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22000000013

第13章 西欧的确立(1)

[公元481年至公元1581年]

公元5世纪,日耳曼异族的影晌、基督教和古典文化遗产合在一起,促使了欧洲早期文化的诞生。

而随着封建社会制度的确立、完善和不断发展,西欧的社会生产力提高了,商品生产及其流通日趋发达,它又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西欧是幸运的,只经历了11个世纪的等待,它在世界上便率先迎亲了资本主义的曙光。

日耳曼人涌入罗马

公元4至6世纪,日耳曼人大批涌入罗马帝国境内,这在历史上被称为“民族大迁徙”。公元375年,匈奴人进攻日耳曼人的一支东哥特人,这是“蛮族日耳曼”人向西方大迁徙的直接原因和开端,也是他们征服欧洲奴隶制的罗马帝国的起点。

古代的希腊人和罗马人,把他们周边未开化的民族称为“野蛮人”或“蛮族”,正如包括罗马人在内的非希腊人被希腊人称为“外邦人”一样。罗马帝国边疆地区的蛮族主要是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凯尔特人聚居的高卢(法国)、不列颠地区,后被罗马人征服,只有日耳曼人还处于原始状态,较少受到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影响。但是,这些蛮族却拥有自己特色的朝气蓬勃的社会制度和文学艺术,以及长期形成的原始习惯法,这些对于维持其社会稳定和内部团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对后来中世纪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

罗马人征服高卢以后,北方边境主要与日耳曼人为邻。从北海到黑海,从莱茵河到罗马长城再到多瑙河一线,全长500多公里的边境外,分布着大约500多万日耳曼人。公元前2世纪末,日耳曼人的一支条顿人和森布里人侵袭意大利,震撼了罗马城,当时的罗马执政官马略提兵迎击,在公元前102年终于将这批入侵的日耳曼人击溃。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高卢和不列颠两个行省已经是罗马文明和凯尔特人相融汇的开端。罗马人招徕大量的日耳曼人在庄园里做奴隶或隶农,许多日耳曼人也在罗马军队里服役。这些日耳曼蛮族人进入罗马社会,有的是以个人身份,另一些则以集团身份,成为罗马人的“同盟者”。罗马皇帝准许他们住在帝国的边境地区。

于是,受过罗马先进文明熏陶的日耳曼人就把罗马文明传播到边境附近的广大地区。

民族大迁徙之前,居住在北欧的日耳曼人因为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划分为许多小的民族集团,每个集团所处环境不同,生活方式也有很大差异,到公元4世纪时,东、西日耳曼两大集团之间的这种差异更是有着明显的区别。西日耳曼人主要包括撒克逊人、苏维汇人、法兰克人和阿勒曼尼人,他们靠农业维持生活,住在永久性居民区。东日耳曼人主要是指哥特人、汪达尔人和伦巴德人,他们经迁徙到西北欧迥然不同的遥远地方,那里基本上都是游牧地区,因此也就决定了这些征服者的生活方式。南俄草原自古以来就是亚洲草原游牧民族西进的走廊,哥特人来到这里以后,成功地抵御了新来者(匈奴人)的进攻,成为统治草原的民族集团,他们靠强大的武力统治着隶属于他们的不同的民族。

哥特人本身又分为东西两个集团,东哥特人分布在顿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的地区,西哥特人则住在多瑙河下游。哥特人比其他日耳曼人先进,拥有了相当发达的政治组织,统一在名为“国王”实质仍是部落联盟领袖的领导之下。双方有敌对,也有和平,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往也比较多。约在公元4世纪中叶,哥特人都信奉基督教,也就是说,这是在阿里乌斯派皇帝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统治时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事,这一点在哥特人侵入罗马帝国之后对它产生了重要影响。

公元3至4世纪,日耳曼人愈益逼近罗马帝国边境,他们经常攻击罗马的边防军,袭击边境省份,但这种行为常以失败而告终。

他们还袭击大西北的不列颠海岸,逼得罗马帝国沿海岸修筑了许多堡垒。在莱茵河下游,本是罗马帝国“同盟者”的法兰克人占据了国境线两侧的土地。但是帝国予以默认,因为他们是“同盟者”,还可帮助守卫边防。帝国在多瑙河上游也执行同样的政策,一些日耳曼人受雇佣以增强罗马边防军。这样一来,到公元4世纪末,所谓的罗马军队实际上是由蛮族人组成的由罗马人指挥的军队。许多蛮族军事人员在罗马军队中已晋升到很高的地位,甚至西罗马军队的最高司令部也经常掌握在日耳曼人的司令官手里。此时的罗马早已处于国事衰微、风雨飘摇的境地。也是在此时,日耳曼人不断对罗马帝国进行渗透的三种方法均得以实现:

