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13700000006

第6章 中华民族民俗文化(1)

俗话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各个民族统一于整个中华民族之中,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构成了中国民俗的整体。当然,各民族的交流、融合、统一,并不等于说各民族的民俗也是一致的。各民族民俗的差别是因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状况、文化特点等造成的。从文化上看,各民族也有很大差别。除民族间的差别外,同一民族也常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文化传袭等不同而在民俗上产生地区间的明显差别。以汉族为例,由于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便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地方民俗。了解中国民族民俗对于从事旅游工作的导游人员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本章学习要点及要求】

了解什么是民族、民俗;了解汉族的概况和传统节日;了解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朝鲜族、壮族、土家族、苗族、黎族、藏族、彝族、白族、纳西族、傣族的概况。

第一节概论

一、民族的概念

民族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的民族概念:指人们在事实上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如汉族;广义的概念:包括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古代民族、现代民族,或者用以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我国56个民族的总称。

二、民俗的概念

1.民俗

就是民间的风俗(风俗是指人们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具体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群体性的生活习尚),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象(包括思想和行为),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民族的民俗形成都是在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民俗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具特色的物质生活和与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类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以及婚、丧、礼俗等也日益形成,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即民俗。民俗为整个民族成员所共有,流行于整个民族之中,渗透到民族成员的日常生活里。

2.民俗有四个较为明显的特性

(1)社会性和集体性。

(2)类型性和模式性。

(3)稳定性和变异性。

(4)传承性和播布性。

这四者之间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民俗的范围

包括: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换、交通、婚姻、家庭、村落、结盟、岁时、节日、丧葬、信仰、风尚、礼仪、禁忌等方面的民间风俗习惯。

三、导游员、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风俗习惯应持的正确态度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服饰装饰,民风习俗,喜庆节日和衣食住行特点。各民族都有好客传统,许多民族能歌善舞,习俗奇异,居室别致,服饰精美,与客源国家的文化差异大,有很强的吸引力。应持尊重其“保护和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的态度,入乡问俗、入乡问禁、入乡随俗。

四、中国56个民族的名称

汉族;

其他55个民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族、仡佬族、拉祜族、东乡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土族、锡伯族、仫佬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

五、中华民族的人口结构及少数民族的含义

截至2005年1月6日,中国总人口已达13亿。预计中国人口数量将在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未来十几年每年平均净增1000万人以上,到本世纪中叶将达16亿左右。即在有效控制的条件下,还要增加3亿多人。其中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因为他们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小,所以称为少数民族。人数最多与最少的少数民族分别是壮族、珞巴族。

六、中国内陆人口超过千万和不足一万的民族

人中超过千万的民族:汉族、壮族;

人口在一万以下的有:门巴族、鄂伦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7个民族。

七、中华民族的分布状况特点

1.中国人口的分布呈现东南密,西北疏的格局。

2.汉族多聚居在人口稠密的东南部,少数民族多住在人口稀疏的边疆地区,但两者之间并无明显界线。

3.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一般都有一定数量原汉族居民,从而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格局。

4.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所占的比例虽小,但分布地区很广,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上。这种居住格局决定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特别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领带的密切关系。

八、中华民族的语言

除汉族、回族使用汉语外,其余54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大体上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和印欧五大语系。

九、中华各民族的文字

除了汉族和回族使用汉语外,其余大部分民族都有自己使用的文字。见表2-1。

表2-1中国各民族文字类型表

中华各民族文字类型 使用民族

象形文字 纳西族东巴文

汉字及其变体 汉文、方块壮字、方块侗字、水书、白文

音节文字 纳西族哥巴文、彝文

印度字母体系——藏文、傣文

阿拉伯字母体系——老维吾尔文、老哈萨克文以及乌孜别克文、柯尔克孜文、塔塔尔文

回鹘文字母体系——蒙古文、“托忒”蒙古文(只在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中使用的蒙古文)、锡伯文、满文

拼音文字 朝鲜文字母体系——朝鲜文

拉丁字母体系——壮文、景颇文、拉祜文、佤文、傈僳文、新维吾尔文、新哈萨克文以及及布依、苗、黎、纳西、侗、哈尼各族的文字方案

斯拉夫字母体系——俄罗斯族的俄文

第二节汉族概况

一、概况

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汉族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既有主源又有支源。东夷集团是汉族的主源;苗蛮集团是汉族的一个支源,百越集团是汉族的第二个支源,戎、狄集团是汉族的第三个支源。经历了2000余年的繁衍生息并不断吸收其他民族血统与文化,发展成为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众多人口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

