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44300000035

第35章 参请机缘(4)

老师教你,你就那样做,这没有错,第一笔按他教的完全接受。第二笔呢?就得感受“我应该如何才能够成就?”要知道,第一笔与第二笔之间相差多久?就现代人而言,一般最少三到五年。以习字为例,老师教你这样一笔写下来,你必须完全接受,依法奉行。等将老师所教的笔法练熟了、学通了,接着能体会自己如何运笔时,那时写出自己的体,才叫第二笔。而不是老师教横的,我写直的就叫第二笔,不是这样。这是师徒之法,不是师生之法。师父所教的是“心法”,老师所教的是“笔法”,不一样,自己去感受,必须自己走过来。

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智常这么一听,当即开悟。所以刚刚那偈子不一样喔!你回去好好念一念。接着智常也说出一偈。耶!不同凡响便是不同凡响,明眼人一点便即豁然开朗,否则就像无头苍蝇转来转去。

【活学活用】

“无端起知见”,请问各位,进入佛门学佛是为什么?你都不知道啊!反正人家叫你来,你就来,若觉得不好听,下次不来就没事了。或者听说:“菩提很好,觉悟很好……”你看!无端起知见,起一个著相求菩提的知见。“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你还存着想要觉悟的那一念,怎能超越以往的迷惑颠倒呢?依旧是迷嘛!你一有执著都是迷,只是迷的对象不同而已。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自己本性是觉的根源、本体,随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冤枉地到处流转。“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我若是不进来这里,就会两头执著,不是著这边,就是著那边了。你看,有人称惠能为祖师了。

你把这一偈跟前面惠能对智通所说的“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及智通所悟的“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对照一下,是否皆属同样旨趣?完全一样。这告诉我们,修学佛法,须“妙悟无生”。悟无生就好,为何讲妙悟?因为若还有个“无生”可悟,便属愚痴,不叫悟无生;“悟无生”乃无“无生”可悟,没有一个无生可以让你去觉悟,那才是真正悟到无生,故曰“妙悟无生”,这一点很难体会。

佛法常用这种所谓“似非而是”的语言模式来告诉你,好像不对,却是正确的,你能否体会得到?能否感受其意义?它是很特别的。佛法这种教育、这种训练就是令人觉悟,一般人喜欢记忆,佛法不是,所以莫在文字上找矛盾处,必须透过文字去体会、去觉悟,那才是真正的修学之道。

【智慧金言】

刚开始的第一步,你可以立定一个目标、有个可觉悟的,一旦进入菩提道以后,就不再执著那个可觉悟的目标。如同搭火车到高雄,还没到车站前,你会执著要到车站,等上了火车就无须逢人便问这班车是不是开到高雄,既然上了车就不用问了,终点毕竟到高雄嘛!可是未上车之前目的地要先弄清楚,否则它开往花莲怎么办?所以还没有上道之前务必弄清楚,一旦上了道就不用再管,认真前进就对了,这便叫作“妙悟”。

5.一切时中,自性自如

【原文】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

师曰:“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

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释讲】

智常法师这地方又提了另一个问题:“佛说有三乘法,为何又加一个最上乘?”所谓三乘法即指牛车、鹿车、羊车。羊车是小乘,是最小的车子;鹿车比较大,故指中乘;牛车是大车了,所以叫大乘;还有大白牛车,就是特别大的车子。用现代话比喻,最上乘大概像火车,大乘是双层巴士,小乘则是计程车。我想这大家都会解释,但这叫“口诤”,只是在文字上转来转去。《妙法莲华经》上虽也提到这个,但那是个比喻,我们必须借由此说法,去了解其真谛,然而一般人往往就停在这例子上了。

有位同修在某研究所上班,里面高级知识分子、留洋博士很多,他便有类似情况,譬如我们以水和波为例,来谈相与体的关系,波是相,水是体,因为种种因缘,水起波浪,依波浪而了解到本体,而“相”终归会随因缘的丧失而消失,所以说“相无自性”。但那位同修就偏偏倒过来说:“水是相,波是体,体不可见,所以因缘丧失,波就消失了,那水是相,永远在那里都可以见得到。”我问他:“空是什么?”

