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45400000065

第65章 参考文献(1)

一、著作、书目

[1]阿德勒.六大观念[M].北京:团结出版社,1989.

[2]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4.

[3]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2.

[4]奥塔·锡克.一种未来的经济体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8.

[5]巴泽尔.产权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16.

[6]保罗·A·萨缪尔逊,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2版)(下卷)[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1348—1351.

[7]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75.

[8]博登海默.法理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25.

[9]波斯纳认为,财产法(the law of property)创设和界定财产权利,契约法(the law of contracts)规范财产的转移和让渡,而侵权法(the law of torts)则涉及财产权的保护。参见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7:39.

[10]布坎南.经济学家应该做什么[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142—143.

[11]《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5版第15卷,转引自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编译《民法》第74页。

[12]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7:39.

[13]陈华彬.物权法原理[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7:213—217.

[14]陈华彬.土地所有权理论发展之动向[A].见:梁慧星.民商****从(第3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15]陈吉元,韩俊等.人口大国的农业增长[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4.

[16]陈昕.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45—147.

[17]陈小君等.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田野调查解读[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74-277.

[18]戴维·菲尼.制度安排的需求和供给[A].见: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22.

[19]David Me Walker.牛津法律大辞典[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729.

[20]D·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3—34.

[21]道格拉斯·C·诺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8:1.

[22]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71,17—20.

[23]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A].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97—98.

[24]德·希·帕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132.

[25]******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26]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资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

[27]法里德·扎科里亚.文化决定命运——李光耀访谈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210.

[28]樊纲.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03.

[29]顾培东.法学与经济学的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136.

[30]高富平.物权法原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高富平.土地使用权客体论——我国不动产物权制度设计的基本设想[J].法学,2001,(11):44—51;高富平.土地使用权和用益物权——我国不动产物权体系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31]高富平.物权法原论(上)[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78—79.

[32]国家统计局编.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M].北京:统计出版社,1958:184-189.

[33]国彦兵.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95—96.

[34]韩明漠等.中国社会与现代化[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78-79.

[35]胡代光.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5,157-161.

[36]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1985:8—9.

[37]J·B·巴雷尔.中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A].见:张红宇,陈良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2—135.

[38]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30.

[39]孔径源.中国经济生活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及其影响[A].见:陈昕.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95.

[40]L·E·戴维斯,D·C·诺斯.制度创新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A].见:财产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97.

[41]李红海.所有权抑或地产权[A].见:易继明.私法(第1辑第1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2]李培林,张翼,赵延东.就业与制度变迁[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180.

[43]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250.

[44]梁慧星.中国物权法研究(上)[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3.

[45]梁慧星.中国物权法研究(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724.

[46]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1.

[47]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A].科斯.财产权利于制度变迁[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371-403.

[48]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101.

[49]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73.

[50]刘得宽.民法诸问题与新展望[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57—58.

[51]刘佛丁,王玉茹,于建玮.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187.

[52]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6.

[53]刘守英.制度理论与中国现行农地制度[A].见:陈昕.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95.

[54]刘守英.中国农地集体所有制的结构与变迁[A].见:******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R].1999,174号.

[55]刘伟,李凤圣.产权通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289.

[56]刘文璞,魏道南,秦其明.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道路再认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126-127.

[57]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110—114.

[58]陆学艺.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378.

[59]罗伯特·M·索洛.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4.

[60]罗必良.产权制度对农业增长的决定性作用:理论与实证分析[A].见:迈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农民组织·农业制度·农村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73.

[61]米切尔·卡特,米切尔·罗斯,格申·费达.土地制度与农业绩效[A].见: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课题组编著.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D].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70—188.

[62]江平.中国土地立法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57-256.

[63]金锦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困境与出路,载王利明.物权法专题研究(下册)[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1019.

[6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16.

[6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73.

[6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2-53.

[6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4—5篇)的有关内容.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8]麦迪逊(Angus Maddison).世界经济200年回顾(中译本)[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131-135,158.

[69]毛育刚.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1.

[70]******邓小平江****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18.

[71]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662.

[72]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23—24.

[73]彼得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274.

[74]钱明星.物权法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

[75]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15.

[76]曲福田等.中国土地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119—134.

[77]R·H·科斯.社会成本问题[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56—59.

[78]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204.

[79]史尚宽.物权论[M].台北:荣泰印书馆(台北),1979:13.

[80]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31—281.

[81]宋洪远.改革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的演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5.

[82]苏星.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1.

[83]苏永钦.经济法的挑战[M].北京:五南图书公司,1994:16.

[84]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50.

[85]孙科.孙科文集(第二卷)[M].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748.

[86]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9.

[87]汤敏,******.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40.

[88]外国民法论文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民法教研室编,1984:181.

[89]Y.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3.

[90]王东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86.

[91]王立诚.关于我国农业合作化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报告[M].北京: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1996:55.

[92]王利明.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78页.

[93]王利明.物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254.

[94]汪洪涛.制度经济学——制度与制度变迁组织解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64.

[95]王为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6—27.

