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80000000009

第9章 先“小人”后君子——上海人的处世风格

上海人的精明是有口皆碑,但这种有口皆碑中常常包含着贬义,究其原因,可能是上海人将这种精明赤裸裸地表现在每一个人的脸上,使其公开化。在与人的交往中他们只注重利的关系,有利则聚,无利则散。虽然上海人看重利,但他们只会合法的,按规则的获取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在这同时,他们不会去损害别人的利益、这与传统的“自私”是有区别的。

所以上海人是让人看起来有点精明、现实,但是他们讲究公平交易,平等处世的风格,更让人容易接受。

1.精明不是价值,而是一种素质

在上海这座城市,你处处可以发现精明、聪明过度的现象。上海人的精明,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既包括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更包括对个人权益、利益的维护。该得到的,他们一分也不让。这使得上海人常常为一点点小利益而斤斤计较。在上海,不少人若要到市内一个较远的地方去,会花费不少时间思考和打听哪一条线路、换几次车最为节俭,哪怕差三五分钱也要认真对待。这种事有时发生在公共汽车上,车上的其他人会脱口而出提供一条更省俭的路线。车上的这种讨论,常常变成一种群体性的投入。公共宿舍里水电、煤气费的分摊纠纷,发生之频繁,很可能是全国之最。实际上,上海人的精明和仔细也是长期的艰难生活条件“逼”出来的。1949年到1976年近30年间,上海普通居民住的石库门是个什么样子?几乎没有一家人有完整的石库门房子,典型的“七十二家房客”的状态。1949年以后,一套石库门里今天塞进来几家,明天塞进来几家,塞到1976年,一套石库门房子住进了30多家。大家共用过去一个家庭使用过的厨房,各种问题就出来了:嘈杂的环境,堆满什物的狭窄楼道,摇摇晃晃的地板,刺鼻的煤饼味或煤气味,光线暗淡的会客厅,局促的亭子间,挺不起腰的三层阁,满是油烟的厨房等等。厨房会有几十个灯头,几十个开关。这让外地人耻笑,他们想像不到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计划经济时代的艰难生活,扭曲了上海人的性格,螺蛳壳里做道场,度日如年。生活条件艰苦,不仔细和精打细算行么?当然,今天上海人的生活条件今非昔比,但精打细算的特质依然如故,只是转到了生意场上,变成了经商的精明。

上海人的经济头脑和经营能力受到世人的称赞,赢得了“精明的上海人”的称号。然而,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国人对上海人的精明精细一直颇有微词。究竟是上海人的精明不合时宜,还是国人观念落伍,对上海人太苛刻呢?

应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功利观念、商品意识会进一步深入人心,中国人迟早都会精明起来的,只不过上海人在这方面先行一步而已。

谈到上海人的精明精细,不仅外地人深有同感,连上海人自己也直言不讳,但他们有自己的不同见解。

曾在《城市季风》一书中对比北京人和上海人的杨东平,也是上海人。他认为上海人的精明,包含了精明、精练、精致、灵活、聪明,但在它略含贬义的词义中,实在是指一种基于利益算计的过分的聪明。精明不是一种价值,而是一种素质。对上海人而言,这是在近百年的商业社会中磨砺陶冶出的一种生存能力。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未经算计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它要求每个人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调动各种手段,发挥各种技巧,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个人的智力资源,以取得个人的最大利益。

这套技巧和能力上海人有时称为“门槛”,所谓“门槛精”,是指一种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事事处处都能找窍门、钻空子、走捷径、捡便宜,总之,“少投入,多产出”。它既包括通过关系买到便宜货,买东西插队之类小“门槛”,也包括那种经过严格算计的“老门槛”。例如,有人在梅雨季节将衣服放在洗染店中故意过期不取,从而省事省钱;就“精明”、“门槛”的实际策略而言,它基本上是在承认现实制度、规定;秩序的前提下,以一种不直接侵犯他人利益的“智取”的途径,达到个人的目的,取得个人利益;这便是合法与蛮不讲理的区别。

这种“竞技”投射到社会管理中,便是针对上海人的脑子活络、无孔不入,从而使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极其严密繁复,力图使对方无隙可钻、无机可乘。因而,上海的行政管理中,较少马马虎虎的官僚主义,多的是这种极为精明厉害、铁板一块、滴水不漏的文牍主义。一面是“门槛”越练越精,一面是“门槛”越筑越高,这就是后来被称之为“上海人卡上海人”的管理制度。

在上海人的价值系统中,憨厚老实是一点地位都没有的,它被称为“窗”。上海方言中有一套不断更新的丰富的词汇,是专门挖苦讽刺这种不聪明、不精明的人的:维大、洋盘、阿木林、十三点、猪头三、冤大头、不懂径、搞七计三、脱段落攀、拎不清,等等。对那种长相漂亮而“拎不清”的女孩,上海人称为“聪明面孔笨肚肠”。过去上海的滑稽戏的主要题材之一,便是讽刺外地人到上海的这种洋相,显然,上海人的地域优越感和对“外地人”、“乡下人”的歧视,很大程度正是来自对自己精明的认识。

和旧时那种敢作敢为、吹牛夸口的“海派习气”相反,新流行的“海派”语言很多是嘲讽这种习气的,如“损浪头”、“开大兴”、“做冲头”。因而,精明或“门槛精”作为一种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容易滑落到一种以顺应为主的品格,所谓不当“冲头”、“好汉不吃眼前亏”是一种精明,或者叫“识相”;而乖巧、圆滑、媚上,见风使舵,也是一种处世的门槛。

搞科学研究,搞经济贸易,上海人胆子不大,但失算不多。全国各单位都会有一些费脑子的麻烦事,一般请上海人办较为合适。上海人不喜欢大请客,酒海肉山;不喜欢“侃大山”,神聊通宵;不喜欢连续几天陪着一位外地朋友来显示自己对友情的忠诚;不喜欢听大报告,自己也不愿意作长篇发言;上海的地方文化沙龙怎么也搞不起来,因为参加者会认为,赔上那么多时间得不偿失;上海人外出即使有条件也不乐意住豪华宾馆,因为这以哪一方面都没有实际利益……如此种种,都无可非议,如果上海人的精明只停留在这些地方,那就不算讨厌。

2.上海人自制力强,很少违背规则走

上海人做人讲究自持自制,他们认为只有自制力强者,才能按规则办事,做到守矩、慎独不吃亏。

也许你会认为他们的自持和自制太限制自我发挥,是一种自设牢笼,自我封闭的方式。但是,今天,人们有了越来越大、越多的自由,有了更多的机会和表现自己的空间,就越显得缺少安全感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上海人的自持和自制才显得特别重要。

上海人的法律意识较活,他们不仅在公共场合,而且在独处时都能够服从某种伦理观念和法律规范。而现代社会所要求的自持和自制则是一种对自我立法的服从,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规定。对这种自我立法的服从程度,反映了一个人自制力的大小。

