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0500000046

第46章 《变色龙》说课稿

海口市义龙中学王绥辉

一、导学目标及重难点设计

《变色龙》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小说阅读训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小说通过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过程中的对话描写,塑造了一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反复无常的沙俄走狗形象,揭露了十九世纪沙俄专制统治的黑暗腐朽。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文学作品教学提出的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根据课程标准对小说导学的要求,结合小说《变色龙》具体特点,我把这篇课文的导学目标确定为:

1.认知目标:学习小说通过对话描写塑造人物性格的写法。

2.能力目标:从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及作品的社会意义的入手,初步学会欣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作者通过人物对话所表现出来的对俄国沙皇走狗的讽刺之情。

根据以上导学目标和学生对小说所反映的俄国十九世纪社会现实缺乏了解的实际情况,本文导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对话中领会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分析奥楚蔑洛夫这一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则本文是导学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及导学方法运用

1.学情分析:本文的导读对象是初二学生,经过八年的语文阅读训练,他们对小说已有一定的感知、欣赏能力,能够自主梳理小说情节,理解小说所塑造的人物性格,对运用动作、表情、对话表演小说的情节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并能依据文本评议小说中的人物。

2.导学方法运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根据导学对象的特色和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在本课的导学过程中,我把课堂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议,入情地演,出色地评,大胆地想,尽情扮好学习主人这一角色。

充分地读: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读书思考。为了激发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强烈欲望,我采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手段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文,在边读边思边议中学习课文。

入情地演:表演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本文故事性强,表演难度不大,角色易于装扮的特点,我将把课文交由学生自主改编成课本剧,自导自演,让学生在无限兴趣的情节表演过程中品味小说的语言,领悟文章的主旨。

自由地议: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充分展示各自给课文另拟的题目等环节中让他们充分交流,自由地议论,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教师适时地给予评定和表扬,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不但可以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的内容,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出色地评:评,既是学生对参与教学活动的同学的评价,也是学生之间思想交流的重要形式。在本篇小说导学过程中,我将通过引导学生对同学们给课文另拟的题目进行评议,对课本剧表演的优劣中进行评议等等,让学生在平等的、融洽的气氛中互相交流,导引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胆地想: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为了加深学生对小说所揭示的奥楚蔑洛夫警官媚上欺下、见风使舵、反复无常形象特征的理解,我启发学生根据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案件时的对话展开联想和想象,对奥楚蔑洛夫警官当时的心理和神态进行再创造,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导学流程设计

1.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激发起全班同学学习课文的兴趣,我设计如下导语来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不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节目啊?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动物世界》曾经播出过的介绍蜥蜴这种动物的录像片。”

在播放介绍蜥蜴这种动物的录像片后引导:“录像中的蜥蜴叫什么名字?变色龙给同学们留下的最深刻、最有趣的印象是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通过对话描写来塑造人物性格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的题目就是《变色龙》,既然小说写的是人,作者为什么要用变色龙这种动物的名字来做为小说的题目呢?下面请同学默读小说全文,想一想,根据同学们对小说情节和人物的理解,重新给本文拟一个题目。”

这则导语,借助多媒体导学手段,通过观看介绍变色龙特征的录像,形象直观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文,认真思考、分析小说主人翁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中的语言,深刻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领会小说所揭示的主旨。

2.给课文另拟题目,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在学生自由默读课文后,让学生根据各自对小说的初步理解,另给本文拟一个题目,并说说拟题的原因。

由于学生在拟题时着眼点不一样,有的学生可能从情节角度去命题,有的学生可能从人物角度去命题,有的学生从小说的主题方面去命题,即使是从同一角度去命题的同学,由于学生对小说的理解不一样,所命的题目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所以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自圆其说,教师都要给予肯定,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另拟题目的目的有三:(1)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文,认真思考,理解并领会小说的主题。(2)在学生重新给课文起一个题目,对所命的题目进行解释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另拟题目,教师从中可以发现学生对哪些内容读懂了,哪些地方还不完全读通,需要教师的进一步指导,为下一步有针对地导学调查摸底。

