还预备了酒。平时不喝酒的韩伟兴之所致,那天也举起了酒杯。在20世纪70年代参加过多次政治性游行的韩伟后来回忆说,因为当时心里确实很高兴,就在喝酒的时候即兴吟了几句诗。没想到大家听了后说,这诗写得好,应该编成歌词。

在历史长河掉头的瞬间,人们的激情点燃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韩伟随后把整理好的歌词寄给了他的老搭档施光南,请他谱曲。一首名叫《祝酒歌》的歌曲就在一个欢庆之夜问世了。

后来,《祝酒歌》在很短的时间内流行开来,被人们广为传唱。在当时,大概没有哪一首歌比《祝酒歌》更能唱出人们的心声了。

《祝酒歌》最后几句最能引起人们共鸣:“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愿洒热血和汗水……”正是对粉碎“四人帮”的兴奋和对新生活的渴望,使这首歌成为当时最受欢迎、最流行的歌曲。

这时的中国刚刚告别“文革”时代,人们带着对新生活和改变自身命运的渴望唱出了这首歌。实现四个现代化,也是一年多以前周恩来总理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来的。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郑重提出: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实现四个现代化,这让在“文革”中久经磨难的人们激动不已。这种激动,今天的人们也许已经很难理解了。

不经意间,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呼声,成为一个响亮的时代音符,久久地回荡在人们心中。

但是,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四个现代化,最早是毛泽东在1959年提出的。在毛泽东书房里,有一本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从1959年底到1960年2月,毛泽东用了两个月时间,开始了一段特殊的读书生活,这在毛泽东一生中是不多见的。后来,毛泽东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被整理成一份近10万字的谈话记录。在这近10万字的谈话记录中,有一段话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

“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

毛泽东没有看到四个现代化的实现,他带着对国家前途深深的忧虑与不安告别了他开创的事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图伟业,只能由后来者去完成了。

党史专家认为,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就带领中国人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希冀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路。但是,探索一条前无古人的新路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人都难以摆脱历史和时代的局限。就在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之后,反右派运动、大跃进和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蹒跚前行的国家和民族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原本与西方世界开始缩小的差距又被重新拉大。

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挂帅”的年代,“阶级斗争”成为主导人们一切行动的圭臬,至于是不是“一抓就灵”,在当时是没有人敢问一问的。

1968年,辽宁岫岩县一个叫黄旗沟的小村庄在这一年春耕前爆发了一场“大辩论”。

1964年春耕时,原岫岩县委在这个生产队总结了一个具体贯彻执行“三自一包”的经验,叫做“以犁定组,地块落人,见苗付酬”。“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原岫岩县委领导班子被认为是“中国赫鲁晓夫在岫岩县代理人”。到了1968年春开犁种地的时候,这个“经验”要不要继续推行就在广大“贫下中农”中产生了一场“大辩论”。

在辩论中,一种意见主张继续推行过去的做法,以犁定组,地块落人,见苗付酬。这样可以提高积极性,有奖有罚,责任清楚,干活起劲,进度快。另一种意见主张突出无产阶级政治,靠毛泽东思想挂帅,思想领先,强调为革命种田。

老贫农王连山在辩论中说:“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有劲往‘公’上使,干活扎实。突出工分,有劲就往‘私’上使,完全是为个人,对集体没有好处。就拿打柴来说吧,往年定的工分也挺高,可是社员怕苦怕费粮,谁也不愿上山,拖到种地的时候还在打柴。今年办了学习班,大家都向张思德、白求恩学习,10天工夫就备足了全年的烧柴。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得到的是社会主义思想,突出工分得到的是资本主义思想,我们绝不能正道不走走歪道!”

