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44300000008

第8章 悟法传衣(8)

再举个例子,中国有八大宗派,韩国佛教只有两宗,其一是华严宗,最初由元晓、义湘等人传到韩国后便兴盛起来,然而到后来却是讲教理的居多,尤以某国师级的大师为甚。当时一位法师前来中国,跟随惠能的弟子学禅三十七年,学成归国后,众人当然非常关心这位大留学生学了些什么?国师问他一个问题:“你到中国留学,三藏十二部外,还学些什么?”他的回答是拿起拳头就要揍国师,把国师吓一跳!国师想,这题无法作答,到底是题目出得不好,还是他无法答?国师便再问:“华严讲四法界,其中事事无碍法界所讲为何?”他拿起拳头又要揍国师。国师见他三十七年只学了个拳头打人,便将他赶出去了。

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抡起拳头来要打人,这表示什么?讲教下的人就无法体会当下这个心境,这是研究经教之人须特别注意之处。义理,可以讲得天花乱坠,然而一旦现实境界现前,就什么都忘了。三藏十二部所言为何?现前一念心!华严讲四法界,从理法界到事事无碍法界,重点都在现前一念心,即当下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所安住之处。国师虽然问题问得很好,但对方出拳做答时,国师当下体会不到。教下的人之所以错,错在哪里?错在他就是要讲一篇道理出来,而禅宗重经验,当下便提出那个经验,然而国师体会不来。因此教下的人,常常在这个关口就错失了。

经文这里也一样,讲当下的经验。因为惠能在碓房里腰石舂米,当下都是米,所以谈的就是米,一句:“米熟了吗?”相当于问你:“根器够了吗?已悟道否?”假如忍大师直接这样问,惠能大概当晚就死在那里了。不能这样问啊!所以忍大师借由问米遮过去,未悟道者当下听不出来。这就是为何我们告诉诸位,学佛在日常生活中,二六时中,行住坐卧、衣食住行无不是道。忍大师见惠能舂米,就以舂米和他论道,若未达那境界,一定答道:“耶!真是呷米不知米价!你看着米,难道不知米熟了没?”那就变成论事相,沦入世间法了。忍大师是在事事无碍法界里,所以他问米熟了吗?惠能回答早就熟了,欠筛而已。你看,当下!此即禅宗教学法最大的特色。

【活学活用】

禅宗的教学就是要你当下去体验,学佛、学禅皆然,定要体验当下的境界。“当下”这两个字若强调太多,大家又会弄错,所以只能尽量取大家看得到的例子,而非那种让你需要再遐想的例子。当时惠能既在碓房舂米,忍大师便当下以米为例,而一般人便难以体会了。

此例是很好的公案示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亦应如此经常历练,同学论道即是如此,那时你就会发觉,何谓机锋转语!示范时,会不会套进去用?然而不要套久了,变成禅和子讲话斗来斗去,有时一语双关,弄到最后往往不知对方在讲什么,如果这样,也只是舌辩而已。很多人学禅经常会走到这种地步,故意讲些别人听不懂的。之前我就看到几篇现代禅的文章,写些什么,别人也看不懂,但他自称开悟了。别人看不懂,就是开悟?哪有这回事!这当中必得寓意着某些东西才行,一如诗词,经过一层两层的转折,能够转折出意境来。

若是有个人,随便拿张白纸贴在墙上,说道:“自己看啊!一切是空!”那不是废话吗?你必须能将“空”的意境表达出来,才能谓之“空”啊!放张白纸,或是挂块玻璃在那儿,就叫空?一定要透过某种具体表达,而此表达是具有实义的,只不过实义隐藏在事相背后。五祖就以“米熟了没”这个事相,来表达“你根器熟了没?开悟了没”的实义,开悟者一听就懂,没开悟的当然听不懂了。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忍大师听了惠能这番回答,拿起禅杖在碓上打了三下就走了。换作我们,这三下打得快,大概就没听到了。“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惠能领会了五祖的意思,三更时便跑去找忍大师。字面上的意思大致如此,然而五祖“击碓三下”,重点不在于真的要惠能三更去找他,二更去也可以啊,问题在于惠能的心是否够平静,能够听到这击碓三下?假如惠能心慌慌地抱怨:“叫我在这里受苦受难八个多月,那么好的消息都没事先告诉我,我是这么厉害的人耶!不告诉我,你会后悔!”那这三下他绝对听不到!

