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3100000021

第21章 松林喋血(6)

两天后,死狗醒了过来,颤颤地爬上高处,想用爪子握住电灯插座,一碰,便被电击了下来,扑通一声重响,招来了看守的,天国没有进去,反倒添了一副脚镣。这镣,实际上是原用来锁大板车的铁链,两头各加上一把锁。关进监狱前,发现有一头的锁钥匙掉了;关进去后,一见材料上写着“现行反革命集团”的首恶分子,又给赏了一副。1968年的冬天,至次年的春天,我是戴着两副脚镣睡觉的。一直到今天,我睡觉不管用什么姿势,最后还得两条腿勾在一起……

前后关了一年半,军代表找我去谈话:

“你可以出去了,出去后不准有牢骚,你能保住条命就是不错的,若不是这个案子牵涉到这么多大干部,连中国驻突尼斯大使侯野烽也被揪了回来,说不定你这个小家伙早给毙了!”

“八亿人口,不斗行吗?”斗来斗去,我和我的家人,总是放在炉壁上烙的烧饼,架在火上烤的羊肉串儿:

父亲受我的牵连,也关了半年。据见过他的人事后告诉我,那段时间,他眼窝凹陷,发须半尺,面黯神销,浑如野人。细想想,清白一生,小心一生,粉笔灰下打发生涯,上北京大学学的是法律,解放后这门课见鬼去了,他主动改行,教起《新民主主义论》和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似小牛犊紧叨着母牛的奶头,那“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的荣誉,几乎年年未放过。自1957年始,运交华盖,先是帽子一顶,再是猝然失妻,没几年又身陷囹圄,家破物散,几个子女流徙东西……我真担心他会熬不下去。还好,他真读通了那涵盖人生莫测风云的哲学,以后我没有问过他,但我猜想,那段漫长苦难的日子里,他一定是天天与云端处的老庄神交的……

1970年“一打三反”。我的一个妹妹,又被打成“现行反革命”。过程大约是这样的:一天夜里学校放露天电影,电影散后,在宿舍楼道里发现了一条“反动标语”。众人围着看时,她说了一句:“这字,怎么有点像我的字?”

于是,校方请君入瓮,刑大约是没用,对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有一番软硬兼施的话就够了。那硬,“你父亲是反革命,你哥哥是反革命,讲是你写的反动标语,十个人有十一个人相信!”那软,使她真以为承认了就没事,犹如在家里承认自己私拿了几毛钱,父母亲会对你怎么样呢?

可这一承认,引起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批斗,监督劳动,不让毕业分配……接踵而来,她发现上当了,便一个劲儿闹翻案。谁睬她呢!她是翻过去的一页日历,而那一页上正需要多几个“阶级敌人”。妹妹突然寄了一封信给父亲,信里没有写什么,只有几元钱,一丈多布票,父亲估计是凶兆,急得不行,赶去了永修县,果真她在谋划要去县革委会门口,喝上一瓶什么药水,自尽在那儿,以示抗议。

不久,她被打发去了一个水库工地上劳动,那里有一个同情她遭际的工地指挥,疏通了有关部门,将那“反动标语”的照片送到九江地区公安局去做笔迹鉴定。鉴定结果下来,也许是照片画面不清晰,也许是妹妹的字迹确有些像上面的,既未肯定,又不否定。以后,又辗转再三,送到省公安厅进行鉴定。在近一年时间,父亲和我们几个子女,像在刀丛里过日子,几乎没有一天不心惊肉跳:不送省厅鉴定,妹妹年纪轻轻,却得背一辈子黑锅;送去鉴定了,倘若还是既未肯定,又不否定,她还有勇气活下去吗?倘若甚至确认是她的笔迹,再加上这一年多来,她到处申诉翻案,她还不得被逮进监狱……

值得万幸的是,冥冥之中,终于感动了上帝,省厅否定了。

我应该从骨子里厌恶这“一次次红色暴风”,依据自己一家的遭际,还有疮痍满目的祖国,确认“文革”初期我和同代年轻人一样所具有的理想主义,对未来之中国红色且又平等、自由的憧憬,业已遭到这场“革命”最残酷、最粗暴地蹂躏。我应该明白,若“四面惊雷/八方来风”,“把珠峰做炮台/让炮口云天耸”,国家有限的一点家当会摔得一干二净,大地将春天不生芳草,人民将夏日不寒而栗!退一步说,我没有李九莲的目光与胆识,我也必须保持铅云般的缄默,我却从铅云里奋力地拧出一幕“豪迈”的大雨来……

