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35600000035

第35章 推开宏观经济之窗(2)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之差。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万能的。因为它并不能反映出社会成本,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方式和为此付出的代价,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效益和质量以及社会财富的总积累,也不能衡量社会分配和社会公正。对它我们应该持以科学的态度,不能只片面地注重经济总量和速度的增长,而不顾资源损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这样往往会造成这样的可能:即经济增长了,而人民生活质量却下降了,甚至经济本身也不可能持续增长。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既需要高度重视GDP,却又不能片面地去追求其增长速度。

【知识链接】

产品附加值

产品附加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通过企业的内部生产活动等创造的产品附加值和通过市场战略在流通领域创造的商品附加值。高附加值产品,是指“投入产出”比较高的产品。其技术含量、文化价值等,比一般产品要高出很多,因而市场升值幅度大,获利高。

国家经济的体温计——PPI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2月份PPI在各方预期之内如期转正,上涨1.7%。2009年12月份的PPI同比增幅,比11月均明显加快。马建堂具体分析上涨因素称,CPI分项数据中,食品和居住项目是主要上涨因素。数据显示,食品上涨了5.3%,拉动了CPI上涨1.74个百分点;包括住房在内的居住项目价格上涨1.5%,拉动CPI上涨0.21个百分点。PPI方面,主要是采掘工业品以及原料,钢材、水泥、十大有色产品上涨较多,去年12月份分别同比上涨17.6%和3.6%,对PPI上涨分别贡献0.9和0.7个百分点。这两者总共贡献的百分点“已经接近总体上涨的1.7(个百分点)了。”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目前,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含规格品9500多种),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种类186个。 由于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可能的。

PPI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由于食品价格因季节变化加大,而能源价格也经常出现意外波动,为了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整体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一般将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变化剔除,从而形成“核心生产者物价指数”,进一步观察通货膨胀率变化趋势。

一般而言,当生产者物价指数增幅很大而且持续加速上升时,该国央行相应的反应是采取加息对策阻止通货膨胀快速上涨,则该国货币升值的可能性增大;反之亦然。

PPI上升不是好事,如果生产者转移成本,终端消费品价格上扬,通胀上涨。如果不转移,企业利润下降,经济有下行风险。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已经提出,2010年将是预防通胀的一年。

美国劳工部2009年12月15日公布,美国11月生产者物价指数月率上升1.8%,预期为上升0.8%;年率上升2.4%,预期为上升1.6%。此数据表明美国通胀压力上升,增强了美联储将提早升息的预期。

2010年1月10日,韩国央行(Bank of Korea)公布数据显示,韩国12月生产者物价指数月比上升0.5%,年比上升1.8%,略高于11月0.4%的增幅。韩国12月生产者价格指数年比上升1.8%,为8个月以来首次实现年比上升,因韩国12月石油进口价格年比上升86.4%,11月该国生产者价格指数年比下降0.4%。韩国2009年生产者物价指数年比下降0.2%,为7年以来首次下降,主要由于石油价格及其他商品价格下滑。

从上面我们也可以看出,2010年世界预期的通胀率都将上升。由于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大规模爆发以后,世界各国纷纷降息,从而为社会注入了很大的流动性,从而导致了物价指数上涨。生产者物价指数的上升也提醒,政府决策机构和企业生产者一定要尽早预防通胀。

【知识链接】

消费物价指数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经济发展有高潮也有低谷——经济周期

从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最高的波峰年分别是1978年(11.7%)、1984年(15.2%)、1992年(14.2%)和2007年(13%);经济增长率最低的波谷年分别是1981年(5.2%)、1990年(3.8%)、1999年(7.6%)和2009年(假设2009年为本轮周期的波谷年,增长率为8%)。如果依据波峰年计算周期的长度,从1978年到2007年的29年间,总共形成了3个经济周期,周期的平均长度为9.66年;若依据波谷年计算周期的长度,从1981年到2009年的28年间也形成了3个经济周期,周期的平均长度为9.33年。

