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79500000006

第6章 不要走入家庭教育的误区(3)

其次,父母在激励孩子的时候,要给他制定更合理的目标,让他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目标。如果目标太大,不仅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还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最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应该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的精神,让孩子自己主动去学习。

误区12:不要盲目地为孩子择校

如今的父母什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在选择学校这个问题上也毫不含糊,不惜高昂的学费,努力让孩子上名校。无论孩子考多少分,只要一毕业,父母就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名牌高校。事实上,父母千万不要盲目为孩子选择学校。

某位同学的爸爸愁眉苦脸地说道:“我孩子这次考试又考得不好,这次可有的愁了。小学毕业考的时候成绩不理想,我托关系、花钱好不容易让他上了这里的一中。其实,花再多钱也没事,只要我孩子能进好的学校,可是这次中考考得太差,现在花钱都进不去……”

父母不惜花“重金”让孩子进名牌高校,可当孩子进了名牌高校以后,效果真有那么好吗?

越来越多的父母把孩子择校看成是一种投资,总认为给孩子在选择学校上的钱得越多,以后的收益也越大,也即上重点高中、名牌大学的可能性就越大,连一些经济条件不宽裕的家庭也给孩子花费高昂的学费,努力创造条件让孩子能够在一个好的学校学习。

很显然,这些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孩子上名牌高校的父母,很少有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比如孩子的成绩、性格特点和学校的管理模式,以及孩子是否适合在这样的学校上学等,而盲目为孩子选择重点高校。

当然,父母让孩子进重点高校,是为了孩子在一个更好的条件下学习,这样孩子会进步更快。但是如果父母忽视孩子的客观情况,盲目跟风,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后果:如果孩子起点较低,与特别优秀的孩子一起学习会让他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用高昂学费买来的学习机会,也一直让孩子背着沉重的包袱,不利于孩子学习、身心的健康发展。

其实,按照孩子能力考进的学校,也许没有名牌高校那么强的师资力量,但是却可以让孩子的成绩排名靠前,备受老师关注,这样会增加孩子的学习动力和信心。父母不需要为孩子创造优越的条件而“孟母三迁”或者“重金买学校”,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孩子学习的宗旨,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才是根本。只有孩子快乐了,他才有学习的心情,也才会学得更好。

因此,父母要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具体学习情况、学习能力给孩子认真择校,还要考虑家庭经济条件,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选择一个适合孩子发展的学校,让他在一个轻松、快乐的环境下学习。

误区13:跟风上课外班会孩子不堪重负

独生子女身上承载着太多父母的期望,本来是无忧无虑、可以痛快玩的年纪,却被各种兴趣班、提高班、辅导班填满,几乎没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父母盲目给孩子报各种课外辅导班,难道不是对孩子人性的一种摧残?

小荣今年才8岁,在假期每天都忙忙碌碌。每天上午他要去学校附近的美术班学习2个小时,接着去学象棋,中午自己在外面买点吃的。下午坐1个小时的车去一个很有名的老师家学英语,然后是乒乓球,晚上还要去练跆拳道。

很多父母不想浪费孩子一分钟时间,孩子的日程安排表上总是密密麻麻的辅导课。难道孩子上完各种辅导班以后,就变成了样样精通的天才?

我们都知道,每个学校有实力的老师就那么几个,工作任务繁重,他们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做好辅导机构的兼职,大多是规定时间上完课就走人,很少有真正负责、关心孩子的成长。再者,现在的课外辅导班,大多都是以营利为目的,很少能做到发现每个孩子的兴趣、问题,然后再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所以课外辅导的效果并不显著。

其实,真正提高成绩的时间不在课上而是在课外。如果总上辅导班,会让孩子产生“反正还有辅导班,上课不听也没关系”的依赖心理,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也没时间去理解,对所学的知识总是一知半解。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参加了很多的辅导班,但是效果却并不显著的原因。盲目报班只会增加孩子的负担,还会让孩子有厌学的倾向。

试想,如果父母不停地喂孩子东西,却不给他消化的时间,后果会是怎样?那么,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地帮助孩子学习呢?

