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79600000036

第36章 直挂云帆(5)

生:我想起了屈原,他的一句“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尤其感人。

生:我想起了岳飞,他为了抗击敌寇,不惜抛头颅洒鲜血,最后屈死在风波亭。

生:我想起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用自己的死来维护维新变法。

生:我想起了鲁迅,想起了那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师:是啊,很多时候,这些英雄常常不为人理解,命运往往是悲惨的。郁达夫曾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师:除此之外,我想起了巴金的一篇散文《我的心》,请同学们听我朗诵。

我的心(节选)

作者/巴金

这些年来,我怀着这颗心走遍了世界,走遍了人心的沙漠,所得到的只是痛苦和痛苦的创痕,正直在哪里?和平在哪里?幸福在哪里?这一切可怕的声音哪一天才会听不见?这一切可怕的景象哪一天才会看不到?这样的人间悲剧哪一天,才不会再演?一切都像箭一般的射到我的心上,我的心已经布满了痛苦的创痕,因此,它痛得更厉害了。

我不要这颗心了,有了它,我不能闭目为盲,有了它,我不能塞耳为聋,有了它,我不能吞炭为哑,有了它,我不能在人群的痛苦中找寻我的幸福,有了它,我不能和平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了它,我再也不能生活下去了。

妈妈呀,请你饶了我吧,这颗心我实在不要,不能够要了。

我夜夜在哭,因为这颗心实在痛得受不住了,它看不得人间的惨剧,听不得人间的哀嚎,受不得人间的凌辱。我想要放它走,可是,它被你的祝福拴在我的心房内。

我多时以来就下决心放弃一切,让人们去竞争,去残杀,让人们来虐待我,凌辱我,我只愿有一时的安息,可我的心不肯这样,它要使我看,听,说,看我所怕看的,听我所怕听的,说别人所不愿听的,于是我又向它要求到,心啊,你去吧,不要苦苦的恋着我,有了你我无论如何不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啊,求你,为了我幸福的缘故,撇开我去吧!它没有回答,因为它如今知道,既然它被你的祝福拴在我的心房上,那么,它也只能由你的诅咒而分开。

妈妈,请你诅咒我吧,请你允许我放走这颗心去吧,让它去毁灭吧,因为它不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而有了它我也不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这样大的血泪海珠,一个人一颗心算得了什么?能做什么?妈妈,请你诅咒我吧,请你收回这颗心吧,我不要它了!(掌声)

师:《燃烧的心--巴金与高尔基》一文中说,巴金在高尔基的小说中,除了认识一些陌生的人物之外,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作者的坦诚与善意。作者絮絮漫语,像是把心交给了读者,让读者了解到更多的人,更广泛的生活。他的小说不说教、不训导,而是用朴朴实实的话让生活在黑暗中的人认识自己,觉醒起来,让被压迫的人奋起反抗,让人类看到光明的未来。

罗兰说,要有光,太阳的光明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心的光明。其实,巴金的一生正像丹柯那样无畏地献出了自己的赤心,他的这颗心也是丹柯的那颗心,何尝不是高尔基的那颗心啊。

师:下课后,请同学们写一篇随笔《英雄丹柯》或者为丹柯写一段颁奖词。

板书:

(课后反思)

这是一节让我难以忘怀的语文课。课后一学生说,老师,今天的课很精彩,你好有激情。是的,这节课,我在用心上课,仿佛自己就是丹柯。这节课,读丹柯那位男生表现也很激情,同学们沉浸在激情的氛围中,共同感受着英雄丹柯的伟大形象。这节课也充分体现了我“入心”语文课堂的理念--激情入心、生命入心、对话入心、寂静入心。整个课堂高潮迭起,有静亦有动,学生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呈现出一种生命的狂欢。

我从《人民日报》上刊发的一篇文章《燃烧的心--巴金与高尔基》入手,谈及高尔基对巴金的影响,既可激趣,亦可将小说作者、翻译作者、小说主人公三者有机结合来,课堂结束前引入的巴金散文《我的心》,再次掀起课堂教学高潮,课堂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我主张首先要“入乎其内”--体验情感、感受形象,其次要“出乎其外”--思考作者为何要这样写、怎样写的。本节课,诵读贯穿课堂始终,通过诵读,学生走进了英雄丹柯的内心,内心泛起了情感的涟漪,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中,我及时引入朱光潜、波德莱尔的美学观点,学生对于悲剧作品的理解有了理性的思考。

教学环节尽量要简约,这是我追求的语文教学境界。所以,本节课,我设计了一个主问题--紧紧围绕林子的变化来看族人对丹柯的态度及丹柯的表现。从课堂现场来看,教学环节简约了,学生参与的活动也简单且充分了。