“空就是没有啊!”他答:“释迦牟尼佛所悟得的就是自然界的定律。”

“怎么样的自然界定律?”我问。

“所有佛经里的例子都可以导引到牛顿的运动定律。”他道。

哎!释迦牟尼佛被他说成了早期的牛顿。牛顿有没有让人这样崇拜过?有没有人烧香拜过牛顿?大概没有吧!我告诉他不对,不能这样讲。他不相信,辩说任何例子一定可以衔接到空性这边来。大家要知道,例子只是一例而已。譬如以狮子吼来表示佛法中的无畏,只是如此而已,你却因此说:“佛教很残忍,释迦牟尼佛坐狮子座,可见他教人要杀人。”可以这样讲吗?这就引喻失义了。佛法以狮子、大象来作比喻,而你反倒拿这类譬喻来钻漏洞、抓缺点以侮辱佛法,那因果可得自己去背了。佛经里有很多这一类的譬喻,我们应当懂得其用意何在。

智常法师也发生同样的情况,他问:“讲三乘又讲最上乘,到底是在说什么?”他不太了解,故请惠能大师解释。此处所提到的这个解很简要,希望大家能够学习,在简要当中,听者、学者也必须很简要地抓住重心。现代人修学难以成就的原因,就是喜欢人家讲得很详细,而你一直问,问到最后,虽然知道很多,但都不是自己的,尽皆无法受用。不是要你都不问,而是提出问题,别人的回答点到以后,你就该停止,然后自己提疑情去参破,那时所获得的答案,才是你的见性之见,否则只是记性,如辞典般记了很多东西,毫无意义。接着来看惠能大师怎么说。

“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你看看自己的本心。惠能第一句话就导到最基本的源头了——不要执著外面的语言文字相。法无分别,是人心本身有差别,因为领会的不同,所以才感觉法有殊异。

佛说法有两种状况,第一种是只讲真谛,只将真理的部分说出来。可是很多众生仍旧无法了解,所以他只好反过来,站在众生的立场、就众生所能了解的部分来说法,但好多人却因此执著在那个地方,以为这才是真的。要知道,佛这时讲的是方便法。

譬如,佛法谈智慧、谈觉悟,一旦有了智慧就能觉悟,了生死出三界,不再轮回。佛是不是只强调这一点就好了,其他毋庸多说?他说过一遍即可,顶多十年后再讲一遍,五十年讲五遍就够了。可是为何五十年当中,他不断讲经说法,都在讲这些?就因众生根器有别,他得因应众生的根器而说法,所以有时他赞叹布施,有时赞叹持戒,有时赞叹苦行,有时又鼓励大家忍辱。所以当佛这样告诉你,那只表示你适合那个法,如此精进就可以了,最好不要拿这个法去感染别人,以为能传播出去,自己就很厉害。你必须能够透过这个法门悟得真谛才对。譬如布施,你能否透过布施得智慧而觉悟?你若能悟得真谛的部分,才能教导别人,若只停留在布施这个法相上,便也停留在布施阶段,这并非佛法。因此必须了解,法无四乘,乃因人心而有差别。

“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你听到了喔,这就叫声闻,听到佛说就觉悟了,这叫声闻乘、小乘;对于法义,能够体悟了解,这是中乘;不但能了解而且又能修行,此曰大乘;万法皆能通达,不执著任何方向,不被名相束缚,无智亦无得,名最上乘。

【活学活用】

我们现在修学是停留在哪个阶段呢?大概都是“见闻转诵”,回家就诵经,法义却不甚了了啊!除了妄想之外大概什么都没有。所以按惠能的标准,基本上你就属小乘了。有多少同修老菩萨,我们劝他来听经,他就是不来,他只愿意“见闻转诵”,然后就说是三根普被最上上乘,那叫“广告辞令”。学佛法,最起码要能悟解法义,法义若能了解、体会,你会慢慢受感染,会渐渐地自己增长、逐一转变,哪天起了精进心、勇猛心便依法修行了。这个大、中、小乘其实都是在过程中。

