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14700000031

第31章 学习雷锋好榜样

“向雷锋同志学习”,这是毛主席亲自发出的号召,还亲笔题了字。雷锋在中国的影响今天还在继续,但是关于雷锋在美国西点军校也成为榜样的事,经过有关方面的考察,根本就没这回事。抚顺的雷锋纪念馆有各国人来参观,他们不仅参观,还经常“冒昧”地提问题:不是说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吗?怎么会有这么多他在做好事的照片啊?

为雷锋拍过照片的人不多,雷锋在部队时给他拍照的人都算上,也只有8个人。除了军报、军画报的摄影记者以外,跟随雷锋拍摄照片最多的有两个人,他们是张峻、季增。前者曾在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宣传处任干事,后者在该工程兵下属的工兵十团俱乐部,放映、摄影、宣传他一把抓。这两个人各自为雷锋拍了200多张照片,其中流传最广的有这样几幅:雷锋在读毛主席着作;雷锋在擦汽车;雷锋手握冲锋枪的半身照片;雷锋在为战友洗衣服;给自己补袜子;送老大娘回家等等。由于那个年代广为传播的一些照片不署名,而且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下,大家也不去记哪张照片是谁拍的,这就在无形中为日后的版权问题埋下了不平静的种子。在雷锋的名字早已家喻户晓、雷锋精神仍然是我们这个社会道德理想的榜样的时代,在日渐尊重个人权利的文明社会里,在一个法制日益健全的时代里,雷锋照片的版权问题却令人尴尬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雷锋》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抓拍的还是摆拍的?作者分别是谁?

关于雷锋照片的诞生和发表以及补拍、版权等问题,我们分别采访了张峻和季增,他们各自谈了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先说流传最广的几张照片:

雷锋头戴棉帽子的照片。据张峻讲,这是沈阳军区《民兵之友》杂志的周军拍的。后来许多地方采用并且据此做成木刻的画面就是从这里来的。季增也拍了雷锋戴棉帽子的照片:

《雷锋在毛主席雕像前》。1961年4月24日,我随雷锋去旅顺海军作忆苦思甜报告,我和雷锋在一个屋睡。半夜,我听到“毛主席万岁”的喊声,结果是雷锋在说梦话。他的这种对毛主席的热爱让我很感动。随即我就想到了让雷锋在毛主席雕像前照相。过了一段时间,正巧部队又开会,我就让雷锋横挎着冲锋枪到抚顺钢厂和平俱乐部毛主席像前照了几张像。

雷锋在擦汽车(夏天),题目是《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这幅照片是张峻在1961年夏拍的,发表在《中国摄影》上。后来经常见报并经常获奖的也是这张。而雷锋在擦汽车(冬天),题目是《雷锋擦“解放”汽车》的画面是季增拍的,时间在1960年冬。据季增回忆:

那是1960年的冬天,《解放军画报》的吴加昌和工程兵宣传处的张峻、赵志华来采访全军“两忆三查”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我随他们拍了一些雷锋的照片,吴加昌把我这些稿子带回北京,不久写信给我说,再补拍一张“破题”的照片。我觉得压力挺大,经过几天的思考,我想到雷锋是汽车兵,要有职业特点。正好连队里刚接来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中国自己生产的车,热爱汽车的战士在擦车,这不正是最合适的镜头吗?我找了一贯阳光明媚的上午,约雷锋到停车场,让副连长白福祖把汽车调好方向,雷锋微笑着擦车,我拍了好几张。就这样,1961年的第3期《解放军画报》上以《苦孩子,好战士》为题报道了我拍的雷锋事迹。(注:这组照片发表时的署名是张峻、赵志华、季增、吴加昌,季增的“黑白擦汽车”照片在显眼位置上)

我拍时是1960年的冬天,到了第二年的夏天,张峻同志来到我们团,要拍彩色的。于是,我们又把车开到了营区附近的一条公路上,雷锋换上了崭新的单衣单帽,我们俩又分别拍了几张,我拍的是黑白,张峻拍的是彩色(注:在《中国摄影》上发表的就是张峻拍的“彩色”雷锋)。

