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8500000047

第47章 尽心章句上(2)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国君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知道我,我也自得其乐;别人不知道我,我也自得其乐。”

宋勾践说:“要怎样才能够自得其乐呢?”

孟子说:“尊尚仁德,喜爱正义,就可以自得其乐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丢掉正义,得志时不离开正义。穷困时不丢掉正义,所以自得其乐;得志时不离开正义,所以百姓不致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惠泽普施于百姓;不得志,修养自身的品德,以此表现于世人。穷困则独善其身,得志则兼善天下。”

解读

本章是孟子向与自己同道的宋勾践介绍自己的一生经验体会,看出孟子既有崇高理想,又有一身正气。这样的人,在战国是吃不开的,不知宋勾践听后作何感想。宋勾践不懂什么是“嚣嚣”,我想他是不会同意孟子的意见的,因为他没有孟子那样的胸襟和抱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这句话一直被中国知识分子奉为治身名言、奋斗理想。

原文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译文

孟子说:“一定要等待文王出来之后才奋发的,是平凡的百姓。至于豪杰之士,纵使没有文王也能奋发起来。”

解读

一般人总有一种畏缩自卫的弱者心态,不敢率先去干还没有人干过的事,因为这样可以立于不受伤害的安全之地。但是,如果人人如此,社会将没有生气。

豪杰之士,在不具备条件时,能创造条件,这样才能干出一番事业。有勇往直前的自信,即使失败了,也不气馁,也能自安自信。

一般人和豪杰之士都是人,豪杰之士所以超乎常人,就是因为他能不受物欲蒙蔽,为自己之所当为。

原文

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用春秋时晋国韩、魏两大家的财富来增强他,他也认为自己没什么了不起,这样的人就远远超出一般人。”

解读

这种人有超人的见识,志在事业,不把自己拴在财富上,做财富的奴隶。这种人和前几章所讲的乐道忘势的贤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之士以及豪杰之士,都是人中的精英。

原文

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译文

孟子说:“在为使百姓得到安逸的原则下来役使百姓,即使百姓劳苦,也不会怨恨。在想使百姓活却难以活的原则下杀人,那入虽被杀了,也不会怨恨杀他的人。”

解读

为政者心里必须时时装着百姓,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真心拥护。劳役、杀人是最容易受到怨恨的两件事,但你“尽心”了,出发点是为了百姓,为了受刑之人,他们也有良知,怎么会怨恨你呢?

儒家的民本思想,通过孟子这两句话,看得很清楚。可是当时各国统治者却是在为维护自己的权势而残酷地奴役百姓,杀害百姓。孟子的良言他们是听不进去的。

原文

孟子曰:“霸者之民欢虞如也。王者之民嗥嗥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译文

孟子说:“功业显著的霸主国家的百姓欢喜快乐。王者国家的百姓心情开阔舒畅。百姓被杀了也不怨恨,得到好处也不认为这是谁的功德。每天都向好的方面发展,也不知道谁使他如此。圣人经过之处,人们受到感化,留下来的作用更神秘莫测,他的活动上下与天地一致,难道这只是小小的补益吗?”

解读

孟子言治道,首重王霸之分。本章开始以王霸对比,显示王者的上应天时,下顺民心。而霸者凭武力虽能取得一时的胜利,本国百姓也会得到些好处,但由于他违道干誉,所以必不能长久,最终定会给人民带来灾难。学习本章要参看《公孙丑章句上》第三章原文及其“说解”。

原文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译文

孟子说:“仁德的言语,不如行仁而获得的声誉更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更能得到人民的拥戴。良好的政治,百姓怕它;良好的教育,百姓爱它。良好的政治,得到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拥戴。”

解读

仁德的言语出自仁心,但它不如行仁德确实造福于人民。所以,因此而获得行仁的声誉,更能深入人心。有行仁的事功可见,才能获得声誉,而行仁见诸事功又可分两个层次:一是善政,一是善教。同样是善,而百姓的感受不同。孔子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改过)。”由此可以看出,善政不如善教。因为善政仅有“民畏之”的效果,“民免而无耻”;而善教可得“民爱之”的归心,“有耻且格”。善政“得民财”,可以富国强兵;但无论如何也不如善教“得民心”,因为“得民心”可以无敌于天下。

原文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译文

孟子说:“人不需要学习就能的,是良能;不需要思考就知道的,是良知。两三岁的小孩没有不爱他父母的,等到他长大,没有不知道恭敬兄长的。热爱父母是仁,恭敬兄长是义。人生在世要做一个仁人君子,没有别的路,只要把仁义扩充到天下就是了。”

