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890600000003

第3章 蔡东藩及其《中国历代演义》(2)

宋代小说,亦不一而足,大约荒唐者多,确凿者少。龙虎争雄,并无其事;狸猫换主,尤属子虚。狄青本面涅之徒,貌何足羡?庞籍非怀奸之相,毁出不经。岳氏后人,不闻朝中选帅;金邦太子,曷尝胯下丧身?种种谬谈,不胜枚举。而后世则以讹传讹,将无作有,劝善不足,导欺有余。为问先民之辑诸书者,亦何苦为此凭虚捏造,以诬古而欺今乎?

从这里可以看出蔡东藩是注重历史的真实性,极力反对杜撰的。小说可以出于虚构,旧小说中有涉及历史人物故事的,往往无中生有,故弄玄虚,无非引人入胜,达到它宣传讽喻的目的。这是小说的特定体裁所决定的,即使是所谓历史小说,也不能纯粹以历史的角度来要求。蔡东藩写《中国历代演义》,是当作通俗的历史读本来写的,这就和旧的演义小说有很大的不同。

他的全书中体现最强烈的是忠实于史料,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是考证异同。他这些“演义”都是根据旧有史书的记载写的,史料彼此舛互时,他必须决定采取一种说法。大概一般的问题,他只是根据比较可信的史书来写,不作说明。有时他觉得非要说明不可,那就在正文或批注中加点考证,注明出处。像《后汉演义》八十二回,讲到刘备请到了诸葛亮,与关、张同至新野,由徐庶接入,故人聚首,注云:

“徐庶走马荐诸葛,出自罗氏‘演义’,按‘蜀志’诸葛传中,庶尚留新野,未曾诣操,今从之。”

八十四回徐庶辞刘备归曹操,注云:

《三国志》诸葛亮传详载此事,庶归曹操,系在备当阳败后,且庶毋亦不闻自杀,与罗氏“演义”不同。

《唐史演义》十七回吐谷浑伏允自经死,注云:“从李靖传文,不从《通鉴》。”《宋史演义》三十七回知广德军朱寿昌弃官寻母条注云:

《宋史》寿昌本传谓刘氏方娠即出,寿昌生数岁还家。但据王偁《东都事略》、苏轼《志林》皆云寿昌三岁出母,今从之。

这些考证办法,大致是学《通鉴考异》的,以演义而加考证功夫,他不以一般演义自视可想而知。

第二,是大力辟妄。这里所谓辟妄,主要是指史书上没有记载,而由演义小说虚构出来的事情,他怕读者把这种虚构当作实有其事,故在正文或批注中大力驳斥。如《宋史演义》十六回写陈抟之死,有云:

陈抟系一隐君子,独行高蹈,不受尘埃。若目他为仙怪一流,实属未当。俗小说中或称为陈抟老祖,捏造许多仙法,作为证据,其实是荒唐无稽,请看官勿为所惑哩!

第三,是存疑。如《宋史演义》十二回中说:

小子遍考稗官野乘,也没有一定的确证。或说是太祖生一背疽,苦痛得了不得,光义入视,突见有一女鬼,用手捶背,他便执着柱斧,向鬼劈去。不意鬼竟闪避,那斧反落在疽上,疽破肉裂,太祖忍痛不住,遂致晕厥,一命呜呼。或说由光义谋害太祖,特地屏去左右,以便下手。致如何致死,旁人无从窥见,因此不得证实。独《宋史》太祖本纪只云:“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把太祖所有遗命及烛影斧声诸传闻,概屏不录。小子也不便臆断,只好将正史野乘,酌录数则,任凭后人评论罢了。

从这三种情况看来,蔡东藩对史料的选择和运用是经过一番审慎考核的,这不是小说家的任务,而是历史学家的工作。他这十一部“演义”可取之处和可贵之处就在这里。当然,他是一个旧知识分子,没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选用史料不可能完全正确,解释史料更有他的局限性。何况史料本身还有很多问题,他亦不可能一一加以考核和辨别。像明建文帝这个人,当“靖难”之师入南京后,他是死了呢?还是做和尚去了?这个问题,明朝人谈得很热闹,像《致身录》等书,写从亡诸臣及飘泊经过,绘影绘声,究竟可信程度有多少,这是很成为问题的。但蔡东藩却相信它,他在《明史演义》廿五回中大写特写,在总批中又说:

建文出亡,剃度为僧,未必无据。就王鏊、陆树声、薛应旗、郑晓、朱国桢诸人所载各书,皆历历可稽。即有舛讹,亦未必尽由附会。

这种说法,仿佛能自圆其说。其实,他所举这几个人,都不是明初人,他们也是传闻而来,蔡东藩这种看法,未免有点武断了。

不过,总的说来,蔡东藩是个史学湛深的学者,他对待史料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即使个别地方取舍未必尽当,也不能不承认他是尽了相当的力量的。特别是《元史演义》的前十回,他从蒙古先世写起,包括西征和四大汗国的建立,事情是极复杂的。蔡东藩嫌《元史》记得太简单,从《元秘史》、《蒙鞑备录》、《蒙古源流》、《元史译文证补》,旁搜东西洋有关蒙古史籍译本,源源本本地写。这段历史今天我们读来还觉得费力,他写这些事情所费的力量更可想见。这个人也可以说是有历史考证癖的。

正因为他有考证癖,我们觉得他有些注中的考证还可精简。如辽、金、元各族的人名,原来史书是根据当时实际用的名字写的,到清乾隆时有意把它改译一次,这种改译,只有引起混乱,毫无意义。清代历史学者如钱大昕、赵翼等都避免用它,而蔡东藩于《宋史演义》和《元史演义》内经常将人名注明一作某某,如阿保机一作安巴坚之类,实在无此必要。他怕不注读者不知道,不知注了更易引起混淆,这是他所意识不到的。

三、本书的历史观点

蔡东藩是个旧知识分子,受封建思想影响很深。但同时他又受到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洗礼,曾醉心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为经过革命一切都可以好了。不想辛亥革命以后,军阀割据,政客朝三暮四,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步步加紧,这种情况,使他感到苦闷,以致愤慨。在他编的《中等新论说文范》中就有“国耻论”一篇云:

革命以后,耳目一新,若可与谋雪耻矣。乃二三雄桀,偶一得志,或且营宫室,拥妻妾,但顾行乐,不顾雪耻。……嗟乎!寇深矣。可若何?而环顾吾国,仍无一誓雪国耻者。夫无一誓雪国耻之人,是终于无耻者也。我不敢谓此终于无耻者其国即亡也,我亦不敢谓此终于无耻者其国不即亡也。惟外族方张,鉴吾国民之不复知耻,将奴我辱我,我国民乃真万劫不复矣!

蔡东藩这种议论,一方面反映辛亥革命本身的不彻底,一方面也反映这一时期头脑比较清醒的知识分子的苦闷。随着时势的发展,这种苦闷越来越深,愤慨也越来越甚。他在《民国演义》自序中说:

回忆辛亥革命,全国人心,方以为推翻清室,永除专制,此后得享共和之幸福。而不意狐埋狐搰,迄未有成。……所幸《临时约法》,绝而复苏,人民之言论自由,著作自由,尚得蒙“约法”上之保障,草茅下士、就见闻之所及,援笔直陈,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此则犹是受共和之赐,而我民国之不绝如缕,未始非赖是保存也!

本此宗旨,他在《民国演义》中,对当时军阀政客冷讽热嘲,对汉奸卖国贼如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贬斥不遗余力,而对“五四”学生爱国运动则予以大力赞扬。他在《五代史演义》第一回中说:

照此看来,欲要内讧不致蔓延,除非是国家统一;欲要外人不来问鼎,亦除非是国家统一。若彼争此夺,上替下凌,礼教衰微,人伦灭绝,无论什么朝局,什么政体,总是支撑不住。眼见得神州板荡,四夷交侵,好好一个大中国,变做了盗贼世界,夷虏奴隶,岂不是可悲可痛吗!