“遵守规矩”,无非都是出于规则或律令。由于这种规则或律令的要求,我们才决定止步不前,或接受某种自己不愿接受的事实。然而,作为这些规则和律令来说,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便是外在的;一类则是内在的。前者是别人为自己订立的,后者是自己为自己订立的。古人们之所以要强调“守矩”多半是出于对外在规则和律令的服从和惧怕。在现代社会中,真正的“守矩”则不是那样,它是一种自我立法、自我约束之下的“克制自己”,是真正地由衷地出于一种自我本身的需要,它不像传统社会那样,“守矩”是一种自我牺牲、是殉道或是一种所谓的忠诚。它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是对自己有利的。上海到对这方面比较重视,因为建立在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下面,一方面,触犯法律是要受到相当的惩罚的,另一方面,上海人对自己自制,同时也是对别人的一个警告,讲究“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意识。这种从自我约束做起的为人风格,是其一特点。

4.上海人以柔克刚,老虎头上也能拍苍蝇

都说上海人的精明是骨子里的,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从政经商,你都能看到他们那精明的头脑。其实精明也是一种智慧。为人处世就需要这样的智慧,这样的精明。到关键时刻你的精明与智慧就体现出来了。

杜月笙,旧中国上海滩著名的流氓大亨,十里洋场的“第一号猛人”和“工商界巨子”。其权势之显赫,甚至敢于在“太子”头上动土。

1948年夏,为扭转全国严重的财政经济危机,蒋介石特派儿子蒋经国督导上海地区经济管制,并组成了逮捕不法之徒的“打虎大队”。恰在这时,杜月笙的三儿子杜维屏因私自套汇港币45万元外汇,被蒋经国查获。蒋大为震怒,立即下令逮捕了杜维屏,这在上海滩引起了巨大震动。

对杜月笙来讲,从来只有“损”人,没有被人损过。对于蒋经国的下马威,杜氏门徒建议“老师”给蒋经国点颜色看看,让这位“皇太子”知道上海滩不是新赣南。但杜月笙却不动声色,既不向主管方面求情,也不跟亲朋故旧诉苦,反而一本正经地说:“国法之前,人人平等,杜维屏果若有罪,我不可能也不应该去救他。怕什么,我有八个儿子,缺他一个,又有何妨?”其实,杜月笙暗中却在窥探着反击的机会。

一天,蒋经国把各业巨头约到浦东大楼,准备对杜月笙施加新的压力。杜明知是“皇太子”摆的“鸿门宴”却不便“拒邀”,会议一开始,蒋经国即正色道:“对这次币制改革,上海各界人士热烈赞助者很多,但有少数不明大义的人,投机倒把,屯积居奇,兴风作浪,影响国计民生。本人此次进行经济检查,若囤积物资逾期不放,一经查出,全部没收,并予法办。”

蒋经国的话显然是讲给杜月笙听的。岂料他的话音刚落,杜即起立发言:“我儿子违反国家的规定,是我管教不严,我把他交给蒋先生依法惩办。不过我有一个要求,也可以说是今天到会各位的要求,就是请蒋先生派人到‘扬子公司’的仓库去检查检查。扬子公司在囤积的货色方面尽人皆知是上海首屈一指的。今天我的亲友的物资登记查封,也希望蒋先生能一视同仁,把扬子囤货同样予以查封,这样才服人心。”杜月笙还软中带硬地说:“倘若蒋先生吃不准,我可以陪你检查。闲话一句,我身体有病,不能多坐了。”说完离座而去。杜的发言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语惊四座。工商界巨头们不禁暗中佩服这位大亨。杜既然敢在老虎头上拍苍蝇,“皇太子”自然也不会示弱,他立即表示“扬子”如有犯法行为,决不宽恕。

顿时,“扬子囤货案”弄得满城风雨,街谈巷议,纷纷嘲讽蒋氏家族的丑闻。扬子公司原是一家“皇亲国戚”公司,孔祥熙的大公子孔令侃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孔少爷凭着他是蒋介石的外甥,根本不把“打虎大队”看在眼里。但杜月笙先发制人,蒋经国又不能按兵不动,遂下令查封了“扬子”之仓库。孔令侃立即向小姨妈宋美龄求援,哭诉蒋经国自相残害手足的举止。宋在调解未果的情况下,又搬出了蒋介石。蒋介石听罢原委后,不禁埋怨起儿子来,认为他毕竟出道不久,怎么假戏真做,打“虎”打到自己家族头上来了,结果,扬子一案不了了之,杜月笙的三公子也早在此事了结之前出了监狱。杜月笙的脑袋可正精明的算计着呢,一等一的计算价格,实在不得不佩服老上海人精明的智慧。

5.上海人跟熟人绝对不做生意

上海人绝对不跟熟人做生意,可能有人会纳闷:都说“熟人多了好办事”,你怎么会害怕熟人呢?

这就是上海人的技巧,因为是熟人,欠你的钱可以不给,因为是熟人,宰你一刀你也不好还价,因为是熟人,货不好了你也不好意思要退货……

俗话说,生意场上无父子。之所以这句话流传多年,时至今日仍在教诲我辈,就因为人们很难做到这点。毕竟,中国人的血管里流淌着东方人的亲情之血,在“义”与“利”的冲突中,往往是理智的“利”让位给感情的“义”。但在实际的商战中,以“义”代“利”不仅违背追求最大利润这一商界最高原则,也常常带来事与愿违的隐患。

1997年7月的一天,小张的一个熟人跑来他这儿订一批办公用品。声言他的公司刚成立,贷款没下来,但新开张时费用超支,故先把货拉走,等开张后立即把货款送来。完了,还补上一句:“信不信得过这我朋友?”话到这份上,小张不答应显然不合适了,但还是让他打了欠条,写明还款日期。

可是时间过去四年,小张熟人的公司早开张了,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又变成了长安面包车。他也没有上门,更别说还款之事了。其间小张也打电话或直接上门找过他。一提欠款,他不是推说贷款没下来,就是大诉苦经。煞有介事的悲痛状,仿佛他刚从旧社会过来,你不拍屁股走人,再说下去,他就难免追到你家讨口饭吃似的。尽有充分的理由,小张还不想设想拉他去对簿公堂。因为是“朋友”,不管你在法律上是能取胜,在舆论上恐怕已经出“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当然这种事情在上海人身上是绝对不会发生的。上海人以义至上为做生意的第一原则,因为和朋友有诸多不便关系,所以他们很少会和朋友一起合作。当然并不是说就和朋友一刀两断。其实上海人更是把朋友当做一种资源,一种资产,使用得当、合理。

5.上海人交友绝对的谨慎

朋友是人生的一部分,也是人们生活的中心之一。如何交友,如何选择朋友是一件非常谨慎的事。上海人对交朋友的看法很有见地。

上海人认为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是人生交际中的主流,哪个也不能少,哪个也不可丢。上溯千古,下至未来,人生永远还是要朋友。但交朋友也不是盲目的,他们总结出以下几点:

