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33700000038

第38章 无望的冲动:语词的乌托邦(9)

多多的诗中经常出现两个意象:犁和马。它们连接了多多1989年之前与之后的关于土地崇拜的神话。在1989年之前,犁和马是多多关于乡土中国突变性的精神的书写,它们浸含着关于政治的隐喻意义。“沉闷的年代苏醒了……农民从田野上归来抬着血淋淋的犁”(《年代》,1975);“犁尖也曾破出土壤,摇动记忆之子咳着血醒来……”(《当春天的灵车穿过开采硫磺的流放地》,1983)。马主要是关于诗人的自我写照。1989年以后,犁和马的意象更多唤起关于家园的记忆,因此,牛的意象经常替代马出现在诗里。多多的诗使用意象呈现出的那种内在张力,经常得力于由犁和马造成的一种不同的力量感。犁有一种向下的尖锐的穿透力;而马则向上奔腾,具有向着天空或大地自由奔驰的力量。犁和马有一系列派生的意象群,多多未必是基于严整的象征意义去使用它们,而是凭一种情绪张力下意识地运用。由于篇幅关系,在这里我们无法展开讨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多多的诗在意象运用方面把一种情绪张力与象征意味结合得天然浑成。这可能与他练习过西洋美声唱法有关,那些关键意象,正如音乐中带有情绪倾向的调性音一样,在多多的诗中也是将它们的声音节奏和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加以综合运用,使情绪与意义、声音与力量结合起来。多多也是较早使用单音节的中国诗人之一,汉语言本身具有的象形功能,单字词以单音节和独立的视象起到表意功能。这种对声音、情绪和图像的综合处理,得力于多多对犁和马的总体意象的下意识把握。

1998年,多多发表《早年的情人》等四首诗,其中有三首提到“马”,而《早年的情人》看上去就是关于“马”的诗,因为几乎每一行都在说马。在这里,马的形象与疯人的形象互相置换,它们表现着诗人自我认同的不同侧面。“教我怎样只被她的上唇吻到时疯人正用马长在两侧的眼睛观察夜空”,“只是没有运马的船了,多远的地方都没有了还有疯人的泪,只是不愿再含于马的眼眶之内”,“为疯人点烟的年龄,马已戴着银冠寻找麦田间的思绪:带我走,但让词语留下……”这首诗写得凄楚动人,多多写这首诗时,已是两鬓如霜,岁月流逝的伤感,显得深切而诚挚。这种诗句现在是很难读到的:“蜂怎样只蛰一次,光就不是最快的了你脸上还有一阵迷失于荨麻地里的迷茫”。虽然有些浪漫主义的怀旧意味,但那种纯净与隽永,那种对人类生活境遇的把握,给人以难以磨灭的印象。

4.在九条叉路行走:马建

自从发表《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人民文学》,1987年),马建在中国大陆文坛的消失就像他的出现一样神秘突然。马建是奇特的,他在当代文化中的呈现方式就是旁门左道,这个人具有无可争议的多才多艺,其选择像是生活自身随心所欲的一种表现形式。有谁像他那样不顾一切地热衷于摄影,变卖所有的家产到祖国各地流窜,结果是以一本影集《马建之路》武断地结束?就是职业画家也没有像他那样一度把绘画当做生命的顶峰来体验,他是大陆最早的“无名画展”的参与者,他的画如果在专业技能方面不能算是第一流的话,那么,至少在先锋性和个性表达方面是无与伦比的。可以推断,这是一个完全凭个人的感觉偏执地生活并进行反常规的人生抉择的人,因而也不难推断,他的文学写作必将与众不同。多年来,马建一直在抱怨中国大陆的正统文学史缺乏公正,甚至于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他认为中国大陆有价值的文学只能是不被主流承认的地下文学,而主流文学不过是歌功颂德的蹩脚货,它们是靠了权力才构成文学主流的。马建与在美国的《倾向》杂志主编贝岭和孟浪一唱一和,他们组成一个反主流文学的先遣小组,狂热地到处兜售中国大陆的地下文学。他们在推介一些被遮蔽的文学作品方面功不可没,除此之外,他们的观点和立场像是在意气用事。毫无疑问,以政治标准来确认文学的价值是不公正的,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研究者长期忽视中国的地下文学,这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作为研究者对此视而不见,无疑是一大缺失。而马建等人以此全盘否定大陆业已存在的文学史,显然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他们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时,也陷入了以政治标准来解释文学的怪圈。1997年,马建从香港来到欧洲,一袭黑衣,依然保持着高度的神秘感。长年不洗的黑色罩衫下面,掩盖着一系列精彩的故事,但这并不构成马建写作的灵感和动力。

