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60500000011

第11章 中国部分(11)

最早的散文诗集,是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在1924年至1926年创作、于1927年出版的《野草》。它也是现代最有影响的散文诗集。收有《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我的失恋》、《这样的战士》、《好的故事》、《风筝》、《雪》、《希望》、《过客》、《复仇》、《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等23篇散文诗。作者怀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抒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它既表现了作者不懈的追求和不倦的战斗精神,也反映了作者复杂的思想矛盾,带有明显的自我解剖的痕迹。内容主要是对光明的追求,对封建社会的讽刺和批判,对革命者的敬慕和礼赞,对自己在黑暗重压下苦苦求索的劳顿、孤寂和彷徨的复杂心情的自我解剖等,充满了积极顽强的战斗精神。在为“三·一八”惨案而作的《淡淡的血痕》中,作者以敢于蔑视敌人的气势,嘲笑了造物主的怯弱,歌颂了“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使天地在眼中变色。写于“直奉战争”中的《一觉》,则以莫大的欢欣,拥抱了被风沙打击得粗暴了的年轻的魂灵,他们像受摧折的野蓟一样,依旧开着小花,给旅人以莫大的安慰。这些战斗的抒情之作,于郁勃挺秀之中显示了动人的力量。其语言凝练、感情深沉。多用象征手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形成独特的意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鲁迅以散文的形式写诗,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一次尝试。自此以后,散文诗与日俱增,并逐渐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一种优秀的文学样式。

最早的文学期刊

我国最早的文学期刊是《嬴寰琐记》。它于1872年11月创刊于上海,1875年元月停刊。24开,线装本,每册24页,约28000字。共发行28期。以刊载诗词、散文为主,兼载小说、笔记、政论、史传、民俗学,小说中有些是译作。它是纯文艺性质的刊物,以社会改革、启发民智为己任,重文艺理论,重文学翻译。它在文学期刊史上具有“开山”的意义。

最早发表新诗的刊物

最早发表新诗的刊物,是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的综合性月刊《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主编陈独秀(1880—1942),编辑和撰稿人有李大钊、鲁迅、钱玄同、沈尹默、刘半农、胡适等。1916年迁往北京。早在1917年2月1日出版的第二卷第六期上面,就发表了第一个白话诗人胡适的《白话诗八首》,后又在1918年1月出版的第三卷第一期上面发表了胡适、沈尹默、刘半农的新诗10首。以后几期,还发表了陈独秀、鲁迅、俞平伯、陈衡哲、李大钊等人的新诗62首。该刊物高举文学革命的旗帜,倡导“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反对旧道德、旧文学,提倡新道德、新文学和白话文。它除发表新诗外,还发表了胡适与陈独秀倡导文学革命的文章和鲁迅著名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等。它对新文学的发展起了开创性的作用。

最早的诗刊

最早的诗刊,是1922年1月15日在上海创刊的《诗》。为月刊,由中国新诗社编辑,实为文学研究会出版物之一,具体由文研会成员叶圣陶、朱自清、刘延陵编辑。它很受热爱新诗的诗人们的拥戴和支持。撰稿者多为文学研究会和湖畔诗社的成员,其中以胡适、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王统照、俞平伯、郭绍虞、汪静之、冯雪峰、应修人等人写稿为多。它主要刊登新诗和诗评,同时还评介日本的小诗、美国的新诗运动和法国的象征派诗歌等。1923年5月15日,因稿件短缺和编者分散而终刊。共出版两卷七期,它为我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最大的外国诗歌选集