首先,如果孩子学习有薄弱的地方,可以事先跟孩子商量,然后带着孩子一起去去课外辅导班试听,考察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教学方式、师资力量,以及老师是否有责任心,最重要的看孩子是否喜欢,只有他喜欢,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也才会坚持去上课。

再者,什么东西多了都会泛滥,父母不需要给孩子选择很多的兴趣班,只要选一两个孩子感兴趣的就足够了,一定要留给孩子玩得时间,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让他可以在全面均衡地发展。

最后,如果父母想孩子成人成才,就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所以孩子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多抽一些时间给孩子,而不是把孩子交给各种辅导班就万事大吉。

误区14:对孩子非打即骂,不能解决问题

现在很多的年轻父母,由于第一次为人父母,不知道该怎样教育孩子,怕太宠着孩子会成了溺爱,于是,就继承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秉承着“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材”的观念,对孩子非打即骂,造成孩子畸形发展。

有些父母动不动就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长期压抑孩子的个性。于是,孩子也学父母的“以暴制暴”,在家里被父母打,出去他就打别的孩子,就这样习惯用武力解决与别人的矛盾,长期下去,很有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备优良的品质,如上进、善良、诚实等,但是优秀的孩子不是父母打出来、骂出来的,而是教子有方的结果。父母习惯用打骂的方式让孩子顺从,只能让孩子怯于父母的威严,那是“好汉不吃眼前亏”表面上的乖巧,内心却可能充满对父母的怨恨,冲淡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而父母的打骂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损伤。经常打骂孩子,不仅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还会使孩子产生抵抗情绪,越打越叛逆,脾气也越来越暴躁,造成孩子的畸形人格。

其实,孩子也渴望真正能与父母实现地位上的平等,遇到事情可以与父母以友好地方式协商。因此,父母应该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降低对孩子的期待。有些父母把孩子看成是实现自己理想的机器人,不断提高对孩子的要求,一旦孩子达不到目标就要受到惩罚。其实,打骂只是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对孩子现状的改变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还不如给孩子设立比较低、可以达到的目标,然后让孩子一步步稳步前进。

其次,放下架子,心平气和地教育孩子。当孩子学习或者行为上有问题的时候,父母要保持冷静,亲切地与孩子沟通,帮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父母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自己工作中的压力转嫁给孩子,真正从内心上尊重孩子,平静地完成和孩子的每一次交谈。

最后,改变长期以来棍棒教育的观念,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耐心引导、循循善诱,而不是打骂。父母要多花时间了解孩子,借鉴一些父母的成功的教育经验,让孩子远离打骂,为他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误区15:不要给孩子贴上“笨”标签

“我儿子是不是比别人笨,考试总是不及格?”“老师说他上课总是不能专心听讲。”“他对学习一点都不感兴趣,上课老坐不住。”……这是一群父母去咨询心理咨询师时对孩子的评价,而孩子站在旁边一直低着头,心理咨询师不经意间瞥到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

一位父亲愤怒地指着儿子不及格的成绩单说:“这么简单的试卷,别人考满分,你居然考这么少,怎么这么笨呢?”“我就是比别人笨,所以才考这么少……”儿子小声说着。

其实,孩子考得比别人少,不一定就是孩子比别人笨,有可能是粗心或者方法不对,还有可能是孩子不够努力,如果父母故意说孩子笨,想通过嘲讽来激励孩子,却很容易导致孩子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父母这样会给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承认自己比别人笨,从而有可能真成为一个很笨的人。

其实,孩子成绩不好,父母着急是很正常的,但要正确引导孩子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不应该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即使当孩子怀疑自己比别人笨的时候,父母也要及时纠正:“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这次你考得比别人差,不是因为你比别人笨,而是因为你不够努力,方法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般来说,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比较低,需要借助父母的评价来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如果父母一再批评、苛责孩子,会让孩子强烈感觉到自己很失败,长期笼罩在这种阴影之下,最终将会成为一个失败者。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更不要轻易说孩子笨,而要努力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积极引导,这样每个孩子都能成才。

当然,如果孩子做错了事就应该教育孩子,但是要让孩子知道他错在哪里,而不是一句粗暴的责骂“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你笨得跟猪一样”,否则,只会伤孩子的心。因此,面对失败的孩子,父母要不断地鼓励他,树立他的自信心,帮他走出低谷。

另外,不要拿孩子跟别人做横向比较,更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批评孩子,而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及时地发现他的优点和长处,真诚地鼓励孩子、赞赏孩子,让他信心百倍地迎接每一次挑战。

