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48000000024

第24章 三个岔达坂上的雾

有若置身于仙境之中

2004年7月27日,登山队到达白水湖大本营。7月28日,老董的骨灰抛撒仪式在分水岭南坡一块巨岩下举行。7月29日,登山作业正式展开,对讲机整日呼叫不停。

下午7点,在西斜的日光照射下,已经能够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到新建的一号营地那顶橘红色的帐篷。它距离大本营7公里,高差650米,坐落在博格达峰传统攀登路线东北侧冰川中一块突出的岩石上。那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路线右上方是一道横切山谷的冰崖,下方是长达300米的40度雪坡,淙淙流水从雪层下面渗出,让人对积雪在山体上的附着力产生许多怀疑。这个营址,使那顶高耸在岩石顶端的帐篷有若置身于仙境之中。

雾气开始蚕食一切

8月1日,当前方5名队员艰难地行进在4300米到4700米的路线上时,我们决定对一号营地实行一次物资和人力的支援。前一天晚上,甄大厨已经连夜炸好几十个油饼,准备了一只切成丝的白水煮牛肚,还炒好5公斤羊肉,再加上其他一些鸡零狗碎。临行前,我又将董嫂送的两盒黄油塞进背包。三名增援队员全副武装,再背上几捆路线绳,已经完全是一副重荷加身,蜗牛上墙的状态了。刚要出发,又发现那捆路线旗还没有着落,就捆在了随行记者向群的背包上。一路上,这捆旗标随风招摇,配上她宽大的米黄色信号服,整个就是一个戎装花木兰。

我们是在风和日丽的天气中出发的,行进路线十分清楚。先跨过那道牛背梁,从冰湖东北侧攀上冰舌,然后逆着冰川延伸方向行进到那个黑色的牛背山脚下,再转向北面,横切下一道冰川,再转南,一号营地就高悬在我们的正前方半坡上了。这条路线横切宽阔的博格达冰川的舌根部位,躲过了那些纵横的裂缝和冰面下的暗河而直指东北山脊。临行前,我再次观察那条无形的反“之”字形路线,它们几乎全部处于视界以内。由于数度往来其间,我们都知道,与整个攀登过程中的难度相比,这段路线当属小河荡舟,无须多虑。直到经历了这次迷路之后我才明白,灾难常常就隐藏在这种以常规眼光估量大山的愚蠢中。

为了给今后的往来创造方便,我们仔细地选择行进路线,并仔细布设路线旗,务求做到使两个相邻点之间保持明显的可视距离。7公里,对于一支踏遍荒山野岭的队伍,那仅仅是一蹴而就的路程。光天化日之下,一切都那么明明白白,以至于我懒得使用GPS逐一存储点坐标。

攀登那300米雪坡是个辛苦活儿。六名队员都像搁浅的鱼一样张着大嘴喘气,300米路线用掉一个半小时。我刚刚侧切到东北边的裸岩区去歇脚,就在乱石堆中磕伤了右腿。最委屈的当属电视节目主持人郑彤,小伙子那张专门用来抛头露面的英俊的脸,这些天来,完全被紫外线烧成了一副锅底相。在这条路线上,除了偶尔上镜解说,他大多时间就充当我们的义务挑夫。

13点20分,当我最终把自己的身体掼倒在一号营地的岩面上休息时,发现四工河峡口方向隐约出现了一股浓重的雾,伸头探脑地窥视着被峰峦环抱的三个岔达坂地区。那时我居高临下,对于看到的这种情景,当然不敢掉以轻心,便一边休息,一边默默地观察它的发展趋势。

果然,不一会儿,如同已经探明虚实的谋算者,那团雾气开始蚕食一切、迅速漫延,然后突然分成两叉,快速沿着山势包抄了过来。

两位姑娘滚成了雪人

按照计划,此行中的3名增援队员今晚留在一号营地,气候的突变不会给他们造成多大威胁。而完成运输任务后,记者向群和见习队员林娟应该由我带回大本营。这时,向群正沉浸在首先到达营地的喜悦中,竟然光着脚板坐在崖边上喊人留影。林娟是首次进入博格达冰川4300米高度,正咬着牙关攀爬最后的十来米。郑彤则落在最后,他个头挺大,走到哪里都是一副帅相,唯独登山显不出优势。此时,他正坐在一号营地下方的雪坡上,仰脸注视着那些捷足先登者。这个关中平原上长大的小伙子,一时间还无法适应东天山这个拔地而起的高度。