第一,日耳曼奴隶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罗马;第二,罗马实行募兵制后,日耳曼人受雇为罗马人当兵;第三,居住在帝国边境的日耳曼人被作为“同盟者”获准移居入境。

至此,日耳曼人控制罗马已成水到渠成之势。

公元4世纪后期,日耳曼人对罗马帝国的缓慢渗透逐渐为急风暴雨式的大迁徙所替代,整个日耳曼人沿罗马帝国边境全线出击,腐朽没落的罗马帝国毫无招架之力,眼睁睁地看着外族如潮水般地涌向帝国境内,并在那里建立起永久性的居留地。

现在,我们就来回溯一下促成这次欧洲民族大迁徙的原因究竟是怎么回事。

上面说过,这次民族大迁徙的动因是匈奴人进攻日耳曼人的一支东哥特人所引发。匈奴人被人们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宽广无垠的大草原使他们胸襟广阔,常年在马背上的生活使他们剽悍骁勇。他们凶猛强悍,骁勇善战,个个都是优秀骑手,来时排山倒海,势不可挡,去则十室九空,满目疮痍。在这一点上,古代中国人是深有领教的。这次,他们如法炮制,又像一股风似的疯狂袭向日耳曼人的一支东哥特人。他们先于公元372年收拾了阿兰人,374年又强渡顿河,以狂飙之势突入东哥特境内,东哥特人的军事首领赫尔曼里克率部抵抗,不是敌手,兵败自杀。第二年,匈奴人又去惹西哥特人,双方血战于德涅斯特河。西哥特人岂是对手,其领袖阿山那里克向罗马皇帝求救,经许可,阿山那里克率西哥特人于公元376年越过多瑙河,定居在罗马境内。这是所有日耳曼人最早迁入罗马帝国的一支。但是,罗马官吏乘人之危,百般欺压盘剥西哥特人。西哥特人忍无可忍,于公元378年在其领袖弗里提格伦的率领下在色雷斯举行起义,于阿德里亚堡(今土耳其的爱德尔纳)附近击败罗马皇帝瓦伦斯的大军,获得全胜,罗马人几乎全军覆没,连皇帝本人也成了刀下之鬼。如此一来,西哥特人就将罗马帝国的莱茵河和多瑙河的边界线第一次撕开了一个缺口,已经千疮百孔的罗马帝国的命运更为堪虞。

西哥特人的起义,得到罗马奴隶和隶农的同情与支持,他们把西哥特人看成是解放者,祈求他们的援助。公元397年,罗马帝国任命狄奥多西为东部皇帝,受命平定东部起义。狄奥多西皇帝即位后,对西哥特人从过去的一味镇压改为打拉结合的方针,着重从内部分化瓦解起义阵营。这一手段很快见效,一些蛮族领袖逐渐就范,东部起义也就平息下去。狄奥多西也因此被罗马人尊称为“大帝”。公元395年狄奥多西死后,遗命其长子18岁的阿卡迪厄斯为帝国东部皇帝,11岁的次子霍诺留斯为帝国西部皇帝。这一措施从名义上看,罗马帝国仍属大一统,可以后的事实证明,它使罗马的东西两部从此走上了分道扬镳的不归路。

西哥特人的起义被镇压下去以后,他们于暗中养精蓄锐,以期东山再起。狄奥多西死后的那一年,西哥特人选举阿拉里克为“国王”。他不负众望,率部族重新崛起,首先进攻希腊,直逼君士坦丁堡。兵临城下,罗马大将斯提利科受命提兵到东部镇压,双方对垒于帖萨利和伯罗奔尼撒。奇怪的是双方都避而不战。公元401年,西哥特人又进犯意大利,占据威尼西亚,直指西部皇帝老巢米兰。斯提利科率军尾随阿拉里克至意大利,第二年双方会战于波仑亚,虽不分胜负,但阿拉里克的妻子和子女却成了俘虏。罗马皇帝并未乘此优势再击西哥特人,而是采取羁縻政策,授阿拉里克以军衔,以致兵不血刃地使西哥特人退出了意大利。

