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15700000006

第6章 作品(6)

我老讲,谁最先发现这个同志的,应当记奖。我们有些新选上来的干部,从工作看,没有选拔准。是你选拔的人、考察的人,起码经验教训总有点吧!考察不严,了解不细,用人不当,在我们的工作中是难免的。特别是现在情况比较复杂,有的本人呢,又搞点假象、搞点两面派,周围的人再搞点小派性,真正了解一个干部确实不容易。但是我们应当尽量把工作做好,要走群众路线,有点责任制,有点责任心。现在干部的思想情况,比以前要复杂些,所以我们的头脑也得复杂一些,太简单不行。省陇剧团有一出戏叫《假婿乘龙》,是改编别人的,原来叫《春草闯堂》。这个戏编得确实好,里边塑造的一些人物非常生动。戏中写了一个名叫春草的丫环,非常聪明、机智,非常有正义感。里面也写了一个当官的,叫胡进。这个人物,我总感觉现实生活当中也有。胡进一出场,看着就是个糊涂官、浆子官,一天到晚喝酒,一上大堂还提的酒瓶子。实际上,在搞“关系学”上,他一点都不糊涂。他在一个吏部尚书、一个丞相之间权衡利害,左右逢源,哪边轻、哪边重,随机应变。他先是遇到吏部尚书,这得罪不得,要是把这个关系搞得好一些,可能还能提拔。但以后,他碰到丞相,丞相比吏部尚书官还要大一些,他又在这方面做文章。他处理那个矛盾,处理得非常微妙。我说,要说走钢丝绳的话,胡进的钢丝绳走得非常之“好”,要说从夹缝中讨生活的话,胡进也是讨得非常之好。最后,他终于捞到一个首都市长的官。所以,我常想这个戏,像胡进这种官不能要,要了会坏事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也确有这样一些人,看起来“糊涂”,实际“聪明”。在国家大事上糊涂,在个人小事上很聪明。有的人,外号叫“迷糊”,实际上一点不迷糊。

我们选干部,出来当领导,真正按照德才兼备、年富力强、“四化”条件,有些能看出来,有些就不容易看出来。年富力强,这大体上能看出来,档案一翻,多少岁,身体怎么样,有没有病,这一般都可以看出来。德和才,有些能看得见,也能摸得着,有些你摸不着。比如说经验,现在,我们有些人老爱批判什么“经验型”。经验也是才能,不要小看经验。当然,搞成经验主义者,一切按老经验办事,不接受新东西,那不行。但是,经验也是知识、是财富、是才能,不能小看经验。所谓经验,是一个人处理许多事务、经过许多次反复、总结,大体上掌握的行之有效的东西。你是看不见的。德的一方面,有些能看得见,他有表现;有的一下子还看不见,不到一定的时候他还不表露出来。所以,我们按党的政策、党的方针来选干部,不是那么容易的,不下功夫不行。薄一波同志讲过这件事,他说,选干部,主要是思想品德、政治品质,这一点,要特别注意。他就讲张春桥,他当时是在华北局,张春桥在石家庄,柯庆施一定要用这个干部。他当时讲,这个人历史上有问题,有叛变行为,不能重用。但是,柯庆施很欣赏这个张春桥,一再坚持要用。最后他同意了。以后呢,柯庆施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走南京带南京,到上海带上海,最后在“文化大革命”中篡权,成了“四人帮”之一,对我们国家的危害非常之大。

以前说,张春桥很能写文章,但他的一些文章是非常错误的,别的不说,就是1958年批判资产阶级法权那篇文章,完全搞错了,把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都批判了,为害不浅。我们选择什么样的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按新时期的干部方针来为“四化”建设选干部。

