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73800000053

第53章 扼制不良贷款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切入点(1)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不良贷款上升对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产生影响所带来的金融风险的角度分析阐述了由于历史、体制、政策、企业及银行内部等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致使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急剧上升的成因,提出了转化、化解不良贷款。防范金融风险必须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信誉和效益,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及银行贷款风险防范、转移、补偿机制,剥离银行不良贷款,从而减少贷款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减少不良贷款数量,提高银行资产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不良贷款金融风险切入点

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世界的教训是深刻的,人们将危机的原因集中于金融机构的呆账上,我国虽不存在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诸多因素,但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居高不下甚至仍在增长的不良贷款严重困扰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健康发展,可能成为引发信用风险的最大隐患,对人世后中资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和与外资银行竞争的能力的提高也将产生严重的影响,为此本文拟就不良贷款上升对金融风险有什么影响,为防范风险应如何化解不良贷款,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扼制不良贷款上升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和难点

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是国有商业银行,因为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资产占全国银行业总资产的80%,而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是贷款,占总资产的70%,贷款利息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占总收入的80—90%,如果贷款安全有保障,那么贷款的流动性和效益性也就易于实现,贷款问题的核心就是安全性问题,也就是贷款的质量问题,由于贷款是风险最高的银行资产,贷款质量的优劣,对银行的经营成果乃至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防范金融风险,就要研究解决不良贷款上升的问题。众所周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巨大,现实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之初背上的沉重包袱难以下卸,信贷资金沉淀和死滞数额较大,1999年9月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资产1.3万亿元后,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下降了9.7%。但按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权威观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仍为25%,不仅高于人民银行规定的17%的最高界限,更高于爆发金融危机的东南亚国家银行,尽管中央从1995年全国金融工作管理会议以来,要求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每年下降一定的比率,各家商业银行也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清收不良资产,增加有效贷款投放,力图降低不良资产占比,但从当前四大国有银行经营现状来看,不良资产比率仍然较高,信贷资产风险依然较大,贷款质量不高,收息率低仍是威胁银行稳定的主要因素。居高不下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存在金融风险的隐患,对金融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影响银行的支付能力

保证存款支付是银行经营的首要任务。如果不良贷款大幅度上升,导致银行资产中长期贷款实际占用水平过高,资金流动性差,保证存款支付就要被迫转向新增负债,即以负债来抵偿负债。这种以负债保支付的方式受环境和自身经营能力的影响,其适用的条件是市场上资金充裕,银行筹资能力较强。由于我国资金短缺状况在一定时期内难以改变,新的金融机构不断涌现,金融产品不断丰富,特别是人世以后,外资银行分流中资银行资金来源,存款竞争日趋激烈,这就使依赖增加存款保支付的经营方式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

2.影响银行经营效益

贷款是银行的重要收益来源。贷款收益主要来自利息收入,不良贷款大幅度上升,即银行的本息难以正常收回,银行贷款的收息率下降,一方面这些呆滞的贷款本身收不回利息,影响银行的经营效益,另一方面,这些无效益的资金长期占压,不能周转使用增效,还要支付资金成本,又将减少银行收益,而且会危及到利息的支付,以至影响贷款本金的安全。

3.影响对优良客户的支持

不良贷款的大幅度上升,大量的信贷资金沉淀、死滞,使资产的流动性减弱,银行可支配资金的能力受到限制,虽然有较大的存量资产,很难集中力量支持优质项目和优良客户,信贷资金也不能按效益导向实现优化配置。

4.影响银行竞争力的增强

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金融产品的不断增加和各家金融机构的增多,已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冲击,随着加入世贸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分流中资银行的资金来源,竞争日趋激烈,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信贷资产被不良贷款侵蚀,资金流动性趋缓,效益下降,竞争实力减弱,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良贷款的大幅度上升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当不良贷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风险损失可用实现利润来弥补,当贷款恶化到一定程度,就会使银行经营效益下降,支付能力减弱,客户关系疏远,筹资困难,造成恶性循环,就孕育了更大的金融风险。

二、不良贷款上升的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金融秩序的不断完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不断暴露,商业银行对贷款的承受能力并没有在体制转型这一特殊时期得到解决,不良贷款急剧上升,究其原因有诸多方面,既有体制政策上的,也有经营管理方面的;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良贷款急剧上升是历史问题的集中反映

