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23300000011

第11章 婚嫁·丧葬(2)

我国古代思想家把世界上的事物概括为天、地、人三类。人虽然是万物的主宰,但在先民的哲学思想和生活经验里,天地才是生产生活的承载者,我们的一切都来源于天地,例如风调雨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空气清新、河水纯净、阳光明媚等,都是天地给我们的恩赐。既然我们得到了天地这么多的恩赐,那么我们在结婚时就应当首先拜天地,以表达对天地的感谢,同时也祈望天地能够保证我们生儿育女能平安健康、干事业能够一帆风顺。

除了天地,父母也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因素。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是他们抚育我们长大成人。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孝亲都极其重视,甚至通过法律条文把孝敬父母规定下来。所以,我们结婚时也要拜父母。

夫妻是建立新家庭的基本要素。要保持家庭和睦,夫妻间就要做到相敬如宾、互敬互爱,因此夫妻对拜也就成了结婚拜堂中的重要一环了。

所以,拜堂中的三拜,包含了新郎、新娘对天、地、人的感谢,是一种朴素而虔诚的思想,值得提倡。

趣味链接:拜天地的习俗

据说,远古时期的女娲刚开始造人时,只造了一个俊俏的后生。因此,后生常常备感孤单寂寞,整天唉声叹气的。

无奈之下,后生只有把他的寂寞向月亮倾诉:“月老啊月老,给我找个知心人吧!如果你能帮我如愿以偿,我世世代代都领你的情!”月亮忽然一闪,传来了一个老人的声音:“后生不要愁,我给你找个伴。”

这时,只见一个白眉长须老人拄着一根龙头拐棍,领着一个姑娘飘飘悠悠地来到这位后生的面前,对他说:“我让女娲造了一个女人,给你领来了,你们先认识一下。过一会儿我就给你们办喜事。”说完,老人就不见了,只留下他们两人在那里四目相对,默默传情。

然后,月老又领着两个白发白须的老人出现了。月老说要为他们举行婚礼,他指着两个白发白须的老人说:“这是天公和土地,你们以后的生活都离不开他们,所以你们首先要拜一拜天公和土地。”

007新娘为何要蒙上“红盖头”

最早的盖头约出现在南北朝时的齐代,当时只盖住头顶,用以避风御寒。以后各族人民纷纷仿效,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到唐代初期,便演变成一种从头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

据说,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要求宫女以“透额罗”罩头,也就是在唐初的帷帽上再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

从后晋到元代,盖头在民间广为流行,已成为新娘不可缺少的装饰,而且新娘的盖头一般都选用红色的。

关于新娘蒙盖头的习俗,有一个神话传说。

据唐代李冗的《独异志》载,宇宙初开的时候,天下只有女娲兄妹二人。为了繁衍人类,兄妹得配为夫妻。于是,兄妹俩上到山顶,向天祷告:“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为夫妻,就让空中的几个云团聚合起来;若不让,就叫它们散开吧。”

结果那几个云团聚合为一。于是,女娲就与兄成婚。女娲为了遮盖羞颜,“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扇与苫同音。苫者,盖也。

以扇遮面,终不如丝织物轻柔、简便、美观。因此,执扇遮面就逐渐被盖头蒙头代替了。其他许多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中,都有用树叶、兽皮或编织物遮面避羞的描述。也许,新娘蒙红盖头就是由这演变过来的。

趣味链接:娶新乘花轿的由来

早期,迎娶新娘多是用车,而不是轿子。这是因为,车要比轿子出现得早。

封建社会早期,士大夫家庭娶亲的礼仪很讲究。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项规定。每项规定中,又有极为细致的要求。

譬如,男子到女家“亲迎”,要穿黑色衣服,要在黑夜里用黑漆车子,打着火把前去。新媳妇是坐在车子里的,车上有盖,里面有帷幕,以免被人看见。因为古人认为妇女代表阴气,迎阴气入室,宜在晚上进行。

轿子起源大致从唐代开始,南宋孝宗曾为皇后制造一种“龙肩舆”。上面装饰着四条走龙,用朱红漆的藤子编成坐椅、踏子和门窗。内有红罗茵裤、软屏夹幔,外有围幛和门帘、窗帘。可以说,这是最早的“彩舆”(即花轿)。这以后,历代帝王都为后妃制造彩舆,而且越来越华丽。

轿子娶亲这个仪式出现在宋代,并渐渐成为民俗。这主要和“亲迎”仪式出现了一系列变化有关。例如这时亲迎已改在早晨进行,新郎要披红插花,所以新娘坐的轿子也改成鲜艳的花轿。

008新婚之夜闹洞房

闹洞房也称为闹房、闹新房。由于在戏闹过程中主要以新娘为逗趣对象,故又称闹新娘、耍新娘,甚至还称为戏妇。

闹洞房一般安排在新娘过门头天晚上。在这天晚上,众亲友不论男女老少都拥挤在新房里,在新人面前,大家七嘴八舌,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和要求,闹得小两口面红耳赤、含羞满面。

闹洞房是如何起源的呢?

