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26800000010

第10章 金融的诡计——不做金融机构“冤大头”的8种方法(3)

在当时,日本这个巨大的经济体曾红极一时。这里仅举两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当时的市道是多么景气。在东京街头,动辄就有人甩出大把钞票,要打的到300公里外的名古屋,而东京的出租车司机一年收入可以达到1000万日元。第二个例子就是大学生就业,当时流行一种“割青麦”的做法,即公司在学生临近毕业时就与之签约,但是还不会让这个学生来公司参加实习,而是将他送到风光旖旎的夏威夷去度假——当然,是以“进修”的名义。公司为什么这样做?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怕人才被其他企业抢走。

但是在这种繁华的背景下面,却隐藏着巨大的经济泡沫。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现代泡沫经济的主角基本上是房地产和股票,日本也概莫能外。全球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东京银座,在1989年泡沫经济的最高峰时,其地价曾达到每坪(合3.3平方米)1.2亿日元,而一个东京的地价就相当于整个美国的土地价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便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量投资者将资金砸向房地产行业,从而使得日本地价疯狂飙升。自1985年起,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横滨和神户六大城市的土地价格每年以两位数的百分比上升,东京在1990年最高峰期的地价竟然是1983年的2.5倍之多。“把东京的地皮全部卖掉就可以买下美国”,这样的言论让大部分日本人引以为傲。在那个年代,一向务实,对投机、股票没有好感的日本人,竟然有超过一半的国民购买了股票。谁不买股票,谁就是笨蛋,因为一年的投资就会有100%的回报。

在这样的形势下,银行拿出大把金钱来劝人买地,利息几近于零,地价却在不断上涨。如果贷款购买土地,肯定会因土地升值而大赚一笔。除了房地产,老百姓还纷纷把银行存款拿到股市。日本股市的市盈率曾高达80倍(当时美国、英国、香港的市盈率仅为25~30倍)。在“地市不倒”和“股市不倒”的神话里,日本举国欢腾。

然而,泡沫经济的特点就在于它必然会突然破灭。日本房产和股票的价格早已远远超过了它的实际价值,人们的买卖已经变成了纯粹的投机和炒作。从1990年市场交易的第一天起,日经股价便迅猛地跌入了地狱,其跌势之快令人瞠目结舌,随后,日本股票市场陷入了10多年的熊市。在泡沫经济之前,花5亿日元购买的一套房子到了1990年中期一下子降到了1亿日元,贬值80%。尽管这样,大批的土地和房屋还是根本卖不出去,竣工的住宅空空如也,没有住户。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股价、地价大幅下跌,不动产业萧条,股市长期低迷,欠息欠账等不良债务大幅增加,企业对风险产业的投资热情下降。而股价下落直接损害了一般的中小企业以及广大的家庭。当这个人类经济有史以来最大的泡沫破裂后,整整15年,日本都在为之还债:经济萧条、政局动荡、犯罪率上升。以东京地铁的JR中央线为例,在泡沫破裂后,一度成为破产者自杀的热门地点,为此,东京的地铁不得不都安装了屏蔽门加以防范。直到现在,日本经济还处在恢复期里。

除此之外,泡沫经济的案例还有很多。在美国,金融危机之所以严重,是因为美国信用透支要严重的多,它的金融风暴是先从房地产的次级贷款开始的,也就是允许消费者贷款买房,在用贷款做抵押进行二次贷款。已经是负债了,负债居然还可以做资产进行抵押,这样严重的信用透支,早晚有一天会出问题,美国不是不知道这情况,但是长期以来,美国的信用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这种习惯性的错觉,使美国把金融泡沫越吹越大,直到最终破灭。

其实金融泡沫的原因说来也简单就是没有做风险控制造成的,一个国家是这样,个人投资也是这样,如果你贷了款去投资,也不管投资将来是否能够回收,只是对未来有个美好的预期,这样的话你的投资肯定打水漂的危险比较大。有很多企业靠借的钱,靠拖欠别人帐款运营表面虽然很风光,但是这只是表面的繁荣,一旦某个环节出问题,你的企业就可能倒闭,一个家庭,投资的资金都没有风险控制,表面看起来,似乎很有钱,投资了不少项目,平时消费看着大手大脚,没有提前的理财预备,比如生个病,做个手术,就可能让一个家庭破产。

华而不实,必不长久。古往今来,任何过度繁华的社会往往都潜藏着深刻的危机。泡沫经济也同样如此。到了现代社会,房地产泡沫和股票泡沫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危害更加严重,波及更加广泛,迫使各个国家高度重视,大力预防。

经济学家建议:在金融泡沫的时候,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尽量不去跟风投资,盲目追捧项目,任何一项投资都要做好必要的风险控制,以免出现危机。对于个人而言,投资的资金要和消费的资金分开,并且要为预防突发事情准备好必要的准备金,对于企业来说,企业负债率不应过高,而且要控制好应收帐款和经销商的管理,保证稳定的现金流。