以前老和尚在道场里,为我们举了很多对子跟偈诵(对子即是上联对下联的句子)。我们很赞叹老和尚的脑筋那么好,可以记得那么多,我们是左耳进,右耳出,听过就忘啦!那时,老和尚留了一个只有上句没有下旬的偈子,千古以来无人对得出的“绝对”,有位同学听了很高兴,第二天一早就打电话来说他对出来了。他可能因此以为千古以来无人比他更聪明,但他不知道,千古以来已经有多少人“对”出来了,只是都对得不好,我们要的是“绝对”啊!难在那个“绝”字啊!仅求对上去,有何困难?但要对得绝就不容易了。如果会,当下就对出来了,何苦回家想整晚,那怎能叫“绝对”呢?那已经是意识、思量、分别了。“思量即不中用”,他还很高兴,一定要将偈子拿给老和尚看!

这位同学在听老和尚讲时,当下就没能听出其玄义。老和尚举了很多例子,其中一个是,一位已被指腹为婚的七岁小孩,某日他的岳父跟老爸一同对那个偈子,从早上对到孩子放学,还对不出下一句。那小孩很好奇,就问到底是什么偈子,爸爸却说:“小孩子不懂!”他们浑然不知下下人有上上智喔!于是随便把偈子的上句念了一遍,那孩子哼道:“还不简单!”即刻就对出来了。那个“绝”,才绝得有意思啊!一夜失眠、辗转反侧想出来的,没什么稀奇,即便有,也是“画得很用力”的画,并非天才的创作。既非天才之作,万一被记载下来,不是很难看吗?不仅没有千古流芳,还让人当笑柄啊!那位同学听不出这层玄义,还一直硬要把自己苦思而得的公开。这种人,就没能听到“击碓三下”的声音,他满脑子都是妄想。

【智慧金言】

惠能大师由于心很清净,五祖“击碓三下”,一听便知其玄义。留意喔,不要认为经文非世尊所言,就随便看过去,这里谈的是心境的清净,你不清净,就听不出其玄义。

20.万法不离自性

【原文】

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释讲】

“三鼓”即三更半夜之意。打三更的时候,惠能进寮房找忍大师。你不觉得奇怪吗?惠能已进到房里,忍大师为何还要用袈裟把他遮围起来?有那么神秘吗?而且半夜三更的,有必要吗?他把门锁上、门窗关好即可,何必再用袈裟遮围?其实,这是个表法,表示密传佛法,因为不方便公开教授,故不令人见。其重点并非在于“不令人见”,而在于“以袈裟遮围”。用袈裟,是强调将心法传递给惠能,因为前面讲过“米已经熟了,犹欠筛在”,所以现在五祖先将他筛汰一遍后,才为他讲《金刚经》,而《金刚经》五祖其实已经讲过了,只是没人能体会出来,如今他再一次极精简地讲一遍。

特别提醒各位,解门上,像我们这种公开讲经,可以用听的,但要真到达行门阶段时,你一定要“小参”,如同惠能前去找忍大师问问题一样,要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或者当你在知见的判断上,这样解释也行,那样解释也通,濒临众说纷纭的分歧点时,不知哪个才对,这时候就得小参了!所以,学佛一定要有一对一的机会,即便是两个同学同时来问一个问题也不行,因为每个人学佛的心路历程不同,你一定要针对自己的问题不厌其烦地提出来。