据史料记载,在先秦时期,当时的婚礼还很简朴、肃穆,没有大操大办、喧嚷纷闹的场面。到了汉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有所变化,已经不再满足于古板而沉闷的旧式婚礼,而是开始追求喜庆热闹的气氛。也已经不再固守“三日不举乐”的古训,而是开始大操大办,从而使得此时的婚礼开始蒙上了喜庆色彩。

虽然闹洞房从一开始就被视为一种陋俗,但这种风俗还是流传了下来。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闹洞房是和古代社会的婚娶制度分不开的。古代的男女结合多是父母一手包办,相互之间比较陌生,闹洞房则能够让他们彼此之间消除陌生感,增进了解,为新婚生活开个好头。

第二,闹洞房还能使亲友们团聚在一起,让他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深。

今天,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保留着闹洞房这种古老的习俗,而且花样繁多。闹洞房除了逗乐之外,还有其他意义。

例如,闹洞房进行到一定时间,新郎要领着新娘“作揖认亲”,即由新郎领着新娘拜见男方所有的尊长。在拜见过程中每个尊长都会赏给新娘一个红包做见面礼,这被称为“作揖包封”。同时,尊长要拱手回个“半礼”,这种仪式能够显示家族礼仪有度、尊幼有序。

再如,在我国的中原地区,人们闹洞房时通常要进行咬苹果、咬喜糖、走独木桥、夫唱妇随等活动;在有些地区,闹洞房时还有“撒喜床”的环节,即由嫂嫂抓干果往新人床上撒,这种做法既是一种逗趣,也是为了营造一种热闹氛围,使洞房不再冷清。

趣味链接:“洞房”一词的最初意义

在人们常说的“人生四喜”中就有“洞房花烛夜”这一喜,其中的“洞房”指的就是新婚夫妇的卧房。那么,“洞房”一词最初就是指新婚夫妇的卧房吗?

其实,“洞房”一词最初并不是指新婚夫妇的卧房。

在《楚辞·招魂》上有“姱容修态,絙洞房些”的句子。它的意思就是在幽深的内室里满是面容姣好、仪态优雅的女子。这里的“洞房”自然是指幽深而又豪华的居室,而不是指新婚夫妇的卧房。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在文学创作中都沿用了“洞房”一词的本义,如“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洞房”与新婚夫妇的卧房仍没有任何关系。

直到北周时,我们才从庾信的《三和咏舞诗》中首次读到“洞房”、“花烛”搭配的句子:“洞房花烛明,舞馀双燕轻。”但这句诗也不是描写新婚之夜的,其中的“洞房”也不是指新婚夫妇的卧房。

从唐初开始,“洞房”才被用来指代男欢女爱的处所,借以描叙“闺情”,但此时的“洞房”还没有“新婚夫妇的卧房”之意。

直到唐中期,“洞房”一词才渐渐引申为新婚夫妇卧房的意思。这一点可以从以下的诗句中看出,如刘禹锡《苦雨行》:“洞房有明烛,无乃酣且歌。”顾况《宜城放琴客歌》:“新妍笼裙云母光,朱弦绿水喧洞房。”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此后,“洞房”才慢慢变为新婚夫妇卧房的专称了。

009何谓“倒插门”

女不出嫁而招婿入赘者,谓之赘婚。赘婚是一种夫从妻居的婚姻形式,而“倒插门”就是对赘婚的一种通俗叫法。

“倒插门”之习起于周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形式:如秦汉的“赘婿服役”;宋代的“舍居婿”;元代的“赘婿养老”;乃至今之所谓的“招夫养子”、“招婿养老”等。

“倒插门”往往有以下五种原因。

一是因为女方有种种困难,需要人料理支撑,所以招婿入赘;二是因为女方舍不得离开父母,恋家心重,故招婿入赘;三是因女家穷困,家中没有男丁,故招婿以防穷养老;四是因为女家无男丁,恐香火难以为继,故招婿以接嗣传代;五是因为男方家庭兄弟众多,或随其所欲,或“家贫无有聘财,以身为质”,故愿就赘于女家。

