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营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而市场行为常会导致发展的无序,为了追求局部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整体的发展利益。城市规划则恰好是从城市的整体利益出发,通过对城市发展状况的准确把握,科学地分析和确定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对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格局进行合理的安排和部署。它是城市未来发展的蓝图,因而也是一切城市建设活动的标准和依据。城市经营只有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才能保证其最终目标的实现。因而,在城市经营的过程中,城市政府要注意规划先行,重视城市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制定和监督执行,切实遵循规划意图,体现规划精神,避免受长官意志左右,搞政绩工程,也避免受到片面的经济利益的干扰,搞短期行为和无序建设。同时,对现行的僵化的规划体制,也应该结合城市经营的要求,积极进行探索改革,增强公众参与规划的程度,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2.必须重视法律法规的建设
“城市要素”的市场化运营,实际上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碰撞,是城市建设模式的改革过程,涉及许多敏感、有争议的问题,特别是涉及政企分开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必须严格地遵循法律,同时要使已有的行为尽量规范化、法制化,尽可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及时地总结和巩固改革的成果,避免城市经营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和违法问题。而且,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制经济,法制的完善,有助于尽快地建立市场化的运行体系,也有助于城市经营的顺利进行。
3.避免“一刀切”式的市场化经营
在完全市场经济中,经济利益是市场行为的唯一目标。城市经营虽然也有市场行为,但它从根本上是政府代表公众利益而行使的政府行为。所以,城市经营不但要考虑城市建设中的经济效益,而且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使三者有机统一。在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市场化的同时,也必须注意不能因为城市经营而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过度提高基础设施服务的收费标准,从而增加城市居民的生活负担,降低其福利水平。政府依然应该是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主体,城市税收依然应该是城市投资资金的基本来源。进行城市经营决不意味着要放弃原有的城市建设方式和融资渠道,也决不意味着放弃政府的主导地位。
一些不宜市场化的特殊的“城市资产”,比如消防设施、福利设施、重要的城市标识等等,是市场的“盲区”,特别要注意防止“一刀切”
式的市场化运作。对于这些资产,可以通过转变经营观念和机制、加强经营管理方法等措施来提高其经营效率,但原则上必须由城市政府直接经营。总之,是单纯的管理城市,还是把管理和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是城市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迄今为止的城市改革,仅仅实现大部分城市要素的市场化,主要是进入企业的那一部分要素和成为有形资产的要素的市场化。而解决城市中未进入企业的那些基础要素、基础设施以至于基础环境等领域中的体制和机制问题,无疑是包括城市经营在内的城市改革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4.地方政府在城市经营中,应实行有效的开源节流
一是政府要缩短投资战线,降低投资成本。杭州就推出了建设工程无标底投标。对经营性土地全部实行公开招标出让,不仅实现了土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而且也消除了许多暗箱操作的腐败因素。二是利用城市的空间资源。如出租车经营权、广告设置权、公交车经营线路和新的信息资源等。三是适度安排,超前经营,进行土地储备。例如在城郊收购农民土地,建成简易的高尔夫球场,并对周围的土地予以控制,前期投入低,进行土地储备。随周围环境因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再进行拍卖、出让,将产生巨大的收益。四是把原有的国有资产进行转换。如对煤气公司、自来水公司等采用公开拍卖的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价值的最大化。五是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品提供领域,降低进入门槛,让民营经济发挥作用,如自来水、煤气的供应等,或者是采用BOT方式进行建设。
总之,城市经营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问题很多,需要政府、金融、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还应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以实现企业效益好转和优化资产重组;调整城市产业结构,特别是对第三产业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经批准可开征城市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按建设项目以一定比例向建设单位和个人收取基础设施配套费,逐步实行公用设施有偿使用。同时,要以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为契机,强化党的作风建设,加强对城市经营的研究、领导、组织、实施工作,做到各级政府密切配合,齐心协力,为建设富饶、美丽的绿色城市而奋斗。
(第三节) 城市经营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们普遍重视的热点问题。它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主张把人口、资源、环境综合纳入“发展”问题的思考之中,并且主张以持续发展替代原来的非持续发展思路,从而突破了原来的“发展”观念。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依托和基础,对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把发展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上。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力,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人口猛增和生态环境危机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最终摆脱贫困。
因此,发展是使可持续发展运行下去的必要前提条件。
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把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可持续发展理论把环境保护作为它极力追求实现的最基本目标之一,把环境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并把环境保护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因此,环境保护便成为区分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一个分水岭。人们的自身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的发展相适应,人们需要放弃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要达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提高生产效率,改变消费,以最高限度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生产废物。即一方面要求人们在生产时尽可能地少投入、多产出;另一方面又要求人类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
