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72200000008

第8章 皇家的产业

京师,孔颖达那帮文人的折腾中,大业四年匆匆而过。

新的一年到来,杨广是不打算在搞什么大动作了。由于运河的事和修长城以及开驰道,去年的人民有上百万不得安生。再搞什么大的工程的话,民怨四起就又要有得头疼了。

运河是基本完工了。上次朝堂上的事情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从那以后下臣已经敢于进言,不必再战战兢兢。虽然每次进言看到的还是杨广的死人脸(被批评谁都不会高兴的啦),然而只要是好的建议他都能接受。

驰道很多都是按照先秦的来修筑,后世也多有修补,不过战乱的这么多年里,除了比较发达的地区,像长安、东都的道路保持的比较好之外其他地区的就很凄惨了。稍微偏一点的都是杂芜丛生,更偏的甚至都已经树木林立了,不少地方甚至被水冲毁,泥石淤塞。现在也是抽不出人手来整修,只能是各个郡县自己的区域自己负责,维持个勉强通行的程度。

长城倒是修好了,修补上的长城已经能够很好地堵住那些想来掳掠的突厥人。早在新年刚过,杨广就发了道圣谕,让马邑郡的李靖招个千八百的人伪装成其他部族的人去突厥和契丹等地逛逛。圣人都有话说了:来而不往非礼也!反正自己不好受,他们也别想舒服。本来杨广也不是损人不利己的个性,可那些蛮人一定要来惹他,更何况现在的情况是损人稍微利一点点自己。

这些都不算是什么重要的事了。就那个驰道看看该怎么个拿主意好,在不伤民的前提下做出成绩来。交通乃国家稳定的基础,看大运河就知道了,现在南方还有谁敢叽声说不服要反隋复陈的。

杨广放了些权,不再什么都亲力亲为了,门下省的人负责审查政令和封驳诸事,现在的奏章少了许多。而尚书省管理全国的政务,一般的小事都能处理的很利落。

尚书省管理全国的政务,杨广都干脆想把那个一直空缺的尚书令找个人补上了。这么一来,尚书省有了头头,就跟个内阁没多大区别了,完全可以当内阁来使用。没什么大事的时候甩甩手让他们干,重要的自己再处理一下。当然,不可能完全放权的。最主要的是没有一个有能力,而且自己又能放心的人来担任。

不过,今天他不是要来思考这些的。现在杨广正在东都的街头闲逛,身边是些化了妆的禁卫兵。独孤盛也跑出来了,他一听说杨广想出宫玩就心急火燎地跑了过来,他可是知道杨广的脾气的,而且这么让他出宫实在是很危险。最主要的是,杨广想做的事情,现在还没有人能拦得住过。

独孤盛是杨广的老人了,他从杨广还是晋王的时候就随侍左右,是真真正正的帝党。他也知道杨广他是劝不住的了,所以听说之后立马找来了军中的勇猛士兵,自己带了亲卫过来保护杨广。独孤盛估摸着,只要自己在杨广身边,量来就算有问题也不会太大。

现在杨广的身边就是一大堆化了妆的士兵,周围的行人都被隔出了五米之外,听说前方甚至有斥候专门观察周围环境以及行人举止,以防万一。

杨广想看的是那些皇家的产业。尽管有内府的文件奏章,可毕竟是些文字数据的东西,看了也没多大感觉。

前面就是皇家万册书店。看起来生意很好,门面装修的蛮有文化气息。店铺的招牌不知道是谁写的,鲜红红的字体,龙飞凤舞,潇潇然洒洒然。窗明几亮,一架架书摆在店里,墨香弥漫。只要是文人,看到有如此良好去处绝对是没有不进去看看的。书店现在还是个新鲜事物,以前由于技术水平的制约,文人想多收藏两本书都不成。以前大家看到一些孤本残本,想要誊抄,你就算是再怎么去乞求书册的主人,人家也不一定愿意借给你;而且人家愿意借了,你要誊抄一本几十万字的书册不眠不休也要费上个十天八天。仅就这方面而言,杨广还是很敬佩文人士子的求学精神和毅力的。

