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06500000040

第40章 成长需要与基本需要的差异

成长需要和基本需要之间的差异是以它们之间差异所形成的结果而反映的。列在下面的这些差异,虽然不是完善的,但总是由成长性需要和缺失性需要这两个相当准确地描述出来的。例如,并不是所有的心理需要都是缺失性需要,也就是说不全是性的、排泄的、睡眠的和休息的需要等。

可以这么说,屈从于缺失性需要的满足,与他被成长或超越成长、自我实现激发时,在人的心理生活的许多方面是不一样的。下述的一些差异可以把这一点搞清楚。

对冲动的态度:抵制冲动和认可冲动

事实上,一切的动机理论,在把需要驱力以及激发使人生气的、叫人苦恼的、令人不高兴的、不适合的阐述时,是一致的;认为被激发的行为、有目标的探索、完成的反应全都是减轻这种不舒适的方法。这种对冲动的态度显然是接受了那种广泛流传的解释,即把动机描绘成是缩小需要、缓解紧张、降低驱力、减少焦虑。

在动物心理学或把大量动物作为研究对象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看来,这种态度是正常的,这其中的原因也许是动物有缺失性需要。不管事实是否原来就是这样,反正为了客观性起见,我们已经这样对待动物了。目标对象是动物有机体之外的某种东西,因此,我们就能测量动物在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

对于这一点也应抱理解的态度,也就是说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思想基础也是对动机持相同的态度,即它认为冲动是危险的,我们要与之搏斗。这是因为,毕竟整个弗洛伊德心理学都是以病态人的体验为根据的,而在事实上,病态人在他们的需要和需要的满足与挫折上都经历了不良体验。因此,毫不奇怪,这样的人自然会畏惧、甚至憎恨他们的冲动了,因为这些冲动曾造成他们如此多的烦恼,它们的控制是如此有害,它们经常以压制的方式驾驭他们。

当然,贬低欲望和需要,这是贯穿哲学、神学和心理学史的经久不变的主题。禁欲主义者,大多数欢乐主义者,尤其是所有的神学家,许多政治哲学家,以及大多数经济理论学家,在这方面是完全一致的,他们都断言愉快、幸福和快乐,实质上都是改善需要、欲望、要求的事态的结果。

简而言之,欲望和冲动是这些人都不喜欢的东西,这些东西能危害到他们,因此他们都努力去排除它,至少不招惹它。

这个论点有时也正是对实际情况的准确报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信息需要,对于许多人来说,比如对于心灵闹事者、问题制造者来说,特别是对于那些在满足需要上有不成功体验的人来说,以及对于那些现在没有指望满足这些需要的人来说,实际上经常是令人讨厌的。

但是,不管基于何种理由,这些缺失性需要似乎渲染得太离谱了,假如一个人有偿地体验过这些需要;如果现在和将来有指望满足这些需要的话,那么,他就可以认可并喜爱他的这些需要,并且欢迎它们进入他的意识。比方说一个人平时就喜爱某种食物,而这种食物又在需要的时候恰当地出现,那么,食欲在这时是受人欢迎的。食物上的麻烦,在于它扼杀了我的食欲。解渴、睡眠、性的需要、从属需要以及爱的需要等等,确实都与此类似。然而,对于“需要讨厌论”的一个更强有力的驳斥,在对于成长(自我实现)性动机的觉知和关心中发现了。

由于个人的天资,智力有着程度不一的差异,因此它们无法在自我实现下进行排列,然而,有些特性却是人所共有的,而且,它们一致的地方在于,这些冲动是令人满意和受人欢迎的,是使人高兴和愉快的,人想使它们更多些而不是更少些,而且也在于,假如它们构成了紧张,这些紧张也是令人愉快的紧张。创造者一般都欢迎他们的创造冲动,一般有天资的人都喜爱运用和扩展他们的天才。

