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93800000003

第3章

就像张罗网捉鸟,张网于无鸟之处,就会终日无所得;张网于鸟多的地方,却又惊了鸟;一定要张网于有鸟但鸟又不多的地方,这样才能多捕捉到鸟。

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战国策·秦策》

没有捕杀一只老虎的劳累,却能够得到刺死两只老虎的名声。喻指事半功倍。

两人俱溺,不能相拯。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如果两人都落在水里,是不能互相搭救的。

未得兽者,惟恐其创之小也;已得之,惟恐伤肉之多也。

——汉·刘安《淮南子·道应训》

在没捕到野兽时,惟恐射杀野兽的伤口太小而使其逃脱;而捕到以后,又惟恐伤口太大而破坏了皮毛。

审毫厘之计者,必遗天下之大数;不失小物之选者,惑于大数之举。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过于计较毫厘之数的人,会遗失天下的大数;不失去小物的选择,对于大数就会迷惑。

事或夺之而反与之,或与之而反取之。

——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

事物有时强夺之后反被别人得到了,有时给予别人自己反而能够得到。喻指得与失有时是相互转化的。

逐鹿者,不顾兔;决千金之货者,不争铢两之价。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捕捉麋鹿的人,顾不上去捕捉兔子;做大买卖的人,不会为微小的差价而争执不休。喻指不因小失大。

自损者益,自益者损。

——汉·刘向《说苑·敬慎》

谦逊就会有所得,自满便会蒙受损失。

非其道而行之,虽劳不至;非其有而求之,虽强不得。

——汉·韩婴《韩诗外传》

不符合正道而行事,即使辛劳也无成效;不应属于自己的却索取,即使强求也未必能得到。

反裘而负薪,爱其毛,不知其皮尽也。

——汉·桓宽《盐铁论·非鞅》

反穿皮裘而背柴薪,是为了保护皮裘的毛绒,却不知道这样做板皮会被磨损殆尽。

苟有大德,不拘于小。

——汉·牟融《理惑论》

倘若能够成就大的德行,就不应该拘泥于小的不合时宜。

一兔走衢,九人逐之;一人获之,贪者悉止。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袁绍传》

一只兔子跑到街上,会有很多人追捕;一人得到,其他人就不要贪求了。

知得知失,可与为人;知存知亡,足别吉凶。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知晓得失之道,就可以为人处世;懂得存亡之理,就完全可以辨别吉凶。

合不以得,违不以得。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郤正传》

不要以得或失决定离或合。

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袭传》

有千钧之劲的弓弩,不会为了射击小老鼠而开动;万石之重的大钟,不会被小草茎的撞击而发声。

务于远者,或失于近;治其外者,或患生乎内。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只求远,有时会失于近;只注意外表的修饰与打扮,有时会在体内生患。

隋珠弹雀,知者不为。

——晋·葛洪《抱朴子·嘉遁》

用昂贵的隋侯之珠去弹射雀鸟,这是聪明人所不会做的事。喻指做事前要权衡得与失。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以此一直生活到死。

丰狐隐穴,以文自残。

——晋·陶渊明《读史·韩非》

皮毛美丽的狐狸虽然隐藏在洞穴里,但还是因为毛色美丽而害了自己。

蛇螫在手,壮夫断其腕。

——晋·杨泉《物理论》

蛇螫咬手,勇敢的人会砍断自己的手腕。喻指舍小保大。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桓谭传》

天下的人都知道获取便是取,却不知给予别人也是有所取。

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臧宫传》

舍近而求远,只能是劳苦而无功,舍远而求近,便会事半功倍。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在东边有所失,在西边便会得到补偿。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放纵性情违背自然规律,即使十分辛劳也不会有所收获。

曲思于细者必忘其大,锐精于近者必略于远。

——北齐·刘昼《刘子》

只考虑细微的人必定会忘记大节,专心于浅近的人必定会忽略长远。

饥而倍食,渴而大饮;热而投水,寒而入火,虽暂怡性,必为后患。

——北齐·刘昼《刘子·利害》

饿了就大量地吃东西,渴了就大量地喝水;热了就立刻跳进水里,冷了就赶紧去烤火,虽然可以暂时痛快,但必定会产生严重后果。

爱毛反裘,甚无谓也。

——北齐·魏收《魏书·高祖纪》

因为爱惜皮裘的毛就把板皮穿在外面,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凡趣舍之患,在于见可欲而不虑其败,见可利而不虑其害。