从工业化到现在,世界经济呈现出具有规律性的周期变动已经历了五个长周期,即分别以“早期机械化”技术革命、“蒸汽动力和铁路”技术革命、“电力和重型工程”技术革命、“福特制和大生产”技术革命和“信息和通讯”技术革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周期或商业循环,它是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这种波动以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如就业率、物价水平、总产量等普遍的扩张或收缩为基本特征。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可以分为萧条、复苏、繁荣、衰退几个阶段,其中最两个主要阶段是衰退阶段和扩张阶段。繁荣,即经济活动扩张或向上的阶段(高涨);衰退,即由繁荣转向萧条的过渡阶段(危机);萧条,即经济活动收缩或向下的阶段;复苏,即由萧条转向繁荣的过渡阶段。

经济永远在繁荣和衰退之间循环,人们对于未来生活总是从乐观的高峰跌落到失望的深渊,又在某种契机下雄心再起。

经济周期既有破坏作用,又有“自动调节”作用。在经济衰退中,一些企业破产,退出商海;一些企业亏损,陷入困境,寻求新的出路;一些企业顶住恶劣的气候,在逆境中站稳了脚跟,并求得新的生存和发展。

经济周期可以通过很多重要的渠道影响到我们。例如,当产出上升时,找工作变得比较容易;当产出下滑时,寻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就会比较困难。

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任何一分子,对经济周期波动必须了解、把握,并能制订相应的对策来适应周期的波动,否则将在波动中丧失生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们越来越多地关心经济形势,也就是 “经济大气候”的变化。 而作为政府部门,认识经济周期在市场经济中的运行规律和特征,有助于政府在制定扩张性或收缩性的经济政策以及进行政策转换时,增强预见性,避免滞后性。

【知识链接】

库兹涅茨周期

一种长经济周期。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涅茨提出的一种为期15-25年,平均长度为2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由于该周期主要是以建筑业的兴旺和衰落这一周期性波动现象为标志加以划分的,所以也被称为“建筑周期”。

西方国家的“黑色1929”——经济萧条

1929年10月29日是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黑色星期二”是股票市场崩盘的日子,“经济大萧条” (Great Depression) 也正式开始。失业率攀升到最高点, 1933年,有四分之一的劳工失业。

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为摆脱经济危机打起了贸易壁垒战,严重依赖美国的德国与严重依赖外国市场的日本,都无法通过自身内部经济政策的调整来摆脱危机,只能借助原有的军国主义与专制主义传统,建立法西斯专政进行疯狂对外扩张,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从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5-1936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1939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德国吞并奥地利、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和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初德国突袭波兰。

美国于1941年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大萧条也随之退出。美国与英国、法国语苏联等同盟国共同对抗德国、义大利,与日本。这场战争死亡的人数不断增加。在德国于1945年5月投降之后,欧洲区的战火也随之熄灭。在美国于广岛与长崎投下原子弹,日本也随即在1945年9月投降。

经济萧条是指长时期的高失业率、低产出、低投资、企业信心降低、价格下跌和企业普遍破产。经济大衰退是于1929年的美国发生的。当时,美国大部份的股票价格暴跌,股票市场崩溃,很多人在一夜间丧失全部资产,引起了全国的经济大恐慌。大量工厂、银行因此倒闭,全国陷入经济困境。

经济大衰退导致极权主义在德国日本兴起,而且带给美、英、法等西方国家严重的失业及社会不隐定等问题。而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从而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

正是由于上世纪的经验和教训,在遇到20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美国经济免于遭遇第二次大萧条,在平息此轮经济危机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大政府”的救助行为。

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2008年底经济危机爆发时,其严重程度几乎堪比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银行业危机:世界贸易、世界工业产值、全球股市等一系列指标下降速度赶上甚至超过了当时。但与“大萧条”时代所不同的是,在本轮危机中,经济并未如当时一般直线下滑,而是在经历了糟糕的一年后逐渐开始触底。他认为,美国之所以免于重蹈“大萧条”覆辙,答案是政府在两次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首先,在本次危机中,最关键的并非政府有所为,而是政府有所不为:与私人部门不同,联邦政府没有大幅缩减开支。尽管财政收入在经济收缩的时期大幅下降,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公职人员收入等都得到了应有的保障。而这些方面的支出都对下滑的经济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成为政府的“自动稳定器”。而在“大萧条”时代,政府支出占GDP总量的比例则相对小得多。

其次,政府除了持续发挥其自身的稳定效用之外,还进一步采取措施稳定金融部门,为银行提供救助资金。尽管也许现行的银行救助计划的规模及形式等方面存在缺憾,但是如果没有采取此类措施,情况势必会更加糟糕。