是从头发到脚趾头,都得到了彻底的改造?抑或,是痛苦地蒙上眼睛,也蒙上灵魂说着假话?不,不是得到了彻底地改造,在生活里我是痛苦的,生命的主体意识是压抑的。严峻的生活,不给我一个社会的贱民以任何摆脱困境的机会。也决非是痛苦地说着假话。在诗歌里,我是愉悦的,生命的主体意识是膨胀的。不时飞向报刊上的诗歌,给了我一个小工人以出人头地的机会。

我习惯了上面提倡什么,我写什么。社会上大多数人说什么,我写什么。怎样有利于生存,我就怎样写。恍如加足了油的轴承,几乎无需皱一下眉头,费一点脑筋……

我习惯了诗歌对于自己命运的嘲讽,对于社会生活的掩饰。习惯了内心世界的二重分裂,我从真实的一半走去虚伪的一半,或是从虚伪的一半回到真实的一半,难有半点迟疑,不会磕磕碰碰,好似在一轮澄静的秋月下,漫步于宽广的长安大街……

邮戳不断地重复在信封上,悲剧不断地重复在我跌宕的命运里。悲剧意识,却被麻木的生活态度,卑微的生存目的所冲淡。悲剧,没有转化成悲剧意识,再多的悲剧,再跌宕的命运,也不能净化我的灵魂,升华我的人格,这才是真正悲剧的悲哀。

似乎不仅是我没有悲剧意识。敢于把钟海源异常惨烈的结局,连同自己一颗受了伤的心,赤裸裸地捧给世人的唯有H君。对于小游,那刑场上血淋淋的记忆,大概将陪伴他终生。他想努力遗忘它,它却蝼蚁钻堤坝般极力钻出来:在月白风清之夜,他被妻儿甜睡的鼾声所惊扰;或者,是在县城的街头上,看了一张打了红勾的判刑布告……他一会儿郁郁寡欢,总觉得自己欠下了什么,一会儿眉头舒展,又觉得自己并没欠谁什么。他也许会给人以有点神经质的感觉。

黄副营长则十有八九,活得坦然,依然大大咧咧,依然活蹦乱跳。若他现在是一个副处或正处级的什么官,他也依然不摆架子,和下级们有说有笑。某次酒席上,或者是看完报,点着一支烟,等着下班的那会儿,他肯定会将那次刑场上的经历推销出去,为了能和地摊、书亭里令人眼花缭乱的通俗刊物决一雌雄,也许他还会添一点油,加一点醋……

细分析,说假话有两种情况。若是自觉的,叫欺人,若是不自觉的,叫自欺。因为前种尚有编织的过程,心计的痕迹,大概只能视作欺瞒症的轻度症状,而后种,几乎已成了条件反射式的习惯,一说,便是龙头一旦打开哗哗而下的自来水,故应视作病入膏盲的表现。

也并不仅是我病入膏盲。

就是到今天,据报载,有位法国专家在中国工作了三年,要回国了,照例要举行欢送会,欢送会上照例要请他讲话。他说:

“我就讲讲中国最好和最不好的吧。中国最好的,是十亿人有饭吃,最不好的是人人讲假话。”

妙的是,举座愕然,可继而满堂哄笑,掌声大作,仿佛看完了一出陈佩斯、朱时茂演的小品。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认为,欺瞒,是个人遭受挫折时防御性心理机制在起作用的一种表现,是人不敢正视现实的儿童心理化的标志。

也并不仅是我在精神上长不大。

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犹如一轮朝阳,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之时,在一片乐感文化而不是罪感文化的土壤上,昔日说着假话以求自己的生存,当今说着假话以证实昔日的清白,乃至冤屈,不是大有人在?