1.多交必滥

上海人认为交友结友不在多,而在于质量,多交必滥,这是在上海人对交朋友的经验总结。人们常说:“朋友遍天下,知心有几人”,的确,知音难觅呀。况且,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加选择,一味地以多结交朋友为荣,则会整日忙于应酬,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与朋友的周旋上,必然影响自己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再者,结交的人多了,也必然影响到对朋友的观察和鉴别,如果所结交的人中有品行不端或用心不良者,也很可能给你带来危害。在社会上,确实有这么一种人,以广泛结交朋友为荣,可以说三教九流,无所不交。严格地说,这不是在交朋友,只不过是不负责任的一般交际行为。真正的朋友不在于相互利用,而在于共同的志向和思想,在于互相帮助,使生活增加乐趣,让友谊为你的生活再增加一些光彩。

2.不可轻率

上海人把结交朋友看作一项十分严肃的事情。在结交朋友时,一定要认真对待,绝对不可轻率。在与对方交往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其思想、兴趣、爱好、品质和行为,掂量一下是否值得结交。当然,这里并不强求朋友是各方面都比自己强的人。“毋友不如己者”。孔子是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种观点虽然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但也说明了交友的道理不可轻率。因为朋友之间本是互有短长的,在这方面你有优点,在其他方面他有特长,朋友相处,长短互补,这也是交朋友的益处之一。请不要误会,孔子的意思是要交思想纯净、品德高尚的人,向这样的人看齐。

3.谨慎择友

上海人在择友时,会首先明确自己的标准,且结交品行端正、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奋上进的人。他们认为这样的朋友就是益友,一生中都会对你有很大帮助。有的人以兴趣相投作为唯一标准,而不论对方的思想品行,只讲朋友义气,只要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同样好。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肯为我赴汤蹈火,我也会为你两肋插刀。至于是否有利于自己,有利于他人和社会,则根本不考虑了。在他的朋友中,既有讲吃讲喝者,又有讲玩讲闹者,甚至还有为非作歹、流氓地痞之类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一来,难免影响到自己。因此,上海人慎重选择朋友,他们会避免和那些道德品行不端的人结交,免得沾染恶习。

一些人因交友不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而使自己的前程、理想事业全部化为乌有足以给我们很大的警示。某法制报以《一个企业家的毁灭》为题刊载了这样个故事: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经理赵某,在业务往来中结交了许多朋友。一天,一个朋友和他一起吃喝玩乐后把他带到宾馆的一间豪华房间,神秘地递给他一支香烟。赵某毫不介意地抽了起来,不一会儿,赵某感到异样,这时,朋友告诉他,香烟中放了毒品。赵某当时十分气愤,转身就离去,但初次吸毒的体验却使赵某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再吸一次。于是,他再次找到那位朋友,又要了一些毒品。从此,赵某一发而不可收,一个月过后,他已经成了一个十足的瘾君子。公司业务没心思过问,妻子也不去关心,他只是不断地动用自己的积蓄,花费巨资用来购买毒品,而向他提供毒品的,正是勾引他第一次吸毒的那位“朋友”。短短两年时间,赵某就花掉了几十万元的积蓄,妻子多次规劝,赵某自己也曾多次痛下决心戒毒,两次进戒毒所,但都无济于事,妻子失望之余弃他而去,赵某悔恨不已。在月末的一天,赵某登到公司正在承建的一座十二层楼房的楼顶,然后跳了下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个颇有前途的企业领导人,就因为交友不慎,被骗吸毒,最后竟丧失了自己的生命。

交朋友还是有大学问的,尤其是走向社会以后,各种不同的人聚在一起,没有想象的那样单纯。由于上海人自身性格原因,上海人一般并不赞同哥们义气的价值观。当然,这也可能与社会环境有关。

6.上海人很少有“哥们义气”

社会不断发展,人性的阴暗面也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朋友的价值也不断地受到污染,所以这哥们义气也自然不受称赞。

铁哥们的诱惑在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在于“两肋插刀”的气魄。有这么多诱人的东西摆在面前,仿佛只要有了铁哥们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但铁哥们也不是万能的你没钱的时候,苦闷的时候,有钱的时候,高兴的时候找到铁哥们,都是最好不过的事,但上海人都拒绝一件事,那就是和铁哥们一起共事。

铁哥们就像恋人,同事就像老婆,是恋人就可以有许多美好的想象在里面,隔着一层美丽的面纱,有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胧;而老婆就不一样了,成天在你旁边絮絮叨叨,没完没了,纵使你有多少耐心也得被暴露无遗的对方搞得毫无兴致。而跟铁哥们共事无疑是把恋人变成老婆这样的愚蠢之举。

这得从铁哥们是怎么交下来的谈起,“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话的确很有道理,因为假如一开始两个人之间就充满了利益的矛盾,他们是很难毫无芥蒂地走到一起去的,所以铁哥们只能是同学、战友、打小一起和泥长大的玩伴。因为没有利害冲突,所以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说东道西,聊天喝酒,一个星期见一回面或者更久,彼此有一点牵挂,然后更多的时间里是各忙各的。

铁哥们适合的范围就在于此。

而一旦走到一起去了,按现在的社会衡量能做什么呢?最切合实际的就是赚钱,来路正的钱当然很好,但这里面有一个谁领导谁的问题,哥们之间还可以有一个大哥,但铁哥们之间就难分彼此了,平时觉得意气相投,直来直去惯了,可工作就不能这么样了,总得有人说话更有分量一些,但一个人一个想法,一个人一套思路,憋在心里,日久天长就会产生摩擦,产生隔阂,到最后好说好散还好,就怕弄得钱没赚到,反倒丢了朋友。一位朋友去旅游结婚,他的一个铁哥们正好也要出去办事,顺路,于是结伴而行,这还不是什么有利害冲突的事,但一路走下去,双方都很失望,只是因为在那个过程当中,双方都不自觉地暴露了太多“淡如水”时无法发现的缺点,于是友谊便大大地打了折扣。

铁哥们之间共事还有一个不成文的定律,那就是大家的素质都很高,那么导致结果就是窝里斗;如果大家的素质不高,甚至还有破坏力很强的人,那么铁哥们共事的结果就是缺点的大综合,把本来能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事搞得一无是处。好比你爱财,我很喜欢暴力,那么我们就有可能真的去做什么坏事去了。即使不去同流合污,那你如果不是大义灭亲的话,又难免帮着保守一个见不得人的秘密,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

或者就让朋友们甘愿平庸,千万不能指望着有什么奇迹发生。但是,假如你非得与哥们共事,并且坚信不会造成任何有损于友谊的不良后果,那也可以,但你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承受失败。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友谊可谓轰轰烈烈,千古流芳,但他们共事的结果是什么呢?一事无成而已。这里面更可怕的潜台词是刘备太倚重两个兄弟,结果诸葛亮对关、张二位就纵容了,华容道那档子事,以诸葛亮的脾气关羽该斩,但看在刘备的面子上,这事连提也不能提了,耽误多大的事。

一个人有铁哥们多半是为了更好地生存,更好地成就一番事业,而古今中外能够有所作为的人恰恰是那些不指望哥们的人。还是说三国,曹操一代奸雄,秉性多疑,没有一个朋友,但偏偏是他打下了基业,别人只能望其项背,自叹弗如。