最后,政府在经济刺激计划方面进行了深刻思考,并付出了努力。

【知识链接】

经济衰退

当经济中总产出、收入和就业连续6个月到一年的明显下降,经济中很多部门出现普遍收缩,则这种经济下降称为衰退。更严重的持续的经济低迷成为萧条。凯恩斯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经济滞胀

1973年中东战争期间,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斗争导致西方国家发生的石油危机为其重要触发原因。这次由石油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危机有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这次危机造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较长时间的“滞胀”: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8.1%,日本高达 20.8%;批企业破产,股票大跌,美、日、西德等10国两年内资本超过百万美元的公司破产12万家以上;失业人数巨增,创战后最高纪录;物价上涨,危机期间物价指数的上升英国为43.9%,日本为 32.5%,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际贸易入超达203亿美元,国际收支逆差为392亿美元。萧条过后,各国经济没有出现全面高涨,而是进入滞胀时期,经济发展速度减慢相对停滞,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严重,失业率居高不下。

1987年10月的黑色星期一算起,美国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以1987年第四季度为最高点,接近7%,从 1988年第一季度开始即逐季直线下滑,到1989年第二季度降到1.7%,第四季度降到接近零,到1990年变为负增长。这次危机从表现上看似乎比较温和,实际上其严重程度比上一次更甚。这次危机的恶化阶段,工矿业生产指数下降5.2%,1990年企业破产数达6万家,8月以后每周宣布破产公司达1500家。失业率于1992年6月达最高值7.8%。从1991年起,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危机或萧条。从1990年~1992年8月,日经指数下跌了62%。1992年日本股票市值与土地市值共损失406.9万亿日元,相当于该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65.4万亿日元的87%。除美国以外,日本、德国及西欧主要国家事实上并没有彻底摆脱战后此次经济危机,而是陷入了长期萧条。

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Stagflation)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与高通货膨胀(Inflation),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

滞胀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经济停滞,包括危机期间的生产下降和非危机期间的经济增长缓慢和波动,以及由此引起的大量失业;另一方面是持久的通货膨胀,以及由此引起的物价上涨。这两种现象互相交织并发,贯穿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并成为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同经济现象。

同类推荐
  •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麦肯锡调研揭示了高管对创新的远大抱负与他们的执行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组织结构和流程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随着全球化打破了曾经阻止公司实现全部潜力的地域界限和市场障碍,公司的创新能力——借助公司员工、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各方的创新增值思维——成为名至实归的时尚话题。
  • 大自然里的商道

    大自然里的商道

    本书讲述了大千世界,虽看似纷繁芜杂,实则和谐而单一,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皆遵于规律、循于法则,无论是四季轮回、日夜更替,还是物种繁衍、植物凋零统统归于“自然之道”。同样,沉浮商海间,免遭疾浪冲击、险流覆没的唯一方法便是深谙并依从“经商之道”。
  • 谁生谁死

    谁生谁死

    中国首部互联网命运图书!一部中国网络乱象“全局战情分析报告”。为什么网络屡创奇迹,演绎财富奇观?为什么网络竞争异常凶猛,演绎生死故事?为什么网络背后尽显美国资本,再现美国本土无战事,而借他国露争端?现实与梦想,谁生谁死?作为“全局战情分析报告”,此书不可不看!
  • 中心城市营销

    中心城市营销

    本书通过对宁夏沿黄河城市群的分析,以战略营销的角度对宁夏沿黄河城市群今后的战略规划、城市定位、形象品牌推广等发展重点指明了方向,对城市营销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梳理,提出了城市合作营销的思路和城市营销的管理框架。
  • 另类:斯坦福最受欢迎的经济学课

    另类:斯坦福最受欢迎的经济学课

    本书收录斯坦福经济学精品课程,并将课程中对当下市场经济最具指导性,与可操作的方法与案例予以最简洁的诠释,摒除高深的经济学理论,保留对创业者、店主、商家最具指导性的商业细节与规划,除了教大家如何快速、高效地获取经济利益之外,还对企业如何保持基业长青,提供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很多独到的创业与管理思想,还是刚刚问世,理念非常新,具有很高的前瞻性。
热门推荐
  • 那些年那个男孩

