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85900000018

第18章 领袖们信赖东华学校(1)

一、******帮助建东华

在哈尔滨道外区靖宇街和十九道街交界处,有一座百年老建筑,这里是当年东华学校校长邓洁民的旧居。浅灰色二层老楼,墙壁斑驳,看似寻常,但这里曾发生过不平凡的故事。

访问这里的居民,谈起久远的往事,很多人都会提到:******曾住在这里。

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太太说:“我是1952年来这里住的,快六十年了,早就听说周总理在这里住过。光听说,没见过呀。”另一位中年男士说:“听老人说,******1917年和1920年来过两次,当时敲窗户,嘭嘭嘭敲三下,里面的校长就开门了——这是他们联络的暗号。”还有一位中年妇女说:“这里的邻居都说,我们这里是周总理曾经住过的地方,还觉得挺荣幸的。”

可以说,哈尔滨东华学校的创办,也凝聚着******的心血和智慧,融汇着******和邓洁民深厚的学友之情。

邓洁民出生于黑龙江省宾县,年幼时在家乡读私塾,学习俄文。由于刻苦用功学业精良,15岁时便被哈尔滨道台府聘任为俄文通事,获五品顶戴的官职。求学心切的邓洁民任职三年后,赴北京汇文学校读书,1912年又考入闻名全国的天津南开学校。这所学校仿照欧美近代教育制度,学术空气浓厚,教学作风民主,并以管理严格著称,让力求开阔视野、进取心很强的邓洁民受益匪浅。在他入学一年后,1913年******也考入了南开学校,在课余活动中他们接触比较多,时常在一起畅谈交流。邓洁民和******彼此成为了志趣相投、友谊深厚的朋友。

1904年,邓洁民参加留学公费考试被录取,南开学校开欢送会,邓洁民和******紧紧握手,依依惜别。邓洁民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在那里,他和李大钊成为了法政系的同学,且同住一间宿舍,朝夕相处,亲如兄弟。在留日学生的爱国运动中,两人同被推举为留日学生总会负责人。

1917年初,26岁的邓洁民从日本留学回国后,深感东北教育的落后和人才的匮乏,便决心从振兴教育入手,走教育救国之路。于是,他开始奔波联系,希望在哈尔滨筹办一所学校。

1917年夏,19岁的******在赴日本留学前夕,先去辽宁铁岭看望伯父,然后到哈尔滨看望老同学邓洁民。

人海茫茫,能成为校友是缘分,千里迢迢专程来告别,更是真情难得。几年不见,在哈尔滨重逢,邓洁民喜出望外。他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在日本留学的情况以及日本的民风民俗和经济状况。凡是能供参考和借鉴的经验,邓洁民都逐一说出,接着又将准备在哈尔滨办学的设想和在筹办中遇到的困难对******和盘托出,并表示很想听到******的意见和建议。

******充分肯定了邓洁民创办教育的设想,认为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询问学校准备起什么名字,邓洁民意味深长地笑着说:“这名字和你有关呢。”

******在南开学校曾为同学题词留念: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这是邓洁民知道的。******略思片刻,笑着说:“学校的名字是——”“东华!”两人几乎不约而同地说出学校的名字,如此默契让两位南开校友朗声大笑起来。******频频点头说:“好,好啊,为中华东北部崛起!”邓洁民连连拍手说:“学校的名字正是此意,老同学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邓洁民设想的学校规模很大,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甚至大学、研究院都包括在内。这样的综合学校需要巨额资金支持,师资的需求也很复杂,手续审批也颇为烦琐,因此邓洁民和几位同人忙得不可开交,但进展却不大。

对于邓洁民急于求成的心情,******是很理解的,但他还是冷静地劝告邓洁民:摊子不宜铺得过大,可以先仿效南开学校的模式办一所中学,办起来以后再慢慢完善。

两位风华正茂的青年推心置腹、促膝长谈,直至深夜仍意犹未尽。

被邓洁民称为“东华学校******”之一的霍占一,曾经和******同班的同学王朴山都说:“翔宇(******字)这个人真行,真有才气,他帮我们整理了一下,就大有起色。”