人们对于极左路线的声讨,僵化体制的批判,莫不众口一辞。人们对于当年某月某张大字报诬陷过自己,某日某个红卫兵伤害过自己,也都记忆犹新。人们对于毛泽东明里暗里的怨恚,乃至在他的身后,搭起一座恶的祭坛,也许还会成为一种时髦。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他的身后,不是凭情绪而是用学理,搭起一座真实、科学的祭坛,在半个世纪内的中国,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历史课题。

却很少有人思忖,作为一段蒙昧的历史过程,民众与领袖、体制、路线,为什么会有如此完整的契合?更少有人去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里寻找、并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

比如,与曾昭银将一纸情书交给了部队,从而导致了李九莲、钟海源及赣州地区一大批干部、群众罹难相同,1955年,也正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违背起码的文明生活准则,把另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多年来给自己的私信统统抖落出来,提供给当时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几家报纸之一--《人民日报》,“编辑”成了所谓胡风反命集团案的第一批材料,从而开始了中国知识界几乎一场接一场的政治雪崩和道德大滑坡……

翻翻仅该报1955年5月至6月的合订本,就会发现有那么多著名的知识分子争先恐后地发表文章,去群起而攻击一个弱者,尽管他们自己也是弱者。而且,这一攻击,将会导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日后他们自己也早晚给“黄雀”叼了去。

“看了《人民日报》公布的第二批材料后,愤恨的烈火,把我的血液烧得滚烫。”

“我看穿了胡凤的心:除了受过美蒋特务训练的人,谁会这么想一想呢?”

“胡风,你是九尾狐,你的主子是谁?当胡风向党和党所领导的文艺战线发动了猖狂进攻以后,不久就传来了台湾广播热烈的响应。”

“请依法镇压胡风,而且镇压得必须比解放初期更加严厉!”

“胡风娘家是中美合作所……他们不仅是狼种,而且,似乎又当过狐狸的徒弟……要彻底消灭这批狗种。”

“胡风是反革命的灰色蛇,胡风与胡适的区别,是一种灰色蛇与白色蛇的区别。”

三十年后,人们只记得“牛鬼蛇神”、“黑七类”、“狗崽子”、“砸烂狗头”等一类红卫兵的语言,遗忘了这一类“美蒋特务”、“九尾狐”、“狼种”、“狗种”、“灰色蛇”的语言。有论家指出:

早在红卫兵学会糊大字报以前,大字报的语言不就已由他们的前辈准备好了吗?区别在于红卫兵使用这类语言,是由他们的教育决定的,而前一代人开创这类语言,则是由更为可悲的劣根性决定的。红卫兵从学会读报那天起,接受的就是这种语言教育,他们只有这一种语言,没有人教他们第二种语言。灾难过后,他们当然要低头忏悔,但他们至少还可以说一句:“我们的罪过是无知,而不是虚伪!”一代文化巨擎,还有这个“家”,那个“权威”却不一样了,他们是说着另一种语言长大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曾经亲履西土,又过系统的民主教育,起码是文明教育。他们应该知道,使用这种语言远远超出了他们所接受的教育规范,这不是文明人的语言。谁使用这种语言,谁首先就剥夺了他自己的内在尊严。当红卫兵忏悔的时候,他们也应该忏悔,甚至更应该忏悔!因为,他们当时就应该知道使用这种语言,不是出自野蛮,就是出自虚伪。因而,也就更应该承担良心上的责任。(朱学勤《我们需要一场灵魂的拷问》)

然而,现实却是只有“野草般的控诉在疯长”,却难见有“忏悔的黑玫瑰开放。”

如果作为社会的良心,知识分子都是如此,还怎样能对在那不但践踏了人类道德,而且还肢解了人类血亲关系的疯狂年代里曾昭银的所为,以及李九莲的家属不去探监、不曾写信、不去收尸提出过份指责呢?还有什么理由,去要求在李九莲、钟海源的案件里前前后后直接或间接决定了她们命运的人们,去良心的法庭上拷问自己:为什么没有作出一点努力,为人间留下这两颗高昂、可贵的头颅呢?

如果作为社会的良心,知识分子们都是如此,也就没有理由对XX医院那位干部在家里彩电、冰箱齐全的今天,却依然抱着古老看客式的麻木而嗤之以鼻;更没有理由,去要求全体民众拥有一种高贵的正义之情--它决不是为着个人生存的一点可怜要求,而是关注别人不幸甚于自己不幸的博大人道主义胸怀,关注国家衰荣甚于自己衰荣的社会责任感。正如一位西方哲人说得好:

“基督教创始人对他的门徒的嘱咐,实际上也完全适用于学者,你们都是最优秀的分子;如果最优秀的分子丧失了自己的力量,那又用什么去感召呢?如果出类拔萃的人都腐化了,那还到哪里去寻找道德善良呢?”(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

在今天,似乎中国人被唤醒的并不太多。老栓叔、华大妈、康大叔、驼背五少爷、红眼睛阿义一类人物,也并没有都遁入历史的陈迹……

遗传学家们认为,某种获得性行为,只要通过三代遗传,就可以对基因产生遗传影响。我怀疑,莫不是一代代人因为都面临环境选择的压力,一代代人却又未都敢正视这压力,从而使虚伪与麻木,真被编进了遗传的密码,在我们众多民众的生命中,已经次生本体化了?

