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79500000031

第31章 独生子女更需要好好理财(3)

其实,曾国藩的“富”并不体现在钱财上面,他的精神与道德才是最值得人们推崇的。而要培养孩子的创富思维,华莱士的理念与曾国藩的道德都是不可缺的。那么,父母要怎样去培养孩子的创富思维呢?

第一,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所以,准备得越充足,致富的可能性就越高。孩子要从小就打下坚实的基础,多学习知识,这是在为未来的创造财富做准备。

第二,要积极乐观、有信心。孩子不应该总认为“我不行”,都没有去亲身实践,也没有去真正体验,你怎么知道你不行呢?所以要对自己有信心,凡事向前看,就能看到希望。

第三,要遵守法规。这是无论做任何事都必须要遵守的前提,合法创富并不阻碍财富的积累,相反的,违法聚财倒很有可能很快人财两空。

第四,要有一颗善心。华莱士说:“心怀善意与人公平交易,使自己致富的同时,也是在为社会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多行善举,关爱他人,这同时也是在增长自己的财富,积累自己的善缘。

第五,要勤俭节约。创造了财富,如果挥霍无度,财富终归还是会烟消云散。勤俭节约,才能保证财富的长久留存。

第六,要懂得保富。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著有一书名为《保富法》,他在劝告人们要懂得散财,懂得修福、修善。只有“深信因果,培福开源,懂得惜福,爱惜福报,宽大心量”,才是保福保富的最佳途径。

方法12:教孩子慎重对待压岁钱

最早的压岁钱,其意义是为了能压住邪祟,晚辈得到长辈的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一岁。而到了现今,压岁钱的意义似乎早已经没有了旧意,它似乎已经变成了孩子聚敛财富的来源之一,也成为了他炫耀财富的资本。

成都一个13岁的男孩在春节的时候得到了2000元的压岁钱,于是他“做东”,请与他要好的3个同学一起去洗桑拿,一下子就用去了600元。而被人问及这件事的时候,他竟然还振振有词地说:“我用的是自己的钱。”

曾有记者也了解过,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的压岁钱的数目也在不断增加,数目由以前的1元、2元,提高到1000元、2000元,甚至上万元。但与此同时出现的,就是孩子毫无节制地乱花钱。如此看来,如何教孩子慎重对待越来越多的压岁钱,已经成为父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可有的父母会独断专行,将孩子的压岁钱全部没收,以此来杜绝孩子乱花钱的现象。但很明显,这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因此,父母必须要教孩子能够正确使用这一笔钱财。

首先,提醒孩子要记账。压岁钱大多都是长辈疼爱晚辈才给的,如果家中长辈众多,孩子势必会收到很多压岁钱。这时候,父母要提醒孩子记账。这是让他记住长辈们的爱,同时也让他对自己的“所得”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而且这个账目也能帮助他合理消费。

其次,将钱花到该用的地方。还是那句话,需要的东西才买,否则单纯为了显富,而将压岁钱花在穿衣打扮上,就是最不理智的花钱行为。孩子要有节俭意识,要杜绝虚荣心和攀比心。另外,其他一些合理的使用父母也可以考虑。比如,帮助孩子将压岁钱变成保险金、为孩子开设一个储蓄账户,等等。

第三,可以尝试设立“爱心基金”。年节中,有的孩子可以拿到很多的压岁钱,但还有很多的孩子甚至吃不饱、穿不暖。这时候,也是父母培养孩子爱心的一个绝好机会。除了作好消费计划之外,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将剩余的压岁钱拿出来作爱心捐助,孩子的道德素养也可以随之得到提升。

方法13:要孩子热衷于慈善事业

很多人都知道一个词--为富不仁,它的意思是说,剥削者唯利是图,心狠手毒,不顾他人死活。而它也多用于形容一些奸商,为了赚钱,自己的心都变黑了。

其实,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手里如果有很多钱,与其积攒或者乱花,倒不如拿出来做一些公益慈善事业,多为自己积聚善缘。

世界级的富翁比尔·盖茨曾经说:“我只不过是财富的看管人,我需要找到最好的方式来使用它。而现在,我找到了,我将把我的这笔财富,投入到慈善基金会中去。”