马建的小说写作一直在两个极端摇摆:这个人有着偏执的语言狂想症,他不可遏止地在语言的不及物地带神游,他把那些语词弄得疲惫不堪,当然也毫不留情地把任何职业的和非职业的读者弄得精疲力竭;另一方面,他又始终不渝地自虐性地强化政治情结,用经验与直觉去冲击政治之墙是他所热衷的事业。这两方面从来没有得到理性的结合,它们以任性的自虐性方式呈两极发展。也许这根源于马建的天性,在马建的精神深处,这两者都是写作的本质。

《九条叉路》应当是马建离开中国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完成于1992年,迟至1995年才由台湾远流出版社出版。“九条叉路”像是马建所有写作的象征,他这么多年的写作,就像是在九条叉路上行走,也只有这个人才有这样的耐性和超常规的才能。这部小说的情节扑朔迷离,每一个具体片断都很清晰,但整体却漫无头绪。小说叙事把云南边陲少数民族基诺人的故事与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故事混为一体,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时空错位感。基诺人聚居在云南边陲西双版纳的基诺山周围,1979年被正式宣布为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本世纪50年代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在雅奴寨还保留着同姓共居一长房的习俗。1968年全国各地的知青来到由村民和解放军组建的生产建设兵团安家落户,他们是汉族。小说所叙述和描述的事情差不多都在基诺山一带,差不多在同一时空发生的故事,却像是相距几千年。因为这两个故事在精神上不是同一个时代,前者像是蒙昧未开化的新石器时期,后者则是发生在现代文明的时间序列内。马建是有意制造“时间和空间擦肩而过”的效果。马建说:“小说是个死神,它把生命变成命运,把记忆变成存在,把时间的延续变成一个被指向的具有意义的空间。它召集生灵又把它们变成幽灵。”这两个同一时空而又具有完全不同的历史心灵的故事被强制性地置放地一起,马建到底要在二者之间表现什么样的特殊连接关系?这一点在小说的叙事中并不明确,就在马建的叙事动机中也不甚了了。对于马建来说,这二者是否实际构成恰当的隐喻关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相互映射,给叙事提供了一种复杂多变的形式的可能性,提示了多元化的时空感觉,同时制造了关于生与死的不可知的神秘主义底蕴。

关于基诺族的故事围绕一个叫做腰子的男人展开,故事的核心是关于原始氏族社会中的人的生与死以及性的观念。腰子作为一个叙述原点,他与阿东少妞半途而废的恋情构成叙述展开的基本动机,对早逝的阿东少妞孜孜不倦的追忆,使腰子看上去像个烦恼的少年维特,只是关于灵魂转世的远古迷信,才透示着一些原始部族的气息。这一部分的叙事,与其说是探究原始部族人的生死观念,不如说是马建对生死与性爱的形而上思考,这种思考看上去漫无边际,实则与中国现实严重匮乏的关于人的生存价值的反省息息相通。也正因为此,马建同时在叙述当代知青的故事。在一个绝对的精神之父的阴影底下,任何个人都失去了自足性和完整性,每个人似乎都无名无姓,都被肢解为一些肉体部位。人体解剖学的名称成为对一代知青的重新命名:直肠、三角饥迷走神经、心尖、输尿管、假声带、肋骨、喉结、掌心、三角肌,等等。男知青变成一些劣等的农村多余劳动力,女青年则同样处精神和肉体严重异化的状况,有些人甚至成为生产建设兵团头目们的泄欲工具。小说中出现的那些用生理学名词命名的人物,都是一些失去自主性的个人,他们被剥夺了精神性的存在之后,生理也不可避免地处在异化状况。马建的写作一直就与生理学结下不解之缘,他也许是当代中国少有的唯生理主义的作家,没有人像他那样贴近人的知觉系统展开叙述,那么细致地解剖人的生理本能,从这里出发去揭示人的心理和欲望。对于马建来说,人首先是一个生理的人,当人作为生理的人被扭曲之后,他随后的所有心理和精神都必然发生错位。马建毫不掩饰地揭露了极“左”路线统治下,中国人的生理(肉体)存在权力被剥夺乃至于被扭曲的严重状况。

同类推荐
  • 不奴隶,毋宁死?