什么能让你一夜暴富,或者一夜变成穷光蛋——财务杠杆

在古代埃及,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就有人用杠杆来抬起重物,不过当时的人们不知道其中的理论。后来,阿基米德潜心研究了这个现象并发现了杠杆原理。

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后,曾经说过这样的豪言壮语:“给我一个合适的支点和一个足够长的杠杆,我能撬动地球”。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杠杆原理应用非常广。譬如,你每天开车用的方向盘,就运用了杠杆原理。高杠杆率是当今资本市场金融交易的重要特点。所谓杠杆率是指金融机构的资产对其自有资本金的倍数。例如,如果杠杆率是10,则对应于l美元的资本金,银行将能提供10美元的贷款。对于给定资本金,杠杆率越高,金融机构所能运作的资产越多,金融机构的盈利就越高。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均采用了杠杆经营模式,即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远高于自有资本规模。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杠杆率越高,风险也越大。我们接触到杠杆率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房屋按揭贷款。

那么什么是财务杠杆呢:从西方的理财学到我国目前的财会界对财务杠杆的理解,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将财务杠杆定义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而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这种定义强调财务杠杆是对负债的一种利用。

其二: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如果负债经营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上升,便称为正财务杠杆;如果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下降,通常称为负财务杠杆。显而易见,在这种定义中,财务杠杆强调的是通过负债经营而引起的结果。

另外,有些经济学家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企业的资金总额中,由于使用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而对企业主权资金收益产生的重大影响。与第二种观点对比,这种定义也侧重于负债经营的结果,但其将负债经营的客体局限于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其定义的客体范围是狭隘的。企业在事实是上可以选择一部分利率可浮动的债务资金,从而达到转移财务风险的目的的。

绝大多数进行房产投资的人,都不是一笔付清的,他们都是负债投资。如果你买一幢100万元的房子,首付是20%,你就用了5倍的财务杠杆。如果房价增值10%的话,你的投资回报就是50%。那如果你的首付是l0%的话,财务杠杆就变成10倍。如果房价上涨10%,你的投资回报就是一倍!你高兴了吧!慢着,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甘蔗没有两头甜,财务杠杆也不例外。财务杠杆可以把回报放大,它也可以把损失放大。同样以那100万元的房子为例子,如果房价跌了10%,那么5倍的财务杠杆损失就是50%,10倍的财务杠杆损失就是你的本钱尽失,全军覆没……现在美国很多房子被强行拍卖,其主要原因就是以前使用的财务杠杆的倍数太大。

期权期货通过一种Margin(保证金)账户具体操作,这种账户用的也是杠杆原理。保证金账户是指在购买股票时,只需花股票总值的25%~30%就行了。在“买长”时25%,在“卖短”时30%。比如,你把l万元放入保证金账户,就可以买总值4万元的股票。也就是说有四倍的杠杆作用。当然,那75%的钱是向证券商借来的,利率一般比银行高一些,比信用卡低;而且你的账户还必须维持你所拥有股票市值的25%(买长)到30%(卖短)的资金。一旦低于那个数,你的经纪人就不客气,要来“Margin Call”了,就是要你赶紧补钱“输血”进去。

外汇交易的保证金账户,一般都会用到15倍以上的财务杠杆;对冲基金的财务杠杆一般用到20倍;“两房”的财务杠杆大约是30倍,雷曼兄弟整个公司的财务杠杆高达33倍……现在你就会理解它们为何说破产就破产了。而期货的保证金比一般股票要低。Margin比例更低,只需总价的5%~10%。所以期货获利或亏损的幅度,可以高达本金的数千倍!想当年英国的老牌银行巴林银行(BariIags Bank),就是被一个交易员玩“日经期指”给玩残的。

经济学家建议:在投资过程中,股票、房子疯长的时候,许多人恨不得财务杠杆能用到100倍以上,这样才能回报快,一本万利;而现在股市、房市下跌,很多人也会在一夜之间由百万富翁变成穷光蛋。这次美国及世界的财务杠杆减少的过程,将会是很多投资者非常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谁在为资金盈余和短缺者牵线搭桥——金融中介

我们肯定对《西厢记》中的红娘印象深刻,红娘聪明伶俐、妙语连珠、活泼爽朗。在崔莺莺、张生的婚姻中,她是成全这桩美满婚姻的关键人物。所以在社会上从事婚姻介绍工作的人或者偶尔为青年男女牵线搭桥者,人们都愿称之以“红娘”。可是你知道吗,在金融市场也有“红娘”。

