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40800000006

第6章 尘归尘,土归土(3)

元宵节刚过,首批淮军四营抵达安庆。他们是张树声、张树珊、张树槐、张树屏兄弟部;刘铭传部;潘鼎新部;吴长庆部。依次组成“树”、“铭”、“鼎”、“庆”字四营。当新组建的淮军齐刷刷地列队于曾国藩面前时,曾国藩大喜过望,他召见各营将领加以考察,并亲自为淮军订立规章制度。因为担心新建的淮军兵力单薄,曾国藩还从湘军各部抽调兵将,慷慨地交给李鸿章。他们分别是:张遇春部“春”字营;李济元部“济”字营;程学启部“开”字两营;滕嗣林、滕嗣武新勇“林”字两营;陈飞熊部“熊”字营;马先槐部“垣”字营。并将韩正国、周良才亲兵两营送给李鸿章作为“赠嫁之资”。其中,以桐城人程学启部“开”字两营士卒多系安徽,打起仗来非常剽悍。这样,李鸿章初建的淮军,就有了14个营头的建制(每营正勇505人,长夫180人,共685人)。1862年3月4日,曾国藩在李鸿章的陪同下,检阅了在安庆集结的淮军各营。随后,李鸿章又利用了上海士绅的财力,花银18万两雇用了英国商船7艘,将9000淮军分批由水陆运往上海。当淮军分乘7艘船从长江上顺江而下,迎迓着长江温湿的春风的时候,李鸿章知道自己青云直上的机会真正到了。

李鸿章和淮军初到上海之时,由于这群来自乡下的兵勇衣裳褴褛,自由散漫,粗话连篇,当地的士绅很是颓唐失望。李鸿章却胸有成竹,他知道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对这支队伍充满信心。淮军抵达上海之后,李鸿章一方面整肃军队,去除军队的散漫习气;另一方面,由于在上海见识了洋人军纪和武器的厉害,李鸿章很想借鉴和学习洋人军队的一些做法。为了解洋人军队的情况,李鸿章甚至化装溜上了洋人的军舰。这一看真是让李鸿章感到震惊,李鸿章顿时明白泱泱华夏之所以败给西洋小国的原因了,那是因为洋人部队纪律严明,训练有序,整体化和科技化程度高。这一次见识让李鸿章感受颇多,他暗下决心,要学习西洋人军队的战争方式,购买洋人的武器来对付太平天国。李鸿章说学就学,他立即动手聘请了洋人担任自己部队的教官,并通过大哥李瀚章,向洋人火速购买了3000杆洋枪,充实自己的淮军。

不久,李鸿章的淮军在上海与太平军打响了第一仗。对于此仗,李鸿章做了精心的准备,虽然他一直对于自己的子弟兵有足够的信心,但进入上海的第一仗关系到自己的声望,关系到这支部队是否能在上海站住脚,甚至关系到整个战局的发展。这一场遭遇战打得惨烈无比,太平军在忠王李秀成的率领下,共有数万人进攻上海,交战的地点就在现在西郊一带。据说,在战斗呈胶着状态之时,李鸿章搬来一把椅子往虹桥桥头一坐,亲自督战。太平军用上了火炮,火力非常猛。淮军“春”字营的张遇春部上去没多久,就顶不住了,队伍渐渐退却下来。张遇春刚跑到桥边,正好撞到李鸿章,李鸿章厉声说道:“拿把刀来,把他的头砍了!”吓得张遇春赶忙率众掉转方向又跟太平军去拼命。

战局如火如荼之时,神奇征兆降临——淮军大炮齐发,随着炮响,上海上空突然乌云密布,一场大雨倾盆而下。一向迷信的太平军心理突变,仓皇撤军,慌不择路,自相践踏,死者无数。李鸿章大获全胜。首战告捷,淮军信心爆涨,李鸿章更是踌躇满志。