杨广上位,皇室的藏书立马大增,天下的孤本、残本……在一道圣旨之下能收集的全都收了上来。由于是高价收购,皇家也因此耗费了大量的钱财。然而这些在杨广看来完全是值得的,钱以后可以再挣,可是有些东西一旦错失就再没办法弄回来了。像前人早就以为佚失的《乐经》,历来大家都以为被秦始皇焚烧了去,没想到这次竟然从一个小山村里给收集上来了。四书五经的提法现在还没有人提出,但是经书就那么几卷,都跑不到哪里去。现在找到了《乐经》,那么就有了六经了。毕竟是和其他的书经齐名的经书,很多年来文人都以《乐经》的佚失为憾事,今日得寻瑰宝,无憾矣!天下的书皇室不说收藏了十成,但是杨广花了大力气下八九成绝对是有的。

都说堵不如疏。华夏千年以来最怕的是什么?不是别人的入侵,你能进来我就能把你撵出去;也不是钱粮的匮乏,大家只有有一口吃的就不怕坚持!我们怕的是少数人那自作聪明的愚弄!华夏人的民族情绪是很容易被人挑起的,这是好听一点的说法;难听的说法是,汉人是最容易被骗的!为什么呢?因为首先是很多人不识字,没有文化,人云亦云之下常常把谬论当真理。

这里有一个故事,可以作出很好的说明:

一天,孔子的一个弟子跑出去玩,被一个混混戳了几拳,鼻血狂流。那个弟子跑回来后,一边擦着鼻血一边对孔老头说:街上有人戳了我两拳,但是我没还手,我的品德很高尚了哦!孔老头一听,气得三尸神暴跳,随手抄起一根木棍就撵他,一边打一边大骂:我让你高尚!我让你高尚!人家打了你干嘛不还手,啊?!他要敢打你你就要还手给我把它打成猪头三,人家要敢抄刀子你就敢扛斧头,这才是我的弟子的行为!你还高尚了是不是?!你还高尚了是不是?!道德和高尚是对同样道德和高尚的人说的,对那些蛮横无礼的人,你就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后来,人们得到的却是一个成语:以怨报德。而孔子的原话其实是:“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可是被那些人“以怨报德”这么一个变化,就把孔子的恩怨分明弄成了别人一欺负你就必须做“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地忍着的“忍者”。而上升到了国家事务上就是好的东西送人,差的留自己;人家来打你了,你要跟他讲仁义,不能因为我们兵力强盛就打人家,还要送他钱财女人好让他能风风光光地回去……

这样的事情杨广是受不了的,自己也不会去干,更不许别人这么干!你想干?那好!把你剁碎了浇长安城外的野林子这件事杨广就算是自己亲自干也要削了你!所以,他要做的是把这种断章取义的做法从根本上抹去。世界上的那么多惨剧就是断章取义留下的祸患。现在,杨广他刊印书籍,找人修纂书籍就是不让以后的人乱来。这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教育,只有更多的人受教育了,人们才不会愚昧。这几年恢复的州学、县学就是为了实现第二个目的。

……

书店里的人很多。书店的都是些零售的书籍,在不远处的印书馆则是书籍的批发,那个方向的马车挤了半条街,生意极为红火。现在皇家的这个书店和印书馆只在长安和东都设了店面,可天下想要书的人却多了去了,这些商人就是典型的书贩子,书籍运出了东都和长安,即使是价格再翻一倍都有人要!现在每天在印书馆门前,无时无刻不是没有人在等候购书的。印书馆也因为这个原因一天三班倒地工作,即使这样依然是供不应求,已经上奏说要对印刷厂进行扩建了。

书店,杨广施施然走了进去,两个侍卫也混了进来,随侍左右。现在的书还是线装书,这主要是没有找到好的东西做粘合剂。书籍的制作需要大量的粘合剂,而一些性能良好的粘胶却偏偏不能大量生产。这下子大家没辙了,没办法之下只好弄了个线装书。虽然不太方便,但在杨广看来线装书其实还是很不错的,古朴美观,一本本的书籍单是看到了那些书线就能让人联想起书籍内饱含着的历史沧桑。

