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32800000018

第18章 旧家与新家(7)

还在我们刚刚回到老马场居住之前,每年年关临近,岳父岳母都要寄来一些当地的特色食品,卤鹅、卤鸭还是他们亲手做的,还有那些哈萨克族牧民制作的熏肉、熏马肠。据说哈萨克人经过精心制作后用祖传方法以塔松树枝熏制而成的熏肉和熏马肠,一般不外卖,是岳父去山上给他的牧民朋友治病时,人家送的或者自己家买的,寄到南方来,我一般的朋友都吃不习惯,但我却视之如极品,吃完了还想要,甚至多次寄钱去请求岳父再买。每年冬天,当一大包裹的马肋肠、腊马肉、腊鹅肉寄到的时候,我会欣喜异常,不等明月动手,自己便会主动下厨,蒸熟后下酒啖之。马肠子虽然经过了万水千山飞沙踏雪的旅程,但依然保存了那种浓郁的草原马肉味,一股牧场林区才有的松脂香味,蒸在锅里的时候有一种袅袅飘逸的草原黄昏气息在房子里漫溢,直把我们南方那一套位于四楼的房子熏成一间银灰色毡房——我们多次误认为自己正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还有酸奶疙瘩,凝结的酥油块,我和明月一样吃得口舌生津,有滋有味。

但是南方有人不识此等天上珍馐,我在南方时曾从岳父寄来不多的数根熏马肋肠中挑了两根送给一位友人,没想第二天他对我说,我把你送的东西蒸了,什么味道呀,一股烟熏味、马骚味,还啃不动,只好扔了。他的话让我整整心痛了三天,我还一直寻思着是否要请他从垃圾堆里捡回来还我。为此,明月常常笑我成了地道的哈萨克人。至于那些白花花轻飘飘的苹果干,说是岳母她从自家院子的果树上摘下来,一个一个地削了皮,又一个一个地切成四瓣,生怕放在院子里晒会有虫子叮食,于是自己亲自守在炉子边一块一块烘干后,认认真真地包好寄来的。还有光旭农闲时上山采摘晒好的野杏干,甚至还有自家养的兔子宰了腊好寄来……我们都吃得上了瘾,边吃边在餐桌上说笑,说爸妈在那边真够用心,明月又笑我是馋猫,在电话里却又笑爸妈疼女婿。

这儿的美食当然还有奶茶。奶茶本是民族人的日常必备饮品,但在老马场,喜欢喝奶茶已经不分民族人和汉族人了,实际上已经成了一种大众饮料。进门做客的时候,许多汉族人家里也常常做奶茶,煮了奶茶的人家,一人一碗端着喝得很香,手里的馍馍往往就是一口一大块。喝了许多次的奶茶后,我也会煮奶茶了,伊犁有的是砖块伏茶,掰一大块下来投进锅里,没有民族人的沙玛瓦(即“铜壶”),那就用普通铝锅也可以。我尤其喜欢在冬夜或者秋夜里煮奶茶,旺旺的煤火映红我们的脸,煮着茶水的蒸汽腾腾上升,另一边的炉子上,半锅翻滚的牛奶正在散发出奶香,奶皮子结了厚厚一层,牧民的气息荡漾开来。几分钟后,茶锅里的茶水就一片暗红,涌动着的都是日子的温暖和寂寞。箅茶叶时,用那装着半锅熟牛奶的锅接着了滚烫的茶水,再经搅匀,等奶锅里再次翻滚的时候,再放进去一匙羹的盐花,又香又有盐味的奶茶就开始轮番舀进各人的碗里,那碗,有时候是青花瓷碗,有时候用的还是早许多年就用的粗瓷饭碗,盛起奶茶来,岁月与日子的芬芳溢满碗沿。

有时候,像少数民族一样只用几碗奶茶就着连续吃掉两个烤馕也是很有意思的。馕还是岳父的一位哈萨克族老朋友送的,有一大摞约十来个,很脆很硬很喷香的那种芝麻馕。馕是当地人特别是农牧民的主要食物,馕是他们日子的全部。通常在家居生活中,他们会用各种方法把馕烤得金黄飘香,大的馕有筛箩大,小的也有一个碗口大。馕放一个月不馊,吃馕饱一顿两三天不饥,可那种硬如石块的馕只有伊犁人强健的体魄、强健的胃口、强健的牙齿才能消化它。这里的人大都胃口奇好,筛箩大的馕和拳头大的馍馍一阵风卷残云般啃完。坚硬韧性的烤馕,垒起了当地人坚硬韧性的品格。只要有馕进了肚子,他们爬雪山闯林子战狂风斗沙尘就什么都不怕了。不过许多时候,我吃的馕是用羊肉汤、牛奶或者面粉糊糊泡软了的,这种吃法最有嚼头,吃起来也肉味十足,满口浓香。也可以一小块一小块地掰着吃,有时候也就着一大碗玉米糊糊吃。馕啊,你不仅仅是我们亲爱的粮食,你也是把握着我们生活冷暖的亲娘!

