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23300000019

第19章 天文·历法(3)

由此可见,十二地支指地上的万物,与太阳息息相关,因此,十二地支又叫十二子。

趣味链接:天干地支最初是谁创立的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那么,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呢?

梁启超在《国文语原解》中认为,天干地支这二十二个字,颇为“奇异复杂而不可思议”。按梁氏的观点,中国古代干支纪法的发明似乎与腓尼基的二十二个字母有关联。

郭沫若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郭沫若认为,“十天干”纯属十进位记数法的自然发生,其中多半是殷人所创制。至于“十二地支”则起源于古巴比伦,在比较中国古代的十二辰和古巴比伦的十二宫后,指出中国古代的十二辰和十二地支都是从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演变而来的。至今这个问题一直也没有讨论清楚。

另外有个民间故事说,天干地支是玄黄创立的。故事说在开天辟地之初,玄黄骑着混沌兽到处遨游,遇到女娲。女娲身边有两个肉包,大肉包里有十个男子,小肉包里有十二个女子。

玄黄见女娲眉头紧锁,便问她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女娲说正愁不知怎么给这些人取名字。于是玄黄说:“这是天干革命地支神,来治理乾坤的。”于是,为他们分别取名,配夫妻,成阴阳。男的统称天干,女的则为地支。这个创世神话故事,把干支的“身世”追溯得十分扑朔迷离。但仔细想想,这十男、十二女怎么配夫妻呢,这故事所说显然不可靠。

015划分四季的原理

所谓四季,是中纬度地区春、夏、秋、冬的总称。我国在传统上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来划分四季的,而西方则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来划分四季的,这两种划分方法,都属于天文学上的四季划分方法。这两种划分有什么科学依据呢?

首先从春、夏、秋、冬四季的差异上来说,这主要反映了地面上接受太阳能量的多少,而接受太阳能量的多少又主要取决于太阳光照射的角度。从天文学的角度讲,太阳高度角越大,就越接近直射,地面上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就越多;太阳高度角越小,地面上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就少。所以,四季的划分主要受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影响。

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多,而南半球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少。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这一天南半球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多,而北半球则相反。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各地获得的太阳光热大致相等。

趣味链接:一天24小时的划分是怎么来的

现在一天是二十四小时,然而过去的一天只有十几小时甚至几小时,这是为什么呢?

古生物学家根据珊瑚外壳上的“年轮”推断,这跟地球自转速度在缓慢减速有关。

他们根据地球自转速度缓慢减速推知,在地球形成之初,一天约为4小时;30亿年前,一天约为10~11小时;13亿年前,一天只有18小时左右;5亿年前,一天约有21小时;2亿年前,一天是23小时;6千万年前,一天约为23.7小时;而现在,一天是24小时。

并且他们还预言,如果地球自转仍然均匀减速,那么,2亿年以后,一天将会有25个小时,10亿年以后,一天就会有30多个小时甚至更长。在更加遥远的将来,一天的时间会变得更长,到那时,真可谓是“度日如年”了!

016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中国古代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这个独特的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成就。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掌握季节时令和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会利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了。一年之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时为春分或秋分,由此确定出了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在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己完全确立,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份,用来表示一年里天时和气候变化的24个时期,也就是表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24个不同的位置。

后来在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编于历法中,从而明确了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天文位置。自此,二十四节气逐渐固定下来。

二十四节气将天时、气象与农业联系起来,对于农业社会的耕种收割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如“立春”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节气”。惊蛰、清明、谷雨等,这些名词与天气、物候的对应,同农业、畜牧业与人民生活一样息息相关。曾有外国学者称赞:“中国人在阿拉伯人之前,是全世界最坚毅、最精确的天文观察者。”

二十四节气的传统含义是:立春,春季开始的意思;雨水,降雨开始;惊蛰,开始响雷,冬眠动物复苏;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清明,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谷雨,降雨量增多,对谷类生长有利。

立夏,夏季开始的意思。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芒种,即忙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夏天到,此时白天最长,夜晚最短。小暑,正当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大暑,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立秋,秋季开始,气温逐渐下降。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白露,此时节因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汽往往会凝成露水。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露水很凉。霜降,开始降霜。立冬,冬季开始的意思。小雪,开始降雪。