同类推荐
  • 白孩子:如何塑造特立独行的艺术天才

    白孩子:如何塑造特立独行的艺术天才

    本书主要介绍了如何引爆白孩子的潜能,白孩子审美心理结构、白孩子艺术心理特征、白孩子的专业教育问题、以及未来音乐家、舞蹈家、演员等的训练技巧。
  • 怀孕分娩育儿一点通

    怀孕分娩育儿一点通

    本书是为新手父母准备的孕产婴护理实用百科全书,为即将成为父母的读者提供关于宝宝孕育方面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案,包含:优生优育方案、孕期保健护理、养胎保胎与胎教、分娩期保健护理、新妈妈和婴儿护理等,为新手父母提供全面有效的指导。本书全面详实地分析了妊娠前、妊娠期、产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了这些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为孕育优秀的新生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书科学易懂,可操作性强,是众多年轻夫妻学习孕产婴护理经验的绝佳选择。
  • 好习惯是养出来的

    好习惯是养出来的

    本书收录了多位父母的育子心得:基于“冯德全早教方案”。探索出婴幼儿早期识字阅读方法;面对生命负数,超越健康人,言传身教,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孩子;残疾父亲,系着“弱在哪里补哪里”的朴实信条,一步一个脚印,培养了一个优秀的状元女儿。
  •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误区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误区

    社会上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际上也是家长的竞争。无数事实证明,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所犯的错误少了,孩子就变好了。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必须先解决家长的问题。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好家庭教育,如何使孩子成材,已经成为每一位家长必须学习的课程。反观今天的家庭教育,很多家长走进了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的家庭教育误区,在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造成孩子孤僻冷漠、心理脆弱……
  • 不娇不惯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

    不娇不惯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

    本书从父母娇惯孩子这一社会现象入手,倡导不娇不惯的家教理念,给孩子多一点自由成长的空间、多一些经历挫折和磨难的机会,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去体验生活带给他的经验和教训,以达到提升孩子独立学习、生活的能力,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锻炼孩子意志力的目的。
热门推荐
  • 嗜血公主复仇路上的王子

    嗜血公主复仇路上的王子

    小时候郊游路上双亲被杀,仇家制造杀害现场,蒙混过关,长大后经过训练,十年震撼回归,在路上遇见了自己的王子。
  • 萌夫来袭:仙君大人,太闷骚

    萌夫来袭:仙君大人,太闷骚

    仙君季子游用指魔针抓了个小魔物,从此就被赖上了。御剑飞行不小心误入禁地,仙君大人本有要事调查,也撒手不管了,世人都知道仙君高冷禁欲,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可大家不知道……仙君其实很闷骚!多少仙娥投怀送抱,可他偏偏看对这个魔气缠身的宿遇看对了眼。某日,醉酒的仙君搂着宿遇,封住他的唇,低语道,“你愿与我携手,游历世间,四海为家吗?”
  • 重生千金嫡女擒渣男

    重生千金嫡女擒渣男

    未出阁前她是相府尊贵无比的嫡长女,即使是嫁了人她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帝后。她为了他和家人反目,为了他充盈后宫,甚至为了他委身他人……卑微的低到尘埃里却只换来三尺白绫了此残生。她以为她无怨无悔,至少她轰轰烈烈的爱过,没想到换来的是无情的背叛。且看她如何重生步步复仇,这一次一定不要再后悔。
  • 末霊

    末霊

    我们存在于各自的世界,诉说着不同的命运,哪怕如此,我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愿醒的梦

    不愿醒的梦

    五年前他做了一个梦,当五年后他醒来的时候却发现他依然在五年前的梦境中无法醒来。
  • 卿之万千

    卿之万千

    我来寻你,背对山河,踏清风明月,涂过千千山,万万水。
  • 夏风吹过的夏天

    夏风吹过的夏天

    青春的岁月里,我们最害怕的是孤独,而最喜欢的也是孤独吧。那年夏天,阵阵微风,拖着重重的步子,季小雨进入高中。低着头走在拥挤的人群中间,让她无暇顾及身边的风景。老树上的知了声声的叫着,听在季小雨的心里更加的烦躁,不知道是因为这个漫长的夏天,还是......
  • 海贼之大神乌索普

    海贼之大神乌索普

    草率的名字,草率的一生,草率的穿越,张伟无奈的叹了口气,最草率的是自己竟然穿越成为了乌索普,不再成为海贼,励志成为勇士的乌索普用实力证明他不是草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