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54100000025

第25章 《菜根谭》里的理学(2)

人一动真心则为真欲,天理与人欲达成和谐一致,我之所想即天之所想,人无不亲,事无不成。

《菜根谭》指导我们要想获得先天真欲可以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万念灰冷”。就当我是死人。

第二步是“一性寂然”。就当我是死人的坟墓。

这个坟墓好大!埋天埋地埋人,葬古葬今葬乾坤。这个坟墓好奇怪!生天生地生人,生古生今生乾坤,连父母小孩一并生出来。话说到这里,我做两句诗送给大家:“进去是坟墓,出来是大路。”这真是座好坟墓。与它相比,我们身处的世界是“进去是大路,再看是坟墓。”根本就出不来。

《菜根谭》希望我们走好以上两步路,可以超然物外返于先天,这是真幸福所在。为什么“超脱反倒是实体?”话分两端,这是对照着说的,指超脱了尘世假相,便回到了先天实相,进入永恒之身。这是高妙的理论,还是实有其事?我认为实有其事,我讲《心经》时曾有些话述及佛说的真空,有心人可以翻来参考。

有些话要当面神聊才聊得透,现今我用写书的方式与大家交流实在不得已。在此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菜根谭》所说“超物外而游象先”是存在的。人并非不能超然,而是不想超然。之所以不想超然,是觉得沉迷好玩。好比隋炀帝修了迷楼,还要有如意车,照此下去,只能是火烧迷楼,一道霹雳劈了如意车。要说超然也不难,还是那句老话:“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无求就是超然,如果你想锦衣玉食,肯定要求天求地,你把天地都搞烦了,岂能超然?天地不灭吾身就是大人情。

按着每个人的命定,各人有各人做人的道理。两理并一理,道并行而不悖。当两个都很知理的人在一起,就成了朋友。当两个都葆有真欲的人在一起,成了夫妻。

圣人处世,只是一个“理”字。凡理该如此的,就命该如此。凡命该如此的,就不可更改。凡超然命理的,就已经更改。一念超然,万古感通。进入先天,活着就不凡。守住寂寞,不失繁华。

五超物

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大地尽属逍遥;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毫便生缠缚。(《菜根谭》)

看轻物质享受,任何好东西都只不过由我转手一下,这样得到了也不必欢喜,失去了也不必忧愁,那么活在世间就可以逍遥一生。如果被物质奴役,那么身处逆境就会生出憎恨,情况顺些呢又会生出痴迷,任何小事情都会让人寸步难行。

心灵永远比物质高贵。

心与物的关系是理学的恒久命题。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传统儒家认为,心灵永远比物质高贵,再好的物质享受都比不上精神的愉悦。精神的愉悦从哪里得来?一是静,即寂然反思。二是少,一箪食、一瓢饮,比满桌子山珍海味还好。三是无,这是最彻底的。静、少、无,这是超然外物的三步阶梯。其实圣人不是要我们看轻物质享受,而是放弃物质享受。

世上的事情很奇怪,越放弃越会有。放弃物质享受,那么到处都可以享受。因此《菜根谭》说:“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大地尽属逍遥。”你看,放弃了手边之物,整个大地都任我享受,这个买卖真是太划算了。

原来,此心是我固有的,此物也是固有的,此心与此物可以说是双胞胎,同一父母生,都从道而来。

太初有道,这道生出了心灵,又生出了物质。心灵享受物质,物质供奉心灵,物质与心灵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

《菜根谭》说:“大地尽属逍遥。”试问尽属谁逍遥?尽属逍遥之人逍遥。逍遥之人为何逍遥?逍遥之人因为一颗心逍遥。一颗心为何逍遥?一颗心没牵挂所以逍遥。一颗心怎样才能没牵挂?答案是:既不牵挂人,也不牵挂物,就可以逍遥。

为何要牵挂?山河大地本是我的。最该牵挂的是自己,别人你想牵挂也没用呵。

明儒王夫之就此问题举例说:“舜之饭糗茹草,若将终身,及为天子,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裸),若固有之。以处生死,视此尔。”(《船山思问录·内篇》)意思是:大舜王当初吃粗粮野菜,好像一辈子就这样,等他做了天子,穿上华衣,操起古琴,娥皇女英这两个美女裸体侍候,别人羡慕得不得了,大舜王却视之为当然,好像本来就有的,没什么稀奇。他用这种眼光看生死,也是得失怡然,宠辱不惊。

王夫之这个例子举得好,原来大舜王也爱吃野菜根,并把整个天下视为固有,生死也没什么了不起,妙法圆融,一无所滞,真是做人做顺了,怪不得名字叫做舜。

舜不牵挂天下,那么整个天下都是他的。舜不看重物质享受,那么所有的物质、甚至所有的人都由他享受。

舜失去的是物欲,得到的是心灵。任何时候,心灵远比物质高贵。

问:心与物谁重?