西郊大捷使整个上海滩瞠目结舌。接下来的8月和10月,李鸿章带领淮军与太平军又正面交锋两次,是由淮军中骁勇善战的刘铭传部和程学启部对太平军的谭绍光部,地点分别是上海西区的北新泾和更外围一点的四江口。刘铭传和程学启都是淮军中有名的猛将,他们打起仗来有一股不要命的劲头。这时候,刘铭传部已在李鸿章的授意下,有了自己的洋枪队了,这更让刘铭传如虎添翼。这两场战斗都获得了大胜。半年之内,三战三捷,不仅使李鸿章在上海站稳了脚跟,也为淮军赢得了相当好的口碑,中外人士不由得对李鸿章和淮军刮目相看。淮军的实力不断壮大,半年之内就迅速扩展至50个营,部队增至2万人。此后,淮军更是急剧膨胀,至攻打天京前夕,总兵力已达7万余人。

有了舞台之后,李鸿章的才干充分显露出来。初步站稳脚跟后,李鸿章从“察吏、整军、筹饷、辑夷”各事入手,积极招揽人才,巩固自己的地位,李鸿章起用了郭嵩焘、丁日昌等一批务实肯干的洋务派官员,建立了以务实干练、通晓洋务为基准的淮军幕府。在军事上,李鸿章正式确立向西方军队学习的目标,在淮军中大规模装备洋枪洋炮,雇请外国教练指导训练,将西洋阵法、号角、口令引入淮军。一开始,那些土里土气、缺乏文化的农民兵并不懂得如何使用洋枪洋炮,李鸿章就让外国教官手把手地辅导。有一次,还发生了在演练中走火引爆弹药炸死20多人的事故。但李鸿章对于学习和改变坚定不移,他说,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等练到射击百发百中时,便会无坚不摧。

1862年李鸿章的“杀降事件”曾经引起轩然大波。这一年,李鸿章在与太平军的交战中节节胜利,到了年底,李鸿章率淮军发起收复苏州、常州战役,与太平军经过反复激战后,淮军攻克常熟、太仓、昆山等地。在初步扫清苏州外围的障碍后,李鸿章制订了三路进军的计划,中路程学启统率,由昆山直逼苏州;北路李鹤章、刘铭传从常熟进攻江阴、无锡;南路则下攻吴江、平望,切断浙江太平军增援的道路。1863年7月,程学启部兵临苏州城下,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军从天京赶来救援,与北路淮军大战于无锡大桥角,太平军失利。

这个时候,苏州太平军守将纳王郜永宽等发生动摇,与程学启部秘密接洽,准备投降。程学启将此情况报告给李鸿章,李鸿章承诺对郜永宽等加官封爵,不解散他们的部队,整体划归淮军。李鸿章为了消除郜永宽等“八大王”的疑虑,还让洋枪队统领戈登出面,对承诺作了保证。不久,郜永宽等杀死守城主将慕王谭绍光,开城投降。淮军入城后,太平军八降王仍心存疑虑,率部屯居半城,要求李鸿章兑现承诺,不愿剃发解除武装,索要官衔及编制。李鸿章当机立断,采纳程学启的建议,先下手为强,诱杀了八降将。

后人曾这样描述这一段血腥的场面:李鸿章在苏州娄门外军营会见并宴请郜永宽等人,“甫就席,有军官自外入,投谍李公,李公就谍出。酒行,旋有武弁八人,各手一冠,皆红顶花翎,膝席前,请大人升冠。降酋不知是计也,竟扬扬得甚,起立,自解其额上黄巾,手冠者俟其侧,从官尽起,目注之。转瞬间,八降酋之头血淋漓,皆在武弁之手”。

杀了“八大王”之后,程学启立即派兵汹涌地闯进苏州,“无门不破,无处不搜,无人不魄飞天外”,据说,仅在城内双塔寺庭院内,就杀死太平军3万人。

李鸿章苏州杀降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很大风波。人们纷纷议论李鸿章心狠手辣,将他与历史上的白起和项羽相比。洋枪队“常胜军”统领戈登也非常不满,认为此事污辱了自己的名声,提着手枪到处寻找李鸿章,要杀李鸿章泄愤。李鸿章一度非常尴尬,他在给母亲的书信当中说:这件事情虽太不仁义,但因为攸关大局,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曾国藩接到李鸿章的报告后,虽然在内心当中也认为李鸿章心狠手辣,但还是写了一封信,对李鸿章安抚了一番。

