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85900000024

第24章 美国:没有户籍证明,只要有住宅地址(1)

一个二十九岁的美国人,在圣诞节前夜登上了去北京的火车,通过与他的交谈,我感到像他这种“大年夜”还在外旅行的美国人也许还不在少数。

这也许是我最接近诺贝尔奖的一次,这一次的沙发客是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的博士生。

他也是一名多才多艺的博士,爱弹钢琴。他的摄影技巧也颇让人感觉惊艳,我看他一路从欧洲走来,在东欧、土耳其、中亚和中国拍的照片,就算达不到《国家地理》的专业水准,也可以达到《国家地理》每期发表的读者照片的水平,构图讲究,主题鲜明。他的专业是“纳米技术研究”,在加州的圣迭戈长大,博士学位是在加州大学完成的,而他对社会科学又非常感兴趣,了解很多哲学家的学说,因为在学校里待的时间长,又对各国的教育状况有所研究——这是一个难得的交谈对象。

他看上去一米八左右,美国的标准身高,穿一身黑,也许在外面走的时间长了,衣服上落了不少土,长脸,很文雅的面相,表情丰富,有时候让你觉得挤眉弄眼,也很热情,跟他交谈时,总是可以看到一种鼓励的笑。

除了吃饭时付钱不积极,其他方面找不出什么毛病。

先从他的车谈起。我说:“我不明白为什么有的美国人说买了一辆一九八几、一九七几年的车,那是指型号还是指的就是那一年生产的?”

他说:“就是那年生产的。”

我又问:“三四十年的车还能开吗?”

他说:“实际上美国真正开那些老车的人并不多,但大多数车的确可以开很长时间。”他有一辆开了二十万英里(约合三十三万公里)的本田轿车,他说看来也许还能再开个十万英里,并且他的车外表上看着跟新的没什么区别,所以平时保养不保养区别很大。只要注意保养,车就可以开很长时间。

我说:“中国的车开了二三十万公里可能就强制报废了,就算不报废,从里到外也全都破败不堪了。”

他说:“可能是中国的路没有美国那么平。”并且从他的经验看,中国人开车很伤车。中国汽车的审验是一个麻烦事,往往是你刚保养完的车审验都通不过,美国是什么情形呢?他说:“美国的审车只查尾气,其他刹车、轮胎和车灯之类的,都是要你自己到车行里维修保养的。美国的汽车要一年登记一次,九十美元,除此之外就无其他任何费用。”

我们都知道美国没有收费站这东西,他说:“的确如此,你从加州一路开到纽约,可以一分钱都不交,极少的一些收费站主要用于桥梁和隧道。”他家附近就有一座桥,当地政府立了个牌子说这桥是地方政府贷款修的,要收费十年,十年后,没二话,就把收费站撤了。我心想除了到了十年也不撤,这收费站的情形中国跟美国其实也没什么区别。

还有驾照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美国人爱搬家,理论上说到一个新地方,就要到当地注册新驾照,他说这个是完全免费的,你只要提供一个新地址。所谓“提供”也绝不要派出所或居委会开证明,你只要拿着一个有你地址和名字的信封去就行了,当然了,这很容易做假——可是,做假其实也没什么意义,因为你提供新地址是用于交通部门(美国的驾照不是警察管的)联系你和方便给你寄一些材料或文件。

跟他谈到美国寄信和地址时,我才意识到“地址”对美国人的重要性和精神价值,一个人有了地址,就意味着有了一个立足之地,而这一立足之地是立马生效和不容他人侵犯的。美国人的寄信地址,不管是买的房还是租的房,在很多正式场合都有法律效力。博士说,他自己也对美国的邮政服务之好觉得难以置信。那么美国人怎么寄信呢?每一户美国人家门口都有一个邮箱——就是我们常在电影里看到的,收信当然是邮递员把信放进去,发信呢,就是你自己把信也放进去,包裹也是放在家门口,邮递员就会取走。所以说不用上邮局去寄信,除非有大宗的东西。我好奇了:“邮递员怎么知道那里面有信要发呢?”