在这样的事例中,谈论紧张缓解是完全错误的。紧张缓解的意思是排除令人烦恼的状态,而现在这些状态并不是令人烦恼的。

满足的不同效应

这样的想法中时常缠绕着需要的否定态度,也就意味着有机体的目标是把不如意的需要去除,从而达到紧张中止,达到没有痛苦的平衡、体内平衡、静止和休止状态。

驱力和需要把清除自身作为主要目的,它目的就是使自己不再受需要的缠绕。把这一点推到逻辑极端,我们就与弗洛伊德死的本能纠缠在一起了。

安吉尔、哥尔德斯坦、G·奥尔波特、C·比勒、沙赫特以及其他人,都有力地批判了这种本质上是循环论的立场。假如说,组成动机生活的是一些令人烦恼的紧张,而且缓解这些紧张的终产物就是消极地等待更加不受欢迎的烦恼,那么,怎么还会产生变化、发展、运动和倾向性呢?人为什么还要改善、还要更聪明呢?生活的兴趣又意味着什么呢?

C·比勒指出,稳态论不同于休止论,休止论直率地谈论消除紧张,最好含有零度紧张这样的意思。稳态则不意味着使紧张达到零度,而是要它达到最佳水平。这就意味着,有时要降低紧张,有时则要增加紧张,比如血压可能是太低了,也可能是太高了。

无论哪一个理论,都不存在贯穿其中的主线,自我实现的增强,智慧能力的提高,人格的提升,这些问题在两种理论中都没有得到体现。为了使贯穿一生的发展具有某种意义,必须求助于一些长期的航线或定向倾向。

必须估计到,即便是对于缺失性动机,这些理论也没有做适当的描绘。这里缺少的是没有意识到有一种把所有分离的动机事件联系起来、串在一起的动力规律。不同的基本需要以层次等级的方式彼此联系起来,以致一种需要的满足以及它从活动中心移开的后果,并不导致休止状态或禁欲主义的冷漠状态,而是在意识中浮现出一种“更高级的”需要;需求和欲望在继续展开,然而是在更高一级的水平上继续展开。因而,达到休止的理论,即便是对于缺失性动机来说,也是不适当的。

待我们察看了已确立完毕的成长性动机的人时,那种盼望结束的念头变得毫无意义了,原因在于满足使这样的成长性动机的人滋生了更多的动机;满足提高了而不是降低了兴奋,欲望变得更强也更高了。他们发展他们自己,要求不是越来越少,相反,要求是越来越多,例如对教育的要求就是如此。这种人不仅不走向休止,反而变得更积极了。

满足增强了而不是减弱了他们的成长愿望。成长本身是一种成功的表现,如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国家建设培养了人才;如演奏小提琴或成为好木工;扎实地增进对人、对宇宙,或者对自身的了解;在不论哪一个领域中发挥创造性等等。总之有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雄心。

韦特海默对同一区别的另一个侧面已经做了过多的描述,他说追求目标的活动时间很少不超过他的时间的10%。由于活动自身的缘故,本身可能就固有受欢迎的东西,也可能只是由于它在满足愿望上起了手段的作用才具有了价值。在后一种情况下,当它不再是成功的或有效的时候,活动就丧失了它的价值,不再令人愉快了。而更为常见的情况则是,活动简直完全不令人喜爱,受到喜爱的只是目标。这一点和某种对待人生的态度类似,由于人生最终要进入天堂,所以对人生本身重视较少。以这一观察为基础的结论就是,自我实现的人喜欢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具备自我实现能力的人只是对偶然遇到的胜利、成功以及奖赏而欣喜若狂。

生活的这种内在效力,部分来自成长和成长中所固有的愉快。但是,它也来自健康人把作为手段的活动转变为目的体验的能力。因而,即使是作为手段的活动仿佛也像目的活动似的受到喜爱。从性质上看,成长性动机是长期的,有相当一部分人可能一心一意地梦想做教育家、心理学家等。所有平衡论、稳态论或休止论,只是论述了彼此有关系的一些短期事件。

