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26800000015

第15章 指数的诡计——观察经济走势的7个风向标(1)

衡量大国的尺子——GDP

有这样一则笑话,反映国家GDP增长的。

一天饭后,两个经济学研究生甲和乙在路上边散步边讨论关于GDP增长的问题。讨论的过程中两位青年便争吵了起来,难分高下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的草地上有一堆狗屎。甲就对乙说:“如果你能把它吃下去,我愿意出5000万。”5000万的诱惑可真不小,吃还是不吃呢?乙掏出了纸笔,进行了精确的经济学计算,很快得出了经济学上的最优解:吃!于是甲损失了5000万,当然,乙的这顿餐吃得并不轻松。

两个人继续散步,突然又发现了一堆狗屎。这时候乙开始剧烈反胃,而甲也有点心疼刚才花掉的5000万,于是乙说:“你把它吃下去,我也给你5000万。”于是,不同的计算方法,相同的计算结果——吃!甲心满意足地收回了5000万,乙似乎也找到了一点心理平衡。

突然,两个人同时号啕大哭:“闹了半天我们什么也没得到,却白白吃了两堆狗屎!”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只好去请教他们的导师——一位著名的经济学泰斗。

听了两位高徒的故事,没想到泰斗也号啕大哭起来。只见泰斗颤巍巍地举起一根手指头,无比激动地说:“一个亿啊!一个亿啊!我亲爱的同学,感谢你们,你们仅仅吃了两堆狗屎,就为国家的GDP贡献了一个亿的产值!”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e Product)的简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使用GDP是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产出,或者说是生产能力。因为这个社会其实就是收入和支出构成,也是投入和产出构成。任何经济行为都可以用这两者来计算。所以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也应该存在一个投入和产出的问题。到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能力有多强,或者说得更简单点就是创造了多少社会财富,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统一的度量单位,以便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进行比较。而GDP就是这个统一的度量单位。也就是说,GDP是用来衡量国家或地区社会财富的尺子。

这里所指的社会总财富是没有民族和国籍之分的,就是说一国的领土范围之内,无论肤色,不管国内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只要它是在这个时间所创造的都归入GDP内。例如,诺基亚在中国的分公司所获得利润就要计入中国的GDP,而不能计入芬兰的GDP;联想在美国的公司所获得利润就会计入美国的GDP,而不会计入中国的GDP。

GDP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渐被世界各国所采用。我国自1985年建立GDP核算制度,1992年之后逐步建立起一套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GDP成为核心指标。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成果的集中体现,目前,这一指标已成为各级政府制订经济发展计划和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据,并成为家喻户晓、世人关注的经济“晴雨表”。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GDP大幅增长,反映出该国经济发展蓬勃,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GDP出现负增长,显示该国经济处于衰退状态,消费能力减低,人民的生活水平降低。但有的时候,却会出现反常的情况,GDP高速增长,但人民生活水平却并未随之提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怪现象呢?这是因为GDP代表的是全社会终端商品的价格总和,而我们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全社会终端商品使用价值的总和。这二者既相互关联,又相互背离。就像我们在开头举的例子。再比如李先生家3年前每月吃10斤猪肉,每斤4.5元,共需45元。去年猪肉涨到了9元一斤,李先生家每月还吃10斤,需90元,这样在李先生家的生活水平并没有任何提高的情况下消耗的GDP增加了一倍。今年猪肉涨到了13元一斤,李先生家吃不起10斤了只能吃7斤,需花费91元,这样李先生家在生活水平下降30%的情况下消耗的GDP反而还略有增加。李先生的生活水平取决于他吃了多少肉,而GDP反映的是李先生买这些肉花了多少钱,二者既有相互关联的一面,又有相互背离的一面。有时李先生花的钱多说明他吃的肉多了,有时他花的钱多反而吃的肉少了。

可见,虽然GDP的积极效应是多方面的,但也有其局限性。具体来说,GDP的局限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准确情况。因为现行GDP统计对没有效益的经济活动也照算不误,比如有一年发生大水了,水灾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造成了很多灾区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困难。但是,GDP却增长上去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救灾需要投进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要花费大量的物资,所以GDP上去了,GDP增长了。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比方说早上开车上班,如果开车很顺利,就很快到了工作单位;如果出了车祸,人要送到医院去治病,车要送到车行去修理,那么这样GDP就上去了,GDP就增加了。本来出车祸是不好的事情,也不会产生效益,但是从GDP来讲却是增长了。这种GDP的增长,其财富积累的效率是非常低的。