解读

不学而能是良能,不虑而知是良知,都是人生来本心所有的,不是后天学来的。所以,良知良能不是知识的,而是道德的。孟子举孩提之童为两三岁的幼童,尚未进入学习思虑阶段,但没有不知道爱自己父母的。他的“爱父母”,是先天的智能,而不是后天的教养。等到渐渐长大,也没有不知道敬爱自己兄长的,这也用不着大人的教育。所以,这里的“及其长”,不要误认为其中有一个教育过程。人生每一阶段都有每一阶段的问题。两三岁幼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是父母,所以良知良能只能在“爱其亲”中呈现。渐渐长大之后,人际关系多了一重与兄长的相处,所以良知良能在“敬其兄”中呈现(当然独生子女无兄长者,敬爱兄长的良知良能虽本来具有,但不能呈现了)。

接着,孟子又指出:亲其亲是本心四端之仁的表现,敬其兄是本心四端之义的表现。既是本心,就是人人本有的,与“孩提之童”或“及其长也”的不同成长阶段没有什么关系。

人生在世,要做一个仁人君子,做一个大丈夫,没有别的路,只要把本心之仁与本心之义的良知良能扩充到天下就行了。理想政治的可能根源,就在道德本心的良知良能。就个人生命说,是道德本有;就天下国家说,是道德扩充——这就是所谓“达之天下”。

原文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译文

孟子说:“舜住在深山的时候,在家只有木头和石块做伴,出外与鹿和猪打交道,跟深山中的山野之人不同的地方极少。等到他听到一句好话,看到一件好事,就像江河决口的盛大的水势一样,全力以赴去实践,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挡得住。”

解读

前一章说人人皆有良知良能,这在孩提阶段就表现出来了。但等长大之后,人的成就却因人而异,有的人平平常常过一生,有的人却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同样是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孟子在本章以舜为例,告诉我们其中的原因。舜之所以成为舜,在于其良知良能的自觉和自觉后的实践精神。

当舜早年住在深山里的时候,所过的也是和山野人一样的生活。后来他所以能够成为天子,就是因为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首先,他据良知能区别是非善恶,这是良知良能的自觉;其次,他有强烈的发自本心的向善力量。良知良能,野人也有,只是没有自觉罢了。

原文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译文

孟子说:“不干那我所不愿干的事,不要那我所不想要的东西,这么做人就行了。”

解读

我们每天的所作所为,似乎都是出于自愿,但有时想起来,又感到不满意。这个不满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就贪婪的人来说,感到不足,嫌自己所得的太少;一种是就有良知的人来说,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所做的不是自己真正愿意做的,得到的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抑人以扬己,损人以利己,是自己真正愿意的吗?虚名虚位虚荣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吗?由知错而感到惭愧,由惭愧而决心改过(这个决心不好下),让自己以后不再做那违背自己意愿的事,不再追求那让良心不安的东西。实质上,这就是诚实,也就是求其放心(放失的本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章句上》第十一章)换句话说,修养之道无他,顺其良心的真正意愿去行,而“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原文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译文

孟子说:“人之所以有德行、智慧、技术、才能,总是由于他有灾患。孤立之臣,庶孽之子,他们怀着一颗不安之心度日,考虑祸害也深,所以通达事理。”

解读

顺利的环境,使人无忧无虑,养尊处优,容易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反之,环境恶劣,会督促人努力,特别是在被逼到绝境,会使你警觉,认清危险,去作生死存亡的奋斗。

孟子举孤臣孽子为例,正因为他们处境危殆,常在无保障的情况之中,所以有人会觉悟到一切外在的事物都是不可靠的,唯一可靠的只有自己,从而激发起他们自信自主的力量来。所以孟子说:“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痰疾。”其中包括了心灵力量(如自信自主)和事实技能两方面,二者之中又自然以心灵人格的力量为根本。不然,只顾“术知”,委屈生活,虽可保命,但永远不会有出头之日。

原文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译文

孟子说:“有侍奉君主的人,那是侍奉某一君主,就一味讨他喜欢的人。有安定国家之臣,那是以安定国家作为自己最大快乐的人。有天民,那是他的道能行于天下时,然后就去实行的人。有圣人,那是端正了自己,天地万物也就随着端正了的人。”

解读

本章说人品不同,大致分四等:一等是接近国君的人。其地位不可谓不高,但其抱负只是想法讨国君的欢心,他是为一个人活着。朱熹说这是“鄙夫之事,妾妇之道也”。第二等是以安社稷为悦的人。其境界是对国家的忠心虽超越了个人,但毕竟还限制在“国家”之内。当时各国分立,有的在为扩大自己侵略别人而战,有的在为保卫自己而战,谈不上什么正义,也谈不上什么高远的理想。第三等是“天民”,超越了国家限制,有自己的理论,战国时的诸子百家如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等属于“天民”。他们必须是自己的理论能行于天下时才肯出仕,否则,宁肯闲居一生也不后悔。他们虽有影响,但脱离群众,其影响是很有限的。最后,人品最高的是圣人,他具有神化莫测的感召力量,他的崇高的品德化及天下,无人能比。