奥尔波特小组特别强调了这一点,他指出:计划性和看到未来是健康人的核心本质或天性。实际上,缺失性动机要求紧张缓解和恢复平衡。另一方面,成长性动机则为了长远的和通常达不到的目标而保持紧张。也是在此基础上,成长性动机有条件把成人的形成和婴儿的形成以及人的形成和动物的形成区别开来。

满足在诊疗和人格上的作用

缺失性需要的满足和成长性需要的满足,在人格上有不同主观效果和客观效果。假如我可以以概括的方式表示我正在探索的东西的话,那么,缺失性需要的满足避免了疾病,而成长性需要的满足则导致积极的健康。我应当承认,在现时圈定研究意图是困难的。然而,防止威胁和袭击同积极的胜利和成就,保护、防御和保存自己同实现、激励和扩展自己,在诊疗上的差异却是实实在在的。我曾经尝试把这一点表述为:完全的使用过的对比,是防御机制(逃避痛苦)和获取机制(达到成功和战胜困难)的悬殊差别。

不同种类的愉快

弗洛姆在区分高级愉快和低级愉快方面,做出了令人赞赏的贡献。这对于突破主体的道德相对性是关键性的,而且也是科学价值论的前提条件。

他区分出贫乏的愉快和丰富的愉快、要求过分满足的“低级”愉快和生产、创造、发展洞察力的“高级”愉快。随着缺失性需要的过分满足而来的厌腻、松懈和丧失紧张,与一个人在顺利完善地活动时,处在其能力的顶峰时——可以说是在超速活动时,所体验到的机能渴望、入迷、安详相比,至多能够叫做“宽慰”。

宽慰本身依存于某种需要,但它本身也更易于消失,比随着持续不断成长的过程而来的愉快更缺乏持久性、不变性和稳定性的支持。

能达到的(一个事件的)目标状态

缺失性需要的满足倾向于成为间断的和有顶点的。在这里,最通常的图式是从一种能引起有目标的行为的怂恿、激发状态开始,然后渐渐地、平稳地上升到欲望和激动,最后在成功和完成的时候达到顶峰。欲望、激动和愉快的曲线从这个顶峰急剧下降到紧张释放和缺乏动机的平衡期。

虽然说这个图式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但它始终与成长性动机的情况保持了强烈的对比,无极点和完成的成长性动机,没有欢乐的极点,没有终止的状态,而且如果极端地解释成长性动机的话,它甚至也没有目的。成长是持续地、或多或少地、平稳地向上或向前发展。一个人获得的越多,这个人需求的也就越多,因此,这种成长性需求是无止境的,永远不可能达到满足。

正是这个原因导致力争、诱导目标的行为、对象和相伴的效应之间的脱离已全部消失殆尽。行为本身就是目标,而且,区分成长目标和对成长怂恿是不可能的,它们是同一的。

种的广泛目标和特异的目标

缺失性需要的应用范围极广,不仅仅为人类所共同拥有,而且也被其他物体所部分拥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与众不同的,只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缺失性需要,即种的需要,通常应该在真正的个性充分发展之前,得到相当充分的满足。

正如所有的树林都需要阳光、水和养料的环境一样,所有的人也都需要从他们的环境中获得安全、爱和地位。在这两种情况下,这些恰恰都是个体真正发展能够开始的地方,一旦满足了这些初级的、种的需要,每一棵树和每个人就以他自己的独特形式开始发展,为了他自己的目的使用这些必需品。从一种意味深长的意义上说,这时的发展就变得更加依赖内部而不是依赖外部了。

依赖环境和对环境的独立性

因为诸如安全、从属、亲爱以及尊重只能由外人来满足需要,也就是说这些关系对外界有很大的依赖性。在这种依赖状态下的一个人,确实不能说他统治着自己或支配着自己的命运。他必需感激满足需要的供应来源。他必须接受别人想法、规则和狂想的支配,而不能置之不理,否则对他的源泉则有弊而无利。在一定程度上,他必须是“他向的”,而且对于其他人的认可、感情和意志必须是敏感的。这就是说,他必须适应调整,依靠发展灵活性和反应以及改变自己来适合外部的情况。他是因变量;而环境则是固定的自变量。