其二,GDP也不能够反映经济增长的成本。比方说,有些地方,经济增长虽然比较快,但是,资源消耗非常厉害,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GDP上去了,但是成本很大,破坏了生态平衡。这是非常不划算的。

因此,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既不要忽视它的重要作用,也不要把它作为唯一的衡量指标。

经济学家建议:GDP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但一定要注意到其局限性,不要把它作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

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GNP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它强调的是国民性。从本质上来说,GNP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

1929年,爆发了一次空前绝后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摧残程度如同是投下了一颗原子弹。可是奇怪的是,当危机爆发之时,人们却浑然不知。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甚至认为经济形势正在转好。

我们没有理由嘲笑当时的人们无知,因为当时除了苏联统计机构有尚不完善的国民经济平衡表之外,有关国民经济的统计几乎是空白,所以人们当然不知道经济形势已经坏到什么地步。

这次危害巨大的经济危机终于引发了人们对国民经济状况的了解的渴望。于是,美国参议院财经委员会委托西蒙库兹涅茨,建立一系列用来统计核算一国投入和产出的指标,由此发展出“国民收入账户”。这就是国民生产总值GNP的雏形。1933年,当1929~1932年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公开时,人们才发现这次经济危机竟是这么可怕。

GNP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简称,是指在一定时间里,不管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流入哪个国家,只要它们仍然为该国的个人或法人所有,那么用这些要素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或劳务价值就称为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这里强调的是一国的国民,就是有着本国国籍的人,无论他身在何地,所创造的价值都计入本国的GNP。

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计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增长率)。

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

(1)生产法(或称部门法),是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2)支出法(或称最终产品法),即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国内资产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净增或净减)+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3)收入法(或称分配法),是将国民生产总值看作为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所创造的增加价值总额。因此,它要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资本消耗、间接税净额(即间接税减政府补贴)等形式,在各种生产要素中间进行分配。这样,将全国各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上述各个项目加以汇总,即可计算出国民生总值。

GDP和GNP,无论是外国名还是中国名,都只差一字,所以很容易让一般人混淆。很多人在刚开始接触GDP的时候,都会误以为它就是GNP。为了让大家更容易区分它们,我们在这里举个例子。假如有一家人,妻子在家里种蔬菜,一年的产值是6000元,丈夫在外地做小生意,一年的产值是13000元。他们还有一间房屋出租给一个公司搞软件开发,一年的产值是10万元。房屋的租金是1万元。那么,这个家庭的GNP就是丈夫和妻子的生产总值,再加上房租,就应该是29000元;这个家庭的GDP就是这个妻子和那个公司的生产总值以及房租,就是116000元。

GDP和GNP的关系是:GDP=GNP+(外资生产总值一本国国民在外国的生产总值)

在上例中,那个家庭的GDP=29000+(100000-13000)=116000元。

从上面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假如一个国家,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和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相等,即括号内的值为0,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就等于它的GNP。如果这两个值相差不大,那么这个国家的GDP也就约等于GNP。如果一个国家,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远远大于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就远远大于它的GNP。如果一个国家,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远远小于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就远远小于它的GNP。

GDP和GNP,究竟哪个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一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呢?当然是GNP。GNP是本国国民生产的总产值,当然比GDP反映得要真实一些。外资在该国的产值再大,也不是该国的。外资在该国内,就像在一个人肚子里的用塑料膜严密封好的一个蛋糕,这个蛋糕虽然在这个人肚子里,但是不属于这个人。还拿上例来说,真正能反映那个家庭生活水平的数据,是29000元,而不是116000元,那个软件开发公司的产值再高,也和这个家庭无关。GNP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

经济学家建议:国民生产总值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一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所以,GNP才是真正属于国民自己的价值。

“吃了吗”——恩格尔系数

过去,中国人见了面,习惯打招呼:“吃了吗?”但这一在中国流行了上千年的问候语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取代了。

中国人习惯的“吃文化”已经深入到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打人叫“吃拳头”,行不通说“吃不开”,受不了叫“吃不消”,打官司叫“吃官司”。可见,吃在人们的心中是多么重要!

