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20600000003

第3章 文化的立体审视(1)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

在探讨网络传播与文化之前,我们需对文化作一主体的审视。

1.1文化的结构

文化的创造经过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文化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构建成自身特征的结构。各种文化的要素形成相对稳定的关系,架起了文化的结构。

我们通常把文化的基本结构划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这三大基本存在形态组成了文化的总体结构。

1.物质文化是文化的物化形态

物质文化是指实际的物质生产过程及物质生产的实体性、器物性的成果,它们当中凝结着人的精神因素,但主要具有物的性质,说明在物质生产领域中的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和发展程度。

物质文化即文化物质,它与自然物质的区别就在于它的人工创造性;与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相比较而言,它的特质在于其物质性。

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构成的现实的生产力,是最重要的物质文化财富。人类是通过文化的因素和中介力量改造自然的,人类的生产和经济活动,都依赖于劳动者文化主体性的发挥。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不是自然物体,而是文化的实体或载体。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这种区别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也就是文化的区别。”

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电脑网络,它的设计不仅运用了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而且还运用了逻辑学、语言学、管理学、经济学甚至哲学,是代表当代文化的物质文化成果。电脑网络是人类生产达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综合了前人的各种成果,使得劳动者运用最先进的劳动资料创造出具有巨大作用的劳动工具。电脑网络是当代重要的物质文化,构成了世纪之交一道千姿百态的物质文化风景。

物质文化还包括消费资料。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物既是人类居住的场所,具有使用价值;同时,它又具有审美价值,凝聚着人类的艺术创造,代表着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因此,像建筑、服装、家具、食品等消费资料,都是人类进行文化创造的产物,是文化的物化性形态,属于物质文化。我们以当今社会大家非常熟悉的电视为例,电视机传播的信息组合了声音、文字和画面,给观众非常形象的感受,电视传播形成的文化可以说是有形的世界。正如有句电视台的自我宣传广告语:有形世界,无限风光。有人预言电视机会很快被因特网所淘汰,但在未来几十年内,我们认为它还将继续存在下去,包括报刊、广播也会存在,只不过其形式和功能会发生一些变化而已。它会变得很大或者很小,可以像纸一样卷起或折叠。

人们都知道电视机是工业化产品,当它送来美妙的音乐和图像时,传播形象的立体的声像时,我们更应该把它看做是一件神奇的艺术品。机箱与屏幕只不过是载体,而展现出来的信息就是艺术形象,成为一种物态的文化。

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与当今科技的进步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数字时代的来临,文化艺术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作家和画家可以不需纸笔颜料,直接在计算机上吟诗作画;在电影和电视制作过程中,计算机的作用变得不可或缺,未来的电影可完全由合成角色出演。1999年,日本已经研制出了“电脑歌星”和“数字主持人”,一时成为文化界的新闻,引来无数好奇的目光。2000年,英国研制成功的世界上第一个虚拟播音员安娜诺娃,这位芳龄28岁的播音员,几乎能做任何现在播音员在做的工作,但她不会向主人提出任何要求,绝对无怨无悔地工作,这样的播音员是任何传媒机构求之不得的。因此,安娜诺娃的问世,正与我们的播音员分享劳动成果,一些人因此将失去坐了多年的主播的位置。西方传媒界甚至有人惊呼:“有人像被鲨鱼追赶的沙丁鱼一样吓得魂不附体。”正如同从“羊吃人”到“机器吃人”的演变,现在轮到“电脑吃人”了。预计几年之内,会有更多的“安娜诺娃”与人抢夺传统的宝座。消费资料的物理生命可以很长,但它的艺术生命到了尽头,便被新的品种所取代。消费资料总是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风格,是物化的时代文化。

人们从消费资料中读解到的,不仅仅是人们在一定时期消费着什么,而且说明人是怎样消费的,人们消费需求的发展和丰富程度。从人们需求的丰富性及其满足方式,可以反映出人们的文化面貌。如建筑文化、服装文化、居住文化、饮食文化、交通文化、工艺技术文化等,它都是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的体现,是劳动者与劳动工具综合工艺技术的产物。