要不,就很难解释,十一年前犹如锋刃的历史,已经挑落了一幅蒙满灰尘的现代神话之后,今天仍有人在不断地捡起它的破片碎屑,并不断地拼凑起乍看有了新色的神话;

要不,就很难解释,眼下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短期化行为,即个人,或者是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一个地区,注重乃至殚精竭虑的总是如何有利于自己的生存,眼前的效益和一时的繁荣;而忘却乃至冷漠国家的生存、民族的长远利益和长久繁荣。

要不,就很难解释,在令天奢谈“改革”的人并不少,期待改革能立即变成好烟、好酒的人也不少;若改革要他付出代价,哪怕是拔出一根毛的代价,转眼就能将改革变成柜台里假烟、假酒的人,更不少……

当今举世瞩目的中国改革,正是在这样一个国民环境里所奋进,她的步履维艰,便是可想而知的了!

当今举世瞩目的中国改革,正是被这样一个国民环境所包围,她前景的吉凶未卜,也就不是危言耸听之谈!

写到这里,我的心不禁刀触般震颤了一下,我发现--

如果说,在某种意义上,十几年前李九莲、钟海源的命运,颇有一点类似《药》的故事;那么,今天有一些人们对于改革的虚伪作法与麻木态度,便是在剧烈地重复《药》的故事。

同类推荐
  • 解放南昌

    解放南昌

    中央军委为了进一步把战争引向敌人的深远后方,配合中原战场作战,电令栗裕亲率3个纵队,组建一个兵团,渡江南下,在南方数省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毛泽东设想,粟裕的部队可以在湖北的宜昌至监利之间渡江进入湘西。
  • 和大唐诗人对酒当歌

    和大唐诗人对酒当歌

    唐朝,那是一个呼唤天才、造就奇才的时代!是梦想的力量唤醒了无数文人士子志存高远,心怀天下,驰骋四方。江湖有酒,庙堂有梦,乡愁在路上,风雅在诗中!诗人们一路走来,唐风浩荡,诗意飞扬。诗歌不再是文人的专利,诗歌走进了平头百姓。一时间,华章迭现,锦句璀璨,成了一个朝代撼古耀今的盛世标志,成了一个民族辉煌灿烂的不朽记忆。赵斌著的《和大唐诗人对酒当歌》选取了50位唐朝诗人,品人品诗,品阅那个不可复制、早已远去、又令人梦绕魂牵的伟大时代,既有学术价值,又可快意阅读,行文流畅,意蕴流美……
  • 历史·权力·主体:卡里尔·丘吉尔女性戏剧研究

    历史·权力·主体:卡里尔·丘吉尔女性戏剧研究

    本专著从福柯关于历史、权力和主体的后现代理论入手,解读当代英国女剧作家卡里尔·丘吉尔的女性戏剧作品,展示其纷繁的后现代艺术手段,分析剧作家的女性主义思想,说明后现代艺术与政治参与间相互渗透的关系,适合外国文学研究者、现当代戏剧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阅读。
  •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关于《呼啸山庄》的研究成果早已卷帙浩繁,但是,由于经典文学文本的丰富性,往往不断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反复研读和阐释。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的心得。作者在认真、审慎、反复、仔细地研读原小说的基础上,在作品的主题思想解析、人物形象剖析、艺术建构探析、文本对比分析和故事章节评析中提出了自己的不少的独立见解,让文学研究者能更全面、更客观地去把握和解释小说内涵。该著作的五部分互为关联、互为支撑,构成一个完成的逻辑链来阐释该部小说。
  • 高唱低吟

    高唱低吟

    任海成出诗集,要我作序。我希望他请一个文学界的名人来作,那对扩大他本人及诗集的影响有帮助。但他执意地说,我是他的恩师,对他帮助最大,也最了解他。
热门推荐
  • 汉时记