在经济生活中,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为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牵线搭桥,实质上也在扮演着红娘的角色。举个例子:发明家普兹茂发明了一种低廉的机器人,它能清扫房屋、洗车、割草等。可惜的是这位发明家没有足够的资金把他的发明投入生产。老人沃尔特有大笔存款,这是他和妻子多年的积蓄,但是目前并没有可用的地方。如果我们让普兹茂和沃尔特合作,让沃尔特把资金提供给普兹茂,普兹茂的机器人就能研制成功并推入市场,我们会有更干净的房子、更鲜亮的汽车和更漂亮的草坪,经济社会的福利也会得到改善。金融市场(股票和债券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使像普兹茂和沃尔特这样的人相互合作一样,将资金从那些由于支出少于收入而有多余资金的人手中转移到由于支出大于收入而短缺资金的人手中,以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金融中介使筛选企业经营者的机制社会化。在小商品经济即高利贷时代,企业经营者一般是企业的直接所有者,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企业经营者的筛选功能基本上谈不上。货币银行金融机制产生后,社会对企业经营者的筛选功能开始加强,即缺乏专门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一般难以取得银行贷款。证券、证券市场、投资银行等新型金融中介的活动,把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机制从单一银行体系扩展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企业的经营机制获得了极大改善,使企业的行为和决策更加合理化。

金融中介一般由银行金融中介及非银行金融中介构成,具体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等中介机构。资金沿着两条路从资金盈余者手中转入资金短缺者手中。一条是资金盈余者把钱存入银行,然后由银行作为中介把吸收到的存款整合起来贷放给资金短缺者。并把从资金短缺者那里收到的资金使用费,即贷款利息的一部分,用于支付资金盈余者把钱存入银行的储蓄利息。存贷款利差就是银行作为中介人的手续费。这是一种间接融资的形式。另一条是资金盈余者在金融市场上直接购买资金短缺者发行的借款凭证,比如债券、股票等。资金短缺者可以用收集到的资金投入生产,并定期支付利息或股息。

为什么这种将资金从储蓄者手中引导到支出者手中的融通对经济如此重要呢?回答是:储蓄者常常并不是拥有有利投资机会的人。假设今年你储蓄了10 000元,但是,由于没有金融市场,你可能既不借款也不贷款,只能把钱压在箱底等待消费了。一年过去了,如果你没有把这些钱花掉,那你仍然只有10 000元而得不到利息。然而,如果联想公司把你的10 000元用于开发新产品,由此每年赚取额外的2 000元。如果你与可口可乐公司取得联系,那么,你可以把10 000元以购买公司债券的形式贷放给他,每年获取l 000元的利息,这样,你们双方都能获利。一年后你的资产不是原封不动,而是生出来l 000元,这就是所谓的“钱生钱”。如果没有金融市场,你与可口可乐公司可能永远不会有机会合作。如果没有金融市场,没有投资机会的人便很难把资金转移给有投资机会的人;双方都只能维持现状,企业得不到发展资金,经济也将失去活力。

金融市场的存在不仅对提高企业生产有益,而且对于个人也是有益的。比如,你新婚燕尔,有一份称心如意的职业,还想购置一套住宅。尽管你的薪水丰厚,但是因为你刚刚参加工作,所以积蓄甚微。如果没有金融市场,你只能继续住在狭小的公寓里直到某一天攒了足够的钱。可那时你也许已经步人中年或晚年,已在狭小的公寓里度过了大半生,可能已经没有那么大的购房欲望了。如果存在银行这样的金融中介,你可以贷款买房,即使要支付一些利息,你还会为在青年时光就能享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宅而感到十分高兴。这样,当你积蓄了足够多的资金之时,就可以偿还贷款。总的结果是,你的境况得到改善;向你贷款的人们也得到了益处,他们赚了一笔利息。

金融中介连接起资金盈余者和短缺者,促成他们的美事,从而使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运行良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对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以及经济的健康运行是非常关键的。

经济学家建议: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活动与经济运行关系密切,金融活动的范围、质量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绩效,几乎所有金融活动都是以金融中介机构为中心展开的,因此,金融中介在经济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经济金融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金融中介本身成为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并且这个体系的运作状况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同类推荐
  • 高盛阴谋

    高盛阴谋

    迪拜泡沫、希腊混乱、欧元危机……谁是这一连串事件的真正操控者?高盛!谁又能想到,这场连环局的终极目标,居然是中国!从北高加索到北非,从南北战争到2010年的希腊危机,作者用大量的事实、生动的中国黑话诠释了高盛这个金融危机中的最大赢家!高盛“欺诈门”事件震惊全球,一夜之间,股市、期货纷纷暴跌。高盛的能量到底有多大?美国证监会能否一查到底?这是否只美国政府和高盛合演的“双簧戏”?干掉贝尔斯登、雷曼、AIG、迪拜、希腊之后,谁将是高盛的下一个猎物?
  • 向高房价宣战