但遗憾的是,课堂生成太少,几乎都是老师在发现问题,这对提高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不利的。另外,由于时间关系,巴金散文《我的心》品读不够,实际效果离理想效果还是有一定差距。

简约·用心·动情

--吴春来老师《丹柯》教学实录简评

浙江语文特级教师范维胜

吴春来老师执教的《丹柯》,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的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的一篇外国小说,作者高尔基,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题目是编者加的。小说的情节很简单,一群族人受到外敌入侵,被迫逃离自己的家园。他们来到了森林,却陷入了绝境--后有敌人的追杀,前是巨木的挡道,两者都有死亡的威胁。在这样的生死险境中,英雄丹柯挺身而出,自觉带领族人走出了森林,找到了幸福。勇士丹柯用自己熊熊燃烧的心为族人照亮前进的道路,甘愿牺牲自己,一心为公,最终让整个族人逃离敌人的追杀和森林中种种死亡的威胁,获得幸福;而他的族人却从开始的感激到慢慢的不信任,再到怀疑、辱骂甚至要杀死他,最后竟恩将仇报,一个胆怯的族人一脚踩碎了丹柯的心……

这样情节简单,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如果再来要求学生划分情节,总结主题就未免显得愚拙,甚至是无效劳动,吴老师就撇开这样的教法,简约、用心而又动情地完成了这篇小说的教学。

先说简约。简约本是力求语词简洁扼要的文体风格,其特点是简洁洗练,单纯明快,辞少意多。简约不是简单摹写,也不是简陋肤浅,而是经过提炼形成的精约简省、简洁洗练,富有言外之意。用于课堂教学就是教学环节的不枝不蔓,层层剥笋,简约凝练。吴老师的《丹柯》教学流程非常简约。整个教学由导入学习--感受林子--穿越林子--走出林子--悲剧审美五个环节组成,简洁流畅,一气呵成。

为什么要倡导课堂教学的简约呢?薛法根老师就大力提倡课堂教学的简约,他说,语文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的快活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设计那么多的学习环节,没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学习障碍(问题)和陷阱让学生去钻,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这么玄、这么深奥。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选择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也不需要把什么都讲透了,留下点悬念和空间,就是给学生自由和发展。

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要顺应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用整合的思路,整合的问题,将教学过程简约化。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问题整合了,学生在课堂上读书、思考、积累、运用的时间就会得到保证,教学效率就会提高。

再说用心。吴老师的课是极其用心的。不说别的,单是导课和结课就能体现。吴老师的导入语是这样的:

1984年5月15日巴金应日本作家井上靖的邀请,抱病出席在东京举行的第四十七届国际笔会,他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们呼吁:“我们的前辈高尔基在小说中描绘了高举‘燃烧的心’在暗夜中前进的勇士丹柯的形象,小说家自己仿佛就是这样的勇士……”他希望各国的作家们都能像丹柯那样无畏地献出自己的赤心。

这样的导入对于学生阅读欲望的调动大有裨益。而结课吴老师又来了一个呼应,让同学们品读巴金的散文《我的心》,高潮处戛然而止,无限回味。

最后是吴老师的动情。一般的老师教学小说难有朗读的动情指导,吴老师却不同,他的这节课动情地诵读指导比比皆是。例如:

“紧紧地”“牢牢地”“不响也不动地”“更紧地”要强调,也就是要重读。

请你读,不要解释。“人”重读,音稍稍拖长一点。

“你该死”,要读得更响!更狠!

两个“你该死!”语气语调一样吗?应该越来越强。再来一次。

凡此等等,甚至是自己示范。直至最后的悲剧审美体验,都是动情。这给我们的小说教学以很好的启示。

同类推荐
  • 爱如空气

    爱如空气

    这是一个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新生儿。我热切地期盼我的朋友、我的读者捧出自己那颗真诚、慈爱、友善的心去爱怜她、呵护她、扶持她,让她在爱的阳光雨露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生命如烟花般绚烂,生命是人世间最可宝贵的财富,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人生古来稀。人生是美好的,但也是公平的。
  • 当玫瑰开花的时候

    当玫瑰开花的时候

    本书收录的是世界散文最经典的顶级作品,是值得读者反复阅读的优美名篇,是诸多文学大师奉献的华章盛宴。传世名篇开卷有益,作者逸事雅俗共赏,展现出一道靓丽的文坛风景线。
  • 铁血英雄

    铁血英雄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中国武警出版社精心策划出版了一批官兵喜爱看的图书和音像制品,其中多部图书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单位确定的纪念建军80周年重点图书。这些出版物在指导部队推动工作、引导官兵鼓舞士气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紧急中的冥想