他说:“你把邮箱上的那个‘把儿’竖起来就行了。”

“哦,原来如此。”

我又问:“那邮递员每天都要开着车到每户人家门口转一圈?“

“是的。”

“那要是有一户人家住在很远的森林里呢?”我问。

他说:“那就要看有多远了,看是不是在城市的范围内了。”他更好奇中国的邮政状况,问我,“中国人是怎么寄信的?”

我说:“就是放到街上那个绿色的邮筒里。”

他说:“送信的时候难道不送到每户人家里吗?”

我说:“除了挂号信,其他普通信都是放到每个小区的门口或者邮箱里。”

其实中国的邮政服务也是不错的,我记忆当中几乎没有丢失邮件的经历,尤其是最近几年,经常有包裹往来,也从未丢失过。

吃完饭出来,我们站到路边等绿灯,一辆车从他身边擦过,相距不过十厘米。他大为吃惊:“这车开得太危险了!”我安之若素,习以为常。正惊叹间,又一辆原地掉头的车几乎轧着他的脚冲过去——又吃一惊。我说:“司机认为他们有把握。”他说:“其实一点都不。”

我们吃饭的时候他还跟我说,他白天在街上看到一个女人,打扮得可以上巴黎的时装舞台,可是却在街上随便扔垃圾,他很难理解这样的事。我说有很多人家里装修得跟宫殿一样,门外却脏得像垃圾堆。他说他也看到过这种景象。我说:“中国人缺乏‘公共精神’。”——其实这也不是我说的,多少中国的专家都说过。

“公共精神……”他重复着,接着说,“美国,尤其是加州人,太注意自己身边的环境了,保护环境简直成了一种‘宗教’。”他自己就曾经为了扔一点垃圾开车到了另一个州,原因是前者这个州只填埋,不循环利用垃圾。纽约前市长布隆博格在任时,说纽约不能出现一扇破窗子,因为只要有一扇破窗子在那里,就会有更多的破窗子出现,所以纽约治理得很好,很干净,空气也非常好,天很蓝。我问他:“修窗子的钱谁出呢?”

“自己家的自己出,公共的就是政府出了。”他说。所以当我带他到我们附近一个城中村里买新手机卡的时候,看到巷子里泥乎乎的路面和随处可见的垃圾觉得更加触目。

回到屋里继续聊。他不信教,也不支持美国出兵中东,说:“美国打伊拉克其实是个人恩怨。我还听说美国登月也是假的,以及美国探测外太空的大多数活动,都是为了寻找外星人。”——这都是美国人自己说的。

我说:“有你这些看法的人在美国是多数呢,还是少数?”

他说:“美国中西部有些人,非常保守,非常爱国,很强硬,这种人在总人口中还是占大多数,可是在东西海岸地区,较多接触外界信息的地方,人们大都反对战争,在我的朋友圈子里,有我这种想法的人是多数。”

在中国很多人精神日渐苦闷而找不到出路,越来越多人转向宗教,认为只有信仰才能让人幸福,在这样的情势下,我替很多人向他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幸福?”

他对这个问题显然早已有自己的答案,不费劲地回答:“了解你自己。”

这好像是苏格拉底的话了,可是了解自己谈何容易?

我问他:“你了解你自己吗?”

他说:“比较了解。”

我问:“那你一定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了?”

他说:“是的,我知道我的缺点,有些与生俱来的东西难以改变,比如,我是一名种族主义者。”

“哦,是吗?”我有点吃惊地问。

他说:“我从小长大的地方没有什么黑人,所以现在见了黑人心里还会有一种感觉,我知道这个不对,所以我就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忽视这种感觉,表现出好像没这回事一样。”

我问:“那其他人……比如黑人,能感受到你的这种‘感觉’吗?”

他说:“感受不到。”

我问:“美国有没有白人,完全不把黑人当‘黑人’看待,只把他们当美国人看待呢?”

他说:“有的,如果你家附近有很多黑人的话。”

他说:“各个种族的人都有多年形成的特点,这区别无法消除,所以要只看人,完全不看种族区别,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想,如果这就是美国的种族歧视,那也是一种相当温和的种族歧视。

他问我:“中国有种族歧视吗?”