趣味链接:一个女婿半个儿

据说,“一个女婿半个儿”这句俗谚跟唐代公主许配给少数民族有关。

唐代前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大唐帝国经济文化的繁荣,为边疆各族人民所倾慕。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常以许配公主给少数民族首领作为连接民族感情的纽带,当时的少数民族首领也以娶唐代公主为荣。

安史之乱后,虽然唐代进入了迅速衰退的时期,西戎常觊觎大唐领地,但连接民族关系的纽带还在。公元788年,唐德宗许配咸安公主给回纥可汗,回纥可汗很是感激,想为岳父唐德宗效力,就来信说:“昔为兄弟,今婿半子也,陛下若患西戎,子请以兵除之。”婿称“半子”便从此传开了,后来慢慢演变成了“一个女婿半个儿”的俗谚。

010大年初二“迎婿日”

嫁出去的女儿是不能回娘家过大年的。对其原因,民间有两种看法:一是如果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过年,会把娘家吃穷;二是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不能再吃回头饭,尤其是大年初一不得在娘家吃。

既然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在初一那天回娘家过年,那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去呢?

根据流传久远的年节习俗,大年初二才是“迎婿日”,也有人说这天是“女孩儿日”。嫁出去的女儿全都要在这一天带着丈夫回娘家,一来是拜年,二来是探望父母。一般来说,嫁出去的女儿在大年初二这天就可以无拘无束地回娘家了,但也有些地方是初三,甚至在初三以后。由于这一习俗对娘家非常重要,所以娘家人也特别重视。

趣味链接:为何说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

古代社会把嫁出去的女儿比喻成泼出去的水。认为女子出嫁之后就是外姓人家的人了,不会像儿子那样承续香火,为娘家创造价值。女孩子虽然也是父母的亲生骨肉,但出嫁之后,尽管表面上还保留着固有的血缘关系,但实际上却由十分亲密渐渐地走向疏远,像水一样已经泼出门外了。

封建礼教要求女子要遵守“三从四德”,其中的“三从”是指: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在当时,无论是在娘家还是婆家,女子都没有权利和地位。即使亲生女有机会回到娘家,但在娘家人的眼中,她也已经是外姓人了,家里的事不会让她参与。

011“两口子”说法的由来

将夫妻称为“两口子”的说法由来已久。不少人认为“两口子”中的“口”就是嘴巴的意思,也即是说夫妻二人有两张嘴。殊不知这种观点是大谬特谬的。

关于“两口子”之说的来历,有以下两种说法:一说是明朝洪武年间的;另一说则是清朝乾隆年间的。

明朝洪武年间,书生高文敬在外出时救了一位名叫路春花的落水女子。路春花为报答高文敬的救命之恩,便有意以身相许,而高文敬也对路春花一见钟情,于是他们就私订终身。谁知路春花的美貌被恶少罗大公子看上了,便要抢春花做小妾。这一消息被罗家丫环小玉偷偷告诉了高文敬和路春花,他们两人便想私奔,却被罗大公子追上,在相互撕扯中罗坠崖身亡。由于势力强大,罗家不讲公理王法,买通了判官,很轻松地就将高、路两人送入了死牢。

洪武帝朱元璋得知此事后,觉得事有蹊跷,便亲自审讯,真相终于大白。为了防止高、路两人再遭罗家恶势力欺凌,就将他们分别发配到湖北的桃园口和安徽的金山口。虽远隔千山万水,但他们却两情依旧,时常往来于两个山口之间。当地人都很敬重他们,称他们为“两口子”。后来,人们就用“两口子”泛指“夫妻俩”了。

另一说是清朝乾隆年间。当时山东有一位名叫张继贤的才子,与当地恶少石万仓的妻子曾素箴有暧昧关系。由于石万仓酗酒成性,在一次饮酒时意外死了,石家人便怀疑是张继贤下的毒手,就将张继贤告到了县衙,并诬陷曾素箴通奸杀夫,要求有个公断。县官是个办事不负责任的人,就胡乱断了案,判张继贤和曾素箴死罪,送往京城等待秋后问斩。

一次,乾隆皇帝看地方上呈上来的案卷,无意间看到了张继贤的供状,见其文笔不凡,出于惜才之心,乾隆皇帝就想救他。不久,乾隆皇帝下江南私访,途经微山湖时,走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回来后便御批:张继贤发配卧虎口,曾素箴发配黑风口。两人获赦后,时常往来于卧虎口与黑风口之间,甚是自由。于是,当地人就将他俩称为“两口子”。

趣味链接:夫妻和好重聚为何称为“破镜重圆”

夫妻在离散或决裂之后的团聚或和好常被称为“破镜重圆”。为何会这样说呢?

