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30900000013

第13章 第一次外交战:倭五王的对华政策(3)

主要内容是:带着篮子正在摘菜的漂亮姑娘啊,能不能告诉我你是谁家的女子,又心向何方?我是这统治大和的君王,但我只想求得你的姓名与芳心。

简单说来就是欧洲童话里常见的桥段——年轻的公爵爱上了一个打水姑娘,然后开始搭讪。

同样是勾搭姑娘,倭王武的手法不得不说要比那两个兄弟高得多了。

而在治国方面,他也是颇有手段。话说当政期间,倭王武发现,当时作为日本支柱产业的纺织业,虽说各地作坊很多,但生产力却大多相当低下,于是大王亲自深入基层搞起了调研,经过考察,他发现之所以生产力低下,全是因为那些织布的不懂养蚕,往往把蚕宝宝都养在不怎么产桑的地方,没桑,自然也就蚕少;蚕少,丝也少;丝少了,布还能多吗?

所以大王当即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选出桑叶产量最高的几个地区,然后把所有的养蚕户都集中到那里,结果当年日本的丝绢产量果然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

除了搞内政,打仗他亦是一把好手。

倭王武之所以被称之为“武”,那显然是因为他很能打。

此人据说能够单枪匹马地猎杀一头成年野猪。

有勇之余,他也有谋,但凡说到行军作战,就没有这位大王不会的。

当时的日本列岛虽然对外宣称是一个名为“倭”的统一政权,但实际上日本人心里清楚得跟明镜似的,自己那可爱的祖国自打有人住以来,就从来都不曾被真正地统一过。即便是一代女帝卑弥呼,其势力范围也仅限于九州岛,后来虽然政权转移至近畿地区,但四国、东北以及关东大部分地区,多为豪强林立各自为政,都不曾为倭王所辖。

但倭王武决定改变这一切,在弄死了几个哥哥确保了王权无忧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开始发兵东征西讨。

第一个被刀枪所指之处是吉备国(今冈山县)。

说起来这事其实都是倭王武自己闹出来的。

却说吉备国豪族吉备田狭有个老婆叫稚媛,长得貌若天仙,堪称岛国一绝。

结果倭王看上那姑娘了,于是想了个很下流的手段,命吉备田狭去朝鲜的任那办外交,趁着他离国的当儿,派人上门强抢人妻。

于是吉备大人冲冠一怒为红颜,勾结新罗再回国起兵作乱。

倭王闻讯大怒,率兵征讨,吉备田狭在拼死抵抗后,终因没有打仗才华,加之新罗援军迟迟未到等缘故而惨败。

不过倭王武总算是天良未泯,知道这回纯属自己理亏,所以没有对吉备田狭开杀戒,而是放了他一条生路。

之后,打上了瘾的倭王开始了他伟大的日本统一战,继吉备国之后,播磨(兵库县内)、伊势(三重县)等国也纷纷遭到攻打,王师所到之处,豪强诸侯们无不望风而降,偶有负隅顽抗者,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被武力镇压。

短短数年,倭王武便让全日本都拜倒在了自己的刀枪之下,堪称是日本的秦始皇。

可以说,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整个日本列岛,才开始了真正的统一。

而在扫平列岛之后,意犹未尽的倭王武(雄略天皇)又将眼光投向了海外。

公元464年2月,倭国军队在朝鲜半岛击败高句丽军;次年5月,攻入新罗,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遭遇挫败,但最终还是拿下了对方的活开城。

据说当时整个朝鲜半岛都为之震撼,无论是军师谋臣还是武官猛将,但凡听到倭国人仨字,无不丧胆变色,不能自已。

总体来说,这位倭王武应该是早期日本历史记载中最强同时也最为真实的一个国王,他既不像神武天皇那样宛若天神,也不似仁德天皇那般近乎圣人,而是有血有肉;既风花雪月也猥琐下流;既残暴凶狠也有情有义,总之,立体感很强。