我说:“没有,因为中国没有其他种族(就算有,也构不成力量对比)。”

他点头称是,问我:“那中国有歧视吗?”

我说:“有,歧视穷人。绝大多数人都讨厌穷人,而且绝没有控制自己这种情绪的打算。”

终于又绕回“幸福”问题上来了。我问他:“你想当个有钱人吗?”

他想了想,回答是好像也不想,他认为钱够一定标准就行了,可以干干自己喜欢做的事,可以出去旅行,经济上不要太窘迫。

我问他:“这个标准是多少?”

他说:“一个四口之家大概一年七八万美元吧。”

如果这是美国人幸福的经济标杆,那对于美国人来说要想实现它并不难。我们继续前面的话题,他认为幸福是了解自己,他自己有时候就感到幸福,因为能体验到在世界有规律的运转中,自己是其中的一个参与者。——这个境界不低吧,我也不知道他在美国人中是不是也算少见的,是不是也跟他研究过大量的哲学有关。

他说:“钱并不能改变你,它只能放大你,就像比尔·盖茨,如果他没有那么多钱,他也会去做慈善,如果你是一个坏人,钱多只能让你做更大的坏事。”

言之有理,我点头称是。“或者幸福也是被别人需要?”我说。

他想了想,说也不只是需要:“还有爱别人和被别人爱吧。”

还是从他“了解自己”的点说下去,他说:“正因为了解自己,我不在乎别人如何看自己,不在乎自己的‘名声’,比如要穿名牌啊什么的。”

我说:“中国人最在乎这个了。”

他说:“美国有一句俗话,‘认识你的不在乎,不认识你的不关心’,就是指这方面的事。”但他也买名牌,只不过是看重名牌的质量,并且都是在名牌大打折扣的时候买,比如有时买打折的阿玛尼的长裤——我插问:“多少钱?”“三十美元。”在中国,这个价钱可能连假的都买不到。

但是我说:“比如你穿了一件一千美元的衣服,尽管外表看不出,也会让你更自信吧?”

他非常同意,说:“贵衣服的确给人带来自信,哪怕这贵衣服看着跟地摊货一样,的确是这样。如果你要去应聘或参加正式活动的时候,最好穿贵一点的衣服,以表示对别人的尊重。”

他向我描述了在加州大学的生活,住九平米一间的大学宿舍,吃的差不多都是速冻食品,只会用微波炉热东西,收入每月一千六百美元左右,这比普通的博士还算多一点。由于加入了家庭的话费套餐,他一个月的手机费只有七八美元,差不多可以无限制地打,因为同网内的通话都是免费的。他一个月花不了多少钱,但独爱旅游,五年内没出门玩,这一次周游世界,就是用这五年攒的钱。唯一算是享受的东西是经常去喝星巴克的咖啡,一杯两美元。他刚才在外面转的时候,走累了,决定犒劳自己一下,就进了星巴克的店,咖啡的确跟美国的味道一模一样,可是价钱是二十五元人民币,合美元三块五毛,比美国贵了近一倍。他还专门拍了这杯咖啡的照片,以示纪念。他还跟我说,在美国的星巴克再要第二杯是五十美分!

我问他:“那会不会有人带着一个空杯子去,专门喝那五十美分的‘第二杯’呢?”

他会心地笑了,说:“一般没人这么干,因为第一杯两美元也不算贵,并且真的去要第二杯的人也不多,因为那杯很大,一升左右,一般人也喝不了那么多。”

我问:“有人带个空杯子进去星巴克管不管?”

