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1500000015

第15章 识才(3)

事有巧遇。有一天,剑桥大学教授、著名数学家霍普金斯到图书馆借书,他要借的是一本高深的数学专著,一般学生是不可能读懂的。令教授诧异的是,图书管理员告诉他:“这本书被学生麦克斯韦借走了。”教授很快找到了麦克斯韦,看见这个年轻人正在埋头作摘抄,笔记上涂得挺杂乱。霍普金斯对这好学的青年人发生了兴趣,并诙谐地指点说:“小伙子,如果没有秩序,你永远成不了优秀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还热情地招收他为自己的研究生。

麦克斯韦在霍普金斯的指导下,克服了杂乱无章的学习方法。霍普金斯还介绍另一位著名数学家斯托克斯作为他的第二位导师。在两位名师的指点下,麦克斯韦23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数学学位考试。后来,终于成为建立了完整电磁理论的卓越的物理学家。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怎样问世的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儿童文学宝库中一颗熠熠发光的明珠。一百多年来,它跨越了时空和国界,成了全世界孩子和大人都喜欢的一本书。可是它的作者刘易斯·卡罗尔(真名查尔斯·勒特威奇·道奇森,1832—1898),并不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而是一位牧师兼数学家和逻辑学家。那他怎么写起儿童读物来了呢?

原来,道奇森一辈子没结婚,可是非常喜欢小孩,特别是乖巧伶俐的小女孩。他最喜欢的一个小姑娘名叫爱丽丝·利德尔,是一位教长的女儿,长得非常可爱。1862年7月4日,道奇森带着利德尔家三个小姑娘,作了一次水上旅游。道奇森在船上给爱丽丝姐妹讲了一个奇妙的故事。爱丽丝听入了迷,临别时恳求他写下来给她。于是道奇森写了一篇一万八千字的《爱丽丝地下历险记》,送给爱丽丝。也巧,这篇手稿在传阅过程中被一位叫亨利·金斯莱的儿童文学作家看到了,行家慧眼识宝。于是,他便专门托人劝道奇森将它进一步修改出版。道奇森的朋友麦克唐纳把稿子带回家念给孩子听。六岁的小男孩听后大声说:“我希望这本书印六万册。”这样,道奇森就在它的基础上扩充,改写成五万字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于1863年7月4日即那次郊游一周年出版。

俞樾为无名小卒作序

清朝末年,我国教育界曾广泛流传过俞樾(1821—1907)为孙诒让作序的佳话。

当时,年逾七旬的俞樾已是著名的学者,而比俞樾小二十七岁的孙诒让(1848—1908)在学术上却还是个无名小卒。可是孙诒让,在自己的处女作《札迻》的自序中,评论俞樾的口气却很大,说他的论著一般,并且有不少错误,仅把他置于“其余诸家”之列。

著名学者俞樾看到《札迻》的自序时,不但没有感到恼火,反而为孙诒让敢于评论自己的缺点、弱点的精神所感动,欣然为孙诒让的著作写下了一篇热情洋溢的序言,做了较高的评价,还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热情帮助、鼓励他超过自己。

“我不是在开玩笑”

1929年的一天,徐悲鸿(现代画家,1895—1953)应几位朋友相邀,去参观在京举办的一个中国画展览。

宽敞的大厅里,一幅幅装裱精致的画令人眼花缭乱。徐悲鸿看了一会儿,感到很不痛快。由于不少作画者墨守成规,闭门造车,致使画面陈旧,毫无新意。他正思忖着,忽然一幅挂在角落里的画引起了徐悲鸿的注意。他仔细端详品味着画面上那几对虾子,只见它们体若透明,摇须晃尾,生动逼真,笔法娴熟。这位曾经观赏过世界许多艺术珍品的画坛巨星,以他那善识人才的慧眼,发现了一位出类拔萃的人才。想到这里,徐悲鸿暗自点了点头,随即叹了一口气。

“徐先生,这齐白石是个60岁的老头,听说他以前是个木匠,画得是不怎么样!”

“不,我是为这个怀才不遇的人感到惋惜,真没想到在这角落里还藏着一位杰出的国画大师啊!”

“哈哈,您真会开玩笑,把一个性格怪癖、土里土气的乡巴佬当大师!”