假如你真的行在道上,一旦遇到问题,三更半夜来找我都不要紧,不用担心打扰师父。你不想成就便罢,但不要推到师父身上!我可没说过十一点之后不会客,你若真为修行而来,那不打紧!但是千万不要三更半夜跑来问,到底吃素好,还是不吃素好?我肯定拿起扫帚把你轰出去。我指的是真正修行的部分,你实际用功以后所遇到的问题,或者知见上真正严重到必须破解时,必须来小参。现代人要注意,绝对不能利用电话小参,否则绝对坏了你的法身慧命。讲电话会疲啊!超过十分钟,我就认为时间太长了,有些人更是常常一讲便好几个钟头,想退心又说不出口,找一大堆理由虚应一番,目的就是要说他不学佛了!电话顶多是约个时间说何时会来而已——这个“击碓三下”,你敲给我听,或我敲给你听都无妨,可不要约好了却不来。真正学佛人一定要有“小参”的机会。

“……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小参之时,忍大师对惠能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当即大悟。你看!经不一定要讲完,随缘啊!讲到这里,惠能就大悟了。惠能刚开始也是听到这一句而有所悟,如今再听一次,便又参合起来了。这句话对他而言,有极大的启示。同学们读经时也会有这种情况,要将那句影响你终身的经文记下来,这辈子有如斯大之影响,下辈子定然也可由此大悟!

惠能悟到什么?“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接着他告诉忍大师:“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五句加前面那句,一共六句,句句名言啊!你可以抄下来,当座右铭经常念诵。虽然忍大师在此没强调,但是我替他跟大家说,经常持诵这六句,保证可以悟无生法忍,得菩提正果!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是总说,而后惠能又道“自性本自清净、自性本不生灭、自性本自具足、自性本无动摇、自性能生万法”,这几句以后都会谈到,目前暂不详说,否则光是一句都解不完。

21.叛教之时才讲顿教

【原文】

祖知悟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释讲】

弘忍大师知道惠能悟得本性了,也就是把他筛过了,再印证他。“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丈夫”即调御丈夫。两位大师的这种机缘,相当难得!忍大师的大成就,再加上惠能的大成就,有如宇宙中两道耀眼的星光,在此“碰”一声交会了,这叫印心啊!常有人打电话要来与我印心,印什么心?这才叫“印心”!他能称你为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这些都是佛的十个名号,所以六祖此刻已然成佛了。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三更半夜传授佛法,无人知晓啊!忍大师与惠能之间这般彼此沟通交流,是为印证啊!

“便传顿教及衣钵”,这句话事实上有问题,因为禅宗这一脉从达摩传下来,有传衣钵之说,却没有传顿教之说。虽然天台宗判教及华严宗判教(五教止观)都有顿教,而且也都在此之前,但达摩这一脉相传下来,只有传衣钵之说而无传顿教之说。

“判教”,以印度佛教而言,有部派佛教,因为迦叶教团的佛教一再演变,经过四五百年后分裂成好几派,且各派别的思想有所出入,加上后来富楼那尊者教团在外的大乘佛教兴起后,经典汇流到中国来。中国佛教不像印度如此分歧,但所有经典都汇流到中国来,经祖师大德审阅后,发现一矛盾处。各位是否读过《金刚经》和《阿弥陀经》?两者有何差别?《金刚经》讲空性,《阿弥陀经》则言西方确实有个极乐世界,“有”与“空”是不是两相矛盾?两者是否对立?到底释迦牟尼佛讲“有”,还是讲“空”?何者才正确呢?

