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03200000005

第5章 大江东去,浪淘尽——感慨抒怀(4)

通篇共分为三片,音律谐协,句法活泼,平仄韵位错落有致。上片写夕阳西下时,中片写入夜时分,下片写从深夜到拂晓,都围绕一个独宿旅寓的行人,写他这三段时间内的所见、所思和所感。

上片“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闲。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描写的是微雨刚过、夕阳西下时的情景。“晚秋”两字点出了时令是九月。词先从近景写起:秋雨梧桐,西风寒菊,点缀着荒寂的驿馆。“萧疏”见得花之凋残。“零乱”说明花正黄落。“惹残烟”,一字一层。“烟”而曰“残”,见出梧菊凋零、无复烟笼霭密的生气。“残”而曰“惹”,则见出其勉为弄姿曳枝头的眷恋之情,益发令人怜惜。传神就一个“惹”字。“凄然”以下写出登临所见之远景,联想到“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宋玉《九辩》云:“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以悲秋为发端,自伤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作者与之产生共鸣,不言而喻。“夕阳闲”的“闲”字下得好,对比强烈,是移情的手法。“倦听”以下,转写所闻:一个“应”字更把蝉鸣、蛩响彼此呼应的秋声写活了。这里,“蝉鸣”与“蛩响”彼此相应,实际上与作者内心的凄凉之感相共鸣,这是一种融情于景的手法。

中片“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由情入景,写月夜幽思。从日斜到日暮,再至更阑,风清露冷,天气渐变,人声悄然,至此深入一层,刻画此地此时的心理状态。月明夜静,一身孤旅,清宵独坐,怎能不勾起抑郁的情思来呢?“长空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但见长空云净,银河清浅,明月光辉,怎不让人“思绵绵”呢?“夜永对景那堪”,六字为句,“屈指”以下转入忆旧,纯乎写情。以往昔沉浸歌酒风月的欢娱映衬今日的孤寂,放笔直书,情真意厚、流转自如,更令人伤神。

下片“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写狂放不羁的少年生活,具体地补足了“暗想”的内容。仍用虚笔,与上面密衔细接。“别来讯景如梭”一句转写实景。词笔虚实相间,腾挪有致。经过一番铺垫与蓄势,然后引出了“念利名,憔悴长萦绊”一句。为什么要抛亲别友,孤旅天涯,受这份煎熬呢?不正是被区区的名利所羁绊么?往事萦回,使他数遍更筹,听残画角,终夕难眠。结拍“停灯向晓,抱影无眠”为一篇词眼,写尽了伶仃孤处的滋味,传神地勾画出一个独倚虚窗、形影相伴的天涯倦客形象。

这首词将羁旅情愁、身世之感写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是柳永的名作之一。

后人点评

王灼其所著的《碧鸡漫志》中转引过“《离骚》寂寞千年后,《戚氏》凄凉一曲终”的赞语。

衣带渐宽终不悔

——读柳永《蝶恋花》

独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人会得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一首怀人词,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巧妙地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

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独倚危楼风细细”,说登楼引起了“春愁”。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在形象像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点明了时令。对这“愁”的具体内容,词人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连绵无尽。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怀念亲爱的人。那天际的春草,牵动了词人的“春愁”。“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一种极为萋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两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无人会得凭栏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有“春愁”却无可诉说,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这一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两字,若有万千思绪。然后,作者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愁”,自然是痛苦的,那还是把它忘却,自寻开心吧!“拟把疏狂图一醉”,写他的打算。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词人说得很清楚,目的是“图一醉”。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著。

至此,作者才透露,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不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语破的: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两字。

结尾两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著的态度,语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这首词成功地刻画出一位忠贞不渝的男子形象,心理描写细腻生动。其中“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掉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

后人点评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长守尾生抱柱之信,拼减沈郎腰带之围,真情至语。

一蓑烟雨任平生

——读苏轼《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苏轼谪居黄州,政治处境十分险恶,但他却能保持坦荡的胸怀,而不戚戚于贫贱。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两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两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对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两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两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置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于读者面前。此词所表现出的听任自然的超脱气度和不畏挫折的坚毅精神,情味隽永,且富有情趣。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读苏轼《八声甘州》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此词作于元祐六年(1091)苏轼由杭州太守被召为翰林学士承旨时,是作者离杭时送给参寥的。参寥是僧道潜的字,以精深的道义和清新的文笔为苏轼所推崇,与苏轼过从甚密,结为莫逆之交。苏轼贬谪黄州时,参寥不远两千里赶去,追随他数年。这首赠给参寥的词,表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同时也抒写出世的玄想,表现出巨大的人生空漠之感。整首词达观中充满豪气,向往出世却又执著于友情,读来毫无颓唐、消极之感,但觉气势恢宏,荡气回肠。