3.演评课本剧,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让学生将小说改编成课本剧并上台来表演,使参与表演的同学置身于狗咬人事件之中,从情节到主题,细加揣摩后,形之动作,述之以语言;观看课本剧的同学,通过直观形象的动作和语言,感受到小说的情节发展,品味小说的语言,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学生表演课本剧结束后,我给学生时间,引导学生从台词的表演、表情、角色配合、道具的运用等角度去自主评议课本剧表演的优劣,谈谈各自对小说的内容的体会和感悟。

4.启发点拨,导引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

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我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

(1)从刚才同学们所表演的课本剧中,我们清楚地看出奥楚蔑洛夫警官对案件先后做了几次判决啊?这几次判决对被告的狗是怎么看的?我们可以想象出在说这些话时,他心里会是怎么想的呢?说话时的神态又是怎样的呢?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奥楚蔑洛夫警官处理狗咬人案件的最大特点?

(2)他这几次变化的依据又是什么?从他几次变化的语言中,同学们可以归纳出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3)小说结尾的这句话“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谁能说说那群人笑什么呢?为什么笑呢?

(4)你们看,狗走了,奥楚蔑洛夫也走了,从他对将军家的狗的态度中,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奥楚蔑洛夫也是一条走狗。同学们想一想,他是谁的走狗?是什么样的走狗?哪位同学能给这条狗加上适当的定语?

(5)那么,是什么样的社会,使奥楚蔑洛夫这位执法者变成了一条走狗呢?

这五个层次提问设计,一问把学生阅读的注意诱引到奥楚蔑洛夫处理案件的奇特之处——根据主人身份判案上引导学生想象;二问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语言,归纳出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反复无常的性格特征;三问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当时在广场上的人较杂,由于社会地位的不同,对所遇见的奥楚蔑洛夫警官处理案件,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因此,虽然同样的笑,但笑的内涵却大不一样,有的人可能笑赫留金事与愿违,他本来想得到一笔赔偿,结果却是一场空;有的人可能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奥楚蔑洛夫这样的警官,他媚上欺下、见风使舵、反复无常一幅统治者奴才的嘴脸;有的人可能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这样一条狗,如果这狗的主人不和将军沾上边,结果就不一样了;有的人可能笑这样的社会,一人得势,鸡犬升天;有的人可能笑当时穷人不如富人家的一条狗……等等,因此,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要给予肯定,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四问引导学生认识奥楚蔑洛夫的走狗本质;五问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小说所揭示的社会意义。这五个层次的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四、板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为了随着《变色龙》一文导读过程,有条理地再现奥楚蔑洛夫警官根据狗的主人身份处理狗咬人案件的五次变化的经过,归纳出其媚上欺下、见风使舵、反复无常的性格特征,指出这一形象的走狗本质,为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这一人物的深远的社会意义提供帮助,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将军的)(说不定是将军的)(将军哥哥的)

(2)小狗(4)名贵的狗(6)伶俐的狗。

(人物)(情节)

奥楚蔑洛夫变

(1)疯狗(3)下贱胚子(5)野狗。

(不知是谁的)(不是将军的)(不是将军的)

(沙皇的,名贵的,良种的,还不赖的,伶俐的……)媚上欺下。

走狗见风使舵。

(本质)反复无常。

整个板书结构简洁美观,板面达意流畅,线条符号疏密得当,揭示了小说中的人物、情节、性格、本质的关系。

同类推荐
  • 课外名篇

    课外名篇

    读名著,更要读名篇,精彩纷呈的名家名篇独到精辟的名师导读实战备考的经典素材。精彩纷呈的名家名篇,独到精辟的名师导读,实战备考的经典素材,真材实料打通语文读写。
  • 荣耀新美文:何纳温柔乡