好在朝廷很快降旨,宣称李鸿章所做的不仅无不妥,而且还做得很好,这才把事件平息。

1864年,曾国藩的湘军攻下天京,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朝廷封李鸿章一等肃毅伯,赏戴双眼花翎。这一年,李鸿章41岁,开始步入他人生的高峰期。此后,李鸿章一直青云直上,几乎每隔一两年,他都能加官晋爵——1865年,李鸿章被任命为两江总督;一年之后,他又接替曾国藩任钦差大臣,督办剿捻事务;1867年,剿捻即将结束,李鸿章被任命为湖广总督;1868年,李鸿章加太子太保衔,并升授协办大学士,入京受到慈禧太后的接见,允其在紫禁城骑马,以示恩宠;1870年,李鸿章接替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1873年,李鸿章被授武英殿大学士;1874年,李鸿章被改授文华殿大学士。清廷不设丞相,以文华殿大学士为首辅。在荣升文华殿大学士后,李鸿章曾得意地自撰楹联“已无朝士称前辈,尚有慈亲唤小名”。在当时朝中要臣中,李鸿章算是最为年轻的了。维新变法失败后,慈禧对“四朝元老”李鸿章特加恩遇,赏赐他“方龙补服”,即其穿着的官服允许有龙的图案,如此殊荣,何等显赫!当年李鸿章10首《入都》诗当中有一首:“世路恩仇收短剑,人情冷暖验笼纱;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到了40岁这一年,李鸿章少年时的志向完全实现了,他完全可以放心裘马锦衣,荣归故里了。

可以说,从一个乡下的布衣青年,最后成为朝廷的重臣李鸿章完全是靠江淮之间这块地方发家的。李鸿章也深知这一点。在发达之后,李鸿章一直舍不得这个地方,李氏家族不仅在合肥一带大量购田置产,连死后,也要将尸骨埋葬在这里。李鸿章的母亲,也即李文安的夫人在北京去世之后,也专门将灵柩从北京经过大运河辗转运回,与李文安合葬在于湾村。在这一带安葬的,除了李鸿章外,还有李鸿章的兄弟李瀚章、李鹤章等。

同类推荐
  • 终极刺杀、终极流亡

    终极刺杀、终极流亡

    世界政要刺杀史上15个最经典的案例,对刺杀经过和行刺原因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对被刺杀者的从政历程和在位期间的执政方针、功过是非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15个国家元首的流亡故事,内容包括:流亡的独裁统治者、理想在政变中流亡、不懂统治的统治者三个部分。
  • 埃尔顿·梅奥:人道主义的倡导者和促进者

    埃尔顿·梅奥:人道主义的倡导者和促进者

    这是一部关于埃尔顿·梅奥(1880—1949年)的生活和工作的定论性传记,它首次对梅奥的学术、工作和生活进行了全面准确的描述。梅奥作为澳大利亚和美国社会科学的先驱人物之一,开创了组织行为科学研究的先河,并以其在哈佛商学院和西部电气公司的工作对美国社会科学和工商管理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主题仍备受争议,而梅奥的思想横跨多个学科——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和工商管理。为了改善产业工人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他鼓励管理人员与下属之间的合作,他把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作中的问题,从而发展了工业心理学。特拉海尔的这部传记追溯了梅奥的思想根源,有助于澄清这场争论的方方面面。
  • 谁许你一世倾城:林徽因传

    谁许你一世倾城:林徽因传

    生动而具体地重现了民国时代林徽因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四个阶段的成长与成熟。全面而细致的描写了林徽因的一生。书中所述均是认真考察历史典籍而成,绝非想当然的传记作品。而是根据现存的关于林徽因的史实资料与作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予以文学性的演绎。本书填补了市面上众多林徽因传记未能触及的前半生,让读者从头认识这个可爱而坚毅的女孩,感受到一个依然美丽而不再遥远的林徽因。
  •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大师——王安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一笑亡国——褒姒

