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55400000015

第15章 诗情画意看黛钗——人性的两种存在

钰报道:大家都在看宝钗与黛玉的区别,甚至所有读者都可以列出一大堆。但是,大多是罗列了这二人在对待爱情、生活等方面的态度与表现,以及发出“娶妻当如薛宝钗”、“恋爱就找林黛玉”,这两人到底有什么差别?为什么对待她们人们会有如此迥异的态度?我们如何看待她们?

先生道:“《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是小说,就艺术性而言,人物的形象性和典型性是人物塑造的基本要求。我也和所有小说艺术工作者一样采取了,人物外形描写,注重容貌、眼睛、服饰、语言、行为细节等等的描写刻画整体印象,通过故事记述、情节延展、结果创设,进一步显露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会通过大量的夸张的铺陈,凸显人物的个性特征。从而塑造人物的个性特征和典型特点。现世大多数学者都对我的两个主人公一林黛玉和薛宝钗进行了大量的解读,可谓汗牛充栋。对此,我不想进行过多的说明,说了也会重复,大家只要看看每一位“红学家”的作品都可以读到很好的东西。我作为此书的结构而言,又不同于其他人的手法,就是对人物刻画和故事叙述,每一阶段、每一侧面都有诗歌进行暗示。在此,我想结合诗句之中揭示的薛宝钗和林黛玉的个性差异,对薛宝钗和林黛玉进行比较性解读,以期大家比较准确的认识她们的存在。

判词和梦曲,揭示了这二人的基本属性,也是这二人的基本区别。是总纲。

判词说:可叹停机德,[甲戌夹批:此句薛。]

堪叹咏絮才,[甲戌夹批:此句林。]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甲戌双行夹批:寓意深远,皆非生其地之意。]

脂批提示,薛宝钗的生命特质就是厚重内敛的“停机德”,就其形象而言就是具有世俗道德高标的妇人,具有“孟子母亲”的贤德。林黛玉的生命特质就是聪明伶俐的“咏絮才”,其形象就是调皮天真的生命之歌“谢道韫”的女儿阶段。她们的结论是,可叹和堪怜,一个归隐山林,一个埋没政治冷宫。

“薛”就是“雪”的代指,雪是结冰的水,是水清之金国贵族政治统治的借指。整个《石头记》之中“薛”借以指代的就是清贵族的政治统治。薛蟠也是,他代指了清贵族的无知、粗俗、昏庸和残暴。在政治意义上薛宝钗代表的就是清贵族政治对于贾宝玉的选择,就是“金玉良缘”的比附。就人性而言薛宝钗指代的就是生活之中的贤妻良母的“此在”状态。此所谓“宝钗”之意,宝为富贵,钗乃妇人。

“林”就是“山林”,区别于“白玉堂”的野地。黛石画眉者,山野女子。周汝昌先生从黛石画眉,考察到北京西郊。这是片面的理解和自然主义解读,正确的理解是,黛石画眉的女子一定是平民女子。如此而已。玉,晶莹的山野女子,回眸一笑的天真神仙。就政治意义而言,就是贾宝玉平民生活的人生理想,就是“木石前盟”的人生选择。就人性而言,她是代指没有被世俗异化的天真,是天之真的人性,是人性的“自在”。居住在仙界,不被世俗污染的地方。是没有做妇人的女儿。贾宝玉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极其干净;妇人就变得恶毒和讨厌。他说的就是,女儿的天真人性的自在形态,妇人就被世俗异化污染,成了世俗生活的极其讨厌的此在形态。贾宝玉非常讨厌妇人的封建世俗形态。黛石与宝钗相对而在者也,黛石画眉的是平民女子,穿金戴银的是富贵夫人。