因为环境对缺失性动机存在着制约性,因此缺失性动机的人比他人对环境更怀着惧怕感。现在我们都清楚,这些令人忧虑的依赖性也孕育出敌对行动。所有这些加起来就意味着自由的丧失,一切或多或少都是以个人的运气好坏而定。

截然不同的是,个体的需要虽已得到满足,但其依赖性和受动性则很缺乏,而自动性和自我定向则要多许多。有成长性动机的人远远不是必须依赖他人的人,实际上他们可能是受他人妨碍。我已经报告他们特别喜欢独立和沉思。

自我实现的人变得自信和自制多了。支配他们的决定因素,现在主要是内部的因素,而不是社会和环境的因素了。这些内部的因素是他们自己内在本性的法则,是他们的潜能和自然倾向,是他们的天资,是他们的潜在资源,是他们的创造冲动,是他们认识自己并使自己变得越来越整合、越来越一致的需要,以及是越来越了解自己的实际、自己的召唤、天职和命运的需要。

由于自我实现的人较少依赖他人,所以,他们对别人较少既受又恨的矛盾心理,他们既不怎么渴望也不怎么敌视别人,他们不太需要他人的赞扬和慈爱,他们不那么汲汲于荣誉、威信和奖赏。

自主性或者说环境的相对独立性意味着相对独立于不利的外部环境,这些不利的外部环境如意外的坏运气、压抑和剥夺。奥尔波特特别强调,把人看成实质上是反应性的,认为他是由外部刺激推动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刺激-反应的人,这种看法对自我实现的人来说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他们的活动源于内部的超过源于反应的。这种对于外部世界及其命令和压力的相对独立性,当然并不意味着不与它交往,或者不尊重它的“要求特性”。相对独立性只不过反映了自我实现者的希望和计划是事情的决策者,但是要明确的是,这其中的主要压力不是来自于环境,它与地理自由是大不相同的。

奥尔波特论述的行为的“机会主义”决定和行为的“依据个人的”决定之间的对比,与我们所说的外部决定和内部决定的对立有密切的对应关系。这使我们回忆起,生物学家无一例外,将环境刺激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不断增长视为符合条件的个体性、真正的自由和全部演化过程的独特性。

有私利和无私利的人际关系

实质上,受缺失激发的人与主要受成长激发的人相比,前者要更多的依赖他人。他们是出于私利更需要、更依恋、更期待他人的。

这种依赖性歪曲和限制了人际关系。把他人主要看作是满足需要者和供应来源,这是一种抽取行为,因为他不再把人看作完整的、复杂的、独特的个体,而是用实用的眼光看待他们。他们身上与观察者无关的东西,或者看成是威胁他的东西,都被远远地抛开了。这样就与我们同牛、马、羊的关系类似了,也与我们同我们使用的侍者、出租汽车司机、看门人、警察等的关系类似了。

要想完全地、真正地、透彻地、明白地认识一个人,只有对他无所求和无需要时才能做到这一点。独特地、审美地认知完整的人,对于自我实现者(或在自我实现的时候)来说,可能性要大得多。而且,自我实现者的认可、钦佩和热爱他人,也较少由于对自己有过好处的感恩心情,更多的是以他人的内在品质为依据。他之所以受到钦佩是由于客观上有令人钦慕的品质,而不是因为他们奉承和赞扬。

和他人“有私心的”和满足需要的关系的一个特性,就是这些满足需要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替换的。例如,由于少女本来就需要羡慕,所以,这样就造成了对她表现出羡慕的人的极小差别:这一个表现出羡慕的人大致同另一个表现出羡慕的人一样好。对于提供爱的人和提供安全的人来说,情况也大致如此。