在坐稳了王位,安定了政治军事之后,倭王武便理所当然地开始考虑起了外交事宜。

当时日本的外交对象说起来其实也就两个,一个是朝鲜半岛,另一个是中国大陆。

对于前者,日本人采取的是比较高压的政策,而且也不怎么把对方放在眼里,比如之前提过的那位池津媛,虽贵为百济国公主,可照样被一把火烧成骨灰,可见在日本人心目中,朝鲜人尽管有文化有技术,但终究没什么太高的地位。

而中国就不一样了,那毕竟是古立天朝久称上国的至高存在,虽说当下正处于南北混乱时期,可跟倭国相较,终究算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倭国很多事情还得靠着大哥,轻易不能怠慢。

所以在经过斟酌之后,倭王武决定:外交中心应更倾向于和中国的交往。

这是一个相当正确的决策,只是具体操作起来却并不简单。

时为公元477年,距离上次倭国造访刘宋已经过去了十五年。由于上一回被刘骏谈笑间剥夺了都督南部朝鲜诸国的军事权,所以在这十五年里,心中愤愤不平的倭国跟刘宋之间没有发生过一次官方高层往来,两者之间的关系几乎能用冷战二字来形容。

现在冷不防地就要改头换脸拿自己的热脸去贴人的冷屁股搞破冰之旅,你觉得对方能答应这种如此明显的行径么?

这还只是其一。

其二,你倭国人跟刘宋搞外交,主要目的无非就是想要个能在朝鲜半岛伸黑手的名分,可这名分上次已经被人给回收夺走了,现在想再要回来,简直如登天般困难。

这就好比你从我这里骗了一样东西,后来我把这东西弄回去了,现在你要再想来问我要,我不但不会给你,还会对你心存一份戒心。

故而在御前会议中,大臣们给出的建议是慢慢来,跟之前一样,循序渐进,先送礼,当孙子,等好感度积累到一定程度了,再提条件。

但是倭王只是摇头,表示孤自有妙计。

至于是什么妙计,他不肯说,手下当然也不敢多问。

这一年十一月,久违了十五年的倭国使者再度出现在了建康皇宫内。

此时刘宋坐龙椅的那位已经换成了宋顺帝刘准。

顺道一说,他是刘宋的末代皇帝。

刘准,字仲谋,长相端华,宛如画中之人。而且聪慧睿智,性格温良。虽说是天赋出众,但却有个致命的弱点——那一年,他才十岁。

其实刘宋的皇位本不该他坐,只是在升明元年(公元477年)的时候,重臣萧道成杀宋废帝刘昱之后,找了一个天资最高也最容易掌控的家伙来当皇帝,那便是刘准。

因为尚年幼,所以国中大事全部由萧道成说了算。

而萧道成心中在想什么,那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这路人,包括了倭王武。

“在任何作战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最首要的因素便是情报。”

倭王武从来都不曾忽略过任何来自于中国的情报。

他知道该怎么对付刘准和萧道成。

因为这次倭国使者讲明是来朝贡并顺便通报倭国王位交替之事,并没有讨论国际事务的打算,所以刘宋方面只安排了小皇帝亲切接见,萧道成本人则并不在场。

双方四目相对之后,倭国使者开始自我介绍。

“在下自倭国而来,奉了倭、百济、新罗、任那、伽罗、秦韩及慕韩七国军事都督,安东大将军(注意大字),倭国王武之命,前来拜会宋国皇帝。”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因为除了那“倭国王”之外,其余的各种头衔,全都是自封的。

给人一种你不给我我就自己拿的感觉。

作为一介下属藩国,敢在天朝皇帝跟前如此言行,实属大逆不道,堪称有不臣之心,说白了就是想造反。

望着胆大妄为的倭国使者,年幼的刘准一时间说不出一句话来,底下陪同的臣子们也一声不吭,因为大家都不知道从何说起。

当场跳将起来大声斥责一番?