西罗马皇帝因罗马形势危殆而避居拉文那,并以此地为意大利政治中心。公元406年,西罗马政府撤去莱茵河上的驻军,回守意大利和罗马,于是莱茵河边界大门完全向蛮族人洞开。等待已久的各支日耳曼人乘机如潮水般涌入罗马境内。公元408年,西罗马皇帝听信谗言,以叛国罪处死大将斯提利科和3万多蛮族士兵。西哥特领袖阿拉里克于同年又率部围攻罗马,得到了数万罗马蛮族士兵和4万名奴隶的热烈拥护与支援。在此危急关头,罗马岂敢应战,付出大量赎金才得以解围。公元410年,阿拉里克再度围攻罗马,城内奴隶打开城门,阿拉里克率众入城后,纵兵大肆焚掠三日,连帝妹也成了他的俘虏。他带着金银,带着财宝,带着奴隶,带着漂亮的帝妹,留下废墟,留下苦难,满意而归。

“永久之城”罗马古都的陷落,标志着帝国的彻底没落,震撼了整个欧洲。其后,西哥特人南下未遂,又回师北上。期间,阿拉里克死去。此后,西哥特人在10年多的时间里,如入无人之境般地多次出入意大利本土,均不曾遇到严重抵抗。

随着民族大迁徙的到来,日耳曼人逐渐从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过渡到以阶级对立为特征的“文明”社会,开始建立自己的国家组织。在军事征战中,大家推举出来的首领地位上升,日益成为阶级社会的国王。在民族大迁徙之前,罗马和日耳曼两种文明相互接触和彼此影响早已开始。民族大迁徙通过武力征服,把罗马帝国的封建因素和日耳曼人的军事民主制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西欧封建社会。

法兰克王国的崛起

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日耳曼人建立了许多国家,但大多是短命的,只有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并保持下来。到公元9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几乎囊括了西欧的所有国家,版图之广和西罗马帝国相去无几。西欧封建关系的形成和法兰克的历史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的一个分支,历史上有关法兰克人的记载始于公元240年,当时的罗马曾打败过他们。河畔法兰克人于公元5世纪初时,定居于莱茵河的西岸斜坡地;公元463年他们占领了科伦市,在那里定都,并将他们在莱茵河的力量由亚琛扩展到梅斯,有些法兰克部族仍然留在莱茵河东岸,他们因来自荷兰的舍拉河畔,故后人称他们为舍拉法兰克人。他们势力的扩张都是以和平方式的移居,至公元430年,高卢北部的一半已为他们所有。他们还带来了日耳曼语言和异教信仰,因此在公元5世纪时,拉丁语不再是莱茵河下游人民的通行语言,基督教也不再是他们惟一信仰的宗教。他们不认为自己是蛮族,而是“光荣的民族”,是自我解放的自由人。“法兰克”一词本身就意味着自由,是拥有公民权的自由人。经过他们的努力,高卢北部地区已成为繁荣且和平的农业社会。

法兰克人翅膀硬了,自以为强大到可以对外扩张势力的地步了,从公元3世纪中叶到6世纪,他们向罗马帝国侵袭、蚕食、移民,逐步占领了卢瓦尔河以北高卢的大部分地区。公元5世纪下半叶,法兰克诸部落中以萨利安法兰克人和利普利安法兰克人这两支最为强大。公元481年,萨利安法兰克人的一个首领契尔德利克亡故,其15岁的儿子克洛维成为萨利安法兰克人的军事首领之一。

此前,契尔德利克的父亲梅罗文加建立了新的王朝,后为契尔德利克继承。

色林吉亚国王的妻子见契尔德利克长得强壮、英俊而又贤明,竟大着胆子跑去做了他的妻子,他们结婚后就生下了克洛维。正是这位克洛维,为法国的建立立下了根基,他的名字成为18位法国国王的名字。

