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65000000008

第8章 人生第一桶金(3)

现在的他还不敢憧憬做皇帝,但效法刘邦是没问题的,尽量往那个方向上靠,保不准将来就复制成功了呢。

不久,朱元璋和李善长不约而同发现了一个不好的苗头:

队伍中搞文职的,总是瞧不上那些舞刀弄枪的武将,送上来的报告没一句好话。时间一长,当主帅的肯定对手下将领有看法,结果肯定是互相猜忌,闹得不团结,队伍的战斗力会大打折扣。

文人相轻,顶多就斗斗嘴皮子,坏不了大事,但重文轻武、文武不谐,轻一点会弄得军队得“软骨病”,重一点直接被消灭,两宋就是因为这点被灭国的。老李虽然是个文人,也看到了其中潜藏的巨大危机……朱元璋坐不住了,他找到李善长,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史书上对此有详细记载,用今天的大白话翻译就是:将士们既疏远了主帅,那主帅又岂有独存的道理?所以才导致将帅相继而亡的不幸下场……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希望先生不要像其他的文职人员那样有所偏私,应该协调诸将,以帮助这个团队更好地成就功业……自从投奔朱元璋后,老李就有幸遇知音之感,在感叹朱老大有洞见的同时,哪有不照办之理,于是揖手谢曰:“谨受命。”

不久,老李就成了朱老大手下的重要谋士之一,他的主要工作也是像萧何那样——掌管后勤,做军队的大管家。

随着朱老大威名日盛,前来投靠的人也越多,老李总是先筛选审察,然后再报朱老大批复和安排。而且,老李有个最大的特点:对待诸将总是满怀热忱,相当诚恳,凡有将领之间、文武之间闹矛盾的,老李总是出面调解,务必让双方心情舒畅,满意而归。当然,他也不是简单地和稀泥,当老好人,而是把事情彻底搞清楚后解决掉。

总之,自从有了老李这瓶超级黏合剂,朱元璋的队伍是上下一心,生动活泼,心情舒畅,革命豪情万万丈。

曾经,老郭听信流言,猜忌朱女婿,并剥夺了他一些兵权。

另外,他听闻李善长的才名,想把他招致麾下做贴身参谋。可是人家老李坚决不干,嘴上说的是本人才德浅薄,跟着朱公子混混还凑合,哪堪郭帅大用。一副狗肉不敢上正席的样子。憋在心里的一句话却没说:你老郭已经是过气股,眼看ST了,我没那傻。由此,朱元璋也感佩不已,越发倚重老李了。

老李才干、功绩堪比萧何,另外,他还有过于萧何之处,那就是有点军事才能。

有一次朱老大率主力部队出征,只给老李等留下了一点看家的老弱病残。结果元军来袭,危急关头,老李巧计设伏将敌人打退,事后连朱老大也不能不佩服:这老李,行啊,没想到还有这个才,那咱以后远征就放心多了。

对于向金陵发展的大战略,李善长也是积极响应的,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纵观李善长的职业生涯,还有相当合格的;只可惜,临到最后,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时,他的才能就显得有点不足了。一则,其知识结构有问题,他跟萧何一样都是单纯的法家出身,儒学底子太薄,在建国之后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所谓“有心计而无远识”;二来他的精力可能也跟不上,毕竟年龄在那里摆着;三来朱皇帝已开始对他有所不满和猜忌。

所以,在大明建国之初,老李就退居二线了。

更可惜的是,富贵移人,老李晚年也颇生骄逸之心,为人反而刻薄起来。明代史论家张燧在其《千百年眼》中说:“善长之罪不在于佐逆,而病在不善自处。”最终,在越发苛刻、比之刘邦远为猜疑的朱皇帝手上,老李到底弄丢了“晚节”。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朱重八同志在起兵第二年,便得到了数位干才的鼎力相助,其队伍声势愈发浩大。

就在这年的七月,李善长等随同朱元璋南向攻取滁州。

当时,这支军队的先锋是朱老大麾下第一猛将花云。花云单骑前行,遭遇了数千敌人围攻,而他毫无惧色,“提剑跃马,横冲其阵而过”。

敌人顿时大惊失色,纷纷嚷道:这个黑大个太猛了,大家不要与他争锋!