第四点,官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也是个大问题。怎样选拔干部,渠道也是个大问题。最近,《组工通讯》登载了耀邦同志的一段批语,他认为,目前干部工作当中,他概括了两句话,说“知人渠道太少,用人胆量太小”。我们讲,知人善任,不了解人,怎么用人?我们了解干部的渠道太少,用人的胆量太小了。特别是年轻干部,三十多岁,四十来岁,很有才华,很能干,就是用起来不太那么大胆、放手。现在,我们的苦恼,也在这个问题上。最近,涉及省直单位的一些班子问题,有几个单位非常缺人。领导同志要我找人,我找了半年,现在还未找上,很难。不是甘肃没有人,而是我们没有掌握,不了解。人们常讲,知人善任,我们不知人,确实不行。讲到知人善任,使人想起马谡这个人。刘备认为言过其实,而诸葛亮却委以重任,结果造成“失街亭”之误,逼得诸葛亮西城弄险,最后挥泪斩之。不知人善任是要误事的。在古代社会,所用的人,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大体是他那一帮子打天下的文臣武将。刘邦用的就是他那一批开国元勋,像萧何、张良、韩信,还有陈平、周勃等人。刘秀走南阳时,是他的二十八宿那一帮子跟他干。唐太宗也是。他那个魏征原是他的对立面,跟他的反对派太子建成干的,以后他用了此人,很信任,委以重任,为贞观之治出了大力。新中国建立以后呢?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对从古至宋的官吏选用方式作过概括:“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这种科举制沿袭至清,是官吏的主要来源。封建社会搞的科举制,先是在家里念私塾,念到一定的时候,每隔几年考一次,先考秀才,秀才以后考举人,考上举人以后就有资格进京考进士。进士的头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除了前三名,皇帝殿试能考过去,就是进士,能入翰林院的就是翰林。以后的就是进士。未考上的就是落第举子,名落孙山了。凡是考取进士的,都有官做了。封建社会主要是用这种办法来选拔干部的。当然,封建社会搞世袭的,卖官鬻爵的,大大有的是。封建社会也可以买文凭,所谓捐班,就是。捐就是捐款的捐、苛捐杂税的捐,班就是班级、领导班子的班。捐班,就是拿钱买的。前些日子,有部叫《陈真》的香港电视片,那里边演的武状元,就是捐班,名为状元,实际一点本领也没有,是拿钱买的头衔。一般地说,状元是不卖的,但学衔低一点的,是可以卖的,多少钱一个,那是国家国库收入的一种手段。现在,同志们有时候说笑,有些收学费,却不好好教学的刊授大学之类,有点拿钱买文凭的味道,当然不是那么严重……(笑)。但在封建社会确实有,拿多少银子,买个什么头衔,不学无术,却可以光宗耀祖,在大门上竖一块什么“文魁”、“武魁”之类的牌匾。卖官鬻爵的,大大有的是。有的是公开的,捐多少两银子,弄个候补或实差,但那银子是交国库的,有的是暗箱操作,行贿受贿,拿多少银两,买个官,银子流入私人腰包。官,到底应该怎么选拔出来?韩愈有一组《杂说》,其中有一篇叫《马说》的,文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个话,现在用得比较多。我们现在讲大家都来做伯乐,选千里马,也是一条选拔干部,推荐干部,知人用人的办法嘛。徐迟同志写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写陈景润的,其中讲:“熊庆来慧眼认罗庚,华罗庚睿目识景润”就是讲识别人才,发现人才,推荐人才嘛。韩愈的文章确实不错,苏轼文起八代之衰,一言而为天下法。唐宋八大家,唐朝就两个:韩愈、柳宗元。他的一些观点也很不错,比如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个话讲得非常好。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祭他侄儿子的那个文章,现在读起来催人泪下。但是,韩愈在人们的心目中,好像格调上不是那么高。为什么呢?他求官的心太切了。他是唐朝德宗时考取进士的,一个多月之内连写了三封信上书丞相,要官。看了这三封信,多少给人点感觉:哎呀,你这个人要官的心太切了!当然,我这个观点可能不太对。以后,在宪宗时期,一封《论佛骨表》,却显示了勇气和骨气。以前人们好讲道德文章,就是说,文章好,品德也要好。后边我还要讲做人的问题。道德嘛,还是要讲。小平同志讲,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还是讲道德。咱们讲“五讲四美”,还是讲道德的。韩愈虽然在做官问题上心太切,但韩愈的千里马之说,伯乐之说,现在我们还经常讲。过去,有的是科举制,考状元,有的是韩愈说的伯乐,实际是推荐制,推荐干部。现在,我们对发现人才、选拔人才,逐渐形成一套办法,就是群众路线的方法,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现在常讲四句话,一句话是群众推荐。也搞民意测验,依靠群众举贤荐能,发现人才。另一个是组织考察。我们组织、人事部门,是专门管这个事情的,组织人到单位、到基层、到广大群众中去全面考察了解。再一个是,党委集体讨论决定,不是个人说了算。还有第四条,就是上级批准。现在,我们选拔干部、考察干部,就组织程序上讲,是四句话。有领导,有我们组织部门,有下级,有群众,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我们业务部门和群众相结合。我们选拔干部,归根到底,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制度、组织原则,要运用于我们的干部选拔、考核方面。我有时想,谁最全面、最准确地了解干部?第一,领导了解干部。因为经常接触,经常一起共事,经常一起商量事情。一般地说,领导对干部是了解的。第二,他的同级干部了解他。第三,群众了解他。这三个方面,对干部都有所了解,领导有所了解,同级有所了解,他的下级、部属、群众有所了解。但是,比较起来,据我观察,对干部本质上最了解的往往是群众和同级,而不是上级。为什么?因为领导和下边的干部接触的次数、时间不是那么多的,有时接触,有时不接触。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下级呢,有的人思想作风上有毛病,老怕领导对自己印象不好,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毕恭毕敬,不畅所欲言,不抒己见,甚至看风使舵,阿谀逢迎。但是一个干部在他的同级面前,在群众面前,他的品德、才能、思想作风一般是暴露无遗的。为啥?因为他经常生活、工作在群众中,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看得最清楚,有的人在领导面前是一副面孔,而在群众中却无所顾忌,他的本质,他的最主要的东西,一般不易涂保护色。一个人,怎么样,让群众说,三言两语就给你说透了。所以我主张我们考察了解干部,既要从领导那里了解,更要从同级和群众这个渠道去了解。当然群众里边有时也存在一些小的派性,或者有一点红眼病,一些嫉妒心理,不是用客观的标准来评定干部,而是用个人的感情来评定干部,用个人的恩怨来评定干部,甚至有时是夹杂一些私心杂念。“唉,他要上台的话,对我可能会有好处,我就多给他说点好话”;“他要当我的领导,将来有可能对我有看法,我就给他说点赖话。”但是,一般来讲,多数群众对一个干部的评价比较公正,比较客观,比较全面。当然我们还可以用其他一些方式。比如,把考试引进到干部考核中来。总之,我们对于如何选拔干部,解决“官”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是我们应该很好研究的一个问题。