    荣耀新美文:何纳温柔乡

    有多元的视野,从各个角度描摹和思考人生和社会,将视野焦点多样化,并以独特的生命体验,勾勒当下不同群体的现实生活。有温度的故事,这里有美好的回忆,也有惨淡的阴影;有青春的疼痛,也有成长的蜕变。故事里有彷徨,有焦虑,有孤独,更有勇气,有温暖,有力量,有憧憬。有情怀的青春,这些青年作者的笔下涌动的是青春的新姿态,他们以独特的个性讲述属于他们的青春和成长,朦胧的爱,懵懂的情,挫折的阵痛,叛逆的碰撞,这一切都属于他们的逻辑和思维。有创意的表达,这里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有变化多端的叙事方式,有多角度的人物塑造;他们冲破固有思想的牢笼,凭借创意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学话语空间。
  • 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与升级方案(上)

    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与升级方案(上)

    素质教育主要着眼干广大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是以注重培养广大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 发明家的故事

    发明家的故事

    本书从军事、化工、机械、医药、生活等多个方面精选了古今中外有影响的发明创造的故事,并以清新流畅的文笔真实反映了世界各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科学发明以及发明家艰辛而又传奇的发明经历。阅读这些故事,可以激励小读者刻苦学习的意志。
  • 中国电影百年(1977-2005)

    中国电影百年(1977-2005)

    中国电影诞生已经整整一百个年头了。一百年前,中国人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拍成了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从那时到现在,中国已经拍摄了近7000部电影。当我们仔细回望中国电影百年历程中每一季搏动的时候,我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代代相传的中国电影人的热血和信念。正是他们的赤诚、智慧和创造,才使中国电影毫无愧色地融进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顽强奋进的奔涌之河,绘就了波澜壮阔、憾人心弦的史诗,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充分的理由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热门推荐
  • 懵懂少年之萌芽

    懵懂少年之萌芽

    讲诉一个从少年,从恋爱萌芽,到成家立业的情感之路。
  • 众生孤寂只因未见你

    众生孤寂只因未见你

    他是一个坐拥四千万粉丝的大明星她是一个孤傲冷僻的大学老师他彬彬有礼,她满腹诗书他开演唱会告诉所有人她是他的女朋女他说“爱一个人就是要给她足够的安全感,就是告诉全世界的人他是我女朋友,是我要共度余生的人”
  • exo之冰冷的心只为你们敞开

    exo之冰冷的心只为你们敞开

    一个绝色的女生来到了exo所在的学校,被人冷落,冤枉,心灰意冷的时候,她选择和自己的哥哥去韩国,一年后,命运安排他们再次相见,再次相见的他们,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堂之吻

    天堂之吻

    “若纱……我会保护你一辈子。”在许下承诺十年后,若纱的哥哥自杀了。若纱来到了哥哥就读的学校,想要查出哥哥自杀的真相。然而在调查的过程中,她却遇上各种阻力,还有那个异常冷漠的少年——希涵。真相逐渐揭露,谜底变得越来越迷离和痛苦。而在极度痛苦中,若纱却发现在希涵的冷漠下难以发觉的温柔。被改变的承诺会以其他的形式再次延续吗?谜底和真相下,若纱的故事里藏着极端的感动和致命的温柔……
  • 艳霸天下

    艳霸天下

    少女安馨机缘巧合下,到了柔然古国。开餐饮连锁店,卖内衣,成为了红极一时的小富姐。可是,那“乞丐皇帝”的四个儿子,偏偏都不放过她。最让人头疼的是,毗邻的女儿国国王非得将王位传给她。天啊,皇位,美男,金钱,都如潮水般向她涌去,来得也太猛烈些了吧……
  • X病毒下的幸福生活

    X病毒下的幸福生活

    2050年1月,不明星体撞向地球,却因为火星和木星的引力作用使不明星体偏离了行进路线。当人们以为逃过一劫的时候。却不知,一切才刚刚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古风客栈

    古风客栈

    精神小伙因充电爆炸,导致穿越到了大唐,唉????该怎么办呢?
  • 长沅归

    长沅归

    世家谋的,无非是结两姓之好,永保家族世代繁荣,子孙辈辈昌盛…乱世,皇权更迭,世家又将何去何从她乃世家贵女,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一朝梦醒,她李氏长沅定要让那些人不得安宁!当一切尘埃落定…又是雁归,十里长街,万盏花灯,海棠花正茂那人恰如初见,一袭青衣,唇角微微勾起:“阿沅,我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