可是,为什么“吃了吗”慢慢被取代了呢?经济学家认为,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吃上的支出比例越来越小,而在服装、汽车、娱乐上的消费比例越来越大了。这种现象被称为“恩格尔系数”降低。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王老师的家庭消费结构就会明白。

王老师是大学教师,每月工资收入约6000元,稿费等其他收入平均2000元。妻子正在读博士,没有固定收入。女儿上幼儿园。家庭总收入8000元。

每个月的支出:住房支出没有,因为王老师家现在住的房子由学校解决。吃饭花掉1000元,买书400元,订阅杂志报刊200元,购买唱片100元,去影院看电影两场200元。妻子购买化妆品和服装以及做美容等800元。

去体育馆健身平均每月100元。夫妻两个还一起办了游泳卡每月100元。每周打两次网球,一个月消费300元。

每月给孩子买书200元,玩具100元。孩子上幼儿园每月1000元。

这样算下来消费4500元,再加上一些临时出现的支出,每月总消费额在5000元左右。在这些消费开支中,吃饭只花掉了1000元,占总消费额20%。而教育、健身等消费占绝大多数。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们获得生存的首要条件,只有这一层次获得满足后,消费才会向其他方面扩展。因此,食品支出的比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生活水平的高低。食品在王老师家庭消费中占很低的比例,这说明王老师的生活水平比较高。而这个食品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就是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这就是恩格尔定律。恩格尔定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推论:

随着家庭收入增加,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就会下降。

随着家庭收入增加,用于住宅建筑和家务经营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大体不变。

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和储蓄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就会上升。

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

简单地说,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小,就说明这个家庭经济越富裕。反之,如果这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大,就说明这个家庭的经济越困难。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超过59%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恩格尔系数一经提出,就得到西方经济学界的广泛接受和确认,认为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在我国也较早地就被应用在统计工作中。计算恩格尔系数一般是采用各地的城乡住户调查资料。如北京市统计局2007年4月10日发布调查数据:2006年北京市恩格尔系数为30.8%,比2005年下降1%,比1978年下降了27.9%。这个数据与30%的“富裕系数标准”还差0.8%。恩格尔系数一路走低,表明北京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正在由小康向富裕迈进。

同类推荐
  • 2012经济再危机

    2012经济再危机

    《2012经济再危机》主要参考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的著作和文章编著而成,并依据大量新闻报道进行佐证,逻辑严密,事实充足,供广大财经爱好者,尤其是投资者、企业家参考。2010年美国经济就已经险象环生了,凭什么说2012美国还将爆发金融危机,从日本经验来推断美国金融危机将长期化,奥巴马为美国经济找的三条出路都走不通,次贷危机以来美国已经三次大规模打击欧元,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都是美国打击欧元的货币战争,2012拯救美国经济的最后一招:打击欧元,英国得了“美国病”,面临“破产危机”,日本经济病入膏肓,2012在劫难逃,2012可能爆发“中国版次贷危机”,2012中国靠“城市化”绝招来“保命”,2012中国可能获得哪些国际利益!
  •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1862年,晚清经济改革拉开序幕,在执政集团与汉族武装集团争权夺利的过程中,马尾船厂、江南制造总局两大军工项目上马。衙门化的国有企业运作效率极低,在1872年开始的一场国企反腐运动中,改革的大门向民营资本开放。自此,1872年成为国有向民营、局部向整体改革的一个起点,也是晚清王朝为自己埋下隐患的起点。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张之洞为首的官方实力派成为改革的主角,以唐廷枢、胡雪岩、盛宣怀、郑观应为首的新旧商人成为改革的先锋。朝廷与商人的较量,国退民进、民进国退的多年交锋,最终使经济改革倒逼政治体制改革。在一场商业势力助推的宪政改革中,1911年晚清走向灭亡。
  • 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

    我国在对外贸易经济活动中与有关方订立的合同很多,但货物买卖合同却是一种最主要的、基本的合同。这不仅是因为在我国的对外经济活动中,货物进出口是主要的、基本的,而且在进出口贸易中,除通常的逐笔成交以货币结算的单边进口或出口方式外,还有经销、代理、寄售、投标、拍卖以及通过期货市场(商品交易所)进行购销等贸易方式。随着加工、补偿等业务的开展,方式更趋多样化。
  • 在国家利益之间

    在国家利益之间

    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战后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援助探研”研究成果,对“二战”后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援助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不同时期美国发展援助政策的特点及内容,并对美国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援助的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动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尤其是对冷战结束后美国发展援助政策的新特点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对美国发展援助的趋势提出了相关看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适合公职人员,政治、经济、历史专业研究人员、学生及时政爱好者阅读。
  • 低碳经济报告

