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92600000020

第20章 名石的收藏及保养(3)

油画的配框、国画的装裱、图片的剪裁,都是在作品创作完成之后,作最后艺术处理的表现手段之一。观赏石在寻觅、处理、整饰后,已初步成为一枚赏石作品,但还需进行最后的艺术处理,才能使作品有个较相对的完整性。烘云托明月,绿叶扶红花,因此对主体作品的陪衬都是非常必要的。我国老一辈画家,如徐悲鸿、刘海粟的作品中对画框的配制是非常严谨而认真的;而颜文梁先生的油画作品中,每一幅画框的制作更是有其独到之处,无论在工艺、色泽、个性、基调方面以及在与作品的相辅相成氛围方面,画框所具有的表现力及确切程度,都有其特殊的感染力。观赏石的配座,也应该如此。

一件完整优美的观赏石,同样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它的配座应同等于油画作品的配框。一件观赏石之所以让人们感到惊叹,折服,不同凡响,正是因其恰当配座而确立的。历代许多诗词作品、名着以及有学问者,都对观赏石的底座作了不少品述。清代文人梁福草在其《谈石》中认为:“观赏石以致密凝香的檀木制作好的底座,和以蓄水适量的水盘作为底盘,一是木质底座,一是蓄水水盘。同样是衬具(底座),前者应放置窗明几净的厅堂,而后者应放置于室外的回廊曲槛的小环境中方为得当。不能违理杂陈……”。可见底座的配置和室内外各类中小环境的协调也是非常重要的。北宋诗文大家王安石在《留题曲新盆山》中写道:“根连沧海蓬莱阔,势压黄河砥柱孤。坐上烟岚生紫翠,影中楼阁未见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他的《盆池》中写道:“能供水石三秋安,不负江湖万里心,……”。晋宏达先生在《御苑赏石台座》文中描述到:“清代皇宫和御苑中的观赏陈设,一般都附有底座,如西六宫之一的储秀宫,乾隆时为皇后寝宫,宫内陈设的文玩平座石都配有考究的优质木材底座……室外陈设则配有石座。”“独立的奇石或峰石,作为院落中露天的观赏品,一般也附有底座,有学者将带座的赏石称为石座或台石”。所以,观赏石的配座在我国既历史悠久,又形式多样。

赏石底座类别大致可以分为木座、水盘、衬板(又称底板或素板)、沙囊等,而衬板范畴又可延伸至插屏、挂屏和挂框。而《御苑赏石台座》又将赏石底座分为如下式样,即砖及琉璃花台式、玲珑石式、须弥座式、盆及盆下加座式和须弥座变体式、瓶式、器座式、方台式、棱台式等。

配座,虽然式样繁多,但主要形式还是以木座为主。其次,根据赏石造型类别的需要,可选择水盘、沙囊和插屏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1)木座:是观赏石配座当中最常见的一种底座,它既是观赏石作为完整艺术品的载体,又是一个精致的小“平台”。在揣摩赏石造型以后,认定其是立式陈列、卧式陈列,是悬势陈列、静态陈列,还是掩赏石之缺憾或露赏石明媚,待取向约定之后,都可以借木座得到圆满确立。木座的材料,可选取紫檀、红木、楠木、乌木等雅致古朴、质地细密的硬木类为好。另外,栗木、枣木、柚木、榉木、桧木、梓木、桉木以及黄杨木等,因其木质既稳定而又不易变形,故也是极佳的选材。木座的制作过程大致是这样的:选材,开荒,打细,抛磨,上漆和补蜡。

开荒是制作木座的第一步,是将粗坯(圆木)多余部分去掉,直至初具作品轮廓;打细是制座程序的第二步,是对制座进行艺术处理的重要阶段;抛磨是制座程序的第三步,通过打磨、抛光后使底座凭添光彩;上漆补蜡是制座程序第四步,可使底座木质纹理能自然显露。