知觉者只有对缺失性需要表现出极度的渴求,那么才有可能无私心地、无所求地把别人视为具有独立性的人,在他自身的限度内认知他,换句话说,把他作为一个人而不是作为一个工具来看待,这是非常困难的。“高限的”人际心理学,即对人际关系发展的最高可能性的认识,不能把自己建立在缺失性动机理论的基础上。

自我中心和自我超越

当我们努力表达成长定向、自我实现的人对自身的复杂态度时,我们就与平时观点对立的论点不期而遇了。用安吉尔的话来说,恰恰是这种自我的力量处在巅峰上的人最容易忘记自我或超越自我,他可能是最以问题为中心的,最忘掉自我的,在其活动中最自动的人。这样的人,专注于察看、行动、欣赏和创造,可能是最完美、最整合、最纯洁的人。

缺失性需要愈多的人注意世界的精力花费就越多,而注意自我意识、自我中心和满足定向的能力就反而越少。越受成长性动机激发的人也越能以问题为中心,当他处理客观事物时,也越能把自我意识丢在脑后。

人际心理治疗和人际心理学

患有心理疾患的人大多都有从始至终缺乏基本需要满足的经历,精神病就是缺失性疾病。正因为如此,所以治疗基本要求是提供所缺乏的东西,或者使病人自己有可能做到这一点。由于这些物品来自别人,所以一般地说,治疗必然是人际的。

然而,这个事实已被错误地分泛化,当然,缺乏性需要已经满足主要受成长性动机控制的人,并没有出现了一些冲突、困难和焦虑。在这种时候他们也会来寻求帮助,而且能很好地转向人际治疗。然而,忘记下面这一点则是不明智的,即主要受成长性动机支配的人的冲突和问题,经常是他自己通过向内求助于沉思方法,即自我检查的方法加以解决的,而不是从某个他人那里寻求帮助。甚至从原则上说,许多自我实现的课题主要是个人内部的,例如制订计划、发现自我、发展潜能的选择、形成人生观等等。

在人格改善的理论中必须给自我改善和自我检查、沉思和反省保留位置。在成长的后期,个人本质上是独立的,并且只能依靠他自己。施瓦尔茨把自己已经治愈者的改善称为心理促进学。如果说心理治疗是使病人不再生病并消除症状的话,那么,心理促进学就要在新陈代谢停止的地方开始工作,使不再有病的人健康起来。我很有兴趣地注意到了罗杰斯的看法:成功的心理治疗把病人在维洛贝·马特里特量表上的平均分数提高了25%到50%,那么,谁将把他提高到70%、或提高到100%呢?难道我们不希望有做这件事所必需的新原则和新方法吗?

作为手段的学习和人格的变化

这个国家的这些学习理论几乎毫无例外都是以缺失性动机为基础的,动机的目标对象通常都是外在有机体之外,学习也就是学习满足需要的最好方法。由于这个原故,连同其他因素,我们的学习心理学知识是有限的,只在很小的生活领域中有用,其他“学习理论家”也只对其中很小一部分感兴趣。

但是,类似这样的学习理论在解决自我实现和成长的问题时却徒劳无功,因此对从外部世界满足缺失性动机的方法实在多此一举。联结学习和拓通学习已经更多的让位给知觉学习、增进顿悟和理解、认识自我和人格的稳定成长,即增强协同、整合和内部一致性的学习了。变化不再是一个接一个地掌握习惯和联想,更多的成了整个人的完整变化,即变成一个新的人,而不是在同一个人身上增添某些习惯,像增加一些物质财富那样。

这种性格变化的学习,意味着改变很复杂的、高度整合的、作为整体的有机体,而这又从反面证明有大量的影响将不会再起到作用,原因在于这种影响将会受到由变化导致的坚强的人的抵制。

我的被试向我报告的最重要的学习经验,最为经常的是关于个人生活的经验。例如,不幸、死亡、创伤、转折和突然顿悟等迫使这个人在人生观上发生了变化,从而在他所做的任何事情上也就发生了变化。当然,不幸和顿悟的所谓“工作”贯穿较长的时间,但是,这根本不是联结学习的问题。

