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62400000055

第55章 评点《颐养部》(2)

【评】

李渔《闲情偶寄·颐养部·行乐第一》之“贫贱行乐之法”中说:“穷人行乐之方,无他秘巧,亦止有退一步法。”这“退一步法”,实即精神胜利法,也即鲁迅所谓阿Q主义也。

李渔说:“我以为贫,更有贫于我者;我以为贱,更有贱于我者;我以妻子为累,尚有鳏寡孤独之民,求为妻子之累而不能者;我以胼胝为劳,尚有身系狱廷,荒芜田地,求安耕凿之生而不可得者。以此居心,则苦海尽成乐地。”又说:“所谓退步者,无地不有,无人不有,想至退步,乐境自生。”阿Q之“精神胜利”其实即以此为师--自己挨了打,本来是件晦气和屈辱的事情;退一步想:只当儿子打老子,于是转瞬间,仿佛自己又占了便宜,高兴起来。鲁迅时代的阿Q和千百年来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阿Q们,用暂时获得的“精神胜利”来麻醉自己而不至于吃不下睡不着,窝囊而死。

谁说阿Q主义没用?

精神胜利法是弱者的哲学。挨了强者的欺侮,既无反抗之力,又无反抗之心,于是,只得忍了,也只得认了;然而忍了、认了又不甘心,就又想出一个自欺欺人的招儿,只当被儿子欺侮了。

对于一个需要自强的民族和需要振作的人民来说,精神胜利法当然是消极的,是件坏东西。鲁迅当年给以嘲笑和鞭笞,是对的。今天我们也不需要它。

《家庭行乐之法》原文并评:家和万事兴、万事乐、万事美

家庭行乐之法【原文】

世间第一乐地,无过家庭。“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是圣贤行乐之方,不过如此。而后世人情之好向,往往与圣贤相左。圣贤所乐者,彼则苦之;圣贤所苦者,彼反视为至乐而沉溺其中。如弃现在之天亲而拜他人为父,撇同胞之手足而与陌路结盟,避女色而就娈童,舍家鸡而寻野鹜,是皆情理之至悖,而举世习而安之。其故无他,总由一念之恶旧喜新,厌常趋异所致。若是,则生而所有之形骸,亦觉陈腐可厌,胡不并易而新之,使今日魂附一体,明日又附一体,觉愈变愈新之可爱乎?其不能变而新之者,以生定故也。然欲变而新之,亦自有法。时易冠裳,迭更帏座,而照之以镜,则似换一规模矣。即以此法而施之父母兄弟、骨肉妻孥,以结交滥费之资,而鲜其衣饰,美其供奉,则居移气,养移体,一岁而数变其形,岂不犹之谓他人父,谓他人母,而与同学少年互称兄弟,各家美丽共缔姻盟者哉?(眉批:菩萨语!)有好游狭斜者,荡尽家资而不顾,其妻迫于饥寒而求去。临去之日,别换新衣而佐以美饰,居然绝世佳人。其夫抱而泣曰:“吾走尽章台,未尝遇此娇丽。由是观之,匪人之美,衣饰美之也。倘能复留,当为勤俭克家,而置汝金屋。”妻善其言而止。后改荡从善,卒如所云。又有人子不孝而为亲所逐者,鞠于他人,越数年而复返,定省承欢,大异畴昔。其父讯之,则曰:“非予不爱其亲,习久而生厌也。兹复厌所习见,而以久不睹者为可亲矣。”众人笑之,而有识者怜之。何也?习久而厌其亲者,天下皆然,而不能自明其故。此人知之,又能直言无讳,盖可以为善之人也。此等罕譬曲喻,皆为劝导愚蒙。谁无至性,谁乏良知,而俟予为木铎?但观孺子离家,即生哭泣,岂无至乐之境十倍其家者哉?性在此而不在彼也。人能以孩提之乐境为乐境,则去圣人不远矣。

【评】李渔《闲情偶寄·颐养部·行乐第一》之“家庭行乐之法”中说:“世间第一乐地,无过家庭。‘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是圣贤行乐之方,不过如此。”诚如是也。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认为家庭组织得、建设得好不好,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存亡与发展。儒家经典之一《大学》所讲之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和八条目(“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其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环就是“齐家”,认为若想治国,必先齐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它引经据典:“《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今天我们也在提倡家和万事兴,家和万事乐,家和万事美。重要的,是在一个“和”字。家财万贯,却为了分财而兄不兄、弟不弟,何兴之有?何乐之有?何美之有?当今社会,这样的例子我们见得还少吗?