认这个地方做老窝

2004年初秋的一个下午,我和明月正在院子里浇菜,她突然发现十几年前她在院子里种下的那棵梨树死掉了,枯死的地点在西边的院角,其时旁边的杏树万点金光,全是熟透诱人的果实,苹果树上也正挂满了青色的硕果。明月奇怪梨树咋会换了一个地方,原来这年春天回来的时候不是还在东边院角的嘛。光旭主动交代说,是在春天时候他把它从东南边的院角移栽到了西边的院角,两个多月后就死掉了,没有想到要跟姐你说。谁知道呢?本来是想把它移到西边厕所附近好上肥,竟然就死掉了。虽然死去已经有三四个月,光旭也还是满脸可惜。

这正应了那句“树挪死,人挪活”的古话。我认为梨树死了说不定是一个谶语,它可能在劝告远走高飞在外创业但迟迟没有功成名就的明月回来,它可能会说离开家乡你会像断了线的风筝,回到家乡你就是一个见多识广的能人。但我也可以理解为它是一个鼓励,告诫明月不要学那棵梨树,一辈子待在山沟沟里没出息,你是一只金凤凰,只有到了外面才能找到飞翔的天地。但是现实却让我们两头都难以抉择,我们爱这里的人居环境,但是我们又不甘就这样放弃了南方都市里早已习惯的舒适的生活。有时想想,人哪,就是这样的现实,患得患失。

到了2007年秋天,岳父岳母从广东回来第一次看到这一院新建的房子,却表现出了少有的平静。两位老人家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来到新疆,一直为了有一间自己的房子而吃苦耐劳,并为此而颠沛流离,虽然在此之前已有了一院属于自己的房子,也在里面住了三十多年,但那房子也不能算是自己盖好的,心里总有一种享受现成的尴尬,有一种不踏实,感觉是占了别人的便宜,而自己大半生颠沛流离却不是为了占便宜的。特别是遇上了那些早就靠自己双手盖好了一院新房子的当年的盲流老乡,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如今终于靠了自己的能力盖了几间新房子,新房子的质量和风格明显都要好于老房子,但是想想今天,也没有啥惊喜的心情。这可能是一种大惊若定,大喜若静的江湖历练。倒是儿孙辈们禁不住喜形于色,比如光旭和宏博,在人前人后说话也有了一份儿底气,连他们五岁的儿子航宇也有了向小伙伴们炫耀的资本。就是明月和我也觉得从那以后回来光鲜了许多。还有,我们的宝贝女儿也懂得哪美哪不美了,站在红色油漆大铁门前,看着旁边坍塌的来不及清理的墙圈,小家伙扬起头对外婆说,外婆,那里很破烂呢,你和舅舅以后还会盖新的房子吗?童声虽稚,却可以映出与生俱来就想拥有一院新房子的梦想。

从2009年到2011年,我们也一直打算在这里另盖一院房子,好在回去的时候一家三口自由地居住,我和明月一直想着在这么遥远的地方也拥有一方属于我们自己的天地,一院不用支付巨额的买房费用或者昂贵的租金就可以入住的房子。这是我们思考已久的抉择,可能有许多人嗤之以鼻,认为我们疯了,但是我们始终认为这是我们的自由,我们不应该把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决定权留给别人。罗曼·罗兰说,“精神自由是弥足珍贵的宝藏。”我想拥有这个宝藏。

我们已经发现,老马场有许多处适宜建造房子的地方,而且现在对于我们建房,上面还有一项补助的政策。2011年春天,我们终于选好了东边一队通往二队的公路边,在杨树林旁向阳坡下的那块地。那里地势稍高,地盘宽敞,坐北朝南,两排白杨榆树掩映着,面前我们熟悉的吉尔尕朗河流水静静地流过,地的面积有七分大。其实我们回到马场也并不是没有房子住,我们只是想盖一院属于自己的房子,它的面积不用太大,也不用有多漂亮,只要它让我们觉得简朴和快乐就行。房子盖好后,前院一定要有一些苹果、石榴、樱桃和杏之类的果树,后院就种三五分地的时令蔬菜。房子里面一定要有一个厨房,有两个大炕,或者两张床,有两张书桌,有一个书柜,我们还会购回一些其他简单的家具,看起来像个家就行。之后把我们的女儿也接回来,让她经常看看她出生的地方,看看她在襁褓中全靠牛奶哺育才有今日茁壮成长的地方。我就这样梦想着拥有这样一所院子,一个家,我每年在哪个季节喜欢回来了,就在这个家中安静地看书,勤奋地写作,和左邻右舍的居民闲聊,还原自己对一个家的记忆。