他这种爱国忧民的思想,在他的“演义”中常常可以看到。不过他的思想仅止于此,没有再向前发展了。

蔡东藩对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正直廉洁的人物,表示尊敬,加以表扬,但也不是盲目崇拜。像陆秀夫这样的人,他当然是崇拜的,但对陆在□山患难之中,“尚日书大学章句,训导嗣君”,他批了一句:“其行甚迂,其志可哀!”像方孝孺这种硬汉,他也为之歌咏赞叹,但他对孝孺当军事紧急时向建文帝的屡次奏语,一则批曰:“此老又出迂谋”;再则批曰:“还是迂说”;三则批曰:“迂腐极矣”。这可以说他是有自己见解的,不随人短长。

可也有偏激之见,他在《民国演义》中却欣赏张勋,第八十四回的总批中说:

但观民国诸当局之各私其私,尚不若张辫帅之始终如一,其迹可訾,其心尚堪共谅也。

这虽是有所为而发,究竟不能算是正论。

蔡东藩对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虽然承袭了旧史的大汉族主义观点,但也有实事求是的地方。他对元朝初年的历史叙述很详,并无多大贬语;对清朝历史的评论,也有不少地方比较公正。他在《清史演义》第一回中说:

后来武昌发难,各省响应,竟把那二百六十八年的清室推翻了,二十二省的江山光复了。自此以后,人人说清朝政治不良,百般辱骂;甚至说他是犬羊贱种,豺虎心肠。又把那无中生有的事情附会上去,好像清朝的皇帝,无一非昏淫暴虐;清朝的臣子,无一非卑鄙龌龊,这也未免言过其实哩!……小子无事时,曾把清朝史事,约略考究,有坏处,也有好处;有淫暴处,也有仁德处。若照时人所说,连两三年的帝位都保不牢,如何能支撑到二百六十多年?

像这种说法,还是比较客观的。他又在第三十回中说:

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守成之中,兼寓创业。……自奉勤俭,待民宽惠。……满族中得此奇人,总要算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了!

这个对康熙的评语,更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他在全书中反对迷信,对宗教迷信采取否定的态度,这一点比较突出。但他毕竟是封建思想浓厚的人,他的历史观点有比旧史学家进步的一面,可是主要面仍是传统的唯心史观。

贯穿在《中国历代演义》中最显著的错误观点,是贬低农民起义。以陈胜、吴广那样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司马迁曾把陈胜列入世家,比之于汤武革命;蔡东藩在《前汉演义》第九回总批中却说陈胜、吴广是:

贪富贵,孳孳为利。……起兵于蕲,实则皆为叛乱之首而已。杀将驱卒,斩木揭竿,乱秦有余,平秦不足。

这些话,充分表示他的地主阶级立场是根深蒂固的。所谓“乱秦有余,平秦不足”,明明是农民起义推翻暴秦统治以后,胜利的果实被地主阶级的野心家篡夺了,他却反过来说农民只能破坏社会安宁,不能安定社会秩序,这是因果倒置。

最严重的问题是关于对太平天国革命的认识。《中等新论说文范》有“论洪杨失败之原因”一文,其中有一段说:

洪杨有革命之思想,而无革命之政术。洪杨皆盗魁,托天父天兄以愚人,犹是白莲、天理诸教徒之末算耳!堂堂正正之师,彼固未尝耳闻及之也。且其起事以后,蹂躏十余省,戮杀无算,至今父老犹痛嫉之。

这是他在辛亥革命那一年的思想,他反对洪杨,但总算还承认洪杨“有革命之思想”。到写《清史演义》六十二回时,他不但不承认洪杨有革命思想,甚至于说:

曾国藩始练湘勇,继办水师,沿湖出江,为剿平洪杨之基础。后人目为汉贼,以其辅满灭汉故。平心而论,洪杨之乱,毒痡海内,不特于汉族无益,反大有害于汉族。是洪杨假名光复,阴张凶焰,实为汉族之一大罪人。曾氏不出,洪杨其能治国乎?多见其残民自逞而已!故洪杨可原也而实可恨,曾氏可恨也而实可原。

第七十三回又说:

后人还说“长毛”乃是义兵,实是革命的大人物,小子万万不敢赞同。

这两段话露骨地反映了蔡东藩反对太平天国革命的根本立场。他明知辛亥革命时期的人已经把曾国藩叫做“汉贼”,把太平军称为“义兵”,而他却左一个“长毛”,右一个“罪人”。这比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远远落后。

其次,他对旧的历史评论中的所谓“女祸”,看得非常严重。在前后汉“演义”中大说女宠,在《唐史演义》开篇就发挥“唐乌龟”的议论,他说:

唐朝演义,好做了三段立论:第一段是女祸,第二段是阉祸,第三段是藩镇祸。若从根本问题上解决起来,实自宫闱淫乱,造成种种的恶果。

所以评断唐史,用了最简单的三字,叫做“唐乌龟”。这真所谓一言以蔽呢!