关于这张彩色的,张峻说:

那时解放军画报社给了我两个彩色卷,先给了一个,我说没拍过彩色的,再给一个吧。这样,擦车的、读毛选的就都是彩色照片了。

雷锋在读毛着的照片。季增说:

这张照片的标题是《干革命不学毛主席着作不行》(张峻的题目是《粮食?武器?方向盘》)。雷锋的日记里写着:“毛泽东思想好比粮食和武器,好比汽车上的方向盘。人不吃饭不行,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开车没有方向盘不行,干革命不学毛主席着作不行。”1961年初,雷锋到沈阳军区工程兵司令部执行任务,我正好也在那儿,我们一块吃饭,雷锋吃完后就到汽车上读毛着了。看他专注的样子,我就拿了相机,还请了宣传处的张峻,找了一块反光板,驾驶楼里挺窄,相机根本耍不开,在汽车里折腾了好几次才拍成。

张峻说:

雷锋日记给了我很大启发。有一天雷锋在停车场保养车子,我去找他想唠唠。我进了驾驶楼,看见他座位上有日记本和毛选14卷,他的日记里记着“毛主席的着作对我来说好比粮食和武器,好比汽车上的方向盘……”我找到了理想的画面,就喊雷锋过来,“导演”了这幅照片。

关于这张照片,张峻说:

季增也拍了,我也拍了,但我拍的这张是流传最广的。包括后来印成邮票的画面,也是根据这幅照片画的。

除了以上几幅之外,季增还拍了其他画面,这些照片大部分是根据部队搞展览的需要补拍的,那时雷锋已经出了名,总政需要树雷锋这个典型,所以要大量地进行补拍。这也就是有人问“雷锋做好事的照片从哪里来”的答案。

关于补拍照片的事,季增回忆说:

《学习毛主席语录》。上个世纪60年代初,还没出版毛主席语录,而雷锋用“钉子精神”早就把毛着14卷都通读了一遍。为了记得更牢,他把《解放军报》报眼上的语录剪下来贴在笔记本上自己学习,后来又贴在墙上给大家学习。我和张峻就让雷锋穿了一身新衣服,让张峻写了一条“把毛泽东思想真正学到手”的刊头,布置成墙报的样子,拍成了这幅照片。

同样为了表现雷锋的“钉子精神”,我想把他学习的场面拍下来,但是那会儿没有快片,也没有闪光灯,就没拍成。后来我想到了放电影的灯泡。我那时常出去放电影,就收集了几个旧灯泡,那灯泡300多瓦,没有灯座,我就用电线焊接到灯泡的两极上,一接电就亮,但是也烤得够呛,就叫“烤灯”。有了这个,我们就敢在晚上拍了。像雷锋打着手电在被窝里看毛着的照片就是这样拍的。

《雷锋和战友乔安山》。雷锋和乔安山从鞍钢公司同时入伍,又分在一个班,近得不能再近了。乔的文化低,雷锋就经常帮助他,为了方便,甚至把床铺搬到了一起。我拍了好几次雷锋和乔安山学习的镜头,这些照片也流传得很广。(就是这位乔安山,开着苏联产的嘎斯51汽车,在一次倒车时把木杆撞倒,砸死了战友雷锋。)

《送老大娘到儿子家》。1961年冬天,我陪雷锋到丹东工程兵部队做忆苦报告,回来时在沈阳通过天桥时看到一位老大娘拿了许多东西很吃力地走着,雷锋上去问。老大娘说从关里来,到抚顺看儿子,雷锋一听是同路,就急忙帮着拿东西,一路上像儿子一样照顾老大娘。到了抚顺雷锋和我商量送老大娘回家吧。我们按着大娘的信封地址边走边问,到了天黑才找到住在郊区一条街上的大娘儿子家。我本来跟着雷锋是要拍照片的,结果净走路,没顾上拍,现在天也黑了,我也拍不成了,我说明天再拍吧。第二天雷锋又出差了,我只好过了一段时间再约雷锋去拍,就这样,把大娘请出来,把院子整理了一下,拍成了这幅照片。