我强迫自己起立,然后不露声色地做下撤准备,尽量给两位姑娘留出一点休息时间。新队员不识大山,丝毫没有察觉气象的变化,此时正迷醉于云缠舞裹的雪山景色。但她们兴奋的嚷叫声不能改变我的决心——如果在大雾笼罩之前不能越过那条宽大的冰川,我们将会遇到许多麻烦。

13点30分,我不得不下达指令,并坚决抄起背包率先出发。那时,两位姑娘正围着冒热气的水壶,准备在自己有生以来到达的最大海拔高度上品尝茶宴。对于我的强硬,她们或许不解,或许迷茫,但没有反抗,匆匆将一杯茶水倒进嘴里,就不知就里地跟了上来。在坡口会齐以后,我以尽量轻松的口气讲明原委,以便用最低的心理成本换取最大程度的配合。此后半小时,为了争取时间,我们不得不沿着精心选择的路线以睡姿下滑。由于“制动”不得要领,两位姑娘滚成了雪人。

14点10分,我们终于连滚带爬地到达了谷底。就在我们整理装备,准备竭尽全力抢渡冰川之前,浓重的雾气悄无声息地完成了对我们的合围。

我们落入危险的包围

尽管已经被雾气笼罩,我们还是顺利通过了最初的那500米乱石滩。那时,能见度还能保持近百米。凭借对周围参照物的记忆,六只眼睛竭力地辨识着路标。几小时前还在冰川中显得光彩夺目的标志旗,此时却在浓重的雾气中失了色,融化在一片影影绰绰的铅灰色中。我们踌躇而行,贴地观察,每识别出一个旗标,我们都有一种找到亲娘的感觉。只有它,才能够引导我们返回那个由9顶帐篷组成的温暖的家园。

转过第一个拐点进入主冰川,地形突然变得复杂了。这时,能见度急剧降低,周围景物好像接到什么命令似的,全都退缩到了雾帐的后面,留给我们的,只是眼前十米内的一片空白。转身招呼两位姑娘时,方位感突然丧失,这就造成了最初的混乱。20分钟过去了,我们竭尽全力,却无法找到下一个旗标。但按照来时的布设,它分明应该在我们周围百米以内。

我竭力镇定自己,并收拢两位队员,嘱咐其彼此保持在3米距离以内,然后在浓雾中静立片刻,企图找回最初的方位感。这是我第二次经历迷失,第一次是在哈尔里克山那些纷乱的冈峦中。但那一次,我是迷失在现实世界,而这一次,周围除了虚幻的雾气,竟然找不到一个参照物,如同置身冥界般恐怖。

我们改换方式,猫下腰来一段段地仔细研究冰面,企图找到来路上留下的任何蛛丝马迹,但一切都是徒劳,那些冰面或粗粝、或光滑,但都坚硬得不露任何温情。

我们寻觅,我们徘徊,我们思索判断。随着时间的推移,心头的焦躁感越积越重,却无法获得丝毫有意义的进展。而且,随着视觉空间的急剧收缩,听觉空间却在迅速扩展。举步之间,前面传来冰面河恐怖的咆哮;蹑足之时,身后又是一声冰裂的脆响;当身前身后万籁俱寂之时,又有脚下的潜流发出危险的警告。突然,附近什么地方传来岩石滚落的清晰的响声,我企图根据它来大致定位博格达山体的位置,但,它却永远地消失了。

我们已经落入危险的包围之中。

向群还是那么大大咧咧的,林娟已带有三分怯色。她说她听到了脚下冰面塌陷的前兆声。

如果带来的不是两位姑娘,我的心理压力或许会小许多。

只身进入雾区寻找我们

当确信已经迷路时,我立即用无线电向大本营通报。同频设置的对讲机立刻把消息传播到一号营地和二号营地的队友,他们都在我们的上方某处。一时间,博格达北坡上四散分布的12名队员都把精力集中在了我们身上。来自不同位置的指导意见清晰地传来,使我们在迷雾的裹胁中感受到一种亲切,但也仅此而已。在失去参照的环境中,来自四面八方的意见都失去了指导意义。一号营地呼叫我沿路线向左靠,就会接近那道牛脊山背。但失去方位的我旋转360度,处处都有左,该向哪里靠?队长指示我瞄准4613峰照直向前走,总能到达营地。但他要我对准的那座峰,此时正被隔绝在大雾之外神秘的某处,顽固地不肯露头。

