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01100000005

第5章 浩繁宏博,巨细不遗——《古今图书集成》的内容(2)

《官常典》共包括《官常总部》《宗藩部》《圣裔部》《公辅部》《翰林院部》《宫僚部》《吏人部》《宗人府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刑部》《都察院部》《国子监部》《将帅部》《节度使部》等共六十五部,共八百卷。主要记述的是百官之事,以及一些居官职责的资料,如当时最显著的宗藩、翰林、吏部、户部、将帅、忠烈、政事等。如《将帅部·名臣列传十四》中关于三国名将周瑜的记录: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庐江)人,从祖父周景、周景的儿子周忠,都是汉朝太尉。周瑜的父亲周异,曾经做过洛阳令。周瑜长相俊美,少年时与孙策结识,后共谋大计,24岁时封为中郎将,娶美女小乔为妻。

《家范典》共包括《家范总部》《祖孙部》《父母部》《父子部》《母子部》《教子部》《乳母部》《嫡庶部》《养子部》《女子部》《姑媳部》《子孙部》《兄弟部》《姊妹部》《嫂叔部》《妯娌部》《叔侄部》《夫妇部》《媵妾部》《宗族部》《外祖孙部》《甥舅部》《母党部》《翁婿部》《妻族部》《中表部》《妻属部》《奴婢部》等三十一部,主要内容是有关治家纲领以及各种家族关系的资料。如《父母部·汇考》里摘自《说卦传》的一段论说:乾,天也,故称父;坤,地也,故称母;乾坤交而生震、巽、坎、离、艮、兑六子,所以把生育孩子的称作父母,把生下来的孩子称为子女。

《交谊典》共包括《交谊总部》《师友部》《师弟部》《主司门生部》《朋友部》《父执部》《前辈部》《同学部》《同年部》《世谊部》《结义部》《规谏部》《品题部》《荐扬部》《嫌疑部》《傲慢部》《趋附部》《恩仇部》等四十部,共六百四十卷。记载了有关朋友关系、社交关系的资料以及当时的一些社会世态。如《朋友部·纪事》中关于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结义部·纪事》中引用了《三国志·张飞传》中关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的故事;《送别部·艺文》中更是收录了大量的送别诗,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高适的《别董大》,孟郊的《留别知己》等等。

《氏族典》共两千六百九十六部,共六百四十卷。主要是有关各种姓氏源流、支系的资料,它按照单姓在前、复姓在后的顺序,根据南宋人刘渊创作的一种平水韵依次排列。所谓平水韵是指宋代以后使用的一种作诗的诗韵系统,共一百零六韵,是从更早的二百零六韵的《广韵》简略而来的,按这种韵排列《氏族典》首列“东”姓。该典所收姓氏比较全面,基本上中华姓氏的源流都可以在《氏族典》中找到源头及这一姓氏比较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如《氏族典·张姓部》对“张”姓的记载:“张”姓主要来源有:(1)出自上古黄帝的后人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黄帝的第五个儿子青阳生了儿子挥,挥看见天上的弧月,就照着弧月的样子制作了弓箭,所以他的子孙赐姓“张”。这一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张姓,最初发源于尹城国的青阳(即清阳),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主要是河北张氏。(2)张氏世代在晋朝为官,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其中,以迁居韩国的张氏影响较大,历代都有入朝为官的名人。韩国最初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后南迁到宜阳(今河南宜阳县韩城),又迁阳翟(今河南禹州),最后迁至郑(今河南新郑)。赵国最初定都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后迁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最后又迁邯郸(今属河北)。魏国最开始定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这主要是山西、河北、河南三地的张姓。(3)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世子孙就以他的字命为姓氏,即“张”姓。从此,晋国就有了张姓。《集成》一书也收录了很多张氏名人。如家喻户晓的张三丰,《张姓部·列传》中引用了《明外史》中对张三丰的记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乡)人,全名张君宝,三丰是他的号,他整天不修边幅,所以当时的人称他为“张邋遢”。他龟形鹤背,大耳圆目,胡须如戟。不管寒暑,只是穿着一衲一蓑,一餐能吃好几斗也时常好几天或是好几个月才吃一顿饭食。对于看过的经书能够过目不忘,经常在武当山的岩壑中游览,当时的武当山南面紫霄峰被战争毁坏,张三丰在瓦砾中盖了自己的小草屋,后来又开始游走四方。宋太祖赵匡胤听闻了他的事,派使者到处寻找他,但最终都没有找到。后来张三丰坐在金台上整整一日,说自己不久将离开人世,他逝世安葬时,安葬的人听到棺材内有声音,众人打开棺材看见张三丰复活了。后来他又开始游历四方。后人对其行踪一无所知。