房子盖好后,我们想一家三口先在里面住上一两个月,先把房子住熟,完全住成自己的一个家就走。走的时候,就用一把普普通通的铁锁锁好。我们做这样的打算并不是某些人所说的想去世外桃源,在如今的世道,那只不过是一种痴心妄想。而我们只想实事求是,一切就从我们自己的实际出发。说实话,我们不但想在这里盖一院房子,就连一些更深切关乎自身利益的事情也做在前面了,一些还在做着。我们想,在我们步入老年之前的那些岁月,当我们在南方生活得烦躁了,我们就回到这里,或者是随心所欲地选择一个季节,快快乐乐地回来住居。当我们年老的时候,或者我们再也无法支付我们在南方的房子的维护费的时候,我们就像一些人告老还乡一样也回到这里住居。我们还有一种打算,我们那么疼爱女儿,虽然也渴望她永远留在身边,但是女儿总要长大,有一天也许会远走高飞,剩下我们老两口就互相扶持着,那么我们就回到这里定居吧,回到我们盖好的房子里生活,也是回到自己的理想里生活。我将在这个院落里和我的亲人永生厮守,相亲相爱。那时候的我们是否就会很达观因而可以很安详地成为一种风景?

庆幸的是,这个愿望已经逐渐实现,在这片土地上,和亲人们的房子一起,和乡亲们的房子一起,已经有了我们单独一院的房子,一个童话般的家。里面居住着我们的梦想,居住着我们的精神。我和明月女儿都把它叫作家,一个远离南方老家蛰居天山脚下的新家,一个很宿命也很温馨的家。

这些年,每年回两三趟这个偏僻遥远的草原故乡,回到这个被降格废置的昔日军用马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觉得这件事不亚于完成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就像我当年在党委办工作期间经常遇到的准备一个重大会议的讲话稿或者一次向上汇报材料那样令人坠满了牵挂。许多人都不明白我们,他们有的以为我们要去旅游,探亲只不过是一种借口,但是他们不知道,我们每年回去的花费大多都是从自己的工资和年终奖金里节省下来的,当然我们还得到过一些做老板的好朋友的赞助。也有明白我们的,但也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把本就紧张的开支用在迢迢长途上。他们说,你寄一笔钱过去不就得了嘛,还可以免受几天几夜的辛苦罪。

他们都不理解我们,就像他们也无法阻止自己违背了童年时代的远大理想一样,现在已经走上了一条庸俗但却现实的道路。我依旧每年都回去,就像我每天早上八点半、中午一点半和傍晚八点半都要坐到餐桌前一样,这已经是生命健康延续的需要,也是我人生理想得以实现的维系。

有的年份我赶上空闲时间多些就多回去两次,或者碰巧到西北一些省区出差,就可以顺便再溜达一圈伊犁。而每次回到老马场,从下车之后走那条房子后面的水渠边开始,我就伸头望向东边,在七八院房子后面,在五六棵白杨拢护下,那儿就是我熟悉的一个家,一个我愿意永久地生活下去的家。

东面、南面和西面的远方,便是高出连绵草山且一年四季都看得见皑皑白雪的天山支脉。每天,清凉绵延的天山长风总会从头顶徐徐掠过,这区别于南方温暖山风的气流,冰凉中洗濯着我的脸,我的大脑,我的身体,我的心思,迄今已经有十年了。十年来,尽管是断断续续的住居,走马灯一样的来回,但是这片土地的景物,这方山脉的气势,这片草场的声息,早已涤荡渗入我的躯体,因为我的赤诚和狂热,我相信这片土地一定认我做了她的儿子,而我也早已在她作出决定之前把她深情地呼唤为母亲。

游子回到故乡,儿子拜见母亲,有一种声音十年来一直在我心中呐喊。

秋天,当我站在后院的高地上,采摘杏树上的金黄杏子时,我惊喜地发现每天都可以吃着汁多软甜的杏子,透过树杈眺望大半个马场的风景,眺望环绕我们房子的周围那些房子。我相信自己是一名未曾出名的丹青妙手,我相信我凝视马场的审美目光已经超越了许多中国画家。房子被白杨、榆树、果树掩映的只有一层的房子,红砖或者黄泥组成的房子,勤劳憨厚的马场人住着的房子,我是多么的热爱你们这些房子啊!