这似乎不妥。

因为这时候如果跟倭国使者据理力争的话,非但说服不了他们,反而很有可能会激发他们的不满之情,从而加速对方在朝鲜半岛的行动。

而到了那时候,萧道成是肯定不会提出发兵救援的,因为他正在忙着干私活,等着篡权夺位;至于那刘准,自然也是铁定不可能去的,因为这孩子还等着别人来救他呢。

更何况,即便那两位有心去救,这北边还有北魏呢。

这些情况,倭王武早就熟知于心了。

所以得出的论点是:对于倭国所干出的这种大逆不道的行径,刘宋方面多半会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在倭国使者念完那一长串的头衔之后,刘准点了点头:“远道而来,你们辛苦了。”

他默认了。

接着,倭国的使者又向刘宋朝廷通报了先王死讯以及新王继位,再献上了朝贡的礼物,一套例行公事之后,便起身告辞。

第二年(公元478年),他们又来了。这次来建康,倭国使者们担负着两个巨大的重任:叙正以及递交国书。

叙正,就是把上一年自称的那一连串头衔给转正,之前刘宋不过是默认,现在要让他们光明正大地下圣旨给承认。

只不过去年是都督七国军事,今年则变成了六个,少掉的那个,是百济。

百济被打残了,凶手是高句丽。

话说在三年前(公元475年),高句丽出兵南下,一举攻陷百济首都,还杀了百济王,最后是在倭国的干涉性帮助下,百济王子才勉强出逃,率领残部迁到了一个叫熊津的地方,等候时机东山再起。

而倭王武派人送到建康的那份国书,也正是与此事有关。

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份国书,全部用汉字写成。主要分上中下三个部分。

前半段先是自我褒奖,在文中,倭王武以夸张的手法向刘宋朝廷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经过大小几十余战,自己现在已经是完全一统江山的倭国国君了,虽说国力跟天朝上国还不能相比,但也算是东亚小强了。

原文是:“封国偏远,作藩于外,自昔祖祢,躬擐甲胄,跋涉山川,不遑宁处。东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平海北九十五国,王道融泰,廓土遐畿,累叶朝宗,不愆于岁。”

之所以摘录出来,是因为我要着重引用里面的一句话——“东征毛人五十五国。”

这里的毛人,就是虾夷之地,即今天的北海道地区,从此可以得出,日本早在公元5世纪,就已经取得了对北海道的控制权。

接着,倭王笔锋一转,开始控诉高句丽,大意是说那地方穷山恶水尽出刁民,从很久之前便经常劫掠边境,现如今更是变本加厉,侵略百济,实在是忍无可忍,此乃中段;在文章的最后,倭王武表示,自己作为东亚小强,从来都不畏强暴,一直有心攻打高句丽,为百济复国出一把力,只是苦于前几年来事情太多,自己先是死了爹后又亡了哥,光办丧事都来不及,实在脱不开身,这些年总算是缓过来了,所以打算尽快出兵,希望天朝能够给予支持,即便不出援军给点名分也行,只要名正,那事也就多半能成了。

落款是:都督倭、新罗、任那、伽罗、秦韩、慕韩六国军事,安东大将军,倭王武。

你只要往前翻翻,看一看高句丽的地理位置便能知道,这一回,倭国不光想要南部的朝鲜半岛,就连北部,他也不打算放过了。

看完这份国书,相信你多半会由衷地感叹一句:胆子忒大了。

手越伸越长,东西越要越多。

最要命的是,刘宋还不得不给。

因为此时国内的形势已经越发紧张了,萧道成正紧锣密鼓地加紧自己的大计划,刘准则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地混吃等天黑。

倭王武知道这会儿已然是谁都奈何不了他了,所以才敢如此放心大胆地讨这要那。

这种削尖了脑袋把空子钻到底的精神给倭国带来了巨大的回报,数日后,刘准下了一道圣旨,把都督倭、新罗、任那、伽罗、秦韩、慕韩六国军事权赏给了倭王武,让他如愿以偿的同时,还加封他为安东大将军。

