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06000000019

第19章 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及其分类

文化是某一社会对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的约定,而新化过程正是个人学习和适应这些约定的过程,越轨行为则是这一学习过程的失败。

如果说调查和实验是以人为对象对某种社会现象进行直接研究的方法,内容分析则是以文献为对象对社会现象进行间接研究的方法。

世界很大,社会学中充满了乐趣,大家为什么不能和睦相处,共享发现与创造的欢欣呢?

近来看到国内同仁讨论社会学研究领域问题,趁美国大学图书资料之便,将这里的情况介绍一下,以期对中国的社会学发展有些帮助。

美国的社会学虽然很发达,但并没有统一的社会学教科书。每位教授开课时各自选取自认为最适合的书规定为教科书。本文提到的26本社会学概论,多数都曾被大学本科当做教科书使用过。我的基本想法是,这些书的作者对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各有看法,他们一致的地方往往是得到公认的内容;而他们分歧的地方是那些仍有争议的内容,此外还有分类的问题。例如“性角色”这一内容,有人把它归入“社化”一类,有人则放在“社会差别”一类。当然是各有理由,虽然有些理由属于见仁见智,但有些从分类思想上看还是能够分出优劣来的。

首先来看这26本社会学概论中所提及的社会学研究领域(按得票多少排列):

宗教 26

家庭(包括婚姻) 25

文化 25

社化(Socialization) 23

社会分层(Stratification) 23

政治(包括政体、政府) 23

越轨行为(Deviance) 22

经济 20

教育 20

群体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 19

种族(Race and ethnicity) 19

社会群体(Social group) 17

社会变迁 17

人口 17

社会(包括社会结构) 16

都市(包括都市化、都市生活) 13

性别(包括性角色) 12

(一)文化。文化被多数教科书列为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在社会学研究中,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规范(norms)和价值(values),文化的同质性与异质性,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等等。作为美国的社会学概论,许多作者在文化这一领域中加上了“美国文化”这一内容。

(二)社会。在这一领域中,最主要的内容是社会结构,其基本内容包括身份(status)、角色(roles)、群体(groups)和机构(institutions)等。此外有社会形态,如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等。

(三)社化。这一领域主要研究人的社会化过程,包括童年期的社化,自我的形成过程,学习过程,社化的媒介,其中包括家庭、同伴群、大众传播、学校、工作单位等,成年人的再教育过程以及对生命周期的研究。

(四)社会群体:这一领域包括群体的类型,如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社区社会与社交社会的区别;关于小群的研究,其中包括群体规模、领导模式、决策模式等。严格说来,正式组织也应归入这一领域,其中包括各式各样的社会组织及科层(bureaucracy)。

(五)社会分层。社会分层在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形式。例如,在印度是种姓制;在英国是等级制;在美国,等级没有如英国那样的外在规定,但阶级的存在是事实;在前苏联,他们自己否认有阶级,但阶层的差别依然存在,也有认为阶级依然存在的(如毛泽东关于苏联存在官僚资产阶级的论述)。这一领域的研究除研究社会分层的状况外,还包括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即人们在层间的流动现象。

(六)种族。这一领域包括对于不同人种(黑、白、黄等)及民族的研究,对不同种族间关系的研究,对种族主义、种族歧视的研究。

(七)性别。这一领域包括对性角色、建立在性别基础上的劳动分工、男女平等问题的研究。

(八)越轨行为。这一领域包括对越轨行为的种类、原因及控制办法的研究。越轨行为既包括无加害对象的越轨行为,如吸毒、酗酒、同性恋、卖淫等,又包括有加害对象的犯罪行为。

(九)家庭婚姻。这一领域的研究涉及家庭的结构、功能和变迁,及婚姻、离婚、家庭暴力等内容。

(十)教育。这一领域包括对学校功能、教育质量、教育体制及其前景的研究。

(十一)宗教。这一领域包括对宗教仪式、宗教社团、宗教功能、宗教与社会的关系等内容的研究。

(十二)政治。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包括权力、权威的各种形式,政权、政府,政体等。

(十三)经济。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有劳动分工、职业、工作环境等。

(十四)社会变迁。这一领域包括社会变迁的理论,如发展论、循环论、功能论、冲突论等,以及社会变迁的原因、现代化过程等。

(十五)社会运动与群体行为。关于群体行为产生的原因、形态、公众舆论的产生、社会运动的类型及社会控制等内容的研究。

(十六)人口。这一领域的研究包括人口发展趋势,増减的原因、控制手段等。

(十七)都市。这一领域的研究涉及都市化的过程、原因、前景、都市生活状况等。

其他研究领域在26本社会学概论中得票均低于十,并非在其他书中完全未提及,而是未被列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关于分类方法。26本社会学概论中有5本没有分类,只是把各项研究内容顺序排列了一下。另外有11本在我看来分类思想不清楚,或许并未在分类上用心。其余10本在分类上下了工夫。这里对它们略作述评。