每次回家,我因为激动,因为着迷,因为手里常常拖着一个沉重的大皮箱,走路时那双大头皮鞋常常踢到了场部那些排灌渠边的石子上,顿时一个踉跄,又抬头匆匆赶路,可眼睛早已瞥见了前方两三百米外的那个白杨掩映的熟悉的院落。其实脚下虽然是一年比一年坑坑洼洼的路,但我就算是闭上眼睛也不会走错。还有周围的这些人声鸟语,畜叫禽鸣,甚至是周围的空气和温度,这些都是与我熟悉的事物,见到它们我就能相认。每次回来,心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想,终于到家了。踏进院门,一屁股坐在院廊的椅子上歇上一会儿,或者因为饥肠辘辘,却又错过了吃饭时间,忙忙地推开厨房的门,在碗柜里找见半盘吃剩的蒜薹炒肉、一碗糊糊、两个馍馍,来不及叫他们加热就自个儿像狼一般吃起来。

和明月、女儿一起回来的时候,我就会对落在后面满脸稀奇东张西望的小伊丽说,快点儿跟上,又回到你和妈妈曾经住过的老窝了。说完就想,其实这儿也是我的老窝呢,一个年年都会挂念年年都会回来的老窝。一个人把一个地方认作老窝,那份隐藏在心底的亲切感和沧桑感一下子就会浸满心头。

同类推荐
  • 《朱子语类》词汇研究

    《朱子语类》词汇研究

    《朱子语类》文白相间,新旧质素交融,叠置着从历史上各个时期传承下来的不同历史层次的词语和宋代产生的新词新义,现存各本的异文在某种程度上又反映了宋至明清的语言演变,为汉语文白演变和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语言实录。
  • 蝴蝶翅膀上有星辰闪烁:百年女性散文诗选

    蝴蝶翅膀上有星辰闪烁:百年女性散文诗选

    国内首部百年女性散文诗选,精选几代散文诗女性作家的代表作。为纪念中国散文诗诞生一百周年、集中展示几代女性作家散文诗创作成就,散文诗作家兼评论家王幅明编选了这部文图并茂、别具特色的散文诗选集。这是中国第—部女性散文诗选本,收入自1918年中国散文诗诞生以来,176位海内外女性华人作家的散文诗佳作500余章。作品个性鲜明,绚丽多姿。女性散文诗,尤其以唯美唯情、细腻细微见长,以女性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对入骨的美丽的追求,受到读者青睐。本书是对百年女性散文诗文本贡献的一次集中呈现。编选者在前言中对不同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作了精到的评述。冰心的名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可视为全书的主题。
  • 多元共生的时代: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比较研究

    多元共生的时代: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比较研究

    《多元共生的时代: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比较研究》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王宁教授在这部专著中总结了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主要成就,并就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提出了自己的预见。全书围绕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杰克·伦敦、艾略特、索尔·贝娄等大师的经典文本展开,重点评介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文化影响最深远的以佛洛依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旁及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等文学文化思潮。
  • 天边的草原

    天边的草原

    本书收录的散文风格清新,文字隽永,不仅给人带来美的感受,而且能够启迪读者联想和思考。本书的40页彩色插页收录照片近百幅,可谓图文并茂。
  • 一样花开为底迟

    一样花开为底迟

    本书名是引自林黛玉的一句诗“孤标傲视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红楼梦中人想了解秋菊的内心情绪而问菊:你孤标傲世,遗世独立,到底是想偕谁一同归隐?同样开花,百花都在美好的春天里开放,独你为何迟迟到秋天才开呢?峰旻借这句诗,其实是时时提醒自己:面对喧嚣的尘世,她愿人淡如菊,以清高亮节自守,懂世故而不弄世故,做一个冰清玉洁、淡泊名利的女子。
热门推荐
  • 焦土黎明

    焦土黎明

    、我不会写简介,我不会写简介,我不会写简介,我不会写简介,
  • 青春无罪

    青春无罪

    一段年少时的爱恋,牵出一生的纠缠。大学时代的王志浩阳光灿烂,对法学系大才女杜梅一见倾心,开朗直率的他拔足倒追,终于使才气出众的她为他停留驻足。然而,不善表达的他终于使她在一次伤心之下远走他乡。十年后,杜梅回国,在大上海拥挤的人潮中,第一眼就看到他,他俊挺依旧,出众依然……本书从荷花镇里的月亮餐厅为线索,把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娓娓诉来。书中男主角王志浩深情而执着,平静的外表下汹涌着刻骨的相思,冷淡的语言中暗藏着最深的温柔。如果世界上曾经有她出现过,其他任何人对他来说,都成了将就........
  • 重辉夕之网游