如今,比尔·盖茨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他将其超过400亿的资产捐出250亿美元来做慈善事业,而且他在遗嘱中还宣布,他死后遗产的98%将被送给由他自己创办的“比尔和梅林达基金会”,他的三个孩子每人只能得到非常少的遗产。

“股神”巴菲特、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香港富豪李嘉诚、好莱坞明星奥黛丽·赫本等等这些可谓“巨富级别”的人物,无不以投身慈善事业为自豪。他们认为:真正的富有并不仅仅是拥有富可敌国的金钱,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慈悲的心。投身慈善事业不仅可以帮助他人重新燃起人生的希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自我人生的救赎与升华。

当然,世界上大多数的人还是普通人,拿着为数不多的钱,过着平凡的生活。但是,这并不阻碍大家投身慈善事业。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向他灌输慈善的观念,使他能热衷于慈善事业,这对他的人生也是有好处的。

首先,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在生活中能够拥有良好的言行,帮助他远离自私自利,让他懂得“尊人者,人敬之;爱人者,人爱之”的道理。

其次,提醒孩子不要将慈善当作施舍。有的孩子认为慈善就是把自己的钱施舍给没钱的人,这样的想法是狭隘的。慈善是发自内心的爱的表现,而施舍则带有一种不平等的意味,施舍的人是在俯视接受施舍的人,这种不平等的态度不但会伤害他人的自尊心,而且也会助长个人的私心。所以,父母要帮助孩子区别慈善与施舍的不同,让孩子能真心去奉献自己的爱心。

第三,告诫孩子慈善也要有度。孩子热心慈善事业本是件好事,但是这也要建立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之上。慈善也是需要资本的,否则爱心的表达就是苍白无力的。所以,孩子热衷慈善事业要量力而行,不仅是量自己的力,还要量父母的力,量家庭的力,在保证家庭生活和个人成长的前提下,才能积极去奉献爱心做慈善。

方法14:教孩子供给与需求的知识

美国投资大师罗杰斯有一部书,名字就叫《给宝贝女儿的12封信》,在其第11封信中,他曾经这样告诫他的女儿:“不要因为一厢情愿而采取动作。假如你不去检视事实和机会,你会被群鸟乌合之众心理冲昏头脑。当你看到人们用同样的方式在投资时,就是该客观地评估供给和需求的时候了。”

从罗杰斯的信中不难看出,客观地了解供给和需求,是一个人创造财富时必须要知道的事情。而罗杰斯就是通过这封信,来帮助女儿学会如何寻找成功的契机。

在商界,所有商人都喜欢一个词“商机”。从经济意义上来说,商机表现为需求的产生与供给的满足方式在时间、地点、成本、数量、对象上的不平衡状态,就是能由此产生的机会。抓住了这个商机,它就可以转换为财富。

其实,了解供给与需求并不只是成人的专利,父母适当地向孩子讲述一些供给与需求的知识,也是在培养孩子的经济头脑,帮助他更好地创富、理财。

那么,父母都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首先,让孩子明白什么是供给,什么是需求。先来看一个小事例。

一个10岁的女孩在家里用树叶做了几个树叶书签,并将其拿到了学校做起了“小生意”,大的5角,中等大小的3角和2角,小的1角。她的很多同学都是她的顾客。

单纯来看这件事情,女孩消耗劳动力做出来的树叶书签,就是供给,而学校里买她书签的同学就是有需求。由此可见,供给就是“贩商响应大众的需求而提供的产品供给”,而需求则是“大众因需要一件产品而产生的要求”。

其次,孩子也要知道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如果供给和需求达到互相平衡,那么市场也会进入一个均衡的状态。市场的均衡过程也就是商品的均衡,而价格则是调节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之间平衡的桥梁。当市场价格高于这种平衡的时候,商品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就出现供大于求,这时商品过剩,价格和供给量都必须下调;而相反的,当市场价格低于这种平衡的时候,就会出现供不应求,商品开始短缺,促进了价格的上升和供给量的增加。

方法15:让孩子尽早了解经济学常识

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曾经向公众推荐过一本书,叫《小书包里的经济学》,他说这本书是“中国人写给中国儿童的第一本经济学读物”。这是一本给孩子学经济学的图书,是作者董新兴借鉴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对少年儿童的经济学教育经验基础上写作完成的。当时,这本书曾经引起了媒体、教育界和经济学界的高度关注。