物质生产的实际过程也属于物质文化的范畴,物质生产既是物质的过程,也是文化的过程。

因此,荷兰文化学者皮尔森在他的《文化战略》一书中,曾反复阐述他对文化的观点,他认为,“文化”不是名词,“文化”是一个动词。

从文化是一个动词的观点出发,我们很能理解物质生产也是文化过程的意义。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其中的工艺的技术、科技成果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程度,还有生产者的技术、技艺、生产操作的水平和熟练程度,科技成果在生产过程的软性应用,以及纳入生产过程中的人文环境,都是物质文化的体现。

文化作为一个动词,是精神力量作用于物质的动态过程。物质文化是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体现文化的物化形态。如果没有物质文化的传播和延续,那么,文化就失去传承的支点,纯粹的文化很难得到体现和传播。

文化不仅通过语言、工具以及人类自身进行传播,而且,物质的物体器件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产品凝聚着最新的科技思想与文化知识。其间蕴藏着的文化含量,已超出了传统的对文化的理解,这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产品,它对人们生活观念的冲击,不亚于一般的文化产品对人们的影响,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现代文化的熏陶。

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越显著,物质产品中的科技文化含量也越高。包含巨大文化含量的物质产品与人们生活更加密不可分了,文化的力量无处不在地影响着人类生活。

2.精神文化是人类观念的形态

精神文化是人类的精神生活过程及精神生产的观念形态的成果,是人类文化心态的对象化。精神文化体现了人类在精神生产领域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和发展程度。人类的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精神生产的观念形态的成果。如政治、法律、道德、艺术、科学、宗教和哲学等的思想和观点、科学理论和艺术作品等等。这些精神财富或存在于物的形式中,如图书、磁盘、录像带、录音带、绘画等,这些精神产品尽管有不同的存在形式,但仍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它附丽于一定的物质形态,体现人类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使人类的传播工具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传播的思想连同传播工具,构成了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

其二,人类从事的创造性精神活动过程。如作家写作,科学工作者搞科研,艺术家创作,教育工作者上课,牧师布道,以及进行学术讨论,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等。这些活动进行的精神交流,把精神成果扩大传播的过程,都是精神文化的体现。人类在进行精神创造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文化思想进行交流,是复杂的精神活动生产过程,精神文化的交流产生复杂的反应,可以产生新的精神文化。

其三,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样式与交往样式,也称为显性文化。人的行为受到精神支配,不同的文化经历,必定表现为不同的文化行为,展示出不同的精神面貌,显现出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人们区别不同质的文化,最直觉的就是从外在的显性文化进行分辨,这种社会文化表象形态的浅层、具体差异,在显性文化中得到最直接的呈现。

与此相应的内在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深层、抽象的形态,表现为人们的行为动机、情感、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并由这些因素凝炼成独具特色的人格结构与心理素质。这些沉淀在人们深层的理念,不是凭直觉能够轻易认识的,需要经过分析和抽象思维,才能认识和把握。

精神文化的特色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艺术作品中就体现得非常明显,文化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和艺术风格综合体现着民族的文化心理。同样是描写情感生活的作品,中国传统作品中经常出现才子佳人模式,这在戏剧作品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而西方的作品则是英雄美人的模式。中国作品往往追求大团圆的结局,而西方的作品则常常以毁灭性的悲剧了结。

精神文化在不同的宗教和哲学上也体现了不同精神文化的特点,如中国的宗教被看做是入世的宗教,西方宗教则被视为出世的宗教;中国哲学注重直觉的形象体验,西方哲学则注重理性的抽象思辨。

精神文化是人类精神领域独特的创造,体现了人类的精神观念的实质。精神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首先,精神文化不仅有量的区别,在程度、水准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而且精神文化还具有质的区别。精神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有体现时代进步意义的先进的精神文化,也有与时代背道而驰的反动、愚昧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体现在具体的精神文明产品上,它的价值也往往具有多样性,如艺术作品既有审美价值、教育价值,又有伦理价值和政治意义。

其次,精神文化较之物质文化,更能鲜明地表现出创造者的个性与特征,不同的创造者因为不同的文化个性,必定会在其生产的精神产品中,鲜明地打上个人的印记,形成独特的风格,他人很难模仿替代。因此,精神产品与物质文化产品不同,真正的精神文化产品是不可复制的,一旦被大量复制,就失去了精神产品“这一个”的原创性,是艺术生命的终结。