第五点,现在社会上有种风气,许多人伸手要官。对伸手要官者怎么办?当然这不是一个学术问题,但我们做组织工作的可以探讨这个问题。中央组织部几位领导同志的讲话里边,一再指出:对伸手要官者,一律不给;不但不给,而且要给予批评。不知同志们碰到这个问题多不多,反正我在组织部工作,在宣传部工作,经常碰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既是个社会现象,也是个现实问题。所以我经常也想这个事情。有的人讲:“你看么,我已经工作多少年了,是不是给我安排一下。”“我现在还想做些事情,再耽误不起了。”这说的还算含蓄一些。有的赤裸裸地说:“我这个人就是当一把手的材料,你把我派到哪个地方去,让我当一把手,我肯定干得好。”“唉,那个单位还有位子,你让我去吧。”“我也不排在前边,排在后边就可以”。说得很具体,自己给自己“封”官。也有的,夫人参政,夫人出马,“哎呀,我们老头子多少年了嘛,你看他的同学都安排了嘛,我们老头子也不比他差嘛!是不是你们考虑给安排一下,不然我们老头子心情不舒畅,我们也感到不是味道。”也有的,夫妻双双出面。也有的,孩子出来说情,“我爸爸在那个单位里,现在还干得不错。你们考察一下,是不是能用一下?”也有的,托人说情,拐弯抹角。渠道多种多样,而且一个人为要官可以来十次、八次,你一再解释都不行,在办公室里谈,在家里边谈,在什么地方碰到了谈,大有“官不到手”、决不“罢要”之决心。虽然在我们干部中这种人毕竟是少数,但现实生活中确有这种问题。怎么办?我的观点是:真正是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四化”,毛遂自荐可以。毛遂自荐原来作为贬义词,有的人批评人“你不知羞耻,毛遂自荐”,我认为不能这样看。实际上毛遂是很有本事的人。他是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食客。当时,养士之风盛行,就是吸收、储备干部。孟尝君食客有几千人,鸡鸣狗盗之徒,都能派上用场。平原君的食客也不少。有一年,秦国和赵国发生矛盾,平原君要出使楚国,联楚抗秦,要带二十个人去,当时已经选了十九个人,还差一个,问还有谁跟他当随从,当陪同人员?毛遂自荐说:“我可以去。”平原君平时和毛遂接触很少,以为毛遂是一个碌碌无为、没有本事的人。平原君讲,锥在囊中,会脱颖而出的。你,我咋以前没有发现,恐怕你没多大本事,不然我早就发现,早就知道了。

