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89900000015

第15章 年号

年号不是给人取的名字,而是给某一君主统治期内的年份进行命名,有的代表某一年,有的代表若干年,因此翻译成英语就是era name,而不是year name,因为年号往往包含着一个年代。

年号跟人密切相关。当然,这个人不是普通的人,而是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到了明清两代,一个皇帝使用一个年号,年号就成了人们对皇帝的称呼。实际上,皇帝的真名在他们活着的时候是不能随便称呼的,否则就要犯大不敬之罪,因此老百姓不关心皇帝的真名,用年号称呼他们倒也方便。我们可能很容易叫出“永乐皇帝”“崇祯皇帝”“光绪皇帝”,等等,但叫不出他们的名字来,于是年号就成了皇帝的代称。

这里需补充说明的是,明清两代绝大多数皇帝只有一个年号,但还是有三个皇帝有两个年号,分别是明英宗、清太宗和清穆宗。明英宗朱祁镇前后两次登基,第一次等级是在他九岁时,年号正统。正统十四年( 1449),瓦剌入侵,朱祁镇亲征,土木堡兵败被俘。其弟朱祁钰被拥立为帝,改元景泰。景泰八年( 1557),石亨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改元天顺。清太宗皇太极于明天启六年( 1626)在沈阳继后金汗位,次年改元天聪。天聪十年(1636)四月,改国号大清,正式称帝,所以改元崇德。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刚登基的时候使用“祺祥”年号,仅仅使用了半个月,慈禧、慈安两太后发动了辛酉政变,改年号为同治,取“两宫同治”之意。

年号是中国的独创发明,一般由两个字组成,有少数含三个字、四个字乃至六字。比如王莽的“始建国”( 9—13)、梁武帝萧衍的“中大通”( 529—534)和“中大同”( 546—547)、武则天的“万岁登封”( 695—696)和“万岁通天”( 696—697)、西夏景宗的“天授礼法延祚”( 1038—1048)和西夏惠宗的“天赐礼盛国庆”(1069—1074)等。

年号除了是用于纪年以外,另外还表示祈求福佑、歌功颂德和改朝换代。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们的正统标志,代表政权的合法性,称为“奉正朔”。那么,年号究竟产生于何时呢?公元前841年,西周“国人”起义,周厉王奔于彘(今山西霍县),其年周、召二公共同摄政,被称为共和元年,中国历史上有可靠的纪年始于此。但西汉以前,只有年次而无年号。年号正式产生于汉武帝十九年(前122)。据《汉书》记载,那年十月,汉武帝出去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群臣认为这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纪年,于是立年号为“元狩”,称那年为元狩元年,并追认在此之前武帝登基的年份为“建元”、“元光”和“元朔”。过了六年,山西汾阳出现一只三个脚的宝鼎,群臣又认为这是吉祥的神物,建议改年号为“元鼎”。汉武帝统治期间,每六年更换一次年号,元鼎之后,武帝还使用了“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等年号。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废除封建王朝的年号,而改用民国纪年。虽然袁世凯在称帝时使用过“洪宪”的年号,爱新觉罗·溥仪在担任满洲国执政和皇帝时分别使用过“大同”和“康德”的年号,但这三个年号通常不为中国正统史书所承认,所以,一般认为中国最后一个年号为清末溥仪所用的“宣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采用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从此,中国特色的年号纪年法就从中国大陆彻底消失。

年号在中国存在了2 000多年。据《中国历史年代简表》一书统计,历代所用年号共708个,其中包含了重复使用的年号。在古代帝王和群臣的心目中,确定什么样的年号纪年则是一件十分神圣的事情。除了寓意吉祥,年号一般传达下列含义:

( 1)表示受命于天、王朝正统。例如,北魏拓跋珪的“天兴”( 398—404)和“天赐”( 404—409)、武则天的“天授”( 690—692)、辽世宗的“天禄”( 947—951)、宋仁宗赵祯的“天圣”( 1023—1032)、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天辅”( 1117—1123)、西夏襄宗的“应天”( 1206—1209)、明熹宗朱由校的“天启”( 1621—1627),以及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天命”(1616—1626)等。

