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49500000009

第9章 道貌岸然伪君子(1)

【穷则思变初露锋芒】

王氏家族原是一个很古老、很显赫的家族,它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的田齐王族。秦始皇统—天下之后,齐国灭亡,王族式微,于是齐地的人便称这个曾辉煌一时的家族为“王家”,从此,他们就以“王”为氏。汉武帝时期,王贺曾做过绣衣御使(中央特派执法官),但因执法不力被罢官。王贺的儿子王禁少习法律,官至廷尉史(司法部长的下级属员)。由于王禁职位卑微,所以他家很难厕身于当时的上流社会。然而,王禁的女儿王政君——贵为汉元帝的皇后,让这个即将落寞的家族恢复了昔日的辉煌。

但是作为王禁的嫡孙王莽,却并没有从他的姑母王政君那里得到任何的实惠。由于自己父亲的过早去世,他所得到的也只是一个小职位,被王氏家族冷落的王莽母子,只好相依为命,过着十分清寒的生活。但对于一个尚未涉世的少年来说,苦难的磨炼往往比富贵的浸泡对他更有益处,因为苦难从来就是强者的学校,它不仅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更能使一个人在苦难中开阔视野、放眼社会,参透生活的真谛,懂得怎样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变自己的生活地位。于是他从十几岁起,就立志苦读经书,拜在当代儒学大师陈参的门下,暗暗发誓日后一旦走上仕途之路,定要“救世赈民”,按儒家的理想改造这个不公的世界。

这一次他看准了机会。阳朔三年,稳坐了11年大司马的王凤突患重病,卧床不起。王莽知道:王凤身边无子,只有婢妾们侍候,王政君最为放心不下。没有她这位皇后姑母,他绝不会当上大司马大将军,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王凤身染重病,最为心焦的当然是王政君了。于是王莽就央求皇太后,允许自己去照顾病重的伯父王凤。皇太后当然乐意了,因为王莽可是自己的亲侄儿,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差错。

这天一大早,王莽就跟随王政君来到了大司马府邸。看到当年初封大司马时威风凛凛的弟弟如今成了这样一副模样,王政君不由一阵心酸,她疾步走到床榻前,将两手轻轻摁到弟弟的肩上,还未开口,就已泪如泉涌。王凤毕竟是朝廷重臣,虽然知道自己治愈的希望渺茫,也没有像女人那样,一见面就泪水涟涟,反倒是他安慰起姐姐来了。姐弟俩的情绪刚刚镇定下来。王凤才注意到躬立在王政君身后的王莽,这人是谁?不认识,但又看着面熟。王政君看到王凤不断打量王莽,才想起只顾和弟弟叙话,竟然把王莽给忘了。

“弟弟,你看看这孩子是谁?”

王凤茫然地摇摇头。

“他就是你短命的二弟王曼的儿子巨君啊!”

王莽连忙上前,双膝跪地。给伯父施礼。

“唉!君儿都成了大人了,快起来吧,”王凤感慨地连声叹道,“这些年也难为你们了。”王莽点头称是。

王政君看了看附在地上的王莽,满脸欣慰道:“咱们王家的子弟中,君儿最是知书达理,你膝下无子,我今天把他带来,就是想把他留在你这里,早晚身边有个人伺候。”“那怎么行,”王风摆手道,“君儿是我的亲侄儿,连累你们,我于心不忍啊。”王凤话音才落,王莽急忙趋身上前,双膝落地,跪倒在王凤的床榻前,“伯父,小侄甘愿服侍您老人家,以尽孝心。”抚摸着王莽的头,王凤两行热泪顺腮而下:“也好,君儿就留在我身边吧。你是咱王家的一棵好苗,待我身子略好,也想好好对你说说为人之道,为官之道,只读死书怕是不行的。”说着说着伴随着一阵剧烈的咳嗽,王凤的身体剧烈地颤动着,王政君急忙帮着给他顺气,这一切王莽都看在眼里。

长安的冬季很短,进入二月,已是寒气尽消,一场春雨过后,天气开始转暖,向阳的地方已经泛出一片片绿色。王凤在王莽的服侍下吃了药,又沉沉地睡下了。王莽轻轻起身,走到屋外。二月的阳光温暖而明亮,让人感到很舒适。院子里有并肩而立的两株玉兰树,白色的花朵正竞相绽放,散发出阵阵幽香。他舒展了一下疲惫的胳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享受着久违了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他决定去外面走走,去看看他的老师陈参。