同类推荐
  •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叶君主编的《假设与求证(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的成果。胡适先生将实证主义从美国引入中国,井提出了“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基本方法,对科学研究有晕大的指导意义。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既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更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本书以春天开始,经历了夏天、秋天和冬天,复以春天结束,仿佛预示着生命的轮回,终点即是起点,起点也是终点,万物莫不如此,周而复始。全书充满了作者有关自然、生活、人性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以及他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重塑自我、探索生活真谛的不懈努力,字里行间闪耀着宁静、恬淡、智慧的光芒,启发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科学是美丽的,科学中有对真善美的追求。《人皆有错(名家经典)》所辑文章,既有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也有科学研究的心得体会;既有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人类文明、东西方科学的对照,也有对科学未来发展状况的争辩与沉思。读之,可以开拓科学视野,可以深味科学思想与精神,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块好奇、怀疑、智慧的疆域吧!
  • 故园往事·二集

    故园往事·二集

    本书是《故园往事·一集》的姊妹篇,记录了作者对自己少年时代种种往事及身边人物的深刻回忆。由“血亲”“自我”“生计”三部分构成。通过朴实流畅,生动清新的文字讲述了一个个让人感慨万千的故事,表达了浓烈、真挚的亲情与乡情。读来令人思绪万千。
  • 邢澍诗文笺疏及研究

    邢澍诗文笺疏及研究

    邢澍,字雨民,一字自轩,号佺山、行一,生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约卒于道光十年(1830年)。是清代著名的文献学家、金石学家、诗人、藏书家、书画家,他在当时的文化圣地江南二十余年的学术仕宦生涯,打开了陇右通往关外的文化交流的大门。归里后,沉静寡营,著书自娱,以致卒年也无从确切考知。
热门推荐
  • 极品坏保镖

    极品坏保镖

    当兵整三年,母猪赛貂蝉。八年不为人知的雇佣兵生涯让陈风刀头舔血,无时无刻不是活在生与死的边缘,在他终于决定摆脱这种生活后,他选择了回到都市成为一名保镖。当然,保镖有苦逼的,也有牛逼的,陈风自然要做最牛逼的那种!邂逅大佬美女,穿行于黑白双道,这些都是小case!那些柔弱美女医生,巾帼美女总裁,高官千金……才是他的真正目标!
  • 左臂雷帝