(2)表示江山永固、繁荣昌盛。例如,汉桓帝的“永兴”(153—154)、晋惠帝的“永康”(300—301)、晋元帝的“大兴”(318—321)和“永昌”(322—323)、宋孝宗的“隆兴”(1163—1164)、明光宗朱常洛的“泰昌”( 1620—1621),以及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乾隆”(1736—1795)等。

( 3)表示天下太平、福禄康宁。例如,汉明帝的“永平”( 58—75)、汉安帝的“永宁”(120—121)、晋武帝的“咸宁”(275—280)、晋成帝的“咸康”(335—342)、晋简文帝的“咸安”(371—372),以及宋太宗赵光义的“太平兴国”(976—984)等。

( 4)表示王朝伊始、万象更新。这种年号一般是开国皇帝的第一个年号,或新皇帝即位后的第一个年号。例如,汉昭帝的“始元”(前86—前80)、汉元帝的“初元”(前48—前44)、晋武帝的“泰始”(265—274)、南朝宋武帝刘裕的“永初”(420—422)、北魏拓跋焘的“始光”( 424—428),以及隋文帝杨坚的“开皇”( 581—600)等。

( 5)歌颂文治武功、品行德操。例如,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至德”(583—586)、唐高祖李渊的“武德”(618—626)、武则天的“神功”(697—末年)、唐代宗的“广德”(763—764)、宋真宗的“景德”( 1004—1007)、元成宗的“大德”( 1297—1307),以及明武宗的“正德”(1506—1521)等。

( 6)表示神圣祥瑞、天祚福佑。例如,汉宣帝的“神爵”(前61—前58)、南朝西梁世宗萧岿的“天保”( 562—585)、北魏拓跋嗣的“神瑞”( 414—416)、唐高宗的“仪凤”( 676—679)、唐中宗的“垂拱”(685—688)、唐昭宗的“天祐”(904—907)、西夏毅宗的“天祐垂圣”( 1050—1052)和“福圣承道”( 1053—1056),以及西夏崇宗的“天祐民安”(1090—1097)等。

当然,中国历史上700多个年号的含义不只这六个方面,但不管怎样,它们都选取吉祥的寓意,也就是通常说的“讨个口彩”。一些年号成了地名,如:汉成帝的“建始”(前32—前28)和“阳朔”(前24—前21)、晋武帝的“咸宁”( 275—280)、晋元帝的“大兴”( 318—321)、西凉李歆的“嘉兴”( 417—420)、梁武帝的“大同”( 535—546)、北周宇文邕的“保定”( 561—565),以及大理国段思聪的“顺德”( 968)等。还有一些成为现在赫赫有名的大企业的名称,如:汉顺帝的“永和”( 136—141)、孙权的“嘉禾”( 232—238)、南陈废帝陈伯宗的“光大”( 567—568)、金哀宗的“正大”(1224—1231)等。成为人名的年号则不计其数。

一些年号因天下大治而为后世耳熟能详。例如,唐太宗贞观年间的“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元年间创造的“开元盛世”。一些年号因为国家遭受自然灾害或外敌入侵而让人铭记于心。例如,宋钦宗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到处烧杀抢掠,还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皇族、后妃与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史称“靖康之耻”。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沉刺痛汉人的内心。岳飞在《满江红》词悲叹说:“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那时候,天下大乱,国家羸弱,民不聊生。然而,“建安”却给中国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曹、刘、孙三足定鼎的战役都发生在这一时期,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渭南之战等,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军事文化。文学艺术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文学有个专有名称,即“建安文学”,除了曹氏父子领导文坛以外,还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文学团体—“建安七子”,他们分别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朝鲜、越南、古代琉球国、日本也都采用了年号纪年。朝鲜半岛的古新罗国于536年使用“建元”年号,直至1910年大韩帝国朝鲜纯宗的“隆熙”年号。朝鲜历史上还多次采用中国同期的年号。650年,新罗国开始使用唐朝的年号。明朝时期,朝鲜使用了中国的年号。1644年,明朝灭亡后,朝鲜继续使用“崇祯”年号长达248年多。越南从544年开始使用年号,第一个年号是“天德”,1945年停止使用年号纪年,最后一个年号为阮朝的“保大”。日本于645年开始学习中国使用年号,第一个年号是孝德天皇的“大化”,他所推行的改革史称“大化革新”。明治天皇登基时颁布命令,改为一个天皇固定使用一个年号,称为“一世一元”。日本至今还在使用年号,现任天皇于1989年即位,该年也就是日本的“平成元年”。