老百姓在灵活地运用二十四节气的同时,也创作出了许多农谚,如“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芒种不收草里眠”等。人们还运用二十四节气指导田间管理和推算作物发育,比如谚语说“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湖北对于晚稻有“寒露不低头,割回喂老牛”之说,意思就是,晚稻如果播晚了,到寒露时还未抽穗,就不会有什么收成了,还不如割去喂牛。

可见,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趣味链接:二十四节气歌

有人按春夏秋冬的排列顺序,编了一首二十四节气歌,流传很广。并且后人还为它谱了曲。二十四节气歌完整内容如下: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注:大雪,降雪较大。冬至,进入数九寒天,白天短,夜晚长。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大寒,为最冷的时节。

017“皇历”和“黄历”

“皇历”和“黄历”都是历书,但并不是一回事。“黄历”可要比“皇历”久远得多。根据考证,我国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历法。西汉以前,我国使用的古历法主要有六种,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传说以轩辕黄帝创制的“黄帝历”(黄帝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黄历”)最为古老。

生活中,人们习惯把历书称为黄历,黄历也由此成了旧历书的代名词。现在市场上所出售的“黄历”,除了公历和农历的日期外,通常还包括二十四节气、日食月食的时间、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运程、喜神何方等。不少迷信的人,出门办事之前都要事先查黄历,以趋吉避凶。

而“皇历”则跟皇帝有关。由于历代皇帝都很重视历法,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文宗下令,今后的历书必须由皇帝亲自审定并由官方印刷,从此,历书就成了“皇历”。同时,他下令编制了我国第一本雕版印刷的历书——《宣明历》。此后,历代王朝都参照这种做法颁行历法,由皇帝亲自审定的官方历书便被称做“皇历”。

“皇历”中刻有农历日期节令,以及在耕作种植方面的普通知识。所有历法,一般是以一年为限,第二年变更。

趣味链接:“老皇历”典故

“老皇历”这个词语始于宋朝,据说与宋太宗有关。宋太祖赵匡胤把帝位传给弟弟赵匡义,是为宋太宗。宋太宗在位期间,注意农田水利,鼓励开荒,每年到了年终,便要宴请群臣,记功行赏,并送给每人一本皇历。

这本皇历记载着农历时令及耕作上的有关知识,其中有一栏叫做《回时作物观览》,是希望大臣们在政治事务中不要误了农时。“皇历”中所记载的,主要是当年的历法,过了这一年就要更换新历法,但由于历法都是皇上赠的,所以不能随便丢弃,为了区分保存,就给旧历法冠以一个“老”字,称之为“老皇历”了。

老皇历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所以人们常用“老皇历”比喻过时的事物或陈旧的经验,在新的情况下已经用不上了。如清代夏敬渠的小说《野叟曝言》中就说:“隔年的皇历,好一本子冷账,闲着要捉虱子,没工夫去揭它了。”

018我国历史上的几种纪年法

我国历史上使用的纪年法中重要的有四种:

一是干支纪年,这种是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来纪年的,出现在汉代。干支是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相配的甲子、乙丑、丙寅……六十组数来纪年的,通称为“六十甲子”。六十年后周而复始,一直沿用下来。

二是帝号纪年法,这种纪年方法出现在周朝时期,是以帝王或诸侯的谥号为纪年的方法。西周共和十四年后,周朝史书中出现了“宣王一年”、“宣王二年”。鲁国史书《春秋》是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

三是年号纪年法,这种纪年方法为汉武帝首创。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使用年号“建元”纪年,以后历代帝王都仿照他而建制自己的年号。从汉武帝至清宣统三年,前后2051年中,有600多个帝王年号。

四是黄帝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出现在辛亥革命期间。这期间,一些报刊和革命党人为反对清王朝,不使用清朝皇帝的年号纪年,而以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为年号来纪年,史称“黄帝纪年”。

同类推荐
  •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性的特性使它在时间的长河中由于各种原因不断丢失。特别是在以现代化为目标的全球化进程中,多种多样的文化遗产正在受到严重冲击,文明多样性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受到严峻考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研究,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成为世界范围的一门“显学”。
  • 中学生读《论语》(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