意见最集中的一个类别是社会制度(social institution)。Institution这个词很难翻译,它有制度、学院、机关等意思,但没有一个中文词能确切表达它的本义。如果我们看看这10本书的作者都把哪些内容归入这一类别,或许对理解它的本义有些帮助。10位作者都用了这个分类名称,并在其中列入家庭、教育、宗教、政治和经济这几项内容,这是大同;小异之处是有些人缺其中一两项内容,或将政治与经济并作一项,教育与宗教并作一项;还有人在这一类中加上了科学、技术、卫生、工作、闲暇、艺术等内容,但大多数集中在上边提到的5项内容。在我看来,institution用在这里包含了两层意思:一层是实体,即这些内容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一面,如学校之于教育,教会之于宗教,政府之于政治;另一层是制度,即这些内容“看不见摸不着”的一面,如家庭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想说一句题外的话:从分类这一项可以看出,两种不同文化、不同语言对人们的思维方式是有影响的。有时,在英语读者看来非常自然贴切的分类,在中文读者看来就可能比较费解;反之亦然。

第二个意见比较集中的类别是社会差异,但有人用“区别”(differentiation)有人用“差别”、“不平等”(inequality)。多数人都在这一类中列入了3项内容:(1)阶级或阶层差别,也有用地位(status)差别的;(2)种族差别;(3)性别差别。有少数人还加上了年龄差别这项内容,常常与性别差别放在一起,并列为一项内容。

第三个意见分歧较小的类别是社会变迁。列入此类的内容往往有:(1)人口;(2)都市;(3)群体行为;(4)社会与文化变迁。10位作者分为两派。一派将所有4项内容都列入社会变迁作为一大类;另一派把人口、城市(有人还加上生态学)单列为一类,群体行为和社会变迁列为另一类。我认为将这4项内容分为两类的学者对分类采取了一种更加严格的态度。认真说,社会变迁与都市是缺少逻辑联系的,分为一类终是勉强。于是有人将“都市”改称“都市化”,以期加强二者的逻辑联系。把这4项内容列为一类的做法给人以“不管类”(套用“不管部”取其“别人不管的它全管”之意)的印象。事实上,社会变迁往往是一本教科书的最后一类,因此把不好归入他类的内容全部放进了这一类。

分歧最大的是对文化、社会、组织、社化这几项内容的分类,有的学者如考瑟(Coser)、赫顿(Horton)和罗伯特逊(Robertson)干脆把这4项内容列为一类取名为“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有些学者如赞顿(Zanden)和史密斯(Smith)将文化与社化列为一类;有些学者如麦琦(Mckee)把社会结构与社会组织列为一类。为什么社化可以列入“基本概念”,社会运动就不可以?似乎并无足以服人的理由。越轨行为这项内容最难归类。考瑟将其归入“社会差异”一类;赞顿将其归入“群体行动”一类;古德曼(Goodman)将其归入“社化”一类;特纳(Turner)将其归入“社会体系的基本因素”一类;史密斯最为爽快,把所有放不进特定类别的内容统统放在一个“研究题目”的标题下。我倒很赞成史密斯的分类原则和做法;把社会学研究领域中有逻辑联系的内容分为一类;把哪一类都难归入但又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单列在一起。如此才能避免破坏分类逻辑的严谨。

关于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分类问题,我主张要么干脆不必分类,把前边列举的17个领域并列加以研究,因为它们每一项确实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要么就按史密斯的原则加以分类,即把确实存在某种相似性质的内容分为一类,把不属于任何一类的内容单列出来。按照这种做法我试将社会学研究领域分类概括如下:

(一)文化

1.文化

2.社化

3.越轨行为

(二)社会

4.社会

5.社会群体

6.社会分层

7.种族

8.性别

(三)制度

9.家庭

10.教育

11.宗教

12.经济

13.政治

(四)社会变迁及其他

14.群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15.社会与文化变迁

16.人口

17.都市

下面将分类理由略作说明:(1)文化是某一社会对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的约定,而社化过程正是个人学习和适应这些约定的过程,越轨行为则是这一学习过程的失败。有些越轨行为实际上形成一种亚文化,与主流文化抗衡。如美国旧金山同性恋者社区。他们有自己的行为规范与价值观念,形成了自己的与主流文化格格不入的亚文化。(2)将社会群体与社会分层、种族、性别同归入社会一类的理由,在于它们都具有将社会、人群划分为不同层次的性质,虽然这种划分所依据的标准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是根据种族来划分;有的是根据性别;有的是根据身份;有的是根据各人所属的社会组织。在这种划分之下,每一群人有彼此相似而异于另一群人的属性及处境。例如工人和农民的属性和处境就大不相同;男人女人不同;黑人白人不同;而同样是干部,在中央的教育部工作与在县教育局工作的人群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就是社会组织间的差异。(3)制度一类的5项内容与26本书中的大多数相一致。(4)第四类在社会变迁之后加“及其他”意指其中人口、都市两项放在社会变迁类中并不完全合适,但既然作为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舍弃亦是不妥,姑且放在“其他”栏下,以免损害分类的严谨。

参考书目

拜德利支(Baldridge,J.V.),社会学.New York:Wiley,1980

贝慈等(Bates,A.P.etc.),社会学——对社会行为的理解.1975

班斯曼等(Bensman,J.etc.),社会学概论.1976

别森兹等(Biesanz,M.H.etc.),社会学概论.New York:Bantom,1974

布鲁姆等(Broom,L.etc.),社会学.New York:Basic Books,1977

柯瑟等(Coser,L.A.etc.),社会学概论.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83

德夫利尔等(DeFleur,M.L.etc.),社会学:人类社会.Glenview,II:Scott,Foreman,Denisoff,1976

丹尼索夫等(Denisoff,R.S.etc.),社会学概论.New York:Macmillan,1975

古德曼等(Goodman,N.etc.),今日社会学.New York:Random House,1978

汉斯林(Henslin,J.M.),社会学基础.1981

霍布斯等(Hobbs,D.A.etc.),社会学与人类经验.1978

赫支斯(Hodges,H.M.),冲突与协调,社会学概论.1979

赫顿等(Horton,P.B.etc.),社会学.New York:Longman,1980

詹森(Johnson,H.M.),社会学概论.1960

赖特等(Light,D.etc.),社会学.New York:Knopf,1982

劳瑞等(Lowry,R.P.etc.),社会学,社会科学与社会关注.1977

麦纪(McGee,R.),社会学理论.1977

麦琦(McKee,J.B.),社会学概论.1974

费利浦斯(Phillips,B.),社会学:从概念到实践.1979

瑞泽等(Ritzer,G.etc.),社会学——在一个变动中的社会中的生活经验.Boston:Allyn and Bacon,1979

罗伯特逊(Robertson,I.),社会学.New York:Worth Publishers,1977

罗斯等(Rose,P.I.etc.),社会学:对社会的探索.1977

史密斯等(Smith,R.W.etc.),社会学概论.1977

特纳(Turner,J.H.),社会学:对人类体系的研究.1978

沃伦(Warren,C.A.B.),社会学:变迁与延续.1977

赞顿(Zanden,J.W.V.),社会学.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1979

同类推荐
  • 实用司法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司法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主要介绍了司法文书写作的理论知识,并按照司法文书制作的不同机关、组织划分,分别介绍了公安机关的主要司法文书、人民检察院的主要司法文书、人民法院的主要司法文书等各种司法文书的写作知识和要领,以达到真正快速提高学生写作司法文书技能的目的,体现出理论性与实操性相结合的特点。
  • 中学生读名家:再别康桥

    中学生读名家:再别康桥

    徐志摩可谓是中国现代文坛独具特色、才华横溢的才子。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散文则如天马行空,纵情任性,随意铺染。这位自然之子,一生都被诗意浸透,随遇自有乐土。他的诗文,情爱,还有那云游飞升般的离去,似乎一直没有离开这个纷繁的尘世,仍被世间传说不尽。斯人已去,我们唯有从诗文中,触摸那传奇一……
  • 创意与责任

    创意与责任

    本书力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行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概括,从而为中国电视发展、创新的历史轨迹作一阶段性的梳理与描述,为中国电视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其品质与境界提供一些思考与探索。
  •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社会转型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中国和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又最具有代表意义,有关两国社会整体转型研究以及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领域转型的比较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俄社会转型学术研究方向。功军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就要出版了,这是关于两国社会转型与传媒变革比较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其所取得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成果,是值得庆贺的。
  • 小主持人技能训练

    小主持人技能训练

    本书详细讲解了小主持人所要掌握的各种技能的训练方法,包括语音基础、用气发声、语言表达、朗诵艺术、歌唱艺术、表演技巧、演讲要领、礼仪常识、采访写作、口头评述、主持艺术等,还提供了大量的训练素材。本书内容全面,论述精当,既可以作为小主持人高效实用的学习训练宝典,又可以作为小主持人专业教师的教学指导用书。
热门推荐
  • 前方灵宠出没