在生活中,上海人坚信凡事只有靠自己,最好的哥们也不能依赖。铁哥们更像一种信仰。在现实里是没有任何回报的,它只是存在于心里,更确切一点说,在你有铁哥们的时候,你碰到任何事,你心里都有底。就像我们常说的:上帝保佑。

第九章“温柔”的上海男人

不知什么时候,上海男人成了一个物种概念而不是一个地域概念。如果一个男人慎内、细腻、挑剔、而热爱家务的活,他就成了男人中的另类——上海男人。

1.水煮上海新好男人

上海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所以作为男人,第一大事得挣个片瓦寸砖的。偌大的小伙子,谈恋爱得叫爹妈腾地方,没脸面但也没办法。上海的房价日长夜大,咸菜汤,半包烟,透出一份份的无奈。

活得辛苦,就难免要“适者生存”。上海男人的“精明”就渐渐练了出来。

上海男人好面子,朋友兄弟面前是要“扎台型”的——财不大,气是不敢粗的。气不粗,但也不能“短”。于是就想出来一包香烟分两档,外面壳子是中华,放在白衬衣透明口袋里亮堂亮堂的,其实里面一半是红牡丹——牡丹味道未必就差,只是外面流行云烟,侬抽海烟,当然坍台。那一圈香烟,发出来的都是中华,留给自己的就是牡丹,不爱“中华”爱“牡丹”嘛。轧朋友,新选的女友一定要比先前“甩”了的那个要“点点”,否则怎么在一班兄弟面前“扬眉吐气”呢!上海男人崇尚“名牌”,手表、鞋子、皮包……全副武装。有钱的就去大店买正牌,那“囊中羞涩”的自也有他的购物渠道,只要你人还算长的登样,没准“淘”来的“名牌”还能糊弄过去。

上海男人“精打细算”,最明显的就是去菜场。上海的早晨一直是最精彩的。曾几何时,上海的自由市场都成了男人的天下。而且人手一杆弹簧秤,看到“可疑”情况,亮出来即使虚晃一枪也是“卓有成效”的。这种“弹簧秤”战术,于是在上海的商场上便培养出了一大堆的“经理”。上海男人罕见做大老板,但几乎所有上海的洋行,都愿意请上海人做经理。但他们精明不高明,上海男人喜欢斤斤计较地把钱算来算去,自认为是算得精刮得不得了,可算到头仍旧是个打工的。上海男人精明,但精明得有理可依,让你无以辩驳。上海男人会理直气壮地向的士司机要回为数不多的找头;上海男人会熟练地找出A点到B点的最佳路线而不愿去多走一步冤枉路;上海男人总也习惯不了付小费,因为消费者本身便承担了上帝的角色;上海男人……

在骗钱与被骗钱的案例中,上海男人很少在内。民间的经济诈骗大案层出不穷,这事惟独不会发生在上海男人身上,就是上海男人普遍小气的缘故,因为小气,也就有所警惕,也就多了个心眼,当然也就少上当受骗。不过自然也少了因为高风险带来的高回报。

能从口袋里同时掏出手帕和纸巾的男人肯定是上海男人(也许有点夸张,但一点也不为过)。上海男人在这个方面经常被北方“大汉”斥为“矫情”,也就是做作的意思。但这一点却在女人中间非常受欢迎,就算是矫情,也好过整天和脖根耳后有“肥沃土壤”的男人一起出没。所以,把自己收拾得一尘不染兼香喷喷的男人肯定是上海男人。

如你嫁给了一个上海男人,甭担心他下了班去泡吧至深夜也不给你打个电话;甭担心他会三天不洗脚,晚上不刷牙;甭担心嫁给他后真的会让你饿着。上海男人不会说自己是“大老爷们”,所以肯低下头去“为五斗米折腰”。

上海男人最会哄女人开心。上海的“现代青年”都学着“洋派”,所以一年到头的节日,都是他们“秀”的机会。玫瑰花阵啦,连心锁阵啦,一套一套可以哄得女人晕头转向。

上海男人不肯出头,特别不肯“强出头”。上海男人一定要“留得青山在”,绝不肯把自己当“柴”烧的。上海男人也讲“义气”,却绝对不会一时“意气用事”。上海男人说话“不够爽气”,从不见他们像北方的汉子拍胸脯说大话。如你同上海男人打交道要有耐心,他说“没有把握,我去试试看”,一般来讲你的希望是五成以上,要是他来回话说“有希望”,至少是九成的把握。

上海男人实实惠惠,坚决跟着老婆的“节奏”走到底,旗帜鲜明地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家庭妇男”。这个角色真不好当,有如华佗的“五禽戏”:要像鸟一样起得早;要像牛一样任劳任怨做家务;要像狗一样对太太温柔体贴;最后一条,勿过是最重要的一条:要像猪猡一样,勿管太太做出啥菜,全要开心格全部吃下去,嘴巴里还要讲“美味啊”!

上海男人逛街,肯帮女人拎包,一家子出门,肯抱小孩让太太坐着。上海男人肯做“小男人”,还会自嘲“妻管严”。

上海男人肯在每个月仅有的零用钱里卡出来过年给妻子买首饰来哄老婆。

上海男人藏私房钱,到时候用来调节婆媳关系。

就连上海的出租车司机也有一堆“女人经”。那些司机的老婆大都不上班的。的哥们便有一肚子的苦水,一路可以倒过来。倒到最后,豪情万丈地说:想想女人也蛮作孽(可怜),一个人在家里不要忒恹气(寂寞)喔,多赚些钱,以后我就好多陪陪老婆了。

或许受了西方文明的影响,上海男人喜欢将自己打点得像个绅士,而不是将自己装扮得像个武士;上海男人讲究品位格调,比如:一件名牌西装,穿在深圳男人身上,也许只能穿出阔气和财气;而穿在上海男人身上,便可能穿出教养,穿出风度,穿出绅士。那些餐餐在巷尾排档解决,却日日西装纤尘不染、头发抹得光亮,“省在肚里,花在身上”的男人也是一种标准上海男人。

在深圳女人眼里呢,上海男人让深圳女人格外心动的是他们对生活的认真。在她们眼中,上海的男人勤快,既能入得厨房又能出得厅堂,有据说男人系围裙做家务就是从上海开始的。

而且上海男人顾家。这可是最能打动女人心的,每到晚上五六点,上海男人总要打电话回家向老婆请示汇报是否回去吃饭。据上海男人说,这也是国际时尚潮流,如今在欧美,特别是硅谷,那些高级白领都这么做。备受女人推崇的还有上海男人的价值观:家庭第一,工作第二,自己第三。

上海男人绝对是合格的丈夫,有消息说,北京女孩的择偶标准,第一是上海男人。

上海男人好在哪里?最常见的一句评语是:不打老婆!今日,上海女性有句顺口溜:一等男人怕老婆,二等男人骂老婆,三等男人打老婆。

“跪搓板”这句上海闲话,妇孺皆知,它的主语是男人,绝非女人。据说现在的上海男人,别说打老婆,就是骂,也是在心里,脸上却依然不温不火,所谓大丈夫喜怒不形于色,这是上海男人的涵养。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不少上海男人说一口上海普通话,戴一副秀才眼镜,系一条方格围裙,忙里忙外,做菜做饭,早上送孩子上学,晚上接孩子回家,周末去菜场讨价还价,然后带着女儿去练琴去上补习课。偶尔有空,一手牵小孩,一手拥娇妻,一起去丈母娘家。

