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62400000059

第59章 评点《颐养部》(6)

药笼应有之物,备载方书;凡天地间一切所有,如草木金石,昆虫鱼鸟,以及人身之便溺,牛马之溲渤,无一或遗,是可谓两者至备之书,百代不刊之典。今试以《本草》一书高悬国门,谓有能增一疗病之物,及正一药性之讹者,予以千金。吾知轩、岐复出,卢、扁再生,亦惟有屏息而退,莫能觊觎者矣。然使不幸而遇笠翁,则千金必为所攫。何也?药不执方,医无定格。同一病也,同一药也,尽有治彼不效,治此忽效者;彼是则此非,彼非则此是,必居一于此矣。又有病是此病,药非此药,万无可用之理,或被庸医误投,或为臧获谬取,食之不死,反以回生者。迹是而观,则《本草》所载诸药性,不几大谬不然乎?更有奇于此者,常见有人病入膏肓,危在旦夕,药饵攻之不效,刀圭试之不灵,忽于无心中瞥遇一事,猛见一物,其物并非药饵,其事绝异刀圭,或为喜乐而病消,或为惊慌而疾退。“救得命活,即是良医;医得病痊,便称良药。”由是观之,则此一物与此一事者,即为《本草》所遗,岂得谓之全备乎?虽然,彼所载者,物性之常;我所言者,事理之变。彼之所师者人,人言如是,彼言亦如是,求其不谬则幸矣;我之所师者心,心觉其然,口亦信其然,依傍于世何为乎?究竟予言似创,实非创也,原本于方书之一言:“医者,意也。”以意为医,十验八九,但非其人不行。吾愿以拆字射覆者改卜为医,庶几此法可行,而不为一定不移之方书所误耳。

本性酷好之药【原文】

一曰本性酷好之物,可以当药。凡人一生,必有偏嗜偏好之一物,如文王之嗜菖蒲菹,曾皙之嗜羊枣,刘伶之嗜酒,卢仝之嗜茶,权长孺之嗜瓜,皆癖嗜也。癖之所在,性命与通,剧病得此,皆称良药。医士不明此理,必按《本草》而稽查药性,稍与症左,即鸩毒视之。此异疾之不能遽瘳也。予尝以身试之。庚午之岁,疫疠盛行,一门之内,无不呻吟,而惟予独甚。时当夏五,应荐杨梅,而予之嗜此,较前人之癖菖蒲、羊枣诸物,殆有甚焉,每食必过一斗。因讯妻孥曰:“此果曾入市否?”妻孥知其既有而未敢遽进,使人密讯于医。医者曰:“其性极热,适与症反。无论多食,即一二枚亦可丧命。”家人识其不可,而恐予固索,遂诡词以应,谓此时未得,越数日或可致之。讵料予宅邻街,卖花售果之声时时达于户内,忽有大声疾呼而过予门者,知其为杨家果也。予始穷诘家人,彼以医士之言对。予曰:“碌碌巫咸,彼乌知此?急为购之!”及其既得,才一沁齿而满胸之郁结俱开,咽入腹中,则五脏皆和,四体尽适,不知前病为何物矣。家人睹此,知医言不验,亦听其食而不禁,病遂以此得痊。由是观之,无病不可自医,无物不可当药。但须以渐尝试,由少而多,视其可进而进之,始不以身为孤注。又有因嗜此物,食之过多因而成疾者,又当别论。不得尽执以酒解酲之说,遂其势而益之。然食之既厌而成疾者,一见此物,即避之如仇。不相忌而相能,即为对症之药可知已。

其人急需之药【原文】

二曰其人急需之物,可以当药。人无贵贱穷通,皆有激切所需之物。如穷人所需者财,富人所需者官,贵人所需者升擢,老人所需者寿,皆卒急欲致之物也。惟其需之甚急,故一投辄喜,喜即病痊。如人病入膏肓,匪医可救,则当疗之以此。力能致者致之,力不能致,不妨绐之以术。家贫不能致财者,或向富人称贷,伪称亲友馈遗,安置床头,予以可喜,此救贫病之第一着也。未得官者,或急为纳粟,或谬称荐举;已得官者,或真谋铨补,或假报量移。至于老人欲得之遐年,则出在星相巫医之口,予千予百,何足吝哉!是皆“即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者也。虽然,疗诸病易,疗贫病难。世人忧贫而致疾,疾而不可救药者,几与恒河沙比数。焉能假太仓之粟,贷郭况之金,是人皆予以可喜,而使之霍然尽愈哉?