这个典故最早见于唐人孟棨的《本事诗·情感》一书。据书中记载,南北朝末期,北周的宇文政权已经被隋朝的杨氏政权架空了。在隋文帝杨坚的经营下,隋朝的实力日益强大,而骄奢淫逸的陈国政权统治者陈叔宝却浑然不觉。

隋开皇九年,隋朝以50万大军从东西两线对陈政权发起了强大攻势。在国破家亡之际,陈国太子舍人徐德言与他的妻子乐昌公主将一面铜镜一分为二,每人各持一半,并相约如果他们在战乱中失散了,就在正月十五京城的集市上叫卖半面破铜镜以期重逢。

战争中,乐昌公主被俘并被赏赐给破陈有功的越国公杨素。战后,乐昌公主虽然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却一直心事重重。

徐德言在战乱中幸免于难,孑然一身,流落荒村。他拿出半面铜镜,想起了曾经的约定,就盼望着正月十五能早点到来。很快这一天就来了,徐德言抱着最后的希望,来到京城的集市上叫卖半面铜镜,果然遇到了一个同样叫卖半片铜镜的人,但这个人不是乐昌公主,经交谈得知此人是她的仆人。徐德言用自己的半面铜镜与仆人的那半面铜镜一对比,它们刚好能合在一起。

虽然破镜可以重圆,但夫妻两人别说团聚,就是见上一面也是难上加难,恐怕此生此世都不能再见了。徐德言只得题诗一首:“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请仆人代为传递。

乐昌公主得诗后悲痛欲绝,万念俱灰,终日茶饭不思、以泪洗面。杨素得知后,便将徐德言找来,把乐昌公主还给了他,并让他们偕归江南终老。

此后,人们便把夫妻重又团聚或和好称为“破镜重圆”。

012“结发”夫妻与“结发”仪式

“结发夫妻”一般指原配夫妻,后来人们以此来表示夫妻间的患难与共和互助互爱。在文艺作品中经常有此说法,比如《古诗》中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诗作《为焦仲卿妻作》有:“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甚至南朝的梁江淹《杂体·李都慰从军》中也有:“而我在万里,结发不相见。”

同类推荐
  • 发明发现未解之谜

    发明发现未解之谜

    本书带您走进人类发明和发现的世界,领略这些发明产生背后的故事,以及笼罩在这些发明发现上的神秘谜团,并挑选了多幅珍贵照片,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这些发明发现对人类的深远影响,以及它们带来的未解之谜。
  • 不朽的北宋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

    不朽的北宋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

    希望本书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坚信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 七夕

    七夕

    《七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文化研究读本

    文化研究读本

    “文化研究”(Culture Studies)是目前北美和欧洲人文知识分子最为活跃的知识区域之一,正是通过文化研究,学院知识分子的智识活动溢出了大学校园之外,也溢出了传统的经典命题之外。文化研究关注的是阶级、性别、身份、传媒、大众文化等范围广泛的社会文本,它具有迫切的政治性和焦虑感,这就和传统的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精英主义乃至文学主义的要旨相冲突,因而带有左翼色彩。本书收集的论文刻写了文化研究发展中的最重要痕迹,堪称文化研究中的经典文献。
  • 家风:遗失的优秀传统文化

    家风:遗失的优秀传统文化

    家风是最基本、最靠谱的家庭教育。重视小家建设,宣扬良好家风,引领孩子成长,是每对父母都应放在首位的课题。家庭的风气很不容易形成,所以一旦形成,我们就要让它长长久久。曾仕强教授学贯中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入而精确的理解。本书中,曾教授依托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将家庭教育中的诸如孝道、婚恋、金钱、祖先,甚至生死等问题从多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说理通透,直达人心。曾教授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若每个人都能维护好、传承好自己的家风,则世界无为而治,人间万象泰和。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让被忽视,甚至被遗忘的传统家风重新复兴,让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充满中国味道。
热门推荐
  • 小叔,别乱撩

    小叔,别乱撩

    姬家孪生姐妹爱上同一个男人,订婚宴上,姐姐姬心茹看着心爱的男人挽着亲爱的妹妹从红毯上走来,一脸的不可思议。心灰意冷之下,喝酒买醉,却误惹了梅家小叔梅诗帆。
  • 权少宠爱要有度