《道途行乐之法》原文并评:旅行之乐

道途行乐之法【原文】

“逆旅”二字,足概远行,旅境皆逆境也。然不受行路之苦,不知居家之乐,此等况味,正须一一尝之。予游绝塞而归,乡人讯曰:“边陲之游乐乎?”予曰:“乐。”有经其地而惮焉者曰:“地则不毛,人皆异类,睹沙场而气索,闻钲鼓而魂摇,何乐之有?”予曰:“向未离家,谬谓四方一致,其饮馔服饰皆同于我;及历四方,知有大谬不然者。然止游通邑大都,未至穷边极塞,又谓远近一理,不过稍变其制而已矣;及抵边陲,始知地狱即在人间,罗刹原非异物,而今而后,方知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而近地之民,其去绝塞之民者,反有霄壤幽明之大异也。不入其地,不睹其情,乌知生于东南,游于都会,衣轻席暧,饭稻羹鱼之足乐哉!”此言出路之人,视居家之乐为乐也;然未至还家,则终觉其苦。又有视家为苦,借道途行乐之法,可以暂娱目前,不为风霜车马所困者,又一方便法门也。向平欲俟婚嫁既毕,遨游五岳;李固与弟书,谓周观天下,独未见益州,似有遗憾;太史公因游名山大川,得以史笔妙千古。是游也者,男子生而欲得,不得即以为恨者也。有道之士,尚欲挟资裹粮,专行其志,而我以糊口资生之便,为益闻广见之资,过一地,即览一地之人情,经一方,则睹一方之胜概,而且食所未食,尝所欲尝,蓄所余者而归遗细君,似得五侯之鲭,以果一家之腹,是人生最乐之事也,奚事哭泣阮途,而为乘槎驭骏者所窃笑哉?

【评】

现在之中国,到国内外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旅游是享受生活、享受生命的好方法,是了解社会、增长见识、亲近大自然的好途径,也是在工作、事业紧张得连放屁工夫都没有的今天释放压力的好方法。但是,千万不可公费旅游,尤以众多官员所作所为为戒。

李渔所讲道理,在今天很富现实意义。对专业旅行家也很有用。

《春季行乐之法》原文并评:学孔子

春季行乐之法【原文】

人有喜怒哀乐,天有春夏秋冬。春之为令,即天地交欢之候,阴阳肆乐之时也。人心至此,不求畅而自畅,犹父母相亲相爱,则儿女嬉笑自如,睹满堂之欢欣,即欲向隅而泣,泣不出也。然当春行乐,每易过情,必留一线之余春,以度将来之酷夏。盖一岁难过之关,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皆由于此。故俗话云:“过得七月半,便是铁罗汉”,非虚语也。思患预防,当在三春行乐之时,不得纵欲过度,而先埋伏病根。花可熟观,鸟可倾听,山川云物之胜可以纵游,而独于房欲之事略存余地。盖人当此际,满体皆春。(王左车云:这方是汝州春风。)春者,泄尽无遗之谓也。草木之春,泄尽无遗而不坏者,以三时皆蓄,而止候泄于一春,过此一春,又皆蓄精养神之候矣。人之一身,能保一时尽泄而三时皆不泄乎?尽泄于春,而又不能不泄于夏,虽草木不能不枯,况人身之浮脆者乎?欲留枕席之余欢,当使游观之尽致。何也?分心花鸟,便觉体有余闲;并力闺帏,易致身无宁刻。然予所言,皆防已甚之词也。若使杜情而绝欲,是天地皆春而我独秋,焉用此不情之物,而作人中灾异乎?