如今,听说有的上海年轻女人,已经不会烧菜了,老公加班宁愿吃盒饭,人称“福气太太”,但如果上海丈夫不会烧菜,将被老婆骂煞。

现在上海时兴买房子,老公就是包工头,画设计图纸,买装潢材料。为了家,上海的新好男人,就像一副“全怪路子”,一百样全带,真是拳打脚踢。

有个笑话,说一群太太聚在一起争夸自家里的狗如何聪明,聪明得能接电话,听懂人话。有人不信,一位太太马上往家里拨号,狗跳上桌,按上免提键,听到“汪”的一声,代表“喂”;再问“谁在家”,狗又是“汪”的一声,代表一人,即男主人;“他在做啥?”狗这回变调了:“荷、荷、荷”直喘粗气,意思是说:男主人正在干活呢!

据港报报道,中国有些城市的男人,现在很“潇洒”,晚上宴聚KTV里捎带泡妞,号称“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一首新版的“好汉歌”为证:

“一等男人家外有家;二等男人家外有花;三等男人歌厅酒吧;四等男人下班回家。”

不过,许多上海老公却甘居“第四等”,其余三等,一般的上海老公想都没想过,更谈不上羡慕。据说上海老公很顾家,婚前,再豪放再粗犷再广交四海,一结婚往往鸽子失棚,朋友拗断。

再高贵的上海男人,哪怕经理、厂长、老板,在单位,一夫当关,牛气冲天,舍我其谁?回到家里则是低头阿三:小囡老大,老婆老二,自己老三,自称红头阿三。

上海好男人的标准,过去是“五员大将”:身份党员、职业海员、工资百元、相貌演员、身体像运动员。

现在,据说已进化成“多项全能”,有“十字令”为证:“一张文凭、二国语言(中英文)、三室一厅、四季名牌、五官端正、六六(落落)大方、七千月薪、八面玲珑、九(酒)烟不沾、十分老实。”

这些标准,一看就知是上海女人想出来的,但女人们欢喜,就成男人做人处世的目标,这是上海女人的狡猾,也是上海男人的雅量。

正所谓一句老话: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

1997年1月7日,台湾作家龙应台在《文汇报》发表了《啊,上海男人》一文。文中写道:“上海男人竟然如此可爱:他可以买菜烧饭拖地而不觉得自己低下,他可以洗女人的衣服而不觉得自己卑贱,他可以轻声细语地和女人说话而不觉得自己少了男子气概,他可以让女人逞强而不觉得自己懦弱,他可以欣赏妻子成功而不觉得自己就是失败。上海男人不需要像黑猩猩一样砰砰捶打自己的胸膛、展露自己的毛发来证明自己男性的价值。啊,这才是真正海阔天空的男人!我们20世纪追求解放的新女性所梦寐以求的,不就是这种从英雄的迷思中解放出来的、既温柔又坦荡的男人,原来他们在上海。”

但也有反对的声音,有一位在上海工作的女孩,在网上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小气(气)的上海女人造就委琐的上海男人》,其中写道:“上海的一些女孩是比较物质化的,她们主要是从经济角度去度量一对恋人是否相配,有无前途,可以说,她们是一群现实的爱情经济论者。在她们眼里,温莎公爵之类的婚姻简直是天方夜谭。她们只剩下灰姑娘的梦,早死了上海的女儿的心。她们的观点是具有腐蚀侵略性的。在她们严厉的目光下,上海男人不得不放弃爱情的浪漫、心底的理想,而拼命去坚挺自己的口袋,将自己简约成几条可以计算的数据,以此去迎合女人的胃口。有人说,上海男人之所以不大器,是因为上海女人太小气,此话固然有些偏执,但是上海女人如不放弃庸俗的爱情经济论,上海男人是难以成大器的。”

这篇文章虽然措辞严厉,但用意和立意无疑是正确的,是对上海男人和女人的善意的忠告。要想成为国际大都市的高素质的公民,必须有博大的胸怀和视野。不仅要顾小家,而且要顾大家;不仅要追求生活舒适,还要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和事业心;不仅要实惠,还要有理想和雄心壮志。

2.上海的男人看上去最美

在海派丈夫面面观中,上海的丈夫们被区分为夹板丈夫、私房钱丈夫、浪漫丈夫、厨房丈夫、保驾丈夫、当官丈夫、麻烦丈夫和怠工丈夫等类型。虽然被冠以“海派”这种颇有诗意的说法,但人人有目共睹,腰系围裙、到处受气的现代丈夫一点也不潇洒。有趣的是,这种“小男人”已经获得了各界人士的认同。上海作家蒋丽萍说:“上海男人不是不会掼派头,而是掼不起,除非你是个体户。”她认为,海派丈夫的不潇洒是情有可原的。在这种情况下,海派丈夫自觉或不自觉地多了点温柔体贴,从理性角色转变为情感角色,以维护家庭总体上的阴阳平衡。

沪地曾流传一首改编过的一个电视片的主题歌《海派丈夫变奏曲》:“男子汉哪里有,大丈夫满街走。小李拎菜篮呀,老王买煤球;妻子吼一吼呀,丈夫抖三抖!都说男子是顶天柱,谁知男人的酸苦最多,白天干活晚上奔波,心里苦恼嘴上还唱歌。男子汉哪里有,大丈夫满街走。小王拿牛奶呀,老赵买酱油。妻子吼一吼呀,丈夫抖三抖!工资奖金全上交,残羹剩饭归己所有,重活脏活一人干,任打任骂不还手。”

这个歌谣自然有些夸张,但人们凭感觉就能知道,学校召开的家长会上家长是父亲代表的越来越多,小菜场上须眉男子的比例已开始超过女性。上海的丈夫们自艾自怨,自己在妻子面前,已经开始软弱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然而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一些上海丈夫也的确乐在其中。一些教授、高工、主任医师,学问不小,事业有成,收入颇丰,但仍乐于早晨5点起来,投入“马大嫂”(买、汰、烧)行列。经常是这样一幅情景:晨曦中一群海派丈夫们出现在熙攘的菜市场里,和小贩们讨价还价,不亦乐乎;6点多钟回来,便是熟练工的操作程序,紧张地煮牛奶、杀鱼、做菜,并把丰盛的晚饭用料都预备好,然后吃点泡饭油条,便去上班。下班后有时顺路拐到菜市场,再拎点菜回来,拿起锅铲做菜,每个菜数量不多,小碟小碗,但每个做得都十分精致可口,倒也是一绝。

尽管上海男人的过分恋家和精明受到北方男人的“攻击”和北方女人的嘲笑,但平心而论,上海男人的行为充满着对日常生活和家庭的热爱,仍然受到包括上海女性的南方女性的青睐。

“上海牌男人”,以这个概念的始作俑者台湾学者蓝怀恩的说法:“一个不暴力的男性族群值不值得表扬?一个以行动疼惜女人的男性族群值不值得称颂?一个不随便抛弃家庭的男性族群值不值得赞赏?上海男人尊重女性、恋家顾家、不暴力,务实地为人子!人夫!人父!所以少了些好勇斗狠、玩弄权谋、性焦虑!当然算是进化人种了!”