年号是中国两千年封建君主的专有产物。虽然在中国已经成为历史,但年号对中国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它是中国历史的精神文化遗产。

同类推荐
  • 人类一半是地球人一半是外星人

    人类一半是地球人一半是外星人

    为什么星相学中的28星宿,无时不刻影响着我们的命运?为什么当我们静静地仰望星空的时候,可以感到灵魂安静下来?为什么这个星球上,除了人类,没有任何动物,会仰望一无所有的星空?其实,仰望星空的,并不是我们人类自己,而是我们身体里的外星人,它们在仰望自己宇宙深处遥远的故乡。
  • 衣上酒痕诗中字

    衣上酒痕诗中字

    中国人建立世界,是从一开端而生万物,层层更迭,每一步都是锦上添花。这个锦缎天下从没有经历过裂帛之痛,每一个字都可追溯到伊始,仓颉造字的初端。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大篆到小篆、隶书的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文字靠着一个稳固的模件体系继承和发展,并得以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变化无穷焉。而从隶书到楷书、行书、草书,各种形体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又体现着中国人标准化生产之外的艺术创造力。
  •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是一本用小标题形式解读中外文化常识的书籍。本书从风俗礼仪、文学集萃、影视戏剧、书画歌舞、饮食、服装服饰、医学医药、名胜古迹和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分类讲述中外的文化常识,让读者开阔眼界,全方位了解文化常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 服饰文化

    服饰文化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泰国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泰国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热门推荐
  • 玄幻充值系统

    玄幻充值系统

    凌天大陆,强者为王,弱者为渣。在这万族争夺的大陆上,系统教他成神,装逼天下。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品读诗文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品读诗文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还记得你

    还记得你

    我不记得你,也不想记得你。曾经的一切,就当是一场梦吧,一场很快就有了结尾的梦。
  • 妖孽BOSS的呆萌妻

    妖孽BOSS的呆萌妻

    “你骗我?”沐阳既震惊又心痛的看着吴威,不顾一切气急的捶打着他,“你把我失去的还给我。”吴威使劲抱住沐阳,使她动弹不得,“我是欺骗了你,那是因为我爱你啊,我只是想和你在一起。”爱上她是他这一生的劫,为了得到她的亲睐,他可以精心策划这个局,让她在这个局里慢慢的将心靠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俘获花心男

    俘获花心男

    “我爱你,但是我不能娶你,因为,我也爱着她们。”看着眼前的许少峰,颜若梨真的不敢相信这话是从他嘴里冒出来的,许少峰竟然是这样的花心男!她下定了决心,自己一定要得到许少峰的爱,而且要他只爱自己一个人。就算他真是个劈腿男人,自己也从此咬定他的大腿不放松了。等等……当颜若梨瞪大眼睛再次迎接许少峰到来的时候,竟然听见他说:“嫁给我吧!我只爱你一个人!”莫非其中另有隐情?
  • 忘情锁

    忘情锁

    传说世间有一把奇锁名曰‘忘情’,每当天地大乱,秉承天道的意志,现世于世间,完成终结的传说。
  • 我们下辈子再见

    我们下辈子再见

    女孩遇上不幸的事情,女孩希望如有下辈子,能够再爱一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温三年

    温三年

    男追女,隔层墙,女追男,隔层纱?高中的三年时光,她经历了爱情,友情,师生情。错中复杂,她会怎么一步一步前进?故事很多,请您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