邓洁民接受了******的建议,拟定先办中学,他得到了哈尔滨工商界的集资支持。为了筹办学校,邓洁民一家也省吃俭用,点滴积累。1918年的元宵节天寒地冻,在哔哔啵啵的鞭炮声中,邓洁民提着糨糊桶,让女儿骑在自己的脖子上,拿着长刷,走了一条又一条的街道来张贴东华学校的招生广告。

1918年1月,报纸上刊出筹建东华学校的“缘起”,同年4月1日,由邓洁民担任校长的哈尔滨第一所私立中学——东华学校开学了。

邓洁民和******共同拟定了东华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社会中坚人才,兼重德智体三育,养成爱国精神,陶铸济世能力。

******在赴日留学前,写下了那首抒发救国抱负的著名诗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看一看东华学校的办学宗旨,品一品******东渡扶桑前望江兴叹的诗词,让人觉得字里行间有一种气韵在融会贯通,昭示着他努力的方向就是济世爱国。

如今在哈尔滨档案馆,可以查阅到当年东华学校成立的文件,在天津的******纪念馆也馆藏着同样的文件。

正如******所期望的,东华学校是仿效南开办学的。南开学校的创立人是做过清朝的翰林学院编修和学部左侍郎的国学大师严修,校长是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南开素以治学严谨、教学风格民主进步、管理规范严格闻名于世。******曾经说过:“我是爱南开的。”邓洁民的同人多数是南开的校友,因而共有一个情结:东华学校要以南开为楷模。

东华学校既要求学生对待学业紧张严肃,又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学校的社团有青年会、爱国会、崇德会、演说会、辩论会、音乐会、东华季报社、新剧团等近二十个。所学课目中的代数、几何、物理、化学、世界史、世界地理等都采用英文课本,并提倡学生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这在当时哈尔滨的学校中是独树一帜的。

东华学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据史料记载,初创时校舍楼房18间,仅半年后,就又增租了校舍39间,不断增租校舍却仍然难以满足生源剧增的需求。

由于师资力量强、教学方法新、学校生活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优秀,东华学校蜚声哈市,在整个东北地区都有很大的影响。

1919年4月,东华学校举行成立周年纪念会,滨江道尹和在哈校董都前来祝贺,充分肯定办学成绩,纷纷表示会继续鼎力支持。校董侯延爽撰文称赞:“东华生徒成绩叹未曾有,各教会来之观者,咸啧啧赞叹,谓形式精神南开外无与伦比。”

1920年深秋,哈尔滨已开始飘雪,22岁的******在赴法国留学前夕,第二次来到哈尔滨向邓洁民辞行,同时也来看看他所牵挂和关注的东华学校办得怎么样了。他在邓洁民的家里住了两个星期。

2008年9月,笔者在北京终于寻访到了邓洁民的二女儿、89岁的邓爽。谈及往事,她记忆犹新。邓爽深情地说:“这些往事都是母亲生前讲述的。”她望着母亲的照片,望着全家的合影,讲起了很久以前的事情:“******到我们家来过,当时哈尔滨抓过激党,******的警惕性很高,跟我父亲定了暗号,在侧面的窗户敲三下,门就开了。******见了我母亲就亲热地喊‘大嫂’,问长问短,对人可亲啦。母亲总是调着样给他做吃的,他特别喜欢我母亲做的浇汁鱼,一边吃一边说好吃。他非常喜欢孩子,有时我父亲就让我姐姐唱歌跳舞,他边听边看,还有节奏地摆着头拍手助兴。他总是高高兴兴的,笑起来前仰后合。那时哈尔滨已是深秋,下雪了,******一身学生装束,穿着长棉袍,围着围巾,脚上穿着一双擦得干干净净的皮鞋,十分精神。他和我父亲总有说不完的话,母亲记得,学校要照南开学校的样子办,还提到学生运动和革命的事情,这时我母亲就搬个小凳坐在门口放哨,因为当时哈尔滨是反过激党反****的……”

邓爽特意找出邓洁民在哈尔滨市道外区靖宇大街与十九道街交界处临街二层楼住址的老照片给我看,并指着一楼的铁门意味深长地说:“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左侧窗户就是******和我父亲商定好的暗号,嘭嘭嘭敲三下的地方……”