《给战友让饭》。1960年的10月里,运输连组织大家到山里打草,每人都带了盒饭。结果有个同志饭量大,还嫌带着麻烦,干脆把饭吃了就省事了。午休时,别人在吃,大肚汉在旁边没精打采,雷锋走过去说,我肚子疼,这盒饭你吃了吧。大肚汉本来就饿,架不住雷锋真诚地让,接过去就吃了。我当时也在吃,看到这个情景,就跑过去拍了一张。但觉得人物太小,就又让雷锋再递一次,拍了两张。事后我问雷锋,你肚子真疼吗?雷锋看了看我,摇了摇头。

这些照片现在在哪里?为什么会有版权纠纷?

其他关于雷锋的补拍照片还有很多,像雷锋忆苦思甜的、和少先队员在一起的、拉练的、训练双杠的、投弹的、修车的、洗衣缝被子的、存款和捐钱的、捡粪的等等,尽管从摄影角度讲,补拍是不得已的事,但从历史的角度看,只要不违背生活事实,也未尝不可。根据张峻的回忆,沈阳军区工程兵的首长就说:“(补拍照片)必须真实,必须是雷锋做过的好人好事。”关于这些照片、底片的去向,据季增回忆:

“有些在《解放军画报》、《解放军报》、《人民画报》保存,其他的在1964年5月我复员时把雷锋的底片整理好装在3个底片夹里上交到团党委,团党委又上交到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十几年后我多次去部队和有关部门询问这批照片底片的下落,但没有消息。这200多张底片究竟放在哪里成了我一直想要揭开的谜。”

现居承德的季增自己还留了一些照片,又从解放军画报社翻印了一些照片资料,手上选余的底片只有二三十张。据此他编了一本书《雷锋照片背后的故事》。这也了了他一桩心事:一来弘扬雷锋精神,二来告慰战友。对于版权问题,季增认为,不应该以任何形式来用雷锋挣钱。

现居鞍山的张峻出版了几本关于雷锋的书籍:《永恒的雷锋》、《雷锋经典图片集》、《雷锋的传人》。

我们听听张峻讲述的雷锋故事。

我是第一个写雷锋报道的。1960年11月26日,我和别人合作写了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发表在沈阳军区《前进报》上,后来又在《解放军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发表。

1960年,我们宣传处接到了工程兵十团转来的地方来信,说一个叫雷锋的新战士向公社捐助了100元钱,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不久,这个入伍不到10个月的战士成了十团的“节约标兵”,政治部决定对他的事迹核查并宣传。这个任务交给了我。

我拍了雷锋的几张重要时期的照片,包括他的去世,我都有大量的照片。同时我还收集了他的其他照片,比如他入伍前的、在家乡劳动的等等,总共有385张,应该说是最全的了。我还给抚顺雷锋纪念馆复制了一套底片,毛主席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时候,是我去北京翻拍的,本来拿到题词时是3月3日,本应在晚上传给沈阳,结果没赶上,就拖到3月4号发到沈阳军区,发表时就成了3月5号,这就是雷锋纪念日的由来。

关于雷锋照片的版权问题,应该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对此张峻说:

我认为,把版权问题搞清楚和弘扬雷锋精神是不矛盾的。这些年我把雷锋照片的稿费都用在宣传雷锋的工程上了。2003年6月18日,我在辽宁新闻出版局的支持下,把223张我拍的雷锋照片作了版权登记,他们很认真地考察了我拍的照片的依据,认定这些是我拍的。这一部分是我在1962年12月以前在沈阳军区工程兵时拍的,以后拍的就不属于这个范围了。