一心钟爱之药【原文】

三曰一心钟爱之人,可以当药。人心私爱,必有所钟。常有君不得之于臣,父不得之于子,而极疏极远极不足爱之人,反为精神所注,性命以之者,即是钟情之物也。或是娇妻美妾,或为狎客娈童,或系至亲密友,思之弗得与得而弗亲,皆可以致疾。即使致疾之由,非关于此,一到疾痛无聊之际,势必念及私爱之人。忽使相亲,如鱼得水,未有不耳清目明,精神陡健,若病魔之辞去者。此数类之中,惟色为甚,少年之疾,强半犯此。父母不知,谬听医士之言,以色为戒,不知色能害人,言其常也,情堪愈疾,处其变也。人为情死,而不以情药之,岂人为饥死,而仍戒令勿食,以成首阳之志乎?凡有少年子女,情窦已开,未经婚嫁而至疾,疾而不能遽瘳者,惟此一物可以药之。即使病躯羸弱,难使相亲,但令往来其前,使知业为我有,亦可慰情思之大半。犹之得药弗食,但嗅其味,亦可内通腠理,外壮筋骨,同一例也。至若闺门以外之人,致之不难,处之更易。使近卧榻,相昵相亲,非招人与共,乃赎药使尝也。仁人孝子之养亲,严父慈母之爱子,俱不可不预蓄是方,以防其疾。

一生未见之药【原文】

四曰一生未见之物,可以当药。欲得未得之物,是人皆有,如文士之于异书,武人之于宝剑,醉翁之于名酒,佳人之于美饰,是皆一往情深,不辞困顿,而欲与相俱者也。多方觅得而使之一见,又复艰难其势而后出之,此驾驭病人之术也。然必既得而后留难之,许而不能卒与,是益其疾矣。所谓异书者,不必微言秘籍,搜藏破壁而后得之。凡属新编,未经目睹者,即是异书。如陈琳之檄,枚乘之文,皆前人已试之药也。须知奇文通神,鬼魅遇之,无有不辟者。而予所谓文人,亦不必定指才士,凡系识字之人,即可以书当药。传奇野史,最祛病魔,倩人读之,与诵咒辟邪无异也。他可类推,勿拘一辙。富人以珍宝为异物,贫家以罗绮为异物,猎山之民见海错而称奇,穴处之家入巢居而赞异。物无美恶,希觏为珍;妇少妍媸,乍亲必美。昔未睹而今始睹,一钱所购,足抵千金。如必俟希世之珍,是索此辈于枯鱼之肆矣。

平时契慕之药【原文】

五曰平时契慕之人,可以当药。凡人有生平向往,未经谋面者,如其惠然肯来,以此当药,其为效也更捷。昔人传韩非书至秦,秦王见之曰:“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汉武帝读相如《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晋时宋纤有远操,沉静不与世交,隐居酒泉,不应辟命。太守杨宣慕之,画其像于阁上,出入视之。是秦王之于韩非,武帝之于相如,杨宣之于宋纤,可谓心神毕射,寤寐相求者矣。使当秦王、汉帝、杨宣卧疾之日,忽致三人于榻前,则其霍然起舞,执手为欢,不知疾之所从去者,有不待事毕而知之矣。凡此皆言秉彝至好出自中心,故能愉快若此。其因人赞美而随声附和者不与焉。

素常乐为之药【原文】

六曰素常乐为之事,可以当药。病人忌劳,理之常也。然有“乐此不疲”一说作转语,则劳之适以逸之,亦非拘士所能知耳。予一生疗病,全用是方,无疾不试,无试不验,徙痈浣肠之奇,不是过也。予生无他癖,惟好着书,忧藉以消,怒藉以释,牢骚不平之气藉以铲除。因思诸疾之萌蘖,无不始于七情,我有治情理性之药,彼乌能祟我哉!故于伏枕呻吟之初,即作开卷第一义;能起能坐,则落毫端,不则但存腹稿。迨沉疴将起之日,即新编告竣之时。一生剞劂,孰使为之?强半出造化小儿之手。此我辈文人之药,“止堪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者。而天下之人,莫不有乐为之一事,或耽诗癖酒,或慕乐嗜棋,听其欲为,莫加禁止,亦是调理病人之一法。总之,御疾之道,贵在能忘;切切在心,则我为疾用,而死生听之矣。知其力乏,而故授以事,非扰之使困,乃迫之使忘也。