在一个书架前,杨广取下了一本《中庸》,静静地翻阅。《中庸》其实字数并不多,之所以成书是因为,现在刊印的书籍都是有注疏的,把每一个难点、典故之类的批注上去,方便人们阅读学习。周围的不少人也在看书,不少还看得摇头晃脑的,遇上这种极品,杨广觉得挺好笑。有些则是入了神了,杨广甚至发现了好几个寒门的士子,从他们浆洗的挺直或是打得细致的小补丁的长衫上就能看得出来。

大业登基后杨广就下令恢复郡县的学校教学,这么四年下来,士子已经不少。不过由于这些学校的不完备,很多人仍然无法得到教育,真正能上得了学的都是些薄有家财的中产家庭和地主富户。杨广想要改革也不太好下手,这主要是教师的问题。每个郡县其实学的东西都很不一样,每个老师都是按着自己的性子教。同样是郡学和县学出来的,有的人学过了有的人偏偏就一点都不懂,因为老师没教。这样的教育水准,根本达不到杨广要求的水平!何况杨广真正的要求其实是全民教育,这样子差的实在是太多了。现在大隋新立,加上原先南北朝五胡乱华等事件的影响,士子大多还有上进之心,尤其是北方的士子,血与火里走过来的人,对大隋的政策随时都是举双手赞成的。一句话——为了大隋的兴盛!真正的阻挠是一些大阀门,他们都是庞大如皇室大小的阀门了,自然是不会甘心在杨广的这些政策下退出历史舞台。家业再没落,他们会抱着侥幸之心,合力与杨广拼上一拼。

为了之前那个问题,杨广召集了人手专门去编撰了几套教材,现在已经是印出来了,今年应该就可以下放到各郡县的学校,尽可能地把问题削弱甚至解决。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只能徐徐图之。唯一值得庆贺的一点就是现在标点符号已经在文人之中普及,不必太担心某些有心人再跑出来歪曲解读,搞愚民之学了。《论语》等孔子的著述也已经被那些大儒们合理整理出来,现在被官府认定为正解。大儒们的声望和政府的强力支持,改变人们的思想应该用不了多少时间。现在一切都刚刚起步,能给下辖的人民一个思考的机会,赋予人民思想才是重中之重。即使是大隋亡了,也要让后世搞不了愚民政策。

……

“听闻这《论语》我们陛下也有参与修定呢!”不远处两三个人窃窃私语。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竟然说杨广自己著书了。事实上,杨广也只不过是在一些相关的问题上与其他人讨论了一下,倒是真的没有提笔写下来。

“我也听说陛下这一年来可是在宫中写了好些书稿,绍圣侯也是上奏了陛下时才知道的,只是不知是哪几本典籍。……想想那去年冬,可是真的热闹呐,一百多名天下各地的大儒,坐论经坛,还为此合力修撰了圣人之言。现在得以一观,方知圣人之真意,我等以前倒是疏狂了,断章取义,谬失千里矣!”

“陛下兴文教,真乃是天下之福,我等之福。大家当须得不负一生所学才是。”另一人朝东方的方向拱手说道。

……

出了书店,已经是正午时分。

天气很暖和,走在路上感觉人都有些懒洋洋的了。现在已到了吃饭的时间,杨广和独孤盛他们三步两晃的就拐进了一品楼。

一品楼是杨广置下的商团最早的经营项目。主营的是饮食,副业是旅客住宿。一品楼从杨广北巡回来开始就置办经营,至今已近半年。一品楼的生意是京中最红火的店铺之一,每日客流不断,不说京中的达官贵人要来,就是进京的各州县的士子富商也必然要来吃上一两顿的。一品楼的厨子都是宫中的御厨带出来的弟子,手艺不行的都不敢放出来,所以说到这来吃饭用膳跟吃御膳没多大区别。除了些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规格样式这里不能做之外,一品楼里能给客人们提供的平常菜式都达到了上百种。由于严格要求手艺以及食材的严格挑选,现在京中还没有哪一家酒楼能上到一品楼这样的档次的,一品楼已经是京中食肆绝对的带头大哥。旅客住宿只是附带的经营,现在的人们还不太习惯这种旅店的形式。人们有熟人的一般都在熟人家借个宿,没有的则住官办的驿站,那里比较便宜。

一品楼有四层,第一层除了主大厅,还设置了个台子供人娱乐之用。从巳时开始会有人上台给人说书、歌舞、抚琴奏乐或是搭戏台唱戏,直到酉时方罢。音乐是人们常常能听的,然而这个说书和唱戏就比较稀罕了,因为这个东西也是从宫里流传出来的。无论是谁,到了一品楼,没哪个不觉得这东西稀奇的。皇宫里的东西,谁不想多见识见识!