二厨张玉萍正在守卫大本营,不断地提醒我根据太阳矫正方位。但那无比神圣的太阳,此时也被浓重的大雾溶解成了白蒙蒙的半边天,变得很不具体了。

更为可怕的是,张玉萍通过对讲机通报,甄大厨已经离开大本营,即将进入雾区寻找我们。这一惊可非同小可。在浓雾中只身进入偌大的冰川区去搜寻一个并不确定的目标,必定包含着进一步扩大灾难的危险!想到他那条做过接骨手术的断腿,我不得不用最重的口气命令张玉萍去阻止这种尝试。事后得知,大厨在冰川中谨慎地搜寻了两个小时,无功而返。那时他并不知道,被寻找的三名队员正沿着一个错误的方向,走向一个错误的地域。

我们被诳到了相反的方向

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拟定中的行动是短程支援,食品、饮水按照短程打算,没有携带帐篷。从目前来看,大雾还丝毫没有消退的迹象。

如果耽搁到夜幕降临,就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必须当机立断。

我是根据一个模糊的判断,决定用冰面河的流水来导向,指望它将我们引向大本营附近的冰湖的。曾有多少次,当我站在大本营北部的崖坡上欣赏博格达峰的景色时,都有一个东高西低的印象。白水湖的湖水,应该大多是东部冰川的融水汇聚而成的。我将这个想法通报了位于二号营地的队长,得到了他的支持。

忍着饥饿,也克制着怜悯心,我在道路所能允许的限度内,尽可能快速地前进,以便抢夺时间。向群和林娟早就没有了来路上的欢笑,勉强地相跟着。我不希望她们过于疲劳,但登山的法则排斥温情。

有几次,我们自以为已经接近了来路。因为突然间,一块曾因摄影留念而记忆犹新的巨石出现了,一条似曾跨越过的沟壑出现了。但那无疑是一场场重复的捉弄。我们只留影了一次,而巨石到处出现。我们跨越沟壑后留下了旗标,而那里却没有。大雾使一切物体变得似是而非,似非而是,让你欣喜,让你疑惑,让你沮丧,让你绝望,让你平日里还不算过于愚钝的脑袋变得连自己也不愿相信。

下午6点,我们艰难地越过一道喧嚣的水沟,爬上一座砾石堆积的坝口以后,被浓雾遮盖的一片水面突然呈现在脚下。在第一个瞬间,我曾相信我们终于胜利了——三个岔达坂西侧区域只有一个白水湖,那就意味着我们距大本营不到1公里了!

我暗自庆幸自己的运气,姑娘们甚至因为峰回路转而击掌欢呼了,但,不祥的感觉却再次出现。透过雾气,我发现一些不妥——

三个岔冰湖也就巴掌大小,何时变得烟波浩渺?

湖面上那些美丽的浮冰,竟能够在一个白天融化得无影无踪?

还有,那一面十多米高的峻峭的冰崖,何时变成了平缓的土坡!

当仔细观察了周围的地形地貌以后,我确信自己再次被捉弄了:这里绝不是三个岔冰湖!

失败的沮丧和猛醒后的欣然几乎同时跃入脑海:在四工河峡口到三个岔峡口之间的地域内,只有两个湖面。简单的逻辑推演就可以断定,我们已经南辕北辙地来到了四工河源头湖!那条让我们寄予唯一希望的冰面河,竟然充当了大雾的合谋者。它在某一些位置上略施小技,就把我们诳到了相反的方向。我此时的感觉,大约类同于被儿童团引入绝境的鬼子。

顶着大雾跨越冰原

路是走错了,而错误的附带品却是获得了一个正确的方位。紧接着就面临一个棘手的选择:四工河源头湖与大本营之间,分布着一片巨大的冰原区,那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区域。要想绕过它,就只有沿西侧湖际线走一个遥远的弓形。那样,我们可能在天黑前无法赶到大本营。况且,那条弓型路线末端的凹陷处,还完全是个我所不了解的未知区域。

如果再次陷入未知呢?

