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99100000040

第40章 韩非

韩非(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年)是战国末著名的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他吸收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将法、术、势有机结合起来,融合成系统的法家思想,建立了一个以维护中央集权国家为目的、以加强君主专制为核心的法家思想体系。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韩非是韩国人,出身于一个韩国贵族家庭。他从小口吃,不善言谈。当时正是各国用武力争夺天下的时代。一方面是刀枪剑戟(jǐ),血雨腥风血雨腥(xīnɡ)风:喷出的血如同下雨,风中散发血腥气味。形容大规模残杀所造成的悲惨状况。;另一方面是说客、谋士横行天下,有的人早晨还是穷困潦倒,晚上就贵为卿相。韩非也想这样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可惜自己是个从小就患有口吃的人,吃不了这碗饭。他是著名儒家大师荀子的学生,和后来做了秦王朝丞相的李斯一道学习。不过,韩非尤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不善言谈的他文章写得很好,辞锋犀利犀(xī)利:(武器、言语等)锋利。,论理透辟(pì),气势不凡。

韩是七雄中比较弱小的国家,国内政治又很混乱,国力日渐衰弱。为了救亡图存救亡图存:挽救国家的危亡,谋求民族的生存。,韩非曾多次上书韩王,要求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但他的建议和主张,都未能被韩王采纳。韩非于是发愤著书立说。

韩非的著作传入秦国,得到秦王政(即秦始皇)的赏识,秦王政对他的文章赞叹不已,说:“我如果能见到写文章的这个人,和他交往,便可死而无憾(hàn)了。”丞相李斯告诉秦王政,说这些文章是自己的同学韩非写的。秦王政大喜,为了得到韩非,于是派兵攻打韩国。韩王本来就不用韩非,现在又强兵压境,就做个顺水人情交出韩非以解燃眉之急。

秦王政在咸阳接见了韩非,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然而,秦王政一时还没有重用韩非。但是秦王政对韩非的欣赏引起了李斯的嫉妒,李斯怕秦王政真的重用韩非,会影响自己的前途。他在秦王政面前极力说韩非的坏话,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因此以韩国的利益为重,不会真心为秦国效力,秦王听信了,决定叫韩非回国。

李斯又从中阻挠(náo),说韩非太有才能,这样会留下后患,要秦王政杀掉韩非。于是,秦王政下令把韩非关进监狱。李斯怕秦王政后悔;派人假传秦王政的命令,逼韩非服毒自杀。

秦王政14年(公元前233),韩非带着无尽的遗憾遗憾(hàn):到死还感到悔恨或不称心。,饮恨而亡。等到秦王后悔不该如此对待韩非,派人去赦免他时,韩非已经死在监狱里了。韩非在异国他乡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他没有辉煌的政治业绩,却留下了十余万言的政治理论、治国方略,后人编为《韩非子》。秦王实践韩非的理论,把他的法术势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淋漓(lí)尽致:形容文艺作品及言辞等表达得详尽充分。,一扫天下,统一六国,建立了秦王朝。

“人性本恶”是韩非思想的基础。他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私自利的,在他看来,人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去做各种事,医生希望人人都生病,到他那去看病;做棺材的则希望人早死有更多的人买棺材。韩非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纯看成是利害关系。如韩非认为父母与子女、夫与妻、君与臣、君与民之间都存在利害关系,还认为人们都是在矛盾冲突中生活的,都在互相算计对方为自己谋利。人性恶是韩非法治思想产生的基础,法治也是他管理性恶之人的对策。

韩非比较了前期法家“法”、“术”、“势”的得失,总结了他们在政治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认为必须综合采用三者的长处,才能完成帝王之功。韩非认为,商鞅(yānɡ)用“法”,明法令,设刑赏,以富国强兵。但韩非不满意商鞅重法而不用术,因为,国家富强的成果都被大臣转变为扩张私人势力的资本。申不害用“术”,但法令不统一,使奸臣有机可乘,以致申不害执政17年而无功。慎到用“势”,国君实行起来有治有乱,原因在于缺乏必要的“术”。因此,韩非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主张法、术、势结合,以便“成帝王之业”。

韩非继承和发展了商鞅的法治理论。他认为法就是明文规定并公布的国家法律,是封建官吏依据统治人民、维系封建统治秩(zhì)序的国法条规。在韩非看来,“法”是准绳,不能偏离,不能任意行事。他主张大力宣传“法”,要让所有的人都知道“法”。法的主要内容是“赏”和“罚”,韩非称之为“二柄”,即君主实行统治的两个权柄。对于臣民,要“用奖赏来鼓励,用刑法来惩罚”。这和商鞅以赏为“文’,以刑为“武”,以“文武”为之纲要的思想是一致。为了提高教育效果,他主张厚赏重罚。他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分等级,不讲情面,他说:“惩治过失不要放过大臣,奖赏做好事不能遗漏平民百姓。”韩非认为只有这样,赏罚严明,人民才会亲近法令,相信并依赖法令。