词的上片起势不凡,以钱塘江喻人世的聚散离合,充分表现了词人的豪情。首二句“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表面上是写钱塘江潮水一涨一落,但一说“有情”,一说“无情”,此“无情”,不是指自然之风本乃无情之物,而是指已被人格化的有情之风,却绝情地送潮归去,毫不依恋。所以,“有情卷潮来”和“无情送潮归”,并列之中却以后者为主,这就突出了此词抒写离情的特定场景,而不是一般的咏潮之作。下面三句实为一个领字句,以“问”字领起。“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即多少次看到残阳落照中的钱塘潮啊!这里指与参寥多次同观潮景,颇堪纪念。“斜晖”,一则承上“潮归”,因落潮一般在傍晚时分,二则此景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往往是与离情结合在一起的特殊意象。此句以发问的形式,写天地和自然万物的无情,衬托人之有情。后四句“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意谓面对社会人生的无情,不必替古人伤心,也不必为现实忧虑,必须超凡脱俗,“白首忘机”,泯灭机心,无意功名,达到达观超旷、淡泊宁静的心境。这几句,带有作者深沉的人生感喟和强烈的哲理色彩,读来令人感慨。

从上片写钱塘江景,到下片写西湖湖景,“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南江北湖,都是记述他与参寥的游赏活动。“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两句,先写与参寥的相知之深。参寥诗名甚著,苏轼称赞他诗句清绝,可与林逋比肩。他的《子瞻席上令歌舞者求诗,戏以此赠》云“底事东山窈窕娘,不将幽梦嘱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肯逐春风上下狂”,妙趣横生,传诵一时。他与苏轼肝胆相照,友谊甚笃。早在苏轼任徐州知州时,他专程从余杭前去拜访;苏轼被贬黄州时,他不远两千里,至黄与苏轼游从;此次苏轼守杭,他又到杭州卜居智果精舍;甚至以后苏轼南迁岭海时,他还打算往访,苏轼去信力加劝阻才罢。这就难怪苏轼算来算去,像自己和参寥那样亲密无间、荣辱不渝的挚友,世上是不多见的了。如此志趣相投,正是归隐佳侣,转接下文。

结尾“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几句,表现了词人超然物外、归隐山水的志趣,进一步抒写两人的友情。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东山再起后,时时不忘归隐,但终究还是病逝于西州门。羊昙素为谢所重,谢死后,一次醉中无意走过西州门,觉而大哭而去。词人借这一典故安慰友人:自己一定不会像谢安一样雅志相违,使老友恸哭于西州门下。

此词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深厚的情意,气势雄放,意境浑然。词人那超旷的心态,那交织着人生矛盾的悲慨和发扬蹈厉的豪情,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启迪。

后人点评

郑文焯《手披东坡乐府》说,此词“云锦成章,天衣无缝”,“从至情中流出,不假熨帖之工”。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读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张先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词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这首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上片写聚会。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两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郎、织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两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接下来词人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玉露”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同类推荐
  • 浴火乡村

    浴火乡村

    在破解当今“三农”问题的进程中,农民的命运何去何从?三位作家深入山东省齐河县农村社区建设一线,历时两年,采访了众多性格鲜明、命运跌宕的当事人,以身处社区建设激流中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全景式再现了这场关系农民命运的深刻变革,探讨了农民和农村在当下的历史走向,对村落文明和农业文明的演进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读。
  • 杜甫文集4

    杜甫文集4

    深刻反映唐代安史之知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展现诗人的一生传奇。
  • “美国文学之父”欧文经典作品:纽约外史(套装共7册)

    “美国文学之父”欧文经典作品:纽约外史(套装共7册)