经过“辩论”,人们认为,要不要实行“小包工”,是关系到农业生产方向的大问题,是关系到两条道路斗争的大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走向邪路。“小包工”是中国赫鲁晓夫式的活命哲学,是毒害贫下中农的“砒霜”。只有树立为革命种田的思想,才能种好地。离开了毛泽东思想,是种不好地的。要经常斗私,经常批修,千忙万忙不转向,红心永向毛主席,打好革命、生产两大仗。

后来,《人民日报》以读者来信的形式刊登了这场“辩论”,题目是:《开犁前的一场革命大批判》。在《人民日报》配发的编者按里,这场“大辩论”被说成是一次很深刻的“政治工作”和“对修正主义的一次大批判”,引导农民???真正从思想上彻底煞住了资本主义倾向,进一步树立了靠毛泽东思想种田,为革命种田的思想”。

阶级斗争、政治挂帅成为人们行动的准则,“姓资姓社”成为人们一切行动前考虑的第一个问题。“为革命种田”的结果是:直到1978年,中国人均粮产量还是318公斤,只比国民经济恢复后的1952年多30公斤,比1956年多10公斤,整整徘徊了22年。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主导一切的年代,贫困无处不在,农村连吃饱饭的问题都没有解决。1978年,新华社记者沈祖润到安徽定远、凤阳等地去采访。他在调查报告中详细记录了当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凤阳县前五生产队,10户人家有4户没有大门,3户没有桌子,68人中有40多人没有棉裤;当过志愿军的史成德一家10口人,只有3只碗,还是破的。1979年,新华社国内部农村组派记者到西部农村调查。调查发现,1978年西部农村全年农民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区是山西吕梁地区,为人均70元;最低的是宁夏固原和定西,只有36.8元。

“文革”期间,历史学家高华有一天在南京大学校园看到一群来自安徽凤阳的农民。直到今天高华还记得,这群农民中男女老少都有,公社大队为他们提供的证明上面写着毛主席语录: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一切革命队伍里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然后是几句话:某某某是贫下中农,因遭自然灾害,外出要饭,请予帮助。

1975年,新华社记者杨继绳来到天津第一棉纺织厂作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天津第一棉纺织厂电动车间在编人数345人,有66.95%的人平均收入在20~25元之间,18.84%的人平均收入在15~20元之间,8.11%的人平均收入在13~15元之间,人均收入在25元以上的只有几户人家。

同类推荐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本书选择大量适合中国人阅读思维、适合中国国情、距离我们生活最近的经济学故事,通过提问的形式,内容涵盖街头小巷中寻常百姓最为关心的经济学知识,包括揭开校园中的经济奥秘、探索家庭中的经济奥秘、透视消费中的经济奥秘、破解生活中的经济奥秘、追寻历史中的经济奥秘等。
  •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1862年,晚清经济改革拉开序幕,在执政集团与汉族武装集团争权夺利的过程中,马尾船厂、江南制造总局两大军工项目上马。衙门化的国有企业运作效率极低,在1872年开始的一场国企反腐运动中,改革的大门向民营资本开放。自此,1872年成为国有向民营、局部向整体改革的一个起点,也是晚清王朝为自己埋下隐患的起点。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张之洞为首的官方实力派成为改革的主角,以唐廷枢、胡雪岩、盛宣怀、郑观应为首的新旧商人成为改革的先锋。朝廷与商人的较量,国退民进、民进国退的多年交锋,最终使经济改革倒逼政治体制改革。在一场商业势力助推的宪政改革中,1911年晚清走向灭亡。
  • 市场与政府

    市场与政府

    《市场与政府》收录了张维迎三十余年来的重要文章和演讲33篇,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08年金融危机,张维迎一直活跃在中国改革的最前沿,他的许多观点后来被证明具有极强的预见性,本书精选的文章,几乎囊括了张维迎教授所有对中国改革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观点,他对市场经济的坚持、对主流经济学的思考和对中国资本市场及金融稳定的建议,都在书中得到了完整的论述,本书是了解张维迎学术思想、理解宏观经济脉络、认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权威文本。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在于市场体系自身包含着反市场的力量—政府。这是一种“异化”。
  • 中国宏观调控三十年