而高句丽那边,刘宋朝廷虽然没有明确的表态,但实际上也等于是放手了,毕竟倭国索要的名分全都已经如数到手,那么换句话讲,刘宋等于是支持他们对高句丽用兵的。

这不得不说又是一次大胜利,继南部朝鲜半岛之后,倭国连北朝鲜也得到了——当然,目前还仅仅停留在名分上。

至于胜利的原因,主要当然得归功于倭王武的谋略——快速获取第一手情报,然后趁着空隙见缝插针。

建元元年(公元479年),萧道成终于下手,派部将王敬则率兵进宫,逼刘准让位,然后自登宝座,建立南齐政权,是为齐高帝。

在离开龙椅前,年仅十二岁的宋顺帝留下了一句悲怆至绝的肺腑之言: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

同年,幽禁中的他被负责监视的南齐士兵所杀。

萧道成当上皇帝后,倭国使者在第一时间便出现在了建康,以最热烈的言辞代表倭国向萧道成表示了祝贺,齐高帝当然很高兴,当即加封倭王武为征东将军。

南北朝期间,倭国使者的最后一次到访,是在天监元年(公元502年),这一年,梁武帝萧衍接受齐和帝萧宝融的禅让,建立梁朝,倭国闻讯之后特遣使者前来祝贺,倭王武也因此又高升一级,被封征东大将军。

而倭王讃(履中天皇)、倭王珍(反正天皇)、倭王济(允恭天皇)、倭王兴(安康天皇)以及倭王武(雄略天皇)这五位倭国大王,在历史上也被并称为“倭五王”。

至此,倭国与东晋南北朝的那些事,便算是说完了。

在这将近一百年的交往史里,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首先,每当倭国人跑中国来要这要那的时候,时机都掌握得非常漂亮,不是中国正在被人打就是马上要变天,简单说来就是每次在我们抽不出空儿腾不出手的时候,他们便莫名其妙地跑过来办外交了。

其次,自打从刘宋那里得到了都督南部朝鲜半岛诸国军事权的名分之后,倭国对中国的外交方针,似乎发生了相当微妙的变化。

在那之前,倭国人无论是来洛阳也好,来建康也罢,虽然也有求封讨赏,但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朝贡,说白了就是来送礼的;而后来,则渐渐演变成了无事不上三宝殿,只要来,就必定有事,目的明确——或渡海前来拜会新皇帝,或是照会一下自己国内的改朝换代事宜,或是递交国书,总之,就是来办事的。

请不要忽略这个细节,因为它标志着倭国又将开始下一盘更大的棋。

同类推荐
  • 荡孽

    荡孽

    大洪水前,人神共存,乍暖还寒。山海之间,魔孽同舞,睥睨尘凡。且与我携手,一同步入光怪陆离、波诡云谲的荡孽之纪!——这是上古之世寂然折起的一页,虽荒不蛮,有死无殇!
  • 明阳三国

    明阳三国

    现代人高燚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三国乱世,遇明师,结英豪,诛奸贼,扫佞臣,逐鹿天下,问鼎九州,与刘备、曹操、孙吴展开生死对决,英雄意气,热血功名,沙场征伐,朝堂诡谲,一段段情仇爱恨血泪史,一篇篇豪迈雄浑宏伟章,碌碌无名之辈,亦可扬鞭策马,号令三国!凛凛雁门将,纷纷虎牢兵。路遇劲敌手,棋逢真英雄。非亲非疏计,亦仇亦友名。祸福谁与共,风雨九州同!
  • 天下锦衣