克洛维所继承的梅罗文加王朝,当时仅据有高卢的一个角落,其他法兰克部落统治着莱茵河以西地区,在高卢南部的西哥特和勃艮第的王国已因罗马的陷落而完全独立。高卢西北部名义上仍然在罗马统治之下,已毫无防备。克洛维遂对它进行侵略,攻下城镇,俘虏显贵,接受赎金,售卖战利品,收买军队补给品和武器,公元486年又挥师前往苏瓦松市,打垮了西格里乌斯,夺取了法兰西岛,并移都巴黎,向南扩张。

在以后的10年中,他又继续扩大了征服地区,直到布列塔尼和卢瓦尔河。他使高卢人民保有自己的土地从而得到他们的拥护,他也尊重正统基督教神职人员的信仰和财富,从而也赢得他们的支持。

公元493年,他娶了一位基督徒聪明美丽的克洛提尔德为妻,不久他在妻子的影响下皈依尼西亚基督教,并带领其3000名亲兵一起受洗。这一举动得到了教会和高卢罗马贵族的热烈称颂。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位第一个信奉正统基督教的日耳曼人国王的此举对于他后来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克洛维不失时机地将教会和罗马贵族的支持变为征服扩张的工具,他把自己扮作基督教的保护人和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公元500年,克洛维征服了勃艮第王国,507年又将西哥特人赶出了高卢,508年,东罗马皇帝授予他执政官的称号。至此,高卢大部分地区已被他统一起来,他成了高卢的最高统治者。他将自己的王国称为法兰克王国。从此开始了西欧主要国家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历史。

公元511年,克洛维在巴黎去世,享年45岁。

他在世时,热切地盼望能有儿子,去世时却又嫌儿子太多。他有4个儿子:

蒂埃利、克洛多米尔、西尔德贝尔特、克罗太尔。他怕死后儿子们为王位的继承而引发国乱,于是便将王国让他们分而治之,一人各得一份。他们领了国政后,为了纪念克洛维所属的半神话性家族的创始人,遂将国号改称为墨洛温王朝。这个王朝历时241年,历经28位国王。每代国王死后,都继承了老祖宗克洛维的既定方针:国土均由儿子平分。然而国事还是不大安稳,常是分裂多于统一。克洛维死后,墨洛温王朝政治黑暗,内乱频发。朝内争夺倾轧、阴谋频仍、杀伐迭起,血腥气味弥漫宫廷。到公元629年至639年这10年间达戈贝尔特在位时,国土曾一度统一,政治稍显清明,局势也较为稳定。在他之后,王朝12个继承王位的是一连串短命的低能者,即所谓的“懒王”。这些无用的年轻人寻欢作乐,把大部分权力交给他们的部下,即他们的“宫相”。

同类推荐
  • 大明国姓爷

    大明国姓爷

    明朝末年。建奴扣边。大明江山岌岌可危。中华文明将迎来最黑暗的时刻。狼烟遍地。内有义军疯起。外有建奴虎视眈眈。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重生为名族英雄郑成功的龙天。建强军。破鞑虏。收剿义军。重振大明河山。组建无敌舰队。驱除红夷。收复宝岛台湾。乘风破浪。扬大明天威与世界!
  • 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

    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

    一部近代中国史或者说文明转型的历史,说到底,是他们书写的,比起那些或打打杀杀,或权谋诡计,你方唱罢我登场,争舞台、争交椅的皇室贵胄、军阀政客,怀抱各种梦想埋头苦干、拼命苦干、得寸进寸、咬定青山的他们才是真正的主角。
  • 由我而史谁来书写小草的历史?

    由我而史谁来书写小草的历史?

    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当事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应是历史的记录者和书写者,这是新历史合作社自始坚持的理念。“历史嘉年华2013”以“我写我历史”为主题,从名人到普通人,纷纷登台分享“我的历史”。作为“历史嘉年华2013”及新历史合作社年度特刊,我们将看到的这一组文章中,有文学家之手笔,有治史者的反思,也有中学生的探寻,但一个共同特点是,他们不再将自己淹没于历史洪流之中,掩藏于宏大的叙事之下,而是作为“一个高贵的人”,记录自己的生命轨迹。
  • 绘晚清民国大变局:官商1883