    紧急中的冥想

    本书是纽约派有名诗人弗兰克·奥哈拉的诗集,包含《致港务长》《致危难之际的电影业》《障碍》《黄色便笺》《来自一个四月》等三十首诗歌。奥哈拉的诗采用口语及开放的结构,即兴、反理性,在幽默机智中又有荒诞感、梦幻感,突出表现了诗人的个性,开创了反文雅反高贵的诗风。有名诗歌评论家海伦·文德勒称:“奥哈拉的一些诗确实值得名扬天下,就因为在世界范围内存于这么一个理由:英语语言里还没有出现这种类型的诗歌。”
  • 大家小书:《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大家小书:《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萨孟武先生以研究社会文化的角度来解读《红楼梦》,引领读者深入贾府的家庭生活,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家庭,剖示传统社会的文化与伦理格局,演绎社会风气的流转,见解精微,启人心智,是一部别开生面、言近旨远的大家小书。
热门推荐
  • 安渡苦海

    安渡苦海

    若夫修仙之路如苦海,吾愿驾一叶扁舟。修仙为逍遥,岂能不从心。何谓苦?世上有两个你:自己心中的自己,别人眼里的你。你谓之苦,别人看你逍遥;你心中万千自在,别人谓之苦。本书前期略偏都市修真风,略为轻快,内核是——向苦而乐
  • 宝鉴九州之力

    宝鉴九州之力

    泱泱大国,沉浮起落齐聚九鼎,唤醒诸神的记忆。
  • 反穿越总局

    反穿越总局

    那些自以为聪明的穿越者,在我面前都是渣渣。(杨兴回忆录.卷首语)崇祯皇帝:朕要再整河山,再现汉唐盛世。杨兴:你快点死好吗,我快要下班了!崇祯皇帝:……杨兴:再瞪?再瞪我可揍你了,别以为换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周节仑!ㄟ(▔▽▔ㄟ)(╯▔▽▔)╯杨玉环:同志,你能放过我吗,银家重生一次不容易。杨兴:你说话就说话,把肩膀露出来干什么?杨玉环:奴家愿意自送枕席,cosplay,sm任君差遣。杨兴一脚踹开:滚,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前世是男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秦腔万里

    秦腔万里

    一个性格有些内向固执的流浪儿对武侠有着狂热偏执,为了习得传说中的内功而疯狂研究,一次事故越回战国时期,成为秦始皇,既然上苍给了我一次重生的机会,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了;我要这地,再埋不住我心!我要那众生,都知晓我意;我要那万千里疆域,都秦腔遍地!本书已经A签,可以的请亲们投个推荐票支持下,谢谢!那么多的会员点击,只有几票推荐票,作者真心伤不起啊,到底新人九流作者啊!
  • 我在联合国当首席记者

    我在联合国当首席记者

    联合国是一个具有权威性、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国际组织,作为一个国家执政党的中央机关报常驻联合国记者,无疑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和压力。作者以亲身经历向读者介绍在这一组织中开展工作的一些经历,以及如何广交朋友,利用手中的笔和相机,为国家服务,为广大的读者服务。
  • 一世修缘之桃花劫

    一世修缘之桃花劫

    魂穿到一个架空的大陆。她,是当朝丞相的嫡女倾国倾城;他,是当朝皇帝的第九个儿子绝世无双。两人相遇是缘,却也是劫...
  • 作者君逼我修仙

    作者君逼我修仙

    李富贵!给我去修仙!李富贵:你是谁???小愚:我是主宰你命运之人——作者君!(???_????)(叶把秋江钓,桥在水上流。幡吹清风动,仙将众生修。)
  • 最后的奇迹使

    最后的奇迹使

    人们总是对那些体型巨大无比,拥有非凡力量的存在感到敬畏。——“巨物恐惧症”,他们是这样说的。我从未知中醒来,神祇早已消失踪迹,四处可见的奇迹取代了神灵的地位。那些能够与奇迹缔结契约的存在,我们称呼他们为“奇迹使”。灾厄,赐予,预言,毁灭……生存于奇迹之下,究竟是福祉,还是灾难?当奇迹不再遥不可及,世界将如何运转?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 韩娱之现在是少女时代

    韩娱之现在是少女时代

    百合小说,不喜误入“郑秀妍,你是我的!阿拉?”安在溪揉揉郑秀妍的头发,难得的霸道。“mo呀,你是我的才对!”郑秀妍傲娇地拍开某人的手。“在溪姐夫,我姐要是不听话就狠狠地揍她好了,我不会心疼的。”长期生活在压迫之下的郑秀晶小朋友坏笑着提议。“呀!郑秀晶,零花钱又不想要了是不是!”“hing!反正我有姐夫!“