再次,精神文化的消费与物质财富的消费不同,精神文化的消费本质上是主体与客体之间一种互动的再创造活动。精神文化消费者的不同文化修养,对同样的精神产品具有完全不同的解读。

正如西谚所言:有一千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接受精神文化消费过程中,实际上客体能动积极的参与,变成了另一种的主动的创造,他们的精神消费成为精神文化的再丰富创造。

人们常说:一只苹果与一只苹果交换,仍是两只苹果;而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就不仅仅是两种思想。因此,物质财富的消费往往是被动的,客体对主体物质进行消费后不会产生新的质变,甚至会消耗殆尽。而精神产品则不同,它可以被众人多次享用,并且每个人的每次享用都会有新的精神感受,在消费过程中产生质变,形成新的精神文化。

3.制度文化是规定人与人关系的产物

制度文化是人类规定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产物。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外化,形成制度章程、组织机构的有效性结构、礼仪风俗等。

制度文化说明在社会人际关系领域及人和自然关系领域中,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和发展程度。制度文化主要包括:

其一,制度文化是根据一定的思想观念自觉建立起来的国家根本制度。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制度、卫生保健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等,其中有些亦可以称之为体制。

其二,社会生活中具体的社会组织机构和工作部门的设置形式及有效性结构,还有相当的制度、规章、条例等。前者是组织机构的进步完善状况,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科学认识程度;后者是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是思想观点凝结而成的共同规则。

其三,不同节假日及礼仪庆典活动,人际交往、访亲会友、婚丧嫁娶等种种约定俗成的活动和程式,具有民族性和地域色彩的民风习俗和生活习惯,都是一定体系的文化的表现。

制度文化中凝聚着观念形态的文化,不同的文明时代在不同的社会理论指导下会有不同的社会制度。制度文化还受到个人文化心理素质的影响,特定的制度文化总是与人的文化心理素质所达到的历史水平相适应的。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制度文化。如中国地主阶级在取得政权之后,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确立孔孟儒学为统治思想,制订了一整套的封建制度,强化三纲五常的道德原则,天子成为替天行道的代言人,皇帝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威,国家成为皇帝的私有物。当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之后,个人主义奉为天经地义的思想,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法典制度,以维护有产者的利益。社会主义社会以强调集体主义为公共道德,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平等、互帮互助,崇尚整个社会如同一个大家庭般的温暖,形成了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

特定的时代具有特定的制度文化,特定的民族又形成特定的制度文化。因此,制度文化的核心决定于社会生产力,不同的时代和民族所能达到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形成怎样的制度文化。

4.文化是相互依存的整体

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为便于分析,我们把它的结构主要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实际上它们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渗透的整体。

物质文化中渗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为物质文化所决定,同时又以一定的精神文化观念为存在的前提,并在其中凝聚着、沉淀着精神文化的因素,而又反转过来给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精神文化归根结底为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所决定,但又受到制度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并作用于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

三者的这种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渗透,构成了文化的一个无穷无尽的相互作用的网络,一个由多层次、多侧面、多方位组成的有机的整体结构。

因此,对文化的研究,虽然可以抽取其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或精神文化进行分别研究,但不可不顾及更不可人为地割断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否则,将有碍于文化的总体把握,也无助于分别研究的深入。

当然,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之间依然存在着差别,正因为这种差异,不同的特点构成了一个整体的社会文化。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三种文化还可以归结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也从属于精神文化之中。任何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都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

精神文化不是文化中某种脱离物质文化的,孤立存在的部分,即使是主体的精神活动,也离不开物质性的文化的大脑,精神依赖物质。而物质文化也离不开精神,正因为它同时是精神的,凝聚着人类的精神劳动,才称作文化,这是物质产品被视为文化的内在根据。

同类推荐
  • 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西柏坡位于革命老区平山县西北,距华北战略要地石家庄90公里。西柏坡背靠太行山、面对大平原,能攻能守、进退有路,具有独特的地利优势。更重要的是,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是革命老区,有牢固的群众基础。早在1931年,这里就建立了共产党支部,到1937年,平山县的党员近2万人,同时,该县组建了2000人的“平山抗日团”,被毛主席誉为“王者之师”。此外,平山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物产丰富。这正是党中央由延安迁往西柏坡的主要原因。
  • 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

    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

    本书收录了《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改革开放30年与城市发展的战略转型》、《中国城市正进入品牌价值时代》、《五大趋势预示中国城市新价值》、《生活质量是检验城市价值的唯一标准》等文章。
  • 红色同心