答:不具有可比性。我说过,他们是双胞胎,一有都有,不必比。

问:为什么得不到物会觉得揪心?

答:因为你的心被揪惯了。

问:怎样才能不揪心?

答:无心就不揪心。

问:物质美好,你却视而不见,岂非自欺欺人?

答:我比物质更美好。从前我是一颗心,现在我是心一颗。“一颗心”,意思是滚滚红尘里还发得出亮光的珍珠般的心灵。“心一颗”,意思是红尘已经消失,一切已经消失,宇宙之大唯有真心一颗,再无别的东西。在这真心一颗中,你是我,我是你。“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我们是他造的,也是属他的。我们是他的民,也是他草场的羊。”(《旧约·诗篇100》)我比物质更美好。当物质不可避免走向死亡,我依然焕发青春。说是青春也不对,我没有青春,所以青春永驻。我没有欲望,所以有说不出的满足,说不出的享受。

六归心

缠脱只在自心,心了则屠肆糟糠居然净土。不然纵一琴一鹤、一花一竹,嗜好虽清,魔障终在。语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菜根谭》)

要摆脱就从内心摆脱,一了断则无论身处屠门,还是穷得只能吃糟糠,都是净土。不然,即使眼前只有一张琴,一只鹤,一瓶花,一竿竹,这些嗜好固然高雅,心里的魔障依然存在。有句话说得好:如果能作了断,红尘见真修;如果不能了断,和尚都是俗人。

趁早了断是真修。

《菜根谭》这段文字有些麻烦,因为他用了大量佛家的概念,借禅说理,必须先澄清。

禅:全称“禅那”,源于梵文,意译是“静虑”、“思维修”。也就是“止观”。止是安静下来,观是观想某一事物。佛是觉悟人,禅是觉悟法。一句话,禅是佛门静功夫。禅是方法,不是世界观。

道:儒家道家都崇尚道,儒家说的道指先王之道,也就是敬天明德的仁道。道家说的道指自然之道。理学家们把儒道两家的道统一起来,统称为道,指先天之道,是天道也是人道。道是世界观。

理:理学家(如朱子)说的天理,也就是道。与理相对应的是欲,当真心归仁,理欲就是一致。理学大致分三派:程朱理学,陆王(王阳明)心学,张王(王夫之)气学。今我统之,理学家们说的理是一股先天之气,进入我们这个宇宙成为天道天理,进入人心成为最高的道德。君子爱人的仁道精神,与造物主(太一)贵生忌杀的心一致,因此最为可贵,仁是宇宙之中最高的理。理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理等于道,不等于禅。

禅中有道,但不等于理。

道是理,有时也是禅。

禅可以用来说道,道也可以用来说禅。

禅可以用来说理,理不可以用来说禅。

一句话,禅是方法,理是本质。方法可以说明本质,本质却不依赖方法。至于道,都是都不是,视情况而定。

儒家·理学家:重道,重理,普遍重禅但不宗禅

道家·神仙家:重道,普遍悦禅而不用禅

佛家·禅宗等:重禅,重道而不从道,用理(如“孝”)而不宗理

好,概念澄清了,我们接着说《菜根谭》。本段文字讲了三个意思,分别如下。

“缠脱只在自心,心了则屠肆糟糠居然净土。”讲内心了断,眼前就出现净土。“净土”是佛家语,我们应把它读作《诗经》里的“乐土”。

“不然纵一琴一鹤,一花一竹,嗜好虽清,魔障终在。”讲若不从内心了断,纵然有高雅爱好,依然不能见本性。“魔障”是佛家语,我们应把它读作《孟子》讲的“桀纣”。

“语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讲若能了断,红尘见真修;若不能了断,和尚都是俗人。“尘境”是佛家语,我们应把它读作《论语》讲的“乱邦”(“君子乱邦不入”)。