我为什么把宝钗和黛玉合传,不是因为我的现实之中存在这样两个我曾经有过的两个女人。不是说,我曾经经历过这样一个曲折的三角恋爱。而是以此二种存在,揭示我生命中的两个选择一世俗性与人性先在的选择,做官与出世的选择,金玉与木石的选择。周汝昌说我四角,还有人说我还喜欢妙玉、宝琴、探春、王熙凤,成了八角恋爱。那都是瞎掰。我是通过塑造了这样两个不同特质的形象,把我放在了两种选择之中,一个是“金玉良缘”,一个是“木石前盟”,一个是白玉无瑕,一个是阆苑仙葩,你叫我到底选择谁,我谁也难以放下,阆苑仙葩是我的心,白玉无瑕是我的命。我的心想选择林黛玉,我的命运让我结合了薛宝钗。这个你没有经历过吗?你的初恋是真情真意小家碧玉,你的父母给你安排了个雍容华贵美公主。你选择谁?这是作者深刻的生命体验,就艺术而言是无限美丽的人生之歌,摧人泪下的世界悲剧。

深处所暗示的和表达的,是和爱情体验一样的人生抉择。我被曹寅父亲收养,被安排了将要继承织造之任的“金玉良缘”;但是,我其实念念不忘的是自由自在的平民干活一“木石前盟”。无奈,我被父母和康熙安排了金玉良缘,是“秦可卿”把我引人浮华的“太虚幻境”,经历了邯郸一梦,终于在“但见荆棘遍地,狼虎同群,迎面一道黑溪阻路,并无桥梁可通”的处境下警醒。由灰侍者帮我渡河。“渡”大家是知道的,吕洞宾渡韩湘子。不是肉体而是灵魂的超渡,超越。我就是在这二者的选择之中,终于灵魂超“渡”,离家出走了。

薛和林是人性的两种存在,是人生的两种选择。对于我,都在我的身上密集的、爆烈的发生,促成了我生命的触底一般的体验和灵魂的巨大超越。悟,对我而言不是顿悟;是可怜的苦行修。没有经过,不要说小说不通;没有灵魂的重新经历,不要说你看懂了《石头记》。沿着作者的足迹,演练一遍吧,它会促进你的超越。

所以第四十二回“庚辰(批语):钗玉名虽两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以上所言就是钗黛合一的具体原因,也是具体体现。钗黛合一,就是合在是我(曹頓)一个人的两种体验和抉择;合在于秦可卿(康熙)安排的“兼美”,还合在于我的妻子马氏(史湘云)具备了世俗的美德与知己的灵动的“兼美”。读不懂这句批语,难说你读懂了《红楼梦》。对于两个“兼美”我将在秦可卿和史湘云形象里进行揭示。

看懂了我以上的揭示,你就看懂了以下两首曲子。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萤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甲戌眉批:语句泼撒,不负自创北曲。]这是“兼美”选择失败之叹。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这是艰难选择的痛苦经历。这就是“怀金悼玉”的千古谜底。

美玉无瑕薛宝钗:

说薛宝钗美玉无瑕,大家可能有疑问。你既然说薛宝钗代指了清贵族腐朽的政治,怎么可以说是美玉无瑕呢?

这儿有两个视角的问题。各位看官,一定要调准视角,与作者同频方可。作为宝钗而言,在世人的眼里是“停机德”的“高大上”,是没有一点瑕疵的道德标杆。她在映对我的妻子的道德一面,就是白玉无暇的高标。另一个角度来讲,谁又没有产生过“济世活人”的崇高理想和政治目标呢?这个目标是和经过异化的现实贪婪和残暴完全不一样。作为我人世的政治理想而言,曾经也是白玉无瑕的高标,抱承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好愿望,这是中国文人人世之初都曾抱有的崇高理想。所以,薛宝钗的形象在两个角度上,都将是一个道德“高大上”的形象。不论是我的现实妻子还是我人世的政治理想,在我的心里都是纯洁的存在。我的妻子被迫孤独,我的理想被迫异化。他们在清贵族的残暴统治下都相继埋葬。当然“阆苑仙葩”就是仙界的林黛玉,是我出世的仙界理想,她将是我一生的最终追求。