二楼和三楼都是普通的隔间,一般的士子商人都是喜欢上二楼去的,那上面装饰的更华丽些。四楼只有那些京官和贵人们才能上去。而一楼的那些就是听说书或是听戏上瘾了的人给占了去,因为那里离那戏台子最近,无论是听还是看都更有感觉。有些人第一次进京的来了一品楼不知道内情,也想挤一楼,可就是半天也没腾出个位子来,只能徒呼奈何。

杨广进来的时候正是说书人在说书,正说到的是三国时常山赵云赵子龙杀入敌阵七进七出的事,当的是精彩之处楼上楼下众人或屏息或抚掌喝彩,群情激荡。

独孤盛寻的是二楼的一个角落,因为这个位置的视角不太好,所以没人选,正好独孤盛也不想惹人注意就要了这一桌的位置。独孤盛点了酒菜就引了杨广上去,其他跟着上来护卫的几个亲卫则在邻桌坐了下来。

直说了一刻钟,台上的说书人才惊堂木一下,表示这一次说书已经告一段落,然后在众人的鼓掌喝彩声中退下场来休息喝水滋润那快要冒烟的喉咙。

这么一会儿,酒菜应经上来了。都是些清淡的小菜,杨广也爱吃。这也是因为常年都是些大鱼大肉的腻味了,加上早年总管江南住了很长时间,对于南方清单细致的菜式更喜欢些。说起江南,无论如何的,每每回忆起来,那些日子真的是比如今有味道多了。当时独孤盛就跟在杨广身边,作为身边人自然知道杨广的喜好。

杨广每道菜都尝了尝,最后指着道鲫鱼汤:“这汤不错,你也尝尝。”

独孤盛依言也乘了一小碗,感觉的确很好喝,又加了一碗。独孤盛知道杨广平时不会要求下人计较那么多,而且他也是粗人一个,火爆刚烈的性子,只要不是关乎朝廷大事和杨广安危的时候,他也很是随意。

“你常来吧?只是可惜这里吃不到鲜鲈鱼了。”杨广道。

“也不常来,”独孤盛放下刚刚提出来的鱼刺,“偶尔有老友一起出来一起喝个小酒,平时当班。这地方的东西也恁贵了。”

说完,像是想起什么,还咧嘴笑了笑。

“是张须陀吧?你也真是的……”杨广也觉得好笑。他跟张须陀的事都传到杨广这里了,御史想弹劾的,杨广压了下来。

上次他召张须陀进京交待他办些事情,之后独孤盛等好几个军队里出来的拉着人家进了一品楼,说是张须陀升官了怎么着也得请个客,而且他们上的是四楼。四楼的东西说多贵就有多贵,等最后一结账,张须陀傻眼了,都还是没有弄明白怎么这里那么一桌酒菜竟然那么贵。摸摸身上的银钱,就只有杨广让内库给的十贯钱喝酒钱,说是喝酒钱其实是真的很多了,现在隋朝的金银比价是一比四,一两银子作一贯钱也就是一千文,现在的一斗米(一斗约合5.9公斤)才要四文钱呐!一贯钱都够一个五口之家一年的食用了,可现在一桌的酒席就说要十六贯钱!这就好比个一般人,谁要是让他花了几万块就只吃了个饭,是谁都不会愿意的。这下子,急得张须陀都快把身上的佩剑给当了。张须陀本就张的一副老农的模样,这一急起来可就像极了一个受了恶霸欺负的乡下老农。最后还是独孤盛垫了剩下的钱,这下子张须陀从内库里领出来的钱真的成了喝酒钱了。接下来的几天张须陀不得不跟独孤盛住了军营。那十贯钱,杨广本意是张须陀回程的时候过得充裕一点,没成想啊,最后他过得更窘迫了。