【评】

春季行乐,莫过于学孔老夫子。《论语·先进》中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几个学生关于“各言其志”的一段对话。与曾皙(点)的对话是这样的: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走出“房间”,更多地与大自然相亲相爱吧。

《夏季行乐之法》原文并评:李渔的飘逸之气

夏季行乐之法【原文】

酷夏之可畏,前幅虽露其端,然未尽暑毒之什一也。使天只有三时而无夏,则人之死也必稀,巫医僧道之流皆苦饥寒而莫救矣。止因多此一时,遂觉人身叵测,常有朝人而夕鬼者。《戴记》云:“是月也,阴阳争,死生分。”危哉斯言!令人不寒而栗矣。凡人身处此候,皆当时时防病,日日忧死。防病忧死,则当刻刻偷闲以行乐。从来行乐之事,人皆选暇于三春,予独息机于九夏。以三春神旺,即使不乐,无损于身;九夏则神耗气索,力难支体,如其不乐,则劳神役形,如火益热,是与性命为仇矣。《月令》以仲冬为闭藏;予谓天地之气闭藏于冬,人身之气当令闭藏于夏。试观隆冬之月,人之精神愈寒愈健,较之暑气铄人,有不可同年而语者。凡人苟非民社系身,饥寒迫体,稍堪自逸者,则当以三时行事,一夏养生。过此危关,然后出而应酬世故,未为晚也。追忆明朝失政以后,大清革命之先,予绝意浮名,不干寸禄,山居避乱,反以无事为荣。夏不谒客,亦无客至,匪止头巾不设,并衫履而废之。或裸处乱荷之中,妻孥觅之不得;或偃卧长松之下,猿鹤过而不知。洗砚石于飞泉,试茗奴以积雪;欲食瓜而瓜生户外,思啖果而果落树头,可谓极人世之奇闻,擅有生之至乐者矣。后此则徙居城市,酬应日纷,虽无利欲熏人,亦觉浮名致累。计我一生,得享列仙之福者,仅有三年。今欲续之,求为闰余而不可得矣。伤哉!人非铁石,奚堪磨杵作针;寿岂泥沙,不禁委尘入土。予以劝人行乐,而深悔自役其形。噫,天何惜于一闲,以补富贵荣膴之不足哉!

【评】

李渔之“追忆”,虽略带感伤,但很甜蜜,很温馨,很惬意,充满中国知识分子的飘逸之气。对于江湖气、市井气甚浓的李渔来说,这种飘逸之气不多见。

《秋季行乐之法》原文并评:李渔说秋日之美

秋季行乐之法【原文】

过夏徂秋,此身无恙,是当与妻孥庆贺重生,交相为寿者矣。又值炎蒸初退,秋爽媚人,四体得以自如,衣衫不为桎梏,此时不乐,将待何时?况有阻人行乐之二物,非久即至。二物维何?霜也,雪也。霜雪一至,则诸物变形,非特无花,亦且少叶;亦时有月,难保无风。若谓“春宵一刻值千金”,则秋价之昂,宜增十倍。有山水之胜者,乘此时蜡屐而游,不则当面错过。何也?前此欲登而不可,后此欲眺而不能,则是又有一年之别矣。有金石之交者,及此时朝夕过从,不则交臂而失。何也?褦襶阻人于前,咫尺有同千里;风雪欺人于后,访戴何异登天?则是又负一年之约矣。至于姬妾之在家,一到此时,有如久别乍逢,为欢特异。何也?暑月汗流,求为盛妆而不得,十分娇艳,惟四五之仅存;此则全副精神,皆可用于青鬟翠黛之上。久不睹而今忽睹,有不与远归新娶同其燕好者哉?为欢即欲,视其精力短长,总留一线之余地。能行百里者,至九十而思休;善登浮屠者,至六级而即下。此房中秘术,请为少年场授之。

【评】

中国某些文人喜欢伤秋、悲秋,多愁善感;有的甚至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其实更应看到秋日之美。李渔对秋日之美,颇有体验。“炎蒸初退,秋爽媚人,四体得以自如,衣衫不为桎梏,此时不乐,将待何时?”“若谓‘春宵一刻值千金’,则秋价之昂,宜增十倍。”