只要成长排除了阻碍和压抑,使他回复到自身,能够似乎光芒四射地喷发出行为而不是重复动作,自我能按照他的内在本性表现自己时,自我实现者的行为就成为天然的、创造性的、释放出的,而不是获得的,成为表现自己的,而不是应付他人的了。

缺失激发的和成长激发的知觉

最终将证明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差异中最重要的差异是缺失得到满足的人与存在之间的紧密的联系。心理学家还未接受哲学家的模糊裁判。这方面的问题虽然还只有大体的轮廓,但却可从事实中找出确凿的根据。通过研究自我实现的个体(这种研究对哲学家来说是古老的,但对我们来说则是新的),各种基本的洞察就一目了然了,因此,这个领域现在成为可以接受的了。

我们如果能认真区分关心需要的知觉,不关心需要的知觉以及无欲求的知觉的话,就可以大大地改变和扩展我们对知觉和察觉的世界的理解。由于后一种知觉是更具体的和较少抽取与选择的,所以这样的人更有可能看到知觉以外的内在本性,他也能同时觉察对立面、二歧式、两极性、矛盾和不相容的东西。发展不良的人好像生活在亚里士多德的世界中,在这里,各种类别和概念都有严格的界线,而且彼此排斥、互不相容。例如,男性与女性;自私与无私;成人与儿童;好与坏;仁慈与残忍等等。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中,A是A,而任何其他东西都是非A,而且二者永远不会聚合。但是,被自我实现者看到的事实却是A和非A相互渗透,而且是一个事物;任何人既是好的又是坏的,既是男性的又是女性的、即是成人又是儿童。我们很难把整个人置于一个连续统一体中,只能看到一个人被抽取出来的一个方面,整体是不能比较的。

当我们被需要决定的方式知觉时,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然而,当用这种方式观察我们自己时,例如,只把我们看成是提供金钱者,供应食品者,提供安全者,某种可以依赖的人,或者只把我们看作侍者,或别的普通的雇员,或某种达到目的的工具等等时,我们肯定能意识到这一点。当这样的事情发生时,我们根本不喜欢。我们要求被看成是我们自己,看成是完全的和整个的个体,我们不希望被看作是有用的对象或工作,我们不喜欢“被利用”。

自我实现的人之所以对别人采取无所欲求的不评价、不判断、不干预、不宣判的态度,是因为他们一般没有必要从别人身上抽取满足他的需要的品质,而且从不把别人当工具看待,从而能够更清楚、更有洞察力地知觉和理解其他人的实际情况。这就是外科医生和治疗者设法争取的那种不纠缠、不卷入的超然知觉。对于这样的知觉,自我实现者用不着争取就能达到。

这一知觉上的差异,特别是在人与物具有复杂结构难以捉摸和模糊时显得最为重要。尤其是这种时候,即察看者必须尊重客体的本性时,知觉必须成为从容的、非强加的、不要求的和能顺从地适应事物本性的,像水缓缓地渗进裂缝中去那样的知觉。它不就当是那种由需要激发的知觉,这样的知觉会以威逼的、凌驾于上的、开采式的、有目的的方式,以屠夫肢解动物的方式来塑造事物。

尽量少加入观察者的主观因素、本性,而尽量由被观察者的内在结构决定,被动多于主动,这是察觉世界内在本性最有效的方法。对于具体事物中一切同时存在的方面,这种超然的、道家的、受动的、不干预的知觉,大量存在于一些美感体验和神秘体验的描述中。在这里强调的重点是一样的。我们是看真实的、具体的世界呢?还是看我们投射到世界上的我们自己的成规、动机、预期和抽象体系呢?或者更直截了当地说,我们是察看呢?还是蒙上自己的眼睛呢?存在爱能创造合作者,存在爱给他一种自我意识,一种自我认可,一种爱的价值感,所有这些使他能够成长。没有存在爱,人不知还能有无可能完善发展。