    前方灵宠出没

    古老墓碑出现在外太空,全球生物大变异,母巢降临。自学兔头刀法,可以一刀斩下太古天龙头颅的流氓兔;可以网罗天下,满身大长腿的宅家蜘蛛妖;一声猫叫鬼神哭泣,巡视地府的阴司灵猫;这是一个植入生物芯片成为御兽师,炼化母巢培育各种洪荒异种妖兽的奇幻故事。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时光流逝不再有,很多年以后,当流氓兔成为了冷月宫主,蜘蛛妖成为盘丝大仙,灵猫成为地府阴司,小伙伴们霍然回首才知道走过了一段怎么样的激情岁月。
  • 非文化人的文化事

    非文化人的文化事

    作者的生活………………………………………………………………………………………………………………………………………………………………
  • 凶楼师

    凶楼师

    房屋是我们在生活见到最频繁的东西,商业大厦、楼房小区、豪华别墅、私人会所、酒店旅馆,房屋如何搭建,构筑的风格,现代世界已经极为纯熟,问题是,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些房屋建筑前的土地是怎么一番景象……
  • 逍遥龙皇

    逍遥龙皇

    作为地球上最后一条龙,李小飞感觉压力很大啊……本书讲述:机缘获得龙君传承的李小飞,踏上化身真龙的修行之路,在诸神消失的现代都市,炼化五湖四海,点化万千水族,并重建辉煌龙宫的故事。PS:本书绝无飞升仙界桥段,我们的目标是:无垠大海!
  • 人间当道

    人间当道

    万载前,一战三百年,诸神陨落,天地崩溃,大道几乎崩溃,无数宗门古国堙灭。万载后,武道盛,依然不见神圣,十四大宗派争霸天下。
  • 致曾经深爱过的我们

    致曾经深爱过的我们

    她叫郑忆萱,她曾是一个温柔美丽的公主,她和一个钢琴王子莫俊凯相爱着,在校园里万众瞩目,让人都羡慕,可自从那天,莫俊凯为救郑忆萱而出了车祸,忆萱抱着浑身是血的爱人,无力的哭喊着,心也跟着去了,从此,她只剩下躯壳,里面的心死了,直到读高一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个爱他的男孩林思荨,思荨用他的爱慢慢的把她的心一点点的滋润,同时也有一个叫易辰的王子从莫俊凯还在的时候就一直默默的守护着他,,,可当她心活了回来的时候,,,,,,,,,
  • 青岳传说

    青岳传说

    陈梦瑶,是爹爹的掌上明珠也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江湖刺客,青梅竹马的天真无邪,深宫内帏的阴诡谋略,与其被人搅到风云之中,不如自己执掌乱世!桃花树下,珠冠青衫的少年拂去落在少女头上的花瓣,“澹台渝,我下个月生辰,你来的时候可不许空着手!”“嗯~知道了~我不会空手来,也不会空手走的~我决定求你父亲,将你许配于我!”粉衣少女笑颜如花,看着他“那我这个生辰可是亏大了呢~~嘻嘻~”“瑶儿,日后我若封王你便是王妃,我若为皇你便为后”一诺千金,可若世道可以重来,我希望没有树下一诺,希望没有登基为皇,也就没有如今我对你挫骨扬灰之恨!怪就怪事事无常,不过你我之间终究谁为刀俎,谁为鱼肉呢?
  • 日和月

    日和月

    末世的废土,炙热的骄阳,活下去的希望。直到最后一刻,才会知道,什么样的故事,充满阴谋也充满绝望,结局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也许他的出生,就是一个错误。
  • 诸天旅游记

    诸天旅游记

    旅游去吗?穿越世界那种?李子政穿越到平行世界之后偶得奇遇,开始游荡在诸天万界,去风云和火麒麟一起烤肉吃,去灵魂摆渡遇见了老流氓地藏,仙剑三差点把邪剑仙气死,去漫威被气到差点和灭霸一起毁灭宇宙……风云,灵魂摆渡黄泉,诛仙,斗破,仙剑三,漫威,大话西游,宝莲灯……
  • 盗心鬼妹:半夜思鬼上床

    盗心鬼妹:半夜思鬼上床

    越王坟前她楚楚可怜的样子,恻然他的心!她就冷香幽幽的靠近来,裙子薄得可以忽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一个绝色丽人,挽青丝,浅笑嫣,但却温柔迷人!这是一个人鬼恋的故事,凄美而迷人!(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