我决定顶着大雾跨越冰原。

那是一段艰难的路程。宏观上偌大一个坦阔的区域,微观上却由无数的冰沟、冰柱,冰馒头、冰凌、冰裂缝、冰洼、冰水潭,以及镶嵌在冰面上的大小不一的石头组成。由于季节关系,每一块石头的周围都被一圈没踝深的融水所环绕。时间的紧迫使我们慌不择路,体力的衰竭使我们步态不稳,事后我们总结为湿漉漉、凉冰冰、摇晃晃、晕乎乎,那种狼狈可想而知。跨过半个冰原以后,我回头看去,两位姑娘的脸上竟然累出了菜色。

晚上8点40分,绕过一条长得恼人的冰河以后,我们三人总算迈着踉跄的步子,赶在天黑前接近了营区。感谢上天,她在傍晚的微寒中唤回了自己顽劣的孩子——大雾逐渐消退了,让我们能够借助于最后的微光勉强通过冰桥。端起甄大厨递过来的热茶,看着向群和林娟两张疲惫的脸上不成形的笑颜,我相信,现在才算真踏实了。

据后来聊天得知,那天,整个博格达峰北侧地区的天空爽朗明净。

鬼使神差的,只有在我们穿越的那块低地上云缠雾裹,持久不散。有人仿照某本登山大作中的角色戏谑说,那是带女人上山的必然结果。

我巴不得他们这样说,这种鬼门神道的因果关系可以洗刷我的全部责任。但内心却只能承认,老天无罪,女士们无错,我怀揣定位仪却不存储坐标,正如枪手不带弹药,关键时刻搂不了火,酿成了最大的错。

幸而它没有延伸为一场灾祸。

同类推荐
  • 达夫游记

    达夫游记

    郁达夫的一生,始终在路上。为了生计,他的屐痕遍及北京、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所到之处,他尽情领略,把“灵感赋予了每一朵浪花、每一片绿叶、每一块唬岩、每一株小草,让大自然的一切具有性格和情味”(刘海粟语)。 本书精选郁达夫的游记、风景散文二十九篇。这些作品,写山水名胜、描景色风物,既有丰富的地理、历史、自然知识,又注入个人的遭遇和情怀;语言不事雕琢,章法不受限制,才华横溢,不拘一格,风流倜傥,涉笔成趣。读达夫游记,他的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 郁达夫的游记散文和散文中的风景描写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
  • 导游基础

    导游基础

    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进入21世纪后在世界和我国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甘肃作为西部省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与东部、南部地区尚有较大差距,但旅游资源的蕴含十分丰富,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对在职职工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从业水平,而且要培养大批高质量的人才以满足旅游业的需要。正是在这种形势下,甘肃省旅游培训中心与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联合编写了这套教材。
  • 若有所思话德国

    若有所思话德国

    本书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祖国、对家乡、对亲人、对朋友的深情和挚爱,展示了作者与家乡同心、与祖国同行的赤诚之心和高度自觉,且全书不乏情真意切、构思精巧、文笔流畅、文风洒脱幽默的好文章。固此,我以为本书值得一读,因为作者的思考极有可能就是读者的思考,抑或能为读者的思考提供参考,确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作品。
  • 征服亚马孙

    征服亚马孙

    《征服亚马孙》是埃德·斯塔福德历时860天近万千米徒步亚马孙河的远征实录。2008年,斯塔福德开始了他征服亚马孙的旅程。旅程的规则既简单又艰难:每一步路一旦借助外力,就重走一遍。从秘鲁南海岸的亚马孙河源头出发,行走900多万步,860多天行走近10000千米,被蚊子和蚂蚁叮咬各超过20万次,被黄蜂蜇了600次,被蝎子蜇了10多次,消耗10部高画质摄像机、6双靴子、3部全球定位设备,斯塔福德成功跨越整个南美洲,抵达广阔的亚马孙河入海口,成为全球徒步走完整条亚马孙河的第一人。本书详尽记录了德爷徒步全程的经历,狂野、震撼、险象环生,超凡阅读这场搏命之旅,我们会感受到人的恐惧与渺小,也能见识到人的勇气、智慧与伟大。
  • 喜爱新鲜空气的人:旅行笔记