薛宝钗的仪态:丰泽而又具有不可靠近的冰冷。端庄甚于风流。

第四回,宝钗,生得肌肤莹润,举止娴雅。第二十八回,宝钗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时,宝钗抽出酒令签:画着一枝牡丹,题着“艳冠群芳。”下面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众人都笑说:“巧的很,宝姐姐原配牡丹”。牡丹为花王,又是象征富贵之花,雍容华贵,着笔的是宝钗雍容大度的性格、大家闺秀的身份,展现的是富贵家小姐的仪态。在贾宝玉的眼里,她是“出浴太真冰作影”,象杨玉环一样丰泽、富贵和遥远的冷酷。“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出浴太真冰作影”。这是宝钗谨慎自重,雍容而又矜持的仪态的注脚。

林黛玉的美丽:娇弱但是飘逸着天真而又火热的灵魂。端庄输于风流。

第三回中写到了她眉毛和眼睛:“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眉头微皱,眼角藏泪,寥寥数语,就使林黛玉多愁善感的神态表情跃然纸上。林黛玉体态如何?作者同样没有浪费太多的笔墨,只是在第八回中提到林黛玉去梨香院看薛宝钗时,是“摇摇的走了进来”。“摇摇”二字,就足以刻画出林黛玉体态的娇小和怯弱。看来,对一个人的“神态”刻画,比简单的“形态”描写,使读者更具真实感和想象力。宝玉看她“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第二十六回作者写到:”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愣愣飞起远避,不忍再听。”“标致”、“娇花照水”、“弱柳扶风”、“绝代姿容”,以及那“落花满地鸟惊飞”的神来之笔,既让读者领略到了林黛玉天仙般的娇容秀体,也感受到的是弱风拂细柳般的灵动。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在第五回对太虚幻境中秦可卿的描写中,也间接提到黛玉的形容,“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黛玉之仪态就是这种风流。大家记住了,这个风流不是我们俗间的滥情不自重。是庄重之下的灵动,是微妙的人性流露,是与人性压抑的木讷相反的形态。是人性火热的温暖和亲近感。。《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宝玉和凤姐中邪祟,当贾府众人乱成一锅粥时,薛蟠却冷不丁被林黛玉的仪容所勾摄:“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薛蟠所看到的“风流”,则是专指用林黛玉仪态迷人的“风韵”。弱风拂细柳般的女儿摇摇的来到你的面前,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下,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似看含羞的轻轻望过你的眼睛。那一腔爱怜,怎么不让男儿倾心。“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满脸羞涩满脸娇弱,轻轻地飘来飘去,你在娇喘吁吁忙碌。初秋的朝阳是那么的灿烂,透过半卷的湘帘洒在晶莹剔透的花盆,映射在洁白的海棠花上,花瓣也露出微微的羞涩的红晕。晶莹的双眸默默注视着花瓣,你怎么这么白?是不是偷来梨花的神韵?哪儿飘来的清香?你是不是借了梅花的香魂?黛玉的令人爱怜的娇美,黛玉天真的面容,纯洁的灵魂跃然纸上。

宝钗是冷艳的,宝钗的冷来自压抑和自持,但是她有一颗燥热的心。黛玉是火热的,黛玉的热因为天真和毫不掩饰的人性,可是她惨淡的冰冷,总会流下无奈的眼泪。

宝钗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必要用海上方可以治得,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甲戌侧批:凡用“十二”字样,皆照应十二钗。]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周瑞家的忙道:“嗳哟!这么说来,这就得三年的工夫。倘或雨水这日竟不下雨,这却怎处呢?”宝钗笑道:“所以说那里有这样可巧的雨,便没雨也只好再等罢了。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甲戌双行夹批:末用黄柏更妙。可知“甘苦”二字,不独十二钗,世皆同有者。]