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粤方言)。现代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方块字,共有40000个字以上,通用的有7000字左右,现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汉族没有全民族必须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二、民俗

(一)食俗

饮食特点: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主食: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和北方种植稻类地区,以米食为主,种植小麦地区则以面食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粮食作物,例如玉米、高梁、谷类、薯类作物作为杂粮也都成为不同地区主食的组成部分。汉族主食的制作方法丰富多彩,米面制品,各不少于数百种。现在,中国东南方仍以米食为主,大米制品种类繁多,如米饭、米糕、汤圆、粽子等;东北、西北、华北则以面食为主,馒头、包子、面条、烙饼、馅饼、饺子等都是日常喜爱食物,其他如山东煎饼、陕西锅盔、山西刀削面、西北、华北抻面、四川担担面、江苏过桥面等都是有名的面制风味食品。

菜肴:汉族在饮食习俗方面形成菜肴的众多不同类型是因为受到多方面的条件影响。首先是原料出产的地方特色,例如东南沿海的各种海味食品,北方山林的各种山珍野味,广东一带民间的蛇餐、蛇宴;其次,还要受到生活环境和口味的制约。人们常把汉族和其他有关民族的食俗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反映出带有区域性的某些口味的差异和区别;再次,各地的调制方法,包括配料、刀工、火候、调味、烹调技术的不同要求和特点,都是形成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各地在民间口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有特色的地区性的菜肴类型,最后发展成为较有代表性的菜系。

饮料:酒和茶是汉族主要的两大饮料。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也是世界上发明酿造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构成汉族饮食习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发生了广泛影响。除酒和茶两种主要饮料,某些水果等制品也成为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人们的饮料。

(二)主要节日

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过“春节”又称为过年,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过年时,除夕要守岁,初一要拜年。

1.春节

起源: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它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时间:春节前的腊祭拉开了年节的序幕。腊祭本来是农事完毕后,打猎取兽祭祀祖先百神的节日。汉朝以立冬后的第三个戌日为腊日。南北朝以后,定在农历12月8日为腊日,俗称“腊八”,春节活动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经过除夕、春节,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

春节活动:因时因地而异,主要有以下内容:操办年货、做新衣、扫尘、祭灶、祭祖、吃团圆饭、守岁、贴春联、挂年画、放鞭炮、吃年糕、吃元宵、舞狮、扭秧歌、玩花灯等。

除汉族外,蒙古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侗族、瑶族都过此节。

2.元宵节

起源: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民间有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多种。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活动: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2000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除汉族外,蒙古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侗族、瑶族都过此节。

3.清明节

起源: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同类推荐
  • 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上)

    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上)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北大高效学习法

    北大高效学习法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是华罗庚的亲身体会,也是他从一个初中生而成为一个大数学家的真实写照。懒惰的人是成不了大器的,只能一辈子与平庸相依为伴。许许多多考上名牌大学的才子,都与“勤”字分不开的,对那些懒惰的人来说,“勤”一个字好辛苦。人有知识水平的不等,能力高低不同,但上天给每一个成功者的机会是同等的。这就靠你自己去把握,通过不断努力去争取,这一点我感触很深。
  • 民间故事探寻

    民间故事探寻

    人生匆匆,岁月涛涛,总有一份份感动在我们心灵留下倒影,总有一种情愫让人回味无穷,使我们或感觉人生的美好,或感觉希望的永恒,这就是我们生命的光华。让我们采撷心灵感动的倒影,编织美好心灵的花环,让我们永远生活在温馨的心灵花园吧!心灵是我们的生命之场,演绎着我们人生的酸甜苦辣,只要我们细细品味,就会触摸到真实的内心世界,就会走到心灵之河的彼岸。让我们坚守心灵的真实吧!这样我们才会感觉到人生的深刻内涵;让我们获得心灵的小憩吧!这样我们才会收获那份沉静的感动。
  • 卓越校长的5个习惯

    卓越校长的5个习惯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十二册,本书从校长的自我管理、员工管理、家长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成就一个卓越的校长做出了规划,涵盖了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既为新校长准备了一系列简便易学的实用技巧,又为有经验的校长提供了一套学校科学管理的参考策略。
  •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名人经典诗词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名人经典诗词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名人经典诗词》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热门推荐
  • 暗世界之爱