徐先生的脸色严肃起来:“我不是在开玩笑,我不仅要去拜访他,而且还要聘请他当教授,这样的人才不重用,实在可惜。”

“什么,请齐白石当教授?”友人望着离去的徐先生感到不可思议。

徐先生拜访齐白石回来,兴奋地对人说:“齐白石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我不能眼看着他老死槽枥,我要尽一切力量帮助他。”

几天后,徐先生果真聘请齐白石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注:徐悲鸿任该院院长)教授,他并亲自乘车接齐白石到校上课。一年后,由徐悲鸿亲自编集作序的《齐白石画集》问世了,它似一阵春雷,震撼着当时保守势力猖獗的中国画坛。

“李斯特的学生”

这是发生在德国一个小城市里的事:有一位姑娘要开音乐会,她在海报上说自己是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李斯特(匈牙利人,1811—1886)的学生。

不料,就在音乐会的前一天,李斯特突然出现在姑娘面前。姑娘吓得浑身哆嗦,脸色苍白,好半天才抽泣着诉说了她这个孤儿的艰难身世,冒称李斯特的学生完全是为了生计。

她跪在李斯特面前,泪流满面,请求宽恕。

“噢!原来是这样。”李斯特把姑娘扶起来,和蔼地对她说,“让我们来看看有没有可以补救的办法。”姑娘看李斯特这么和蔼可亲,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李斯特要她把晚间演奏的曲子弹一遍给他听,并且边听边给以指点。末了,李斯特爽快地说:“好了,晚上你大胆地上台演奏吧,现在你已经是我的学生了。为了证明这一点,你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增加一个节目,是由你的老师——我为我的学生演奏的。”

第二天,音乐会如期举行。临近结束的时候,听众突然欢呼起来,原来,弹奏最后一支曲子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李斯特。

一棵新苗是怎么破土而出的

1882年,23岁的瑞典科学家阿列纽斯(1859—1927)抓住当时很少有人问津的一个重要项目进行研究,并把研究结果写成一篇博士论文,满怀希望地寄给了他的母校——乌普沙拉大学。由于该校学位评议委员会的成员们,还不理解这项研究的科学价值,因而错误地把这篇富有创造性的论文评为四等。

“四等”——这意味着参加博士考试的失败。对于年轻的阿列纽斯来说,这该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啊!但是,这个坚强的年轻人在挫折面前毫不气馁。他把这篇落选的博士论文抄写了若干份,毅然分送给不少知名科学家。

在众多的科学家当中,惟独里加高级工艺学校教授奥斯特瓦尔德,对他那篇落选的论文给予了高度评价。1884年8月,奥斯特瓦尔德从德国的里加亲自去瑞典访问了年轻的阿列纽斯,并代表里加高级工艺学校授予他博士学位。由于奥斯特瓦尔德的“青睐”,使得阿列纽斯摆脱了困境。同年11月,他被委任为乌普沙拉大学物理化学讲师。在这之后,奥斯特瓦尔德对阿列纽斯研究工作继续给予大力帮助,从而使他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电离理论,并使这一理论逐渐为科学界广泛理解。1903年,阿列纽斯终于因这一重要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长凳上的谈话

法拉第能进入英国皇家学院工作,介绍人是戴维爵士。

他俩的这一次谈话是在学院实验室窗边长凳上进行的。

戴维:“很抱歉,我们的谈话随时可能被打断。不过你还幸运,此时此刻仪器没有爆炸。法拉第先生,信和笔记本我都看了,你在信中好像并没有说明在哪里上的大学。”

法拉第:“我没有上过大学,先生。”

戴维:“噢?但你做的笔记说明你显然是理解这一切的,那又怎么解释呢?”

法拉第:“我尽可能去学习一切知识,还在自己房间里建立了小实验室。”

戴维:“年轻人,我很感动。不过,可能因为你没到实验室干过,所以才愿意到这里来。科学太艰苦,要求付出极大的劳动,而只有微薄的报酬。”

法拉第:“但是只要能做这件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报酬啊!”

戴维:“哈哈哈,你在看我眼边的伤疤,这是氢和氮实验引起的一次爆炸留下的。我想,你装订的那些书籍总不曾将你弹痛,让你出血或把你打昏吧!”