木座纹样的镌刻,可选择银云纹、钩连纹、蔓草纹、鱼形纹、绳索纹、鼓钉纹。其中,鼓钉纹较为常用,其特点是简洁、散点,既有装饰感又富有朝气,故容易使作品显出效果。

木座制作时应注意不能过于庞杂。如果将观赏石加底座这一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比作百分之百,那么底座只能占其中的百分之三十,所以木座的雕刻应简洁明快,不宜繁琐而喧宾夺主。如果在底座上刻意造作,不但不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相反会降低观赏石的主体神韵而影响其观赏效果。

由于观赏石的类型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所以对底座的配置同样也多种多样,从而使两者相得益彰的配置方法很多很多……

(2)水盘:作为混沌内在的抽象石、悬崖立峰的缩景石、层峦叠嶂的千层石、高山流水的水冲石、落霞孤雁的丹霞石、秋水长天的峰岭石都适合于陈放在水盘中供养观赏。这可使人感到天涯咫尺,气势恢宏。水盘是一种口径大,器身浅而平坦的盛器,且式样丰富,有敞口、撇口、洗口,卷沿、折沿,板式、折腰式、葵瓣式、菊瓣式、方形矮角式、荷叶式、花形攒盘式等。水盘又称底盘,材质多种多样,主要有浅边的陶盆、瓷盆、紫砂盆、木盆和石盆以及金属浅盆制品等。其中,尤以瓷质浅盘使用十分普遍。六朝时已见青瓷刻莲花纹盘,以后又出现白、酱、黄、蓝、红、紫等各种色盘,以及用斗彩、粉彩、红绿彩装饰的盘。

水盘形状多样,主要是依据赏石的形态而定。有方形、矩形、圆形或椭圆形,至于长宽的比例以5:3或8:5最佳。若遇到犹如山水长卷一样的特殊赏石,也可以制作成特长底盘,那将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具有自然山水原本灵气的佳作啊!

盘底铺沙,是观赏石底座衬景的又一诗意化的美学追求,它犹如放大了的日本庭院中的旱池和砂湖,它对风势或水波意境的塑造创造了独特的小环境。但中小型盘底铺沙不一定要堆划波纹,而主要是追求画面(形成基调)意境。盘底铺沙无论是“水边悬崖”,“海岸礁石”或“峰峦山景”,“景玩小品”主要创意还是要突出“立体画面”的色调效果。若从基调方面考虑,则可铺以质地细腻,颗粒均匀的白色石英沙,或者铺以富有柔和感的黄色石英沙;还有一种质地细腻、含水不露、粉细质的“铁矿沙”也极富情趣;产于意大利的由砾石层变质而成的大理石——挪威红,经碾碎而成的细粒石,则呈水红色,色调十分雅致。如果在铺好沙粒的沙盘上,准确地装点饰品,便可以造成小中见大的气势。观赏石放置在水盘、沙盘中,置景所要表现的形象要加以组织并适当的配置,构成一个既完整又可以调动的“画面”,使布局不至于塞得过满。要留出空白,注意疏密关系,疏要疏得彻底,密要密得大方,所谓“疏能行船,密不透风”就是这个道理。另外,置景时要注意前后层次和距离的远近,以及三维的空灵。微型小摆件在观赏石恰当的位置上点放,可成点睛之笔,它的放置最大意义在于对比。小摆件,要少得不能再少,最多一二件就已足够;要小得不能再小,在于精致、写实、对比。

衬板:各类小型的观赏石,如小峰崖、卵状的草花石、朦胧的图案石,透碧方整的彩陶石,以及其他许多石种,都可以直接陈置于衬板上。衬板的配制只需不变形的木材即可,不一定取用高档木料。衬板大小应根据赏石的三维形态决定,一般以长方形和方形,而尤以方形更具装饰感。单体衬板的厚度仍然依附于赏石的造型,太厚则缺乏灵巧感,太薄则缺乏重量感,故主要着重于线条的挺刮。除简洁明快的线条以外,应根据赏石像形元素的不同,可以制作成与之相适应的非常简明的形体刻画,且以平板为主体,在其边缘部分略加“点染”,如山形纹、桑叶纹、行云纹、竹节纹、水波纹、卷荷纹等均可,这样便可以增加衬板的表现力。