如今,“上海牌男人”更加“进化”,进化得更加国际化,基本上,是正逐渐成为时尚的标杆的稀有例证。“上海牌男人”完全已经懂得在衣服上要看不见logo;买名牌不要买主打品,要买基本款;擅长谈论雪茄和红酒,懂得虹吸壶和摩卡壶泡出来的咖啡口味有如何略微的区别,以及如何搭配棉麻质地的白衬衫;在办公室里亦可以谈论小孩和大卖场,也可以谈论美术馆的下一位大师和大剧院的下一场歌剧……“上海牌男人”够自信,一部分(比如姚明)肌肉亦够发达,懂得并且享受时尚,对生活各个领域都有在行的品质追求。

在书房里,“上海牌男人”读书,经济学的著作和文学史的教程,读杂志,英国版的TANK和《纽约客》;在厨房,“上海牌男人”做饭,德国大厨密授的摩洛哥风味煎大虾,妈妈这辈传下来的广式煲仔饭;在衣帽间里,“上海牌男人”正在烫巴黎的Boutique买回来的设计师品牌衬衫,整理妻子找上海裁缝驳样的大牌小礼服;在卧室,“上海牌男人”用摩卡壶煮地道的意大利浓缩咖啡,用曾祖母传下来的专门茶具悉心照料一顿下午茶;在浴室,“上海派男人”与他的爱人温柔缱绻,在他眼里,美丽迷人的女人应该处在一种健康的状态里,穿着越简单的女人也就越性感。

台湾酌蓝怀恩女士就写过《我爱上海牌男人》的文章,极力推崇上海男人。她使我们知道,原来上海男人在一些女人的心目中还是“名牌产品”。原来一直饱受非议的上海男人,还是有知音的。这篇文章中概括了“上海牌男人”的几项新指标。

指标一:颠覆性别。上海男人肯定是老天赐给那些辛苦女人的天使,他们从不理会外界贬抑、讪笑的杂音,总是我行我素。“帮老婆洗内裤算什么?还包括生理裤呢!”上海男人之间流传着疼老婆四守则:花钱舍得,化妆等得,生气忍得,家务做得。这要往前回溯历史,概括来说,应是十里洋场尊重女性的西风吹得较早,他们耳儒目染成习,自然造就上海男人看似偏向阴性性别特质,大大不同于传统东方的大男人行止。

指标二:“围裙丈夫”。刁诡的是,女人仍不自觉地认定厨房是她的势力范围,准备大展宏图一番,而没想过应与男人分享、共用才是,可说在分工意识上早就被制约得毫无自觉。随着买房风潮鼎盛,时尚文化底蕴厚实的上海人,几乎家家厨房装修都有男主人的共同参与,连在公交车上还用手机指挥工人作业。所以,无论设计品味、空间规划,都看得出夫妻共同经营的轨迹。聪明如上海男人,任凭“围裙丈夫”、“小男人”的流言纷至沓来,但从不受干扰,如果没有“获益良多”,他们还能那么稳当吗?“小日子我好自过之,我的生活质量、家庭和睦才是千金不换的呀!”

指标三:爸爸回家做晚饭。十几年前,当台湾男人都沉浸在经济活动热络、应酬不断的歌舞升平日子里时,许多守“活寡”的女人在“悔教夫婿人商场”之余,都忍不住惜孩子柔性呼唤“爸爸回家吃晚饭”,试图把流连在酒色财气氛围的老公“绑”回家。一时之间,能够在家吃饭的男人,俨然善尽人夫,人父之责。反观回家做晚饭的上海男人,不仅在羹汤间享受创作美食的乐趣,有人甚至自承“煮夫情怀总是诗”,在报纸上做文章呢!同时,也和孩子保持一定的亲密关系。孩子看到父亲忙里忙外,疼惜之余,也学习到重视家庭价值胜于个人名利;而老婆则存余暇发挥所长,或能保有自己的时间与空间。

指标四:上海男人不打女人。“女人是让男人疼的,不是让她疼,要用心不是用暴力!”这句话出自上海男人口中,可一点也不矫情;在上海听到吵架声不稀奇,由于男女音频大多较高而令人瞩目,但从未看过两个男人出手打架的。这个城市文化着实够人文,连一言不合就拳头相向的北方爷们儿都称奇。“上海流氓叫白相人,光望文生义就知道狠不到哪里去啦!要结帮拉派、打家劫舍就更难啦!”这是老上海人的提醒。

还有一篇文章叫《上海的老公看上去最美》,也以开玩笑的口吻,罗列了上海男人的种种“优点”。其中写道,要说中国哪里的男人最“好销”的话,一定是上海的男人,因为“上海产”的男人最受追捧。不少外地到上海谋生的女子都希望能找一个上海男人做丈夫,在她们眼中,上海的男人最勤快,最能人得厨房出得厅堂。中国传统的男人都只做大事,不做小事,传统农业社会的家庭分工,也注定了男主外、女主内,中国的男人在家里都是“大爷”,在外边忙完,回到家就等着女人伺候。据说男人系围裙做家务是从上海开始的,这多少体现了上海这个远东最大的城市最先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男人也像女人一样分担家务,这里边有没有引进“女士优先”的西方绅士风度,还有待考证。

有人说:上海的男人像经久耐用的洗衣机,上海的男人像多功能的西施煲,上海的男人像名牌电脑……不过上海男人比别的地方男人心细,更懂得疼爱女人,这恐怕没多少人怀疑。譬如:上海的男人可以双腿蹲着搓抹地板,以保证消灭“卫生死角”,可谓精工细作。上海男人在家务劳动的问题上,从数量到质量都在女人的心里亮出了最高分。前两年,上海流传这样的故事:有位从外地到上海打工的女子,以自己不懈的勤奋挤进上海滩的高薪丽人行列,她在报上公开表示,希望找个上海男子做丈夫,她先后处了几个上海男子,都因为她是外来“移民”而未成“正果”。后来,这位奇女子却在一家有影响的婚恋杂志招聘记者战中,力挫众多男女而胜出。最后,她挥泪告别了嫁给上海男人的梦想。

由此可见,“优质优价”的上海男人已经到了“有价无市”的地步,连离婚男人都同样是奇货可居。不少年轻的女子不计较上海男子婚否,也愿意追随左右。看来上海男人还如“浦东板块”和“上海概念”一样走俏。

虽然这里对上海男人的“赞美”有点调侃的意味,但也折射出上海男人爱家、顾家、体贴妻子的特点。

不管别人怎么说三道四、说长道短,上海男人依然我行我素,怡然自得地心系家庭,享受亲情,享受人生,守护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3.上海男人的婚姻观

没有上海男人那样的精确计算,也没有上海女人那样的权衡利弊,北京男人凭着感官和本能便对女人说出“我爱你”三个字来。而北京女人也单纯到懒得动脑,想想有人可依靠也挺不错,对方的老爸搞不清楚还是个当官的,反正总归也要嫁人,于是就点头应允了。结果,男人的工资卡就交给了女人,房租和所有杂费也全都由两份变成了一份,一切都经济实惠、圆满满,下班后可以躲在暖气十足的房间里,而不用再去酒吧里寻觅温柔了,多幸福!