一路上,也没有看见多少人。他觉得好像自己又忽略了什么东西,这种感觉让他自己觉得被人孤立起来似的,让他很不舒服。他连忙叫住了一个人,问道:“怎么街上都没有什么人呀?是不是又有什么事情发生了?”那人像看猴一样打量着他,嘲讽道:“一看你就是外地的吧,你还真猜准了,就是有事情发生。今年的大角抵马上就要开始了。”王莽听了他的话,心里默数着,原来在大司马府待了将近三个月了。看着那人匆忙离去的身影,他也跟着去了。

一年一度的春季大角抵如期在长乐宫外的广场上举行。本来,这样大型的民间表演,皇帝都要率文武百官亲临观看,以示与民同乐,但由于有乱民闹事,今年皇帝和百官都没有来。大角抵在长安颇为吸引人,每次看表演几乎都是倾城而出,看到精彩处,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大角抵如同今日之相扑,两个力大无比的男人捉对角力,他们为了显示浑身强健的肌体,几乎是一丝不挂,只在腿裆间围上一小块布,在一个土台子上角力,被对方推下土台子者就算告败,下一个再上来,最后优胜者披红戴花,还能得到朝廷的重赏。今年皇上没有前来观看,气氛自然比往年差了许多。看着那些失望的观众缓缓地离开,可是王莽他不在乎这些,他的心思现在全部都在王凤的身上。他仍然伫立在一个别人难以察觉的角落里慢慢欣赏着下面上演的节目。

大角抵结束后,就是百戏开始了。一个赤膊的壮汉,在人们的注视中走进场子中央,他双手各握两把短剑.剑刃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为了表示剑刃的锋利,他又从腰间抽出一块丝绢,沿在剑刃上,迎风—摆,丝绢顿时被裁为两段,观众中发起—阵惊叹。壮汉微微—笑,突然同时将四把短剑抛向空中,四把剑开始以不同的节奏依次落到他的手中,又依次抛向空中,而且速度越来越快,到最后.人们几乎看不到剑在上下翻飞,只是令人眼花缭乱的一团白光。这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喝彩声。

喝彩声未落,随着一通震天的鼓声,两匹骏马疾驰而来,马上是两个英姿飒爽的年轻后生,他们在马背上飞跃腾挪,做出各种令人胆战心惊的高难功作,还不时地交换到对方的马背上,观众又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时,激越的鼓声又被清扬的乐曲所取代,一支由建鼓、拊鼓、钟、磬、埙、竽、瑟和排箫组成的庞大的乐队上场了,演奏者除了鼓手,全是风姿绰约的妙龄女郎,随着乐曲,一个魁梧的汉子出现在场子中央。他额顶幢杆,幢杆顶上作十字架形,两侧各有一个少女不时在空中用脚钩在横杆上表演各种动作,杆顶的木圆盘上还有一个穿红衣少女用一只手撑住身子在做旋转,上千双眼睛在下面盯着杆子上的三个姑娘。虽然伴奏的音乐是轻快的,但人们的心情却十分紧张,都为她们捏着一把汗……

这么精彩的表演王莽全然没有放在心上,现在他的眼睛正在紧紧地盯着坐在离场地大概15米远的高台上。在正面显要的位量,摆着—排低案,案子上是丰盛的酒肉和各种鲜果,案子后面坐者的正是自家的堂兄弟王仁、王安。在今天的大角抵演出中,王莽估计他们算是最显赫的观众了。看着王仁已经喝得有些醉意,王莽心里充满了不屑:又不知道他们要耍什么活宝了。

王仁斜眼瞥了一眼身边的堂弟王安,见他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幢杆顶上那位少女,便拍了一下他的大腿:“今天这满……满场的妇人中,你看谁最漂亮?”“最……最漂亮?”王安正看得出神,被王仁冷不丁地一拍,一时语塞,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幢杆顶上的那个少女。“哈……哈!”王仁看着王安的窘态连声大笑。“离得太远,看不清楚?不如唤她下来,给咱们兄弟唱几个小曲如何?”王仁提议。“如此最好!”旁边的几个堂兄弟们都随声附和。