书的作者董新兴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们处在市场经济时代,每个人都需要必要的经济知识来理解社会经济问题。对孩子们来说,经济生活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他们就像需要了解闪电下雨一样来了解经济现象。他们每天要消费,但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不是容易的事。……他们是未来财富的创造者,长大要创造财富现在必须做好准备。”

暂时先抛开书的内容不说,单就看这件事情,对孩子开展经济学教育非常有必要。不得不说,现在的许多孩子缺乏经济学的知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的“80后”,出现了许多“月光族”、“新负翁”、“啃老族”,正是因为缺乏经济方面的教育,才使得这一代的孩子对金钱的认知发生了扭曲。所以,为了防止新生代的孩子再出现类似的问题,父母应该让孩子从小就开始了解经济学的常识。

那么,父母应该要怎样做呢?

首先,知道孩子都需要学习哪些经济学常识。生产方面的知识、资本的概念、分配的知识、交换……孩子需要对这些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其次,要让孩子养成按规则办事的好习惯。父母要督促孩子按规则办事,从身边最简单的小事开始做起,养成了遵守规则的习惯,对于他今后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否则,经常破坏或违背规则的人,势必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第三,适当地给孩子买一些经济常识方面的书。不用买那些大部头的、大学课程里才学的书,一些浅显易懂的经济学介绍,或者是通俗的小故事,父母都可以让孩子多看一看。

最后,要孩子在生活中了解经济学。比如,节约时间。知道如何统筹时间,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最多的有效的事情,这样的人就是会创造财富的人;还比如,保护环境。制造的垃圾越少,说明物品的利用率越高,而利于率越高说明物品越结实,这样原材料的消耗就会因为不必要重复生产而减少,成本就会降低,这同样是在创造财富……生活中处处都有经济,父母要提醒孩子多留心观察。

同类推荐
  • 和宝宝的间隔年

    和宝宝的间隔年

    怀孕的职场女性加持,生命的延续,爱的蔓延,都应该是源源不断的力量!那么请看一个公关行业的“奔跑超人”如何权衡生活和事业,如何开展和宝宝的间隔年,又如何完成人生角色的完美转变?翻开下一页,是爱,是希望,是美。小五月是谁?是爱。
  • 0-1岁婴儿营养食谱

    0-1岁婴儿营养食谱

    本书针对不同月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婴幼儿安全营养全书

    婴幼儿安全营养全书

    本书共分四章指导读者如何为孩子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营养,内容包括:营养均衡是身体健康的基石、饮食习惯是发育的关键、饮食营养左右健康等。
  • 好妈妈影响孩子的一生

    好妈妈影响孩子的一生

    著名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倾情作序推荐。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妈妈,才会教出懂得自尊的孩子;妈妈爱读书,孩子才能爱学习;妈妈善待自己,孩子才会善待生命;在人际交往中,孩子与人相处自如的心态来自妈妈;妈妈的风度,将会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
  • 与父母谈心:蒙台梭利教师给父母的建议

    与父母谈心:蒙台梭利教师给父母的建议

    父母最重要的作用是爱孩子,给他安全感和自信心,使他觉得自己是家庭的正式成员,甚至须臾不可或缺。这是管教真正的坚实基础,否则,管教便依然停留在仰仗外界压力。倘若孩子因行为不当而受罚,那确实会暂时破坏和谐的氛围,但千万不可使孩子产生“我做错了事,所以他们不要我了”的感觉。
热门推荐
  • 东方洛叶传

    东方洛叶传

    一个与幻想乡与少女有关的故事。算不得正统东方同人,大概只是含有车万相关吧。
  • 王者之人物英雄传

    王者之人物英雄传

    王者荣耀一个栩栩如生的世界,无数个角色鲜明的人物,在王者的世界里创造出属于他们的故事。
  • 日记来自一年后

    日记来自一年后

    因某种缘故研究生肄业的苏玄在某天夜晚,发现自己的日记竟然莫名其妙地写到了一年以后,并在无意中卷入了一场爆炸案件,从此走上了一条与先前截然不同的道路。究竟谁才是十七年前的幕后黑手?来自一年以后的黑暗以太精魄为何宣称世界将要毁灭?以太的洪流滚滚而来,凶险的超然之路,谁能抵达根源?且看他凭借日记上对未来的记载,逢凶化吉,一扫颓势,扭转战局,完成夙愿,谱写属于自己的超然之歌。
  • 我可以猎取万物