最大的外国诗歌选集,是许自强在1990年主编的《世界名诗鉴赏辞典》。全书收录了50个国家的223位诗人的诗作656首,加上诗人小传和赏析文章等共约150万字。入选作品多系文学史上素有定评的名家名作。所选重点突出,同时兼顾全面。它重点介绍了诸如普希金、雪莱、歌德等才华横溢的诗坛巨匠的作品;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波德莱尔、艾略特、叶芝等现代派重要诗人的诗作;对俄国古米廖夫、苏联帕捷尔纳克和阿赫玛托娃等长期被封锁压制而刚刚恢复名誉的诗人诗作作了重新介绍;对美国布莱和奥尔森以及现代希腊埃利蒂斯等活跃在当代诗坛、影响巨大的诗人诗作给予了补充介绍;同时,摘要介绍了一些优秀长诗,适当介绍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新诗。全书所录以抒情诗和哲理诗为重点。它既是一部综合性的名诗选集,又是一部高雅的诗歌鉴赏工具书。它的问世,对于中国人民了解外国诗歌起了积极的作用。

最早的诗歌

最早的诗歌,是上古时代的《弹歌》。又名《作弹歌》。《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范蠡进善射者陈音,勾践询以弓弹之理,陈音在应对时引用此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以前有人认为这是黄帝时代的歌谣,但无据可证。不过从内容和形式上看,这无疑是一首比较原始的猎歌,它回忆了几乎全部的狩猎过程,反映了渔猎时代的社会生活。

最早的现实主义诗歌

最早的现实主义诗歌,是《诗经》“国风”中的周代民歌。它们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处境,表达了他们对剥削、对压迫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七月》在一个不太长的篇幅里反映了当时奴隶充满血泪的饥寒交迫的生活,有意识地显示了阶级社会不合理的现实,可以说它是那个时代社会的一个缩影。《伐檀》中的作者更以鲜明的事实,启发了被剥削者的阶级意识的觉醒,点燃了他们对阶级仇恨的火焰。那伐木的奴隶,向剥削者提出了正义的责问:为什么终日辛劳的人反而无衣无食,而你们这些“不稼不穑”、“不狩不猎”的人反而坐享其成?!这与在数千年后全世界无产阶级伟大诗人鲍狄埃所写《国际歌》中的“一切归劳动者所有”,怎容得“吃尽我们的血肉”的“寄生虫”和“毒蛇猛兽”等愤怒的呐喊和正义的呼号,大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硕鼠》中,描写了不堪忍受沉重剥削而想逃亡的劳动人民,表现了他们的反抗精神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同时对像“贪而畏人”的大老鼠之类的剥削者表示了极大的蔑视和仇恨。《式微》、《击鼓》、《扬之水》、《鸨羽》、《伯兮》、《东山》等,反映了劳动人民在沉重的徭役和兵役的负担下所遭受的痛苦和折磨,并提出了沉痛而愤怒的控诉。那些以婚姻恋爱为主题的民歌和恋歌,如《氓》等,表现了人民特别是广大妇女为追求纯洁、健康、自由、幸福的爱情婚姻的精神。那些讽刺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诗歌,如《新台》、《南山》、《株林》、《相鼠》等,更是表现了人民巨大的愤慨和反抗精神。

“国风”不仅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现实的认识和爱憎,而且还表现了他们善于以简朴的语言来描摹事物,以朴素的生活画面来反映社会现实的才能。它们有的以素描的手法述说着一切,使人感到格外真实、生动、有力;有的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突出生活的一个侧面或人物特征,来表现作者对社会的认识与批判。特别是那些揭露统治者丑行的民歌,深刻地表达了人民的愤懑与痛恨。有的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通过抒情主人公内心的直接倾诉,表现他们的欢乐与悲哀,激起读者的同情。“国风”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基础,在文学史上永远闪烁着不灭的光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它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更大。它推动历代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无论是汉魏乐府还是近代歌谣,也无论是陈子昂、杜甫、白居易、陆游、关汉卿、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等古代著名作家,还是鲁迅等近现代进步作家,都无不继承和发扬着这一伟大精神。