    不奴隶,毋宁死?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书里第一回就说了,实际版本也是如此,脂评本、戚本、列(宁格勒)藏本都叫《石头记》。本书第一回里还提到另外的书名:《情僧录》和《金陵十二钗》。虽有此名,却未见这样的版本。用得最广泛的还是《红楼梦》的书名,所有外文译本都是用这个名称,最多翻译时加个介词,使之类似梦在红楼或红楼之梦。还有一个名字被坊间采用过:《金玉缘》。
  • 徐志摩诗文集

    徐志摩诗文集

    读书是一件辛苦的事,读书又是一件愉悦的事。读书是求知的理性选择,同时,读书又是人们内在自发的精神需求。不同的读书者总会有不同的读书体验,但对经典之藏、对精品之选的渴求却永远存在。
  • 爱是一种修行

    爱是一种修行

    猫,是来自藏地的一位曾经的僧人。鱼,是来自凡尘的一位小女子。机缘巧合,猫和鱼在最深的红尘里相遇了。就像童话里,王子和公主从此生活在了一起。但这不是落幕,只是开始。他们在爱中开始了修行。对爱的向往与怀疑是修行,对人生及情感变幻的种种体验是修行。从相思相忆,到相爱相聚,到相守相依,爱之种种,生活之种种,莫不是修行。在这个修行过程中,他们显露着与我们每个人并无二致的贪相、嗔相、痴相,他们探讨着欲望、慈悲、无常、宽容,讲叙着同为众生的鸽子、藏獒、藏牦牛,展现着藏地的风土与人情、精神与信仰。《爱是一种修行:在红尘中追寻仓央嘉措》是一部以猫和鱼的生活经历为实例。
  • 青春雕像

    青春雕像

    本书主要内容为:红玫瑰,少女,读你,知音,星,网,你的眼睛,你的眼睛,颤栗,季节。
  • 无名集

    无名集

    全书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讴歌青春与爱情,第二部分抒发理想、希望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它真实地记录了蹉跎岁月里的相思离别之苦,失意的苦闷和悲哀及对祖国母亲的赞美和对人间真情的呼唤。
热门推荐
  • 萌犬丘比特

    萌犬丘比特

    大二男生毕毕从小由爷爷养大,爷爷去世后留给他的只有一栋超大房子和一只拉布拉多犬。为了生计,毕毕将两个套件租给了律师顾亦然和医生舒歌。三个单身男人带着一条狗开始了他们的生活。对于爱情这件事,三个男人各有各的想法和际遇,到底谁是他们命中注定的公主?让萌犬帮你一把吧!
  • 激发青少年的100个做人处世故事

    激发青少年的100个做人处世故事

    阅读本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智慧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相信本书收录的每一个故事,都能告诉我们太多的人生哲理。
  • 容斋随笔-容斋五笔

    容斋随笔-容斋五笔

    大中祥符之世,谀佞之臣,造为司命天尊下降及天书等事,于是降圣、天庆、天祺、天贶诸节并兴。始时京师宫观每节斋醮七日,旋减为三日、一日,后不复讲
  • TFBOYS之王俊凯爱你无悔

    TFBOYS之王俊凯爱你无悔

    三年前你让我等你三年后你回来了结果给我的结局是甩了我告诉我不爱我了我死心了你又回来百般纠缠王俊凯你到底几个意思?
  • 重生之追随到永远

    重生之追随到永远

    莫乐因自己心爱的男人无故抛弃,伤心欲绝之下做出了伤害自己的事。梦中出现了一位男子,重新给了她生命,决定了她的命运。莫乐在一段感情中所伤,从此她不再为男人动心,更加不会付出真心。每次她匆匆开始一段新恋情,也是匆匆结束另一段恋情,同时梦中总会遇到那位男子。某天那位男子出现在她面前,对她坦诚相对,慢慢地跟他发展了一段铭记在心的爱情故事。
  • 月光下盛开的花

    月光下盛开的花

    我没有去过远方,这是我梦里的故事,梦里我是一个天真的孩子。
  • 论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

    论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

    本书共十二章,分别对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地探讨。
  • 我的高冷女总裁

    我的高冷女总裁

    五年的非洲打拳生涯,陈锋早就成为命运的审判者。本以为最凶残的地方是在拳场,回国后才发现在红灯绿酒的大都市面前,充满血腥气的拳场根本不值一提。温柔的背后是毒药,友情的背后是陷害,谁真谁假,谁才能变成最后的赢家......
  • 佛说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

    佛说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青春璀璨

    重生青春璀璨

    青春如梦,岁月如歌人生有缺,才有希望正因为人有缺憾,才会有不同的人生!属于自己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跟我来,重走一世,给我们有缺憾的青春往事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