在花云带领下,滁州一战就被攻克了。不久,滁州便成了这支队伍新的大本营。

需要补充的是:花云同志虽然勇猛异常,足以PK他的同乡常遇春,但两人的名声却不可相提并论,知晓花云的人并不多,原因就在于他死得太早。至正二十年,他带兵驻守太平城,结果被陈友谅的优势敌军破城后俘虏,最终他被乱箭射死。

后面还要提到的朱老大麾下的另一员大将胡大海,也是死得太早(至正二十二年),而且花、胡这两位都特别忠义,不然将来都有可能位列大明开国十大功臣。也许还可以再加上与胡大海几乎同时殉职的耿再成,他的资历也很老,后面马上就会提到他。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毛主席的诗句用在这里很恰当。正是有这么多人的努力和牺牲,朱元璋才最终开创了他的大明王朝。

当然,朱老大手下这帮兄弟,论思想觉悟,肯定不能跟后来开创新中国的革命前辈比。他们闹起义多是被生活逼的,打拼的动力也不过光宗耀祖、衣锦还乡。

有道是:“将来到疆场,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也不枉了一个青史留名”。

谁说女子不如男

当事业的草创阶段,大家都两手空空,朋友之间往往关系很铁,肝胆相照,乃至誓同生死;但一有了些许成就后,往往又会因为分配不均而翻脸,以至火并,甚至亲兄弟也难免。

就在才打下滁州不到一个月,彭大、赵均用那边就打发了人来敦促朱元璋分兵去把守盱泗,作为濠州的屏障。

不过如今朱老大腰杆子硬了,不愿再看别人脸色行事,他见彭、赵二人“鲁暴浅谋”,不可与之共事,便找借口推脱,迟迟不愿前往。

没过几天,北边就又传来消息:彭、赵二王居然火并了,双方死伤很多,结果是彭大毙命(有的史书上说彭大是战斗而死的,他的儿子彭早住继承了鲁淮王之位,但却成了赵均用的傀儡。)。现在只剩下个鹊巢鸠占的老赵把持着濠州大小事务,他阴狠残暴,日甚一日,郭大帅在那边的日子越发不好过了。

朱元璋害怕老郭有个三长两短,就赶忙派人去到赵均用那里说和,一边是讲大道理,说什么唇亡齿寒等等;一边也小露一下獠牙,让老赵知道他姓朱的可不是吃素的。

赵均用自然不傻,他听闻自从攻占滁州之后,这朱小伙的队伍是越发壮大了,所以,他稍稍收敛了对老郭的打压态度。朱元璋还是不放心老丈人,又贿赂了老赵身边的人,这样才让老郭彻底跳出了赵佛爷的手心。

很快,老郭就领着万余人马来到滁州落脚。

还没等坐下喝杯茶,老郭就急不可耐地在女婿的陪同下检阅了队伍,只见这支三万多人的队伍号令严明、军容整肃,看得老郭心花怒放:咱这家底可越发厚实了,哈哈!

不过这老郭是越活越糊涂了,全仗着女婿,自己才跳出了狼窝,他不但不记着他的好,反而在儿子、小舅子等人的挑拨下,猜忌起女婿来。

才到滁州一个月,老郭就迫不及待地把女婿身边有点能力的人都划拉到自己身边了。朱同志也不吭气,由着老丈人的性子。老郭得寸进尺,又要来挖李善长,偏这老李就是不给面子,还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跑到朱同志那里“哭诉”。

老李这是在帮朱老大推卸责任,可是朱同志审时度势后,他建议老李配合一下:“大帅既叫先生去,先生去便是了!咱这边也不好强留!”

不仅如此,打那以后,前线总指挥的权力也开始旁落。朱元璋辛苦收编的队伍、开创的大好局面,都让老郭捡了现成的。只是老郭在狂抓股份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公司大了,自己还玩不玩得转?