然而,王子和公主过上幸福生活之后的事情开始渐渐不美妙,环境不断变化,由于双方所受教育、家庭、生活环境、性格、对社会的认同度等各种因素导致的差异开始频频出现,并导致无休无止的矛盾。北方的男人女人倒也爽快,那就分了吧!于是挥一挥手,还是带走了几片伤痛的云彩。

讲“门当户对”,喜欢处处留一手,是上海男人女人谈恋爱的习惯。

上海的一家报纸曾详细披露过一位沪籍女歌星巨款被男友席卷的内幕。一时间社会各界议论纷纷,但大部分人的看法都是怪女方自己不好。最普遍的说法是:迭种事体为啥不晓得“防一脚”?结果活该被“斩”。的确,在上海人的男女关系中,这样的事例属于是极其罕见的。绝大多数男人女人在两性关系中都不会去“铤而走险”,类似的社会新闻也只是不断提醒精明而有经验的上海人要“预防”加上“小心”,当然还要“提高警惕”。

上海人是全中国最讲究平等处世的一群人,“各人自扫门前雪”的风格经常被贬低成“小农意识”,但是上海人的确不喜欢欠人家点什么,也不喜欢平白无故给人家点什么。所以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上海女人,你可以大胆点送她钻戒和名贵的衣服,如果她不爱你,她根本就不会收,而即使她爱你,万一到最后分手她还是会将东西都还给你!“无功不受禄”的思想背后更隐藏着“怕麻烦”的深层思维。

上海人的讲究平等还表现在对待婚姻的超级“门当户对”上,在过去,女人从“下只角”嫁到“上只角”是值得庆贺的。而如果一个上海男人娶了个外地户口的老婆,那么婆家一开始就会看不起新娘子,亲戚面前也总觉得矮了半截。现在所谓的“好女嫁老外”也依然很流行,在上海,年轻女性如果有了男朋友,亲戚朋友最关心的就是“他是啥地方来的?”如果答曰“美国、加拿大、澳洲”等等都会惹来艳羡目光,答“日本、韩国、东南亚”要低掉一截,“新加坡、香港澳门”则更低一截,如果是本地的国人,那干脆回答“我没有男朋友”好了!如若真开通了星际旅行,嫁个“外星”男朋友不知道算不算真正的时髦?

阿囡的妈妈是开美容店的,很有一点钱。家里别墅汽车样样都有,惟独宝贝女儿的婚事和前途,成了阿囡妈的一桩心事。不过,担心归担心,阿囡妈心里其实早有分数:先是把阿囡送去洋人在中国办的学堂里读2年,练得一口流利的英文,然后便去了一家知名的外资公司做老板助理。对阿囡来说,文凭没什么重要,国家承认不承认都随便,最关键是——一个好人家的女孩子如果没份正当的工作,会让男人害怕的!

果然,一旦阿囡有了英文和外资企业的工作,要给她介绍对象的人就多了起来。阿囡妈千挑万选,选中了一个有中医、西医两张文凭的硕士。书读得多的男孩子果然很老实,对比自己小上8岁的女朋友也是爱护得不得了,唯一有问题的是,这位硕士刚毕业,在医院实习的工资才1000多元一个月!

然而,阿囡的妈是精明惯了的,她不仅不责怪“准女婿”赚得少,反而鼓励女婿继续读个“医博士”出来。要知道,医生是越老越吃香,何况现在家里上上下下的人的身体,都有准女婿精心呵护着。美容店也挂出了“中医针灸”的招牌,旁边悬着女婿的两个硕士文凭复印件,让人倍感可靠。

当然,阿囡的工作是早就让辞了的,女儿在那外资公司的工资,还不如妈妈接一个客人办张卡来得多呢!家里的美容店如今正要扩张,极需要人管理,要知道现在做美容的客人层次也高了起来,靠老妈妈这点墨水有时候还真压不住。等到再多几家分店,“准女婿”的博士读好,阿囡也就该完婚了,到时候再生几个宝宝,家族的事业便可以绵延下去,也不怕没人养老了。是谁说包办结婚不好来的?

上海男人的爱情,是那种夜深了给你50块钱让你独自打车回去的爱情。实用性强,可是纯度很低。

毕竟大家第二天都要上班,毕竟反复乘坐出租车的成本有点“划不来”,毕竟……于是本来很浪漫的一件事情,最后用人民币轻易解决掉了。可能一般女人都有这样感觉,她们会觉得由男人亲自送回去,在漫漫黑夜里即使多么冷或者多么浪费时间,也都显得那么浪漫和温暖。然而,作为一个典型的上海女人,她的想法是,如果还有最后一班公交或地铁可乘,上海女人绝对宁可省下这50元明天去超市买瓶洗发水。

当然,在这种几乎可以将爱情按一定比率折算成人民币的城市里,是不可能奢望有什么人为你“抛头颅、洒鲜血”的。那种“我愿意为你去死”、“我没有你就活不下去”的天长地久,在上海人看起来实在太有点虚伪。一个上海男人对一位北京女孩说,“我现在很想你是真的,但如果要我马上从上海飞过来,那就不是爱情,而是恐怖了。”

然而,这种恐怖在北京人那里是随时可以演变出来的。上海女人之间互相都会告诫对方,千万不要找北方人啊!为什么?很简单,北方男人太认真了,习惯于互相尊重、互相保持距离的上海女人不习惯。

在北京,如果有朋友因为玩得晚了必须撒谎才能回家的话,他最容易选择的借口就是,“我有个朋友失恋,要自杀,我陪着他呢!”但如果用这种谎言去骗上海人,就连三岁的小孩子都不会相信。哪里有这样的事情?但是在北方,这实在是稀松平常。有个女孩子初到北京不知道情况,遇到一个男人威胁她说,如果分手就死给她看,竟然不肯相信,还冷着脸蛋说,“那你就去死吧!”没想到前脚刚出门,后脚房间里就传来“扑通”一声,转回去一看,男人真的剖了腹,肠子都流了出来,吓得她立刻昏厥了过去。你说是不是很恐怖?抑或,对待爱情就该有这样的忠诚?

北京男人的爱情,是搂着你在长安街上不断吹冷风的爱情。纯度很高,但是时间长了会感冒。

然而,是女人都会爱上爱情本身,在冷风里看泛着金光的天安门和排列整齐的圣诞树,有时候也是浪漫的。更何况,身边的男人脱下身上仅有的风衣、棉袄为你驱寒,说着笑话为你解闷,更时不时加上一句真诚的“别冻着,我会心疼”之类的软话,你真的能做到毫不动容吗?