对于申不害的“术”,韩非也加以继承和发展,他说:“‘术’就是君主驾驭臣下的随机应变的秘密手段、诡计、权术。”在御臣之术上,韩非强调君主的思想要隐秘难测,否则,大臣会乘机济其私欲。君主的心思应深藏不露,让群臣看透了自己,就难以驾驭驾驭:使服从自己的意志而行动。群臣,深藏若虚,群臣不知底细,就容易使他们驯(xùn)服。不仅如此,君主也不可信任自己的妻子儿女。他说:“如果太相信自己的儿子,奸臣们就会巴结自己的儿子,如果太信任自己的妻子,奸臣们就会巴结自己的妻子,为自己谋私利。”即使做太子的后妃,也希望君主早死,因为夫妻之间没有血缘关系,恩爱则亲近,失爱则疏远,后妃担心自己不受宠,儿子当不成太子,所以后妃盼望君主早死,让儿子即位,自己做皇太后,以凌驾于他人之上。”由此韩非得出结论:“像妻儿那样亲近的人尚且不能信任,那么其他的就没有可信任的了。”这说明韩非对一切都可以持怀疑的态度。所以,他提醒君主应警惕自己死后都可以获利的人,防备自己憎恨的人,提防自己所爱的人,谨慎处事,占有绝对优势。

韩非“术”的主要内容是:一广设耳目,及时获得情报;二权势不可给别人用;三深藏不露;四把人当成坏蛋;五毁坏一切伦理价值;六厉行愚民政策;七罚须严峻(jùn),赏须审慎;八必要时不择手段。根据用“术”的原则,君主用人也要不循常规,孰(shú)疏孰亲,使人不知道自己的底细。要做到“明主观人,不使人观己”。如果君主无“术”,就会受蒙蔽,不能知忠奸。韩非认为君主治国没有法,就要乱。有了法,没有术也不行,因为法是要通过臣下去执行,君主就要有一套驾驭和支配臣下去做事的手段,就要有术。他把法术治国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韩非把商鞅、申不害、慎到等人的“法”、“术”、“势”思想有机结合起来,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一套加强君主独裁(cái)专制的理论和手段。

韩非是我国较早在哲学意义上使用“矛盾”一词的人。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来说明矛盾律的内容:“楚国有个卖长矛和盾牌的人,他夸自己的盾牌说:‘我的盾牌非常坚固,什么东西都刺不进去。’接着他又夸自己的长矛说:‘我的长矛锋利极了,什么东西都能刺穿。’旁边有人问他道:‘拿你的长矛刺你的盾牌怎么样呢?’于是,这位楚国卖长矛和盾牌的人被问得目瞪口呆目瞪(dènɡ)口呆:瞪着眼睛,张大嘴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惊恐害怕或感到惊异而失神发愣的样子。,没话可答。”这个寓言故事得出的结论是:“攻不破的盾和攻无不陷的矛不能同时存在。”这即是现在常说的“矛盾”一词的来源。

韩非的法家思想,实际上成为了封建帝王当皇帝的教材。

同类推荐
  • 笔著华夏——郦道元

    笔著华夏——郦道元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笔著华夏郦道元》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
  • 俄罗斯的安娜:阿赫玛托娃传

    俄罗斯的安娜:阿赫玛托娃传

    安娜·阿赫玛托娃被誉为俄罗斯文坛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在《俄罗斯的安娜:阿赫玛托娃传》中,伊莱因·范斯坦借鉴了大量一手资料:回忆录、信件、日记,以及对阿赫玛托娃朋友和家人的采访,讲述了这位引人瞩目的女诗人的一生。二十世纪的所有重大事件都直接影响了阿赫玛托娃的生活。在斯大林恐怖统治时期,她的作品被禁长达四分之一世纪,她唯一的儿子和第三任丈夫被拘押在古拉格,以保证她不发声。她成为所有受当时政权镇压的人们的偶像,在疾病、贫困中,在女性激情和艺术追求的终生斗争中,她依然维持了这一英雄的角色。阿赫玛托娃的作品有从普希金延续下来的经典性优稚,也蕴含了源自她本人戏剧化人生的激情。她带着尊严,镇定忍受了所有的不幸。玛丽娜·茨维塔耶娃,惟一在天分上可与她媲美的女诗人,称她为“俄罗斯的安娜”,俨如她是一位女皇。《俄罗斯的安娜:阿赫玛托娃传》的特点在于,在充分使用现有材料的同时,作者还与阿赫玛托娃的后辈如安娜·卡明斯卡娅,米哈伊尔·阿尔多夫有过接触,走访了阿赫玛托娃四大弟子中的阿纳托利·奈曼和叶甫盖尼·莱因。
  •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秦始皇尽管是一位暴君,但他也是统一中国的皇帝。没有他,中国的统一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理:中国的整体进步和发展,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秦始皇不但是一个古代君主,也是一个古代著名的政治家。
  • 那时临水照花人:最美张爱玲

