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35600000061

第61章 我们该抵制外国货吗(1)

贸易因国家而复杂——国际贸易

有这样两个相邻的国家,一个大国,一个小国。大国是平原地区,适合于谷物生长;小国是山区,适应于种桑和生产丝绸。两国之间每有争端之际,小国万众一心的防备让大国感到难以下手!

有一天,大国的大王忽然要求本国的百姓们不得种桑,只能种粮。一时间丝绸大涨,粮价下跌。于是小国的人多种桑树,减少种粮,多生产丝绸,以满足大国消费的需要。

很多年过去了,小国越来越富,生产的丝绸质量越来越好,技术附加值也越来越高。时间一长,小国的人都不种粮食了。而大国粮食种的也不错,产量提高了,粮库多得装不下,多余的部分也能卖到小国去,日子过得也不错。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大家都生活相互依存的世界中,小国和大国因为经济上的联系加强,军事上的争端减少了。

直到有一年,老天突然大旱,粮食减产,大国的国王宣布粮食向小国禁运,不到半年,小国的国王带着多年来积累的所有财富,带着举国的臣民,投降了!

以经济学的眼光看,这就是利用国际贸易毁灭了一个国家。这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信息:国际贸易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而又伴随着风险的。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国际贸易都同时有着正面和负面影响。

国际贸易可以有效利用世界的资源,从而为各国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使其变得更加富裕。比如泰国生产稻米的成本较低,而日本生产电子产品的成本较低,那么泰国和日本可以进行稻米与电子产品的贸易,这样就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

但国际贸易的负面影响也很明显。由于各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发达国家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自私地进行经济侵略,让发展中国家受到更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就更像是一场经济领域的世界大战了。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2009年对中国产品发起了更加有恃无恐的贸易保护措施。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一年,美国已对中国产品发起10余起“贸易救济调查”。不过,在这一场贸易大战中,中国并没有示弱。

在2009年9月份,中国轮胎被加征35%的惩罚性关税后几天,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美国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紧接着,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征收反倾销税,中国商务部立即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0升及2.0升以上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美国又宣布对中国生产的铜版纸等实施反倾销与反补贴的合并“双反”调查。在这期间,欧盟对中国产不锈钢管征收反倾销税、澳大利亚对中国产铝合金型材征收16%反倾销税等也不时出现,中国正面临一场空前的国际贸易大战。

国际贸易纠纷一旦爆发,势必异常激烈,因为它往往关系到一个国家某个行业的整体利益,进而牵连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维护自由贸易、反对成员国采取单方面的贸易限制措施的世界贸易组织便应运而生,并对解决国际贸易纠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在加入WTO后,与中国有关的诸多贸易争端便可以依据世贸组织的多边机制予以应对,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取得更快的经济发展。

【知识链接】

“贸易”起源

“贸易”一词的来源是《商君书·开塞》“二者名贸实易,不可不察”,意思是二者表面相仿,实际却以差易换好,不可不觉察。从商鞅的话中显然可以看出,他并不喜欢商贾,可这样一句批评商人的话,后来被缩写成“贸易”,且失去了原来的贬义,变为了中性词。

遥不可及的“东亚共同体”——经济一体化

欧洲一体化是在二战后起步的,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向西德总理阿登纳提议将两国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机构管理之下,并将该机构向其他国家开放,这项建议得到了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响应。

1951年4月18日,6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正式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3月25日,6国在罗马签订《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于1958年1月1日正式生效。1967年7月1日,6国正式将“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煤钢共同体”的部长理事会及委员会等主要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1991年12月9日,欧共体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召开特别首脑会议,签订了《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条约》及《欧洲政治联盟条约》,通称为《马约》,1993年11月1日,该条约在得到所有成员国的批准后正式生效,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盟。欧盟在其历史上共进行了5次扩大,发挥着其积极作用。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今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实现区域一体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经济学领域里,一体化首先出现于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研究中。自上世纪50年代初起,一体化被广泛应用于对国际经济活动的研究中,用来形容多个国家独立的经济活动融合为紧密相连的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