手下的亲卫都愤慨不已,但朱元璋却忍下了。他对老郭并无半句怨言,虽然老郭愈加疏远他,可他待老丈人却愈发恭谨有礼。大乱之世,待机而动,现在还不是时候,英雄求用武之地,但不是在内斗上。

平静的日子过不了多久,不时有小股元兵前来攻打滁州。老郭身边一个姓任的家伙,一向嫉妒朱元璋的功劳,于是就在老郭面前诋毁他,说他每次出战都不尽全力,全是仗着“诡诈”才侥幸取胜的。

本来,面对强敌,能“诡诈”应该是个优点,可是老郭却不以为然,他一向认为:好汉在江湖上混靠的都是真功夫,比的是光明正大。喜欢“使诈”的人他郭大帅瞧不起。

为了好好探探女婿的底,郭大帅便命令,再有敌军来犯,任某与朱元璋一齐出城迎敌。

结果,那姓任的还没出城几步,就被敌人射得逃了回来。而憋着一股子气的朱元璋这回豁出去了,他一马当先,义无返顾地冲向敌人,手下的弟兄们也个个不甘示弱,与元军混战成一团。结果,仗着一班兄弟的玩命冲杀,把敌人打得溃散而去。

老郭在城头上看得既过瘾又羞愧。任某也识趣,自此再也不敢在老郭面前搬弄朱元璋的是非了。

朱同志打仗,向来有股子勇猛劲,越是强敌,他越是身先士卒,这点深得人心。所以,一路打下来,他带的队伍是所向披靡。但勇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对于朱元璋,细心和敏感的一面也奇妙地结合在他身上。这个特点,甚至到他做了皇帝后也有增无减。不过,等到酿成大杀功臣、诛戮无辜的惨剧后,特点也就走向反面,变成了人格缺陷。

同类推荐
  • 南斗文星高

    南斗文星高

    罗孚先生长期在香港文化界服务,与香港大多数知名作家过从甚密并对许多著名作家在香港的行止了解甚多。本书即是作者用独特流丽的文笔对当代著名作家在香港的活动情况和他熟悉的香港本土作家们作了精彩描述,他们当中有鲁迅、巴金、萧红、叶灵凤、聂绀弩;还有有香港文坛的拓荒者、早年的健笔,如曹聚仁、三苏、侣伦、刘以鬯,也有仍为当今读者熟知的作家金庸、梁羽生、董桥,还有女作家小思、西西、亦舒、林燕妮、钟晓阳等。作者饱满而风格化的笔触,着重展示了与香港有着密切关系的作家们创作和人生的精彩之处,并将他们的人格文品融合在一起,巧妙地插入他们的趣闻轶事,令人读来如见其人。
  • 李煜与《花间词》

    李煜与《花间词》

    在中国文学史上,南唐是一个永远不能被忽视的时代,就在这短短的半个世纪里,出现了一位足以彪炳千秋的词坛巨匠,他就是享有“千古词帝”蛊誉的李煜。即使时隔千年,当我们翻开书卷诵读他的词作时,脑海中仍然会浮现出那清新俊朗的“词帝”形象。那么,李煜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他又是如何将自己的才情融入到词作当中的?
  • 中国最具狼性的总裁——任正非

    中国最具狼性的总裁——任正非

    狼是自然界中最具有生命力的动物,狼凭借着它天生的本性在残酷的环境中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狼性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现代企业所缺少的东西。华为被认为是最具有狼性的公司,它像狼一样思考、像狼一样行动,并以狼的凶犯迅速膨胀了自己的努力。为了保持狼性,任正非敢于“顶风作案”。他是中国企业家的“带头大哥”和标杆。《中国最具狼性的总裁任正非:马钧品任正非》以大师的视角来圈点中国标杆的管理与决策。
  • 青春放浪(天狗文库—井上靖文集)

    青春放浪(天狗文库—井上靖文集)