——唐·魏征《群书治要·体论》

取与舍的祸患,在于只想获取却不考虑失败,只想有利之处却不考虑有害之处。

猛虎不看机上肉,洪炉不铸囊中锥。

——唐·李白《笑歌行》

猛虎不会看捕兽器上的小块肉,高大的熔炉不铸造放在衣袋中的锥子。喻指抓大略小。

获宝于已丧,得途于既迷。

——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获得宝物常在失去之后,找到要走的路常在迷路之后。

利则跃跃以喜,不利则戚戚以泣。

——唐·韩愈《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

获得利益就高兴得跳起来,失去利益就悲伤地哭泣。

进有退之义,存有亡之机,得有丧之理。

——唐·吴兢《贞观政要·征伐》

进与退、存与亡、得与失,是相互依存,并可以相互转换的。

林园手种唯吾事,桃李成荫归他人。

——唐·耿讳《代园中老人》

栽树种园子是我的事,树木成林园子丰收后则归于他人。

爱尺寸而忘千里。

——宋·苏轼《禹之所以通水之法》

爱很小的一块地而忘了千里之河。喻指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远利益。

详其小,必废其大。

——宋·苏辙《宇文融》

只注重小事,必然疏忽大事。

物有常数,取之于南,则不足于北,舍之于东,则有余于西。

——宋·苏辙《上皇帝书》

万物都有固定的数目,从南面获取,便会使北面不充足,舍弃东面的,那么西面的便会有余。

知得而不知丧,知存而不知亡,始若可喜而终不可久。

——宋·苏辙《上曾参政书》

只知道获取而不懂得丧失,只知道生存而不懂得消亡,虽然开始的时候令人喜悦,但这种喜悦之情是不会长久的。

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宋·辛弃疾《鹧鸪天》

浮云的来去本来是无法固定的,若把得失成败看作是浮云便是超凡脱俗了。

置其本,求之末。

——宋·王安石《与祖择之书》

丢弃事物的根本,去追求末节。

妄得之得,失亦继焉。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非法得到的东西,失掉必然会很快。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宋·柳永《鹤冲天》

不必要过于计较成败得失,才子佳人也无非是个民间的公卿宰相。

将明珠而弹雀,所得者少,所失者多。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

用明亮的珠子做弹打麻雀,得到的少,失去的多。喻指得不偿失。

以人言而得,必以人言而失。

——元·欧阳玄等《宋史·梅执礼传》

依靠别人的吹捧得到的职位,也会因别人的攻击而失去。

当取不取,过后莫悔。

——元·施耐庵《水浒传》

应该获取的而不去争取,过后一定会后悔。

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难,失之难。

——元·施耐庵《水浒传》

得到的容易,失去也就容易;得到的难,失去也就难。

舍心腹而顾手足。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宁可舍掉心腹也要顾及手足。喻指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顺天者逸,逆天者劳。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顺应自然规律就会有所收获,违背自然规律便会有所损失。

胆气以得失而夺也。

——明·吕坤《呻吟语摘·应事》

勇气常常因患得患失而丧失的一干二净。

智虑以得失而昏也。

——明·吕坤《呻吟语摘·应事》

智慧和思考能力往往会因为个人的得失而变得昏乱。

人不有所舍也,必无所成。

——明·徐祯稷《耻言》

一个人如果无所舍弃,便不会有所成就。

敛怨以干禄,非策之上也。

——明·宋濂《吴思齐传》

用积聚怨恨而获得好处,不是办法中最好的。喻指得不偿失。

不为悦谀,不暇过计。

——明·海瑞《治安疏》

不要为了取悦于人而奉承,也不要计较个人得失。

早荣亦早枯,易得还易失。

——清·张廷玉《杂兴》

早荣华也易早困穷,得到的容易失去也就容易。

忧喜塞翁马,得失楚人弓。

——清·唐孙华《闲居写怀》

塞翁失马却又得到,楚人得弓却又失去。

眼前得丧等云烟,身后是非悬日月。

——清·陈恭尹《赠余鸿客》

眼前得失如过眼烟云,死后是非自有公论。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易经·坤》

多行善事的人家,必给后人遗留下许多恩泽;积恶事之家,必给后人遗留下来许多灾难。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易经·系辞下》

不多做善事就不会成为声名远扬的人,不多做恶事就不会落得毁灭自己的下场。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诗经·召南·鹊巢》

喜鹊垒筑的巢窝,斑鸠却霸占居住。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诗经·卫风·淇奥》

善意的玩笑,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诗经·邶风·雄雉》

没有忌恨,不贪求,怎么会有不善的行为呢?