秋天确是享受生活、享受生命的好时节。

《冬季行乐之法》原文并评:冬天自有冬天的乐趣

冬季行乐之法【原文】

冬天行乐,必须设身处地,幻为路上行人,备受风雪之苦,然后回想在家,则无论寒燠晦明,皆有胜人百倍之乐矣。尝有画雪景山水,人持破伞,或策蹇驴,独行古道之中,经过悬崖之下,石作狰狞之状,人有颠蹶之形者。此等险画,隆冬之月,正宜悬挂中堂。主人对之,即是御风障雪之屏,暖胃和衷之药。若杨国忠之肉阵,党太尉之羊羔美酒,初试或温,稍停则奇寒至矣。善行乐者,必先作如是观,而后继之以乐,则一分乐境,可抵二三分,五七分乐境,便可抵十分十二分矣。然一到乐极忘忧之际,其乐自能渐减,十分乐境,只作得五七分,二三分乐境,又只作得一分矣。须将一切苦境,又复从头想起,其乐之渐增不减,又复如初。此善讨便宜之第一法也。譬之行路之人,计程共有百里,行过七八十里,所剩无多,然无奈望到心坚,急切难待,种种畏难怨苦之心出矣。但一回头,计其行过之路数,则七八十里之远者可到,况其少而近者乎?譬如此际止行二三十里,尚余七八十里,则苦多乐少,其境又当何如?此种想念,非但可为行乐之方,凡居官者之理繁治剧,学道者之读书穷理,农工商贾之任劳即勤,无一不可倚之为法。噫,人之行乐,何与于我,而我为之嗓敝舌焦,手腕几脱。是殆有媚人之癖,而以楮墨代脂韦者乎?

【评】

中国某些文人喜欢伤秋、悲秋,更畏冬、惧冬。其实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冬天自有冬天的乐趣,是春、夏、秋所无法得到的。当然,今天人们的观念可能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结果;当年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简陋的生活条件,使人们感到冬天难过,也很自然。

李渔在当年劝人们冬天行乐,还是采用“退一步法”(或者叫做阿Q主义--精神胜利法)。他要人们幻想更艰苦、更恶劣的环境,一对比,眼前的苦也就算不了什么了。

也许这就是阿Q主义(精神胜利法)的正面意义?

《随时即景就事行乐之法·小序》原文并评:乐无处不在

随时即景就事行乐之法·小序【原文】

行乐之事多端,未可执一而论。如睡有睡之乐,坐有坐之乐,行有行之乐,立有立之乐,饮食有饮食之乐,盥栉有盥栉之乐,即袒裼裸裎、如厕便溺,种种秽亵之事,处之得宜,亦各有其乐。苟能见景生情,逢场作戏,即可悲可涕之事,亦变欢娱。如其应事寡才,养生无术,即征歌选舞之场,亦生悲戚。兹以家常受用,起居安乐之事,因便制宜,各存其说于左。

【评】

在李渔看来,欢乐无处不有,家里家外,坐卧行路,睡觉休憩,饮食洗浴,甚至“袒裼裸裎、如厕便溺,种种秽亵之事,处之得宜,亦各有其乐”,就看能不能找乐,会不会行乐。这使我想起罗丹的话:美无处不在,看你能不能找到(大意)。

同类推荐
  • 黄河诗金岸:首届中国宁夏黄河金岸诗歌节诗选

    黄河诗金岸:首届中国宁夏黄河金岸诗歌节诗选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是诗里流淌的黄河,也是黄河流淌的文化。
  • 居里厄斯·恺撒

    居里厄斯·恺撒

    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特以我社方平先生主编、主译的华语世界首部诗体版《莎士比亚全集》为基础,综合考虑悲剧、喜剧、历史剧、传奇剧和十四行诗,精选二十种出版单行本,配以约翰·吉尔伯特爵士(Sir John Gilbert)的全套经典插图,出版“诗体插图珍藏本莎士比亚作品集”。
  • 读信札记

    读信札记

    本书收入韩羽先生与六十余位当代著名文学艺术大家的七十六封通信和六十九篇札记。这些信件来自于书画家、文艺理论家、剧作家、电影艺术家、诗人、编辑等,虽然他们专业不同,但情趣志向一致。通过书信和札记,让我们读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读出了他们的不凡才情,读出了他们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既是他们真情的记录,也是一部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界独特的档案资料,是一部极其珍贵、极具研究资料价值的作品。
  • 续封神