这些年我为宣传雷锋把自己的许多钱都搭进去了,总共印了15万张雷锋照片发给学生和做过好事的人,还印了明信片、制作了纪念章,策划了雷锋图片展览,最近还要出版一本最全的雷锋图片集。我还在搞一个“留住雷锋工程”,目的是针对社会上流传“雷锋是临时户口,3月来4月走”的现象,让雷锋精神永驻人间。

听完两位的讲述,我们感到,无论过程怎样,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尽自己所能,把雷锋精神传下去。这就像他们的照片一样,宣传画也好,纪念章也好,无论用什么形式,雷锋精神终归要进入每一个家庭,终归要留在历史当中。

相关链接:

雷锋,1940年生于湖南望城县,7岁成了孤儿,5年间失去5位亲人,全家6口人只剩下7岁的雷锋。新中国让雷锋感到了温暖,他上了学,参了军,入了党,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标兵、红旗手,在部队又多次立功受嘉奖。“在家时好事做了一箩筐,出门时好事做了一火车”。1962年8月15日,雷锋执行任务回来后对战友乔安山说,咱们洗车吧。进洗车的院子里时,雷锋下车去拿开院门口挡小孩的铁丝网,然后指挥乔倒车,倒完车向前开时汽车把一根晾衣服用的方木杆撞倒,木杆砸在了雷锋的太阳穴上,一个多小时后经抢救无效,雷锋牺牲。他在部队的时间只有953(一说951天)天。年仅22岁。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分别题词,学雷锋运动至今开展不衰。

同类推荐
  • 河水带走两岸

    河水带走两岸

    《河水带走两岸》共分为四辑,主要内容包括:沁河给了我天籁的声音、水在水之外活着、寻常中有别趣、高于大地的庙脊、繁华深处的街巷、风把手艺刮进了天堂等。
  • 修辞理论和语言应用研究

    修辞理论和语言应用研究

    语言学的教科书都这样写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在人类世界中,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它的重要性就如同水、空气、食物一样重要,也许没有语言人可以维持生理、生命的延续,但决不会有精神世界。没有了精神的世界,也就不会有人类社会,也就意味着不会有今天的人类进步和社会繁荣。正是因为语言和水、空气、食物一样之于人类太重要了,而且习以为常了,理所当然了,以至于人们反而又不以为然起来。人的心理往往就是这样,当你习惯了某样东西,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只有当你真正失去的时候,需要它的时候,才会觉得它的可贵。
  • 在路上,遇见时光

    在路上,遇见时光

    青春美文系列丛书已出版五本,精选五位中高考热点作家的美文佳作,每本书内附阅读试题详析详解。丛书所收文章立意深刻,引经据典,或独具匠心,启迪思考;或充满正能量,使人砥砺前行;或优美细腻,给人温暖和力量;或饱含哲理和学识,助人开拓视野。可谓提升青少年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金钥匙。《在路上,遇见时光》围绕童年、自然、青春、情感、成长等主题遴选作者八十余篇美文佳作。在本书中,作者用清丽、宁静的如花妙笔描绘出凡俗生活的诗意,述说成长过程中的辗转迷离,记录了生命旅程中我们不该错过的那些细小的感动。
  • 最好的风景

    最好的风景

    该书是一部散文集。安徽作家张烈鹏用心打造的又一力作,分为“老家的菜园”“小幸福”“因为有你”“那些难忘的片段”四辑,所选作品生动描绘了家乡美景,详尽记述了人生百态,真切抒写了亲情友情,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和审美价值。
  • 红楼梦研究杂记

    红楼梦研究杂记

    作者对《红楼梦》的研究有独一无二的见解,尤其是通过对《红楼梦》中的诗词的分析,为我们揭示了曹雪芹的内心世界,而且也揭示了这部名著人物的性格和特征,同时为我们解析了人物各自将要面临的各种命运。文中所持的观点,会让我们发现,原来高鹗所续写的《红楼梦》完全是违背了曹雪芹的意愿……
热门推荐
  • 寻觅的爱

