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06100000024

第24章 最后的天朝(2)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而早在天聪八年四月,他就已将沈阳改称“盛京”,袭用中原王朝首都称“京”的习惯。

皇太极为何将国号改金为清?清的意思又是什么?皇太极自己没有作出解释,清朝的《太宗皇帝实录》,也没有作出解释。后人对此作出了种种猜测。

从音韵学上来说,清和金在满语里音相近。

有人从历史上来解释,说中国历代王朝中没有一个以“清”为国号的,怕重复,所以用清。

也有人从阴阳五行上来解释,明朝的明,左面是个日字,日是火,清左面是三点水,水克火,寓指“清”要灭“明”。

有人从萨满文化去解释,“青”与“清”同音,青天即通天,以“清”为国号,国运昌盛。

也有人从民族上来解释,改“大金”为“大清”,是为了冲淡汉族人民历史上对金朝侵宋的沉痛记忆,从而减轻汉人的敌意。

国号作为一国之名号,其选择必然是慎之又慎,不管出于何种原因,皇太极选择以“清”为国号,必然有其政治用意。

在女真族的概念里,“汗”等同于“帝”。但是,在汉族的传统里,“汗”是用来指称“蛮夷”首领的,而“皇帝”才是天下共主。皇太极改“汗”称“帝”,这就表明他要做天下之主。而“汗”的称号,以后被皇太极封给外藩蒙古王公。

皇太极称帝后,便全力以赴发动对明朝的进攻。经过松锦两次决战,明军在关外主力尽失,山海关外,仅存宁远一座孤城,大明江山岌岌可危。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猝然而死,未能实现入主中原的夙愿。

3.一起把蛋糕做大——和平过渡

皇太极生前,并没有指定继承人。他有十多位兄弟,还有十一个儿子。诸王贝勒中有望即位的有两位人选,一位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另一位是清太宗的长子豪格。但是,最后两人竟然都无缘皇位,而让一个六岁的孩子继承了大统。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多尔衮智勇双全,屡立殊勋,皇太极封其为睿亲王,地位远在诸兄弟子侄之上。而豪格时年三十五岁,大多尔衮三岁,领正蓝旗。同多尔衮一样,他也多次统兵征战,屡立战功,清太宗封其为肃亲王。两人的实力可谓是旗鼓相当。

皇太极死后,豪格得到两黄旗大臣的坚定支持,诸王贝勒中也有不少人主张拥他为帝。显然,由豪格来继承皇位顺理成章。但是,位高权重的多尔衮也觊觎皇位。皇位是子承父位,还是兄终弟及,皇室旗主内部意见不一。

由于两黄旗大臣誓死拥立太宗之子,多尔衮见继位无望,便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即拥立清太宗九子、六岁的福临为帝,而自己及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分掌八旗军兵。

多尔衮取折中之策,并非是单纯的退让,而是基于大局考虑作出的决策。试想,如果他与豪格为争皇位而大打出手,势必会两败俱伤,使得“大清”的实力大大削弱。而多尔衮立福临为帝,使得这场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皇位争夺战戏剧性地和平落幕。这足以说明多尔衮将出发点放在“如何把一个蛋糕做大”,而不是“如何去分一块蛋糕”上。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二十六日,福临登基,次年改元顺治,是为清世祖。清军入关,统一中原,已是指日可待。

4.入关而争天下

顺治帝年幼,由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共同辅政,济尔哈朗排名在多尔衮前,但济尔哈朗的军功、谋略、治国才能均不如多尔衮。到顺治元年(1644年)正月,济尔哈朗自居其次,以多尔衮为首。多尔衮成了实际的当政者。

多尔衮等清朝最高统治者在福临即位后,即厉兵秣马,准备大举征讨明朝。而当时的明朝在内忧外患的打击下,已经是病入膏肓,气息奄奄。

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1644年)二月,大顺军经由山西、河北向北京进军,崇祯急令辽东总兵吴三桂放弃宁远,入京勤王,并封三桂为平西伯。三月,吴三桂奉命驰援京城。多尔衮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便立即下令整顿兵马,准备进兵。

不久,大顺农民军占领北京。明朝灭亡的消息也随即传到盛京,多尔衮立即召开会议,商讨对策。四月初,范文程上进取中原之策,他说:“闯寇涂炭中原,戕厥君后,此必讨之贼也。虽拥众百万,横行无惮,其败道有三:逼殒其主,天怒矣。刑辱缙绅,拷劫财赀,士忿矣。掠人货,淫人妇,炎人庐舍,民恨矣。备此三败,行之以骄,可一战破也。我国上下同心,兵甲选练,声罪以临之,恤其士夫,拯其黎庶。兵以义动。何功不成?”