同类推荐
  • 影响力心理学

    影响力心理学

    我们为什么总受别人的影响和支配?我们为什么不能摆脱受控的局面,主动去支配别人?无论是商界人士还是政界人士,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职员,你一定曾如此迫切地希望摆脱现实生活的桎梏,你是如此渴望成为那个极具影响力、掌控全局的人。但你一定要知道,你一切意愿的达成,都要从你的强大的内在开始。你只有具备了超凡的识人之法,才能了解他人的真实想法和意图,才能适时地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让事情朝着你想要的方向发展。那么,《影响力心理学》就是助你识人、成事的不二之选。
  • 墨菲学.1

    墨菲学.1

    墨菲定律其实并不是一种强调人为错误的概率性定理,而是阐述了一种偶然中的必然性。在很多事情上,人们总是盲目乐观、心存侥幸,他们相信自己担心的事情并不会发生,即便发生了,也很快会过去。这种盲目的乐观与侥幸心理让我们忘记了,在茫茫的宇宙之中,人类的智慧其实是肤浅且幼稚的。正是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世界是庞大而复杂的,虽然人类十分聪明,且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却无法彻底地将万事万物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类有自身的局限性,即使再有智慧,也永远无法完全了解世间万物;即使再聪明,也不可避免地会犯各种错误。不论科技有多进步,有些不幸和错误总会发生,而且人类越是自以为手段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
  • 恶补心理学的第一本书

    恶补心理学的第一本书

    本书摈弃晦涩难懂的学术论调,采用人人都能读懂的简易语言将心理学的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从而将高深的学问生动化、通俗化。同时,结合大量经典案例,帮助读者更加直观、更加有效地理解心理学智慧。
  • 心灵、自我与社会(译文经典)

    心灵、自我与社会(译文经典)

    本书作者米德是美国实用主义和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米德的理论和思想奠定了社会心理学及相关哲学流派的研究主题。本书展现了米德社会心理学体系的基本轮廓,是他讲授社会心理学30年的记录。虽然米德教授发表了许多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论文,但却从未用更长的篇幅把自己的观点和结论系统地表述出来。本书旨在通过整理材料以及在适当地方参考已发表的文章来做这个系统化的工作。它将是给人们提供一条进入乔治·H·米德的理智世界的自然通道。
  • 每天懂一点趣味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趣味心理学

    本书精选趣味心理学话题,介绍了你所不了解的真实自我——人格心理学、五光十色的绚烂世界——色彩心理学、是梦境还是现实——神奇的催眠术、身与心,你如何知晓——心理学与生活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大大又在嗑cp了

    大大又在嗑cp了

    (明星娱乐)本来只是想在哥哥墙头趴一会,哥哥偏要把我从墙头拉进怀里。莫子蔚第一次见席默的时候抱着不见明星白不见的心态,偷跑到席默化妆间,没想到从此以后就被席默给盯上了,她冤啊,她又不是唯粉,也不是颜粉,席默大神,你有时间撩我,倒不如去和你家温城多多培养培养感情啊….什么?问她为什么要他微信?那是因为她想追踪席默和温城的cp动态好吗,请尊重一下她好吗,她是一个把腐当做艺术的女人好吗!!!还有,这个席默竟然!一条朋友圈也没有!
  • 儿科病房

    儿科病房

    滨海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病房,这天来了一位儿童患者,他在一年前动手术,一年后发现肾脏不见了,怒气冲天的家属被某家不怀好意的媒体怂恿,欲到医院大闹。各方力量角逐其中,最后,正直、善良、医者仁心的白衣天使用精湛的技术、缜密的头脑和爱心破解了一切难局,化解了危机。
  • 简一马甲天天掉

    简一马甲天天掉

    它去去过很多的地方旅行,也遇到了很多的人,可他,却是她唯一爱上的人,可却不是陪到自己最后的人——简一她是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可惜终究不合适——白闫
  • 雨润斩天