    绘晚清民国大变局:官商1883

    “同光中兴”时的大清国,洋务运动风起云涌。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刚刚而立之年的盛宣怀正式拉开了自己曲折人生的大幕。与传统商贾胡雪岩、新兴买办唐廷枢、外商资本等共同角逐官商大舞台。一个是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的左膀右臂,一个是以左宗棠为首的湘系的财力后盾,官商代表盛宣怀与传统商贾胡雪岩,各为其主,竞争白热,到底是谁黯然离场?一边是政治利益至上的官方代表,一边是经济利益至上的新兴买办,官本代表盛宣怀与商本代表唐廷枢明争暗斗,殊死博弈,到底是谁笑到了最后?一方是民族资本的艰难成长,一方是外商资本的强势渗透,轮船局、阜康钱庄与旗昌洋行的争夺,刀光剑影,你死我活,到底是鹿死谁手?这部不是谍战却胜似谍战,从经济的视角入手以细节的还原见长的小说,将为你破开沉沉迷雾,还原本真的历史。
  • 万里西风独自凉

    万里西风独自凉

    不穿越,不重生,一个小人物混迹于一段乱世历史!他从万里西风中走来,黄沙披身,只为曾经的一衣之恩。辗转流离,十年踪迹,再相遇,还能否做兄弟?流水拳,绣花弩,竟是一夜白发叹生灵!
热门推荐
  • 上清剑宗

    上清剑宗

    道簪盘起乌云,平生无奈常携酒。江湖路远,青骢玉马,剑环暗扣。魔影嚣张,红颜媚笑,相知相斗。记太华论剑,长锋所指,谁无敌,空回首。独立山巅崖畔,只寒蟾、照人身后。孑然孤影,何尝能梦,师姐素手?况多情是,舍生轻死,美恩难受!道苍天未老,春风遗恨,剪山前柳。——《水龙吟》
  • 天行颂

    天行颂

    五洲十二域,汇聚天下风云中,域外异族的骚动正在逐渐打破万年来的平静,隐世剑宗走出来的少年为报家仇,寻红颜而一步步走向风暴的中心
  • 玖愿不思离

    玖愿不思离

    叶无尘是元歧山上的一个小仙士,从小就喜欢出来沾花惹草,招弄是非,每次总要被师父打个半死。但仍死性不改,师父告诫他这元歧山脚下有一处不安宁,他去了可没命回来,可他不听,结果为了救一个姑娘搭上了性命。
  • 幻心幽梦之幽樱醉

    幻心幽梦之幽樱醉

    一场阴谋,让他们阴差阳错的爱上对方。她紫幽樱是紫府嫡女,他是众人所知害怕的三皇子帝九渊三岁封为妖王,十三岁出兵打战,十五岁大胜归来。她紫幽樱算得上是灵魂归位因为谟些原因导致紫清梦替她活了十三年。一朝回归本想安静的玩游戏虐渣,可没想到却一不小心看光了他的身体。从次不能下床,不能去看那些灿烂的桃花。帝九渊说:我比桃花好看,你就天天在床上看我吧!紫幽樱头上飞过无数只乌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妃子出墙记

    妃子出墙记

    “我不是谁的皇后!”——一代帝君为她亡国,一代暴君为她虚悬后位,一国太子为她甘愿舍命,步步为营的睿智皇子为她动摇……当心被伤透,蓦然回首,却见――他们都在灯火阑珊处,向自己招手?“璇儿,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你是我的一心皇后!”“小璇,无论你接受不接受也好,后位永远为你而留。”“若你输了,便做我的皇后吧。”“只有你,才配坐上凤座……”有谁知道,她根本不想出墙,她根本不希罕后位,她想要的,不过是一生一代一双人……而已……(本文慢热,但不拖沓,高潮迭起)
  • 三年的救赎

    三年的救赎

    这一世沈书要勇敢追爱,把前世藏了三年的爱勇敢说出来。在追爱的过程中从学渣摇身一变学霸。把以前嘲笑她长相人看不起她成绩的人踩在脚下。有甜有虐高冷情商低男主vs御姐情商高女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桃约

    桃约

    这是一篇短篇小说,短篇小说,是唯美小说吧
  • 仙路无良

    仙路无良

    这里是仙侠世界!有的只是天材地宝!财侣法地!看我神威!无坚不摧!凡人流修仙!凡人流!凡人流!凡人流!不作妖!不太监!不喂毒!读者永远是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