古代祖师大德把所有经典研读以后,将之分判,天台宗将其分为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华严宗则分为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顿教、圆教。所以人家问你学什么?答学四教,那就是学天台,答学五教,即学华严,这叫“判教”。此即是将所有经典按其根器、程度,分成四或五个阶段。其中,天台的“别教”近于华严的“顿教”。顿教所言,即是从发心开始,讲到成佛,而其所发的心,就叫“真如心”,所成的佛则为“顿教佛”,差别在此。发真如心,成顿教佛时,是坐在金刚宝座上,而小乘教是坐在草座上,大乘始教坐在天衣座上,大乘终教则坐在自受用宝座上,圆教则坐在普贤广大行愿的无量宝座上。佛的境界之所以有异,即所发的心不同,成佛的果位、品位也就不同。

判教之时才讲顿教,经文这里记载五祖传顿教给惠能,然而五祖本人是否会说要传顿教给惠能呢?我想应该不至于,这个应该是由记载经典的人所载入的。我们必须看得出来,那是在哪个时代背景下,才有这种判教的情况。以判教的角度来看,这里为何不记载“传圆教”呢?因为惠能尚未经过无量菩萨行,也不修普贤无尽行海、普贤的广大行愿,所以乃记载“传顿教”。换句话说,惠能直接悟得本性与真如的部分——“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及“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都是讲自性、真如,因此归入顿教的原因在此。传顿教之说,应该不是直接出自五祖之口,但从经法上、从他们传法衣钵的过程中,却可以看得出来。所以当时记载这段经文的人,程度也相当高喔,绝非泛泛之辈!

“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忍大师就告诉惠能,你是第六代祖。“善自护念”,这有两层意思,第一层,要好好珍惜我传给你的法,让你当第六代祖师,就不要丢我的面子!第二层,则是善自护念你的善根,让菩提继续增长,不要就此中断。“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要继续度化有情,不要让它中断了。

“听吾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真正传法之处,就是这一偈。这一偈乃从释迦牟尼佛开始一路传下来,过去七佛乃至传给迦叶、阿难一直到菩提达摩,再从慧可到僧璨、道信、弘忍,而弘忍就传这一偈。这是历代真正开悟、明心见性的“心灯”。后来六祖另有一偈传下来,但非“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一偈,那首偈与“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一样,都是讲开悟的境界。

“有情来下种”这个偈,是接前面四祖所讲的。而六祖要再传偈,就从忍大师的“无性亦无生”接下去。例如,现在皈依,若我的算法没错,我们临济祖师传下来的第四十八代,若再传下去便是四十九代,以“本、觉、昌、隆”排下去,我是昌字辈,底下隆字辈轮完后,再来是“能、仁、圣、果”。所以圣严法师之下是果字辈,灯灯相传便是如此,这是从名号上传的。但是得法的部分,要从偈诵来,偈诵讲的即是你的本心,即自性所悟得的部分。如前面所言,你可以自己悟,毫无拘束,怎么悟便怎么说。但要传灯之时,必须与前面的连在一起。

同类推荐
  • 性格决定做人

    性格决定做人

    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性格有与生俱来的部分,也有后天的因素,而后天因素是相当重要的。环境之于人性格的作用是双重的,既可以磨炼改变一种性格,又可以促成和加重另外一种性格。因此,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做人方式是很难把握的。而每个人的性格又并非单一,也许正因为如此,人生才会充满大起大落、悲欢离合。诚然,每种性格都有优点和缺点,但并不是好与不好的问题,如何扬长避短要靠每个人的意志,靠自觉调节的能力。抑制冲动的能力是可以锻炼出来的。一个善于抑制冲动的人,对自己人际关系处理的好坏有很大的影响,本书收集了一些名人事例,以供参考借鉴。
  • 开心:别有天地在人间

    开心:别有天地在人间

    其实开心是一种觉悟的境界,是一种宽容、安详的心态。只要能够活得无忧无愁,没有烦恼,心无挂碍,那么我们就会感悟到世间最美丽的表情就是开心微笑,因此拥有一颗乐观的心态是最重要的。但愿读到姜越主编的《开心——别有天地在人间》的朋友们能够“开开心心过一生,自自在在活到老”。
  • 男性品位书

    男性品位书

    物以类聚,人以“品”分,你的品味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的社会地位与形象。品味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和语言,决定了我们穿衣、吃饭和谈话的方式,决定了我们该拥有什么。男人咀嚼生活,感悟人生,在尝遍艰难困苦,历尽沧桑之后,才有这样一种品味。在面对得失时能付之一笑,在惨遭打击时也能坚强挺立。
  • 犹太人的人生成功智慧全书