范文程鞭辟入里的分析,坚定了多尔衮进军中原的决心。四月初八,多尔衮统军西进,他计划的进军路线是绕道蒙古,然后进取中原。但是这时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他的计划。

之前吴三桂驰援北京,但在半路得知李自成已占领北京,便只好退守山海关。李自成命其父吴襄写信招降,吴三桂也答应了。但是,当吴三桂得知大顺军竟然拘禁其父,抄没其家财,掳其爱妾陈圆圆时,不由心生怒火,于是反水,向多尔衮求助,请兵“讨贼”。

多尔衮虽然将信将疑,但是随即改变了进军路线,日夜兼程赶赴山海关。吴三桂亲赴营中,剃发示忠,清军开进山海关。后来,山海关一战,吴三桂与多尔衮联手大败大顺军。

在山海关击败农民军后,多尔衮率兵直趋燕京,于五月二日进占北京。六月,多尔衮与诸王贝勒大臣商议决定迁都北京(时称燕京)。九月,顺治帝由盛京移至北京,随后告天祭祖,这标志着清朝开始在关内建立起自己的统治。

在入关后20年的时间里,清朝先后灭亡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基本上统一了全国。

盛世之端

1.意外的皇位

定鼎北京后,多尔衮仍然是实际的掌权者。直至1650年(顺治七年)多尔衮去世,顺治帝才开始亲政,才真正掌握了帝国的最高统治权力。顺治帝主政后,各地抗清斗争仍然接连不断,严重威胁着清朝的统治。为了缓和社会矛盾,顺治帝积极推崇汉文化,重用汉人,并整顿吏治,安抚百姓,最终使清朝的统治渐渐稳定下来。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清世祖顺治病死。关于顺治帝的死,坊间有许多传闻,有人说顺治帝并没有死,而是出家做了和尚。其实,顺治是染了天花而死的。

顺治帝在世的时候,正值春秋盛年,并未考虑身后立嗣的问题。在病重之时,他不得不作出决定:三子玄烨继位。顺治帝为什么选中并非皇长子的玄烨继承皇位呢?正史中的记载颇为简略,只有八个字:“岐嶷颖慧,克承宗祧。” 但玄烨即位的背后,其实有番风浪。

顺治原想让次子福全继位(据说顺治帝还有兄终弟及的想法),但孝庄太后坚决不同意,一心要立她的掌上明珠玄烨为帝。福临犹豫不决,又不敢公然违抗母亲,就派人征询汤若望(德国人,清初传教士,在中国生活47年,历经明、闯王、清三个朝代。雍正朝封为“光禄大夫”,官至一品)的意见。汤若望作出分析:玄烨已出过痘,不会再染天花,继位最有利。

于是,顺治帝当机立断,宣布第三子玄烨为皇太子,继承帝位,命德高望重的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重臣为辅政大臣。就这样,玄烨戏剧性地成为皇位继承人。

初九,八岁的玄烨正式即帝位,改年号为康熙,从此清朝便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

2.路漫漫其修远兮

玄烨一即位,其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就问他,当了皇帝以后,有什么想法。他回答说:“惟愿天下乂安,生民乐业,共享太平之福而已。”

可是,摆在这位幼主面前的道路并非坦途,而是荆棘满布。

玄烨即位时,鳌拜等四大臣辅政。鳌拜结党营私,把持朝政,康熙形同傀儡。但年仅16岁的玄烨显示出了超人的才干,他设计生擒鳌拜,诛杀余党,从而将大权集于一身。

康熙亲政后,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下令开设“博学鸿词”、“经济”等特科,招纳名士;为了巩固封建统治,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他奖励垦荒,把原明朝各藩王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凡遇灾荒年月,赋税全免。从康熙五十年(1711年)起,全国各地赋税依次轮免一次。次年,他又宣布“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他还把治理黄河当作头等大事,书写在宫中柱上以警醒自己,经过12年的治理,黄河水患得以解决。他的这些措施为“康乾盛世”奠立了坚实的基础。