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诗经·大雅·烝民》

柔软的东西就吃下去,坚硬的东西就吐出来。喻指欺软怕硬。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季氏》

看见善良的就努力追求,不怕赶不上似的;遇到邪恶的就赶紧离开,好像手伸到沸水里似的。

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孟子·离娄上》

有料想不到的称誉,有过于苛求的诋毁。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孟子·离娄上》

人能够用来区别于禽兽的只有那么一点点。

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由恶醉而强酒。

——《孟子·离娄上》

一些人怕死但又做不仁不义事,就像怕喝醉仍而又偏偏要暴饮一样。

不仁者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孟子·离娄上》

不仁不义之人占据高位,就会把他的邪恶传播给众人。

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孟子·尽心上》

听到一句好的言谈,看到一件好的行为,便努力去做,这种风气就像江河决口,不能阻挡。

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孟子·告子上》

家中养的小鸡小狗一旦丢失了,还知道去寻找;可是善良之心丧失了,却不知道去寻找。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告子上》

同情怜悯之心,是人人都有的;羞耻疾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恭敬别人讲究礼貌之心,是人人都有的;明辨是非之心,是人人都有的。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孟子·告子上》

从人的天生本性来看,是可以成为善良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人性善良。至于有些人不善良,则不能怪罪他的天生本性不好。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

人的本性善良,就好像是水都会往低处流一样。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往低处流的。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

有德行之人的最大美德,莫过于善待他人。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人于井;皆有怵惕侧隐之心。

——《孟子·公孙丑上》

所以说人人都有同情怜悯别人的好心肠,就好比突然看见有个小孩要掉到井里,都一定会产生着急怜悯的心情。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一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

同情怜悯之心,是仁的源头;羞耻憎恶之心,是义的源头;谦虚礼让之心,是礼的源头;明辨是非之心,是智的源头。

恶之者众则危。

——《荀子·正论》

憎恶的人多了就会很危险。

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已至而呼天。

——《荀子·法行》

不要因为自己做了坏事而去怨恨别人,不要等到刑罚已经降到自己头上了再去呼天喊地。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

——《荀子·不苟》

品行高尚的人崇尚他人的美德,颂扬他人的善良,这不是巴结奉承;坚持真理,直率地指出他人的缺点,指出他人的过失,这不是诋毁挑刺。

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

——《荀子·性恶》

善言天意必然在人事上有所验证。

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荀子·非相》

相貌虽丑但心地善良,这样的人不影响他成为有德行的人;相貌虽好但心灵丑恶,这样的人不能改变他成为小人。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

给予他人善言比布帛温暖,伤人的话语比矛戟刺人还深。

君子道其常,小人道其怪。

——《荀子·荣辱》

品德高尚的人走的是人间正道,而品德低下的人走的是歪门邪道。

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荀子·大略》

口中大讲仁义道德,行为则万恶不赦,这种人是祸害国家的败类。

惟惟而亡者,诽也;博而穷者,訾也;清之而俞浊者,口也。

——《荀子·大略》

表面上很温顺却没有好下场的人,是因为他常常在背地里诽谤别人;博学善辩却穷困得得不到任用的人,是因为他常常诋毁别人;想得到清白的名声,反而名声更坏,是因为他言过其实。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陷,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荀子·修身》

用善意引导他人叫做“教”,用善意去附和他人叫做“顺”;用恶意引导他人叫做“陷害”,用恶意去附和他人叫做“阿谀谄媚”。

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

——《荀子·修身》

做好事却又毫不厌倦,接受规劝而能警戒自己的人,即使主观上未要求进步,能不进步吗?