特定的历史环境,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金供给制和财税改革所形成的银企依赖机制,造成企业的先天不足,使国有银行不负责任的大量贷款在国企中沉淀、呆滞,成为产生不良贷款的历史原因。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由国家统一计划,集中管理,企业利润全部上缴,需要支出财政拨付,信贷政治色彩浓重。20世纪80年代中期“拨改贷”以后,财政不再承担对企业注入资金的责任,国家几乎等于是把政府对国企的责任推给了银行,当国企需要资金政府又不提供资金的时候,银行就自然而然的成了政府的“代位者”,向国企源源不断的输送贷款,垫付了大量本应由财政拨付或由企业自筹的资金,形成所谓“信贷资金财政化”。企业国家投资少,财政有限投资形成的小规模资本积累,不能维持企业经营的各种资金需求,企业过分依赖银行贷款,过度举债,平均负债率超过80%,信贷资金成为企业的铺底资金,加之一些企业抗风险能力,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较弱,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低,管理落后、设备技术陈旧,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经营效益不佳,亏损增大,政府的支持也越来越限,这些贷款和垫付的资金收不回来,变成了银行的不良资产包袱,严重制约着商业银行按市场经济原则开展经营活动,造成银行不良贷款的上升。

2.不良贷款的急剧上升是经济政策影响和经济形式周期性变化的集中反映

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直接决定某一时期经济活动的资金投量、投向和资金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往往通过银行的手段变化所产生,并被其所影响。如1989一1990年,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政策指导下,各乡镇盲目上项目,要资金,争贷款,造成重复、低效、半拉子项目建设,终因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投资规模的紧张而关停倒闭。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产销两旺,经济形势旺盛发展掩盖了潜在的风险损失,一旦经济进人萧条时期,由于自身资本金较少大量依靠银行贷款的企业,难以抵挡其影响,纷纷破产、关停、倒闭,形成信贷资金损失,不良贷款的急剧上升。

3.不良贷款的急剧上升是企业破产改制不规范,信用观念下降的集中反映

我国的企业普遍负债率偏高,国企负债率更是高达80%左右,企业的大部分负债来自银行贷款,企业在改制中,由于有关法规政策不配套、不完善,造成商业银行债权难以落实,债务“悬空”,造成了银行大量资产的流失。企业把改制当作卸掉债务的“契机”,采用各种手段,借改制之名逃债、甩债、赖债、废债:一是企业实行承包制中,新官不理旧账,使原贷款偿还责任被虚置。二是商业企业在“国有民营”改革中,财产分解给个人经营,贷款留在老企业,仅收一点租赁费,企业无力偿还银行贷款。三是一些企业假借参股、投资之名,趁机转移企业资产,造成投资收益去向不明,事实上无法还贷。四是企业分离兼并中,有的分出数个独立核算的新企业,资金分散给新企业,债务留在没有偿还能力的老企业,有的对被兼并企业的老债置之不理,使银行债权无法得以实现。五是一些地方政府将企业资产评估与负债轧差,以差额将企业一买了之。六是个别企业借改制的机会,暗地里转移资产或流入个人手中,侵蚀原有企业利益,造成银行债务还贷无期。七是我国的企业破产法律不够完善,加之地方利益作祟,企业破产程序十分不规范,使银行的债务清偿率近乎为零。作为破产企业的主要债权人银行,因此承受了更大的风险。总之这些在改制中被“悬空”的贷款,银行最终很难找到承贷主体,或承贷主体形同虚设,造成银行贷款呆滞,不良贷款急剧上升。

4.不良贷款的急剧上升是行政干预的集中反映

同类推荐
  •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本书介绍了金融危机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提出并试图回答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如何退出扩张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如何避免主权债务危机;中国崛起时代,“中国与世界”之间,如何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中突,如何与全球经济互动等一系列问题。
  • 企业不缴冤枉税:财税专家汪蔚青的省税晋级书

    企业不缴冤枉税:财税专家汪蔚青的省税晋级书

    实物分红,既要缴增值税及附加税,又要缴企业所得税;收取违约金,也有征税成本;代扣个税返手续费也要缴税;股权转让、卖资产,一不小心多缴税……很多企业在做战略决策、设计架构、研发产品时很少会把税务的因素考虑进去,并购重组、投资融资结束以后一算账,发现原来预计的收益中需要挖掉一大块去缴税,就快到嘴里的肉,眼睁睁地被分掉。做好税务管理刻不容缓,而且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税收政策,特别是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给企业的红包,不要,没人会表扬,当然也没人会耻笑,但不懂税,一定多缴税。这是一个懂税就能创造生产力的时代,把每一份利润都放进口袋里吧!
  • 中国特大都市圈与世界制造业中