王仁拍了一下巴掌,朝着那个表演幢杆的汉子大声喝道:“老弟,你且歇息一下,让那个穿红衣的小妹下来,给我们兄弟唱几个小曲儿,怎样?”说完,手一扬,将一大把五铢钱,抛到汉子的脚下。满场上下的人听到有人大声喊话,都向王氏兄弟这边看,连奏乐的也都停了下来。那汉子定睛一瞧,原来是平阿侯的公子在向他喊话,又见脚下抛了一地钱,连忙停下表演,向上边的三个女子打了一个手势,示意她们下来。

王氏兄弟们自王政君做了皇太后,靠着父辈们日益显赫的地位,出入前呼后拥,在长安街市上终日争奇斗富,纵横恣意,无所不为,过着奢靡的生活,连长安的地方官京兆尹都惧怕他们的权势,何况百姓。三个少女从杆上滑下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小妹,诸位大人要听你唱几支小曲,你把你才学会的那几支曲子好好唱来,大人们一定会赏你。”汉子是红衣小妹的哥哥,他对妹妹吩咐道。红衣小妹腮边顿时涌上两朵红云,其实,她并不会唱歌,现在有人要她唱歌,她有些本能地羞涩,她也不知道让她唱歌的是些什么人,但从装束上看就知道不是一般的人,看到哥哥对他们恭敬的样子,她心里就明白了,不唱是绝对不行的。

“怎么还不唱,是嫌我们给的钱少吗?”

“小妹妹,我……我兄弟看上你了,你好好唱上几个小曲儿,他一高……高兴,说不定会把你接到他家,跟他享受荣华富贵呢!”王仁一边语无伦次地说着,一边满嘴酒气地哈哈大笑。

红衣少女听到这般调戏自己的话,又羞又气。

“我不会唱!”她背过身去,强忍着不让眼泪落下来。

“大爷我今天偏要听。”

王仁从来没有想到过在长安居然有人敢和他当面顶撞,何况是一个弱女子,顿时气得脸色铁青。本来围观看表演的人们,一见发生了这种事情,纷纷四散而去,剩下一些爱看热闹的,也都不敢吱声,远远地看着。汉子也没想到出现这样难堪的局面,一边呵斥妹妹,一边向王仁赔罪:“小妹任性无知,大人千万不要计较。我叫她这就给您唱如何?”“不行,我就是喜欢你的妹妹。不唱也行,和我回到家里去唱,免得在这里乱糟糟的。”说着,王仁离开案子,摇摇晃晃地走上来,一把搂住红衣少女,张开喷着酒气的嘴,就在她的脸蛋儿上—通乱啃。

看到自己的兄弟在这里如此的作威作福,王莽心里强装的怒火再也压制不住了。他冲向前去,一把抓住王仁胸前的衣服,大声喝道:“住手!光天化日之下,怎么能如此戏辱民女?”

王仁正在兽性大发,醉醺醺地抱着姑娘一边亲吻,两只手就在姑娘身上不住地摸索。忽然有人将他和女孩子拉开,心里懊恼,转过身挥拳就打,定眼一看,拳头在半空中停住了:“巨君?怎么是你?”王仁也感到有些难堪,“这不关你的事,你走开。”“大哥,”王莽正色道,“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让姑母知道了又该生气了。”“你少来这一套,”王安凑了过来一把甩开王莽的手,怪声怪气地说,“别拿太后压我们,我们弟兄高兴怎么样就怎么样,要管也轮不到你,你小子别要管……管闲事!”

同类推荐
  • 米粒正在下的雨

    米粒正在下的雨

    风华绝代,品的是雨,爱的是鱼。莫不是滋味太长我可等不了你多久,想好回来看一看。这一句话是大我五岁的邻里姐姐说的。
  • 北麓王朝

    北麓王朝

    天下群朝,举国争斗,尸横遍野,屠戮遍地,各国纷争谁能置身事外?
  • 执剑书唐

    执剑书唐

    当他见识到大唐雄风,他的穿越者身份一文不值,他想做的是融入大唐,做一个真正的唐人。他喜欢腰缠长剑,书写诗词歌赋,他更希望在历史这偌大的舞台上谱写属于自己的大唐风华。
  • 正说东周风云

    正说东周风云

    《三国演义》开篇词的词牌叫《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它告诉了我们看待历史的一种心态。《易经》上有这样一句话“云从龙,风从虎”,本书要讲很多东周时期龙争虎斗的故事并且整个是按照正史,基本上是以《二十四史》的记载跟《资治通鉴》的记载来作为基础,我们尽量抛开小说家的演义和附会,讲历史的本来面貌。
  • 颓唐