有个上海女人,是某外资公司的总监,有房有车,但最近还是和相交多年的男朋友分手,跟着个北京人北漂去了。北京男人虽然很穷,穷得只剩下爱情了。但是他会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用自己的身体围成一道护栏,不让旁人挤到他心爱的女人。这是善于替女朋友开车门的上海男人所不会的一招。天冷了,北京男人不仅拿自己的手心来焐暖女人的手,甚至把女人冰冷的脚也放在自己前胸焐暖。冷天送衣服、雨天送雨伞这种早就被上海男人遗忘的细节,也被拿出来献给女人。招数虽老,但的确招招都射中了女人的心坎。

然而,在机场送行的最后一刻,女人都是犹豫着想要留下的,毕竟那么多年不是个很短暂的概念。但是当她提着大包小包出现在昔日爱人面前的时候,对方只是接过她一只左手上的行李,而示意她自己负担另一只右手上的行李。对上海男人来说,男女平等绝不仅仅表现在餐桌上的一贯AA制,就算是拎个行李包袋,他们看起来觉得女人也该负担她可以拎得动的那一部分。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女人义无反顾地走了。她想起每回去北京出差,那个北京人都是像个骆驼似的一人负担全部的行李,即使多么沉重,也绝对不要她动一根小手指头。“你是女人,你别动!”对方向她豪气又爱怜地呼喝。就这么一掂量,谁更在乎她,谁更关心她变分外明了了。说到底,女人都是需要细心呵护的动物,这一仗,上海男人输了。

相对北方男人的热情、霸气,上海男人显得既理智又冷漠。上海男人的爱情,往往是一项经过精确计算的长期投资,付出多少成本,获得多少收益,早就心中有数。

相比其他城市,上海人的离婚率是低的,婚姻也是相对稳定的。因为在高度算计的谨慎的考虑基础上产生的婚姻当然会在统计的意义上相对稳定,即使显得功利些、平庸点,但是只要大方向一致,上海人轻易是不会离婚的。

4.上海家庭新观念——“丁克家庭”增多

所谓“丁克家庭”,是指结了婚却不要孩子的家庭,夫妻二人尽情享受“两人世界”。随着单身族、晚婚族、单亲家庭、空巢家庭的出现,传统的三代同堂的大家庭越来越少,上海家庭结构日益呈现多样化格局。如今在上海,随着许多人家庭观念的巨大变化,不要孩子的“丁克家庭”越来越多。

上海复旦大学目前做了一项有关上海家庭的课题调查,调查显示:与全世界许多国家一样,上海的家庭结构正在朝核心家庭的方向发展,同时家庭结构日渐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单身族、晚婚族、丁克家庭、单亲家庭、离婚家庭、隔代家庭、空巢家庭出现在我们身边。

据最新上海统计局的统计显示,上海平均每户常住人口已经由25年前的4.01人下降到3人,三口之家、两口之家已占家庭总数的八成多。传统的家庭,更加侧重生育、消费、抚育子女、赡养老人等功能,而在上海年轻人中,生育的观念逐渐淡化,更多的小夫妻喜欢尽情享受两人世界。

有专人分析上海人家庭文化观念的变化是形成家庭结构多样化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婚姻、生育、性观念的变化上;先立业后成家,30多岁踏上红地毯的大有人在;要爱情不要婚姻、选择一个人住的单身族越来越多;而社会对婚前婚外性行为的包容度也在扩大。

社会处于转型期,随着人的自主性、流动性的增强,感情的风险和婚姻的难度也在提高。大多数婚变、感情危机并不仅仅是金钱交易的产物,而是频繁人际交往的结果。

同类推荐
  • 中华寓言故事

    中华寓言故事

    本书从浩如烟海的寓言王国里,精选了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179篇寓言故事,按照作品生成朝代的起始时间或作者的生卒年代来排列。尽管这只是中国文化很小的一部分,但它却散发着中华民族的气息,闪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光辉。短小精悍的篇幅、通俗流畅的语言,适当地插配图片,让读者在体味中华民族智慧的同时,获得更深层次的阅读快感。
  •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展示了2007年7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书中选录了参会论文中的五十二篇。这些论文大致分为文化与社会、文化思潮及知识分子类;学术、史学类;教育、艺术类;社会文化及文化事业类;中外文化类等六部分,作为《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的主体内容。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爱国主义教育歌词集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爱国主义教育歌词集

    本书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爱国主义教育歌词集是按三字歌、四字歌、五字歌......分类。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6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国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千百年来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和行为。国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不了解国学。然而,国学典籍汗牛充栋,国学内容庞杂浩繁,即使穷尽毕生之力,也难通万一。如何从博大浩瀚的国学中找到入门的捷径?鉴于此,我们特请有关专家学者精心编辑了这本书。本书堪称一部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趣味百科全书,它集传统文化于一体,以清晰的条理、凝练的文字、简短的评述,向读者介绍了丰富的国学传统文化知识。
热门推荐
  • 人类该崛起了

    人类该崛起了

    史诗版:人族已经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淘汰了,我们在历史的余烬中苟延残喘。我们在最后一刻,只希望:人族永存。中二语录版:世界必将拜服于我之脚下,吾知时空皆为吾所属。我之将来必将征服。
  • 斗罗之绝代天骄

    斗罗之绝代天骄

    (嗯,这是心血来潮之作,我也不知道能写多久,也只是当做娱乐罢了,说不准那天太监)地球天骄凌落因意外穿越至自己唯一读过的小说,熟知的斗罗大陆,还有系统傍身,他能否在斗罗大陆上创造自己的辉煌?女主:王东儿、王秋儿、古月娜、(待定,不会太多,王秋儿不会献祭,所以就没有唐舞桐,应该吧)(我打算从斗2开始写到斗3,中间会有一个转生的过程,虽然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但总要试试。会抢原主角的机缘和女主,但也会和主角扯上关系,如果这样也是圣母、舔狗的话我没办法了,只求喷子嘴下留情。)
  • 三维世界

    三维世界

    和平时期的三好学生刘明,当莫一天醒来时,突然发现,现在的世界不是自己原来所在的那个世界。这个世界被异族入侵,地球还是那个地球,但已是物是人非。且看主角如何在充满危机和杀戮的世界生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魔源

    仙魔源

    看一介平凡少年如何踏破天阙,拨动仙根魔髓,纵横天下!
  • 我会后悔当初

    我会后悔当初

    一个天才少年,为何放弃清华北大而遁入师门?一个奇葩少年的成长经历!是什么让他谱写了开挂般的人生?又是什么能让他后悔当初?!
  • 都市之山海传说

    都市之山海传说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有灵兽、仙兽、妖兽,更有人、仙、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庶女安娘

    庶女安娘

    虽已是初秋,还是热气当头,树上的知了仍负隅顽抗地喧闹着。宁康侯府的水汀小筑内,绿纱窗下……
  • 末世种田记

    末世种田记

    一个重生回末世前的男子。一个得到一个空间的男子。一个随身能够种田的男子。带你领略一个另类的在末世种田的网文。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