    左臂雷帝

    作品介绍:主角雷成十年隐忍,十年准备,只为为父为母报仇,可最后却还是无奈和敌人同归于尽于自己制作的纳米炸弹之中。然而却是没想到自己居然以灵魂状态神奇的寄生于正在研制的超级智能系统之中,并还赋予了智能生命,在智能的帮助之下意外穿越到了仙侠世界中去,附身在一个资质平庸,因为与人争斗而命在旦夕的药王谷外门弟子身上,从此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因为在穿越的过程中,雷成的灵魂意外吸收了一条金色雷电从而得到无名神尊神魂的传承,自此雷成的练功速度是别人五倍、十倍、二十倍?????而且还不惧怕任何的心魔。
  • 谁的鸢尾花

    谁的鸢尾花

    那一年,究竟谁成了谁的救赎…谁又成了谁的光…终是有缘无分,不得上天成全罢了…没了你,这天下还有何意义
  • 破木珠

    破木珠

    吉林乌拉的一双兄弟,种种变故活出不一样的人生,正与邪,黑与白的大对决。。。。。。
  • 意外之后我选择不做人了

    意外之后我选择不做人了

    震惊!一男子竟亲身实验二次元的大门!江湖传闻,极致潜行突然现世,当事人艾先生表示毫不知情。前所未有的传闻,迈克米伦庄园深夜竟传来“杠上开花!”这等神秘语言我社请到了一位知情人士来进行访谈,我们来听听他的解释“我要干翻的,是这苍穹!”男子一手指天,高声呐喊“这是我们不摇派碧莲功法第二代传承者,顾碧莲告诉我们的”现场一片混乱。顾赟表示,我真的只是做穿越直播啊!
  • 陌生人原来真的是你

    陌生人原来真的是你

    最熟悉的陌生人,就像陪伴在我身边的你,我静静的看着你,爱着你。我可以懂事的陪伴左右,也可以安静的看着你爱着别人,即使丢掉性命,我依然爱你。。。。。。
  • 彭阳县人大志

    彭阳县人大志

    本志内容包括:大事记、县情概况、人大常委会、乡镇人大、人物、文献选辑。收录了1983年10月至2013年7月期间彭阳县人大工作资料,记述了彭阳县人大工作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霁月清风花棠尽放

    霁月清风花棠尽放

    霁月来时一身白衣,犹如天上银白的皓月,走时却满头银发,身着黑衣,身上布满伤痕,成为天下百姓的噩梦。霁月说:“一身白衣只为你;一身黑衣只为护你。”“师兄,我饿了,想吃糖葫芦。”“好,我给你做。”“师兄,你会一直一直都陪着我吗?”“我会永远陪着你。”“那拉勾!”“好,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师兄,你会在雨天的时候背我回家吗?会给我买漂亮的簪子吗?会为我描眉吗?会纳妾吗?”“棠儿,我会在雨天背你回家,我会给你买漂亮的簪子,我会为你做零嘴,我会每天为你描眉,我只会娶你一人,等京城的一切都稳定下来了,我们就游历四方,去你想去的地方,我会一直陪着你。”花棠很幸运此生可以遇到霁月,他会陪着她一起闹,会纵容着她,在霁月的面前她可以放肆的笑,耍赖,她一切都不需要担心,因为霁月会会一直在她的身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予你明朗

    予你明朗

    指路隔壁新文《悄悄慕你》,【新晋写手】X【游戏主播】的校园小甜文~ 【轻微抑郁性格冷淡小学妹】X【温润阳光学霸校草】曾名《借光》(1V1双洁,恋情不虐,其他另说。)十六岁前的苏梓离,说过最多的话就是“好”、“谢谢”、“不用了”,从来不和别人提任何要求,得过且过,无欲无求。十八岁前的叶习,见到女生接近自己,会生出一种名为“恐惧”的情绪,恨不得在脑门上写上四个大字:异性勿近。运动会上的一个小意外,叶习对苏梓离“二见钟情”。后来,他就再也没离开过小姑娘的世界。叶习:“实不相瞒,我看上了那个让我摔烂屁股的小姑娘了。”三年陪伴,他一步步走近她的世界,哄她开心,护她于身后,也在她最无助的时候拥她入怀。最终,换来了小姑娘的告白。苏梓离:“我的人生并不昏暗,只是恰好缺了来自你的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