最早的政治讽刺诗

最早的政治讽刺诗,是《诗经》中的政治讽刺诗。它们揭露当时政治的腐朽、黑暗,讽刺统治者生活中的丑行,可说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暴露文学。这些诗歌,主要是“国风”中出自劳动人民之口的讽刺性民歌。如《新台》、《南山》、《株林》、《相鼠》、《硕鼠》等,以及在西周后期雅诗中如《苕之华》、《何草不黄》等少数劳动人民的作品。它们以十分尖锐和辛辣的笔触,无情地揭露和讽刺了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秽行,鞭挞了他们丑恶的灵魂,表现了人民极大的愤慨和勇敢的斗争精神。其次是保存在大、小雅中的贵族文人的作品,如《北山》、《十月之交》、《正月》、《荡》、《抑》等。它们批判昏庸腐朽的当权者,揭露和斥责昏君佞臣,反映社会问题,表达诗人伤时忧国、关心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心情。这些诗歌,是我国文学政治讽刺诗的良好开端,是文学发挥其巨大社会功能的楷模。

最早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最早最长的政治抒情诗,是战国时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约前340—约前278)的代表作《离骚》。它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诗人在自己被再次放逐、深感救国无路、本有希望的楚国濒临绝境、爱国理想彻底破灭的情况下,以无比沉痛的心情熔就了这篇激动人心的诗篇。全诗373句,2490字。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分是诗人对以往历史的回溯,后部分是描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全诗通过诗人以烈火般的热情、雄伟瑰丽的想象、神采飞扬的语言以及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也表现了他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峻洁的人格。同时通过诗人战斗的历程和悲剧的结局,反映了楚国政治舞台进步与反动两种势力的尖锐斗争,暴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腐朽和反动势力的嚣张跋扈。全诗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运用大胆的夸张和美丽的象征及比兴手法,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驱使山川自然与历史传说等构成了一幅雄奇壮丽的艺术画面,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诗篇结构雄伟,形式多变,感情真挚强烈,气势奔腾雄伟,语言绚烂多彩、优美精练,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和强烈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诗歌发展了我国人民口头创作的神话浪漫主义,成为了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2000多年来,它教育和感奋了无数读者,对后世文人和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专著《离骚传》,第一次给《离骚》和诗人以很高的评价,说它兼有《国风》和《小雅》之长,而屈原之“志”则可“与日月争光”。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说:《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后世将它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它与《国风》共同开创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道路,2000多年来一直为我国优秀作家所继承和发扬。《离骚》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千古绝唱,它不仅是中国文学,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块晶莹的瑰宝。

现代最有影响的政治讽刺诗

现代最有影响的政治讽刺诗,是诗人袁水拍(1919—1982)于1944年至1948年在上海期间用“马凡陀”的笔名发表的300多首诗歌。这些诗歌,最初大都发表在国统区的上海和重庆等地的报刊上,后来绝大多数都收集在《马凡陀的山歌》和《马凡陀的山歌续集》中。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像一幅完整的社会讽刺画,描绘了处于崩溃前夕国统区社会的阴暗景象,表达了人民群众不满和抗争的声音,促进了当时国统区人民“反饥饿反迫害”的民主运动,在青年知识分子中产生过广泛的影响。这些诗歌尖锐泼辣、幽默机智,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太阳一出》勾画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战的嘴脸;《抓住这匹野马》揭露了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万税》讽刺了国民党政府巧立名目,用苛捐杂税盘剥人民的罪行;《一只猫》更是把血腥镇压人民、向帝国主义献媚乞讨的内外政策描绘得维妙维肖。

马凡陀的山歌从民歌、民谣、儿歌中吸取艺术营养,采用五言、七言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诗歌形式和朴素通俗的语言,形成了独具一格、新鲜活泼的山歌形式,在新诗民族化、群众化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代表了新诗创作的新的进步的倾向。