    颓唐

    颓唐,使唐颓也!好好地一个大好河山竟然被一个无名小卒给糟蹋了!?特种兵铁兵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不幸以身殉国,醒来之后发现自己竟然回到了公元611的隋朝,开始了他特种兵来到古代的生活。挖墙脚,看凌云阁二十四功臣怎么被一个一个从李渊李世民的身边被挖到铁兵的座下;建基业,看那些倜傥风流的才子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怎么纵横天下经纬中华;搞建筑?我有造出千古一桥赵州桥的大建筑家李春,你有谁?拼医术?我幕府之内的孙思邈可不仅仅是一个摆设,而是有着医神之称的妙手回春大夫;舞文弄墨,你们怎么和我比?知道什么叫做拳击吗?知道什么叫做自由搏击吗?学习过李白的诗吗?读过苏轼的词吗?告诉你,这些都只是我知道的很小一部分~~~且看铁兵在隋唐时候怎么把一个崛起起来的唐朝给制衡掉,然后建立起来属于自己的千秋万代!一切尽在唐穿历史小说《颓唐》!
热门推荐
  • 最强修仙狂神之我的都市修仙系统

    最强修仙狂神之我的都市修仙系统

    育江市的一个普通高中生慕子辰,偶然获得了一个修仙系统,得到了系统的慕子辰,他的生活,又将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 带着商城混大唐

    带着商城混大唐

    苏瑜从没想到,他会魂穿到贞观4年,而且还带了一个系统……从三国演义在大唐第一次开讲,大唐就开始变得不一样了。“那满天的流光,璀璨的火花,是什么?”李丽质仰着脖子看向天空长孙皇后:“苏瑜,听说你的沐浴露很好用,能给哀家留一箱吗”程咬金:“小瑜子,给叔留点面子,让我插队买瓶二锅头”李世民:“苏瑜,朕要整个皇宫都装上电灯,要夜如白昼,这笔订单,你一定要接啊”
  • 星蕴迷途

    星蕴迷途

    一位落魄少年,正慢慢走向强者之路,宫逸,开始了他漫漫人生路。微笑,是他让死亡降临的标志……在星蕴大陆上,一切都是那么平凡…………
  • 螺旋的轨迹

    螺旋的轨迹

    在星际移民时代,社会规则和伦理规则都会与地球时代不同,在这样的前提下,会发生怎样的罪案,而这些罪案又会怎么被侦破,请看《螺旋的轨迹》。本书为中篇连作,也即每卷是一个可延续、可独立的故事。
  • 他来自仙侠世界

    他来自仙侠世界

    如果说杀人是为了装逼,那就让我装他个巅峰不败。来自仙侠世界的顶尖高手遭人暗算,灵魂降临地球,成为了一名普通的高中生。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低调”人生从这里开始,香艳自此扑面而来。
  • 心魔寂灭

    心魔寂灭

    天帝视角玄学演绎:战争学、道与规则演化、人性本末....内含:英雄志、谋士传、猛将传、游侠列传、滑稽列传....教育类文本小说,通俗、文言、戏剧化处理,非娱乐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涯沫路

    天涯沫路

    16岁的少女叶沫陌在一天清晨发现了属于自己的精灵,了解了很多事,又在学校认识了很多朋友,又和一位贵公子一见钟情,在学校安排的S级任务中,他们之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在成长的路上渐行渐远......
  • 为你成魔守你无悔

    为你成魔守你无悔

    本作品主要围绕着女主成长历练爱情所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展示了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女性的思想情感。
  • 了解回族

    了解回族

    回族是在中华大地上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她为中华民族增加了新鲜的血液。元代回回落居中华大地,就高兴地说:“居斯土也,服食斯土也,斯土之人与居也。”(元·许有壬《至正集》卷五三《西域使者哈只哈心碑》)。这反映了落居中华大地的回回人热爱中华大地的喜欣之情。东来的回回人载负着伊斯兰文化入华,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大文化,有着强盛的生命力;回回人又学习汉语汉文和儒学文化,这二元一体的文化构建了回回人的隐陛和显性文化。中华文明哺育了回族,而回族的一些杰出人才以其成就和贡献对哺育他们的中华民族进行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