    暗世界之爱

    这本书是我这一辈子,唯一写的一本书。这本书是为我十年虚度的青春做一个纪念。只见紫光的暗世界统治者----神;不知从何来的伪龙骑士----界钥匙;误入暗世界的天芒圣光----命使;游荡在人世界(我们的世界)的换钱师们……他们拥有人都希望拥有的永恒生命,但是他们并不幸福。PS:看完本书的人能完全明白这书写的是什么,那么你与我一样是一个绝世的庸才。看懂八成,你是一个天才。五成,你是个人才。一到三成,你是个凡人。没有看懂,你是一个正常的人。没有看完,你是一个打酱油的人。
  • 大靖风云录

    大靖风云录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来京城碰运气的,张三不是第一个,同样,也不是最后一个。他戴着一顶破旧的皮帽子,穿一身粗布衣裤,鞋子上甚至还有个洞。
  • 先婚后爱:老婆大人别落跑

    先婚后爱:老婆大人别落跑

    一本协议书被随意地扔在桌上。“为了利益,过萧萧我们合作愉快。”林墨勋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眼镜,眼镜下透出精明的光仿佛在快速地计算着什么,随即绅士一笑。过萧萧拿过协议书随手翻了翻没什么问题便潇洒地签上了名字,然后挤出笑容伸出手:“林先生合作愉快。”林墨勋看着过萧萧准备握手的姿态竖了竖黑色大衣的衣领,收起协议书起身走出了咖啡厅。过萧萧伸出的手慢慢握拳,心里仿佛有一万头草泥马在奔腾。
  • 至道人间

    至道人间

    那少年,手持木剑,唯有孤独作伴。只因他的妹妹被得到学院的强者强行带走。“尽管你是中州最强的势力,那又怎样,我终有一天会铲平你们,因为,动老子的亲人,就是不行。”剑指苍穹问天地,世间万物皆为棋。千锤百炼,成就人间至道!
  • 赘者为王

    赘者为王

    萧岩很苦逼,扶着电线杆抖鞋都能被人一棍子打得魂穿异界!穿越就罢了,还莫名其妙地成为了一名家丁!这还不算,当萧岩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拿回自己的卖身契时,主家小姐萧潇突然跟他说了一个让他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的消息——自己是她家的上门女婿!“上门女婿?这辈子都不可能当上门女婿的,想我堂堂七尺男儿……唉……娘子放手……疼……”萧潇:“那你倒是说说七尺男儿怎么了?”“我想说的是,堂堂七尺男儿方才是上门入赘的高标准啊!”众人:“……‘’本书书友群:949017637,欢迎大家加入交流!
  • Tfboys之爱的承诺

    Tfboys之爱的承诺

    tfboys之爱的承诺他们互相相爱,爱是不一样的,有风调雨顺,有误解,有残缺,有保护的
  • 星星孽缘

    星星孽缘

    李通志穿越到同城异世界,发现这是一个修行者的世界。他得缘修行,得人相助,开户了上天入地的高能旅程。
  • 王权授业

    王权授业

    一介草民何以谋生,知晓前后多少事,步步惊情,事事苍茫,。王非王,臣非臣,何以扫天下,儿郎当自强否?
  • 曼曼入我心

    曼曼入我心

    苏曼宁是个身材、脸蛋俱佳的女明星,因太放飞自我,一直蹦跶在十八线,且自带招黑体质,长期上花边新闻。一次星艺颁奖晚会,经纪人让她想方设法,去接近著名的珠宝设计师楚南洵,能佩戴上他设计的珠宝,定能成为红毯上的焦点。为了接近这位“大师”,苏曼宁费劲了心思。看到楚南洵的那一刻,震惊了!这高大帅气的小鲜肉形象,完全走的是偶像路线啊!颁奖晚会上,他还拯救了出尽洋相被称为“王炸女孩”的苏曼宁,苏曼宁万年少女心复苏怀春了……无论清心寡欲的楚南洵如何嫌弃她,她都不放弃疯狂的撩汉之路……嘿嘿,“你越是嫌弃,越是喜欢”!另有神助攻:珠宝大师的戏精表妹、刀子嘴豆腐心的经纪人、看戏的守门大叔、半路跑偏的竹马唐钰……
  • 彩云城一灵旗

    彩云城一灵旗

    ‘大正难成器,大邪亦为宗’天地最初一个灵力泛滥斗争狠辣的年代。长相普通且身世不明的卫凉,在外族入侵之时被夺走了身边唯一的‘亲人’,同时有关他青莲血脉身份的传言也在五洲传开。从此他便成了各方势力争夺和保护的对象,从中斡旋之际只有他得知了自己并非真正的王室血脉。是像以前一样任人摆布?还是瞒天过海?想到从前蝼蚁般的遭遇,卫凉深呼一口气着说出了那句:“我要手持青莲王旗,践踏世间不平之理,不惜冷血,不惜卑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