把女祸作为亡国乱政的主要原因,这是旧的历史学家轻视妇女的结果。

这部书中,常常把亡国的罪过推给后妃,即使在一般叙述中,也常常有轻视妇女的议论,特别是在批注中,随处可见。像《南北史演义》第十六回注云:

“世间最毒妇人心”;《五代史演义》第二十九回注云:“妇人心肠究比男子为毒。”这都是旧社会轻视妇女的恶毒语言。不仅如此,作者对“演义”中男女关系,虽自言不敢导淫,可是在不少地方却有意渲染,这也是和轻视妇女思想分不开的。

此外,这部书中还有许多旧的历史观点,这里就不及一一指出了。总之,我们对于《中国历代演义》,既要重视其中的精华,也要批判其中的糟粕,才是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一九六二年十月

同类推荐
  • 梅溪词

    梅溪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 Monk of Fife

    A Monk of F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古闻禅师语录

    佛古闻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救苦天尊说拔度血湖宝忏

    太上救苦天尊说拔度血湖宝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箭喻经

    佛说箭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由此星辰非昨夜

    由此星辰非昨夜

    北宋年间江家有五女,其中女主只是一个小娘生的,她有一个亲妹妹,她是家中老三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一个弟弟,男主是汴京城长平候的次子,但是男主的母亲早年去世,他父亲想让他袭爵,但是由与妾世的阻拦,最后他父亲去世
  • 我不要地老天荒

    我不要地老天荒

    人,被爱,恨,情,仇包围着。当年的梦想,早已丢弃在上一个路口。
  • 中天神仙

    中天神仙

    李轾,天生神晶,本应道术无上,却从小被封住眉心。他没有被村人戳脊梁骨捣死,吐口水淹死,白眼掀死;大虫将他追进黑窟窿没有摔死,老狼叼进窝里没有当食物吃掉···他一身是伤。他不是正人君子,却有良心。他说:“你可以践踏我的尊严,把我的脸踩在地上啐吐沫。但动我娘一根头发,变成畜生也要咬死你。”他爷爷说:“李轩,我死了以后葬在死地,李家会做万年历史主角。”他哥哥李轩说:“我是咱家的大犊子,谁敢碰俺娘和俺弟弟,咬你也要带三两血肉下来。”李家的人不受待见,在红尘中打滚,在长江里撒过尿,在黄河边杀过人,却不愿弄脏一个老婆子的洗脸水。他们说,那个东西···干净。眉心印堂,有脑神,神念如绞,凝练神晶。天劫九次,成就神仙,神晶照天下。天地乃葫芦,上圆下方,冲破葫芦的嘴儿,飞渡苦海彼岸,无量功德。书群qq:21120710
  • 小巷先生

    小巷先生

    短篇小说(特别短),灵感来源于歌曲:尽管我们手中空无一物。
  • 只是当时道寻常

    只是当时道寻常

    谁都会有那么一段经历觉得自己无法自拔却被时间带到了下一站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传奇高武

    传奇高武

    穿越至平行世界,苏亦以为能靠前世记忆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不料天下大变,异兽崛起,系统大佬带带我
  • 张伟的诸天超神路

    张伟的诸天超神路

    张伟的逆袭从诸葛大力开始,爱情公寓最有种的男人超神张伟的史诗,在唐人街探案与诸葛大力协同破案,在速度与激情勇抢核弹。在漫威倾泻,在超神学院观察天使,在龙珠中天下第一。
  • 妖横

    妖横

    上古年间,妖物大肆屠戮人类,人类几近灭族,幸存人类以族运起誓,人族若兴,妖族定亡!距今三千年前,天道预示,妖族当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将望之

    将望之

    它们互相爱慕,却从来不对,对方说“爱。她怕自己侮辱了将军的名声,将军怕自己死在战场耽误她的一生。这本书所写的就是,乱世之中的爱情,更是谱写乱世之中”人人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