他说:“没有人检查你的包,并且就算你带个空杯子进去,也很正常啊,因为星巴克有很多分店,你从一个分店拿着杯子边走边喝,到第二个店里,也算第二杯的。”——所以是,见杯子就算第二杯。

他说美国商业的服务太好了,和上面说的邮政一样,好到让人难以置信。无理由退货,这个我们都有所耳闻了。他自己带着一个充气睡垫,走到土耳其的时候,发现气垫漏气了,就打电话到美国的商店,商店当时就把钱退到他信用卡上了,连东西也不要求他寄回去——他也没法寄。没办法,因为竞争太激烈了,你的服务不好,就活不下去。然后说到他旅行到了东欧和中亚的时候,商业服务开始变坏,服务员态度很差,他说因为过去的国有体制形成人们不关心自己服务质量的习惯——就是这个理。

我那几天正看《社交网络》这个电影,就跟他聊起了这些IT巨富们。我说:“马克·扎克伯格一下子挣了二百五十亿美元,这让那些辛辛苦苦打球的明星的努力显得毫无意义。”

他说:“有些IT富豪,的确只是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了正确的地方,可有些也的确是天才。”

我说:“他们有的更应该算是商业天才吧。”

他说:“是,不过,”他提示我,“看看那些人做出的产品,全世界各地到处在用,影响力确实很大,而且美国最大的好处,就是保护创造性劳动,只要你有创新的地方,专利就会极其严格地保护你,没有任何人可以侵犯你的利益,所以也可以制造出这些富豪。美国非常看重人的创造性,所有的学校教育也在培养这一点。我所在的大学其实有百分之四十的学生是从中国来的!”

“真的吗?”我很惊讶,“那快成了你是外国学生了。”

“是啊。”他说,“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几乎从不提问,并且组织辩论也辩不起来,因为辩论是你要自己相信你的观点,可是中国学生好像也没什么坚持的观点。”他又说,“其实美国全社会都是建立在对个人主义的扶持之上的。”

我说:“在中国你要是与众不同有时候是不安全的,因为人们会在你背后指指点点,说你的不是,最后把你孤立起来。”

他说:“听说是这样的。”

我说:“美国人既非常强调个人的价值,又有很好的合作精神,能做出很多大工程。你们是怎么解决个人和集体的冲突呢?”

他寻思了一下,答案是:“尊重每一个人。这样,集体和个人都能得到最大的好处。”——我认为说得很好。

然后说到了“领导”的问题,此君可能也看过不少管理的书,他说:“一个好的领导就是自己不要限定什么,让大家都提方案,最后选择最好的,如果只顾让下属执行自己的意见,认为自己比所有人都厉害,那就错了。而一个最好的领导就是能让自己没有必要存在的领导。”也就是说此领导把机构弄得运转自如,不需要他都行,这是高水平的管理艺术,不过搞笑的是,能把自己弄得没必要存在的领导往往是最贵的。美国人习惯对大多数人称名,不称姓,大多数公司老板和员工之间是这样,他对自己的导师和教授也只称名。一问之下,原来他的导师曾经获得过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我说:“中国的研究生一般把导师叫‘老板’。”

他笑着说:“是的是的,导师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老板,因为要去争取项目,美国也有类似于中国的学术体制,并且也会把研究生当廉价劳动力用,可那绝不是好的导师。好的导师是启发你做出属于自己的创新的东西。本来博士制度的设定就是为了鼓励学术创新。”

同类推荐
  • 合格的精英:改革法国国家行政学院

    合格的精英:改革法国国家行政学院

    反思法国精英培训制度,改进高级领导人才培训体系!行政管理学必读书目;法国高级公务员皮埃尔-亨利·达冉松代表作;设想大胆现实、振聋发聩,对精英培训体系改革具有重要启示作用。2019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一系列举措以解“黄马甲运动”之危,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他提议撤销自己的母校——法国国家行政学院(ENA),以建设更为公平的法国。近年来,具有法国特色的精英教育制度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批评,当法国社会矛盾冲突愈演愈烈时,以培养高级公务员著称的法国国家行政学院往往成为公共舆论的众矢之的。人们纷纷质疑,是否法国的精英培训加剧了社会不平等?是否法国的精英培训已经无法适应现当代的国际国内竞争需求?是否法国的社会精英失去了社会信任?本书作者认为,法国需要精英,需要大量精英担当国家发展壮大的责任。合格的精英,只能通过合格的精英培训来造就,旨在向国家领导岗位输送人才的法国国家行政学院不可或缺,而解决社会信任危机的关键在于彻头彻尾改革法国国家行政学院,由表及里改进高级领导人才培训,充实健全精英培训体系。
  • 中国国策报告(2013-2014)