在东亚建立一个贸易共同体的想法已有悠久的历史。20世纪40年代开始,日本便产生在东亚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设想。然而这种想法并不成功,因为它主要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存在,日本想凭借其庞大经济、军事和政治力量,建立日元圈和日本势力范围。在其随后的历史进程中,亚洲的一体化明显落于欧洲,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欧洲各国整体经济水平差别不大,地区一体化后不会对经济造成巨大波动。而在亚洲,仅仅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就存在相当差距。其次,中国无论经济和政治体制都与日本、韩国不同。第三,东亚国家彼此间存在着历史及领土问题的纠纷。第四,一些国家内部还存在不同的声音。由此可见,东亚一体化的进程依然障碍重重。

不过东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进步,“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融合和发展,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也更加突出。因此,东亚建立一个以中日主导的共同体是大势所趋。

东亚共同体虽然目前还只是一个概念,但是,东亚各国的合作早已经开始。东盟10国已经形成机制,而中、日、韩也参加了东盟的10+3会议。最近,中、日、韩三国也建立了自己的领导人会议制度,这些都可以说是东亚共同体的初级阶段。

【知识链接】

经济一体化定提出

最早是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54年提出的。他认为:“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阻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消除,通过相互协调与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丁伯根还把经济一体化分为消极一体化和积极一体化。他认为,消除歧视和管制制度,引入经济交易自由化是消极的一体化;而运用强制的力量改造现状,建立新的自由化政策和制度是积极的一体化。

贸易让各国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国际分工

在狩猎社会,一个人在一开始既打猎又造弓箭,后来他发现自己更擅长造弓箭,他专门造弓箭去换猎物比二者都干的效率更高;另外一个人在开始的时候也是既打猎又造弓箭,后来他发现自己更擅长打猎,他专门打猎去换弓箭,比二者都干的效率更高。于是,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然后进行交换,这样他们比以前生活得更好。

这是亚当·斯密在分析国际分工时,曾经举过这样的一个例子。从历史来看,国际分工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8世纪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生产力空前提高,分工空前加深。英、法等国首先发展为工业国,而其他广大国家则处于农业国、原料国的地位。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分工更加精细。特别是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及其广泛应用。英、美、德等国的基础设施与某些轻工业和采矿业有一定发展,但仍不同程度处于初级产品供应国的地位。

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工业、宇航工业等。国际加工的形式从过去的部门间专业分工向部门内专业化分工方向迅速发展。

当今世界,少数经济发达国家成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国,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它们各自内部以及相互之间又形成更细致的分工。

比如说,波音公司能够24小时工作,光纤电缆、网络将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和工程师连接起来。波音747喷气式客机的450万个零部件是由世界上8个国家的100个大型企业和15000个小型企业参与协作生产出来的,人们已经无法判断波音的飞机是哪个国家的产品。

国际分工主要分为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两种形式。我们经常见到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形式是垂直型分工,即部分国家供给初级原料,而另一部分国家供给制成品,如发展中国家生产初级产品,发达国家生产工业制成品。当然在国际经济中,分工并不是如此简单,往往某个产品从原料到制成品,须经多次加工。经济越发达,分工越细密,产品越复杂,工业化程度越高,产品加工的次序就越多。

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有先有后,侧重的工业部门有所不同,各国技术水平和发展状况存在差别,因此,各类工业部门生产方面的分工日趋重要。各国以其重点工业部门的产品去换取非重点工业部门的产品。工业制成生产之间的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由此形成水平型分工。

对于中国来说,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同时重视经济结构安全,让国际贸易使我们生活的更加美好!