以上三段合为一段,三个意思归于一个意思:趁早了断是真修。你看,我也用了“了断”这个词,它原是佛家语。还用了“真修”这个词,它原是道家语。我也喜欢这种“借词说话”的表达方式,因为它准确又优雅。唐宋以来,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与词汇大量融汇贯通,以至现今我们已经很难用“一家语说一家话”了,稍一留意,我们就会发现:只要我们一开口,背后就有老子孔子与佛陀同时在说话。对于我来说,他们的背后还有耶稣基督,圣灵之手挥动着我。

如何了断?《菜根谭》说:“缠脱只在自心”,意思是从内心摆脱,就叫了断。了断这个词可不能轻易说,一说出来就要变天。它是彻底的分手,又是痛快的进入,虽是古方,却比革命还革命,因为他连革命都可以了断,可以对革命者说不。相对明末腐朽统治来说,清朝的兴起无疑具有一定革命性,如此看来,清兵竟是革命者。革命者势必要求天下人与他一同革命,否则就是反革命,反革命就要被革命。对这种荒唐而肤浅的理论,真正深知天理人道的理学家说“不”,王夫之就是这种真正通真理的、敢于与革命了断的不革命的革命家。王夫之既痛恨明,又痛恨清,别人看他两不沾,其实他是回到了真理本身,隐居船山,不食周粟,不愧是一个真正的理学家,他的理是真理,他的了断是真了断。

事情完了叫了结。如明朝完了,可以说他的统治结束,明朝的生意了结了。

事情清了叫了然。如明亡数十年后,明朝的遗老遗少们才看清楚亡在哪里,这叫了然。

事情弄懂了叫了悟。如明亡后一些遗老遗少或王子王孙出家了(八大、石涛),不管是不是被逼的,这个世界回不去了,这点认识他们是清醒的。

了结、了然、了悟这三种状态看似彻底,其实还是昏,还可能再犯。明朝的统治结束后,清朝的统治继续,这怎么能叫了结?越来越深的统治如黑雾,这怎么能了然?有时空门成豪门,七荦八素闹不清,又怎能了悟?

因此,《菜根谭》引当时人的话说:“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真了断,天堂地狱一念转换;假了断,和尚不如庄稼汉。

所以,了断是对了结、了然、了悟这些状态的否定,也是对事物的否定。它不是对某阶段、某细节说“不”,或对某发现、某感觉说“好”,而是彻底否定历史本身。不是对明朝作了断,而是对所有王朝作了断。不是今年生意不好来年再做,而是不做了。不是离家出走,而是根本没有家。

王夫之引周敦颐的话说:“见道义之重,则处物为轻。故铢视轩冕,尘视金玉。”(《船山思问录·内篇》)意思是君子重道义,轻外物(包括一切新起的事物),看官位像一枚小钱,看财产像一把尘土。这才是了断。在道义面前,一切物质都成虚的了。风光也好,破落也好,都无意义。轻装的旅人正快意远行,又岂管哪座城、哪条巷里狗咬狗闹不清?

七炼道

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观,种种是常,何须分别,何须取舍!(《菜根谭》)

天地中一切万事万物,从通常眼光来看,又复杂又不同;从道的眼光看,又简单又一样。既然如此,何必有区别,何必有取舍?

天地间只有一个理。

《菜根谭》说的“俗眼”指世俗的眼光,准确地说是没认识到“道”的庸常俗见。一旦认识到“道”是万物本源、吾心所依,俗眼成道眼,一切俱足。君子学道,应该养成用“道”(本源)的眼光看问题的习惯,一切以“道”为标准,这样看事情就不乱。怎样评君主?生而有道的就是圣君,学而有道的就是贤主,都是有道明君,没道的就是无道昏君,从有道变无道是桀纣,从无道变有道是刘邦。刘邦原是二流子,经有道君子张良带他一程,就成了有道的明君。怎样评君子?生而有道叫圣人,学而有道叫贤人,都是有道君子,没道的就叫小人,伪装的叫伪君子,伪装而残暴叫王莽,索性不装大开杀戒叫曹操,迷途知返叫周处。

从有道转无道其容易,堕落就是了。从无道转有道极难,须得淬炼。

问:什么叫淬炼?