孟子对人品的分类,与世俗大相径庭。人们往往对行“鄙夫之事,妾妇之道”者十分尊崇,而轻视有理想而惠及百姓的圣贤。

原文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译文

孟子说:“君子有三种乐趣,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算在内。父母都健在,兄弟也无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君子有三种乐趣,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算在内。”

解读

孟子说君子有三种乐趣,但在未列举三种乐趣之前,先声明“王天下”这样的大乐却不算在内。“王天下”在这里其实可引申为一切外在的功业。这等于说,人生最真实的乐趣都是由内而生,而与外境无涉。

第一乐是发自亲亲之情,是乐的基础。第二乐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应该是一切乐的依据。俯仰均无愧,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心安理得。“乐”不能局限于本身,要扩大自己,你可以救助贫困的人,你可以从事公益事业等等,但这些都不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更乐。这不仅使国家社会有了新的希望,也使自己的思想有了新的生命力。

以上三种乐趣的共同特点是:(1)它们都是发自内心,发自良知,而不是外铄而来。(2)这些乐趣并不难,人人可以得到。首先,父母亲人谁都有(至少是都曾有过),善处亲人之乐是人人可以享受得到的。其次,不愧不怍,是人人反求诸己就能有的。最后,育人不只局限在学堂,教育后人并不是少数人的事。所以,上述这三乐实是人间的常道,是可与人人共享的普通之乐。

一切名利权位为什么不是真正可乐的事呢?因为名利权位是外在的,并不是自己能控制的;而且,它们必须争夺才能得到,自己有了,别人就没有,因而是不能和别人共享的。这些都有违于良心,怎能算是乐趣呢?

儒学主张依良心而行,自有真实乐趣。有些人想躲进宗教寻找乐趣,摆脱痛苦,那只是一种信仰罢了。

原文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译文

孟子说:“拥有广大的土地、众多的人民,是君子所希望的,但是乐趣不在这儿。居于天下的中央,安定天下的百姓,君子以此为乐,但是本性不在这儿。君子的本性,即使他的理想通行于天下也不增加,即使穷困隐居也不减少,因为本分已经固定了的缘故。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已根植在他的心中,而发出来的神色是纯和温润,它表现于颜面,显现于脊背,以至于手足四肢。手足四肢不必等人发布命令,其所为无不中乎礼义。”

解读

能获得广土众民,当然是美事,因为可以实施自己的抱负,所以说“君子欲之”。但是,所乐并不在这儿,因为虽有广土众民,但还没有把国家治理好,使百姓安居乐业。“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了,但其本性不在这儿。君子的本性并不在事功上,即使他的理想通行于天下,对本性的价值而言,并没有增加丝毫;相反,若是君子一生都穷困潦倒,理想不能发挥,对本性的价值而言,也没有减少丝毫。因为,性禀受于天,它的价值是早已具有了的,不会因世间事业的成败得失而有所改变。

同类推荐
  • 幸福是一种大境界

    幸福是一种大境界

    现代人流行讲PK,流行讲品味,讲享受、讲自我、讲个性,却很少流行讲精神、讲奉献,讲境界。有人以一种充满贪欲的心态面对人生,对他们而言,人生就是要占有和享乐,即使活的富足,他也永远瞪着欲求的眼珠;有人以淡然面对世界,洁身自好,不问世事,也在追求着一种境界。可以说,清高是一种境界,淡泊是一种境界,脱俗是一种境界,随缘也是一种境界,而奉献更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境界是自己对自己升华心灵的一种要求。《幸福是一种大境界》讲述了29个不同方面的人生境界,给你不同的人生感悟。
  • 人生赢在预见

    人生赢在预见

    本书包括七个方面,分别从人生发展规律,详细阐述了中外成功人士的成败经验教训,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深入探讨了人生在预见基础、障碍、机遇、实践和执行过程中的根本问题。语言通俗易懂,案例贴近生活,文字比较简练,是广大学子和职场、商场人士预见未来的指导书籍,是走向成功的得力助手。
  • 改变一生的365个好习惯