我们告诉邓爽这座楼已被作为重要的文物保护了,楼的墙壁上挂着哈尔滨市政府立的标牌:******住过的旧址。邓爽听后很高兴。

楼依旧,故人非。可是听着邓爽老人绘声绘色的讲述,我觉得这座老楼竟然变得鲜活和生动起来。

当年,******第二次来到哈尔滨,当他看到倾注了自己心血的东华学校规模越来越大,办学成绩斐然,被哈尔滨人称为“第二个南开”时,他非常高兴。他看望了东华中学教师队伍中多位来自南开的老校友,其中包括于芳洲、张涤非、霍占一等人。******同他们互致问候,畅叙校友情,并鼓励他们发扬南开精神,培育学生济世爱国的情怀。

应邓洁民校长的邀请,******还在东华中学的大礼堂作了演讲。大礼堂内座无虚席,连走廊里都站满了学生。尽管到会者并不完全了解演讲人的经历,但是因他毕业于名校南开,又留学海外,且是“五四”运动的精英人物,而且还有着英俊儒雅的外表,所有的这些因素都让大家对演讲充满了期待。

22岁的******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上了演讲台,他激情洋溢地向东华学校广大师生讲述了“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北京和天津的运动情况以及在天津成立“觉悟社”的初衷。他还热情地赞誉了苏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说这场运动是指路明灯,并申明了只有马列主义才能救中国的观点。最后,他希望东华学校的学生们要为中华的崛起而刻苦读书,要励志做一个对社会进步发展有用的人才。

在邓洁民校长的引领下,学生们对文明进步的追求已是蔚然成风。“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邓洁民的带领下,东华学校的学生站在最前沿。他们上街游行示威,在学校演出新剧《越南亡国泪》,在公园向市民演讲,要求政府力争主权,废除“二十一条”。学校还资助学生代表赴京津,参观学习学运的经验。

******作为学生运动的领袖,著名的天津觉悟社的创办人畅谈自身的所见所闻所感,引起了东华学校爱国学生们的强烈共鸣。对中国****落后的现状感到忧虑甚至迷茫的师生们,被******的演讲深深吸引了,他们对这场精彩的演讲报以热烈的掌声。

当时已经走上革命征途的******,正在寻找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他向邓洁民述说了很多自己对于国家前途和社会发展的想法,也希望东华学校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能够成为一个革命运动的据点。

******的一番话让邓洁民得到了新的启示。老友重逢,天南地北无所不谈,披星伴月常至深夜。正如邓洁民的儿子丘琴在《周总理在我家》中所写:“我父亲邓洁民和周总理在客厅里关起门来交谈,谈话很热烈,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有时我母亲将晚饭重新热好,敲门后,给他们送进去……”

在人们的印象中,******在革命生涯中常留胡须,是美髯公的形象,那么他1920年来哈尔滨时是什么样的呢?丘琴当时已是六七岁,他记得很清楚:“有时我和姐姐也到客厅去,我姐表演唱歌跳舞,******一面看一面拍手助兴。他穿一件棉袍,围着围巾,干干净净很精神,没有蓄须(在我父亲的朋友中,只有马骏是个大胡子),他在哈尔滨停留约两周。”

1920年11月7日,******由上海乘游船“波尔多斯”号赴法国勤工俭学,到达巴黎后,******就给在万里之遥的老同学邓洁民寄来一张报平安的明信片,上面用铅笔写道:

洁民兄:

×月×日抵巴黎,醒吾兄来接我。

恭贺新年。

问伯母大人嫂夫人好。

弟恩来

×月×日

东华学校没有辜负******的厚望,这里不仅成为了培养社会中坚人才的摇篮,也成为了革命的据点和传播马列主义的重要基地。

由于邓洁民拥护和敬仰列宁的主张,非常关注十月革命后苏联的新变化,他和十月革命前后曾经多次走中东铁路赴苏联留学考察并且把《俄国共产党党纲》翻译成中文的第一人张西曼也成为了好朋友。张西曼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列主义者之一,作为湖南长沙人,他最早的传播阵地却不是他的家乡,也不是北京、天津和上海,而是哈尔滨东华学校的讲台。