【知识链接】

国际分工的概念

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国际延伸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渐行渐远的贫富距离——南北差距

联合国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球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富,收入与机会不平等现象在全球普遍存在,甚至在某些地区趋于恶化。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副部长何塞·安东尼奥·奥坎波说,这份名为《2005年世界社会状况报告:不平等的困境》的报告表明,“最近20年至25年,各种不平等现象不断增长”。

报告称,“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80%属于居住在发达国家中的10亿人口;发展中国家中50亿人口仅拥有余下的20%”。

报告还提到,中国和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也在拉大;在发达国家中,加拿大、英国和美国的收入差距也尤为明显。

全球贫富差距拉大尽管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机构与许多富有国家不断地采取措施,以缩小全球贫富的距离,但事实表明,全球有钱人与穷人的财富差距却令人难以想象。

根据比利时媒体对全球财富分配的一项特别统计,世界最有钱的250位人士的财产已经超过8500亿欧元(目前1欧元兑换1.13美元)。

这些极端富有人士的财产,几乎相等于世界上2.5亿最贫穷人口一年的所得。造成全球贫富悬殊的最显著因素是美国拥有最多的大财主。,统计显示,美国60位最有钱的大富翁的财产总和,就高达2650亿欧元。其他一些工业国家的巨富们拥有的可观财富,也拉大了全球富人与穷人的距离。

根据统计,整个非洲大陆仅已往由白人统治的南非有两名大富豪,其拥有财富约30亿欧元。更令人惊讶的是,当世界上仍然有许多落后的国家的人民在为基本生存苦苦挣扎的时候,全球最富有的3名大富翁的财产,已超过48个发展中国家收入的总和。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南北贫富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南北间的不均衡发展,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在世界经济格局中“边缘化”的加剧,为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流造成了不应有的障碍和险滩。

必须指出,全球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应归咎于不公正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早在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曾经承诺,将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7%作为给发展中国家的官方援助,但多数未能践诺。相反,一些北方国家仰仗资金和技术优势,通过不平等的投资和贸易手段,攫取穷国的财富和原料,以至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注重发展,缓解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要素。贫困国家只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开放,才能逐渐摆脱贫困,赢得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全。发达国家必须调整外援政策,增加外援份额。援助发展、缓解贫困有利于南北双方,有利于全球范围的和平与发展。

严酷的现实已经反复证明,贫富悬殊的世界是一个不安全的世界。未来的南北关系应尽可能在经济全球化中走向双赢互惠。

【知识链接】

消除南北差距的途径

(1)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才能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比较顺利地发展,从而使南北关系得到改善,这是解决南北矛盾的根本途径。

(2)南北对话是解决南北矛盾的重要环节。南北双方只有通过对话才能创造解决南北矛盾的条件,找到解决南北问题的办法。

(3)加强南南合作也是解决南北矛盾的有效途径。南南合作的加强和顺利开展,有助于南方国家发展经济,提高它们在南北对话中的地位,促进南北问题的及早解决。

(4)发展中国家制定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政策,在以自力更生为主的原则下争取外援,是谋求发展的根本保证。

买进与卖出之间的差额——贸易赤字

2004年,《福布斯》提出了一个问题:谁是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总统?在美国前总统里根去世后,这一原本没有定论的问题又再次成为美国人争论的焦点。最后,被美国公众认为最会搞经济的克林顿荣登榜首。

克林顿为何被评为20世纪最优秀的美国总统?原因是,美国政府一向以财政赤字而闻名,而克林顿时代赤字却转为盈余。

同类推荐
  • 竞争优势:浙江产业集群演变和发展研究

    竞争优势:浙江产业集群演变和发展研究

    本书回顾和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淅江经济发展的奇迹。全书运用产业集群及相关理论,对浙江“零资源”的产业集群、纺织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及台州、温州等地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考察了浙江10多个产业集群的发展的相关性,揭示了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及内在机制。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本书包括社会经济、自由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和经济全球化五篇。
  • 金牌文案:学校不教的四十三堂文案课

    金牌文案:学校不教的四十三堂文案课

    金牌文案是这样炼成的!——本书是凝聚中国最具代表性的13位总监级文案达人精心打造而成的,本书的出版旨在裨益广大文案新人迅速缩短从学生到“战士”的惶惑期。同时,本书也非常适合从事营销和策划工作的人士作参考之用。
  •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本书系高校经济学教材。本书首先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和发展历史及其研究方法进行介绍,然后分七章从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分析、生产者行为分析、市场结构分析、生产要素市场与分配理论、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方面对微观经济学相关内容进行讲解。
  • 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