    我可以猎取万物

    你呼吸了一下,猎取值+0.5你拍了一下对方,猎取值+1你将对方击飞,猎取值+5 ……你消耗了100点猎取值,猎取到了自动修炼的能力!你消耗了200点猎取值,猎取到了一把神器!你消耗了300点猎取值,猎取到了顶级易容术!......你继续吃饭,睡觉,玩,猎取值源源不断进账。 你的能力不断增加! 你的宝物不断增加! 你的经验不断增加!不知何时,你已然无敌!
  • 花开半城

    花开半城

    难道只有百富美才有那样美丽梦幻的爱情嘛?那不是让我们这些普通少女只能想想了嘛?万一得妄想症怎么办?所以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生的爱情故事~由于是新手所以内容简介就先这样吧...请看文~
  • 遇见夏天遇见爱

    遇见夏天遇见爱

    黎昕想,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爱情,可是这只是他一厢情愿韩初夏想,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婚姻,或许在错的时间嫁给他,是对的他们相遇在夏天的早晨,他三岁,她也三岁,他叫黎昕,家里人都叫他晨晨,唯独她叫他早晨,他问她为什么这么叫,她说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早晨。她叫韩初夏,家里人叫她夏夏,唯独他叫她夏天,他没等他问,就说,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夏天“晨晨,长大以后想干什么”“长大以后娶夏天”家里问他的时候韩初夏也在,便问“夏夏,长大以后要干什么”她不害臊的说“我要嫁给早晨”可是后来一切都变了
  • 女扮男装:瑾少好傲娇

    女扮男装:瑾少好傲娇

    女扮男装√男强女强√君闵,代号冰语,世界杀手排行榜第一,凡是她接过的任务从未失手,在完成最后一次任务后,她被组织出卖……瑾少言,瑾氏集团的少爷,掌管着无数人脉和势力,而在传闻生性高冷无情的他。当他遇到她,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君闵看着自己背后的家伙,不屑道“传闻中的高冷?无情?那后面这个求着我不要走的家伙是谁?”突然,君闵的腰间突然多出两只手,紧紧的抱住君闵,壁咚在墙上,君闵惊慌失措的盯着眼前的这个男人。“他”修长的手指撩起君闵的下巴,带着磁性的声音道“是么?那你还打算离开我么?”君闵脸色通红,推开身边的男子,大声骂道“滚蛋!”
  • 三大师

    三大师

    茨威格以《世纪建筑师》为总标题的写了三部传记:《三大师》《三诗人的生平》《与魔的斗争》,其中描写三位十九世纪“独特的伟大小说家”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大师》最具代表性。在这部作品里,他以“凝炼、浓缩和准确”为原则,怀着炽烈的热情,运用犀利的笔法和浓烈的色彩,塑造了“一个巴尔扎克人物,一个狄更斯形象,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性格”。
  • 异世临安

    异世临安

    “上苏,如果你想要的不过是我的命,那么我给你。这是我欠我们孩子的,也是欠你的。”他嘴角露出一抹苦笑,然后闭上那双曾深情注视过她的眼。初遇他时,他将她囚禁于扶摇阁上,然而她不知的是,他的温柔,不过是将她安放于手心里守护。再遇他时,他怀里抱着一个男孩,柔声道:“上苏,我们回家吧。”其实七年等待的苦楚,在听到这话的时候已烟消云散……她逃离一场又一场的噩梦,她以为,躺在他怀里,便能够酣然入睡,却不料,他是她的另一场噩梦。
  • 首席调香师

    首席调香师

    十八岁被扫地出门的余霏,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成为了高级调香师,日子过得贼潇洒。一朝不慎,养父逼嫁。可结婚当天,新郎换了人,肿么回事?“女人,你敢对我心口不一?”女人心,如毒香,读不懂,必吃亏。“嗯,我向来只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