    向高房价宣战

    高房价绑架了无数中国人的幸福,谁是真正推手,谁攫取了高房价的暴利?既然开发商的作用仅仅是一个皮包商的角色,为什么不取消这一环节?凡是过于倚重房地产业拉动的经济体,几乎都经历过崩盘,我们何以成为唯一的幸存者?谁是高房价的真正推手?谁攫取了高房价的暴利?中国的房价未来两年的走向如何?从房地产市场看,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势如何?公众为何因为住房问题承受着如此巨大的压力?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出路又在哪里?本书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 中小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包头市商业银行现象解读

    中小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包头市商业银行现象解读

    包头市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一方面是为了谋生存,另一方面是为了求发展。包头市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参与全球银行服务市场的竞争,才能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和经营素质,才能跟上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步伐。虽然中小银行由于自身实力的限制与发展国际化经验的不足,国际化发展步伐较慢,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断的发展同样可以发展壮大以至完善。只要包头市商业银行人积极适应金融业国际化大环境,按照国际化战略步骤去发展,那么,包头市商业银行全面实现国际化的未来将让人乐观。
  • 好奇者的经济学

    好奇者的经济学

    这是一本由12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面向普通读者而撰写的普及性经济学读物。经济学大师们从自己认为有趣而实用的经济学问题入手,撇开深奥的术语和乏味的数据分析,将经济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以深入浅出的生动语言讲述给读者。作为著名的经济学人,这12位经济学家在经济学的各个分支领域都颇有建树。在本书中,他们用各自成型的经济学理论,以精到的语言分析了经济的萧条和衰退、可持续发展、就业、养老保障等一系列热点问题,直面了当今全球面临的一些重大挑战——这些挑战无论出现在商业周期的哪个阶段都值得我们注意。
  •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二辑)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二辑)

    本书共分十四章,内容包括2004中国经济研究热点、2004年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三农”问题讨论综述、重化工业化问题讨论综述、循环经济问题讨论综述、企业家问题讨论综述等。
热门推荐
  • 最后的黎明纪元

    最后的黎明纪元

    惧怕战争的人不配拥有和平,只有强者才有权力给这个世界制定规则。——布兰特的日记扉页系列小说第二部,前传《侠刀传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别对我撒娇

    别对我撒娇

    xx世纪,沉睡了几千年的玺病毒再次爆发,而这次玺病毒的源头是鲜有的大家族寒氏家族独子寒暮,面对这种病毒,唯一能解决的只有云族的玺玉。解救方法必须是云族人佩戴玺玉,进入寄主神志中的世界完成任务,阻止寄主黑化。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云晓抚额,汗颜。我真的不想谈恋爱!!!
  • 爱你在明天

    爱你在明天

    男主张子杨的叛逆成长与绝美爱情,在歧途与正道的选择是的两难,与友情爱情兄弟情的坚持
  • 劫尘血印

    劫尘血印

    世界观设定:二十年前,自称“西武林”的谜之敌军来袭,为保住家园,中原武林和西武林之间的战争爆发,为数众多的侠客和江湖人士参与了战斗,但苦于之前江湖纷争不断,恩怨繁多,虽有三教统领斗争,但力量始终不能凝聚,最后派系互相猜忌,分崩离析,被西武林各个击破,中原沦陷!之后,三教分裂为新三教体系和旧三教体系,无力与西武林抗衡,西武林闇皇该隐成为这片大地上的至尊,统筹整个劫尘,中原武林陷入极度黯淡凄凉的境地。壮士去也,该当百夫!裹尸而还,该当百夫!雪我宿仇,该当百夫!不可屈辱,该当百夫!不屈于西武林统治的各系明智之士,秘密组织了“劫尘百夫”,为与西武林统治翰旋到底。期待的救赎,是否因灵魂被吞噬而逐显灭亡之象?劫尘血印为之展开!
  • 最好的青春和你

    最好的青春和你

    “死丫头,又是你!”“目中无人的家伙,你以为我想看见你啊!”……这两个人会撞出什么火花呢
  • 岁岁不见祝生畅

    岁岁不见祝生畅

    19岁是郑瑶的分水岭,那一年郑瑶遇到了祝生畅,遇见又诀别。
  • TFBOYS之拐你咋样

    TFBOYS之拐你咋样

    -序“嘿,你的姨妈巾。”“不,是你的姨妈巾。”
  • 天魂大道

    天魂大道

    何为道,心之所往也。何为大道,眼所见也。何为魂,人之天定命数也。何为天魂大道,你所往,你所见,你所遇,这即便是。
  • 413号

    413号

    白昼不明,黑夜昏暗。中院生月正,分院榜413号,为何所有不同寻常之事都与他有关?看似和谐的学院实则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