    寻觅的爱

    一个轻松地故事,一篇短篇小说,第一次写,可能会写的不好,希望你们喜欢
  • 变样的三国

    变样的三国

    三国群雄并起,却有这么个奇葩。他武功奇差,智力一般,却能料敌先机,决胜千里之外。只因为他来自21世纪……
  • 腹黑萌宝,爹地求婚请排队

    腹黑萌宝,爹地求婚请排队

    五年前,洛靳晨为了白月光逼她离婚,她绝望之下本想就此和他一别两宽,却不想对方只想赶尽杀绝,漫无边际的海水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一刻,乔宁心头只剩对那个男人的恨;五年后,女人带着萌宝华丽归来,机场一瞥,洛靳晨眼眶通红,将人堵在墙角:“乔宁,你没死。”女人笑靥生花:“这位先生,你认错人了,我是乔宁的妹妹,乔念念。”重逢后,记忆中的人不再,取而代之的女人更美,更锋利,更……动人。“我不管你是谁,都必须留在我身边!”下一秒,女人身后,小包子钻出来:“臭男人,想娶我妈咪,排队去!”
  • 一剑逆命

    一剑逆命

    千年前,被誉为灵域第一天才——千语,因勇闯天路而死。千年后,天才重生,携带无上剑魄,碾压诸天万界,打爆一切天才,哪怕是天路,也定当一剑斩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之暗夜妖娆我为尊

    穿越之暗夜妖娆我为尊

    虾米?木有死?居然狗血的穿越了?还年轻了。可是为毛给我穿越到这个狗不拉屎,鸡不生蛋的地方?还要自己打杀野兽度日。更过分的是为毛自己的异能木有了?连吃个野味也要吃生的?终于有个两条腿的活物了!靠!!这到底是什么地方?为毛还有会说话的怪物?呜呜~~偶不干了!偶要回家,偶要找偶最亲爱的。。且看一个现代都市的基因变异战士,重生穿越到魔兽世界里如何绽放妖娆故。有血有泪,有悲有喜,有搞笑,也有叛逆。还有残酷和无情,到底是谁俘虏了谁,谁驾驭了谁,一切尽在穿越之暗夜妖娆
  • 轮世之志成天祖

    轮世之志成天祖

    有一个少年,他叫韩仇志;寒武灵域覆灭,亡亲之仇;种种逆境,皆由他体内祖剑之躯所为;灭亲之仇,不得不报;少年强者之心,心怀剑阁之志;意为天下而执剑!生而来,死而去,人生道路无留意;世途险恶,看淡凡阶人世醉生梦死;后世之躯,意旨破天!……轮世者等级如下:前世九重筑灵境封灵境地魂境渡云境诛天境阴阳冥转境(阴阳冥转六回,前三为阴,后三为阳。)天仙境轮世天祖轮回天祖
  • 超喜欢窦先生

    超喜欢窦先生

    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以为是单相思没想到某人也是蓄谋已久的事。主要从大学开始。柯莘颖喜欢窦寻桑这件事,窦寻桑知道,为了能和他上同一所大学,高中三年努力拼搏加上窦学霸的辅导,非常顺利的在大学报到那天,见到了窦寻桑。如果第一人称看不习惯,可从第二卷开看,不过那是副线的故事。
  • 秘爱独宠:杨洋男神好高冷

    秘爱独宠:杨洋男神好高冷

    夏小夕说如果有一天她和杨洋在一起了那除非是发生了什么奇迹。林薇说夏小夕和杨洋虽然关系不清,但他们都视彼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恨不起来。于是,穆楚涵出现了,他带着当年的秘密一步一步的向着夏小夕走近,狠狠地撕开她是他未婚妻的事实。腹黑BOSS,她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夏小夕摩拳擦掌的收拾好包袱,准备带着男神——私奔!.
  • 邪帝的俏皮邪后

    邪帝的俏皮邪后

    自言自语书,请你们这些虚伪的人不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