    “Knickerbocker's History of New York” is the book by Washington Irving, an American writer who was born in New York City on April 3, 1783. It is published in December, 1809, with which Washington living, at the age of twenty-six, first won wide credit and influence. Knickerbocker's History of New York is a satire on self-important local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politics. Prior to its publication, Irving started a hoax akin to today's viral marketing campaigns; he placed a series of missing person adverts in New York newspapers seeking information on Diedrich Knickerbocker, a crusty Dutch historian who had allegedly gone missing from his hotel in New York City. Today, author Washington Irving is best remembered for the iconic tales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 and "Rip Van Winkle." However, Irving also produced a number of well-regarded works of history and biography. This brillia
  • 愿你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愿你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此刻的你正在做什么?在情感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还是被亲朋好友催婚,焦头烂额?或者被工作折磨得痛不欲生,恨不得对着老板说fuck?信用卡过期却忘记还款,电视机终于在被敲了N次之后彻底罢工,好不容易从超市买回来的榴莲回家发现烂了一半,连平时3分钟一趟的地铁也等了半个小时才来……的确,生活很多时候并不总是如人所愿。可难道因为这些就要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吗?真正懂得生活的女人,脸上始终会带着柔和的微笑。将世俗中种种不堪与险阻,在微笑中稀释、溶解。她知道如何在独自一人时享受一杯红酒,也知道如何为爱人下厨做一碗羹汤,越是懂得生活的女人,越接近朴素的生活真理。
  • 我们还会再见吗

    我们还会再见吗

    人生多戏谑,世事总无常。缘聚缘散,离别无可避免。本书精选50首英文离别诗,收入约翰·多恩、罗伯特·彭斯、济慈、雪莱等著名诗人的代表诗篇,配以优美的人声朗诵和别有意境的内涵设计。
热门推荐
  • 千金帮手

    千金帮手

    重生在承恩候府,金宁以为她可以过着米虫生活,长大了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嫁掉,可惜因为上层的人站错了队,家给抄了,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米虫变成要养活很多人,她表示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啊,还好有个随身的小家,帮了她不少的忙,一步步,乔装打扮,东山再起,随意结交的人居然来头很大,她利用人家赚了个盆满铍满的。总不能看着人家落难不帮忙吧,算了,帮吧,于是从此就割不断了。。。
  • 逍遥人难逍遥

    逍遥人难逍遥

    是梦还是现实,大梦一场,苍幻的人生从一道雷开始,也结束于一道雷,劈开的是一场大梦,劈灭的是一份悲凉。天玄大陆,圆了一场梦,凉了一颗心。
  • 犯罪档案社

    犯罪档案社

    简介:男主人公聂淮,三级警司,曾卧底在国际贩毒组织麻雀党,并且成功剿灭制毒窝点,恢复警衔,却因为身份敏感被派到了G市的犯罪档案社任职成员,头脑清晰,思维敏感,逻辑能力极强,在他到达G市之后,发觉各型变态案件频频发生。虐杀女童,恐怖直播,中元祭,狼来了,左手天才右手疯子,人皮模特,鬼楼实验室,冰恋美丽的代价等等,而在这看似阳光美好的世界里,被黑暗笼罩的那一群特殊人群,就悄悄的藏在那被遗弃的阴影里繁衍着罪孽,窥探着那些肆意欢笑的人群,再将他们拆骨剥皮,久而久之,有了罪犯,自然也有了法律。这一场与心理罪犯斗争的烧脑游戏才正要拉开帷幕……文中许多素材取自现实,一小部分涉及卜卦,不喜勿喷。
  • 向日葵开莲花

    向日葵开莲花

    Youaremysun.所以,她几乎倾尽一生去守候她的太阳,斗转星移,她却仍然只能是守候他的向日葵,可是她愿意独自品味这一切的苦果,正如她自己说的,我只为我心。有时候,爱与不爱都是没有理由的,爱有多盲目,也会有多残酷。受尽这一切的她,峰回路转,还能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雪莲花?
  • 弑血杀戮

    弑血杀戮

    血流成河的大地,堆积如山的骸骨。“想要杀害我的族人,先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张寒语气坚定的不容质疑。看着面前的堕落天使、魔族、血族……一笔笔血债,必须用鲜血来偿还。
  • 我和家

    我和家

    爱是什么,她不懂。她只是知道,惊鸿一瞥,他必定是她命定的缘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狐国春秋

    狐国春秋

    杭城一书生回归故里,临行前受古月山庄庄主所托,顺道捎一封家书。谁知书生却因此进入狐仙的国度。所见所闻所作所为令人震惊不已。
  • 三色池

    三色池

    千年后,三色池旁,故事再一次上演。童年一次意外,明鉴获得快速恢复、死而复生的能力,却自此被家人邻里认为理所应当去做一些危险的事。长久的压抑让明鉴不敢与人深交,直到遇到雅辞,爱情的甜蜜化开了心中的郁结,本以为自此便可平稳一生,又岂料卷入一场腥风血雨之中……
  • 青春的冬季

    青春的冬季

    黑龙江的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和这冷清的白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三学子们的青春,有努力、有挣扎,有肝胆相照的友谊和懵懂而热烈的爱情,有纯粹的快乐,有深不见底的悲伤,有我们肆意的青春。只是高三那年的冬季,永远冻结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