“你呀你,人家张须陀没防着你们是因为大家都是军队出身,你倒是把人家坑了。”

“呵呵,大家也就开了个玩笑,后来张须陀回去的钱我们可是都出了的,十来贯呢,”独孤盛伸出五个手指头,又抿了口黄酒,咂咂嘴,“还真别说,张须陀可是喜欢上了这个说书,后来大家伙约着来了好几次。”

感情人家张须陀当时一心放在了听楼下说书人的说书内容,根本就没吃出味道来。最后还白白交了十来贯钱,当然是觉得冤枉死了。

“公子,这酒可真不错。”独孤盛抿着酒说,“还有就是那个‘烈火烧’,大冷天里一碗下肚,就是刮大风雹都不觉冷。”

所谓“公子”,这个称呼可不是随便能叫的,公子公子,乃是三公之子、国公之子,朝廷的三公就是太尉、司徒、司空,地位没有那么高的都没这么叫的。能被人成为公子的,其父辈至少都是三公以上的荣耀。

“嗯,还行。”杨广随口道,其实这些没有经过窖藏的酒都不够香醇,杨广很少会喝,不过却是很对这些北方汉子的口。杨广本身并不嗜酒。

说到酒,竟然真的有人叫酒了:“……就要那‘烈火烧’,我还真不信了我……伙计,‘烈火烧’上一坛来……”

旁边的一个士子想要拉他,没拉住,只好随他去了。

“烈火烧”上来了,那家伙整了整冠带,拍开了封口就想来个一口闷。一小坛的酒少说也有两斤多,那人才灌了两口就面红耳赤上下不能。最后硬憋了口气吞下,不好意思地放下了坛子坐下来。其他几个不知道是他好友还是什么的连忙劝阻,不让再喝。

“烈火烧”是蒸馏酒,五十多度,谁要真的一口闷下两斤多去,那还不给烧坏了。何况这些人平时喝惯了十来度的清酒和浊酒,哪里喝得惯这等烈酒。刚才那人没有在第一口喝下就喷出来已经算是好了的。

杨广看了后说道:“还真是年轻气盛啊!”

看看吃得也差不多,也坐了差不多半个时辰了,杨广起身准备继续出去看看。

“报!”一个传令兵进来呈上个手折。

同类推荐
  • 神话故事新编

    神话故事新编

    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新篇,好看励志的神话故事,开卷有益。
  • 重铸清华

    重铸清华

    如果晚清想要挽回败局的话,那么穿越的对象就只有一个了,恩,那就是慈禧太后。
  • 汉世尘

    汉世尘

    重臣之子不学无术为人烦,一朝明悟痛改前非刮目看;入得江湖化虎化豹心难安,风起云涌锋芒毕露绝内患;子承父业镇守皇朝四敌暗,龙城守将傲然天地汉永存!
  • 撕破夜

    撕破夜

    真正的乱世中,一个人无法扭转乾坤。哪怕是绝代高手也只能败在时代的潮流之下,身无昆仑之力,不敢枉谈为万世开太平,可一路上长夜漫漫,总要有人长夜挑灯,划开这世道。
  • 镇远

    镇远

    大乾王朝一个在乾天大陆上统治了千年之久的王朝,风雨飘摇的王朝,面对西方蛮族的虎视眈眈,叛乱四起,混战不断,它又能如何?群雄并起,血染虎闸,无数的大乾俊杰,为它前赴后继,为它而生?为它而死?只为让自己的民族脊梁不倒!不愿子孙沦为异族奴仆,为大乾再次屹立绝巅,写下一曲壮丽悲歌。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军为国,挡蛮族。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蛮族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热门推荐
  • 千年龙之龙鸣异界

    千年龙之龙鸣异界

    许诺在地球第一强者,身负奇异秘籍,渡劫失败,步了师傅的后路,于是在那时便开始了异界的经历,出生异界,便经历家破人亡,被养父收养又遇到多事之秋,身有龙魂九条,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自己,又有何惧,许诺只求平静过完一生,奈何肩上的负起的事情越来越多,许诺该如何在异界生存呢
  • 丧尸王的最强系统