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

——《韩非子·解老》

祸患与灾难产生于邪恶的思想,而邪恶的思想是由贪欲引起的。

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

——《韩非子·初见秦》

给国家造成动乱、坚持邪恶、违背潮流的人,必然会遭至灭亡。

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真心使别人得到利益,那么即使是素不相识的人也容易和睦相处;存心伤害别人,即使是父子之间也会彼此背离而且互相怨恨。

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

——《韩非子·守道》

做好事如同春天的花草一样生长,做坏事如同秋后的草木一样枯死。

邪行亡乎体,违言不存口。

——《管子·戒》

不做邪恶的事,不说有悖情理的话。

金心在中,不可匿。

——《管子·心术》

胸中怀有一颗像金子一样的心,不可能将它隐藏起来。

微邪,大邪之所生也。

——《管子·权修》

微小的邪恶是大邪恶之所以产生的根源。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老子》

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能说会道的人不是善良的人。

善者不多,多者不善。

——《老子》

善良的人不善于夸耀,爱夸耀的人往往不是善良的人。

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

最善良的人像水一样,水滋润万物而不与它们相争。

美言可以市尊。

——《老子》

美好的话语可以获得众人的尊敬。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

天下的人都知道了什么是美的标准,然后才有了丑的观念;都知道了什么是善,然后就有了恶的观念。

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庄子·列御寇》

人心比险峻的山川还要险恶,比变化不定的天气还要难以令人捉摸。

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为不善乎幽间之中者,鬼得而诛之。

——《庄子·庚桑楚》

明目张胆地做坏事,就会受到大家的制裁;暗地里做坏事,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贵贱之分,在行之美恶。

——《庄子·盗跖》

尊贵与低贱的区别,在于行为的美好与丑恶。

以人恶有其美也,命之曰灾人。灾人者,人必反灾之。

——《庄子·养生主》

借别人的恶行来显示自己的美好,可以称他为害人。害人的人,人们一定会反过来害他。

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墨子·非攻》

对他人的损害越多,其不道德的行为就越厉害,罪孽也就越深重。

有高人之行考,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鹜于民。

——《商君书·更法》

具有高尚之人的行为,常常被世人非议反对;有独到见识的人,常常被庸俗之人诽谤。

誉见即毁随之,善见即恶从之。

——《文子》

同类推荐
  • 历代宦官

    历代宦官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回族文化新论

    回族文化新论

    在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如同涓涓细流,不断汇入中华文明的洪流中,成为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回族,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也曾出现过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留下过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光辉篇章和不可磨灭的业绩。在长期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回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回族文化可说是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独特产物,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民居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民居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这是一个神秘的、个别的、直接的、功利的、保守的、多样的、复合的、尤权威的、无系统的、迷乱的世界:治学者从中窥见智慧的闪光;执政者从中总结驭政的权谋;生意人从中获取滚滚财源;迷信者从中祈求缚身的绳索。遗憾而可恨的是,喧闹声中混进了一些市井无赖之徒,他们不学无术,宣传迷信,混淆视听,毒害民众,中饱私囊。于是乎,民间传统文化受到了扭曲,显得更神秘、更玄乎、更灰暗、更不可理喻了,甚至日益堕入泥潭。有鉴于此,这套以“倡导科学,破除迷信”为目的的中华民俗文化丛书应势而生。
  •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和饮食生活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特定地区文化类型之一,展现着别具一格的地方味道和风情。
  • 古寺巡礼

    古寺巡礼

    流传百年的经典之作,夏目漱石门生、文人哲学家和辻哲郎跨越时间的文化史随笔,带你领略古寺之美。“檐头的朱色略有些发灰,古色古香,仿佛梦境般淡雅;墙壁的白色清澄透明,有着寂寥与沉默的韵味。这才是真正的艺术——能净化灵魂的艺术。”古寺的美,凝练着人心本真的感知。建筑、雕像、壁画、器物,不仅展示了日本人的生活、信仰、思维、审美、情趣……更描摹着东亚文化的历史,乃至人的命运。古寺的艺术,是为众生指示自我的力量,也是给予人心的、虔诚而热烈的感动。在古寺中漫步,将敏锐触觉与丰富想象结合起来,用人心本真的感知力去探寻其中广阔天地,并让沉淀的岁月成为美的诠释者与传递者——这才是“巡礼”的真正意义所在。
热门推荐
  • 合烟