    汉时记

    第一次写小说,前期可能有点水,如果不喜欢可以跳过,我尽量慢慢的提高技术和质量
  • 邪王独宠:神医很妖娆

    邪王独宠:神医很妖娆

    她叫云果,是特工组织最完美的作品。医术无边,杀人利落,组织交予的任务从未失败过。一朝不慎,竟然穿成了一个空有外貌的草包兼花痴,可笑的是直到死都不知道自己为何遭难。好在有爷爷疼小叔爱,不枉嚣张走一遭。世人皆说云家大小姐不仅废,而且蠢。大小姐不同意,一巴掌抽死他。好好看清楚,到底是我废,还是你更渣?银针在手,实力为尊!神兽为宠,霸绝天下!什么渣男渣女统统滚一边。不曾想,却被一只妖孽缠上身,还对她情有独钟,追不到她誓死不罢休。她要逃离这个地方,她不要再遇到那个妖孽……且看高冷女神在逗逼路上越走越远……
  • 火车之通往地狱

    火车之通往地狱

    神说:人以恶应堕恶道,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俱至,必有火车来迎。一张神秘的车票,带着他坐上了一辆通往深渊的列车……原来每一个站点都是一场噩梦。嘘……第一站到了:寂静岭请乘客拿好物品下车,与三日后准时进站……
  • 旋风少女之百草廷皓

    旋风少女之百草廷皓

    百草找到身世,变身小公主,找到真爱,然后孩子就出来了(?▽`??)
  • 比尔吉沃特的海底来客

    比尔吉沃特的海底来客

    鲛人族的小人鱼总是叫不对血港鬼影的名字,久而久之,连派克也开始怀疑自己究竟叫派克还是泊克了?只是对于派克来说,小人鱼永远不会是他的同伴。
  • 狂傲君王妃:逆天废材三小姐

    狂傲君王妃:逆天废材三小姐

    她,二十一世纪杀手榜榜首,一次动情,换来双重背叛,一朝穿越,无人知晓,她竟成了她。温情,被她冰封。冷酷,这可是她的代名词!当一双血眸张开,命运颠倒,天才和废物竟是同一个人!这一世,万兽之王她当宠物养;灵丹妙药她当糖豆吃……他,神秘势力一代君王,杀人如麻,却为了她,携手江湖!容不得旁人对她只言片语,若是,一指弹飞!只在于他曾答应过她,一生一世一双人……暗黑势力,他俩同创;大千世界,他俩共打;龙凤呈祥,就是他俩。这一生,颠覆天下。废材逆天,注定是一个望尘莫及的耀眼神话!
  • 邪枭

    邪枭

    落魄大少流浪海外,携百万狼群,征战天下;杀出一片血天,站在世界之巅。且看落魄大少号令自己的兄弟创建自己的商业大厦,打造自己的地下王朝,成就一代杀神,一世枭雄!天?只不过是我早已厌烦的玩物地?只不过是不屑一顾的蝼蚁何以与我相比?若世不容我,那我来灭世!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刀山火海我不怕,为了梦想踏闯天下,为了希望,我要号召猛将、智囊,雄霸天下!天下是我的天下!天下间的一切尽在我手!
  • 冷幽执念

    冷幽执念

    冷枫与上官幽在初中的时候相识,在冷枫喜欢上官幽的姐妹表白失败后彻底死心了,这时冷枫发现上官幽和她的姐妹长的很像就喜欢上了上官幽,这时在国外上官幽名义上的哥哥上官冷回来了。。。。
  • 至尊弃妃

    至尊弃妃

    试问女子的容颜有多重要?她本是先帝钦点的皇后,可却因为那丑陋的左脸被薄情皇上硬塞给了他的皇弟为王妃!而自己的妹妹却荣登后位······夫君不喜,把她丢到马厩与牲畜为伍;妹妹刁难,屡次戳她痛处;太后嫌恶,随便找借口将她毒打······难道就因为半张脸丑陋她就要低下头乖乖认命吗?她偏不肯!
  • 不朽界主

    不朽界主

    浩瀚宇宙有三大圣地,六大帝族,其各占一界,执掌寰宇!荒天梦家,以神胎封印未出生之血脉,抛入万域之中……与世长存,世界自有沉沦之时!与道共生,大道自有覆灭之日!规则无情,命运难寻!吾名无忧,自当无虑!世即有沉沦,道有覆灭,此乃万劫!改秩序,逆天命!吾当超脱,立于不朽!书友交流群:556827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