    丧尸王的最强系统

    轮回千年,今生成为丧尸,手握百万丧尸大军。你说什么,说我没空军?我的丧尸蝙蝠,丧尸鸟不会飞?什么你说我没水军?我的丧尸水蛭,丧尸大白鲨不是水里的?
  • 赎以成魔

    赎以成魔

    他看着这个明明离他很近却又让他触摸不到的人,想开口却又没有勇气,只能在心里默默的问:可否用我真心,赎你成魔?
  • 青梅竹马太虐人:宝贝,别闹

    青梅竹马太虐人:宝贝,别闹

    五岁的时候,小纤纤看着墨子晗手中的蛋糕直流口水。墨子晗指着他的嘴唇腹黑的开口“宝贝乖,只要你亲亲子晗哥哥,就把蛋糕给你吃噢”小纤纤听了,把墨子晗扑倒在地。在薄薄的嘴唇上“吧唧”亲了一下。墨子晗勾了勾嘴唇,把蛋糕给了小纤纤。十年以后,墨子晗从身后拿出一袋零食,给了元纤纤,元纤纤看到零食就开吃了。墨子晗坏坏的说道“吃了我的零食就是我女朋友了噢”元纤纤听了脸红了起来~~~
  • CSGO之这把我能翻

    CSGO之这把我能翻

    当国内csgo战队节节败退,曾经cs的辉煌已不在.....隋觉:“你搁哪瞎bb啥呢?给我爬!”
  • 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

    A市云家的独苗云澜是众所周知的纨绔,打架飙车蹦迪等等,凡是二世祖做的事她都做。终于有一次惹怒了自家大魔王,被打发去A市最强封闭式学校圣德高中,啧啧,听这名字就满满一股子站在道德顶上俯瞰无知无德人类的老夫子味儿。于是,豪车没了,美女没了,帅哥也没了……嘤嘤嘤,人家还想继续快活逍遥呢!以及说好的重点高中规范高中,为什么是个怪胎聚集地!平凡的二世祖从此进入了一个怪力乱神的世界……究竟有什么谜团呢?来跟着作者一个一个解开。1v1,男女主身心健康,从始至终只有对方一个。肯定是HE了啦~
  • 吸血鬼王子的追捕:萌妻太可爱

    吸血鬼王子的追捕:萌妻太可爱

    “逃到天涯海角我也不会忘记你,誓死护你!”“你许我一生,我定用我的一生来偿还,永不反悔!”“恩,永不反悔!”夕阳西下,两双手紧紧的握在一起,相依相靠。在一场场磨难中,无时无刻都在考验着他们,身世的纠纷,家族的迫害,失忆,但在夕阳下,他们总会重逢。
  • 流落仙尘

    流落仙尘

    我叫刘落,我只是想为师傅报仇,没想过要修成仙体。那些我爱的和爱我的人们还需要我,与其飞升九天,不如流落仙尘,作个逍遥自在的散仙来的快活!
  • 废柴大小姐独掌后宫

    废柴大小姐独掌后宫

    狂妄,杀戮!她二十一世纪冷血杀手,高智商,腹黑狡诈,我行我素,一朝穿越成废柴嫡女,只可惜世人无知沦为笑柄的女子,庶妹姨娘欺负下毒让她变废柴废物,一个毫无元力的废物,当她穿成她解了体内的毒,契约神兽,她狂妄嚣张,他冷漠无情,对女子从不正眼看过,不屑一顾,可他唯独对她宠爱有加,他却说本太子的女人就是狂妄嚣张怎么了,我宠的,竟然有惊人的才华和权利一鸣惊人,锋芒无比,狂妄无比,大放异彩。
  • 再相遇也许来生

    再相遇也许来生

    若不经历懵懂的过去,怎会拥有释然的现在不言如果,不悔当初...全书为本人真实心得体会,第一次以小说类型将埋藏于心底的往事一字字倾情而作,没有精美的语言和超前的构思,只是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关于我的故事,或许在你的心里也有这样的一段青涩岁月,不如进来一起品阅,希望能和你产生共鸣,也希望通过此文向我们逝去的青涩岁月和那一段懵懂却又真挚的情感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