    红色同心

    本书设了“聚焦西征”、“西征文献”、“往事回顾”、“人物春秋”、“艺文论坛”、“历史遗存”等栏目。
  • 纸媒变革

    纸媒变革

    本书为第二届浙江省报业经营管理论文集,收录了相关征文大赛中获奖的40余篇论文,按内容分为发展战略篇、运营方略篇、纸媒转型篇、发行策略篇、广告经营篇、文化产业篇、内部管理篇七个部分。全书对我国与浙江报业的现状进行客观分析,体现了浙江报业面临严峻现实的冷静思考,阐述了积极应对的战略思路与创新探索。
  • 独立学院的发展与运行研究

    独立学院的发展与运行研究

    2005年,宁波市政府提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针对当时独立学院普遍存在的人才培养问题,设计了“基于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规格及实现路径研究”课题。该课题后来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5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
热门推荐
  • 坤灵破晓

    坤灵破晓

    林坤,一个平平无奇的孤儿,机缘巧合穿越到圣罗灵大陆,却意外的揭开自己的生世。到底是命中注定,还是刻意安排。在这片以灵为尊的大陆上充斥着太多的不可思议。一定要有牺牲才叫宿命?那就容我打破这宿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非典型疯狂

    非典型疯狂

    残酷,高效,暴躁,沉默。。。一个怪胎中的怪胎,矛盾的集合体,因为一款虚拟实境游戏,一脚踏入了世界的里侧。宝石王,愚蠢的蜘蛛,漱须者。。。在宇宙的暗面,最混乱的存在们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在时间的拐角偶遇地球。可他们不知道,自己也会偶遇圭明。
  • 坠落霓星河

    坠落霓星河

    夏氏发生巨变,一家被人烧死在家中,嫌疑人直指夏氏总裁的弟弟。死里求生存活下来的人费劲心思想要报仇,他们能得手吗?命运作祟,生存者会善罢甘休吗?复仇向甜宠文,坚持1v1,甜腻的文风。本喵写不惯虐文啊!
  • 村长是个大魔王

    村长是个大魔王

    一个重生的废材魔王把一个破不拉几的小村子建设成万界瞩目的度假胜地的故事。貌似种田,但是冒险和旅行也不少。美女很多,但是魔王很纯情。民族不是问题,种族和物种都不是问题,大家一起开开心心泡个温泉吃碗拉面不好吗?为什么非要争个你死我活?慢热,坑多,非无敌,谢绝种马,各种致敬
  • 动漫世界中的黑影兵团

    动漫世界中的黑影兵团

    这本重发了,点我头像看另一本。有白就有黑有光明就有黑暗而有黑暗的地方就有我们我们即是影子。ps:我喜欢暴兵流,游戏喜欢星际红警,所以小说里大家都看到了,不论是现在的鬼影还是折纸,都是可以无限暴兵的,喜欢单打独斗的读者大大很抱歉了。当前世界:狐妖小红娘,之后待定。
  • 无上唤魔录

    无上唤魔录

    这是一个术士、念师、咒师、修士百花齐放的年代;但世间最令修士憧憬的便是上古四大奇书;其中最为诡异的便是无上唤魔录,以人为容器寄宿着上古魔魂;每当寄主情绪剧烈波动或者频临死亡之际,魔魂便会趁机附体而出,大杀四方,可短暂的出现后,魔魂便会再次回归寄主体内,留下一堆麻烦给寄主!
  • 黑白文明

    黑白文明

    一个极度崩坏的人,一个神秘的组织,一个崭新的世界
  • 小神不畏

    小神不畏

    十五年前,元虚门长老周央自上层天归来,带回一个婴儿。在这婴儿身上,有着不为人知的隐秘。他是灵魂的偷渡客,是所谓的穿越者。其实,这一切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巨大秘密。任你吞日摘星、业火滔天,小神不畏!
  • 那一年遇见你是我的幸运

    那一年遇见你是我的幸运

    高考在即,看着自己感人的成绩无从下手。家人的期待,自己的梦想,是遵从内心,还是跨越国度。还好遇见了你,一切都变得格外美好。“你帮我补课吧,我们互帮互助。”“为什么是我?”“因为你很优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