(3)沙囊:是一种流行于现代时尚的底座形式。据考证,在我国明代就已开始使用,19世纪在日本也很流行。当今,出于追求休闲氛围以及布艺品类日新月异地发展,沙囊底座的表现形式便呼之欲出。沙囊的最大特点是置石的随意性较强,大小赏石都可以随意陈置,各类造型都可以随意把玩,确立多种视角都可以随意揣摩,任何环境都可以随遇而安。所以,沙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沙囊的制作比较方便,缝纫机和手工缝制均可,且工艺十分简单,只需将裁好的布缝制一圈,翻转,灌沙,缝合,便告成功。现今,布艺工艺的飞速发展给沙囊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表现手段。无论造型是圆形、方形、月形、鼓形、椭圆形、立方形,纺织品质地是亚麻、蜡染、方格、印染绸,色调是赤、橙、黄、绿、青、蓝、紫、鹅黄、绛紫、水红、群青,以及沙囊陈置的稳定感、形式的多样性、色调的丰润富丽,都对赏石陈置于室内任何环境中有着烘云托月的时尚感。

(4)石座:大型的峰石、奇石大多作为公共园林、庙宇、楼台、私家园林、皇家园林或御苑置景用石,这类观赏石,一般都附有底座。这些底座大部分是石制台座,石制台座是所有底座中工艺最考究、气度最华贵的石制雕刻品。石座的雕刻,在某种含义上,是在石体进行开荒、分面、找准形体结构和打细的过程。它既有整体“圆雕”的内涵,又有局部“浮雕”的成分,只是在台基上进行雕刻成型而已。各类赏石的台座式样很多,仅御苑赏石台座就有很多式样,有砖及琉璃花台式、有玲珑石式、有须弥座式,有盆及盆下加座式等。

石座类型中的须弥座是御苑赏石台座的主要座式之一,而须弥座石雕,原属建筑雕刻之一。自古以来,在我国大型建筑、纪念性建筑物下部以及大型室外观赏石的石座,常以须弥座来奠定。须弥座起初来源于佛教建筑,后来渗化到许多石座形式中。今天我们常见的须弥座分上、下和束腰相连过渡位置等几部分,镌有俯式或仰式莲瓣图案。在石座的四角及束腰部位,常精细雕刻,其他部位亦常刻有花纹及浅浮雕。所以,须弥座的设置给室外和大中型赏石奠定了名贵而高雅的基础。

(5)插屏:在我国传统的客厅中都设有几案,一般几案在正堂中央上方,几案前是八仙桌,桌两旁是两柄红木座椅。客厅左右两侧各一对方形茶几并陈列观赏石,茶几旁各两对客椅,而在几案上插屏是必置之物(此外还置有福禄寿三星高照,香炉、烛台、瓷筒、掸帚等),可见插屏的普及程度。插屏也是赏石底座的表现形式之一。观赏石作为自然造型艺术,又有两重性,一是立体造型,类似于“圆雕”;二是平面造型,类似于“绘画”。插屏主要作为富有绘画性赏石的底座衬具之一,也就是多用于云石类观赏石的底座衬具。明代徐霞客在云南见到的云石,其天然纹理如诗如画,因而感叹道:“造物之愈出愈奇,从此丹青一家皆为俗笔,而画苑可废矣!”林则徐也赞其为:“欲尽废宋元之画”。所以,色泽鲜明、质地细腻,纹理成景的大理石经切割打磨后是制作插屏的主要赏石。插屏主要是木质构成,偶有金属制作。木质也多选取硬木类,主要是因为木质物理性质稳定,不易变形,纹理雅致。色泽古朴的枣木、檀木、乌木、楠木、红木等均比较合适。插屏小到如手掌大小,大到可作屏风,一般宽40厘米、高60厘米,多数置于几案上。

四、日常保养

岩石类观赏石、矿物类观赏石、化石类观赏石的陈设环境都是在一定的物理条件、化学条件下稳定存在的,要长期保持造型各异观赏石的丽质和色彩以及特有的精神和气质,就要对观赏石进行必要的处置与保护。