[96]王泽鉴.民法物权(2):用益物权——占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9.

[97]文贯中.中国当代土地制度论文集[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16,127—143.

[98]文森特·奥斯特罗姆.隐蔽的帝国主义、掠夺性的国家与自治[A].见: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45.

[99]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200—201.

同类推荐
  • 与私募共赢:总经理PE融资读本

    与私募共赢:总经理PE融资读本

    本书专为中小企业总经理量身打造,全面细致地讲述您所关心的私募融资途径,围绕私募融资利弊、时机、流程、机构、企业引入与退出等核心问题,结合真实生动的案例,将PE融资的实战经验与操作技巧一一呈现。于此,融资问题豁然开朗。
  •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讲述了:《国富论》,在这部写作历时六年、修改三年的巨著中,亚当·斯密批判地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正式诞生。《道德情操论》,它不仅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而且从哲学、法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各个领域作了探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倘若对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不了解,则不可能理解市场经济社会的形成和西方近代文明的进程。
  • 中国特大都市圈与世界制造业中

    中国特大都市圈与世界制造业中

    本书研究了都市圈和制造业的发展演化进程,构建了经济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环境资源保护能力的三维集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评价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总体特征、区域特征、产业特征和企业特征,阐述了特大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的内涵与机理。
  • 红星二场志

    红星二场志

    本志上下年限为1949至2001年底,从沿革、建置、自然环境、农场开发等方面记述新疆红星二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创业与发展变化过程。
  •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

    赚钱第一课是学会看财经新闻。升级版与时俱进,央视《华尔街》顾问陈思进,和资深财经记者金蓓蕾一起,用最轻松易读的文笔,结合时下财经热点,新增新闻案例分析,手把手教会每一位普通读者,如何看懂生涩难懂的经济类、投资类、理财类的问题。这本书让每一位普通人都能掌握理财知识,具备理财思维。本书在升级的基础上,仍然坚持灌输四原则。
热门推荐
  • 穿越之蓦然回首

    穿越之蓦然回首

    被伤了的心是否还能再爱?当上官凌语刚肯定了自己答案的时候,那个她想回答的人已经不在了。――――――――――现代的分界线“慕容千秋,我发现我爱上你了。你呢?”上官凌语假装淡定的问。没有人想到,这个曾经被称为杀手之王的人竟然在紧张,只为等一个人的答案。“淼淼……”男人阴冷残戾的面孔柔和下来,幽绿色的瞳孔竟然散发着柔光,“除了你我还能爱谁?”
  • 咱穿成一颗石头了

    咱穿成一颗石头了

    不让咱穿成人就算了,哪怕让咱穿成狐狸、兔子咱也能接受。可是为啥偏偏要咱穿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石头呢
  • 东方抽取系统

    东方抽取系统

    穿越到异界,我们的主角只有一个除了抽奖什么用都没有的系统。不过…只有东方的角色?!还有逆因果?!那都是什么?!我到底是?!
  • 清清陌上诚

    清清陌上诚

    他们两第一次见面在图书馆,她不知道第一次见面就已经被他给计算在他以后的人生中,第二次见面还在图书馆,可是他们彼此都没有说话,第一次聊天是在网络上,可那时候她还是把他当做朋友,帮她辅导化学的朋友,可他却不这样想,有了第一次聊天,就有以后。当他们真正的见面说话时,他已经布下了陷阱,等着她来跳。而她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入了虎口,还单纯的和他称兄道弟。他们会以怎样的故事结局呢,敬请期待吧。
  • 异界赏金团

    异界赏金团

    游戏背景下的未来世界,光怪陆离,故事说的是一个赏金天王的成长之路。
  • 斗罗之东皇

    斗罗之东皇

    重生于斗罗世界中,同样拥有双生武魂,于唐三比到底孰强孰弱,我们敬请期待。
  • 从顶级开始修仙

    从顶级开始修仙

    修仙?修仙不从顶级开始,那还算是修仙吗?我手掌雷电,脚踏风云,神仙见了也要敬我三分,妖怪见了也要鸟兽哄散。我就是天,我就是地,我就是大罗真仙!求每位读者朋友点下收藏,在此先行谢过大家了!欢迎大家来聊天,新建了一个群:1044297324
  • 仙源无尽

    仙源无尽

    世外偏远山区,这里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宁静即将结束。
  • 身在永乐间

    身在永乐间

    一梦六百年,身在永乐间。不曾为过客,瑀瑀独行前。升斗日日艰,富贵刻刻闲。但求身已过,不负在人间。
  • 穿越飘渺修神路

    穿越飘渺修神路

    在看了第五遍《飘渺之旅》后,林雨凡深深的被里面李强所遇到的奇幻修真之旅所震撼。在一觉醒来后他发现自己竟然进入了李强的世界,看林雨凡怎样跟随着木子一起修真成神,不一样的修真界,失踪的佛宗,古神藏背后的秘密,幻神殿的神奇,灵鬼界的背后,林雨凡会带着大家一起经历不一样的飘渺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