    重辉夕之网游

    “世界救主,即将重现。”美丽的背后都会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毫不相干的少年,玩着他的网游,突然的好运,无限的魅力,他是谁?麻呐~那和我无关,我只要过好我的生活就够了,我就是这样。少年的从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能持续多久?那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微雷,请自带避雷针。)
  • 一笑倾城:王的傲世宠妃

    一笑倾城:王的傲世宠妃

    顶尖特工洛淅零,掉下悬崖,离奇穿越,代替同名同姓还tm同样貌的洛家大小姐进入洛家,从此开始了奇葩的穿越之旅,得宝物、斗恶女、打神兽……短短数月从绝世废柴成为了傲世强者。洞房之夜扑倒美男,纤纤素手搭上美男玉肩:“如果有一天你要陪我下地狱,怕吗?”美男反扑,邪魅一笑:“怕?我不怕下地狱,我只怕地狱里面没有你。”
  • 天之异世
  • 精灵之腐蚀天王

    精灵之腐蚀天王

    这是一本节奏快到飞起的精灵文(无敌流)(伪都市流)罗诚穿到了精灵世界,却收到了只能收服毒属性的恶耗!于是他收服了阿尔宙斯和无极汰那!开始了一段你们随意我无敌的故事。为什么你们叫我老毒物,我tm不姓欧阳啊——罗诚
  • 小椴武侠合集(全17册)

    小椴武侠合集(全17册)

    “金古黄梁温”后武侠小说代表作!请从绝处读侠气,能醉天涯万里人!大陆新武侠开山宗师!小椴作品从2001年《今古传奇·武侠》创刊号起开始发表!温瑞安:“小椴是一位真正的宗师,可以自立为‘椴派’。”套装含作品:《杯雪(共6册)》《洛阳女儿行(共6册)》《长安古意》《开唐·教坊》《弓箫缘·石榴记》《魔瞳》《刺(含短篇)》豆瓣8.8分!“网络文学20年十大武侠作品”中《杯雪》被评第一!翻开本书,回到武侠最初的热血!请从绝处读一番英雄豪气!
  • 是吉祥啊

    是吉祥啊

    他是这四海八荒第一美男子,人人敬仰的战神,美名在外,可谁曾想,他却是连个蓬莱仙岛都出不得的井底之蛙。人人以为她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小花仙,活泼灵动,任性自由,可谁曾想,她却是这四海八荒仅剩唯一的天神之女,神力无穷,一念可成佛,一念可成魔。他不顾神力反噬之苦,苦苦寻她,只为在她最无助的时候给她一个温暖的拥抱。她放弃几万年隐世换来的安稳自由,只为解除他的束缚。一切只因为她是吉祥呀,是他的吉祥啊!
  • 一纸江湖乱

    一纸江湖乱

    一纸六吉棉连现,一朝风雨江湖乱;熙熙攘攘名与利,刀刀剑剑生与死。浮华若影惟恍惚,名利如梦似浮云;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必争。争辩不休,厮杀不止,正不容邪,邪不容正。机关暗器,毒物弥漫,刀剑无情,血泊洛阳。孰有治乱之能?自古英雄出少年……她:心本无尘,身染尘埃;本性致洁,身为浮萍。他:无欲无求,以性示天;身乃外物,随波逐流。他:杂念生,欲望存;心绕卿,返璞真;卿心似君心,不忘亦不改。怀天道,行仁义;协门厅,助正义;破阵法,闯机关;步步艰,事事难。破阴谋,解谜团;灭两害,江湖安;除奸佞,夺权利;江湖逝,天下安。
  • 源樱是凯玺欢你

    源樱是凯玺欢你

    TFBOYS是当红的偶像组合,而不久之前,在偶像学院——樱学院中,横空出道了一组新的偶像组合——US’N。在一次樱莎时装发布会中,两个组合相遇了,同时还有一位名叫Winter的时装设计师。何为一见钟情?US’N的队长到底是谁?“白莲花”的一次次阻挠,经过重重危机,能否在一起?本书集合了《偶像活动》和《LoveLive》的元素,各路大牌集结,“白莲花”的扎堆撕,还有萌到哭的番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