这地方,“最上乘”的定义是讲“成就的境界”,所以它是就“境界相”而言。你若能达到“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能够离开一切法相,这已经是大成就了,故名最上乘。但是我要告诉各位,这境界得来不难,“悟”是顿悟,所以一契入马上便可得到,只是我们得到以后,往往又被汹涌的业识波涛所覆盖,又迷失、著于法相了。本来一无所得,自己冷静思维法义时,会感到:“放下吧,好轻松好自在。”可是过两天又黏上来了,像回力球一样,它跑回来打在墙壁上还好,如果打到鼻子就流鼻血,打到眼睛更是头昏眼花,那时你反倒觉得后悔:“都是佛法害的,叫我放了它,结果现在倒霉了。”你会有此情状,即是因为修学时,没有彻底放下。

所以,我们在这里要提醒各位,悟了以后要坚信不疑,接着要时时磨炼,这叫“渐修”。修,就是不断修行。能够顿悟,就必须坚信不疑,莫抱着尝试的心态:“再观察一段时间看看……”这样一定退心。坚信不疑以后,就必须时时刻刻历练自己,经常地放下。吃亏、上当、被骗都不打紧,放下!放下!再放下!到时你会得到完全意想不到的大功德、大福报,当它再回转过来时,你会发现何谓不可思议境界。

这时,你便能体会,佛法中的修行是一种跳跃式的,不是相续式的,它无法用逻辑思考那种相续心去推理。当你咬紧牙根,坚信佛法,放下、舍掉一切时,种种忤逆不顺、内心的挣扎、煎熬也会跟着上来。这时你会纳闷:“既然佛法所言无虚,为何我这样做还会痛苦?”告诉你,就是会痛苦!你若心上尽惦记那些不如意的事,就放不下,时间会拖长。假如不放在心上,而是感受到应该放下、不执著,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你会脱胎换骨,然后会有一段极平静的时候。那时,你再回头来看,会发觉前面所受的激荡、冲击,它开始回过来,其功德、福报不可思议啊!这时所产生的境界相是没有相续的,不知怎么产生的。你回过头来看,是否有一种断层,一种超越、跳跃之感?你去感受那一点。

我们往往因为没有那个经验,加上意识形态作祟,所以放不下。自我的意识形态一定要有相续,若遇到此种情况,我应该要如何,若遇另一种情况,我就得怎样……你会设想一个接一个的情况,好让自己产生信心和安全感。佛法告诉你要舍掉这种安全感,否则你体会不到真理。

好多人考试前到庙里烧香拜拜。做什么?让心神宁静,因为宁静后会产生跳跃,你的水平会提升,而不是那么一拜就有神佛保佑加持,是你自性的佛菩萨保佑你,因为你宁静了,因而产生那种情况。修行就在这个地方成就,这是谈“境界相”时应有的认识。

接着:“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乘”是行的意思,所以惠能是就“行”的成就来说,而不是口头上的名词定义。你必须要自己修,不要再问我了。一切时中,都以自性为根本,不要老是向外找,向外什么也找不到。

我们说艺术家要有艺术家的本色,商人要有商人的本色,修行人要有修行人的本色。商人的脑筋一直放在赚钱上,那是他的本色,假如他不会动脑筋想着如何赚钱,那就不成其为商人了。某次电视报道湖南洞庭湖附近,有一种石头磨碎之后会浮在水面上,即使上面再加水,也渗不过去。我们看了连呼奇迹,怎会有这种石头?照常理,石头磨成粉放进水里,一定沉下去嘛,它不仅浮在水面,甚至还不透水。我们看了之后想:“这会不会是骗人的把戏?”但马上有人说:“赶快去签约!运回家作屋顶防漏最有效。”这就是商人本色,随时随地都放在怎么赚钱上。

【智慧金言】

同样的,各位修行人有没有如此?这是最明显之理。既然要修行,那疑情有没有带着?佛教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现在要修什么?“如果修了生脱死,那要如何了生脱死?”你有没有想到这一点?“我不再轮回”,你是否有这个意念?必须时时刻刻把这东西带在心上,一切时中,这个念头不忘失,那叫“自性自如”。你要像个修行人,做什么就要像什么,惠能这里就是作这样的提示。

6.色身与法身

【原文】

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

师曰:“汝何处未明?”