    改变一生的365个好习惯

    从影响你一生的习惯入手,根据工作、休闲、学习、说话、社交、思维、健康等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向读者讲述哪些习惯是我们必备的,哪些习惯是我们应坚决制止的哪些习惯是可以改进的。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总结自己的角角落落,体味生活的方方面面,慢慢养成足以让自己快慰一生的良好习惯。习惯的引力就如同自然界所有的力量一般,既能为我们所用,也能危害我们。改变一种坏习惯的过程可能很不好受,我们已经以原有的方式做事情很久了;养成一种好习惯的过程可能很不容易,我们已经很难对经年累月养成的生存习性进行新的改进。但这或许就是我们给自己的一次机会,一次只需要我们根据自然法则去重复制造的机会。
  • 36计交际

    36计交际

    本书从三十六个方面告诉读者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一些交际技巧,以及如何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精明的社交高手。
  • 改变性格改变一生

    改变性格改变一生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里,我们只有不断地调试、改变自己的性格,使之与社会群体相适应,才能跟上时代的节拍,获得和谐健康的发展。性格孤僻的人,不妨变得活跃一点点,涌入欢快的人流,随跃动的节拍起舞。性格悲观的人,不妨变得乐观一点点,让窗外的阳光驱散心底的阴霾,性格暴躁的人,不妨变得沉静一点点,一杯清茶,一本好书,伴着书香体味人生的静谧……人只有不断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性格,才会发现自己身上的可塑性,拥有更多成功的机会。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倾城弃妃

    倾城弃妃

    灵魂穿越到异世,依附在别人的身体里。可惜她很不辛,那个人是冷酷王爷的弃妃。一来到那个世界,就遭受虐待。后来还知道自己的居然还不是爹娘亲生的,是捡来的孩子。有一天,南宫璟亲手将苏木木推下山崖,失去了她。那时他才知道自己爱上了苏木木。木木福大命大,掉下山崖居然死不了,还砸死了妖孽美男的对手,没想到那妖孽却是自己的未婚夫..........
  • 追寻理想足迹

    追寻理想足迹

    本书是专为青少年读者量身订制的。它集中展示了当代成功人生智慧的精华,浓缩了专家学者近年来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主要研究成果,逐一介绍了适合青少年读者的人生奋斗方向,概括了鲜活灵动的人生成功要义,创新地总结了卓越人生的成功方法。可以说是一部极具启迪意义和极富可读性的成功励志读物。
  • 《魔灵心晶》

    《魔灵心晶》

    精灵雪冥在寻找自己的身世的旅途中的故事,在途中找到了自己的意志,也发现了自己的不同,渐渐的成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陌陌不得语

    陌陌不得语

    七年前,她悄然无声的离开,他寻遍全世界,始终找不到她的踪迹。心灰意冷的他,听从母亲的安排出国。七年后,当他们再次相遇,她却不顾他的深情,一味逃避。“炎初夏,你除了逃避,还能做什么。”他们的重逢,是命运安排的为七年前无声离开做出彻底的决裂,还是为七年后和好如初的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用细碎敲打神经的微博营销

    用细碎敲打神经的微博营销

    从玩微博的心态来看,基础的愿望是有人观看有人转载,理想的愿望是希望一夜走红。《用细碎敲打神经的微博营销》通过上百个新浪微博真实走红的案例来手把手告诉你如何在微博上走红,其中有草根大号崛起的故事,也有普通微博一条微博走红的技巧,最重要的是《用细碎敲打神经的微博营销》将以“微博体”的模式致敬微博。也就是意味着每一条微博走红的方法都将是一条微博的模式。
  • 原振侠6:灵椅

    原振侠6:灵椅

    考古学家挖掘出沙尔贡二世的陵墓,却发现这位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亚述帝国君主,遗体居然不是被安放在棺椁内,而是坐在一张形状奇特的椅子上!正当考古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又再发现陵墓内的一块泥版上记载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另一方面,原振侠一直朝思暮想的美人黄绢突然出现,请他帮忙打听一张椅子的下落,更要不惜一切的得到它……究竟这张椅子有什麽令人如此着迷的力量?人类的历史会不会因此而被改写?
  • 写给青少年的世界之最全知道

    写给青少年的世界之最全知道

    这里有令人瞠目结舌的自然之最: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出现在何时?最长的河流在哪里?最深的山洞有多深?最大的沙漠是什么沙漠?海拔最高的湖是什么湖?地球上最活跃的火山在哪里?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是什么?最大的花有多大?最高的树有多高?最矮的树又有多矮?这里有无与伦比的人类成就:最早征服珠穆朗玛峰的人是谁?参加马拉松赛年龄最大的人有多大?世界上作品最多的作家是谁?最大的陵墓是哪一个?最长的城墙有多长?最早的自行车是什么样子?最长的汽车有多长?最大的客机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