甲戌双行夹批:卿不知从那里弄来,余则深知是从放春山采来,以灌愁海水和成,烦广寒玉兔捣碎,在太虚幻境空灵殿上炮制配合者也。

深刻的理解“海上方”是理解宝钗之外冷内热的关键。作者在此故意用此胡吹海唠的说法,神奇魔幻的表达(这是胡适自然主义写实论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的),就是提请读者注意此方的隐意。“海上方”,在苏鲁地界民间说法常有,是方言,就是“乌有、胡吹海唠”之意,就是乱说的意思。海上方其实就是说,子虚乌有的方子。方子用了四季的白色花蕊,而且是十二两;脂批说“凡用”十二“字样,皆照应十二钗”,很多先生提出这儿的批语不对,是伪批,怎么就照应十二钗呢?列位看官,不知你还记得“十二”的来历吗?脂批“周天之数”。这才是十二的本意,所谓十二钗者,实为合周天之数而已。在此的十二两之说,就是提示你合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一个周天之数。白色的花蕊,应寒冷之药性。用四时(周天之数)之水调匀。加之蜜糖和黄柏甘苦二物,应人生历经甘苦之意。整个胡吹海唠的乌有之方,其说的就是人生经历“三百六十日”,蜜糖黄柏甘苦都经历,可以治好宝钗的热毒。不要带着1800度的老花镜,拔插拔插那发黄的书箱,不用看《内经》,望《本草》,岐伯、滨湖都不知道,因为这方根本就没有。那么什么热毒是人生苦甘经历可以治好的病呢?答案是唯一的:先天带来的欲望,人的本真存在,人的天性的存在。薛宝钗是具有本真人性的女子,她经历了人生甘苦的历练,变得沧桑而冷艳。

薛宝钗一如我们每一个健康和正常的人一样,她应该具有天真烂漫的姑娘的天真和欲望,而且很热烈。这就是“热毒”所在。但是,薛宝钗就是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三百六十日,用这苦寒的历练之类压抑着这先天的率真、人性的欲望。我们可以知道,薛宝钗在小的时候,趁家里人不在也偷看西厢、水浒之类,你可以想象得到这个时候的薛宝钗是多么的快乐,天真的率性在她银盆一样的脸上荡漾。大人来了,或者在大家面前,她在不会说西厢的,除了她认为的知己以外。书中写薛宝钗和林黛玉谈西厢不是闲来之笔。在这儿,作者强烈控诉了封建主义道德规范对人性的压抑和戕害。指出了封建主义体制下,薛宝钗的人性的扭曲的存在状态,揭露了封建主义社会下生活的芸芸众生的扭曲的存在状态。宝钗的内心是火热的,她真心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她对自己的存在的定位,让她必须压抑自己的天性,用冷酷的海上方一封建礼教的道德规范压抑着自己内心火热的追求。多么可怜的孩子。泪奔!有先生说“和尚开此海上方,表面上看似需‘巧得’,实际上却是包含了佛教所讲的‘有缘人自有缘遇’的思想。此药命为‘冷香丸’,表面上是跟宝钗的‘热’病对应的,实际上,却是出世(淡薄功名)与人世(与生俱来的热毒,隐喻其热衷功名)的对照。所以,鄙人认为和尚为宝钗开此药方,其用意虚实相生、一击两响,表为去热、实为劝世。”这的确毫无道理。照先生说,出世就是冷了,人世就是热;那么我问:什么是劝世?劝的什么世?劝宝钗出家做尼姑吗?不通至极了。

黛玉是热烈的,她执着、热烈的爱着贾宝玉,她毫不掩饰对贾宝玉的爱,尽力的维护这份知心的爱恋。为此,她会象每一个热恋的少女一样敏感,会因此嫉妒,或者用尖酸的话语打趣别人。但是黛玉心灵的深处时时有一股冰冷的潜流在不断撞击着她的情感,不论是灾难来临或者幸福撞门,都会激起自己心灵的震颤。这股潜流不断地像一股冰冷的水浇灭热情的火焰,于是从心尖流出晶莹的泪珠。因为她知道,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环境,这种木石理想是另类的,是不和时宜的,家庭和封建官僚环境一定要扼杀它。这样的理想的人是时代的怪人,是家庭的叛逆和“杀父弑君”的逆子之行。眼空蓄泪泪空垂,只能是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必将是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满腔的热血化作无奈的眼泪,宁愿干干净净的离开这儿,也不去被污风浊雾污染。她的心却是在污浊的现实面前变得冰凉。黛玉的形象来自于仙界,是纯洁的赤子之情。这种存在只能是仙界的理想的存在,是人性的飘然的仙界的自在状态。