法拉第:“是的,不曾有过。但每当我翻开装订的科学书籍,它的目录常常使我目瞪口呆、神魂颠倒。”

谈话的结果,戴维让法拉第当了自己的助手。后来,有人要戴维填表列举自己对科学的贡献,他在表的最后写着:最大的贡献——发现法拉第。

慧眼识鲁迅的“伯乐”

1913年4月,上海出版的《小说月报》第四卷第一号上发表了以“周遑(chuo音戳)”署名的一篇小说《怀旧》,这就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小说,当时《小说月报》的主编就是恽铁樵。

恽铁樵是慧眼识人的,虽然他和鲁迅并无一面之缘,但看到这位并不知名的“周逴”的才华,就热情复信,大胆把文章编排在“卷首”突出的位置,并且加了评语,向社会推荐这篇小说及其作者。恽铁樵赞赏鲁迅的第一篇小说不是偶然的。鲁迅的《怀旧》,符合他爱好写实主义和“雅洁”的文学主张与标准,鲁迅的才华使他看到这是一颗新星,于是,就满腔热情给予鼓励和培植了。

卓别林第一次登舞台

卓别林第一次上台是在他五岁那年。他的母亲是杂剧场的喜剧演员,有一次演出时突然嗓子哑了,她不得不离开舞台。

舞台掌管灵机一动,建议让卓别林代替,因为他以前曾经看到卓别林当着母亲和朋友的面表演过,相当精彩。

在一片混乱中,当舞台掌管亲自把卓别林介绍给观众时,全场顿时静了下来。面对灿烂的灯光和坐满了人的剧场,卓别林无拘无束地唱了一首家喻户晓的歌,叫《杰克·琼斯》。卓别林刚唱到一半,钱就像雨点似的扔到台上来。卓别林立即停下,说他必须先拾起钱,然后才可以接着唱下去,立即引得观众大笑。别人帮他把钱拾起来,他才继续唱歌。他向观众们谈话、舞蹈,还做了几个模仿动作。他模仿母亲唱的那支《爱尔兰进行曲》,当卓别林唱到歌中的叠句时,情不自禁地学着母亲沙哑的嗓音唱,没想到观众却大为欣赏。

这一次临时安排的“特别演出”,使卓别林的艺术天才崭露头角,使他在光辉艺术道路上,迈出了具有关键性的第一步。

一部著作的发现

年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呕心沥血完成了他的处女作《穷人》,却因多年得不到出版而深感苦恼。

一个偶然的机会,诗人涅克拉索夫(1821—1877)读了这部小说,很兴奋地将它推荐给杰出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

这时,别林斯基正在病中。他抱病读完了书稿,心情非常激动,竟不顾病弱的身体,连夜赶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家里,紧紧地拥抱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祝贺你,写出了一部成功的著作。”

由于别林斯基的赏识,无名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终于成为俄国文坛上的一位著名作家。

识傅抱石于落魄之中

1933年,徐悲鸿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那年夏天,他带着学生到庐山写生,归来途经南昌。他的寓所每天都有造访的人。

一天上午,一个年近30的来访者走到他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人穿一件旧长衫,腋下夹着个小包袱。他打开包袱,拿出几块图章和几张画。徐悲鸿看了图章的拓片,发现刻得很好,细看边款署名是:赵之谦。这人其实叫傅抱石(现代画家,1904—1965),他是为了生活,仿赵之谦的图章卖。徐悲鸿说:“你完全不必要仿。你自己刻得很好吆!”

徐悲鸿又看了他的画,才一展卷,仿佛有一股灵气扑来,徐悲鸿被征服了。

他问:“你现在做什么事?”

那人回答:“在小学里替别人代课。”

他又问:“你进过美术学校?”

回答:“没有。靠自己学的。”

徐悲鸿约他晚上十点钟以后再来。

傅抱石回到家里,简直像范进中了举人一般,高叫着:“见到了!见到了!”并让妻子把家里的画都找出来,说:“悲鸿大师要看。”他挑出几张自己比较得意的送了去,并留下了他的地址。

第二天,徐悲鸿冒雨来到傅家。徐悲鸿说:“傅先生的画,我都看了。顶顶好!”又说:“您应该去留学,去深造,你的前途不可限量。”“经费困难,我给你想办法。”这时,橱门响了。因怕见大师而藏到橱子里去的妻子出来,跪到徐悲鸿面前,说:“您老对抱石的恩德我们来生也报答不了。请受我夫妻一拜。”徐悲鸿急忙搀起傅家夫妇。

为了傅抱石留学的经费,徐悲鸿去找了当时国民党的江西省主席熊式辉。正忙于“剿共”的熊式辉当然不会对这事感兴趣。徐悲鸿拿出一张画来,说:“我的这张画留下来,就算你们买了我一张画吧。”