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

师曰:“汝作么生疑?”

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释讲】

我们看这一段,就知道这志道蛮有深度的,并非随口问问,他把《涅槃经》里之所以不明了的原因都讲出来了。

志道和尚,广州南海人,他来请问惠能大师:“学人从出家以来,阅览读诵《涅槃经》十多年了,不了解其主要思想,希望和尚为我指示。”读诵十多年,这功夫相当深了。惠能问他,哪里不懂?

“《涅槃经》里讲,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志道和尚说他这里有疑惑。这一偈大家要背熟,光是经常读诵,福报就很大。不过常读诵,但误解其意也很麻烦。一般人听到这一偈便赞叹很好,至于怎么好法?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志道和尚十几年很用功,不管他误解也好,体会也好,至少他真的用功了。

师曰:“你干嘛,哪里怀疑呢?这没错啊!”

志道说:“一切众生都有二身,二身就是色身、法身,色身无常,所以说有生有灭,这我知道。法身有常,无知无觉。(唉!他的问题就出在这里,既然法身有常,又为何无知无觉?这叫‘断灭相’,这知见就不正了。)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生灭灭了,寂灭就乐,到底是哪个灭?色身灭还是法身灭?寂灭为乐是哪一身受乐?假如是色身,色身坏掉时,四大分散,那全然是苦,怎能说乐?假如是法身寂灭的话,又形同草木瓦石,谁来感受这个乐呢?再说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所以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法都被涅槃断了,把它约束住了,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同类推荐
  • 新时期青少年人生与生命读本

    新时期青少年人生与生命读本

    人生百年,若白驹过隙,在时空的经纬所编织的生命中,我们不禁感叹人生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你可以踏遍紫陌红尘,也可以感喟人生沧桑;你可以携带秦砖汉瓦,也可以领略唐风宋韵;你可以仰观宇宙、仰察人类.也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满足生命意识的内在驱动,回应历史的号角的召唤,那么,你的生命将大放光彩!
  • 每天学点宽心的活法

    每天学点宽心的活法

    宽心是一门交际的艺术,能润滑彼此的关系、消除彼此的隔阂、扫清彼此的顾忌。所以,懂得宽心的人,人生是美丽的。宽心是一门修身养性的学问,能戒除忧愁急躁、抑制悔憎、限怨、平息对立纠争。所以,知道宽心的人生是高雅的。听有幸运的,宝藏都在人的心里,只要敞开了心扉,走仔细挖抛,你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 人生高起点——体验人生幸福

    人生高起点——体验人生幸福

    每一个人都渴望幸福的人生,但是不一定拥有财富的人就真正拥有幸福,要想幸福就要懂得人与人如何相处,所以我们要了解幸福,认识幸福,从而得到一生美满的幸福。本书从幸福源于选择快乐、美德是幸福的资本、友谊是幸福的延伸、施爱的人生最幸福、工作是幸福的源泉、爱情幸福的酵母、家庭是幸福的摇篮、健康是幸福的基础等方面教授读者怎样体验人生幸福。
  • 跟我学:幽默口才(第3版)

    跟我学:幽默口才(第3版)

    谁不想伶牙俐齿、能言善辩?谁不想舌战群雄、大展雄才?谁不想幽默风趣、讨人喜欢?《跟我学:幽默口才(第3版)》教你如何获得好口才,广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轻松地调解纠纷、得到老板赏识、同事尊重、出口成金、魅力倍增。
  • 原来我们都错了

    原来我们都错了

    不要让那些对你有致命影响的谬误像寄生虫似地附着在你的头脑深处,使你生活的每一步都异常艰难。本书就是在深层透析人生的各种思想谬误的基础上归纳出了65个我们常常选入其中或即将陷入其中的误区编写而成的。正被各种谬误或观念折腾得屡做屡败的朋友们,相信本书一定能帮助你从困境中走出,继而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真正发现并切实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
热门推荐
  • 倾城狂妃:压倒腹黑鬼王