宝钗是孤独的,她的孤独是生存的孤独。她具有必胜的信念。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这样的诗句很多,大意就是贾宝玉离开官场消失了,留下了孤独的薛宝钗孤独的度过每一个日夜。但是,她始终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和必胜的信念。她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谁怜为我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坚信,那些横行的强盗,不论他们多么狡诈和强横,终将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躺倒在历史的垃圾堆。

黛玉也是孤独的,她的孤独是生命的孤独。黛玉时时被知己聊聊的孤独感包围,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面对风霜刀剑严相逼,黛玉的意志也是坚定的。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她的选择就是离开这恶的世俗的世界,宁可飘回仙界,也不和恶势力同流合污。她要的就是坚守生命之中的这一份纯洁。这是作者曹頓的政治信念的坚守。

宝钗是纯洁的,她是生活里道德的坚守。宝钗的德性之美我无需赘言,大家都知道的。需要补充的就是,宝钗被作者除了赋予牡丹的高贵以外,还被赋予了兰花的高洁,孤香坚守的高洁。宝钗的纯洁,作者以兰花来赞美。正如屈原赋予兰花的孤香和高洁一般。这是一种生活的坚守。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欲偿白帝凭清洁。宝钗在后来的日子里,坚守了这一份清洁的品行,来报答贾宝玉的信任和嘱托。

黛玉也是纯洁的,她的纯洁是理想的笃定。黛玉的纯洁,被作者以玉来歌颂。黛玉被赋予了荷花对纯洁的笃定,同时还没赋予绿竹不改其节的意志。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黛玉的选择就是,在腥风血雨、污风浊雾的存在下选择离家出走,到洁净之地。绝不为风花雪月的浮世迷惑,而同他们同流合污。这是作者曹頓生存选择的离家出走。

宝钗和黛玉的形象就是人性的现实存在和理想存在的两种形态的艺术表达。是作者现实生活和美好理想的具体体现,在作者的生命里都是刻骨铭心的体验。作者对她们都给予了无限的哀悼和怀念,怀金悼玉的行为就是作者深刻反思的必然结论。对她们的表达,除了故事的叙述以外,作者还用诗歌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富有诗情画意的美丽情景,对她们的美丽和高洁进行了热情的歌颂。

不要庸俗的看待宝钗和黛玉,因为她们是人性的不同存在,而不是某个个体。你的理想同谁和弦,你就与谁合奏你们美丽的生命乐章。生活的坚守和生命的笃定都是人生应有的选择。因为,谁都需要爱情,同时谁都需要生存。封建腐朽的统治和压迫,使人的理想以及生存割裂,让生存成为行尸走肉,让理想成为没有肉体的病态的虚无。

当然,宝钗和黛玉,就小说人物形象而言也是典型的。不可因为她们的伟大寓意而偏废人物形象的伟大刻画。

同类推荐
  • 生活就是一个小品:梁实秋快乐的艺术

    生活就是一个小品:梁实秋快乐的艺术

    人类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在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有闲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我们应该希望人人都能属于”有闲阶级“。有闲阶级如能普及于全人类,那便不复是罪恶。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手脚相当闲,头脑才能相当的忙起来。梁先生文中的透露出的“闲”,绝非恣意的欢谑,而是宁静悠远的心境;它不是宝贵者的特权,而是每个热爱生活、关于思考的人都应该有的心灵的自由与舒展:它非遥不可及,而就存在于平平淡淡的生活里。
  • 大道通天:成渝铁路建成通车