    中国国策报告(2013-2014)

    本书记录2013年以来,中央、地方发生的重大事件,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生动、准确、客观、及时的政务决策信息,精彩纷呈的中国时政。书中内容包括:十八大开启中国改革新周期、三中全会与中国新改革经济学、中国新型城镇化、2014全国两会与全面深化改革清单等。
  • “一带一路”倡议视角下反腐败国际合作制度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视角下反腐败国际合作制度研究

    本书是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免于鉴定项目结项成果,其主要内容是针对腐败分子外逃情形,探讨如何完善追逃、追赃、追诉的全方位国际合作反腐败制度。书中通过细致研究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国反腐败措施,对我国跨境反腐重要的借鉴意义。
  •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 以人为本实践创新

    以人为本实践创新

    本书教育我们要不断发现和宣传身边的先进典型,倡导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办学特色和优势,真正做到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形成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研究和宣传思想工作互为补充的良好态势。
热门推荐
  • 我的老婆是悍妞

    我的老婆是悍妞

    整个大陆,最牛叉的职业是啥?煅师!修为不强?用赵氏玄兵,保你的实力蹭蹭往上涨!扁人的家伙不趁手?用赵氏玄兵,揍得他爹妈都不认识!泡不着妞?用赵氏玄兵,赵氏玄兵拿在手,走哪都是钻石王老五!
  • 开挂种田当炼金师

    开挂种田当炼金师

    易孜在地震中不幸丧生,在有着主神存在的码部星重生,作为重生的代价他需要为主神工作,不断的猎杀原能兽获取原能换取晶币以完成任务及支付每月在洛城的生存时间,而后获得了种子空间和原能炼金术,在异世界开始了打怪炼金兼种田的精彩人生。
  • 异界契约英雄联盟系统

    异界契约英雄联盟系统

    魂穿异界,不屈骨魄。魂力笼罩的庞大世界体系之下,少年只身陷入陌生大陆,开启英雄联盟系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相爱不若两相忘

    相爱不若两相忘

    何若,五年来,只为寻他,当初的诺言已是空谈。阎维赭,冰冷总裁,将何若紧紧禁锢在身旁,使她遍体鳞伤。一日,何若流着泪对揽她入怀的阎维赭说:“阎维赭,我不该寻你,既然本是个错,让我们放过彼此。”
  • 李贺之后再无校草

    李贺之后再无校草

    这本书写的是我遐想中的一个女孩儿在最美好的年纪遇见李贺的时光,那时他还叫李贺。
  • 音乐经典(下)

    音乐经典(下)

    《中国艺术史话》虽然不是我国出版艺术类百科全书的第一部,但却是目前国内内容最全、规模最大的一部。全书文字量达300万之巨,收录图片3000余幅。按照分卷内容编排,有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工艺美术、民间艺术、艺术品收藏等41卷。可以说,这部百科全书是我国出版界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 各自人生之初晴

    各自人生之初晴

    苏凝,在身边的朋友都脱单而只剩她一只单身狗的26岁生日,选择一个人去看电影作为她要接受往后漫长孤独时光的第一步,却不想在电影院遇见年轻帅气的小奶狗顾源,之后与小奶狗开启长达三年的恋爱琐事。
  • 位面侵蚀者

    位面侵蚀者

    滨海城,一室一厅的单身公寓内,罗亚洲猛地醒过来。自从半个月前失业之后,他经常睡不好,有时还会梦见一些恐怖或者匪夷所思的事。 本书又名《邪骨》《冒牌地府》《黑暗中的帅哥》。
  • 道灵传

    道灵传

    灵者,仙也。成为灵者,实是寻仙之路。无数年,无数人,为成为灵仙而奋斗。每个人都有自己成为灵者的方法,也有着自己的“道”。这是一个普通人成为灵者的故事,也是他在一次次喜乐哀愁中渐渐找寻自己“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