    倾城狂妃:压倒腹黑鬼王

    『玄幻宠文』她本是二十一世纪Z国佣兵NO·1杀神,一朝穿越异世成为镇国大将军府废材丑颜大小姐。他是鬼域之主,万人之上却拜倒在她一人石榴裙下。谁人知道她竟是扮猪吃老虎?唯有他慧眼识珠,对她穷追猛打,不离不弃。且看她开酒庄,办夜总会,异世混得风生水起;他宠她,护她,甚至不惜掰弯她。她化身为天下第一公子惨遭他的调戏,她:“抱歉,本人不搞基”。“没关系,我们断袖就好”……当最后揭开她的神秘面纱竟是如此绝色倾城,他媚眼如丝“娘子,约么?”
  • 末日请不要撒谎

    末日请不要撒谎

    女主生来柔弱,有极好的家势,后地球遇到灾难,为保家族企业,嫁给了一个势力集团,没想到这是一切悲剧的开始,而后进入到训练营,进行了生命改造,遇到老师和朋友,亲情与背叛,找出一切悲剧的真相...
  • 风灵风暴

    风灵风暴

    从零开始,从有到无,这是我的第一本,由一个学生,是如何到科技的巅峰,无异能,纯科技
  • 漫威之召唤女主角

    漫威之召唤女主角

    穿越漫威世界,得到金手指,能够召唤小说,动漫,电影,游戏中的女性角色。都说富人靠科技,穷人靠变异。qq群:612930518我安恒软饭王,打钱! (伪无限流!)
  • 心跃于你

    心跃于你

    原来遇见你之后我才知道所谓的是这样子的,所幸,我心跃于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财通天下

    财通天下

    许浩,一个小人物由于一个意外中的意外,他重生了。回到了1999年,那个经济大爆炸的年代!而且他稀里糊涂的获得了异能。----当然这是他自己认为的!许浩,把黄金,珠宝,玉石,翡翠等一切值钱的东西通过变大来获得利益,许浩也以为以后就要与这些珠宝厮混了!但是谁知道有天晚上,当他碰到那个无良的小贩。"喂,小伙子,我看你身具大气运,大智慧,我这里有只上古时代,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存活下来的天地异种,天地间的神兽--「玄武」。看我与你有缘,这个5000块卖你了。这么样?"许浩听的一阵白眼"我还是盘古大仙转世,现在准备前去东方,收拾那只狐妖,你休要挡住本上仙的去路,还不速速退下!咦,这个500我要了。怎么样?""给,小伙子要照顾好他们呀!这可是上古神兽。""滚!"财通天下群:76709454跪求收藏,评价,推荐,本书不会TJ。
  • 独舞神洲

    独舞神洲

    资质平平的修行少年,只想活给自己。人生坎坎,心死不知能否重活。一身孤独,飘摇独舞
  • 圣罪传说

    圣罪传说

    我出生在一座并不繁华的小镇里,像个普通人。家人也总是乐呵呵的,当然除了记忆中的某次。那天,他们全都穿着漆黑如墨的衣袍,脸上挂着冷若冰霜的表情。据说我们并不是起源于这个星球,但我仍旧很喜欢这里。这里有一种科技叫导力,有一种元素可以释放魔法,有一座学院叫苍伦,而我却隐隐觉得我不属于这里。每当夜晚在屋顶,看着河对岸钢之都高耸入云的建筑群和交错辉映的霓虹时,我总是会响起雪莉·冰竹·蓝碛女士的一句话:暗夜虽至,璀璨未离。天气渐冷,我还是钻回自己的小窝里去好了。今晚的夜似乎格外漫长,难道是因为多了些观众吗?
  • 学会放弃

    学会放弃

    本书阐释人生取舍的智慧,传授生活幸福的秘诀,具体包括:放弃错爱,才能获得真挚情感;放弃名利,心灵才会得以安宁;放弃成见,才会得到真心朋友;放弃自卑,才会获得自信人生;放弃悲伤,生活才会一片光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