岩石、矿物、化石等各类观赏石,如果不加处置与保护,或者陈列环境和保护条件不善,这些赏石将会遭到侵蚀、蜕变、甚至解体。因此,不同的赏石,要求不同的保存条件。

潮解的防治

在岩石类、矿物类、化石类观赏石中有一些赏石易于潮解,在空气中不知不觉就能分解,它们就是含盐类、含碱类的石种,比如含有硼酸盐类、碳酸盐类、硫酸盐类和硅酸盐类等。

当某些易溶于水的物质露置于潮湿的空气中时,与大气中的水分子作用,使物质表面不断吸收水分而呈饱和溶液状态,并使物质逐渐缓慢地溶蚀的现象就是潮解。在岩石类观赏石中就有许多石种含有潮解物质,仅矿物类观赏石中就有30多种潮解物质,它们多为盐、碱类矿物。

在大气中,岩石类、矿物类、化石类观赏石,尤其矿物类观赏石的潮解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如何控制呢?这主要还是保持室内环境适当干燥(温度不能太高),适当减缓室外不良环境的影响,尤其在江南的黄梅季节,更要适当防护,如有条件,可将室内陈设的观赏石包装封存起来,等过了这一时期,再将其陈列出来,这样既保护了赏石又更具新鲜感。

氧化的防治

观赏石室内陈设,虽然它的氧化进程是缓慢的,但有不少赏石对氧化过程似乎十分敏感,尤其是沉积岩类的赏石和砂岩类型的赏石。由于这些岩石质地不是那么致密,表层存在许多小孔,因而气体容易渗入,特别是矿物类观赏石,由于各种化学成分比较丰富,故氧化作用更加明显。

用化学方法处理各类观赏石抗氧化的原理是隔绝空气,即在易氧化或者易潮解的观赏石表面均匀喷涂一层五色透明的塑料薄膜,使标本不与空气直接接触,这样就有可能减缓或防止物体表面的氧化或潮解。在选用表面成膜剂时,以甲基丙烯酸甲酯预聚物的效果较好,它既能在物体表面形成五色透明的塑料薄膜,又不影响主体物的真实性,如赏石的色、质、形、纹。丙烯酸清漆6号也可应用,它的特点是形成的膜软且薄。

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预聚物薄膜保护的方法可分3步进行。首先,是赏石实体的处理,可用毛刷将赏石表面的粉尘、附着物清除,放进烘箱,经低温预热处理。其次,是成膜剂的制备,在甲基丙烯酸甲酯预聚物中需要添加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剂的作用是抑制聚合物在光和热的作用下,发生中间氧化作用,而加入紫外线吸收剂,则是消除紫外线,防止聚合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老化现象。最后,将经过预热的观赏石置人盛有甲基丙烯酸甲酯预聚物薄膜保护剂的盛器中,轻轻翻滚,使其均匀附着,取出后风干即可。

薄膜保护法可使易氧化、易潮解的各类观赏石长期陈设,并且外观不失真,保持赏石原有的构造、纹理、形状和结构,此外还适量增加了展品的光泽,从而提升了观赏石的品位。

赏石的内容十分丰富,经过防氧化和潮解处理以后的赏石,更加清纯、碧透,没有人工痕迹,依然彰显其天工造化之美,正所谓“人工不竭,天巧不传”,使赏石之色彩更加醒目,对比更加强烈,依然存在着“耸耸青山带白云,墨色浓淡留余韵”的原状赏石之特色,因而深得赏石爱好者和爱石家的欢迎。

同类推荐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剪纸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剪纸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 西学东渐:民国电影美学研究

    西学东渐:民国电影美学研究

    中国的电影是随着晚清以来的西学东渐而诞生和发展的,本书以1905年到1949年间的中国早期电影的美学特点为研究对象,以欧美电影创作与电影研究为参照,在中国本土文化和民族审美传统的立场上,对中国早期具有标本意义的导演及其作品进行串联式的解读,以描述和阐释的方式进行理性梳理和总结,揭示出中国传统电影在欧美电影影响下仍保持了鲜明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美学特征。
  • 读解电影——电影符号的表象与意指实践