生平痛恶之药【原文】

七曰生平痛恶之物与切齿之人,忽而去之,亦可当药。人有偏好,即有偏恶。偏好者致之,既可已疾,岂偏恶者辟之使去,逐之使远,独不可当沉疴之《七发》乎?无病之人,目中不能容屑,去一可憎之物,如拔眼内之钉。病中睹此,其为累也更甚。故凡遇病人在床,必先计其所仇者何人,憎而欲去者何物,人之来也屏之,物之存也去之。或诈言所仇之人灾伤病故,暂快一时之心,以缓须臾之死;须臾不死,或竟不死也,亦未可知。刲股救亲,未必能活;割仇家之肉以食亲,痼疾未有不起者。仇家之肉,岂有异味可尝而怪色奇形之可辨乎?暂欺以方,亦未尝不可。此则充类至义之尽也。愈疾之法,岂必尽然,得其意而已矣。

以上诸药,创自笠翁,当呼为《笠翁本草》。其余疗病之药及攻疾之方,效而可用者尽多。但医士能言,方书可考,载之将不胜载。悉留本等之事,以归分内之人,俎不越庖,非言其可废也。总之,此一书者,事所应有,不得不有;言所当无,不敢不无。“绝无仅有”之号,则不敢居;“虽有若无”之名,亦不任受。殆亦可存而不必尽废者也。

【评】

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说:

十七世纪李笠翁的着作中,有一重要部分,专事谈论人生的娱乐方法,叫做《闲情偶寄》,这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自从居室以至庭园,举凡内部装饰,界壁分隔,妇女的妆阁,修容首饰,脂粉点染,饮馔调治,最后谈到富人贫人的颐养方法,一年四季,怎样排遣忧虑,节制性欲,却病,疗病,结束时尤别立蹊径,把药物分成三大动人的项目,叫做“本性酷好之药”,“其人急需之药”,“一心钟爱之药”。此最后一章,尤富人生智慧,他告诉人的医药知识胜过医科大学的一个学程。这个享乐主义的剧作家又是幽默大诗人,讲了他所知道的一切。

也许李渔并非如林语堂先生所说的那么“智慧”,李渔所“告诉人的医药知识”,也绝没有“胜过医科大学的一个学程”--这可能对李渔推崇过甚。但是我们今天的读者不能不承认三百多年前的李渔的确是一个相当聪明的老头儿。

同类推荐
  • 雅典人泰门

    雅典人泰门

    《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悲剧,大约写于1607—1608年。雅典富有的贵族泰门慷慨好施,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些阿谀奉承的“朋友”,无论穷人还是达官贵族都愿意成为他的随从和食客,以骗取他的钱财。泰门很快家产荡尽,负债累累。那些受惠于他的“朋友们”马上与他断绝了来往,债主们却无情地逼他还债。泰门发现同胞们的忘恩负义和贪婪后,变成了一个愤世者。他宣布再举行一次宴会,请来了过去的常客和社会名流。这些人误以为泰门原来是装穷来考验他们的忠诚,蜂拥而至,虚情假意地向泰门表白自己。泰门揭开盖子,把盘子里的热水泼在客人的脸上和身上,把他们痛骂了一顿。从此,泰门离开了他再也不能忍受的城市,躲进荒凉的洞穴,以树根充饥,过起野兽般的生活。有一天他在挖树根时发现了一堆金子,他把金子发给过路的穷人、妓女和窃贼。在他看来,虚伪的“朋友”比窃贼更坏,他恶毒地诅咒人类和黄金,最后在绝望中孤独地死去。
  •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的奇人、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的传奇人生,以翔实的史料和对历史现场的探访,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王亚樵刀光剑影、宁折不弯的一生,作者深入挖掘王亚樵的内心世界,生动形象、可叹可信地再现了王亚樵的侠义风采。
  • 俄罗斯当代戏剧集·5

    俄罗斯当代戏剧集·5

    本书精选了俄罗斯当代著名剧作家的戏剧作品5种,包括维雅切斯拉夫·杜尔年科夫的《展品》、米哈伊尔·杜尔年科夫的《轻松的人》、马克西姆·库罗奇金的《本托·邦切夫的课程——一位著名的保加利亚大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格尔曼·格列科夫的《坏种》、瓦西里·西戈列夫的《黑乳》。深刻地反映了俄罗斯的当代生活。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苏玲主编。
  • 彩色鸟在哪里歌唱:写给女儿