    一笑亡国——褒姒

    《一笑亡国——褒姒》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魔之净土

    魔之净土

    吾,本是孤身一人,又何必要怜悯世人。吾,欠天下人的,吾会还。天下人欠吾的,又当如何还。
  • 沈修知我喜欢你

    沈修知我喜欢你

    这本书主要是讲解了一个女主喜欢男主喜欢了十年,中间表白过很多次了,但是都是被拒绝了,但是他们都保持着暧昧的关系,这样女主很不舒服,但是也不反感……“十年前他是她的初恋,十年后他还是她的初恋。”“我喜欢你,仅此而已!”
  • 给我一颗糖

    给我一颗糖

    寂寞天才和嚣狂小太妹的故事。杜景贤x梁刻铭。杜景贤,孤儿,最早是为了不被养父母讨厌,于是只做他们会喜欢的事,比如永远都是全家津津乐道的骄傲,比如,从来不说“不”。后来,对同学老师、甚至陌生人也是如此,有求必应,绝对的好脾气。梁刻铭就相反,只对她觉得值得的人说“好”,不管这个人是同学眼中的笑柄还是小丑。这让杜景贤尤为羡慕,这得多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做到啊?我行我素,出人意表,梁刻铭一如既往地带给他乐子,这是个让他想到都会笑出声来的人。梁刻铭先是结交了乡下来的傻妞平小山,又接受了窝囊废包子扬的告白。杜景贤是她纳入保护伞下的第三朋友,这是个连拒绝都不会的瓷娃娃,大家喜欢他,只因他被炒出来的身价,一旦摔破就是一堆残渣。谁知白瓷下的不是陶土是一团火,总有一天要熔掉伪装,毕竟杜景贤的亲生父亲,是一个人称幽灵的天才恶棍,真相大白后的反噬,要怎样兵不血刃地平息……
  • 腹黑总裁的女王妻

    腹黑总裁的女王妻

    18年前,因仇家的蓄意报复上官家唯一的小公主,被仇家抱走,小公主父母因女儿而出车祸去世,只剩下上官家主,继续寻找失踪的孙女。18年后,刚步入大学校门的王语萌。被男友闺蜜双双背叛。被带回上官家的萌萌,要求和男主冷家独子冷世晨订婚.......
  • 绝色倾城:王爷轻一点

    绝色倾城:王爷轻一点

    出生时间被写错竟然要她来一次穿越之旅,这未免也太离谱了吧?原本以为古代生活会很是不错,可谁知竟然发生了那么多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究竟该如何选择呢?“王爷,你可否告诉我?”
  • 我在末世种个田

    我在末世种个田

    重回十年前,距离巨型风暴还有两个月,静姝开始修建自己的堡垒,养一些频临灭绝的鸡鸭鱼,种一点未来没有的蔬菜,再囤一些美味的零食。生活要有格调,对待仇人,我就喜欢你看我吃牛排馋哭了的样子,喜欢你闻着烤肉味脸上陶醉的样子,真好看。【魔方空间等级:4阶魔方4*4*4=64立方米,5阶魔方5*5*5=125立方米,6阶魔方6*6*6=216立方米..等】Q群123225124
  • 月起末日

    月起末日

    这是一本撰写了全新内容的吸血鬼小说。月起末日,月亮下的故事。
  • sadness的口袋

    sadness的口袋

    一个孤单的sadness和一个和他一样孤单的口袋
  • 我抓盗墓贼的那些年

    我抓盗墓贼的那些年

    我叫何志鹏,是个普通的警察学院的大学生,经过我在学校的优良表现,终于完美不挂科的毕业了,刚当警察就接到了艰难的任务,这第一个任务,就是卧底盗墓团伙,掌握他们的犯罪证据,然后一举抓获,保护文物,守护民族文化,我当然义不容辞,可是当卧底生涯开始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世界原本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 绝巅星辰

    绝巅星辰

    魂穿异世,轮回重生到一个实力为尊的世界,叶星辰生有完美皮囊,却是修炼废柴,十年受尽屈辱,看清世间人心险恶,系统激活,命运从此改变,炼药,炼器,阵法,无所不通,醉卧美人膝,碾压无数天才,一步一步登临异世巅峰,得罪我的人都是死人,我是黑夜中最闪耀的那颗星辰,也是你生命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