    雨润斩天

    三个轮回在她的身上折叠,她只能带着失去的记忆惶然前行。苍老的心灵重叠在她那年轻的躯体,时间在无尽的岁月中累计,却又失去了累计的意义。一切的苦难喜悦在经历最初的动容之后,全部沉淀为默然的回忆。九幽里,那不知多久的岁月,如逐渐宽阔而平静的生命之河,带走她全部的情绪激情;麻木不堪的疲惫心灵无法解脱,只有独自品味这淡漠哀鸣。唯有朦胧中,那无数次的身影,是她现实与过去唯一相连的纽带。那个肩负灭族之仇的男人,他的肩头仿佛压着千斤重担。她什么都做不了,唯有静静的守望,在寂冷的黑夜里,为他点燃那盏孤灯。告诉他:在这无尽黑暗里,他,不会是,一个人。
  • 雨寂之爱恨骄织

    雨寂之爱恨骄织

    她是一名女警,为民除害的好警察。但是,外表坚强的她,内心无比孤独而脆弱。自从被母亲抛弃后,她就再也没有露出过笑容,唯一的朋友就是书籍。也许老天爷知道她缺乏爱吧,所以才让如此好身手的她穿越了……穿越醒来,她发现自己被某人紧搂抱着,难以呼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伊拉龙

    伊拉龙

    本系列作品被誉为可以与《哈利·波特》、《魔戒》比肩的国际奇幻文学经典作品,作者克里斯托弗·鲍里尼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定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畅销书系列作家”,作品讲述了伊拉龙从懵懂少年到扭转乾坤的龙骑士,从寻仇报复到肩负全大陆的反抗事业,进而肩负起整个古老文明的传承与复兴,深刻诠释了少年成长奥义。
  • 九部神官

    九部神官

    明崇祯年间,神界官吏体制已经持续千年。神官分九大部,每部有两位最高神官,称神君,其余称郎。然而,在一次朝会后,为数不多的天神们意识到,九部神官体制正处于危险期。被称为昼暝太祖的一位天神,为去凡间考察九部吏治,并探寻威胁九部长治久安的因素,变成一位叫柳源的老先生,带着他的小儿子,前往一个又一个部,路上,他感受到了人情世故,这是神界所没有的。然而事情并不简单。冥冥中,历史的改写,被另一位天神暗箱操控,那人,是太祖之子,人称殿下,唤名昀昕。
  • 来自游戏的你

    来自游戏的你

    用金钱砸自己也就算了,用帅哥勾引自己也就罢了,只是头次见面就索吻?再一晃,又将自己扔到了摩天大厦上,逼着自己跳!喂喂喂,你是以为我是女超人么!这算不算谋色不成便害命!啊啊啊,谁叫她成为可以联系游戏世界与真实世界的超级系统分身了呢。“死亡或是重启,这是你的选择!”bug,我能选择既要命又要美男么?
  • 千千结之情痴

    千千结之情痴

    一个魔方引发的许多恩怨情仇。路子由本是一个富有之家的独子,在高中时代爱上了贫困女生黎郁泉。黎郁泉本也对路子由一见钟情,由于她得知邱雅晴也爱上了路子由,所以她隐藏了内心的情感。十二年后,两人相遇,路子由感觉到,即使没有十二年前的爱情,自己仍然无法自拔地爱上了她。当锲而不舍的追求眼看就要成功时,路子由却难过地发现他爱上的这个女子却同为亲生叔叔所执爱的人。是舍是弃?何去何从?
  • 重生嫡女:独宠悍妻

    重生嫡女:独宠悍妻

    自十岁那年落水被季凌云所救后,白嫣然的心里就藏着一个人。大婚之日她被算计不堪折辱自尽,死后却化作一只猫陪在他身边三年,眼睁睁看着母亲兄长被害,看着他对别的女子宠爱有加,最终为救他而死,也算还了当年的救命之恩。重生归来,血债血偿,白嫣然护着亲人安安稳稳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可这人怎么却三番四次的来招惹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