    大道通天:成渝铁路建成通车

    本书分为4部分,分别是中央决策与规划、铁路勘测与设计、铁路建设与施工、铁路通车与运营。
  • 在不确定的尘世

    在不确定的尘世

    本书是王志成先生的第二本个人散文集。比起第一本《后现代生活沉思录》(我社出版),作者的文笔更加成熟,思想也越发深邃轻灵,内容包括“圣人的顽固和思想的用场”、“真理的流淌和意志的力量”、“滋养的世界和简单的生活”、“神秘的自我和不确定的尘世”等。这些散文,不是晦涩的哲学思考,它们来源生活,将哲学世俗化,同时又带着一种沉浸于哲学者的天真,帮助读者净化思想,深入思考生活的意义。
  • 花蕊里的子弹

    花蕊里的子弹

    文坛最美的“有脾气的淑女”女性美丽的姿志,批判的激情,作家流动的视角,多重的声音中,美艳红唇滔滔不绝地说出黑色话语子弹。
  • 红楼那些人那些事

    红楼那些人那些事

    《红楼梦》跟世界历史上任何一部文学巨著一般,有着丰富的多义性。也正是这份多义性,给后来的说解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宝、钗、黛悲剧的审美价值;势利、贪婪、耍强逞能的王熙凤;娖娖廉谨、备员而已的贾政;持家的探春;红楼笑星刘姥姥;甄士隐其人其事;“护官符”下的罪恶;荣国府的收支账;以及曹雪芹的身世之谜,《石头记》的由来……正如作者自己所言“进了红楼,出不来了”。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山下有城池

    山下有城池

    没什么本事的少年梦想着走遍世界,在一下山后就进入了城池。
  • 年少花开淡墨痕

    年少花开淡墨痕

    校园故事,说不定主角会和你有相似之处呢!不知道住宿的童鞋有没有和主角一样的校园故事呢,欢迎对号入座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腹黑Boss:强势诱拐小娇妻

    腹黑Boss:强势诱拐小娇妻

    那天,他面带温良的笑意,悠然的对她说:“我不用对你负责,但你怎么对我负责?”后来,她看着眸光浅笑的他,愤懑的说:“你一而再的欺骗我,凭什么认为我会相信你?”他精心安排,一步一步引她入瓮;她语笑嫣然,见招拆招。
  • 成神之路我的成神之路

    成神之路我的成神之路

    一个武者的世界,充满奇妙的天赋,主人公拥有噬魂御魂,世界反对的体质,配合职业是盗墓哦,配角是一个弑杀之人。兄弟情仇。你再厉害我也要咬你一根指头。依靠惊人的财富斗遍整个世界
  • 人生,不过厮杀

    人生,不过厮杀

    英雄历朝历代尽有,英雄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一生受人仰望,然而这世界上,最多的还是我们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为着自己小小的梦想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厮杀”,每一位平凡人的生活虽简单却真实,伸手可触,不渲染完美的英雄事迹,只是叙写一些平凡人的不平凡之处,不平凡的一生……
  • 萌道江湖

    萌道江湖

    这本书的故事无厘头无逻辑,但又顺其自然。木晞的人生不需要大风大浪,笑嘻嘻的过完一生足矣。我希望正在看这本书的你们可以像木晞一样无忧无虑、开开心心的生活。不要被世俗所烦恼。简介好文艺,其实内容很逗比......我是新作者,文笔还有些稚嫩,希望各位亲喜欢支持哈哈
  • 我们都不曾暧昧

    我们都不曾暧昧

    最后我离开了,很安静地离开,暗示着我与他的感情的终结,真正地再也无法弥补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了,不知道他会不会还是像以前那么得自恋,也不曾有过他消息,关于他的一切,在我的世界里蒸发,更多的只是回忆
  • 我要做竹马的白月光

    我要做竹马的白月光

    荏苒死了,荏苒又活了,重生在一个真千金身上,但是!活下去的条件居然是甩了那个男人?荏苒:我感jio我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