经过在场的人劝说,熊式辉勉强同意出一笔钱。但这笔钱不够傅抱石去法国留学的费用,傅抱石只好改去日本。

傅抱石后来的成就证明:徐悲鸿没有把人相错。

一个音乐明星的迅速升起

捷克著名小提琴圣手扬·库比利克有一天来到英国首都伦敦。一次,他在街头看见一个十二岁的男孩子正在演奏小提琴。那孩子长着一对蓝色聪明的大眼睛,金黄色的卷发。

同类推荐
  •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史学现代化的学术著作。作者将中国史学放在世界现代化运动的背景中加以考察,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史学现代化的“四段进程”与“三大流派”,论述了史学与经学的关系,东西文化交融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以及文化经世致用、抑制主义、民族史学的形成与发展等重大问题。全书论点鲜明、脉络清楚,视野独特,集中了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与历史系多位著名教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不愧为“211工程”国家级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
  • 西部招妻

    西部招妻

    马宏杰用近30年时间,跟拍了河南残疾人老三找媳妇的过程。老三先娶了个“憨姑娘”,不肯跟他过夜,只好离婚,随后三次去宁夏“招妻”,几经周折,总算定下一个媳妇,但与家里人处不来,只好让她走了。老三接着找媳妇,不幸遭遇“放鹰”,蒙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老父亲也气病身亡。最后他只好再去宁夏,终于招来一个叫红梅的媳妇,生了小孩。可是两年后,红梅就喝了老鼠药,想回家……
  • 中国“超级”大学

    中国“超级”大学

    本书作者在十余年大学生与大学教师的生涯中,对当今中国大学的一应信息、数据和知识进行了横向对比、纵向解剖的综合分析和思考。在资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上,充分体现了全面性、真实性、实用性、时新性,加上作者的简要精彩注评,相信能给高三即将高考的学生、大四即将考研的学生、研三即将考博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很好的参考。
  • 红色同心

    红色同心

    本书设了“聚焦西征”、“西征文献”、“往事回顾”、“人物春秋”、“艺文论坛”、“历史遗存”等栏目。
  • 家庭急救手册

    家庭急救手册

    《家庭急救手册:一书在手全家平安》一书,综合了人们在事故重伤危险情况下急救与自救方面的许多经验,帮助读者在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意外伤害事件和突发急症场景下敏捷地作出正确的反应。《家庭急救手册:一书在手全家平安》用非常清晰的图案和文字标示出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以保证实施科学而有效的急救措施,避免急救人员的失误导致更严重的情况发生。
热门推荐
  • 夏天幸福的来到

    夏天幸福的来到

    她姓夏,叫夏天,她的幸福就是在夏天发生的。
  • 醉香思

    醉香思

    一个是青楼里的戏子,一位是名满天下的将军,自从相见,或许就有了纠葛,只是到底是戏子无情,还是神女有梦,襄王无心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心动具象化

    心动具象化

    心动是自恋的廉价附属品,因你在无法得到的瞬息,和对方过完浪漫一生。萌生于不甘,止步于现实,结局往往如此。
  • 穿越嫁给你

    穿越嫁给你

    一女大学生,因发毒誓,惨遭天谴,穿越时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喜欢多年的偶像,竟站在自己床前
  • 不朽圣枪

    不朽圣枪

    上古神龙轻蔑地看着脚边的蝼蚁:“滚!”胖子头戴鸭舌帽,嘴叼雪茄,笑盈盈道:“我这一梭子下去!你可能会死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再无人似你

    再无人似你

    ——人生实苦,岁月荆棘,我独自走过半生苍芜,战火狼烟里冷硬了心。可你踏破黎明,一步步朝我走来,于是天光裂火里相遇,我愿把余生献给你。、、、、、男不完美,女非善类,执念与救赎同在,回头即是和平。
  • 来世的缘

    来世的缘

    出身官宦世家的一对璧人,指腹为婚、青梅竹马,原本可以琴瑟和鸣、连枝相依,奈何完美的爱情敌不过残酷的现实,亲情敌不过欲望。爱情在激烈的政斗、人性的罪恶面前不堪一击,显得那么得脆弱,命运就此改写。经过主人公的努力,找回了正义,却仍然找不回爱情,还因此失去了性命。万念俱灰,只得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那里一切随人所愿,那里虽然有磨难,但更有亲情,有正义,有光明,自然也有爱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