    中学生读《论语》(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

    中学生为何读经典?中学生怎样读经典?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精彩呈现!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孔子大学堂主讲李文文执笔,教你通读、系统地读《论语》,读出新意,感悟成长,与经典携手相伴相行。
  • 庄子一日一讲

    庄子一日一讲

    本书充分吸收和阐释了庄子关于“自由、无为、生死、智慧、养生、有用与无用”的思想,尤其是对庄子的人生哲学进行了平实而深刻的阐述。本书可以被看作是一本了解和理解庄子思想的极有价值的文化读本和参考读物。
  •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聆听国学泰斗畅谈中国文化之精髓,感受东方传统文化魅力。众所周知季老是著名的文化大师,他对于中外文化,尤其是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长期从事东方文化研究,他在晚年也一直在思考“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季羡林的五堂国学课》将引领读者于行文问听大师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的体悟与沉思,带领读者从深层次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 小窗幽记(中)

    小窗幽记(中)

    本书分为醒、情、灵、素、景、奇、法、倩等十二卷内容,辑录了晚明清言的精华,体现出晚明清言多重的理想和追求。
热门推荐
  • 陷落于他的美好

    陷落于他的美好

    “人人都爱朱思尧,没人心疼蒋昱霖。”-那就不等你了,今年秋天如果有其他温柔的手伸向我的话,我也要尝试握紧了。(林蔚满)蒋昱霖:“看到漂亮的玫瑰花都想带回去给她瞧瞧,都忘记是道具了,做的多漂亮。”可送真花的人,还没假花来的真实。”
  • 胭脂泪

    胭脂泪

    夜深了,暗光烛火在沉沉的静谧中幽幽晃动,一滴略沾胭脂的香泪,在绢纸上沿细密的纸纹蔓延开来,微微泛起点粉红,尝起来,有脂粉的甜味,还有——血的苦涩……
  • 万族主宰

    万族主宰

    上古世纪,万族林立。群雄争霸,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天道无情,以万物为刍狗。万族的杀戮,是必然,亦或是……管你是天之娇子还是古族圣女,都要遵守天道的规则。林飞,罪恶古神族支脉少主,论天赋,在这天娇如云的时代不算最强,但他凭借着一颗强者之心让世界为之颤抖。看林飞如何带领族人走向世界顶端。
  • 总裁的野猫去哪了

    总裁的野猫去哪了

    本是灵喵一族的小公主,备受大家喜爱,却因贪玩,误闯了往来于人间的通凡镜,掉落到凡间。
  • 界中有界

    界中有界

    杨明哲从蛋壳中醒来,他发现他成为了这个世界上第一个人类。你有没有想过,在你生活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世界,之外的世界就像是在看电影一样看着我们的生活,也可以随意的摆弄着我们的人生。你有没有想过,你生活的世界,只是另外一个大世界中的一个小玻璃球或者更甚至是一粒尘土,这个大世界也只是一个更大的世界中的一个小土球。你有没有想过?界中有界!
  • 法相之主

    法相之主

    国术大宗师孟钟,因突破更高境界,逆转时空降临异世界。在异世界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孟钟”这个名字被后人提起次数最多。拂袖压群雄,一剑退真仙抚顶授长生,世无这般人站在长生路尽头,孟钟背负双手,俯视九天十地:“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 在墨少的心间撒个野

    在墨少的心间撒个野

    生日当天,她被包婚姻嫁给了一个垂死之人。她摸了摸丈夫的脸,滑腻如脂的手感不要太好。这样的美男子要是死了实在太可惜,于是,她趁着他还有口气直接把他大变活人。从此,本着生是她的人,死是她的鬼的原则,她遇渣他帮她虐渣,她惹桃花他狠掐桃花。终于有一天,她忍无可忍,“墨少,你太闲了吧。”墨少:“总有不闲的时候。”
  • 逆天狂兵

    逆天狂兵

    一个打工仔,获得了王牌特种传承从此,绝色女总裁、豪门千金,都成为王者的女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