    低碳经济报告

    自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与概念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低碳化”成为了新世纪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本书在概述人类对气候变化认知变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低碳经济产生的现实背景以及国际社会的行动态势,对碳金融、碳交易、碳壁垒以及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等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低碳转型的主要对策。可供政府工作人员、高校师生及企事业单位人员参考。
热门推荐
  • 嫣然笑倾城

    嫣然笑倾城

    她,董鄂氏,名唤嫣然。美丽聪慧、温柔如水、善解人意,知书达礼,在入关之初的满洲世家女中,真可谓是寥若晨星、亮若晨星的才女子。他,顺治帝福临,少年天子,有勇有谋,在宫墙内外、皇族世家的无数满蒙贵女中,因缘识她,宛如满园绿木中忽睹一朵耀眼的花,苦苦歌唱的啼血杜鹃得到了知音。难怪二人朝夕相伴,形影不离,传为一段佳话。(本文依真实历史,有改动)
  • 满眼皆是星河

    满眼皆是星河

    生活随笔记记录和男朋友从异地到结婚生子都记录在这部小说里????
  • 彧憬惜澂

    彧憬惜澂

    酆澂不相信一见钟情;偏偏欧阳彧憬对酆澂一见钟情。一见钟情,再见倾心。欧阳彧憬倾心之人,怎么可以轻易放她走掉呢……
  • 网游之魔幻法师

    网游之魔幻法师

    头条:震惊,2020年某国举行奥运会,却不料一颗UFO从天外飞来,于是。。。。。主角:这个头条真是,瞎话也不打草稿,不对,是说瞎话还打草稿,连UFO都是一颗一颗的,你以为下蛋呐?广告:不知名公司用短短半个多月时间研发了一款全虚拟实景游戏(魔幻),玩家将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拟真游戏体验。游戏将于2020年12月15号正式发售游戏仓,仅售998,仅售998,只需998。主角:现在这广告,比一刀999还不靠谱。就像那某宝里的女朋友,图片贼漂亮,买回来直接吓死,要真要这么好,我饿死也得去弄一个。主角吃完十个馒头,默默穿上工作服上班去了。
  • 星动了

    星动了

    戏剧大学四年的光阴终究是过去了,是成为万众嘱目的明星,还是无人问津的跑龙套呢?草根翻身否?各自的人生路还在继续着……
  • 缨散碧海

    缨散碧海

    在一个被世人遗忘的世界。为了保护已经将此地遗忘的世人。他们付出了一切。却不留遗憾。
  • 我的轮回异世界果然有问题

    我的轮回异世界果然有问题

    在通往某个轮回世界的通道中......青御:“系统啊,下一个世界的身份,能不能通融一下下?资源点啥的你随便拿。”【禁止贿赂本系统】“咳咳,这怎么能说贿赂呢?交易而已。”【本系统拒绝进行商城以外的任何交易。】“下次系统升级的时候我给你多灌一点资源点。”【请选择身份。】......这是一个主角和系统狼狈为奸(误)的故事。(简介渣)
  • 剑断秦殇

    剑断秦殇

    战国烽火不断,为利为天下,谋士阴险,武将攻略。一将功成万骨枯!千古第一神将蒙恬,文韬武略,扶苏许以丞相之位,剑断人亡,人亡秦殇!赵姬为夫为子委屈求全徐福东渡瀛洲自立为主,命大和民族!齐国亡国公子逃亡自簸箕朝鲜,以金、朴为姓
  • 代嫁庶女:腹黑王爷请指教

    代嫁庶女:腹黑王爷请指教

    季春晓从睡梦中转醒的时候,发现自己在去和亲的喜船上。什么,她穿越了?成了红楼梦中的贾探春?此去茜香国是代南安太妃之女出嫁,好保住她那吃了败仗的兄长?谁能告诉她,她究竟是谁?她的灵魂是季春晓的,她的身体是贾探春的,身份却是南安郡王之妹,护国郡主单月儿?喂喂,等等,说好的穿越福利呢?不是都有黄金、美食、俊男宠吗?为何等待她的只有一只冷面王爷,天啦撸,谁来救救她?
  • 骗婚情深:总裁宠妻不要逃

    骗婚情深:总裁宠妻不要逃

    “沉歌,六年后,你还是要选择离开我么。"六年后故地重游,也故人重逢,他抱着她紧紧的不松手,她挣扎过,逃避过,却最终还是在他的柔情中渐渐沉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