最早对天地万物提出疑问的诗歌

最早对天地万物提出疑问的诗歌,是战国时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被放逐之后所写的《天问》。全诗370多句,均以问句构成。诗人不顾传统的束缚,上穷碧落下黄泉,对宇宙的形成、天地的开辟、日月的运转、大地的形状、远古的神话和朝代的兴亡等天地万物、社会现象和传统观念,提出了170多个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表示了大胆的怀疑和质难。它抒发了诗人的愤懑与忧思,体现了诗人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敢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它以两种方式提问:一种是寻求答案的知识性提问;一种是解不开的政治历史性提问。这些问题,是诗人站在哲学的高度思考宇宙和社会规律所留下的一份记录,是对于统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最初、最高、最大的规律的疑问。在诗人所提问题中,还保存了不少珍贵的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资料,全诗多用四言和诘问语气,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

《天问》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奇文,对它还有抒愤诗、哲理诗和古代传说中的一部兴亡史诗之称。唐代杰出的散文家柳宗元专为《天问》写了《天对》一文,以表示自己支持屈原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现存最早的女童诗

现存最早的女童诗,是唐初诗人徐惠在8岁时拟《离骚》所作《拟小山篇》。即“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小山篇”指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的一个门客、别号淮南小山的人所写的一篇赋《招隐士》。这里的“隐士”指屈原。徐惠学习刘安等人同歌屈原,故作《拟小山篇》。徐惠用比兴手法,通过眼波和心绪,表达对屈原的崇敬和仰慕之情。徐惠此后的诗作盛传于世。她成人之后,被唐太宗召进皇宫,封为才人,赋诗作文挥笔立就,辞采华赡,不久迁为婕妤,后再迁为充容。后太宗去世,她哀痛成疾,辞世时年仅24岁,殁后追赠贤妃。

最著名的哲理诗

最著名的哲理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1037—1101)咏庐山的七言绝句《题西林壁》。其诗写于元丰七年(1084年)。诗中极写庐山峰峦重迭、变化多姿的景色,在对奇妙的自然景物的描写之中寄寓着发人深思的理趣,表达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特别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两句,既深切地写出了诗人游赏庐山的真实感受和“人生之游”的感慨,又极形像地概括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普遍哲理,成为了后人藉以说明身处错综复杂的环境之中,难以看清真相的惯用成语。

最早的感伤组诗

同类推荐
  • 无限之殿堂生存者

    无限之殿堂生存者

    如果可以的话,林千真的很想把这个该死世界的创造者好好揪出来骂一顿。扯淡吧,你见过无限世界的生存者们可以休闲娱乐玩游戏,唱K聚会喝咖啡吗!江,不要再看B站了!这是最可怕的无限世界,也是最不可理喻的无限世界,你想要的都在其中,请选择生命,还是荣誉……且看吐槽帝林千,和他的队员们,如何在这充满机遇和挑战,友情和背叛,黑暗与曙光的无限殿堂中,活下去,简简单单的活下去……
  • 醉-倾城

    醉-倾城

    “扇姬,明天就是册封仪式了,从明天开始,你就是我的妻子,朕的皇后!”“谢谢你们这么包容我,这么爱我!不过,我想我是爱他的,在他被整个世界遗弃的时候,至少还有我陪在他身边,谢谢你们成全,扇姬永远不会忘的!”就那样纵身一跃,也许这是让他们解脱的最好方式……"
  • 重生异世:野蛮俏妃挑君心

    重生异世:野蛮俏妃挑君心

    死后重生,她从隐忍乖乖女变身野蛮暴力女,抢了王爷初吻,成了太子初恋!却不料,她嚣张,皇帝更嚣张,一道圣旨,暴力女成王爷妃,家斗宫斗皇权争夺,她搅乱一潭浑水,收了一帮小弟,迷倒一干美男,个个都等她来调教!“王爷相公,你要是不行,不如我上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网王之浅色冰罗