    那些年那个男孩

    他和她相识于网络,从相互认识到从此再不相见,他们之间经历了什么呢?
  • 土丘

    土丘

    修真遇上高科技,机甲配上丹田气。讲述联邦与修真联盟的战争路上的羞羞两三事。他背负着一身刺青,孤独的守在陵园,面对这一排土丘。他当过联邦的小兵,去过修真联盟,流过血负过伤,当过英雄爱过红妆,争过名夺过利,但是身边的人渐渐的都埋在土层里。他希望的很多,希望他爱的人和爱他的人一世平安。希望有一天可以真正的面对自己。希望得到一份至死不渝的感情。至少,不会被这片落叶遮住他的眼睛。
  • 帝少的心属甜妻

    帝少的心属甜妻

    即便记忆一片空白,心中空无一物,她也知道自己的心是黑色的。阳光虽好,她却早已堕入地狱,万劫不复。那个男人却说,“我身在地狱,而你,就是我唯一的救赎。”
  • 碧水红潮

    碧水红潮

    她紧了紧手中的竹杖:“为何对我好?”叶秋容说:“我倾慕你安之若素,却心疼你沉默寡言。雨墨儿若不能善待自己,便让我来珍惜你。”一个是祸债累累,辗转于阡陌红尘之中,历尽千辛万苦而始终心如止水的清冷少女。一个是惊才绝艳,立处于九天云雷之巅,神祈般淡看芸芸众生垂苦挣扎的君府主人。林雨墨从未想过,那般心深似海的人物会对自己动情。熟不知,当他踏着三千里烟雨红尘走向她时,便已许下不弃的誓言。情之所钟,似水红潮。且看,一颗枯萎的心如何在他手里洗尽铅华,破茧重生。
  • 少年的我们之游戏情缘

    少年的我们之游戏情缘

    容月和她的闺蜜姚玲一直在玩笑傲江湖,在学校里转了一个转学生徐振铭。只要和他见面就吵架....(游戏笑傲江湖,存属虚构,并不存在的.)
  • 史上最稳宗门

    史上最稳宗门

    重生到另类仙侠世界,暴虐总裁吕蒙立志成为稳健发育的强者。今天的战略性苟且,只是为了明天的装逼打脸,我必须要克制自己。怀揣着这样的美好愿景,吕蒙竭尽全力的想要将自己打造成谨慎流的标杆。直到有一天,他加入了一个另类的宗门……我去,这你都能忍?宗主,别怂!师尊,干他!本书又名《我宗门实在太低调了》《我的同门各个心智如妖》《宗门里就我一个暴脾气》忍无可忍,从头(无须)再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等我逆天后的热血。
  • 我愿与你天各一方

    我愿与你天各一方

    如果我注定得不到,我便只能……离开。离得远远的,远到让你想不起,曾经有一个人,一直追逐着你的身影……
  • 暗黑西游记

    暗黑西游记

    佛是什么?佛是慈悲、佛是权威。佛从何而来?佛成佛之前是什么?佛最大,佛成佛之前什么最大?佛成佛之后那个最大的人去了哪里?佛享受万世香火,佛为世间做了什么?规矩都是佛定的,佛的规矩又由谁来定呢?
  • 渲染知青春

    渲染知青春

    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苏苒不想再让韩轩干涉她想要做的事情,本来成绩差不多的他们能考入一所大学,但苏苒不想再跟韩轩一起,在高考中故意做错题……
  • 三界惹花高手

    三界惹花高手

    二十年前在华夏国的昆仑山之巅,空间扭曲,有异象出现,引起了华夏国政府的高度注意,只是随后,华夏国政府专家解释说,这只是一次正常的大气变化,并无特殊。这次事件后,这个世界并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在昆仑山上,当初发生异象的地点,草木长得更加旺盛了,一棵小草,你能想象能在几个月间,长成碗口粗,高达近五米的大草吗?这种事情,政府没有对外公布,甚至派了军队驻扎在昆仑山上,终年守护着这个地方。二十年后,一个身世复杂,身怀异能的的乡村小子背井离乡,来到燕京上大学,同时,昆仑山上的那片空间,最近开始频繁震动,甚至,发生微小的扭曲。地球人一直在寻找外星生命,这次,却是外星生命主动找上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