答:把宝剑胚子烧得通红,烧红烧透,剑刃“嗤”地全部浸入水中,让它急速冷却,从柔软变刚硬。又将它提起来烧,烧红烧软,又将它浸入水中变硬,如此三次变软变硬,就成了一柄有韧性、不易折的好剑。这道工艺就叫“淬炼”。君子做人如淬炼宝剑,三冷三热,剑锋始出。受得淬炼就是宝剑,受不得淬炼就叫剑渣。什么叫剑渣?就是弃剑。你到欧治子的剑冢去看,剑渣一大堆,要从剑渣里找宝剑那是不可能的,要宝剑必须亲自到剑炉旁等候三天三夜。

问:你说的是君子淬炼之道,以什么为标准淬炼?

答:天、地、人三才通达,一切因缘俱足,才能淬炼出好剑。天指天时要对,地指环境要好,人指炼剑师要高。

问:什么叫炼剑师要高?

答:马中伯乐,剑中欧冶子。

问:什么叫环境要好?

答:远避尘嚣。一尘不染,才见好剑。嵇康之所以没炼成好剑,就因为他在城市中炼剑,被钟会来访乱了心绪。至于贾赦在宁国府这个大染缸里炼仙丹,只会炼出大毒丸。

问:什么叫天时要对?

答:琴有七弹七不弹,剑有七炼七不炼。简单说,“风云聚会,宝剑自出。”炼剑先观风云,炼出来才有用。盛世是不用剑的,乱世才用剑。勿玩剑上瘾。

问:炼剑何者为重?

答:自炼其心。炼剑是一个炼心的过程。

问:如何炼心?

答:归仁。

问:请再述。

答:复诚。

问:请再述。

答:周敦颐说得好,“诚者圣人之本”,又说:“圣,诚而已矣。”(《周子通书》)想做圣人心要诚。一诚就成圣。你把“诚”字读作“成”,什么时候都错不了。

问:怎样才能诚?

答:问自己的心。

问: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问自己的心?

答:一切时候、一切地方问自己的心。

问:是否“静则心自现?”

答:对头。周敦颐说,“寂然不动者,诚也。”(《周子通书》)意思是当你寂然不动时,就正心诚意了。所谓“寂然不动”,分两头讲,刚开始寂然而不动,然后寂然而动,最后寂然大动,就足以变化天地了。君子要这样三次淬炼,才会拥有一对《菜根谭》上说的“道眼”。

问:《菜根谭》说君子拥有道眼后,“种种是常”,什么意思?

答:一切平常,一切正常。也就是一切都可以。这是自由境界。必须是正常的才自由,一反常就被反扑、反弹,难。所以,要在正常中反常,也要在反常中正常,不能在反常中反常。反常中反常,必死。反常中正常,必生。

问:《菜根谭》说已经做到正常后,“何须分别,何须取舍”,什么意思?

答:做人做事通了,看谁都差不多,做什么都差不多。天下只有一个理,理中有我,我中有理,理就是我,我就是理。不是我活着,是理活着。不是我死了,是理转移。生生死死,淬炼三次,我就成了一柄无坚不摧的宝剑。这是一柄无形的剑,因为我有一颗无形的心。我走在人世之中是隐形人,你们看不到我,我看得到你。我是春天的暖风,夏天的清气。天地间唯有一个理,是水深火热者永世的盼望。“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新约·哥林多前书》)认这个理,我们人生就有了盼望。做人有底,做事不累,一段菜根的清香忘怀世虑,“饭疏(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进入圣人的境界。这种理是真理,这种理学是大理学。

八净欲

人心有真境,非丝非答:不具有则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须念净境空,虑忘形释,才得以游衍其中。(《菜根谭》)

同类推荐
  • 青年心理学

    青年心理学

    本书主要包括青年的青春、求学、恋爱、婚姻、处世、就业、发展等心理方面的重要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解析,对存在的心理问题阐明了调适方法。
  • 做自己情绪的调节师

    做自己情绪的调节师

    本书本着让情绪为健康服务的原则,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让人们看清情绪的本质,了解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学会掌控情绪,杜绝情绪中坏的一面,发扬好的一面,让情绪成为人们的帮手,为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服务。
  • 感谢生命中的所有过往