    网王之浅色冰罗

    她本是现世的网球公主,却意外穿越成了另一个她,她的命运从此打开了新的序章。她不喜欢引人注目,铂金色的长发却是早已注定的耀眼夺目。她闯入了他们的生活,那冰封的心灵终会为谁而开启?朦胧之中,少女空灵的声音依旧回绕:“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幸福,便是终点。”
  • 变身宿舍的漫画
热门推荐
  • 综漫之漫漫回家路

    综漫之漫漫回家路

    安和杰尔夫的回家之路来到新世界一年后,忽然有一天缩小版的祂找上了生活安逸的安他们,并告知他们只要给“心脏”储存够了能量就能回到原本的世界。很是思念纳兹他们的安和杰尔夫心动了,于是开始收集起了能为其充电的能源。然而不靠谱的神明,总是会在世界穿梭时出错,导致两人的穿越生活变得精彩十分,回家之路变得遥遥无期.........暂定世界有猎人,银魂,火影……等
  • 沈太太婚后请自立

    沈太太婚后请自立

    重逢时唐樱拽着他的领结,看着眼前的女人,沈安年眼神狠戾声音沉而稳,“跟我结婚。”婚后沈安年掐着她的腰逼问她,“唐樱你爱谁?”唐樱眼角挂泪回应他,“你啊,由始至终都是你啊。”沈安年冷嗤分不出她口中话的真假,却沉沦在她的话里无法自拔,看向她时猩红的眸光盛满怨恨,然而恨着恨着就变成了无限宠溺。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所幸,绕了一圈又回原点。
  • 至上帝邪

    至上帝邪

    一步一停一重楼,一楼一庭一宫阙,人间九楼达天庭,天庭之上九霄云庭,我登楼上天庭,踏破命运不做提线木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装事品

    装事品

    这个年龄,发生事情很多很多,可能这样的才叫青春吧。这是一本某位中学男生的生活记录。如果你拿来消遣或者休闲的话,还是不错的。
  • 星星里

    星星里

    仰起头来,眼泪就不会不争气地落下,挺起胸来,走路就不会垂头丧气,星星里的孩子这样说着
  • 强强联手:男神不好惹

    强强联手:男神不好惹

    不就是认为那个男的长得好看就手贱拍了几张,这么就招惹来这么一尊大神,某女笑道:“男神,你喜欢我什么,我改还不行么?”某男邪魅一笑,将某女拥入怀中,在她耳边说道:“想改啊,来不及了!现在的你,将来的你,都是我喜欢的你,只属于我的你。”
  • 汉末乱战

    汉末乱战

    将星云集九州,英雄逐鹿天下。羽扇纶巾强撸灭,沉鱼落雁柔情水。当刘备不再颠沛流离,有霸业之基。当孙策没有意外而死,欲称雄天下。当曹操无法统一北方,是四战之地。当袁绍,吕布,马腾,邓艾称雄一方,天下又是哪般模样?当现代人的思维与汉末社会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跟随赵云的步伐,感受更加纷乱的汉末。
  • 我的被动灭世日常出了点问题

    我的被动灭世日常出了点问题

    世间万物起于“眠”,亦终于“眠”。“眠”睡时万物生,“眠”醒时万物灭。当世界的最后一缕光消散于冷寂的宇宙中时,“眠”睁开双眼,迎来长夜纪元。***这里是一缕漂泊无定的光,漫无目的的寻找埋葬在熄灭星河的赤芒……当十二座空中花园坠入梦土,毁灭梦镜有十三要素,白昼纪元冷却到零下二百七三度,终见归途。
  • 懿步峥嵘

    懿步峥嵘

    1825年,博尔济吉特?阿木尔步入了幽合万象的道光帝后廷,自此,她便深陷于晚清三十载的斗争泥泞之中。抚君同圣母,钟粹宫楣宏。绮春尊慈后,慕东仙陵隆。内廷宠辱同飘渺山岚散,皇权博弈如王朝旧梦泯。簪扇苦情堕入火照绯花,只寄你我叙写红尘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