    读解电影——电影符号的表象与意指实践

    电影是大众最为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一门艺术,用影像建构起来的电影时空是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电影的制作与接收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一方面,编码人基于自身的知识背景和文化视角而对电影文本进行意义的生产;另一方面,解码人则基于自身的“前结构”而对电影文本进行意义的解读。当我们尝试对电影文本进行多重意义的解读时,方法成了最关键的问题。因为,方法不同,由解读而获得的意蕴也就不同。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皮影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皮影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的书法艺术》介绍了董其昌的生平事迹、书法艺术特色、书法作品赏析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神魔不现谁敢称尊——虚无圣尊

    神魔不现谁敢称尊——虚无圣尊

    书贤前体!新书书贤发布了!此书为主角余悔成型后的模样,感谢各位支持,我们书贤见!
  • 一只假凤上青天

    一只假凤上青天

    【此文非宠】天啊!朝云国的堂堂少年天子竟是个女的!不得了不得了!做为一只虚凰,君夕很是悲惨,一面,她要随时提防对皇位虎视眈眈的皇叔与敌国南楚国,一面,她还要应付后宫的各种嫔妃,身为一只假凤,她表示很无奈,但母妃遗嘱,不能不从啊!【此乃作者处女作,希望各位喜欢】
  • 爱上实习生

    爱上实习生

    青春无敌的白小凉惹得两大巨头委身倾心,却只钟情传说中神秘的M先生。“什么,你说他就是M!”白小凉被雷得外焦里嫩,如此傲娇嘴贱的莫总竟然就是M!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亡灵的归宿之龙之王城

    亡灵的归宿之龙之王城

    从前在一个古老的国度,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人死之后一部分将升天成仙,一部分人将要下地狱,而无论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都会去龙之王城这个地方,只有到了那里,就有转世为人机会,就可以复活,重返人间;或选择升天成仙,但在到达龙之王城的过程中,这些亡灵,会经过很多的磨难与痛苦,并获得在龙之王城的身份。只有获得合法身份的亡灵才能在龙之王城寻找到他们所需要的宿主,而有了这些宿主,就可以成为君王、可以成为贵族,也可以成为平民,而没宿主的亡灵,则成为孤魂野鬼,永世不能转世轮回。而这些不同的身份,决定着他们是否生存在地狱还是阴间,直到他生死轮回至第九纪的时候,才能投生为人。而每一纪则要经历3000年……。
  • 欺诈罗网

    欺诈罗网

    选择成为神明或恶魔的使徒。在欺诈与凶险的虚拟游戏中为各自的阵营而战。胜者收获金钱、地位甚至是生命,输者则堕入地狱。莫云与全班同学一起进入游戏,却发现自己竟有恶魔暗中相助。一切谜题似乎都可以迎刃而解,莫云也似乎注定成为最强玩家。但更深更可怕的谜团却在暗中悄悄接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战王的神医弃妃

    战王的神医弃妃

    她一朝身死穿越成相府弃女,曾发誓,重活一世只醉心医术,不再需要爱情;只到遇见他,以为觅得良缘,却不曾想只是一场骗局。他少年战神,因一场意外,不良于行,与她相遇,一场局中局,且看二人何去何从。
  • 圣白之城

    圣白之城

    一入江湖深似海,当他经历了冰与火,血与歌,尘与泪,无数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日子后想得到一份平凡的生活,却死在了自己最爱的女人手里。算计?阴谋?还是王者的蔑视?原本我已经不想去想那么多,假装忘却一切的我只想一份平静的生活,但,你们,能给吗?
  • 河洛天下

    河洛天下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凤清扬与父母在神农架,打开了时空洞门,穿附在异世一个身世复杂的少年身上。然后遇到了三个不负责任的师父,一条能用板砖打冰霜巨龙的小狗,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