    续封神

    《续封神》收录王春瑜先生的杂文随笔160篇,共分“牛屋锻剑”“反贪诗话”“文海一粟”“诗·画配”四辑。书中文章包括:以牛魔王为戒、杞人忧口、错觉的悲哀、重读救荒史、以今铸古何时休等。所收文章大致是20世纪90年代的作品,总体呈现了作者的史学思想和杂文风格,其中一些针砭时弊的文章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发人深省。
  • 纽约第三只眼

    纽约第三只眼

    这本书是陈九在美国的所见所闻,具有了一种既不同于当地人也不同于游客的视角,对这座城市有着既熟悉又陌生的姿态。文风泼辣,带着北京人特有的贫劲儿,把平凡的生活咂摸出了别一番的滋味,让人看到别一番的纽约和美国生活。
热门推荐
  • 我在诸天有个群

    我在诸天有个群

    主角高哲身为老书虫,机缘巧合得到万界网的邀请,幸运的成为万界网特邀界使,从此人生便开了挂!
  • 胭脂桃花仙梦缘

    胭脂桃花仙梦缘

    她,是一天庭的桃花仙,在琉璃玉盘的帮助下,幻化成人形,闯下大祸,放出所有妖魔鬼怪,索性逃下凡间。萌哒哒的桃花仙落入凡尘,爆笑不断。美丽蝶精被天兵追赶,打成重伤,法力也渐渐变少。忽然想着下凡的桃花仙,便寄居在桃花仙的身体里,让桃花仙无法控制自己。下凡的桃花仙,偶遇爱情,一次追男朋友的戏份爆笑来袭。各路神仙下凡,爆笑演绎。精彩内容,即将呈现。
  • 君可思我

    君可思我

    “帝后,我家的碧池还未换水,先行告退。”“师父,为什么你那么不喜欢笑。”“人人都说天上的陌箴上仙,最为仁慈,菩萨心肠,是啊,你暖的是所有人,是天下,是全世界,唯独不包括我。”“既然,我欠这天下的,我还给你!”如果,呵呵,我傻了吗,没有如果啊!“你只是一棵草,想高攀,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配的上他吗?”“对不起,我还是爱上了你。”君可思我?泪为谁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地心洪炉(卫斯理珍藏版)

    地心洪炉(卫斯理珍藏版)

    著名的南极探险家──张坚营地外的一个冰湖中突然冒出了一座冰山!虽然这座冰山的突然呈现方式,是他在南极多年生活也未曾遇见的事。但本着探险精神,张坚兴奋的向那座冰山衝过去,却惊见有一艘小型潜艇被冻在冰山里面。潜艇内明显地有着生物正发出求救信号!张坚慌忙救出潜艇,潜艇却以惊人的速度冲天而去!对,没错,它并不是潜回水中,而是向天飞去!事情实在太超乎常理了!张坚带着身历无数怪事的卫斯理逐步直逼核心;掌握地球存亡的齿轮也正逐步转动。这,是一个上天下地的探险故事。
  • 过后的泪

    过后的泪

    幼年的懵懂,如今的醒悟。陈年往事,以故亲人,我只有在今天为您流泪。
  • 孟醒

    孟醒

    孟醒被人侮辱后抛尸沉江枉死,一梦回到一切都还未开始的十一年前。这一次,她发誓,要好好活着!
  • 万古双帝

    万古双帝

    楚子凡穿越了,而且还是带着妹妹一起穿越的!没有老爷爷,没有戒指,但我有天才妹妹!最关键的是随身带着个时刻想着要自己命的恶魔小正太!
  • 无限之终章

    无限之终章

    第二次大轮回时代开启,一个本应安静度过余生的普通人被迫进入轮回,所有的一切都是被计划好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不可改变,所有人要做的只不过是按照幕后之人的图纸行动。不!为什么我就一定要听从你的安排?我要击碎这轮回,碾碎这空间,就让我继承前人的遗志给这荒谬的无限之地谱写终章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