    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

    一部人类文明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商业文明史。锦绣,不光是一个丽词,或许也是两种最贵重的商品。锦江、锦城、锦里、锦官驿……带锦字号的名字,给成都商业带来了锦绣华章。成都商脉,因锦江古老绵亘,因锦江乘风破浪,因锦江名扬四海。商业之脉,说到底,就是商人之脉。厘清了人脉,也就握住了商脉。锦江这个滔滔不息、流溢千年的河流大品牌,又滋养出了众多丽如锦绣的商业大品牌。把手放进城中锦水,我们就能摸到悠远绵长、流动不休的成都商脉。
热门推荐
  • 给我一支枪,干翻小鬼子

    给我一支枪,干翻小鬼子

    亲情、友情、爱情交织的乱世悲歌。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北地区。马龙、亢振刚等这些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在这场空前的民族危机中,逐步成长为一批勇敢、机智的民族英雄。故事一波三折,场面震撼人心。亲情、爱情、友情也在这场民族搏杀中演绎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
  • 叶已睡花未眠

    叶已睡花未眠

    因为种种原因而离开原先公司的常敏,机缘巧合之下进了高校给一位据说是个“工作狂”的年轻教授鲍春来做助理。因此认识了教授的一群性格各异的研究生学生。也与其中一名男学生孔玉舟产生了感情纠葛。但对于常敏来说,姐弟恋却让她有些不能接受。随着工作的进展,常敏那个年轻有为的上司决定开一家自己的公司,常敏不得不应付学校事务和公司事务。结果在处理公司事务的时候,遇到前男友吴枫……
  • 都市仙帝归来

    都市仙帝归来

    前世被害,家族毁灭,妻女遇难。而后意外踏入仙界,修炼千年,却在雷劫到来之日,意外仙魂重生归来。既然重生归来,这一世,他誓要保护妻女,覆灭仇敌,龙翔九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恨长仙

    恨长仙

    仙下千层骨。风雨交加的深夜,两人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向左走,是地狱,向右走,同样是地狱。陷入绝境的两人,是引颈就戮,还是绝地反击?(暗黑系的古典仙侠)
  • 锁情令之春花秋月

    锁情令之春花秋月

    一颗果实化为人形,法力无边,为探究人间情爱,转世为人,不过这个人情商也太高了吧,完全了解女人心啊,陪吃陪聊陪逛街,还会说情话,这简直就是个大宝贝啊。
  • 绿牡丹

    绿牡丹

    《绿牡丹》又名《四望亭全传》、《龙潭鲍骆奇书》、《反唐后传》,是清道光年间问世的一部以唐武则天时代为背景、以行侠仗义为基调的英雄传奇小说。讲述了武则天当政时期,佞邪当道,权奸仗势欺人,鱼肉乡里,激起朝廷忠正之臣和各地义士的义愤和反抗。山东“旱地响马”花振芳、江南“口湖水寇”鲍自安,各自集结了一批江湖义士,除暴安良,锄奸扶弱。将门之子骆宏勋与江湖女侠花碧莲因巧邂逅,相识相恋。众英雄共同辅助宰相狄仁杰起兵,与薛刚等联手灭敌勤王。最后武则天被迫退位,自缢身亡。庐陵王还国登基重做大唐中宗皇帝。众勇侠剑客均蒙恩获得封赏。骆宏勋与花碧莲,几经挫折后终成眷属。
  • 网球王子之我很拽

    网球王子之我很拽

    当拽拽的龙马遇上外冷内热的叶紫事会发生什么,是火山爆炸还是卫星撞地球?敬请收看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纳赛尔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纳赛尔

    1918年1月15日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一个平静的中下层平民居住区。他的父亲是一个邮局职员母亲则属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北方人。据说.纳赛尔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赛义迪血统的天性.身材高大、皮肤黝黑、性情高傲还易于激动。由于父亲的职业原因纳赛尔一家经常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