《人事典》共包括《人事总部》《身体部》《头部》《颈部》《发部》《面部》《眉部》《目部》《耳部》《鼻部》《口部》《齿部》《须部》《手部》《足部》《腹部》《脏腑部》《形神部》《形貌部》《年齿部》《老幼部》《初生部》《名字部》《喜怒部》《忧乐部》《悲欢部》《恐惧部》《疑惑部》等九十七部,共一百一十二卷。对人体的各个部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相当于系统的人生、解剖学。例如《初生部》里就包括养胎、护胎、胎教、婴儿出生等内容;《养生部》中主要讲一些养生的理论知识,对于现代人也是非常宝贵的养生之道;《寿夭部》记载了人的岁数和长寿的方法;《生死部》里记载了人的生死、丧夭、复苏等方面的内容;《名字部》主要是有关名字的一些常识;《喜怒部》《忧乐部》《悲欢部》《恐惧部》《疑惑部》主要是有关人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的变化以及对人体的影响。

《闺媛典》共包括《闺媛总部》《闺淑部》《闺孝部》《闺义部》《闺烈部》《闺节部》《闺识部》《闺藻部》《闺慧部》《闺奇部》《闺巧部》《闺福部》《闺艳部》《闺恨部》《闺悟部》《闺职部》《闺饰部》十七部,共三百七十六卷。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编者能够摒弃这种几千年来形成的伦理观念,而为女性专设一典,实属难能可贵。如《闺烈部》中对历史上著名的巾帼英雄花木兰是这样记录的:少女木兰姓韩,元末凤阳府虹县人。其父韩成为朱元璋起义军小首领,早年战死,母亦早丧,她改换男装入军中十二年,转战南北杀敌立功。后人在其家乡建立了木兰庙、木兰寺,四时享祀。如《闺巧部》中关于黄道婆的记载:黄道婆,松江乌泥泾(今上海华泾镇)人,生活在宋末元初。生年无记录,由于家庭贫苦,十多岁时被卖为童养媳,婚后不堪家庭虐待,随黄浦江海船逃到海南岛崖州。在崖州随黎族人学习纺织。约1295年,回到松江乌泥泾,从事纺织,教当地妇女棉纺织技术,并且制成一套扦、弹、纺、织工具(如搅车、椎弓、三锭脚踏纺车等),提高了纺纱效率。在织造方面,她用错纱、配色、综线、花工艺技术,织制出有名的乌泥泾被,从此,松江的纺织业发达起来。而且《闺媛典》还专设了有关古代人恋足缠足的《弓莲篇》。但《闺媛典》整体上都是理论知识以及有关各部中的代表女性,依旧带有封建色彩和对女性的诸多要求。

(四)《博物汇编》

《博物汇编》主要是关于古代生物、农业、医学、风俗以及宗教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包括《艺术典》《神异典》《禽虫典》《草木典》四典。

《艺术典》包括《艺术总部》《农部》《渔部》《樵部》《牧部》《御部》《戈部》《猎部》《医部》《星命部》《相术部》《术数部》《画部》《弈棋部》《优伶部》等四十三部,共八百二十四卷。主要记载的是有关农牧、医、占卜、星相以及绘画、棋艺、商贾、佣工、优伶、娼妓等的资料,共包括四十三部。如《农部·汇考》里引用了《诗经》中诗歌,记载了各月应该做的农活;在《星命部总论》里编者引用了《论命术》讲述孔子关于命术的看法;如“薛涛笺”的创始人薛涛在《娼妓部·名流列传》中就有相关记载:薛涛,字洪度,本是长安人,因父亲薛郧在蜀地(今四川一带)任官,所以随家人住在蜀地。薛涛性敏慧,八九岁即能诗、通晓音律,姿容美艳,多才多艺,声名倾动一时。

《神异典》共包括《神异总部》《皇天上帝部》《大名之神部》《风云雷雨诸神部》《东岳泰山之神部》《西岳华山之神部》《南岳衡山之神部》《北岳恒山之神部》《中岳嵩山之神部》《海神部》《社稷之神部》《瘟疫之神部》等七十部,共三百二十卷。主要是有关历代神仙鬼怪和佛、道等宗教的一些资料。比如对“八仙过海”中何仙姑的记载,《神异典》引用了《安庆府志》《祁阳县志》《福建通志》《浙江通志》及《歙县志》等各地地方志的记载,在安徽桐城、祁门,福建武平,浙江昌化等地,都有关于“何仙姑”在该地的遗迹和传闻。《福建通志》认为何仙姑是卖饼人何大郎的女儿,吕洞宾见她有“仙质”,便每天向仙姑讨饼吃,何仙姑是一个善良的姑娘,对吕洞宾每次都有求必应,吕洞宾被感动,便给她吃了一枚仙桃,使仙姑位列仙班。这个故事与民间传说中吕洞宾收何仙姑为徒的情节非常相似,只是地点由广东换成了福建;而在广东的何仙姑传说中,记载的却是何仙姑于广州投井访仙、在福建登仙的说法。《神异典》将这些传说全部录入,方便后人查询。