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建立一个合理而有效的经济政治运行机制。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没有这样一种环境,任何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政策、思想都不会实现。
因此,有一个合理有效的经济与政治体制,便成为可持续发展运行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2.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利用,就是以有限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管理资源,持续地满足人类世世代代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要。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基本要求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管理利用的特性,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建立合理的城市体系,确定不同城市基础设施规模。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可以把城市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根据城市规模,可分为大、中、小城市。合理的城市体系应服从于地域系统和国民经济系统整体功能要求,做到大中小结合、布局合理,使各城市性质和功能在一定区域内实现相互协作和优势互补。我国城市的发展方针是“合理控制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但许多地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贪大求洋,盲目扩大城市规模,中小城市要发展为大城市,大城市则要发展为特大城市、国际大都市。由此使得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管理规模迅速膨胀,一些城市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功能趋同,造成城市基础设施等资源严重浪费和低效率利用。因此,应在一定区域或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优化的、有机联系的城市体系,并根据城市等级、性质和功能等确定不同城市的城市基础设施规模。
(2)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基础设施组合。城市中一般是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体,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经济、交通、邮电、通讯、科技、文化、旅游等促使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成为城市产业主体。经济发达国家的城市,第三产业的比重一般都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我国城市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工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不够发达的问题,因此,应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大力发展城市第三产业,促进城市经济繁荣与发展。
城市产业结构决定的城市基础设施结构和布局。由于第二产业空间大,易产生污染,其经济效益对城市基础设施区位因素敏感度较低,因此,其布局应安排在空间较为广阔,地租地价较低的城市边缘地带;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占地空间较少,其经济效益对占地位置影响极大,因此,应主要在城市中心繁华地带布局。
(3)创造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管理。城市集中了生产和生活设施,改变了原来的气候、水文和生态环境,是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反作用于人类强度最大的区域。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消耗了环境资源,降低了环境质量。如果城市质量下降到人们所不能承受的程度,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将会终止。因此,必须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包括发展资源节约、产品对生态环境损害轻和废物多层次利用的现代化生态工业,加强对工业“三废”污染、交通运输污染和生活污染治理,提供清洁绿化、文化娱乐场所条件等,防止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管理破坏性利用。
二、依法经营、统筹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发展速度较快,城市形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也导致和加剧了诸多城市问题,如环境污染、人口膨胀、交通堵塞、土地过度开发、建筑物杂乱、市容卫生状况不佳等,影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归根于城市建设的随意无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经营必须走依法治市的道路。
1.建章立制,把城市经营纳入法制轨道
要使城市经营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就必须建立和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国家已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但城市经营工作刚刚起步,尚处于摸索阶段,还存在着立法滞后的现象。人大、政府也要结合一些城市经营项目的实际情况,加快研究制定一批配套的规范性指导文件,以积极推动城市经营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2.依法经营、统筹计划、规范管理
城市经营工作一开始必须从大局出发,稳步前进,先易后难,不可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一哄而上,四面出击。要成立“城市经营办公室”,专营城市资产经营的公开拍卖出让工作,使招标拍卖工作规范管理,统一指挥协调,严格按照计划和规定抓好实施。
3.严格执法,加强对城市经营的监督制约力度市城监支队是城市建设管理的综合执法队伍,对城市经营工作要加强检查、监督。比如,城市土地,经公开拍卖出售,对不按规定时限、不按规定要求、不按规定用途、超过时限不用的,政府将无偿依法收回或征收高额闲置费。同时加大查处力度,严禁非法交易,杜绝违法用地和“炒地皮”行为发生,对重大的土地违法案件公开处理和曝光,以保证建设单位加快速度,按时按规划要求完成项目建设。
通过依法对城市的经营,谋求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健康协调发展,既为当代城市进步创造条件,又为未来城市发展奠定基础。只有站在整体的高度和时代的前列,才能运用战略的眼光、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积极稳妥地启动城市经营工作,去建设和管理好城市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