    喜爱新鲜空气的人:旅行笔记

    读梭罗克斯的书即是开始一次内容丰富的旅行,有让人喜出望外的,有喜剧的,有盘根错节、纠缠不清的,有壮观惊人的。所有愉快的旅行都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妻有喜:墨少又宠又撩

    小妻有喜:墨少又宠又撩

    他是有颜多金的大总裁,她是家里最不受宠的老小。原本不相干的两人被迫结婚,如此天作之合,让她机缘巧合拥有了特殊能力。从此顶着一张软萌乖巧的脸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斗完老妈斗婆婆。人人都说墨少奶奶性冷无情,一个至亲都不认。墨少冷眉一挑,“我惯的,谁有意见?”墨少奶奶手一叉腰,“你眼瞎了吗,我有意见我要换男人。”“换换换,今天换眼瞎的我,明天换眼亮的我,随时切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镜时空勿沐大陆

    镜时空勿沐大陆

    末日降临,星辰圣国的星辰公主在惨遭灭国之后,来到了另一大国——魔辕国。然而,她逃,来到地球。魔辕国的二皇子皇甫幽鸣携人前来寻找,待找到之后,却发现她已然失忆,忘却一切。他们一起寻找星辰消逝的记忆,待一切逐渐步入正轨,幽鸣却发现一切好像并未那般简单……
  • 虹城

    虹城

    什么是虹?是一道白光透过三棱镜折射,由于波长不同,各种不同颜色的光会产生不同的折射角,这样,就产生了虹。牛顿最先解释了这一现象,但那是在你们所熟知的世界,而在这里,虹耀界,一切却截然不同了。那是神的权力。“该归来的,不可阻挡;要离去的,无法挽留!这就是不可改变的……命运!”
  • 一世繁华相赠犹未可及

    一世繁华相赠犹未可及

    他一介鬼王为爱成殇!她说她想要经历一世繁华。他便倾尽全力相赠让她一介鬼身化为人身历经世间繁华。兜兜转转之间他已经成为了无忧鬼族最为离奇的背叛者呢!呵~那又如何?只要她还在身边,他宁愿做恶魔,生生世世守护她。后来他被所谓的天道谴责被鬼族奸细联合神族策反,他们设计围剿她,纵使他一介鬼王想护她全身而退亦是难事。他为救她而身受重伤,生死难断,她才觉得这世间的所有都没有他重要,可她救不回他了呢……玥哥哥,这世间太过凉薄,唯欠你极多。
  • 妖孽女强人:在逃皇后

    妖孽女强人:在逃皇后

    【女强文】月悉华倏然睁开双眼,沉静的眸中光华流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湛蓝的天空……穿越而来的妖孽女强人,历尽千辛万苦,让男人坐上了龙椅,却因为这个男人,不得不逃……
  • 离,别

    离,别

    乔安喜欢莉萍。他喜欢她的披肩长发喝她笑起来时的模样。他只敢偷偷地看她,他不敢表达,因为他是自卑懦弱的。他曾无意中触碰到了她冰冷的手指,他想她是需要温暖的。
  • 魂师王道

    魂师王道

    神道还是王道。众神于苍穹之顶俯视众生,众生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他们的棋子,随意玩弄。我愿背弃众神,打乱这世界的秩序,颠覆他们,把他们踏在脚下。用他们的身躯为我铺垫一条王者之路,吾乃弑神之人,屠戮众神,铸就王者之路,让他们在我脚下颤抖吧!——《魂师–王道》
  • 我为剑祖

    我为剑祖

    剑气大陆剑为尊,一代少年偶得神剑认主,踏上那属于自己的剑路。等级:剑修,剑师,大剑修,剑宗师,剑心,剑皇,剑域,剑尊,剑祖
  • 小读者1读者时代

    小读者1读者时代

    讲述了主人公在得病后想写一写他的童年,记录了年少轻狂的主人陈述和几个小伙伴的趣事;在学校的一些生活,和同学老师之间的不能说的秘密。叛逆的青春,励志的人生,一切从蜕变开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