为辛亥革命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同盟会会员张西曼,以社会名流的身份鼎力支持邓洁民办学,被邓洁民称为支持创办东华学校的******之一。邓洁民还将张西曼聘请为东华学校的俄文教师,并请他为学生们讲述他的“红色之行”的所闻所感。

2012年10月,笔者在北京寻访到张西曼教授的女儿张小曼,张小曼颇有感触地说:“我父亲张西曼在东华学校期间进行俄语教学,他用切身经历讲述十月革命给苏俄带来的巨大变化,宣读他用中文翻译的《俄国共产党党纲》,他把该校努力创办成一个革命的据点,把哈尔滨作为他从俄罗斯归国后,第一个传播马列主义的城市。”

邓洁民还通过张西曼的介绍,聘请了另一位俄文教师,他就是毕业于北京俄文专修馆,并且参加了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张绍德。

张绍德在东华学校不仅是深受学生欢迎、德才兼备的俄文教师,也是邓洁民校长的得力助手。

1920年10月瞿秋白等赴苏联采访,1921年1月张太雷去苏俄共产国际联络工作,1922年初罗章龙到哈尔滨考察工人运动,都得到了张绍德热心诚恳的帮助。

同类推荐
  • 浮生三侃

    浮生三侃

    本书集中了我关于艺术、男女和足球三方面的话题,想来都是娱人娱己的闲情文字。在“门外谈艺”,我写了一部分关于书画的评论和品评文字,有古人的,有今人的,更有我们身边熟悉的书画家。因为我闲来也临池学书,附庸风雅,忝为墨客。本书还收录了我的硬笔书法作品《文赋》。
  • 解放一江山

    解放一江山

    2005年1月18日,是我军解放一江山岛渡海登陆作战胜利50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个值得祝贺的日子,因为,在50年前的这一天,我军实现了陆、海、空诸军(兵)种联合渡海登陆作战的首次实践。这次战斗,在我军发展史上占有崭新的一页,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 小雨滴答

    小雨滴答

    本书是高中女生小雨一年的学习日记的汇编。全书记载了在这一年内,她的学习、生活、所思所想以及对各种学习方法经验和生活体悟的总结,是新一代中学生在特殊时段的详细人生记录,有很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也具有很好的分析和解读的样本价值。
  • 为生命而读

    为生命而读

    约翰·伦纳德是美国文学界的一位泰斗。作为一名博学、热忱、涉猎甚广的书评人,他亲手参与塑造了美国当代文学的风貌。本书系从伦纳德历经50载的阅读生涯中萃取的50篇对多位名家、名作的阐释解读,从帕斯捷尔纳克到纳博科夫,从马尔克斯到萨义德,到多丽丝·莱辛到琼·蒂蒂安,从中折射出的是战后美国的时代变迁与文化思潮的演变,可谓生命不息,阅读不止。
  • 周作人散文集(名家经典文集)

    周作人散文集(名家经典文集)

    本书收录了周作人《苦雨》《乌篷船》《喝茶》《山中杂信》等七十余篇散文精品,根据其内容和写作风格分为四个专辑。他写故乡的野菜,写喝茶、鸟声、乌篷船、北平的春天,也写中秋的月亮、梅兰竹菊,确是很需要一些闲适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一一写下来,他平和、淡泊、娓娓说来、毫不浮燥凌厉,读来令人心生闲适。周作人一生在创作上的主要成就是散文小品的创作,飘逸洒脱的文章笔势、平和恬淡的抒情特色、庄谐杂出的幽默趣味、舒徐自在的语言表达,让他的作品风格独树一帜,成为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热门推荐
  • 生命练习生

    生命练习生

    重生异界,掌命运逆境,练洗生命,登大道巅峰,天不存仁,便逆天而行。。。
  • 反穿后聿爷成了我脑残粉

    反穿后聿爷成了我脑残粉

    (甜宠女强)泠安是个大佬,能动手绝不动口的那种,傅修聿却想把大佬宠成小仙女。安安,你怎么又打人!以后换我来。安安,能动口千万别动手,受伤了我会心疼。安安,岁月静好你来,打脸虐渣我来。泠安:……这个人好烦呐。转头却悄悄牵了人家的小手,清冷的小脸染上淡淡熏红:闭嘴,再叨叨我揍你!
  • 她成了偏执墨爷的掌心娇