    权少宠爱要有度

    她本该快快乐乐的度过高中生活,却迎来了母亲的抛弃,以为遇见了真爱,却一次次的被伤害。当她遍体凌伤的时候,误入了他的世界,他喜欢上了她,对她宠爱无度。
  • 林九九的锦鲤日常

    林九九的锦鲤日常

    上云村的人都知道林九九是个傻子你问林九九是谁,林九九也只会告诉你“本仙女是从天上来的”七岁的林九九莫名其妙的出现在了上云村,一张口就是“本仙女岂容尔等凡人亵渎……”也是这句话,成功的让林九九变成了上云村最不受欢迎的孩子。上云村的人都不想收养林九九,因为林九九是个疯子,以后也嫁不出,吃白干饭的,没有村民愿意。只有那穷困潦倒的林家人,看着孩子可怜,想着傻就傻吧,收养了林九九。……本来以为日子会平淡的过去,可是没有想到收养林九九的林家人,却开始慢慢的翻了身。不仅发了财,还当起了大官,可是林九九的婚姻大事,却让林家人发了愁。林九九知道后,直接拽着一个美少年笑嘻嘻道:“我谁也不要,就要这个和我从小互撕的崽崽”(仙女本仙??傲娇崽崽的虐狗日常)
  • 天下皆狂:蛊毒妖妃

    天下皆狂:蛊毒妖妃

    一朝穿越,一代蛊师杀手变成了冷宫丑妃,爹不疼娘不爱,每个月还得乖乖献血割脉,孤苦伶仃,还有比她更倒霉的吗?傲娇宠物天天粘着,好吧,那她养着了。一朝春尽,她的孩子,她的宠物一伤一亡,她要复仇!等着,那个风华绝代的杀手又回来了!收服极品蛊毒蜘蛛,降服傲娇腹黑帝王,顶着绝世丑容夺得帝王宠。后宫那是她的地方,谁敢染指?
  • 神医嫡妃有点萌

    神医嫡妃有点萌

    穿越当废材逆袭?不,钟离卿表示,咱们要一直做天才。一代神医一朝身死,魂穿异世。被可恶之人抛弃小山村成为农女,不怕。咱们天赋好呀!修阵法,炼神丹,晋升如火箭!天赋好就是这么拽!
  • 竹马宠青梅慢点跑

    竹马宠青梅慢点跑

    ☆☆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个梦境,你在哪里?那片草地,我还经常去,你说最喜欢蒲公英,花在这里,你在哪里?
  • 乔女

    乔女

    小说的时间跨度从1949年前后一直到文革中后期,主要描述在成分唯上、阶级斗争为纲的那段特殊年代里,乔女如何含辛茹苦,挺过一次次天灾人祸、斗争、欺辱,把孩子们拉扯成人、成材,她的艰辛屈辱、善良勤劳,她坚忍执拗的生存欲望和挣扎扭曲的性欲,她三段或辉煌或苦涩的恋情,都令人唏嘘。这是一个女人的历史,也是一段特殊区间的母性史。
  • 彩虹另一端

    彩虹另一端

    “帝王说:待我君临天下,许你四海为家.国臣说:待我了无牵挂,许你浪迹天涯.将军说:待我半生戎马,许你共话桑麻.书生说:待我功成名就,许你花前月下.侠客说:待我名满华夏,许你当歌纵马.琴师说:待我弦断音垮,许你青丝白发.面首说:待我不在有她,许你淡饭粗茶.情郎说:待我高头大马,许你嫁衣红霞.农夫说:待我荣华富贵,许你十里桃花.小姐,你说他是帝王呢,还是国臣,将军,书生,侠客,.......呢?”轩儿也在看着窗外,却不知道对面的房子上,有一双眼睛在盯着她很久了,细雨时不时飘在她脸上,那时就想一个在画里出来的女子
  • 积极向上好青年

    积极向上好青年

    我爹看我有天分,从小就盘算着把我训练成最强的刺客,但我因沉迷于机械木工,总是草草应付训练了事,直到我爹的剑架在了我脖子上。
  • 我渴望的明天

    我渴望的明天

    美好,在过去是心有所憧憬、现实中热爱的一切和缅怀时的记忆犹新。如今,只想在未来的某刻等到了成为真正的自己。平平无奇的青砖构路和绮丽星光在我们的生活路上都有自己的独特意义,如果你渴望的明天如流星般划过头顶,你会为每一个昨天都在奋不顾身终于换来了希冀的自己无声留下热泪吗?故事的主角,是每一个努力定义自己的人,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