    犹太人的人生成功智慧全书

    本书是一本以犹太人和犹太民族的优良传统及智慧经验告诉读者如何从为人处世,生活事业、经商理财、教育投资等方面更科学、“聪明”地生活、处理社交关系,借一个个犹太民族发人深思的小故事分析讲述,使人在受启发之际又思索对照自己,受益匪浅。
  • 最受青少年感动的人生忠告故事全集

    最受青少年感动的人生忠告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热门推荐
  • 神器有宅男

    神器有宅男

    谁规定神器里一定要住着一个老爷爷的,其实宅男也是可以有的么!“嗯……那你会什么?”“呃……吐槽算么?”“……再见!”“诶,诶,少女,我们再商量一下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导演世界

    导演世界

    李欢带着一个富含地球所有电影和电视剧的数据库穿越到另一个星球,这个星球除了娱乐,其余和地球一模一样,没办法,只能做导演了……
  • 童忆煜

    童忆煜

    灰姑娘与王子的地位上演着姐弟恋的故事,可能有些狗血,但是写下来完全是因为喜欢这些天马行空,胡思乱想的行为。
  • 我只想吃软饭

    我只想吃软饭

    梦寐以求的穿越,让郑一阳走上了软饭硬吃的道路。
  • 巨星男神,太会撩

    巨星男神,太会撩

    他苦苦寻了她16年16年后的今天再次相见她却装作不认识他他愤怒的把他压在身下“这16年的等待,你想怎么补偿我?”
  • 邪王霸宠:妖妃一笑倾人城

    邪王霸宠:妖妃一笑倾人城

    说我丑?那是因为本小姐不屑在尔等凡夫俗子面前展露真颜。说我废材?那就对不起了,作为一个神控能力达到顶级的异能者可容不得这般侮辱,很快你就会得到一次“啪啪啪”打脸的美妙体验。“渺渺。”凌云九惊艳地看着眼前的美貌少女,“我要你做我女人!”夏渺渺闻言吃了一惊,他是有什么“猫病”犯了吗?以前不是还嫌她丑,说自己污了他的眼嘛。很快,意识到自己失态的云九爷回过神来,假装咳了几声,而后慢慢走近夏渺渺将手搭在她的肩上:“刚才讲到哪儿呢?咳咳。”这女人可不能强求,光是这一身实力就不可小觑,更何况还有个聪明的脑袋。先从勾肩搭背开始吧,这样想着他勾起唇角微微笑了笑,吃不到肉,喝点肉汤也是极好的。
  • 残月晓清风

    残月晓清风

    乾坤有序,宇宙无疆。天道轮回,逍遥物外。
  •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科幻卷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科幻卷

    对于中国当代科幻而言,越拉越多的迹象已经表明,最优秀的那批科幻作品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平。作为一部新世纪十年中国科幻小说的结集,辑录在这里的作品便代表了当代中国科幻的创作实绩,它也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家的一次集中展示。小说集不仅选编了刘慈欣、王晋康、韩松等科幻巨星的代表之作,还囊括了如江波、迟卉、飞氘、陈楸帆、拉拉、夏笳等实力派科幻名家的经典篇章。23位作家个个重要,23篇小说篇篇精彩,选取的作品注重多样性,力图展现各类不同的风格与样式,从中我们既能体会到作者们汪洋恣肆的创造力与奇思妙想,也能深刻地感受到他们深沉的人文思考。
  • 游荡在万界的大蛇

    游荡在万界的大蛇

    一位普通的少年,因为一次意外,遇到了大蛇意志,转生成了大蛇,在万界游荡。主世界(约会大作战)其余时间暂时没想好注:本章双女主,不喜误看【本人是个初三狗,一个语文作业很惨的一位学生,要是写的不好,别喷哈,要是喷的话……emm,别带父母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