    那时临水照花人:最美张爱玲

    张爱玲10岁时在期盼爱,20岁时在书写爱,40岁时在放弃爱,60岁时在整理爱。短短三、五年的爱情,这样细水长流地被思量、被咀嚼,被雕刻,好比写一本书,前言花去20年,后序花去50年,最厚重的却仍是青春那三五年。她孤傲、敏感、卓尔不群,却逃不开心灵的篱栅。本书纵览张爱玲一生,讲述民国的临水照花人从歌舞升平到繁华凋谢,她用一双冷眼,热望尘世,化作心泪如雨。在这本书里,这位民国的“临水照花人”将从旧时光里向我们走进,用一种静默柔情的文笔,让我们体悟她的清冷孤绝、她的无可奈何,她的意犹未尽。
  • 铁马红颜萧太后

    铁马红颜萧太后

    《铁马红颜萧太后》主要内容分为姜霓编著的《铁马红颜(萧太后)》为该丛书之一,介绍了萧太后传奇的一生。《铁马红颜(萧太后)》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原来我的夜先生一直在

    原来我的夜先生一直在

    前世王小枝一直以为她所有的不幸遭遇都是因为夜爵,如果不是他,就不会失去自由;如果不是他,就不会爱人和没在一起;如果不是因为他,就不会……后来知道自己面临死亡才明白,自己爱的人一直都是想要自己财富权力的人;自己无话不谈的闺蜜一直都是自己命的人;而他,一直以为他是最想要我命的人,最想让我死的人,才发现他才是这世上唯一爱我甚至放弃自己生命的人,他那么不可一世却为了救我,向那些该死的人下跪、拿枪想自己的四肢开枪。。。重来一世,我要爱他,不再放弃他,不再抛弃他,让那些上一世该死我的人付出我十倍的代价!!!请做好准备哦,我回来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俊凯之春风不及你的好

    王俊凯之春风不及你的好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一见钟情,日久生情才是真的。
  • 酆神记

    酆神记

    看书名就知道了,别问我简介是啥,任性,不需要理由╮( ̄▽ ̄)╭
  • 白驹过隙逐梦青春

    白驹过隙逐梦青春

    以当代真实校园生活为背景希望唤醒每个人记忆中最美好纯真的高中时代没有绚丽华美的故事背景只是平平淡淡岁月静好的青葱岁月?
  • 无夜之都

    无夜之都

    云波诡谲的宫廷,尔虞我诈的政场,明枪暗箭,防不胜防。她,是岺朝的长公主,虽已过了花嫁之年,却为了她的国,她的家,独守空闺;他,是靖王的长子,却在总角之年,遭受了灭门的惨案;她,是高傲的七公主,却爱上了自己的亲皇兄;他,是岺朝的皇太子,却纠缠在几个女子的爱恨中难以脱身。国婚,顺位,政变,和亲,起义……当庞大的岺朝帝国辗转度过数十载,一切却早已物是人非。原本该厮守的人散了,原本该甜蜜的家碎了,原本该还的情,却成了最讽刺的利刃,深深地刺入了谁的心,冷了谁的梦。当爱的人不再爱了,当时代的大幕缓缓落下,当苦苦隐瞒的真相被层层揭开,她,他,她,他,都已不再是最初的模样了……
  • 属于你的我的一世芳华

    属于你的我的一世芳华

    小白甜文。记录女主郗颖和男主王子程从小到大一起一路走来的一些琐碎生活。。。没有恶毒绿茶的女二号,也没有横刀夺爱的男二号,并没有什么大起大落,有的只是两人相伴着走过的点点滴滴。。。想看勾引斗角,抱歉,此文没有。。。捂脸中但是看了以后可能会让你回忆自己的美好青春,仅此而已。。。
  • 凡心龙鳞

    凡心龙鳞

    一片龙鳞,一滴龙血,一名平凡的少年,一颗不平凡的心,一段万古不朽的传奇。
  • 遮天之弹指镇仙

    遮天之弹指镇仙

    穿越遮天世界,成为叶凡同学,距离九龙拉棺还有两年时间。一枚追溯过去的时光珠,可重现所有过往的时光,用《道德经》重现道德天尊的《道经》,用《灵宝经》重现灵宝天尊的帝级经文,用神农的《本草经》重现恒宇大帝的《恒宇经》……
  • 百善孝为先(初中卷)

    百善孝为先(初中卷)

    这是一部凝聚了各级领导和百万师生心血与汗水的作品集,是青少年学生用爱心和激情编写的德育教科书。《百善孝为先》分为《小学卷》、《初中卷》、《高中卷》、《大学卷》,共选辑了271名学生在“孝敬父母月”活动期间写给父母的信和感言。本书为其中的《初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