康熙不仅在“文治”上政绩璀璨,在“武功”上也是功勋卓著。1674年,“三藩之乱”爆发,康熙经过八年的征讨,最终消灭了三藩割据势力。1683年,他派大将施琅攻下澎湖,收复台湾,使台湾重新置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巩固了东南沿海边疆。为了击败蒙古分裂势力,他于1690年、1696年、1697年先后三次率军亲征,最终平定了噶尔丹叛乱。1718年,康熙又派兵入藏,消灭了当地的叛乱势力。在北部边疆,他派兵反击沙俄侵略军,在雅克萨大败俄军,并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康熙正是抱着这样的态度,才一路有惊无险地走来,成为一位伟大的帝王。

3.千古一帝

康熙八岁登极,十四岁亲政,十六岁亲自设计铲除权臣鏊拜,二十岁毅然平定三藩叛乱,三十岁治理黄河,收复台湾,四十岁三次亲征噶尔丹,可以说,其文治武功不下于秦皇汉武,更是直追唐宗宋祖。

康熙皇帝自身修养很高,武艺、音乐、绘画、几何、书法、医药、天文、地理、外语,几乎全都精晓,称他“学贯古今”决不是虚伪的赞颂。他在位期间,中国领土辽阔,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达,军事强盛,加速了民族关系的大融合,使四方各国都来“朝贡”,被尊为“上国”。“康乾盛世”也由此得名。

康熙固然博学多才,但其初期推行的海禁政策和文字狱大大制约了中国的对外交流,禁锢了国人的思想。他晚年倦政,与官员们和光同尘,从而造成了清朝官员贪污的第一次浪潮。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康熙皇帝虽有过错,但其功绩是不能抹杀的,他文治武略,堪称“千古一帝”。

被遗忘的盛世

康熙十三年(1674年),康熙帝立皇后所生的一岁的皇次子胤礽为太子,但几十年后由于太子在朝中结党而被废。太子被废后,众皇子觊觎皇位,矛盾日益尖锐,康熙又复立太子,但仍无法容忍其结党,三年后再废太子,后在临终时才传位于皇四子胤禛。

1.在流言中即位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45岁的胤禛正式继承皇位,改年号为雍正。雍正即位后,大臣们给康熙上谥号曰:“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拟庙号为“圣祖”。雍正为表孝心,刺破中指,用血圈出“圣祖”二字。由此,康熙大帝即称清圣祖。

说到雍正的即位,一直是一个谜,民间最流行的说法是雍正帝串通隆科多,篡改了遗诏,将传位十四子改成了传位于四子,才得以大统。但这种说法显然是谣传。

首先,清朝的传位诏书由满汉两种文字书写,即使汉文可以修改,但满文是由字母拼成,无法修改。

其次,清代对皇子的称呼一般须加上皇字,如皇四子,皇十四子,因此如果康熙是传位给十四子,那么诏书上就应该写成“传位皇十四”,而如果这样写,那就不存在将十字改成于字的可能了。

那么康熙皇帝为何要传位于雍正呢?一般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

首先,雍正在康熙晚年时掌管户部,期间任劳任怨,政绩卓越。

其次,康熙皇帝是一代圣主,但他在晚年过于仁慈,使得官场中贪污腐败的现象屡禁不止。康熙皇帝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为了江山社稷,他必须挑选出一位能彻底整顿吏治的继承人,这样以公正无私而著称的皇四子就走入了康熙皇帝的视线。

此外,雍正皇帝的儿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深得康熙皇帝的宠爱,并将其带在身边亲自调教,康熙选择了雍正,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保证大清能有两代好皇帝,也可以说雍正的即位还沾了孩子的光。因此,雍正“盗名改诏篡位说实于理不通”,康熙弥留之际决定传位给胤禛,应该是可信的。

2.史上最勤奋的皇帝

雍正皇帝即位后,即着手消除康熙王朝的诸多弊端,他办事认真,细致严谨。尽管“自朝至暮,一日万机”,他也不怕繁累。

同类推荐
  • 大唐王朝4

    大唐王朝4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穿越之唐帝系统

    穿越之唐帝系统

    穿越李世民,获得咸鱼皇帝系统。四海平安盛唐开启,万道升平。别妄想做什么千古一帝,只有做咸鱼皇帝才是梦想。
  • 星火燎宋

    星火燎宋

    一个前世郁郁不得志,被逼上绝路的军人转世重生到北宋,从此千年前的历史被埋下了一粒星星之火……
  • 怒海

    怒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穿越后的吴凌风,有过迷惘,但很快就意识到,这是老天给他的一次天大机遇——历史的转盘就摆在了他的眼前!他能推动这一个沉重的转盘么?————————————————————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西元十五世纪末,明朝弘治年间,正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窃琉球、占台湾、据东海、霸南洋、灭倭国、图中原,且看我们的主角如何在这大时代里,从一个小小的半吊子海商,成长为翻手为云覆手雨的枭雄!————————————————————书友群:30709126
  • 三国之我有家地精工坊