    她成了偏执墨爷的掌心娇

    推荐新文文《于苏爷心尖儿上纵个火》苏苏高贵冷艳,司曳纯情干净!【爽文,男女双强,1v1,软萌可爱的腹黑仙女VS外冷内热的墨枭】两年后,苏纤回归。苏纤:“墨哥哥,我们和好好不好?”墨枭:“滚!”他从未想过,她会回来找他。两年前,苏纤一声不吭地离开了,两年后又回来找他复合,真当他还把她放在心尖上??不到一个月。苏纤:“墨哥哥,你爱我吗?”墨枭:“爱!”可爱又怎样,终究没能握住她的手,只能眼睁睁看着她倒下……苏纤:“墨哥哥,为了你入地狱又怎样?”-五年后。听说墨少又找了个女朋友,还是从孤儿院来的!可当众人看到这位“新欢”时,一下子都明白了。问世间能有人如此痴情?唯有那墨家公子墨枭是也。无人知,他对她的爱有多深……深到他自己都无法控制。-作者君:墨枭追苏纤(扶墨),上天入地!-推荐作者君已完结的高甜宠的小短篇《薄少他有个白月光》抑郁症少女苏闪闪VS偏执深情薄郁殊。又是一份神仙爱情~
  • 王阳明唐伯虎传奇

    王阳明唐伯虎传奇

    本书,第一章王阳明逃亡,第二章巧遇唐伯虎四兄弟结义,第三章至第七章,是王阳明的悟道过程,如同我们的初中至大学毕业,枯燥乏味。喜欢悟道理论的朋友们可看。不喜欢理论的朋友们,可以直接从第八章节看,王阳明用所悟的智慧伸张武侠正义的过程。圣人的爱恋,伯虎的挥洒,天子的侠义,墨家的任侠,真正的凤族顽童玄幻子,秦淮八艳的--------。
  • 异世药香

    异世药香

    景国京城聂家人才凋零门楣衰败之际,混女聂嫣被天降“马桶”砸醒顿悟,砸出一颗七巧玲珑心,砸出一条丹药圣道。以药称尊,以丹入圣!天材地宝皆私人拥有,帅哥妖兽乃囊中之物。某小和尚红脸:“师傅说我有段尘缘未了,求女施主帮我度过此劫……”聂嫣大笑三声:“善哉,让我们愉快地修炼玉女心经吧!”
  • 天帝太一

    天帝太一

    洪荒大地,神魔共舞,生灵不知何为道,何为术,何为天地?只知凭着本能修行,吞吐天地灵气,以强大自身。太一自太阳星诞生,怀抱混沌钟,生而为天地骄子,奈何前途坎坷,命运已定,太一不愿,一心逆天乱命,重写这辉煌史诗。太一沉睡万年,再度归来时,天地已然大变,物是人非,一切都要重头再来,前世的辉煌已是昨日种种,今生太一只要活个潇潇洒洒。崛起于北部,大兴于东土,灭强敌,定东土,立妖族,收鲲鹏,斩巫族,战万族,开辟无上妖庭,建立妖界盛世,以一己之力镇压一世荣耀。这一世,太一为尊。
  • 金魔方

    金魔方

    黄金的诱惑是永恒的。它是检验人性、人欲、人格的魔镜、魔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 火龙果般的恋爱

    火龙果般的恋爱

    落果果说“在对的时候遇见你”付言白说“遇见对的你”落果果说“付言白我喜欢你,你也要喜欢我”付言白说“是吗?我一直在等你喜欢我”青春期的恋爱,是她先爱上的他还是他看上的她,青春,放肆拼。
  • 重生之混乱世界

    重生之混乱世界

    先是重生在前世生活在都市十八岁的时候,之后脑中有一段混乱的记忆冒出来,最后在都市中死去之后又重生在异界,最后为了能够回到都市而在异界中奋斗,只为寻找到一份叫做天简的卷轴。
  • 夏日冰淇凌

    夏日冰淇凌

    在一所美丽的中学,发生了一系列美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