    中国宏观调控三十年

    本书包括政府经济调节职能与加强宏观调控、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市场主体行为分析、价格管制与宏观调控、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困境下的制度转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回顾与展望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启示等内容。
  • 三分钟读懂经济学常识

    三分钟读懂经济学常识

    从通货膨胀到次贷危机,从捆绑销售到房地产投资,从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到广为人知的眼球经济,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词,你真的能理解里面的意思吗?以广为人知的经济学概念为出发点,以身边的一例例小故事为途径,将抽象晦涩的经济学原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道理,引导读者跨进经济学的大门。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曲红颜

    一曲红颜

    因一曲红颜,从此红颜难辨。世人皆为那桃花仙,可谁知花中心弦?众人所向往的琼楼玉宇,可知高处的不胜寒意?终是谁来定这天下沉浮?本人第一本书,不妥之处,望见谅。
  • 纵妻无度:女王大人,超拽的!

    纵妻无度:女王大人,超拽的!

    令世界都俯首称臣的皇室大小姐,隐藏身份,装成平民,顶着一张丑陋的脸混迹学院,就为了躲一场联姻。学院同学因为她低微的身份,污蔑她偷窃,第二天直接被人揍进了医院。走道上泼她洗脚水,第二天被人将头按在了臭水沟。所有同学都对她恨之入骨,眼见学院的考试庆典上,已经宣布她考试作弊要将她开除……可就在这最后一刻,寻找她多年的皇室家族,来人了…….
  • 斗罗大陆之山龙至尊

    斗罗大陆之山龙至尊

    没有斗气魔法绚烂的世界,有的只是魂力和武魂的较量。人类与魂兽之间不可说的秘密到底是什么?为何曾经称霸大陆的龙族渐渐走向衰微?武魂殿又为何收集人们的信仰?难道……是成为神亦或统治大陆?且看我们的主角,一山龙王武魂的继承者。如何在这片大陆上打造自己的传奇!新书刚开,也同时向三少大大致敬!从小看到大的《斗罗大陆》感谢十三年的陪伴。同时我也希望用自己的笔写出一个不同的斗罗故事!谢谢关注,请多多支持。!!!
  • 王俊凯沫栀十年

    王俊凯沫栀十年

    月凉初“沫汐初恋,琪韵漫天”第一部小说《王俊凯沫栀十年》林沫:每个人都有自己遥不可及的他,你忽远忽近,让我难以接触,不过我还是爱你,默默的爱着,不会轻易放弃的爱着,永远……
  • 炎凉岸

    炎凉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上穿越

    无上穿越

    穿越现在大家还在穿越着,可方一阳对穿越已经习惯了,因为他又一次穿越了,一个对穿越有着小怨念而习惯穿越者的故事……
  • 云起风晴

    云起风晴

    你以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一个普通不过的女大学生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我没能拥有像小说中那样可以肆意挥霍的青春,我没有一个有钱的出身,不是一个学霸,也从来不知道当别人家的孩子是什么感受。我,一个再普通不过的19岁女生,我叫艾云,很高兴认识你。
  • 《戒指时空》

    《戒指时空》

    一天,在街上捡到一枚戒指。此次他穿梭戒指里的时空,他可以把戒指里的任何东西弄到现实世界。他为了完成任务穿梭游戏世界,武者大陆,回到过去改变历史,到仙界神界大开杀戒。看他如何征服现实和戒指里的世界,成为现实和戒指里的王者。(如果喜欢的话,可以加入戒指时空的QQ群:421671752)
  • 美男师傅太妖孽

    美男师傅太妖孽

    一次偶遇,她看见妖孽师傅英雄救美,明明自己的功夫不咋地,却在一旁奚落他。她不服,要求比赛。双方达成协议,谁输谁拜谁为师!在跟美男师傅回家时,又将发生什么爆笑的事锁定《美男师傅太妖孽》,让你笑到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