    彩色鸟在哪里歌唱:写给女儿

    作者亲身经历了“512”汶川地震,被埋76个小时后才最终获救。作者劫后余生,对人生倍感珍惜。本书是其经历生死之后的有感而发,更是与心爱女儿的悄悄话。全书共五封信和五则童话故事,交互穿插,字里行间,饱含浪漫主义情怀。写给女儿的信流露着浓浓的父爱与真挚的亲情;童话故事则是作者身为一位父亲,对年幼女儿的简单、快乐、童真生活的期望。
  • 行走在路上的身体和灵魂

    行走在路上的身体和灵魂

    本书,是作者近几年骑行天下之时,在承接山水的滋养和灵润中的漫思之妙笔、逸想之绝唱;《行走在路上的身体和灵魂》就是你年轻心灵的一面镜子,展卷而读,从那字里行间,你将发现一个勇于冒险、无畏前行、融心大块的自我!
热门推荐
  • 我叫关长生

    我叫关长生

    在动荡不已的东汉末年,一名异界的现代人灵魂转生到还没出生的关羽身上。当出身不再卑微、并有着现代思想的关羽闯进朝廷后,给予东汉的是新生?还是毁灭?
  • 独家蜜恋:王子的头号独宠

    独家蜜恋:王子的头号独宠

    她们是四大家族至高无上的公主,某天刚回国,就被家人哄去了洛樱皇家贵族学院,刚上学,就被几个帅的王子给缠上了,从此想逃逃不掉,想躲躲不了。某风“我爱你,嫁给我吧!”某雪“我考虑考虑。”某轩“宝贝,我爱你胜过任何人!”某可“你是真心的么?”让我们走进此书,看看公主们和王子们的命运吧!
  • 盛唐剑圣

    盛唐剑圣

    盛唐三绝: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一个中文系的学生穿越成了史上唯一一个经由国家承认的剑圣裴旻,青锋三尺,天下无敌,上揽九霄寰宇,重铸盛唐诗篇。
  • 高冷男神不爱我

    高冷男神不爱我

    她叫陶小爱,南方小镇姑娘,羞涩、乖巧、敏感而又善良。他叫陆文清,北方城市男孩,俊美、内敛、高冷而又淡漠。他高高在上,无法企及;她默默无闻,平凡卑微。高三那年,发生了那么多令人崩溃的变故。凌乱不堪的一夜,让命运之线纠缠不清。破碎的暗恋,变质的友情,扭曲的亲情,痛苦的纠缠。青春盛宴,匆匆散场,支离破碎。大学时代的他们,有人欢喜有人忧愁过着自己的生活,各自精彩,互相遗忘本以为时间会把一切冲淡。没料到,它们却深深扎根在心里,逐渐成魔。大学毕业,各奔东西,各分天涯。她终于遇到了可以让她感到温暖的人,虽然那个人已不是他。他们却再次重新相遇,命运更加纠缠不清。
  • 男二也很香

    男二也很香

    起初,江念念觉得她会一辈子喜欢梁朝暮,但是喜欢他太累了,所以她要找一个喜欢她的人找谁呢?既然他都送上门了,不要白不要江念念:“喂,苏响,要不要跟我呀!”苏响:“……”有时候,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回头看看,那个喜欢你的人,不也很香吗
  • 与君一席话

    与君一席话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天墟帝主

    天墟帝主

    老王新书开启,幼苗需要呵护,喜欢召唤流的书友可以入坑了。新书《诸天群雄召唤系统》
  • 梅兰河畔

    梅兰河畔

    这是一部现代版的梁祝。这里有惊心动魄的地产商战,有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有柔情似水的爱情,美丽的梅兰河畔的凄美爱情故事。
  • 看病就医指南

    看病就医指南

    作者站在普通就医者的角度,系统地介绍了怎样选择医院、怎样叙述病情和病史、如何与医生沟通并理解医疗过程及行为、如何正确配合医学检查、怎样留取检验标本,以及正确理解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健康体检、婚前体检的意义等内容。
  • 胭脂绝代·玉娉婷

    胭脂绝代·玉娉婷

    步步生金莲,行行如玉立,最美丽时她做了他的妾,怎奈弱水三千难取一瓢。浮世间来来回回,起起落落,看繁华落尽,王朝兴替,躲不开的是命运的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