    三国之我有家地精工坊

    刘大:“子昂,挡不住了,快上。”曹老板:“子昂,来我身边。”孙二谋:“凌子昂,不要过来,啊!”袁术:“传国玉玺在此,饶我狗命。”
热门推荐
  • 最佳课堂:宇宙探谜

    最佳课堂:宇宙探谜

    把兴趣引进课本,使爱好代替讲台,将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吸收,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与探索精神,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与创新素质,这就是本套全书的宗旨。本套全书根据全国中小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根据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再结合全国中小学各科课本的同步内容编撰而成,是各学科的有益补充和知识范围的深层挖掘,是现代中小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这些百科未解知识之谜,能够增长中小学生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
  • 我们终将没有颜色

    我们终将没有颜色

    我曾幻想过一万种理想的人生,却怎么也不会想道会是这样的结局。。。。。。
  • 久落灵凤两生缘

    久落灵凤两生缘

    新手作者,望大家多多支持,爱你们哟~????!本人目前就只有一本书,我会多多更新!
  •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风雨过后见彩虹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风雨过后见彩虹

    人生仿佛是四季的轮回,生命的状态便是这四季的写照。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夏、秋、冬,不必为沐浴春风而得意,也不必为置身冬季而叹息,人生中的每一个季节都是我们必经的过程,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值得我们珍藏的记忆。
  • 最强剑尊

    最强剑尊

    名曰安德伊克鲁大陆之上,万族林立至此,血脉传承颇深,另有一域曰为魔域,两界平行,战乱纷扰数年之久。今一少年,执剑天下,纷扰并消,握天下之力,封域魔于虚无之界,平息战乱。
  • 重生之帝师难驯

    重生之帝师难驯

    商女重生归来,身怀驭兽之术,纯良只是表象,杀伐狡诈才是真面目!当心机女遇上风华绝代的美人帝师,腹黑对上腹黑,成功让两个不要脸的勾搭到了一起……
  • 韩娱之大爆炸

    韩娱之大爆炸

    2015年成功被Bigbang圈粉了,如果Bigbang不是五个人而是六个那会怎样,如果Bigbang并没有经历吸毒、车祸等一系列的变故,那他们会达到怎样的高度,这是一个重生的韩娱粉带着Bigbang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故事。书群574498832,有兴趣的同学加一下
  • 贩卖王爷

    贩卖王爷

    再世为人,她不再相信爱情。只有钱才是最忠心的奴仆。一切可以为她带来财富的商机,她都不会错过。王爷又如何,只要有人要,只要能赚钱,来一个卖一个,一个外表无邪,单纯善良,实则精明强悍,爱钱如命的铁腕女巾帼。一个看似温和,笑容可掬,实则狂妄邪魅,不近人情的冷血活阎王相遇将会如何?
  • 墨菲学.2

    墨菲学.2

    墨菲学又译为墨菲定律,也有人诙谐地称它为“倒霉定律”。墨菲定律是以一个叫爱德华·A.墨菲的人命名的。1949年,他到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参与美国空军的MX981火箭减速超重实验。他和同事们一起进行了实验,以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其中一个实验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在受试者上方,而不可思议的是,负责装配的同事把这16个加速度计全都装反了!沮丧的墨菲不经意间开了这个同事一个玩笑:“如果做某项工作有很多种方法,而其中有一种方法将导致事故,那么一定会有人按这种方法去做。”这句话被称为“墨菲定律”,并被表述为:“如果一件事有可能出错,它就一定会出错。”从此,墨菲定律迅速流传,扩散到世界各地,并演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后来,“墨菲定律”被收入《韦氏国际词典》,与“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一起被称为20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
  • 杂灵至尊

    杂灵至尊

    一个现代社会的青年学生或许是无意间,又或许是早已注定,他走上了修真道路,一步步走向巅峰,一人一剑,走的路是孤独还是精彩?情路的坎坷是动力还是压力,又或许是两者都在!巅峰道路的旅途,他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