    合烟

    神秘莫测的息宫宫主,狂放不羁的朝堂新秀,运筹帷幄的神人军师,都倾心于她?不,都是她!风流俊雅的翩翩公子,心机深沉的睿智幕僚,百战不殆的冷酷将军,都是他?不,都臣服于他!”王星动,将星逐现,风起云涌,天下将乱!”从歌姬之女到元谋皇后,从荒淫昏君到开国帝王,她与他,生死相依;从险恶朝堂到血腥战场,从诡异沼泽到大漠风沙,他与她,不离不弃!且看一代传奇帝后,如何携手风云,笑傲乾坤!
  • 遇见爱情的苏小姐

    遇见爱情的苏小姐

    那次“惨案”后,顾慎行整吃了一辈子的巧克力,德芙的。苏念对他对德芙品牌的喜爱心惊肉跳,不敢恭维。且中间裹挟着不爽,因为她每次看到家里茶几饭桌书桌鞋柜,甚至卧室的床头柜上都整整齐齐放着的一盒子巧克力就忍不住吃。一吃就过敏,一过敏脖子肚子胳膊后背就出一层层的小疙瘩,抓啊抓啊抓啊,一晚上睡不了觉,只能踹顾慎行……
  • 你的魅力来自幽默

    你的魅力来自幽默

    幽默是智慧、学识、机敏的结晶,又是性格开朗、精神乐观的自然流露。它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又是日常生活的调色笔。《你的魅力来自幽默(图文版)》(编者歌斐木)以精彩的幽默故事为主体,以绝妙的点评为串联,全面展现了人们在面对职场、家庭以及自我时潜在的幽默因子,《你的魅力来自幽默(图文版)》在博得您会心一笑的同时,释放幽默的超凡魅力。
  • 我家女儿是教皇

    我家女儿是教皇

    从天而降的乖女儿,改变了洛云枫的一生。“宝宝的强大在于运气,除运气以外,一切能力基本为零。所谓运气,就是每次喊爸爸救命的时候,爸爸都能准时赶来的能力。”——女儿洛嘉宁
  • 不死炮灰

    不死炮灰

    别拿我和别人比,你只管把我当炮灰!只要我去了能回来,打到你妈不认识你!这是一个炮灰成神之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如虎穴焉得虎子?
  • 为妃之道:小宫女逆袭成后

    为妃之道:小宫女逆袭成后

    她本是一身份卑微的粗使小宫婢,偶然间竟然承蒙皇上雨露,一步登天,原以为自此可以荣宠相伴,一碗毒药让她重生到半年之前,看着熟悉的场景,熟悉的对白,她满心畏惧。既然上天给她一次重来的机会,她定不要那浮华的恩宠富贵。可没想到她谨言慎行,满心算计的逃离这一切,还是逃不出命运的魔咒,既然退无可退,那就唯有绝地反击!险恶深宫内,她步步为营,却无意中揭开自己身世之谜……这场注定的后宫之斗,究竟孰赢孰输?
  • 是谁家新燕啄春泥

    是谁家新燕啄春泥

    九零后古灵精怪的沈沐瑶穿越后和翩翩公子木辰相爱的故事。(脑洞编成没有任何历史根据)虽然沈沐瑶不是出生在大富大贵的人家,但是受尽了父母的宠爱,在受不了上司的不公,愤恨离职。在和朋友旅行时路过一片雏菊花,花海中还一口老井,通过井,她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中,她成了财主家的女儿新燕,是个性格嚣张跋扈的女孩,机缘巧合之下和木辰相知,相恋的曲折爱情故事。
  • 海贼蛮王

    海贼蛮王

    2000场LOL蛮王使用者,宅男兼恐女症患者,携带蛮王系统,重生在海贼世界的北极。我,泰达米尔,我的大刀早已饥渴难耐了!真男人,不服,就干!PS:一个从北海出发,一路砍翻世界的故事!
  • 前世今生之狐遇

    前世今生之狐遇

    一个萌萌哒的千年狐仙VS一个冷清女孩的故事
  • 九天河洛

    九天河洛

    上九天,下五洋河洛文化源远流长,在这里不仅仅是文学的文明,更是武道的文明。遥看那千万年的岁月,只为追求那无上的天穹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