    《幼年时光·青春放浪》是日本文学大家井上靖的一部自传作品,也可以说是作家的一部回忆录。这部回忆录由《幼年时光》《青春放浪》《我的自我形成史》三部分组成,记述了井上靖从幼年时代到学生时代,再到工作成年这期间的人生故事。幼年时代的井上靖因为父亲工作频繁调动的原因,不得不与父母长期分居两地,被安置在伊豆山区老家,与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老妇人生活在一栋老朽的库房里。这位老妇人是井上靖曾祖父洁的小妾,没有正式名分,被乡里家族所排斥。在这样的情况下,年幼的井上靖与年老的姥姥成了不可分离的亲人,两人相依为命。井上靖用娓娓道来的笔墨描写了姥姥如何尽心尽力地照顾他、溺爱他,而他又是怎样拼命维护姥姥的。年幼的井上靖与姥姥没有血缘关系,但二者的感情早已胜过亲人。除了描述祖孙二人让人动容的亲情外,作者还描述了伊豆乡间的风光、淳朴的民风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孤独与伤感。《青春放浪》讲述的是井上靖青年时代的求学生涯及早期工作经历,那个时候的井上靖孤独、苦闷、无聊甚至还有一些玩世不恭,重点回顾了自己与父母亲的关系。《我的自我形成史》则客观理性地分析了“我之所以为我”,作者对自己的人生做了深刻反省与思考,富于哲理。
  • 厚德尚学精医济世

    厚德尚学精医济世

    本书从儿科医院44位曾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以及上海市学术界担任一定职务,具有影响专家着手,以访谈的形式刻画每位专家的医学成长之路,以及他们对儿科医学的执着追求和对儿科事业的奉献精神。
热门推荐
  • 他跨越千山万水来看我

    他跨越千山万水来看我

    曾经她以为他耗尽几乎全部的力气,但是有一天他走了,寒冷的风中,她哭着,倔强的支撑着自己的身躯,就在这个时候,另外一个人出现了。。。。“别哭了。楼顶风大。”
  • TFboys陪你十年之约

    TFboys陪你十年之约

    TFboys的甜蜜爱情故事写的不好不要吐槽哦
  • 辛勤的异界生活

    辛勤的异界生活

    这个世界一下子迎来了一千二百八十三位穿越者。于是,短短几年之间,“天才”辈出,呼风唤雨,争奇斗妍;“枭雄”崛起,厉兵秣马、广招贤才。在这样的波澜壮阔之中,周珑选择了默默练功……以便有足够实力去享用美食美景、美人美色,享用这失而复得的生活!——献给所有穿越称霸经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涅落凡尘:恋若初心

    涅落凡尘:恋若初心

    原本,她是上天的宠儿,有地位超然,权势淘天的师父和三个师兄,年满十五的她仍然保持着孩童的天真无邪。直到那个夜晚,二师兄向她表白,她逃离凌霄峰,步入紫禁城,遇到了风华绝代的他,一切都悄然发生了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她的诺言……她说:“我会等你一辈子,不是你的一辈子,而是我的一辈子。”哪怕大婚之日,他决然退婚,哪怕宫宴之夜,他冷声辱她……遍体鳞伤,她亦不悔,直到那一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无界天语

    无界天语

    世界初成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盘古开天真的是世界之初吗?在那之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呢?所以我想:这里是修仙的世界,应该又不完全是。这是一个魔法的世界,也不止魔法的文明。这是一个神话的世界,这里有失落的文明,也有心旷神怡的爱情……大体还是以修仙道为主,剩下的那些只是为了情节需要以及衬托……大家都懂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编辑大人请签字

    编辑大人请签字

    她是平凡的小作家,当她遇上他,是幸运女神的降临还是霉运女神的缠绕。他是整个产业的龙头太子爷,当他遇到她,是走了狗屎运还是出门没看黄历,遇上这么一个奇葩。当他和她惺惺相惜时,为何会天不如人愿。他和她最终是说是幸福一生还是遗憾终身。
  • 我是一只作业精

    我是一只作业精

    芜叁是只作业精,别人的作业都整整齐齐,为什么你的作业空白一片?芜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我做起新书新作者求推荐
  • 启灵记

    启灵记

    混沌开,天地生,万物有灵。道德经有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