    感谢生命中的所有过往

    真正的成长,不是外表的成熟,而是能勇敢地面对所有的不幸,勇于承受孤独、平淡、失意。本书以此为主旨,带你学会以感激之心面对过去的种种经历,以释然的态度面对曾经的遗憾和失意、挫折和迷茫,感谢那些折磨过你的人和事,将所有的经历都化为人生最值得珍藏的财富。
  • 别让细节和口才误了你

    别让细节和口才误了你

    就是从细节和口才入手,让你认识到工作和生活中要关注的细节问题,然后通过后天的修炼提升自我,从而使你走上成功之路。口才是人生必须修炼的大智慧,也是做人成事不可或缺的技巧。口才是一门上天入地的大学问,足以立身,足以成事。聚集细节,必能升华你的人生。
  • 毕业5年决定你的一生

    毕业5年决定你的一生

    如果说观山阅水、天人合一是中年人生的追求,那么改天换地、气吞山河则是青春岁月的主题。人生上半场培养起来的思维方式与工作习惯,将决定其在下半场能否领先于他人。同样是大学毕业,同样是风华正茂,但5年后的距离就会拉开,这个跟其在这5年中的心态建设、能力锤炼、性格铸造、习惯培养等不无关系。这5年培养起来的心智成长度和,心灵成熟度,将会影响到你未来的20年、30年甚至一辈子的命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沉睡觉醒

    沉睡觉醒

    重回过去,末世降临,被迫挺身而出,只为守护家园。
  • 暮春之令

    暮春之令

    架空汉朝,和亲公主去世,公主身边大龄未婚女史归汉遇见真爱的故事。
  • 五纪天空世

    五纪天空世

    一位女子因世界而消失,少年为他定下转世契约,“皇,来世,再会。”再次相见,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 一蘫随笔

    一蘫随笔

    这里收录一些不正经,不成熟的关于电影和书籍的评论。
  • 风起墨生璃

    风起墨生璃

    在上古时期仙、魔、妖、人,四大种族发生了一场大战,最后魔族妖族战败。仙族人族损失惨重,用了几万年修养生息…随着祥和太平的时间久了,有些人开始了他的阴谋,意图颠覆仙界的统治,从而一同整个世界。仙帝在一次意外中发现了扶桑树意志所化的婴儿“风归元”然而长大后的他却被他人用作阴谋的利用工具。最后他逃出升天由此展开一段拯救世界的旅程。
  • 异世赌婚之春风送暖

    异世赌婚之春风送暖

    【古言,架空,1V1】拥有祖传灵石的安亦暖,得知灵石的秘密后,某日趁家人不备,将灵石投入自家的鱼缸,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只见鱼缸里的水瞬间变黑,两条金鱼化作一团白雾,将一旁看傻眼的安亦暖慢慢罩住,她感觉一阵眩晕,意识开始渐渐模糊……“暖暖!暖暖!你怎么还不起呀?”安亦暖被吵醒,她睁开眼看着旁边的人,及周围陌生的环境,问:“这是哪儿呀?”那人一怔,随即笑道:“呵呵……暖暖,你不会是昨天被王爷吓傻了吧!连我们伟大的古夜国都忘了吗?”“古夜国?”安亦暖立马翻身坐起来,心想,看来爷爷说的是真的!
  • 弑仙剑魄

    弑仙剑魄

    上古期间共工手下妖王黑龙生灵涂炭,女娲与其决战,然黑龙天赋异凛,不死不灭,女娲将其封印,将女娲石转世投胎化身为人,世代看守黑龙,封印松动,妖魔为祸人间。落魄少年燕怀玉出生在名门,却因身怀女娲石被秘密遣送至安全地点,途中遭遇魔教袭击,被随身护卫舍命相救,寄养在一个小村庄的朴实农夫家中。多年后魔教设计引出少年,抢走少年并屠杀全村,后逃脱,阴差阳错拜入第一修仙大派天道盟……
  • 玄之境

    玄之境

    弱肉强食的世界,前进与后退充满了生与死的较量,成功还是失败就在弹指一挥间。
  • 你就在身边

    你就在身边

    本人一直热爱文学在于现在小说泛滥的时代,我也为自己做一次应该做的事,写篇小说纪念我和我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