    中国特大都市圈与世界制造业中

    本书研究了都市圈和制造业的发展演化进程,构建了经济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环境资源保护能力的三维集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评价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总体特征、区域特征、产业特征和企业特征,阐述了特大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的内涵与机理。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全集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全集

    一部通俗易懂的老百姓经济学手边书。以讲事实、过日子的方式说事儿,在嬉笑怒骂中让艰涩难懂的经济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为大家开启一扇个人理财、经济形势分析、经济政策解读的窗口,帮助那些也许对经济学知识不那么了解的P民“活明白”,不再给资本家、投机客、“砖家”当炮灰。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还原生活细节的规律,寻找现实背后的真相。本书通过简洁明了、幽默风趣的方式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解释娓娓道出,让你摆脱啃大部头经济学著作时的费力和烦躁,随时随地在享受阅读的乐趣中学会有用的经济学知识。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狐魅吸血鬼

    狐魅吸血鬼

    这年头,连狐狸精界都流行起了穿越,但是,为什么她会以一只胖狐狸的形象,穿越到吸血鬼的国度?COMEON,BABY!人家要吸你精元!嗷呜,等下,是你把精元给我,不是我把血给你哦,你等等,你不要过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he Autobiography of a Slander

    The Autobiography of a Sland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主归来:不关此世,不负己心

    神主归来:不关此世,不负己心

    创世之神羲皇断骨造四子,耗尽精元创五大世界,并派四子一女各掌一界,仅留一魂镇守五界和平。我本是天外天的掌权女帝,在一场大战中陨落,不得已重生做了一只一无是处的小狐仙,懵懵懂懂中好不容易弄清楚了自己是谁,又要跌跌撞撞一步一步重回天外天。然而,这并非开始,也不是结局……小狐狸下山来玩耍,误入尘世纷争,踏上纷纷扰扰的自证之路“我是谁?”大师兄风影:看似大大咧咧、实则谨慎的剑道大师二师兄轩辕敏硕:博学,颜值不够内涵来凑的学霸三师兄鲁壬玹:修炼天分最高却喜欢以德服人的修炼狂人四师兄司马嘉仁:善谋略机栝,有点儿小坏的千机子五师兄屠苏宥甯:低调有内涵的俊美炼器天才六师兄司宏宇:一天不惹祸心里就难受的好战分子七师兄墨阳:倒霉表哥小师狐:编外弟子
  • 九式剑主是夫人

    九式剑主是夫人

    钟迟是一名剑客,多次拯救大将军初长夜的性命,然而多个证据指向钟迟,但是初长夜却不知。俞曙天本是一个好吃懒做的公子哥,只因结识了钟迟,便一心一意的为钟迟寻找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初勋是皇帝,但是为什么初长夜有皇姓,不从得知……
  • 江湖崛起

    江湖崛起

    一位身世迷离的少年,从血狼谷开始自己不一样的传说故事。是什么是原本单纯的他变得嗜血,又是什么使原本可爱的他变得邪气。江湖凶险,看一位传奇少年怎样踏上至尊之路
  • 我才不是女装大佬

    我才不是女装大佬

    “我就是被打死,死外面,从楼上跳下去,也不会女装的!”“哇!原来我女装这么好看!”“喂喂喂,你们脱裤子干嘛?我是男的啊!不要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坚瓠集

    坚瓠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主走开走开

    女主走开走开

    苏柒夏前世是怎么死的?出车祸死的。和别人不同的是,她死后灵魂飘荡半个月,看尽‘闺蜜’和‘男友’的行为,寒了心,才知道原来自己车祸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一睁眼回到了十二岁那年,看到亲人站在自己面前,那种失而复得的美好让柒夏红了眼眶。秉着孔子说的话就是真理,柒夏决定不要去惹那两个让自己寒心的家伙。远离他们,各过各的生活。可是,这世界是肿么了?会说话的动物?反常的‘前世闺蜜’?入梦功能?外加一本奇怪的小说。当这是童话世界么?“走开,离我远点。”身后的人摇头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