同类推荐
  •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传世藏书-孔子家语

    传世藏书-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汉族儒家类著作。原书二十七卷,今本为十卷,共四十四篇。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后序》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内容以孔安国语气所写,一般称之为《孔安国序》,后半部分内容为安国以后人所写,故称之为《后孔安国序》,其中收有孔安国的孙子孔衍关于《家语》的《奏言》。
  • 诗经(中华国学经典)

    诗经(中华国学经典)

    《诗经》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历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不同程序地受到《诗经》的影响。《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
  • 易经尚书

    易经尚书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姬昌编著的《易经尚书》用现代白话对其进行了详尽而又明白的解说。《尚书》是古代的重要文献,西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
热门推荐
  • 微笑吧大婶

    微笑吧大婶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概不负责。
  • 未来有情可许

    未来有情可许

    在她二十四岁那年,她爱着的那个男人亲手将她送入了牢狱,让她替他喜欢的女人去坐牢,而她一直爱着的那个男人为了内个女人将她的孩子和她的肾活生生的挖出,害死了她和他的孩子,告诉她那晚救他的人不是他,而你孩子也不是我的而是那个男人的,我永远都不会让你知道那个男人是谁,你永远都会活在痛苦里。只有那个她一直恨着的傅霆彧,S市最尊贵的人,他是S市的王可是他却没有保护好自己最爱的女人到最后他抱着她的尸体痛哭,并且铲除了所有欺负她的人,然而最后他抱着她的墓碑自杀了,她不甘心啊不甘心就这样死了一转眼她竟然回到了20岁,回到了他的身边各种花式虐狗,手撕白莲花,为了报仇她步步为营,真相一个个水落石出,而那个躲在黑暗中的人也慢慢的浮现出来了,这一切都是他的阴谋历史也将再一次重演衡艺璇还来得及去阻止吗?可惜啊……可惜什么,可惜所有的事情都偏离了轨道你和我都无法阻止。
  • 重生归来之腹黑帝少缠上身

    重生归来之腹黑帝少缠上身

    前世:君家大小姐,被继妹设计,出车祸身亡。今世:欧阳世家的大小姐,才出生,就被恶毒继母丢到了郊区,被路过的大boos给捡到,异能觉醒,强势回归,你们准备好了吗?可是谁能告诉她,这个贴上身,甩也甩不掉的妖孽是怎么回事?(儿时的风流帐,你又怪得了谁)妖娆的红唇微微一笑:呐,好像这样也不错!同等的腹黑,同等的霸道,同等的护短,嗯....,同等的......王者气质。且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又看他如何掠夺她的芳心。本文男女主腹黑,(无耻)霸道加护短,强强联手,前世继姐,今世继母,还有一群赶来作死的,来一个虐一个,来两个虐一双。宠文,绝对的宠,噼里啪啦的宠。
  • 抢来的王妃不好当

    抢来的王妃不好当

    她只是一个小小的网络写手,一不小心掉到她尚未构思好的小说里,成了一个邪魅王爷的准王妃,而且还是靠强权硬夺过来的那种?丫丫的,她就是再不济也不用霸王硬上弓吧?皇后的面子不好驳,她潇洒的笔一挥,一纸休书递给他,“王爷,你被休了!”咦,她可是给他机会让他和他的爱人双宿双飞啊,他咋就不愿意了?
  • 37度双鱼男

    37度双鱼男

    年轻的摩羯女通常是纯真善良,甚至有点冒冒失失。温柔体贴的双鱼男与摩羯女是绝配,可是一开始这样的男人往往不能吸引摩羯女的目光,相反,年轻的摩羯也许更感兴趣那些事业有成的男士。在经历一阵阵的腹黑陷害风波之后,摩羯女也许会变得成熟世故。曾经沧海难为水,蓦然回首,依然站在原地,对摩羯女体贴入微的双鱼男是否最终能叩开摩羯女的心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仙从我不当人开始

    修仙从我不当人开始

    (原名《零虚魔主》)天生魔族,步步逆天。天予世人十法,我可御十一道。我的道,我自己走!你们要走的通天路、飞升路、成仙路、与我何干!我乃零虚魔主,既不为人,何为人事!……仙侠玄幻,傻傻分不清。
  • 流年逝去带不走你的光华

    流年逝去带不走你的光华

    青春是一场匆忙又汹涌的暗流一切的到来打的我们措手不及即便年少轻狂被伤的遍体鳞伤我也要站着不服输
  • 维辰世界

    维辰世界

    这是一本布满了坑的小说,喜欢推导的孩子就来看看,结合了玄幻与推理的小说,一个个小故事贯穿全文,布满了一个个疑点。鱼天一个失去武者的能力为你简述了这个世界的奇特,还有人性的考验。在这没有傻子,要知道在这个世界活下去,靠的不仅仅是武力,还有智商
  • 爸,等等我

    爸,等等我

    父子训戒文,一个是15岁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天才少年兼职业杀手萧轩,一个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之首,萧氏集团的董事长,35岁的萧顾山,父子之间发生的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