    天下锦衣

    他本是一介书生,一心科举,日夜苦读只为,有朝一日入仕为官。然而一场意外,却使他性情大变,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他出身锦衣世家,承袭锦衣卫官职。历尽千辛万苦,拨开重重迷雾,终于揭开父亲惨死之谜,此后重振锦衣卫。他提督锦衣卫,兼领东厂,权势滔天,杀人无数。他诛反贼,惩贪官。手段之毒辣,力度之强,前古未有。他力排众议,重操‘张居正’改革,利用手中的权利铁腕治国。使日落西山的大明王朝达到了繁荣的顶点。林寒人称“林不眨”,安平人称“笑阎罗”,申明人称“申不吝”他们的绰号从何而来,又有什么精彩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娑婆世界,几度春华。缇骑四出,锦衣天下……………………
  • 诗耀大唐

    诗耀大唐

    大唐王朝以诗取仕,从2020回到786,足以让他傲视诗坛,登上权力的巅峰…….
  • 北宋一大家

    北宋一大家

    古文奇烂,不会种田,没一首诗词记得全篇,发展科技又不会打铁等的基础工业的两个无血缘关系的穿越菜鸟。他们是会被包黑子咔嚓了;还是会被韩琦给坑了……
热门推荐
  • 孟婆莲姬

    孟婆莲姬

    莲姬,世人口中的孟婆,异界的第一位战胜。千年前因一事伤心而自请落入人间,掌管世人轮回之道。千年过后,见识世间冷暖,回归异界,已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再相见,你还是风采依旧,不过有些人,有些心思我不再是单纯的相信任你拿捏。“跪下!我是战神,而你只是一个小小的舞仙,敢和我叫板,你还以为是千年前吗?”还有你,少来我面前晃荡,展现你可笑的深情。(本书女主角就是大家口中熟悉的孟婆啦,不过人家可是一位战神,连异帝都不敢招惹。经历风浪之后可是变身手撕白莲花的哦)
  • 斗罗英雄

    斗罗英雄

    时光变迁,万年之后斗罗大陆风云再起,当英雄们降临的时候,那是希望的重生,是生存的希望。斗罗英雄,武魂与英雄的碰撞,斗罗与瓦洛兰的交融。看孟非在斗罗大陆演绎不一样的英雄联盟。
  • 愿余生唯一人

    愿余生唯一人

    两国交战,他们该何去何从?一边是儿女情长,一边是天下苍生,该如何抉择?是抛弃天下苍生,归隐山林,还是为了天下苍生,手刃爱人?沈卿夏与叶菀清该何去何从?几个短篇小故事,敬请期待
  • 一剑逆仙

    一剑逆仙

    没有逆天般的功法。没有无敌般的运气,也没有至尊级的武器,只有被别人鄙视般的资质,林凡有一句名言:“我不想一路高歌成为至尊,也不想成为名留青史成为一派的开山祖师,我只想平凡的过一生,一生逍遥自在。”
  • 系统之雄霸异界

    系统之雄霸异界

    不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系统,不一样的套路,不一样的升级,不一样的模式……地球青年林凡魂穿异界,无意间激活了超级兑换转换系统,只要拥有只够的经验值,升级就像喝水一样的简单,什么武道天才,什么宗门天骄,在哥面前统统给哥跪下,吗的,还有谁……
  • 穿越成校花

    穿越成校花

    穿越前,她是仙宫的众人调笑讽刺的对象,仙宫的仙子以取笑她为乐穿越后,她成了学校的校花,有名的冷美人,光芒耀眼,万众瞩目,无数的男生为之倾心,女生对之嫉妒她,喜欢现在的样子……
  • 林海雪原(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林海雪原(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林海雪原》一直被视作“革命通俗小说”的典型代表,并被誉为“新的政治思想和传统的表现形式互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更是整个“十七年文学”发展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小说作品。
  • 光影华娱圈

    光影华娱圈

    背起行囊,兑现诺言。娱乐圈的每一天都会留下属于我们的风景。我们都会努力。
  • 校园纯情:入戏太深

    校园纯情:入戏太深

    校园纯情,入戏太深!莫雪儿和江城的爱情!破了我的身子,便要对我负责!
  • 妈妈我想对您笑

    妈妈我想对您笑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